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合集下载

眩晕的鉴别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及治疗
国际疾病分类中已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概念而用后循环缺血概念来替代。(缺
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
.
17
后循环缺血
▪ 眩晕极少作为脑干受损疾病的唯一症状, 除非在数日内也出现其他脑干受损症状和 体征,否则可排除脑干血管性疾病的可能 性,但眩晕可能是小脑梗死和出血的唯一 症状。
.
20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4/1/5
.
21
常见非系统性眩晕
▪ 直立性低血压:在站立的最初2分钟,收缩 压降低20mmHg,伴随症状产生。
▪ 心律失常:与症状有关的窦性停搏超过2秒 钟、长时间窦性心动过缓、缓慢型心房纤 颤、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 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敏使朗等。
③前庭神经抑制药:地西泮(安定)、地芬尼
多(眩晕仃)等。
.
28
眩晕的治疗
▪ 前庭周围性眩晕 其他治疗:
耳石复位法(用于BPPV) 手术(听神经瘤、上半规管裂孔、迷路瘘 管、园窗膜破裂可手术修复)。 前庭康复训练
.
29
眩晕的治疗
▪ 前庭中枢性眩晕(缺血性)
对症治疗:同前庭周围性眩晕
对因治疗:
数日)
年)
自主神经症 明显 状
听力
伴耳鸣或耳聋
不明显 不伴耳鸣耳聋
自发眼震
眼震与 眩晕程度
水平或旋转,无垂直性, 水平、旋转或垂直,粗
向健侧注视加重
大,持续
一致
可不一致
.
7
体位关系 闭目
周围性
中枢性
头位体位改变加重 与改变头位体位无 关
不减轻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 察能力出现障碍,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及其解剖学基础
意识的维持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大脑半球 意识障碍包括 意识水平受损 意识内容改变
病因
●颅内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脑血管疾病、脑占位性疾病、颅脑损伤、癫痫等
4、其他少见原因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5、功能性眩晕: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眩晕以女性多见, 常有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和过劳有关。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 2)眩晕多呈发作性,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3)常伴有较多的神经官能性症状和主诉,无
神经系统器质性体征。
眩晕
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 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及倾
斜。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前庭 系统病变引起。 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
头晕
常表现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头重脚轻和 摇晃不稳感为主症,多于行立起坐中或 用眼时加重。不伴有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等症状。
临床表现: 剧烈咳嗽后发生晕厥 6、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疼痛刺激迷走神经反射
7、其他因素:剧烈疼痛、下腔静脉综合征、食管、 纵隔疾病、胸腔疾病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晕厥
某些心脏病:a.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脑缺 血↓;b.心脏停搏→心排血停止→脑供血↓
临床表现:有心脏病史、晕厥、抽搐、偶伴大小 便失禁。
门诊如何诊断眩晕患者
1. 根据有无伴视物旋转或自身晃动确定是眩晕 还是头昏、头晕。
2. 眩晕根据有无听力损害及其他特点确定是中 枢性还是周围性。

