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3)(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 ij/E j)/(E in/E n)。

其中,E 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 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 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 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

读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B.市场广袤C.环境美丽D.人才足够【答案】1.A 2.A3.(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2019~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改变趋势图。

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2019~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A(2019·安徽淮南模拟)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

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9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改变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改变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 5.B 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

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动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始终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始终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答案】7.B 8.D 9.C“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智慧城市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如图为我国智慧城市(城区)试点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ISC.GPS D.BDS解析:选B智慧城市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2019·镇江一模)2017年7月8日,阿里巴巴的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消费者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扫码就可以进店,结账的时候没有收银员,系统会自动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支付宝自动扣款。

据此完成下题。

2.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地理信息技术需要调用的图层有()①居民点分布②交通线路③地质构造④工厂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A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主要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居民点分布)和交通最优原则(交通线路)等。

(2019·苏北四市一模)城市共享单车主要服务于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交换乘。

如图反映北京早、晚高峰时距地铁站不同距离范围内每5分钟借车或还车的次数。

读图回答下题。

3.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A.遥感技术的发展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C.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D.互联网与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解析:选D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

(2019·南京、盐城一模)某人在上海等待公交车时,通过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服务→交通→实时公交查询,方便地查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如图)。

读图,完成下题。

4.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 GPS B.GIS RSC.GPS RS D.GIS GSM解析:选A支付宝城市服务中的实时公交查询功能,能够方便地查到要乘坐公交车的相关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要确定公交车位置,需要GPS;不需要RS 监测或拍摄遥感图像;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查询公交。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练习卷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练习卷

三大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缘由相同的一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a—变质作用B.b—风化作用C.c—重熔再生作用D.d—侵蚀作用3.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A.有层理构造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在云南省的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A.为图中的B类岩石B.为图中的C类岩石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5.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A.增加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加,气温上升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自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自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7.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8.可燃冰多形成于A.海岭旁边的深海盆B.海沟旁边的沉积岩C.三角洲旁边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疆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甲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

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猛烈的温差变更,慢慢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态。

据此完成9—10题。

9.乙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样的是A.①B.②C.③D.④10.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风精选习题(word文档物超所值)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风精选习题(word文档物超所值)
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 为等压线,P1、P2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 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各题。
19. 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 O 点风向为( )
A. ④或⑤
B. ③或④
C. ⑥或⑦
D. ⑤或⑥
20. 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 O 点风向为( )
故选项 A 正确。
【小题 2】⑤处是离岸风,表层海水远离陆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补偿流的上升流,
将海底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而且底层的水温低,再加上该区域的海水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所以沿岸洋流
性质上属于寒流,沿海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
D. 东北风
甲地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图为我国某地风向(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 成下列各题
29. 7 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30. 导致该地 8-10 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丙-----D
D.
丁----C
18. 图中 A 河流经国家多,但航运价值却远不及莱茵河,其原因有
A. A 河多流经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流域内战乱多 B. A 河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水量变化大,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C. A 河流速过慢,导致大量泥沙淤积而影响航运 D. A 河文化底蕴深厚,不宜发展航运
C. ③
D. ④
2. 与⑤处离岸风不具有相关性的是( )

鲁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解析)

鲁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解析)

鲁教版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解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单选题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下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A.坡地改梯田B.种植苹果树C.种植夏玉米D.上游修水库2.图中某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其原因可能是( )A.腾库容为了防灾B.涵养水源为主C.水库拦截粗沙为主D.建设的规模较小【答案】1. A 2. C【解析】1.根据图中的累积输沙量拆线,拆线斜率越大,输沙量越大。

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坡地改梯田,图中坡地改梯田、修建拦河闸坝后,折线斜度明显减小,说明影响较大,A对。

种植苹果树、种植夏玉米的拆线斜度较小,影响较小,B、C错。

上游修水库后,拆线基本没变化,说明影响小,D错。

2.根据拆线形态,图中水库修建这项人类活动对该河流输沙量影响极小,原因可能是水库拦截粗沙为主,细沙悬浮于水中,粗沙没有水库拦截,也会沉积,C对。

为了防灾腾库容,径流量、输沙量会增大,A错。

水库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径流为主,B错。

水库建设的规模不是对输沙量影响小的因素,D错。

划艇运动因水域性质不同而分为平水运动、白水运动和开放水域运动三大类。

白水即激流之水,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是划艇运动中最具技术挑战性、最有乐趣与刺激的类型。

下图示意我国白水资源核心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 163.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核心区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纬度B.河流水量C.河网密度D.地形地势4.我国最好的、最合适的白水资源往往用来A.旅游开发B.水产养殖C.农业灌溉D.蓄水发电【答案】3. D 4. D【解析】3.白水运动是指在江河中有波浪的激流中行舟,图示区域成为我国白水核心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落差大,激流多,D对。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黄赤夹角及其影响每日一题练习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黄赤夹角及其影响每日一题练习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黄赤夹角及其影响每日一题练习2019难易程度:☆☆高考频度:★☆☆☆☆二典例在线■■ ■ ■ ■ __ - _ ____________23° 26',最大时可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 424° 14',最小时为22 ° 6 ',变动周期约达 题。

