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九、三一节眩晕晕厥意识障碍jf

合集下载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 察能力出现障碍,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及其解剖学基础
意识的维持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大脑半球 意识障碍包括 意识水平受损 意识内容改变
病因
●颅内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脑血管疾病、脑占位性疾病、颅脑损伤、癫痫等
4、其他少见原因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5、功能性眩晕: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眩晕以女性多见, 常有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和过劳有关。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 2)眩晕多呈发作性,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3)常伴有较多的神经官能性症状和主诉,无
神经系统器质性体征。
眩晕
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 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及倾
斜。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前庭 系统病变引起。 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
头晕
常表现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头重脚轻和 摇晃不稳感为主症,多于行立起坐中或 用眼时加重。不伴有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等症状。
临床表现: 剧烈咳嗽后发生晕厥 6、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疼痛刺激迷走神经反射
7、其他因素:剧烈疼痛、下腔静脉综合征、食管、 纵隔疾病、胸腔疾病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晕厥
某些心脏病:a.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脑缺 血↓;b.心脏停搏→心排血停止→脑供血↓
临床表现:有心脏病史、晕厥、抽搐、偶伴大小 便失禁。
门诊如何诊断眩晕患者
1. 根据有无伴视物旋转或自身晃动确定是眩晕 还是头昏、头晕。
2. 眩晕根据有无听力损害及其他特点确定是中 枢性还是周围性。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意识障碍的分级及诊断标准一、概述意识障碍是指人脑功能正常但意识活动出现异常的状态。

它包括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最轻的嗜睡到最严重的昏迷。

以下是常见的意识障碍分级及诊断标准。

二、分级及诊断标准1. 嗜睡:这是一种轻微的意识障碍,患者表现为持续的困倦和睡眠。

即使在呼唤或外界刺激下,患者也难以保持清醒状态。

通常在去除刺激后,患者会立即回到睡眠状态。

2. 意识模糊:这种状态下的患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对周围环境不清晰。

患者可能无法准确回答问题或进行指令。

3. 昏睡:患者在昏睡状态下对周围环境完全失去反应,即使给予强烈的刺激,也只能引起非常短暂和模糊的反应。

患者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4. 谵妄:这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极度恐惧和不安,出现大量的幻觉和错觉。

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混乱,行为异常。

5. 昏迷:这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完全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对刺激无反应。

角膜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生命体征不稳定。

三、注意事项1. 在诊断意识障碍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药物使用情况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诊断结果。

2. 除了以上提到的分级和诊断标准外,还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 对于昏迷患者,应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以维持生命。

同时,应尽可能寻找导致昏迷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4. 在处理意识障碍患者时,应保持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以监测病情变化。

5. 对于长期意识障碍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特殊护理方法如鼻饲、辅助呼吸等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同时,应积极寻找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详解ppt课件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详解ppt课件

言语不连贯
定向能力障碍
.
23
➢ 3.昏睡:是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
行投射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 系统),可激活大脑皮质,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 意识状态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功能的完整性。 ➢ 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 常等因素,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网状结构功 能损害和脑功能减退,产生意识障碍。
.
21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1. 嗜睡 2. 意识模糊 3. 昏睡 4. 昏迷 5. 谵妄
➢ 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 引起,亦可由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而引 起。
.
4
发生机制
1、周围性眩晕 ➢ 梅尼埃病:
可能由于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 ➢ 迷路炎:常由中耳病变破坏迷路的骨壁引起。 ➢ 药物中毒性:
是由于对药物敏感内耳前庭受损。 ➢ 晕动病:
坐车、船,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动脉变窄内膜炎症所致。
诊断学
.
1
教学目标
➢ 1.熟悉眩晕的概念、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了解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 2.熟悉晕厥的概念及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了解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 3.熟悉意识障碍的概念及病因、发病机制,掌握临床 表现,了解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
2
恶心呕吐
.
3
定义
➢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 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 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4)排尿性晕厥
(5)咳嗽性晕厥
(6)其他因素:如剧烈疼痛
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心源性晕厥:心脏排血量突然减少或心脏骤停,导致脑组 织缺氧而发生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血不足。
2020/12/13
19
第十九页,共42页。
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1、血管舒缩障碍
(3)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表现 先兆:头晕、眩晕、恶心、上腹不适、面色苍白、肢体发软、坐立不安、焦虑等。发作:意识突然丧失、
血压下降、脉搏微弱,数秒或数分钟后自然清醒,无后遗症。
• 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常有明显的诱因:疼痛、情绪紧张、恐惧、各种刺激等。

