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容量和蒸汽参数选择探讨

合集下载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指在超过临界点之后继续提高压力和温度的发电机组,其性能和效率更高,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厂。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参数包括机组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燃料类型、热效率等。

本文将对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先进的能源技术。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机组型号是区分不同型号发电机组的重要标志,通常由制造厂商根据产品特性和规格设计确定。

每种型号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都有其独特的参数和性能表现,以满足不同发电需求的应用。

额定功率是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重要参数之一,指的是在标准工况下,发电机组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

通常以兆瓦(MW)为单位,不同型号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额定功率有所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

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是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另外两个重要参数,分别指在额定工况下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额定电压通常以千伏(kV)为单位,额定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

这两个参数对于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传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燃料类型是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使用的燃料种类,包括燃煤、燃气、生物质能等。

不同的燃料类型会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环保性能以及对应的发电效率。

热效率是指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将燃料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高热效率意味着更少的燃料消耗和更低的排放,对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以其高效、清洁的特点而备受青睐,其热效率通常可达到40%以上。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参数是影响其性能和应用领域的关键因素。

了解这些参数对于选择合适的发电方案、提高发电效率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的介绍能够使读者对这一先进的能源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发电设备,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运行效果,下面将就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参数的重要性及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

1.工程热力学将水的临界状态点的参数定义为:22.115MPa,374.15℃。

当水蒸气参数值大于上述临界状态点的压力和温度时,则称其为超临界参数。

超超临界设定在蒸汽压力大于25MPa、或蒸汽温度高于593℃的范围。

2.提高机组热效率:提高蒸汽参数(压力、温度)、采用再热系统、增加再热次数。

3.常规亚临界机组参数为16.7MPa/538℃/538℃,发电效率约38%;超临界机组主汽压力一般为24MPa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38—560℃,典型参数为24.1MPa/538℃/538℃,发电效率约41%;超超临界追压力25—31MPa及以上,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600℃及以上。

超临界机组热效率比亚临界机组的高2%—3%,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比超临界机组高4%以上。

4.在超超临界机组参数条件下,主蒸汽压力提高1MPa,机组的热效率就可下降0.13—0.15%;主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效率就可下降0.25%—0.30%。

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15%—0.20%。

如果增加再热参数,采用二次再热,则其热耗率可下降1.4%—1.6%。

当压力低于30MPa时,机组热效率随压力的提高上升很快;当压力高于30MPa时,机组热效率随压力的提高上升幅度较小。

5.锅炉布置主要采用Ⅱ型布置、塔式布置、T型布置。

超超临界机组可采用四角单切圆塔式布置、墙式对冲塔式布置、单炉膛双切圆Ⅱ型布置及墙式对冲Ⅱ型布置。

Ⅱ型布置适用于切向燃烧方式和旋流对冲燃烧方式;塔式炉适用于切向燃烧方式和旋流对冲燃烧方式;T型布置适用于切向燃烧方式和旋流对冲燃烧方式。

6.水冷壁型式:变压运行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炉膛上部用垂直管,下部用螺旋管圈及内螺纹垂直管屏。

7.我国超超临界技术参数:一次再热、蒸汽参数(25—28)MPa/600℃/600℃,相应发电效率预计为44.63%—44.99%,发电煤耗率预计为275—273g/kWh。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临界温度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临界温度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临界温度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指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的火力发电机组,分别称为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

其运行参数一般分别为: 主蒸汽压力25-30 MPa,过热温度570-620℃,再热温度605-620℃,蒸汽流量较大,可达到1600t/h以上。

而且它们可以避免使用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问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更小。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和节能降耗水平。

但是,在使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机组的运行参数,特别是临界温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参数,不同的临界温度也会对机组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超临界机组临界温度:是指机组开始发生超临界状况的温度,一般为374℃,也就是
说在超过374℃的条件下,水和蒸汽不再有明显的相变,而是呈现出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密度、高动力性、低粘度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机组能量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它们的临界温度,特别
是在超超临界机组中,临界温度更为关键。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火力发电机组
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必须控制好机组的临界温度,以确保机组能够在
合理、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同时保证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进一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应注意的问题_朱宝田

进一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应注意的问题_朱宝田
二 者基本呈 线性 关系 。 在主蒸 汽温度 维持在 ℃
金 属温 度 ℃