意识障碍的情况判断及应急处理

意识障碍的情况判断及应急处理

(二)昏迷
1、癫痫
•由于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过度放电引起。
•发作时的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全身肌 肉强直性和痉挛性抽搐(上肢屈肘、下肢伸 直);头部后仰,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呼吸 暂停,面唇青紫,瞳孔散大;约持续10~20秒。 继而全身肌肉出现张弛交替的阵挛,约1 ~2 分钟,然后转入昏睡状态。常伴小便失禁。
二、意识障碍发生的过程 •急性过程 1、晕厥 2、昏迷 •渐进过程 1、嗜睡 2、意识模糊 3、昏睡 4、昏迷
高校惊现“死亡游戏” 漂亮女大学生死去活来
记者找到了一位“死亡游戏”的玩家。玩家是位身材高 挑的正在上大三的女生,她向记者讲述了死亡游戏的种种刺 激后干脆把记者拉到她的寝室向记者表演了一次。玩家让寝 室内的另一名女生做她的助手,经过一番动作,双腿一软、 眼一闭便倒在了床上。几秒种后,玩家眼睛睁开,“活”了 过来,开口第一句话便是“‘死’了多长时间?”得知时间 为7秒时,她似乎有些失望。她告诉记者,她曾经“死”过 14秒,……
意识障碍的情况判 断及应急处理
一、按意识障碍的程度分 1、晕厥:一过性意识丧失。 2、嗜睡:病理性睡眠状态。 3、意识模糊/谵妄:意识水平下降,出现定 向力的障碍。 4、昏睡:接近意识丧失。 5、昏迷:意识完全丧失 •浅昏迷:对声音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反 应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 •深昏迷: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3)按压人中、合谷。 高校惊现“死亡游戏” 漂亮女大学生死去活来
发生时的表现:剧烈头痛,常伴有呕吐; 表现:肢体麻木,抽搐,晕厥,昏迷。 发作时的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全身肌肉强直性和痉挛性抽搐(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4)低血糖时及时给予高浓度糖水口服。 发生时的表现:剧烈头痛,常伴有呕吐;

2021.031眩晕、晕厥、意识障碍集体备课记录

2021.031眩晕、晕厥、意识障碍集体备课记录
5.意识障碍的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15分钟
12.课堂总结、学生提问、布置习题 5分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眩晕、晕厥、意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
难点:晕厥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四.教学方法:
采用powerpoint课件进行课堂授课。
这部分内容确实比较多,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要学好不容易,也比较难理解,这就要求老师讲课要生动,调动课堂气氛。授课时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
内科学与诊断学理论课集体备课记录
主讲教师
备课题目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授课对象
15级临床、麻醉、影像本科
备课日期
记录人
参加教师
主要内容:
主持人:
讲授《眩晕、晕厥、意识障碍》:分2学时,三个症状一起讲述,注意概念的区别。
一.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与要求:
1.掌握眩晕的定义、发病机制、原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2.掌握晕厥的定义、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3.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二.大体内容及时间安排:
1.眩晕的定义、发病机制 10分钟
2.眩晕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10分钟
3.晕厥的定义、病因 15分钟
4.晕厥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问诊要点 15分钟
意识障碍病因繁多,讲透发病机制对于学生了解这个症状尤为重要。由于三个症状一起讲述,注意概念讲解清晰,切勿混淆,适当采用病例,便课堂生动、精彩。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是临床常见症状,由于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内容多,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要学好不容易,也比较难理解,这就要求老师讲课要生动,调动课堂气氛。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三、颈动脉窦晕厥:
颈动脉窦晕厥诱发因素: 1牵引颈动脉窦的作用,如颈部突然转动或仰 视; 2起立和其他迅速的体位变动; 3衣领过高或纽扣过紧; 4情绪激动 5腰穿做梗阻试验压迫颈部,偶尔发生。
又称颈动脉窦综合征,由于某些原因使颈动脉窦反射亢进所致。
颈动脉窦晕厥常见病因
*颈动脉窦局部动脉硬化或动脉炎,使其敏感性 增强 *颈动脉窦周围病变,如颈部淋巴炎或淋巴结肿 大、肿瘤、外伤和手术疤痕压迫; *老年人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时,颈动 脉窦敏感性增高,发生率亦增高; *心肌损害,尤其是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处的损害, 心脏对颈动脉窦反映增大; *少见的胆道疾患,食管憩室以及食管裂孔疝患 者,可通过反射机制而发生; *药物引起颈动脉窦反射异常,如洋地黄、β受 体阻滞剂、α-甲基多巴等。
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常发生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或持久站立时。 收缩压在1分钟内低于60mmHg,晕厥时间短, 心率变化不明显,可无前驱症状 包括:
1.生理性障碍所致:长时间固定站立者,孕妇、 长期卧床病人突然站立时。可能由于压力感受器 反射弧中断机制,导致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2.药物(氯丙嗪、胍乙啶、左旋多巴)及交感神 经截除术后:由于反射弧的传出通路功能障碍使 站立时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发生障碍。 3.全身性疾病:脊髓痨、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 性神经病变、脑动脉硬化、慢性营养不良等。均 可累及自主神经通路及反射弧,使体位改变时失 去调节正常血压的功能。 4.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Shy-Drager综合 症。不常见。起病年龄36-74岁之间,男性多见。
多见于20-30岁男性患者,通常发生在体位改变 时,如夜间起床时,或由做为改为直立位时。
排尿性晕厥 发作前:无前驱症状,或仅有短暂的头晕、 心慌、眼花、面色苍白、双下肢发软等感觉 发作时: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晕倒,持续约 1-2分钟,自行苏醒。 发作后:检查可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血 压无明显变化。 发作时跌倒可造成头面部严重外伤。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周围性眩晕病因与临床表现
内耳药物中毒:常由基甙类药物中毒性损害所致。水杨 酸制剂、奎宁、某些镇压静安眠药(氯丙嗪、哌替啶) 也可引起眩晕。多为渐进性伴耳鸣、听力减退,常先有 口周及四肢发麻等。药物中毒性眩晕恢复较慢,需数月 或数年之久,有时前庭功能呈永久性损害。
位置性眩晕:病人头部处在一定位置时出现眩晕和眼球 震颤,多娄不伴耳鸣及听力减退。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 变。
昏 迷(coma)
严重意识障碍 任何刺激不能唤醒 无自主活动
昏迷三阶段
、轻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 或痛苦表情,反射存在,眼球可转动
、中度昏迷: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 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反射迟顿,眼 球无转动
、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生命体征不平稳
谵妄
时间 30分钟 讲授:何禹 参考:《诊断学》第7版 陈文彬 潘祥林主编
意识定义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 现
是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 觉能力
意识组成:觉醒和精神活动
觉醒状态:对外界及自身的认知状态(投射系功能) 内容(精神活动):思维、情感、记忆、意志等 心理过程(皮层功能)
意识维持
迷路炎:由于中耳病变(胆脂瘤、炎症性肉芽组织 等)直接破坏迷路的骨壁引起,少数是炎症经血行 或淋巴扩散所致。
药物中毒:由于对药物敏感、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 所致。
分类
周围性眩晕(耳性):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 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中枢性眩晕(脑性):前庭神经颅内段、前 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病变所 引起的眩晕。
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1、血管舒缩障碍 (2)颈动脉窦综合症
表现 发作性晕厥伴抽搐。 原因 颈动脉窦附近的病变。 诱因 手压迫颈动脉窦、突然转头、衣领过紧。 发生机制 颈动脉局部动脉硬化、动脉炎、淋巴结