伴恶心、呕吐:梅尼埃病、晕动病。

伴共济失调:小脑、颅后凹或脑干病变。

伴眼球震颤:脑干病变梅尼埃病。
2020/12/13
9
第九页,共42页。
问诊要点

发作时间、诱因、病程,有无复发性特点。
• 发作眩晕的特点:有无发热、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出汗、口周及四肢麻木、视力改 变、平衡失调等相关症状。
• 表现 由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时发生晕厥。
• 原因
①持久站立固定位置或长期卧床者;
②服用扩血管药物或交感神经切除术后;
③某些全身性疾病 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神经根炎、脑动脉感化、慢性营养不良;

发生机制 下肢静脉张力低或血液循环反射调节障碍等→血液蓄积于下肢或周围血管扩张淤血→回心血量↓→心排
血量↓→血压↓→脑供血不足。

发生机制: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回心血量↓→脑缺血。
2020/12/13
20
第二十页,共42页。
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1、血管舒缩障碍
(4)排尿性晕厥
• 表现 多见于青年男性,在排尿或排尿结束后发作,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持续约1~2分钟, 自行苏醒、无后遗症。个别伴有四肢短时间抽搐。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周围性眩晕病因与临床表现
内耳药物中毒:常由基甙类药物中毒性损害所致。水杨 酸制剂、奎宁、某些镇压静安眠药(氯丙嗪、哌替啶) 也可引起眩晕。多为渐进性伴耳鸣、听力减退,常先有 口周及四肢发麻等。药物中毒性眩晕恢复较慢,需数月 或数年之久,有时前庭功能呈永久性损害。
位置性眩晕:病人头部处在一定位置时出现眩晕和眼球 震颤,多娄不伴耳鸣及听力减退。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 变。
昏 迷(coma)
严重意识障碍 任何刺激不能唤醒 无自主活动
昏迷三阶段
、轻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 或痛苦表情,反射存在,眼球可转动
、中度昏迷: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 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反射迟顿,眼 球无转动
、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生命体征不平稳
谵妄
时间 30分钟 讲授:何禹 参考:《诊断学》第7版 陈文彬 潘祥林主编
意识定义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 现
是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 觉能力
意识组成:觉醒和精神活动
觉醒状态:对外界及自身的认知状态(投射系功能) 内容(精神活动):思维、情感、记忆、意志等 心理过程(皮层功能)
意识维持
迷路炎:由于中耳病变(胆脂瘤、炎症性肉芽组织 等)直接破坏迷路的骨壁引起,少数是炎症经血行 或淋巴扩散所致。
药物中毒:由于对药物敏感、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 所致。
分类
周围性眩晕(耳性):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 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脑性):前庭神经颅内段、前 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病变所 引起的眩晕。
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1、血管舒缩障碍 (2)颈动脉窦综合症
表现 发作性晕厥伴抽搐。 原因 颈动脉窦附近的病变。 诱因 手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 发生机制 颈动脉局部动脉硬化、动脉炎、淋巴结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

试述意识障碍的分级及鉴别要点三基考试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出现障碍。

根据意识清晰度下降的程度,可以将意识障碍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以及相应的鉴别要点:
1.嗜睡:这是意识障碍的早期阶段,患者睡眠时间增多,但仍然能够被唤醒,醒后能够配合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鉴别要点在于嗜睡患者虽然入睡较多,但仍可被外界刺激唤醒。

2.昏睡:昏睡是比嗜睡更严重的一种状态,患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外界刺激唤醒,需要高声呼唤或疼痛刺激才能唤醒。

此时,患者对反映问题的回答能力明显下降。

鉴别要点在于昏睡患者无法在无外界强烈刺激的情况下唤醒。

3.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状态,患者完全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无法被唤醒。

鉴别要点在于昏迷患者无法感知外界刺激,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除了根据意识清晰度下降的程度进行分类外,意识障碍还可以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如颅内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或毒素等引起的意识障碍等。

对于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癫痫、晕厥、休克等。

总之,对于意识障碍的分级和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是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
握这一内容,达成君为大家整理了如下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笔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意识障碍可有下列不同程度的表现。

1.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

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
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
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

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
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

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
迫眶上神经、摇动患者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按其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

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3)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