种主蒸汽管道材料许用应 力对 比



压力
容量

电 机






蚀余 量 为 厚为
时 , 最 小计算 壁厚 未 考虑 壁厚偏 差和 腐 , 容量为 时最 小计算 壁 , 容量 为 时最 小计算 壁 厚为
吸 侧 枷 酬 、 日 任

欧洲 别是
同为
钢 ,
为 日本 新 日铁
为 。 的持 久
开发 , 但 目前 国 内外 多个钢 管厂 可 以生产 , 元素 的含 量 , 前者 为 , 后者 为
钢 管 公 司开 发 。 种 材料 主要 的 成分 区
蒸汽 温度 的提 高对 材料 品种 的选择 , 及 材料 的
热 强性 能 、 抗 高温腐 蚀 性能 、 抗 蒸汽 氧 化性 能 、 工 艺性 能 都有 更高 的要求 。国 内制造 行业 已能够 设计 制 造参 数 ℃ ℃的超超 临界 机组 。 与
因此 , 在 日本大 部 分超超 临界 机组 采用 主蒸汽 、 再热 蒸汽 管道 和集箱 材料 。但
本敦 贺 电厂 出现 事 故后 , 对
幅度调 低 , 与
钢 的许用应 力 大
相 比没有 强度 优势 图
的再 热 蒸汽 管道 纵缝 管 被要 求逐 步 更换 。 该材料
州 咨
们 口 , 内径 偏差 一 以。, 设 计压 力 , 设 计温度 ℃ , 实 际订 货壁 厚 基 础上 进行 计 算 , 计 算 时不 考虑 腐蚀 余量 大约 和 壁厚 、 容量为 偏 差 大约 一 。 在主 汽 压 力
左右 蒸 汽参 数 热耗率 应 当在 你

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优化

6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优化
的调研 . 热蒸 汽温度升高 至 60 再 2 ℃后 . 轮 机 厂 可 以 通 过 成 汽 熟 机 型 的模 块 上 调 整 中压 缸 的 通 流 . 中压 联 合 汽 阀 和 转 子 的
材 质升 级 为 C 2F 2等 手 段 来 保 证 再热 蒸 汽 温 度 提 高 至 B /B 60 2 ℃后 汽轮机 的运 行可靠性 汽 轮机再 热蒸汽 进汽 温度 由 6 o 0 ℃升高 至 6 0 2 ℃.锅 炉 出 口的再热蒸 汽温度 相应 由 6 3C 至 6 3 0 o升 2 ℃.对 锅炉需 要
60 0 MW 级超超 临界机组 中 ,蒸汽参 数有所 提高 ,其 中 日本
Ioo电 厂 的 机 组 再 热 蒸 汽 温 度 达 到 6 0 . sg 1 ℃ 1 矶 子 电 厂 3本 机组再热蒸 汽温度达到 6 0 。 2℃
表 2 日本和欧洲部分 60 0 MW 级超超 临界机组主机参数
温 部 件需 要 使用 C 2材质 主机 的供货 周 期 相 比 2 MP B 7 d
6 06 0C 能 会 增 加 3至 5个 月 左 右 0 /0  ̄可
措施; ⑤高温部件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改 良。根据上锅、 东锅、
哈锅 的反馈 . 再热 蒸 汽温 度升 高 至 6 3 锅 炉厂 在不 改 变 2 ℃. 现行选 材 的基础 上 , 增加再 热器受 热 面 的布 置 、 高耐高 温 提
约 增 加 2 %左 右 。 随着 设 计 温 度 的 提 高 和 管 道 壁 厚 的加 厚 , 0 对 汽 轮 机 进 口 和锅 炉 出 口处 的 力 和 力 矩 也 相 应 增 加 . 此 需 因
能无法 在汽机上无法 继续使用 。因此 . 们着重研 究 了再 热 我
蒸 汽 温 度 提 高 至 6 0C 主 辅 机 设 备 、 统 、 组 热 经 济 性 等 2  ̄对 系 机