医学专题短暂意识障碍和晕厥

医学专题短暂意识障碍和晕厥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由于心血管自主神经障碍导致直立不耐受 的重要原因,多累及青年女性。站立10分钟内心率加快>30/分(12-19岁>40/分) 或心率>120/分无血压下降。主诉:头晕、心悸、手抖、运动不能、过度换气、 腿无力、偶有晕厥。症状可因活动、进食、饮酒、受热加重(jiāzhòng)。有些病例 之前有病毒感染、GBS、外伤或手术。其它因素:自身免疫机制(循环抗体)、 胃肠功能性疾病(摄水不足)、心理因素(焦虑)和遗传易感性。
延迟性直立性低血压为典型的OH,长时站立时出现直立不耐受症状或直立性 晕厥(但也能导致血管迷走性晕厥),有报告13-30分钟站立导致症状性血压 下降。延迟性OH通常为良性,但自主神经检查常会发现交感肾上腺功能轻度 异常,可能是一种轻型或早期交感肾上腺能障碍。严重自主神经障碍时(心 输出量和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代偿不足的影响往往发生于刚刚改变体位时, 那么OH的延迟发生就难以解释?原因:1.持续直立10分钟后,液体经毛细血 管渗入组织间导致约20%血容量持续减少;2.静脉容量血管逐渐松弛(sōnɡ chí) 导致周围容量池扩大。
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59岁女性,步态不稳9月,清晨进 食或锻炼后发作晕厥多次,无 用药史、神经疾病家族史。NE: 构音障碍、右侧明显的运动迟 缓和强直,行走和肢体共济失 调,双侧巴氏征阳性。直立倾 斜试验:站立时立即出现血压 下降而心率无变化,完全符合 直立性低血压标准(biāozhǔn)(收 缩压下降20舒张压10mmHg)。 试验2.5min后因晕厥先兆终止。 诊断:MSA
• TIA
• 锁骨下盗停搏
• 咳嗽性晕厥
第四页,共五十五页。
短暂(duǎnzàn)意识丧失的病因(心血管/晕厥性、非心血管/非晕厥性、原因不