关于“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的信息内容,达成君就先介绍到这里。

更多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备考指导的内容,请持续关注乡医学堂。

眩晕量表

眩晕量表

附表一:MSQ量表注:由医生评估病人在改变体位时诱发的眩晕的严重程度等级和持续时间等级.运动敏感度指数(MSQ)由这些指标计算得出。

请按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按提供的标准将评眩晕症状强度和眩晕持续时间评估结果值0/1/2/3/4/5填写在每题后的单元格内。

一、评估标准:眩晕症状强度眩晕持续时间(0-5)(0-3)0 没有<5秒或没有1 轻微5-10秒2 轻度11-30秒3 中度>30秒4 严重5 重度二、测试结果:总得分:MSQ(运动敏感度)指数:MSQ评价:附表二: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注:此问卷评估您出现头晕或平衡障碍时的严重程度。

请在每个问题后选择是/否,或者有时,并将自己所选答案的序号A/B/C填写在题后的单元格内。

根据您眩晕评定—DHI(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中文版)指数及躯体P(28)、情绪E(36)、功能F(36)三个指数;分级标准:0-30分轻微障碍;31-60分中等障碍;61-100分严重障碍。

评估头晕和平衡障碍的严重程度及眩晕时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呈严重眩晕程度时,为跌倒高风险。

回答选项:是-4分;有时-2分;否-O分。

评定方法:DHI量表的减少值;眩晕程度分为5级,即:A级0分(完全控制,不可理解为“治愈”);B级1~40分(基本控制);C级41~80分(部分控制);D级81~120(未控制);E 级>120分(加重)。

参考文献:Vereeck L, Truijen S, Wuyts FL, et al. The dizziness handicapinventor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unctional balance performance[J]. Otol Neurol, 2007, 28(1):87—93.附表三:眩晕问卷1.描述你所经历的感觉(发作性质):A.天旋地转B.头昏脑胀C.晕厥昏倒D.喝醉了一样E.头晕头痛F.倾斜不稳G定向混乱I.其他______2.你的这种感觉(眩晕-头晕)持续多久(持续时间)?A.几秒B.几秒至几分钟C.几分钟至几小时D.几小时至1天E.几天F.持续性的a其他___________3.眩晕发作频率?A.—次B.不止一次C.频繁D.其他_______4.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眩晕发作(诱发因素)?A.站起来时B.头部运动时C.声音很大时D.咳嗽或喷嚏时E.过于疲劳时F.睡觉翻身时 G紧张压力大时 H.与饮食有关I.乘车船时J.其他_________5.典型发作时有没有以下的情况发生(伴随症状)?A.听力丧失B.耳鸣C.头痛D.面部麻木E.焦虑F.视力改变G疼痛 H.其他_________6.现在存在下列疾患和问题(现病史):A.糖尿病B.中风C.高血压/高血脂D.冠心病E.痉挛抽搐F.视觉障碍G偏头痛(偏头痛问卷) H.精神性疾患(HADS量表)I.神经性疾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硬化)J. 其他_________7.目前服用什么药物(药物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过去曾经有过下列情况(过去史)?A.抗生素B.放射治疗C.耳部手术D.化疗E.抽搐F.梅毒G接触噪音 H.其他_________9.对于眩晕或头晕对我造成的功能障碍程度,最恰当的描述是(残障程度):A.我可以工作,驾车,没有感觉受到此种疾患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程度的鉴别
浅昏迷
疼痛刺激反应 有反应
中昏迷
重刺激可有
深昏迷
无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可有
存在
很少
减弱或消失

消失
瞳孔对光反射
生命体征
存在
无变化
迟钝
轻度变化
消失
明显变化
谵妄
兴奋性增高为主意识障碍
严重定向力、自知力障碍,注意力涣散, 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错觉、幻觉,以错视 为主,形象生动逼真,可有恐惧、伤人行为。 急性谵妄状态:高热、中毒(如阿托品类) 慢性谵妄状态:慢性酒精中毒
伴随症状

