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阅读理解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济南天桥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济南天桥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学考适应性模拟训练语文试题(2024.5)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学校举办"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一)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学校学生会要制作此次活动的宣传片,请你帮他们完善这段宣传片的解说词。

唐宋两代,中华文化群星闪耀,"唐宋八大家"首当其冲....。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这八位宗师,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化矩阵。

他们的诗文作品,语言优美,思想深(suì),感情真挚,附庸风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直到现在,他们的作品被广泛选入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追溯."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命途多舛。

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既没有耀武扬威....,也没有放任自流。

③他们坚持文学创作的初衷,合力打破时文窠臼,使当时诗文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④他们既是千古文章之宗师,更是精忠报国之良臣。

千年之前,他们文以载.道,以如橡巨笔,阐理明道,以浩荡胸襟,济天下苍生。

千年之后,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血脉,已经与中华大地(rónɡ)为一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邃shùzài 溶B.邃sùzài 融C.隧shùzǎi 融D.隧sùzǎi 溶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当其冲B.附庸风雅C.耀武扬威D.焕然一新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二)阅读文段,完成4~5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明)谢肇淛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1)请赏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2)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也写到“马上相逢”,与本诗的“马上相逢”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有何不同?【答案】(1)“暗”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黄梅时节,钱塘细雨纷飞,凄迷暗淡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伤情绪。

(2)本诗的“马上相逢”表现了诗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以及刚见面就要分别的愁绪。

岑诗的“马上相逢”写诗人在奔赴边塞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他的思乡之情,也暗含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

【解析】【分析】(1)“黄梅细雨暗江关”的意思是“阴暗底晦的连阴雨天,让整个杭州城像黑夜一样暗淡”。

用“暗”字,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

(2)结合两诗的情感写出不同。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的意思“马上就要相逢了我们要尽情的大醉一场,明天早上各奔东西,又不知要分离多远何日才能见面”。

“马上相逢”表现了诗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以及刚见面就要分别的愁绪。

岑参与友人于马上相逢,行色匆匆,只有就几句话时间罢了,就是这一点的时间,作者就托他捎个口信回家,这种行为真切的表现了作者的思念家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暗”字形象地描绘出了黄梅时节,钱塘细雨纷飞,凄迷暗淡的景象,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感伤情绪。

⑵本诗的“马上相逢”表现了诗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之情以及刚见面就要分别的愁绪。

岑诗的“马上相逢”写诗人在奔赴边塞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勾起他的思乡之情,也暗含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时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诗歌展示的背景进行分析。

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深密的竹林。

篁(huánɡ),竹林。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问题】(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答: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3、“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答:“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4、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答: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5、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宁静、淡泊的心情。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吹着口哨。

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映照。

【赏析】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是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作品以简朴清丽的诗句描写山林幽居的情趣,表现的是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追求宁静、淡泊、脱俗的生活态度的绝佳表述。

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①杨万里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宋)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理’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

”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理”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7.古诗阅读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杨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赚得:骗得。

(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①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②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①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

②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南宋)吕本中①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②。

【注】①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

②东风:春风。

(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______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zhù)立凝望。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dìng jínB.dìn jǐnC.diàn jìnD.diàn jīn(2)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条(fú)______qióng ______ 浆zhù ______ 立2. 古诗文默写。

动植物们各自推荐了一位代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它们是这样毛遂自荐的:鸡我见识过飞来峰真正的高度:飞来山上千寻塔,① 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马我曾陪岑参远赴塞上:马上相逢无纸笔,② ______ 。

(岑参《逢入京使》)蛙我的歌声能衬夏夜的宁静:黄梅时节家家雨,③ ______ 。

(赵师秀《约客》)竹我曾与王维度过隐居的岁月:④ ______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花我的出现让人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⑤ 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我哪怕凋零化成泥土,也愿培育新花:⑥ 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不管身处什么环境也绝不轻易改变自己:⑦ 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草我为陋室增添了一份清幽宁静:⑧ _____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资料《竹里馆》1.诗中抒写自己独坐竹丛,独具雅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抒写诗人悠然自得,把明月视为知音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春夜洛城闻笛》1.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诗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1.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思萦怀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5.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1、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字斗芳菲。

2、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木兰诗》1、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木兰诗》中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河南省伊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河南省伊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 分)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①,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

奋斗途中的头破血流是生命的一面猩红的旗帜。

如果我们能捂紧重创的伤口,挺起胸膛,站直腰杆去对待任何事情,那么,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②的;一个有决心从废③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

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④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lǐng qíng chàjīB.lǐn qíng zhàjīC.lǐng jìng zhàjìD.lǐn jìng chàjì(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①慨②觑③虚④霄B.①慨②觎③墟④宵C.①概②觑③墟④霄D.①概②觎③虚④宵2.古诗词优美动人,内涵丰富。

小浩独具创意,用多首诗歌组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请(1)根据对武松形象的理解,你认为下面两个材料中的A 和B,哪个人物是武松,并说明理由。

(3 分)【材料一】(众囚徒)说道:“好汉,你新到这里,包裹里若有人情的书信并使用的银两,取在手头,少刻差拨到来,便可送与他,若吃杀威棒时,也打得轻。

若没人情送与他时,端的狼狈!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你知道。

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只怕你初来不省得,通你得知。

”A 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

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材料二】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未,变了面皮,指着 B 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里馆阅读理解题答案1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主题《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赏析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尘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月下的竹林在琴声中更显静谧,夜晚的琴声在竹林中也越发悠远。

读来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题库121、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参考答案: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暗。

参考答案:A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2江津区xx-xx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科题(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股神秘的能量黑洞的中心,这个现象让科学家感到非常奇异,后来被证班级姓名考号实:这个黑洞正在吞噬(tūnshì)一颗恒星!..B.车头车尾离前后树各不到5厘米,是咋“卡”进去的呢?一张超剽悍(biāohàn)..停车照近日火爆网络,记者昨天见证了这一停车奇观。