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汽轮发电机参数选型

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汽轮发电机参数选型

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汽轮发电机参数选型作者:顾守录单位: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PARAMETERS SELECTION FOR 1000MW CLASS SUPER CRITICAL TURBINE GENERATORS SHOULU GUGU Shou-lu(Shanghai Turbine Generator Co. Ltd, Shanghai 200240)ABSTRACT: The 1000MW class super critical turbine generators are becoming the key developing points dew to their excellent economical performances. 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zing and comprising to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deferent capacities of 1000MW class super critical turbine generators.KEY WORDS: 1000MW class fossil power plant; Turbine generator摘要: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成为电力工业和电机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文K 对我国发展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汽轮发电机的容量参数和技术选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火电百万级;汽轮发电机;1 世界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装机情况国外发展超临界机组已有40余年的历史,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的煤耗低,在一定范围内,汽机的进汽温度或再热温度每提高10℃,机组热耗一般可下降0.25%~0.3%。

在温度和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初压23.5MPa与16.2MPa比较,300MW、600MW、1000MW 机组净热耗下降分别约为1.3%、1.6%、1.8%,由此可见机组容量愈大,采用超临界参数的效益越明显。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2023《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引言•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分析•热力性能实验研究•热力性能优化与改进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03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特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具有更高的蒸汽参数和热效率,能够显著降低煤耗和碳排放,是未来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研究背景与意义01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于高效、清洁的能源需求逐渐增加。

02火电机组节能减排的潜力火电机组作为我国电力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和排放量较大,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研究内容研究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性能,包括蒸汽参数、热效率、煤耗等。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进行热力性能分析和实验研究。

研究内容与方法目的通过对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的分析和实验研究,为该类型机组的优化设计、运行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意义提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效率和煤耗,降低碳排放,推动我国电力产业的绿色发展。

研究目的与意义02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分析二次再热机组工作原理及特点工作原理二次再热机组基于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通过两次再热过程,提高蒸汽的热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

首先,高压缸排出的蒸汽经过第一次再热,被加热到更高的温度,然后进入中压缸继续做功,最后再次被加热,进入低压缸做功。

特点二次再热机组具有更高的热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可有效降低煤耗,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增加了再热系统,机组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难度相对较高。

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影响因素蒸汽参数蒸汽参数如温度、压力、蒸汽流量等对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蒸汽参数都会影响机组的热效率。

汽轮机设计汽轮机的设计如叶片高度、流道形状、间隙等都会影响机组的热力性能。

优良的汽轮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加大,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其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超超临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阐述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关键技术,包括锅炉技术、汽轮机技术、发电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本文还将对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总结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高效、清洁发电技术的迫切需求,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蒸汽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且蒸汽温度也相应提高的火力发电机组。

与传统的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煤耗,是实现火力发电高效化、清洁化的重要途径。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其接近或超过水的临界压力(1MPa)和临界温度(374℃)。

在这样的高参数下,机组的热效率可以大幅提升,煤耗和污染物排放也会相应降低。

同时,超超临界机组还采用了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制造工艺,以适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关键技术包括高温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锅炉和汽轮机的优化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容量和蒸汽参数选择探讨国电热工研究院(西安 710032)李续军安敏善[摘要]根据各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容量和蒸汽参数的演绎及发展历史的回顾,对一个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的不同蒸汽参数下的机组热效率进行了计算,并对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要用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机组容量和蒸汽参数的选择方案。

[主题词]超超临界机组容量蒸汽参数0.前言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蒸汽动力装置的发展和进步就一直是沿着提高参数的方向前进的。

提高蒸汽参数并与发展大容量机组相结合是提高常规火电厂效率及降低单位容量造价最有效的途径[11。

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电力技术发展的水平,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则势在必行。

为此,国家有关部委已经制定了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研发计划和示范工程的试点。

1.国外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发展历史和研发计划1.1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概况[11 [21 [31前苏联限于燃料成本与奥氏体钢价格之间的关系,苏联的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大多为常规超临界参数,选用24.12MPa、545/545℃。

俄罗斯目前正在开发二次中间再热机组,今后计划研制功率为800~1 000MW,参数为31.5MPa、650/650℃的汽轮机,同时将研制单机功率等级为1600MW的汽轮机。

日本1989年日本投运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超超临界参数的川越电厂1号机组,该机组为中部电力公司设计制造的700MW机组,燃液化天然气,主蒸汽压力为31MPa,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66/566/566℃,机组热效率为41.9%。