1. 伴发热:先发热后有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
2. 伴呼吸缓慢:呼吸中枢受抑制表现,见于药物中 毒(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 3. 伴瞳孔散大:见于颠茄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酒精、氰化物、低血 糖、癫痫 4. 伴瞳孔缩小:见于吗啡、巴比妥、有机磷药 5. 伴心动过缓:见于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
6、伴高血压:见于高血压脑病、肾炎等。 7、伴低血压:见于各种原因的休克。 8、伴皮肤粘膜改变:出血点、淤斑、紫癜见于 严重感染和出血性疾病。 口唇樱桃红—一氧化碳中毒 9、伴脑膜剌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10 、伴瘫痪:见于脑出血、脑梗死等
伴随症状
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 乏力 ——血管抑制性晕厥、低血糖 伴抽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伴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心源性 伴呼吸深快、手足发麻、抽搐—过度换气、癔病 伴头痛、呕吐、视听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伴发绀、水肿、杵状指——心肺疾病
问诊要点
年龄 诱因 与体位关系 呼吸运动关系 发生速度 发作时表现 晕厥后表现
1、颅内血管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 脑病、小脑出血。 2、颅内占位:听神经瘤、小脑肿瘤,伴有头痛、 复视、构音不清 3、感染:伴感染症状。 4、脱髓鞘及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 症 5、癫痫:颞叶癫痫和前庭癫痫
全身疾病性、眼源性、 神经精神性
心血管疾病:血压、心率变化同时伴眩晕 血液病:伴贫血、出血等 中毒性疾病:各种疾病表现 眼源性:伴视力减退、屈光不正 神经精神性:伴气短、多梦、胸闷、乏力 等
第三十一节 意 识 障 碍
意识-概念
• 是指大脑的觉醒程度 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功 能,并通过语言、躯体运动和行为表达出来. 是CNS对内、外环境刺激应答反应的能力。 • 该能力减退或消失就意味着不同程度意识障 碍。
• 意识的内容: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 思维、情感和行为等 • 影响意识的结构: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 统和中枢整合机构
眼源性、神经精神性眩晕
眼源性: 1、眼病:屈光不正、青光眼、眼肌麻痹 2、屏幕性眩晕:看电影、电视、距屏幕 过近 神经精神性:神经官能症、抑郁症
临床表现
1、 周围性眩晕
(1) 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 及眼球震颤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 具有复发性,发作时间短暂。 (2)迷路炎:中耳炎并发,检查鼓膜穿孔 (3)内耳药物中毒:链霉素、庆大霉素,多为渐 进性眩晕伴耳鸣,常先有口周发麻。某些镇静 剂可引起眩晕
第二十八节 眩晕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季芳
眩晕-概念
• 眩晕(vertigo) 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 环境物体呈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 障碍。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性幻 觉,一般无意识障碍。 • 头晕(dizziness) 常缺乏自身或外界 物体的旋转感,表现为头重脚轻、行走 不稳等。
发病机制
患者处于睡眠状态 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 能正确回答问题。 意识障碍早期表现。但当剌激去
除后又很快入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2) 意识模糊
意识范围缩小, 嗜睡, 常有(时间、地点、人物)
定向力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错觉, 幻觉少见, 激惹, 或与困倦交替 可伴自主神经改变(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 潮红) 运动障碍(震颤或肌阵挛)
木、语言障碍。
4、血液成分异常
1)低血糖—影响能量供给。 表现:头晕、饥饿感、出汗、严重昏迷。 2)过度换气—紧张过度换气—碱中毒 表现:头晕乏力,四肢有针刺感,手足抽搐。 3)严重贫血:缺氧—用力时发生。 4)高原缺氧
晕厥临床特点
• 发作前期 出现短暂而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头 晕、苍白、出汗、恶心、恍惚、无力、打哈欠。 先兆期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 发作期 患者感觉眼前发黑、站立不稳,出现短 暂的意识丧失而倒地。意识丧失数秒至数十秒.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 恢复期 患者意识转清,仍有面色苍白、恶心、 出汗、周身无力等,经数分或数十分钟休息可缓 解,不遗留任何后遗症。
周围性眩晕
1、梅尼尔病:内耳淋巴代谢障碍—迷路 积水。也与变态反应、VB缺乏有关。 2、迷路炎:中耳病变破坏迷路的骨壁 3、药物中毒:对药物敏感致前庭受损受 损。 4、晕动病(晕车):机械刺激迷路—前 庭功能紊乱。 5、前庭神经元炎:前庭神经元发生炎性 病变 6、位置性眩晕:头部所处某一位置所致
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真性、耳性眩晕)
4、位置性:壶腹嵴顶耳石症。由一定的头位所 诱发的,持续短于30秒的剧烈眩晕.无耳鸣、听 力障碍。 5、晕动病:晕船、晕车、伴恶心呕吐、出冷汗 6、前庭神经元炎: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 现眩晕、恶心呕吐,无耳鸣,持续时间长、可 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中枢性眩晕(假性、脑性眩晕)
平 衡 传 导 路
前庭反射
颞上回 前部
Ⅲ 听区前方的 22区
丘脑 腹后核
上 传 不 途 明 径
眼球震颤
内侧纵束
前庭核
前 庭 脊 髓 束
小 脑
1. 眼肌前庭反射 头眼协调反射
内侧纵束

