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论语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小学四年级背诵内容——《论语》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背诵内容——《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0.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背诵内容——《论语》1.哀公问:“弟子孰s hú为wéi好hào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hào学,不迁怒,不贰èr过。
不幸短命死矣yǐ。
今也则亡wú,未闻好hào学者也。
”2.子谓仲z hòng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 g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z hū?”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最新小学必背---四年级论语

上学期
【原文】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
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
【原文】②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
【原文】③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
【原文】④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
【原文】⑤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原文】⑥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
病这三件事。
【译文】 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 "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 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 己的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 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 人能够怀念我。"
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 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 ,故知者择一而壹焉。 -------《荀子·解蔽篇》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青莪蒿。可怜我的父母亲 ,生我养我真辛劳。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牡蒿草。可怜我的父母亲,生我养我真艰辛。
洒瓶已经空荡荡,只剩酒瓮愧难当。穷苦人活在今世,不如早早就去世。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仗谁?出门时忧心重重,回家时双亲已故。
父亲用心抚养我,母亲尽力养育我。抚摸我又爱护我,精心培育我成长。 反复看我不厌烦,进进出出抱着我。本想报答父母恩,父母恩浩大无边。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译文】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
四年级论语(必考)

论语(四年级第一学期)(前1---24必考试卷上的)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资?”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4、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6、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子路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也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4、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7、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8、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 向阳小学四年级

汝州市向阳小学
1•11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 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Page 13
汝州市向阳小学
1.12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 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 (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 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 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 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 了。”
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Page 28
谢谢观赏
Page 23
汝州市向阳小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政第二
2•10
子曰:“君子不器(1)。”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 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Page 24
汝州市向阳小学
2•11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 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 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 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 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 了。”
Page 16
汝州市向阳小学
2•3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 (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6)。”
Page 14
汝州市向阳小学
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 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 之。”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 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 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 围。”
【四年级下册】论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 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 停。”
《论语》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
• 重点字词:“女” 通 “汝” ,你 ; “知” 通 “智”, 智慧;
• 孔子说:“由(子啊!”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小学四年级《论语》课件

礼制思想
总结词
礼制思想是《论语》中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主张以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应该遵守礼的规定 ,做到言行举止得体、合乎时宜。同时,礼制思想也强调尊重长辈、关爱幼小、 重视家庭伦理等传统美德,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轻慢。
友爱同学
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 帮助,共同进步。
仁爱之心
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 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
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论语》强调的仁、义、礼、智、 信等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 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如何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论语》的思想
多样化教学方式
运用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方式, 提高小学生对《论语》的兴趣和 参与度。
持续复习与实践
定期复习已学内容,引导小学生 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形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
01
结合生活实际
04
《论语》与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的联系
《论语》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道德观念
《论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 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论语》的语言优美,逻辑严密,阅读《论 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传承中华文化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 《论语》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现代社会如何借鉴《论语》的思想
家庭教育中融入《论语》思想
01
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引入《论语》的道德观念,培养孩子良
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企业文化中借鉴《论语》理念
02
企业可以借鉴《论语》的仁爱、诚信等思想,建立和谐的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
译文
?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 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师长,言 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 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 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 读书学习。”
选文二
译文
?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 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又不 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
选文一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 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一是指学生。 这里是指前者。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 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 “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 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注释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 师学习。出则悌,是说要用悌道对待师长, 也可泛指年长自己的人。 ?(4)谨:谨慎,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汎(fàn):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 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 然。”
选文三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译文
?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 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选文四
注释
?(1)三军:一万两千五百人为 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 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普通百姓。
译文
?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 夺去它的主帅 ;但一个男子汉,他 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