日本在通过吸收美国技术,成功发展超临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自主开发超超临界机组。

日本投运的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逐步由566℃/566℃提高到566/593℃、600/600℃,蒸汽压力则保持24~25MPa,容量为1000MW为多。

以三菱、东芝、日立等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将发展超超临界汽轮机参数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4.5MPa、600/600℃已完成。

第二阶段计划采用31.4MPa、593/593/593℃参数。

第三阶段则采用更高的34.5MPa、649/593/593℃的蒸汽参数。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发展超超临界压力火电机组最早的国家之一。

美国于1957年在俄亥俄州费洛(Philo)电厂投产了世界上第一台试验性的高参数超临界压力机组。

机组容量为125MW,蒸汽参数为31MPa、蒸汽温度为621/566/566℃,二次中间再热。

由B&W公司制造。

1959年,艾迪斯顿电厂又投运了一台325MW,34.4MPa((350kgf/cm2),蒸汽温度为650/566/566℃,二次中间再热机组,热耗为8630kJ/(kw·h), 该机组同时打破了当时发电机组最高出力、最高压力、最高温度和最高效率4项纪录。

该机组后来将参数降为32.4MPa,610/560/560℃运行。

美国电力研究院(EPRl)从1986年起就一直致力于开发32 MPa、593/593/593℃带中间负荷的燃煤火电机组。

德国德国也是发展超超临界技术最早的国家,但其单机容量较小。

1956年参数为29.3MPa、600℃(无再热)的117MW超超临界机组投运。

德国近年来很重视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超临界机组是1992年投运的斯道丁格电站5号机组,该机组容量为535MW,参数为26.2MPa、545/562℃,机组净效率可达43%。

德国西门子公司20世纪末设计的超超临界机组,容量在400~1000MW范围内,蒸汽参数为27.5MPa, 589/600℃,机组净效率在45%以上。

丹麦丹麦Nodjyllands vaerker电站1台容量为411MW,参数为28.5MPa、580/580/580℃,二次再热的燃煤超超临界机组于1998年投入运行,由于汽轮机排汽的冷却水温降到10℃,锅炉排烟温度降到100℃,锅炉效率达95%,厂用电率为7.6%,机组的净效率达到47%,是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1.2.国外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发计划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在材料工业发展的支持下,超超临界机组正朝着更高参数的技术方向发展。

国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的近期目标为1000MW级机组,参数为31MPa,600/600/600℃,并正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一些国家和制造厂商已经公布了发展下一代超超临界机组的计划,蒸汽初温将提高到700℃,再热汽温达720℃,相应的压力将从目前的30MPa左右提高到35~40MPa,机组的发电厂供电效率可达到50~55%。

SIEMENS公司在1997~2001年期间将制造八套功率在750~1000MW、蒸汽参数为25MPa/580℃/600℃的蒸汽轮机。

根据英国贸工部对超临界蒸汽发电的预测:今后5年内,超临界机组蒸汽温度将达到620℃。

到2020年,蒸汽温度将达到650~700C,循环效率可达到50%~55%。

目前,欧共体制定了“THERMIE"700℃先进燃煤火电机组的发展汁划,联合欧洲ABB、SIEMENS、GEC-ALSTOM为主的欧洲汽轮机制造商等40家公司,成立了700℃发电委员会。

从1998年开始,计划用17年时间,开发35MPa、700/720(/720)℃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其净效率将达到50%以上。

第—阶段的6年计划正在执行之中。

由此可见,世界各发达国家都以提高机组蒸汽参数,发展超超临界机组为目标,对各自发展的超超临界机组做出了阶段性计划,且都普遍发展到了第二、第三阶段。

我国作为世界电力工业大国,也应抓住时机,适时制定研发计划,稳步发展超超临界机组。

目前世界上部分高参数超临界电站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和容量的发展有明显的特点:(1)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大容量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时,以追求机组的高效率为主要目标,为获得机组效率的最大化,在提高蒸汽温度的同时,蒸汽压力也随之提高,但机组的容量保持在1000MW以下,除德国超超临界机组容量为400MW左右外,其余机组的容量多在700MW~950MW之间;机组的主蒸汽压力维持在25.0~28.0MPa,主蒸汽温度以580℃居多,再热蒸汽温度为580~600℃,大多采用一次再热;(2)日本的超超临界机组在大幅度提高机组容量的同时,为获得高的机组效率,主要是以提高机组的蒸汽温度为手段,而蒸汽压力基本保持在25MPa,到目前为止,日本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已投运数台,主蒸汽参数多为25.0 MPa /600℃/600℃,并采用一次再热。