眩晕、头晕、晕厥

眩晕、头晕、晕厥

非系统性眩晕(表现为假性眩晕)



1.周围性眩晕:指前庭感受器(包括3个半规板、 球囊、椭圆囊)及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 病变引起的眩晕 表现:1、眩晕感严重,每次持续时间短(数分、 时、天)闭目后不减轻;2、眼球震颤,多为水平 性眼震,绝无垂直性眼震;3、自主神经症状:恶 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4、常伴有明显耳鸣、 听力减退、耳聋等无脑功能损害表现。 代表病:内耳眩晕症(Meniere病)、前庭神经元 炎、良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眩晕、头晕、晕厥
概念及入门
前庭系统是维持平衡、感知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主要部位
前庭系统
人体的平衡三联
视觉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又称人体的深感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 正常的骨、关节及肌肉张力的感觉输入使人能够保持正常的 站姿坐姿及全身的灵活运动
二、病因
系统性眩晕(表现为真性眩晕)
1.周围性眩晕 2.中枢性眩晕

1、血管减压性晕厥:因多种因素触发 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 缓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 特征: 发作前往往有明显的诱发因素,诱因 最常为疼痛、情绪不稳、恐惧、紧张、 见血、注射、天气闷热、拥挤场所、 疲劳、久站、饥饿、失眠

2、排尿性晕厥:最常在午夜起床排尿 时突然晕倒,几乎全为男性(男性尿 道长,排尿取站立位)。 发病机制: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心率较慢;体位骤变、血液滞留于下 肢;排尿时屏气动作使胸腔内压增高, 静脉压也增加,颅内压也增高,脑血 流量减少。