一2变动示意」tw册一号”-/-p:機圈 2T 卅北刖\」匕惻归线赤通图,回答 .黄赤交角为124° 14 '时.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A .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 C .寒带的范而变化①移动周期约 4万年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 22 ° 6'•①④BA •①② •③④C •②③ D 【参考答案】1 • B 2 • C1 / 5・【详解谨曲J1.当董击龙扇旁2輕1宇3丸即董寺英負夏乂讨,宫归遂屢咼垠丈,皱虱愛牧减固归纹骂 域莖之可[蟲夸迪復〉苑豐爐小;割、北叨口味之远(墓矣地m 电劃计土:握蓉乌城点之頁(襄寻地区〉 危團护大:地球上再雇抵一昼為辄駆询范團产大.iL-is.2.董亦文庸丸立生凹爭豹理囚:尼时乜数响止田直出点射号助:1匡,即太阳直射点的蚌文仪更逍卑节生化 壬变比「荃现出态南此匾归曳:t 间时胃丰券勃規往,②(I 正羯:立刃直胖直移铀於圖牺是一*®阳鼻,4万 年基黄赤交會询变詢麗廊;农阳直赧点鼓小询聘丈应是苏道:界敕选C.黄赤夹角及其影响 1 •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rfjnn^x —騒甜24° 14*由Mil 【线南来带围比现在小•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D2 •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1 2 )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66 ° 34'交角。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 26 '交角。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3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3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


3.全球定位系统图像及综合图的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如图 3):主要是判读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 高度。 (2)综合图(如图 4):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地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 意图,应借助于 GPS 和 GIS 制作。导航地图,需要运用 GPS 和 GIS。
第三十六页,共43页。
【例】 (经典再现)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 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答案:A
第十五页,共43页。
4.(经典再现)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②估测粮食产量 ③跟踪
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十六页,共43页。
解析: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信息,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信息对比, 反映地理事物的性质和范围的变化。跟踪产品流向利用的是 GPS 技 术。
第三部分(bù fen)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与区域发展
学案3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yánjiū)中的应用
第一页,共43页。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yáogǎn)(RS)的应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页,共43页。
考法一 遥感图像判读及应用 1.(2014·福建卷)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1)~(2)题。
第九页,共43页。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章末综合检测(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湘教版-湘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

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

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坡度C.海拔D.坡向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3.高黎贡某某坡的黄壤分布区( )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C.光照条件最好D.应防止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

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某某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

第2题,图中5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某某江河谷、高黎贡某某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

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某某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D 2.C 3.D(2020·某某模拟)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

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

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局部已变成了森林。

据此回答4~6题。

4.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5.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夏季生长、开放,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6.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解析:第4题,该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太阳方位精选习题(word文档物超所值)


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太阳天顶角是表示太阳位置的一种方式,其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
此回答以下问题。
8. 冬至日,太阳天顶角为零的地区位于( )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北极点
9. 当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盛行西北风
B. 珠江处于枯水期
欣赏“卧佛含丹”的奇观,应在“佛头”的什么方位
A. 西南
B. 东南
C. 西北
D. 东北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 38. 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2012 年江苏省出台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发展。
目前,南京、淮安、徐州等地均有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其中位于徐州市郊青山
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 15 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
长为 9 小时 40 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5. 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 上海
B. 北京
C. 成都
D. 乌鲁木齐
26. 该地该日昼长约
A. 9 小时 40 分 B. 10 小时 40 分 C. 12 小时 40 分 D. 13 小时 40 分
山少雨,开普敦多雨,南半球昼变长。
【小题 4】根据太阳回归运动规律,3 个月大致走 23.5º,由 19.5°N 到 23.5ºN 来回
8º,应用时一个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6.【答案】
【小题 1】B
【小题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知,甲地位置靠北一些,应该为 6 月 22 日夏至日,月考期间的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3)
一、地球运动
下图为“我国新疆和西藏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

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Ⅰ
B.Ⅱ
C.Ⅳ
D.Ⅴ
2.图中某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其主要成因是()
A.海拔高
C.晴天多B.云量多
D.白昼短
答案1.D2.B
解析第1题,Ⅴ区为青藏高原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气候,晴天多;纬度低;故太阳辐射最强。

所以图示太阳辐射值最多的地区是Ⅴ。

第2题,图示Ⅰ区位于北疆地区,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影响,云量多,降水较多,太阳辐射较少。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9·浙江杭州四校联考)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
D.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答案C
解析岩石圈处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它比地壳范围大。

岩石圈为生物圈提供生存的场所,因此关系密切。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9·浙江桐乡期中)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1~2题。

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2.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大气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答案1.C2.C
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说明离地面近气温高,地面辐射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

结合题图知③为地面辐射,选C 项。

第2题,根据题意“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结合题图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

故选C 项。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2019·嘉兴选考教学测试)新生代时期为()
A.海生藻类时代
B.裸子植物时代
C.哺乳动物时代
D.爬行动物时代
答案C
解析海生藻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均在此前。

五、人口与城市
(2019·浙江青田检测)下图示意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发展四个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该时期的人口发展四个阶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B.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2.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国()
A.人口总量呈波动变化态势
B.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
C.甲阶段的总人口最多
D.丙、丁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
答案1.C2.D
解析第1题,根据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特点可以判断甲乙丙丁的先后顺序是乙、甲、丁、丙。

第2题,丁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丙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因此出生率的变动大于死亡率。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9·浙江名校联考)青藏高原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土壤D.热量
答案D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浙江稽阳联考)下图为“地球发高烧了”的环境问题漫画,该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严重
B.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C.火山喷发频繁
D.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过量排放
答案B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
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温度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