(3)对于700MW和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欧洲及日本基本选用一次中间再热,主蒸汽及再热汽温均为580/580℃和593~600℃左右,主蒸汽压力为25MPa和27MPa~28 MPa 等级。

3.超超临界机组主要蒸汽参数与机组热效率的关系3.1 机组初蒸汽参数(主蒸汽温度、压力,再热蒸汽温度)蒸汽参数的提高可以使机组效率稳步提高。

为对比不同参数下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现以图1超超临界机组的基本热力系统为例,计算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41。

该超超临界机组额定负荷为1000MW,主蒸汽额定流量为2668.7t/h,主蒸汽压力/温度为28.5MPa/580℃,再热蒸汽压力/温度为5.2MPa/600℃,再热汽流量为2236.2 t/h,高压缸排汽压力/温度为5.7MPa/331.1℃,机组排汽压力是4.0kPa,机组热耗率为7016.8kJ/kWh,汽轮发电表1 目前世界上的(部分)高参数超临界电站机组热效率51.31%。

该机组共高压缸1个,中压缸1个,低压缸3个,均分流布置,每流程排汽面积为10㎡。

机组一次再热,有8级回热抽汽,高压加热器3台,低压加热器4台,在机组再热点前有一级高压加热器,给水泵为电动给水泵,给水温度为300℃。

不同的主蒸汽压力、温度和再热汽温度组合,机组的热效率也不同。

以图1的热力系统和参数为基准,当机组主蒸汽压力为25MPa、28.5MPa、30MPa,主蒸汽温度为580℃、600℃,再热蒸汽温度为580℃、600℃时,根据有关资料[5]提供的蒸汽参数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计算机组不同初蒸汽参数(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下的机组热效率,结果汇总于表2,曲线见图2。

从表2可以看出,主蒸汽压力/温度为30.0MPa/600℃,再热蒸汽温度600℃时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为52.24%,较基本循环效率提高0.93%;主蒸汽压力/温度为25.0MPa/580℃,再热蒸汽温度580℃,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为50.22%,较基本循环效率降低1.08%。

3.2.2 机组再热次数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当机组蒸汽参数提高到一定水平后,须在一次再热的基础上会考虑二次再热。

—般认为,采用二级再热可比单级再热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同时可提高低压汽轮机排汽图1 超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示意图图2 蒸汽参数与热效率关系曲线表2 蒸汽参数变化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表3 机组一次、二次再热的对比分析图3 机组再热次数与机组热效率关系曲线[6]的干度,减少对汽轮机尾部动叶的磨蚀;同时可使汽轮机高压部分的焓降减小,提高汽轮机转子的稳定性;对锅炉来说,可使每级再热器的焓增减少,减小再热汽温的热偏差。

因此在超超临界锅炉中采用二级再热更为有利[2]。

目前已运行的具有二次再热的超超临界机组有日本穿越电厂的1、2号机组,参数为31.0MPa,566/566/566℃,;丹麦NV电厂3号(1998年10月投运)411MW机组,参数为28.5 MPa,580/580/580℃,二级再热蒸汽压力分别为7.4MPa和1.9MPa。

采用二次再热后机组热耗率的提高见图3和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压力等级下,蒸汽温度为565/565℃时,采用二次再热可提高机组热效率 1.43%~1.50%;蒸汽温度为593/593℃时,采用二次再热可提高机组热效率1.50%~1.60%。

但同时要考虑到,采用二次再热提高机组热效率的同时,机组的初投资增加,机组热力系统更加复杂,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加,因此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确认采用二次再热是否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材料4.1 超超临界机组的材料研究电力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技术的发展水平,新钢种的研制与采用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增大蒸汽压力要求使用高温强度更高的钢材,否则必然使构件的壁厚成倍增加;增加蒸汽温度则必然要求钢材能在更高的温度下保持高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