晕厥、昏迷、休克


晕厥 ,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 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 长,恢复较难。
昏迷的常见原因:脑间解毒尿,滴滴心肝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力疲劳
◇眼外伤等所致
5.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6.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 是一组轻性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 它包括: 神经衰弱 癔症 焦虑症 强迫症,恐怖症 抑郁性神经症 疑病症等
三.伴随症状 1.伴耳鸣、听力下降
◆前庭器官疾病 ◆第八脑神经病及肿瘤 2.伴恶心、呕吐 ◆梅尼埃病 ◆晕动病 3.伴共济失调 ◆小脑疾病 ◆脑干疾病
乐宁、利血平、哌唑嗪等; (2)β阻断剂:阿替洛尔、噻吗心安; (3)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异脉停、慢心 (4)冠状动脉扩张药:潘生丁、长效硝酸甘油、
长效心痛定等; (5)末梢血管扩张药:酚苄明、酚妥拉明; (6)抗偏头痛药:可乐宁、麦角胺咖啡因; (7)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药; (8)止血药等。
4、神经系统药: (1)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马普替林 (2)镇痛药:阿司匹林、百服宁; (3)镇静药:安定、阿托品、非那更等; (4)安眠药:苯巴比妥钠、海乐神等; (5)麻醉药:乙醚、杜冷丁等。
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眩晕
眩晕定义:
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 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 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是一种 运动幻觉.
一.发生机制
(一)梅尼埃病 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
内耳膜迷路水肿 (二)迷路炎
中耳病变:胆脂瘤、炎症性肉芽组织
破坏迷路的骨壁
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 (又称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指两侧椎动脉间有吻合 , 当该侧上肢活动需要较多的血流量时,血液即可从健侧 椎动脉流向患侧的椎动脉,再经患侧锁骨下动脉远侧段 流向上肢,于是供应脑的血流量减少,发生脑干缺血, 出现一过性的昏厥、眩晕、共济运动失调、视力模糊、 发音困难。 )
◇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脑病
◇小脑出血
2.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 3.颅内感染性病变:脓肿等 4.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多发性硬化 5.癫痫
(三)其他原因眩晕 1.心管疾病 ◇低血压 :凡血压低于90/60mmHg ◇高血压: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 超过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 认为是高血压。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机制:
意识状态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功能的 完整性,另外意识“开关”系统(脑干网状 结构,感觉传导束)可激活大脑皮质使之维 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人处于醒觉状态。 凡能引起大脑半球和“开关”系统不同部位 与不同程度的损害,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意 识障碍。
▪ 病因(一): 1.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①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 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 等;
四.问诊要点
1.发作时间、诱因、病程、有无复发性特点 例如:梅尼埃病易复发 2.有无发热、耳鸭、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出汗、
口周及四肢麻木、平衡失调等 3.有无急性感染:中耳、颅内、严重肝病等 4.有无晕车、晕船及眼病史。
意识障碍
▪ 定义: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 激具有的应答能力(意识清晰,反应敏锐精 确,思维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 力机敏)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 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称为昏迷。
பைடு நூலகம்
5、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剂最容易引起眩晕,如双氢克尿塞、 速尿、乙酰唑胺、阿米洛利等。
6、水杨酸类药:醋柳酸、辛可芬等。 7、抗肿瘤药:氮芥。 8、其他:避孕药、抗疟药、抗过敏药等。
(四)晕动病 坐车、坐船、飞机:
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 前庭功能紊乱 眩晕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动脉管腔变窄: 2.内膜炎症 3.椎动脉受压: 4.动脉舒缩功能障碍
(三)药物中毒 导致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 临床上引起眩晕的药物大约有200多种,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其他抗生素:
紫霉素、多链丝霉素、万古霉素、小诺霉素、二 甲胺四环素、巴龙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灰 黄霉素等。
3、心血管药物: (1)降压药:硝普钠、甲基多巴、拉贝洛尔、可
5.位置性眩晕 ◇病人处于一定位置(如头右转)出现眩晕 ◇伴眼球震颤 ◇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变
6.晕动病
◇坐车、船、飞机 ◇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 ◇出冷汗
(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病变部位: 前庭神经内段 前庭神经核其纤维联系 小脑 大脑
1.颅内外血管性疾病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
②颅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
③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 内外血肿;
④癫痫。
▪ 病因(二)
2.重症急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中毒性菌 痢、伤寒、和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 脑型疟疾)等。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1.梅尼埃病:发作短,可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
发作性眩晕伴耳鸣 听力减退 眼球震颤 严重时伴有: ◇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出汗
2.迷路炎 ◇多由中耳炎并发 ◇鼓膜穿孔
3.内耳药物中毒 ◇渐进性眩晕 ◇伴耳鸣 ◇听力减退 ◇常先有口周及四肢发麻
4.前庭神经元炎 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 突然出现 ◇眩晕,恶心、呕吐、 ◇持续时间可达六周 ◇痊愈后少有复发
2.血液病: ◇盆血 ◇出血
3.中毒性: ◇严重肝病 ◇急性发热性疾病 ◇尿毒症等
4.眼源性
眼源性眩晕由眼部疾患所致的眩晕症状一般较轻。 在火车内向外看近处飞快“后退”的树木时,容 易出现眩晕,而闭上眼睛后即可缓解。
◇眼肌麻痹
◇屈光不正 :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媒质的屈折后, 不能成焦点在视网膜黄斑部,则称为非正视眼,即 屈光不正。
▪ 意识障碍:
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 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 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 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 发生机制:
意识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的内容及 其“开关”系统。意识内容即大脑皮质功能 活动,包括记忆、思维、定向力和情感还有 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等与外界保持 紧密联系的能力。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 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