C.落马贪官看重祖坟风水,庇荫(bìyìn)子孙到底该靠什么?古人云,“修墓不..如修德行,挪坟不如挪心地。

” D.有时候,人可能会因为妒忌(dùjì)别人而寝食难安,甚至陷于疯狂,不会阿..Q 精神胜利法,容易死钻牛角尖。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赢弱告罄真缔毛骨悚然 B.凛洌步履阴霾略胜一愁 C.水潦沧穹悲怆慷概以赴 D.娴熟恍惚羁绊相得益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选择廉租房不仅解决了住房需求,减轻了生活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静观其变,待楼市逐步平稳和理性后,可以再次实施新的购房计划,可谓进退维谷。

....B.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C.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

D.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

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

我需要生活。

....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依照提示加以改正。

(4分)随着一声厚重的船笛声,以“多彩西部”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简称“西旅会”)正式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

①据了解,本届西旅会以加强西部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促进西部旅游和西部经济发展。

这个汇集了西部12省区市参展的西部旅游“奥林匹克”盛会,②不仅将展现多彩西部的旅游特色,更将让你感动到“重庆,非去不可”的魅力。

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③长江三峡、丝绸之路等大多数精品旅游线路绝大部分都在西部。

可贵的是,西部各省区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为全国旅游发展增加了亮色、提供了有益探索,更成为推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重庆旅游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④旅游将成为重庆新的一张名片,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内容前后一致。

(4分)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亲情是,。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抒写我们的家,抒写我们的亲情吧!6.文学常识填空。

(4分)(1)《童年》是苏联作家(人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法国动物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

(3)在书法中,人们通常说的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分别是以唐代欧阳......询、、.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这四位的姓来命名的,俗称“楷书四大家”。

...7.综合性学习活动。

(9分)近段时间以来,CCTV广告连续播放重庆市主题宣传语“重庆,非去不可!”,在同学们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现在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3分)如何让外国朋友了解“重庆,非去不可”?重庆市旅游局希望国外友人给出地道的英文翻译。

昨日上午重庆女婿、洋笑星大山在微博上转发了重庆旅游局上的微博,并对英文宣传口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鄙人向我挚爱的重庆建议:We likeit hot!借用hot的四层意思——热、辣、性感、时髦——够重庆的吧”。

在文中他表示,对于微博上“Love to Chongqing”的译法,他觉得“宣传力度太弱了,也没体现出重庆特色”,而“宣传口号中英文不必完全对应”,因此用hot,他觉得更能代表重庆的特色。

市旅游局对此非常感谢,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外友人能给出既贴切又让外国人了解的英文翻译。

(2)有同学认为,应该把主题宣传语改为“重庆,非来不可!”,这样更好些,.你觉得呢?谈谈你的看法。

(3分)(3)“重庆,非去不可”,作为重庆人的你,不妨帮忙想想,重庆有哪些“非去不可”的地方?请任荐一处,写一段文采斐然的推荐语,不少于40字。

(3分)....可供参考:朝天门、磁器口、三峡、白公馆、大足石刻、南滨路、大学城??推荐地方:推荐语: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分)(一)8.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竹里馆》里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关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在感叹现代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才辈出,新人涌现的时候,常用清朝赵翼的《论诗》中的诗句来形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狼》,回答文后各题。

(15分)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B.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D.①又数刀毙之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1.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各填入一个动词,完成对文章每段内容的梳理。

(4分)....①遇狼→②狼→③狼→④狼→.⑤狼12.屠夫和狼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

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请结合文章,分别作具体分析。

(4分)..三、现代文阅读。

(40分)(一)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

(21分)怀念月光严春友⑴城市是没有星空的,月亮在城市中已经没有其位置了。

由于电灯太亮,也由于人们只注视着大地,无暇去仰起头,看一眼头顶上的星空,月亮几乎从城市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天上的星星屈指可数,大多数不见踪影,完全隐没在一片迷蒙的夜光里,只有几颗较大的星星闪着微弱的光,认真地寻找天空才能看得见。

⑵每当农历十五前后,一轮金黄的圆月从高楼大厦顶上升起,却显得苍白无力,没有灵性,缺少生机,如同一位久病不愈的人。

这时,我就回忆起从前的月亮,那是农村的月亮,是没有电灯的农村的月亮。

⑶乡村的月亮比城市的月亮可要大得多,也亮得多,即使是月初的月牙,也像一把雪亮的刀子,放着寒冷的光芒。

十五的月亮就更不用说了,浑圆、透明、洁白,像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镶嵌在墨蓝的天空上。

仔细看,甚至可以看清月球上那一道道的山梁。

她是那样的巨大,以至于拥抱了整个山峰。

⑷月亮从邻居家的草房顶上升起来,可以看见房顶上静悄悄行走着的家猫,它的影子长长的,穿过了梧桐树和石榴树,落在我家的院墙上,影子在凸凹不平的石头墙上移动着,好像毕加索的画。

月亮从麦秸垛后升起来,在田野里洒下一片银白的月光,如同秋后落下的一层薄薄的霜雪。

⑸这时,从谁家的院子里飞出低沉的箫声,悠远、忧郁的音符,驮着月光盘旋绝望的心灵。

⑹当月亮升到中天的时候,是月光最浓的时刻。

月光如同瀑布,倾天而落,落在暗绿的玉米叶子上、草丛中,仿佛可以听到月光跌落、碰撞的声音。

远处的庄稼、树木和田野,迷迷蒙蒙,若有若无;更远处的村庄和原野,则只有一片模糊,就成高二月考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