前庭 神经核
Ⅰ Ⅷ
脊髓
躯干四肢
转眼转头 2. 迷路反应
内侧纵束 网状结构,疑核 迷走神经背核
姿势反射 平衡调节
前庭神经节 前壶腹嵴 感 受 椭圆囊 器
4)排尿性:青年男性、夜间排尿多见,排尿中 或结束时发生。 机制:自主N不稳定,体位变化、迷走N有关。 5)咳嗽性:胸腔压力 —静脉回流受阻。 有人认为脑脊液压力升高—大脑振荡。 6)其他
2、心源性:最严重 阿斯发作。
心脏停跳5-10S--晕厥,>15s抽搐,大小 便失禁。
3、脑源性:可表现多样化,如偏瘫、肢体麻
颅内感染性疾病
头颅
颅内非感染性疾病:占 位、外伤
发生机制
• 脑缺血、脑缺氧、GS供给不足、酶代 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乱, 从而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 能减退,产生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嗜睡 (2)意识模糊 (3)昏睡
(4) 昏迷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1) 嗜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3) 昏睡
较深的睡眠状态 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
简单模糊作答,所答非所问, 旋即熟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4) 昏迷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是一种病理性睡眠状态 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不能被唤醒 患者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病因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意识 --概念
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
2. 广泛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完整性 (中枢整合机构)
1.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意识障碍的概念
• 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 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 力出现障碍。
病 因
重症感染
全身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心血管疾病 外源性中毒:co 物理或缺氧性损害:中暑
人体通过视觉、本体觉和前庭器官分别将 躯体位置的信息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神 经系统,整合后作出位置的判断,并通 过运动神经传出,调整位置、维持平衡。 其中任何传入环节功能障碍都会出现判 断错误,产生眩晕。
分类
• • • • • 周围性眩晕(耳性) 中枢性眩晕(脑性) 全身疾病性眩晕 眼源性眩晕 神经精神性眩晕
问诊要点
1、起病时间,发病前后情况,诱因、病 程、程度; 2、有无上述伴随症状; 3、既往病史; 4、有无服毒或毒物接触史。
脑组织占全身重量的2% ,耗氧量占20%, 脑细胞储藏物质的能力差,脑血流中断8-10秒, 即晕厥。 所以易受缺血的影响而导致功能障碍。 各种类型晕厥发生机制是低氧性脑功能中断。
1、血管舒缩障碍
1)单纯性:女性多见,发作前多有诱因(疼痛、 紧张),发作前有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 机制:刺激迷走神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 2)体位性低血压:体位、药物、全身疾病(脑A硬化) 机制:血液蓄积于下肢 周围血管扩张淤血 3)颈动脉窦综合症:动脉硬化、动脉炎、肿瘤 机制:刺激颈动脉窦—兴奋迷走N—心率 表现: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
syncope
定义
晕厥 是指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短 暂意识丧失状态。突然发作、迅速 恢复、很少后遗症
病因
1、血管舒缩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疼痛、排尿、 咳嗽性晕厥。 2、心源性:心律失常、心衰、阿斯发作。 3、脑源性:脑动脉硬化、TIA 4、血液成分异常:低血糖、过度换气、贫血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1、颅内血管性疾病:TIA、脑干出血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听神经瘤、小脑肿 瘤、第四脑室肿瘤 3、颅内感染性疾病:小脑脓肿 4、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 5、癫痫 6、其他:脑震荡、脑挫伤、脑寄生虫
全身疾病性眩晕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颈 动脉窦综合征 2、血液病:各种原因贫血、出血 3、中毒性疾病:尿毒症、重症糖尿病
眩晕、恶心、呕吐
后壶腹嵴,球囊
伴随症状
1、伴耳鸣、听力下降—前庭病变 2、伴恶心、呕吐—梅尼尔病、晕动病。 3、伴共济失调—小脑病变。 4、伴眼球震颤—脑干、梅尼尔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