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眩晕、晕厥

合集下载

晕厥与类晕厥(短暂意识障碍)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晕厥与类晕厥(短暂意识障碍)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 椎基底A狭窄
1
• 大动脉炎
2
• 脑干脑炎
1
•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双颈动脉狭窄
• 男 65 高血压病
• CT/MRI:双侧基的节区腔隙性梗死,

左侧顶叶急性小梗死;
• DSA:左颈内A开口60%狭窄,

右颈内A开口80%狭窄;
椎基底A狭窄
• 男 53 高血压病
• CT/MRI:脑干、小脑及枕叶
• 由于严重动脉硬化,病变血管自身调 节能力下降。当血压突然下降或体位 改变时,双侧颈A血流下降,侧支不能 代偿,造成双侧大脑供血不足。
• 后循环—晕厥伴复视
伴有神经缺陷
• 6例颈内A狭窄:

5例眼A缺血(黑朦);

2例语言不清;
• 1例椎动脉伴复视。
• 有人对140例老人晕厥检查,
• 20例有颅内外血管病变,
• 其中19例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或有体征

或有颈A杂音。
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

降压药

血管扩张药

抗抑郁药

抗精神病药

促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
3.6 类晕厥
• 代谢(糖、氧、贫血、过渡通气) • 精神(焦虑症、癔病) • 癫痫
• 即刻致命性晕厥
即刻致命性晕厥
• 宫外孕 • 肺栓塞 • 急性心肌梗死 • 主动脉夹层 • 蛛网膜下腔出血
3.4 结构性心脏与心肺疾病
• 心脏瓣膜病 • 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 • 阻塞性肥厚性心肌病 • 心房粘液瘤 • 主动脉夹层
• 心包疾患/压塞 •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3.5 神经性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眩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与惊厥、瘫痪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 察能力出现障碍,是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及其解剖学基础
意识的维持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大脑半球 意识障碍包括 意识水平受损 意识内容改变
病因
●颅内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脑血管疾病、脑占位性疾病、颅脑损伤、癫痫等
4、其他少见原因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5、功能性眩晕: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眩晕以女性多见, 常有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和过劳有关。
临床特点: 1)主要表现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 2)眩晕多呈发作性,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3)常伴有较多的神经官能性症状和主诉,无
神经系统器质性体征。
眩晕
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 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及倾
斜。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前庭 系统病变引起。 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
头晕
常表现以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头重脚轻和 摇晃不稳感为主症,多于行立起坐中或 用眼时加重。不伴有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等症状。
临床表现: 剧烈咳嗽后发生晕厥 6、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疼痛刺激迷走神经反射
7、其他因素:剧烈疼痛、下腔静脉综合征、食管、 纵隔疾病、胸腔疾病等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晕厥
某些心脏病:a.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脑缺 血↓;b.心脏停搏→心排血停止→脑供血↓
临床表现:有心脏病史、晕厥、抽搐、偶伴大小 便失禁。
门诊如何诊断眩晕患者
1. 根据有无伴视物旋转或自身晃动确定是眩晕 还是头昏、头晕。
2. 眩晕根据有无听力损害及其他特点确定是中 枢性还是周围性。

意识障碍症状的现场急救

意识障碍症状的现场急救

意识障碍症状的现场急救图1 通过大声呼唤、拍打双肩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反应图2复原卧位图3抬高双腿,平卧位概述意识障碍分为持续性意识不清(如昏迷、昏睡等)和短暂意识不清(如晕厥等),在大街上、公园里遇到突然昏倒的病人,人事不知,呼之不应,要立即把病人平放,持续大声呼唤、拍打肩部,看看能否苏醒(如图1),持续10min没有醒来,这就是突然发生了昏迷。

若在家庭里,早晨起来,发现家人叫不醒,也说明此人可能已经昏迷。

昏迷的人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

昏迷和死亡仅一纸之隔,必须立即就医,并保持高度警惕。

意识清醒的人,对周围的事情会有一定的警觉性,只有睡眠时,人的知觉才会正常地减低。

当睡眠时,人体的主要功能例如呼吸,仍会自动进行。

而昏迷患者仰卧在地,他的舌头可能下坠至咽喉部,阻碍呼吸。

因此,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必须及时急救。

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和外伤都可以引起,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和外伤也可以引起。

意识障碍是病情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常见原因1.严重头部外伤。

2.脑血管供应受阻,如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心脏病突发、休克等。

3.脑组织受压,如脑内血肿、颅骨骨折、颅内感染、脑肿瘤等。

4.血液化学成分异常,如血氧含量低、糖尿病引起低血糖危象、高血糖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5.中毒引起的昏迷,如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

6.其他,如中暑、小儿高热惊厥、癫痫、癔病等。

症状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其共同的症状都是: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或反应降低。

这一点,可以通过测定病人对声音、痛觉、运动等几个方面的反应程度来判断测定意识障碍的程度。

在此,推荐使用“AVPU”意识清醒程度(见链接)评估方法,根据病人对声音、痛觉等的反应情况,确定病人是V、P还是A、U。

常见的引起意识障碍的疾病根据病因、病史、发病情况各有特点,其症状表现如下:急性脑中风中年以上,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发病时血压极度升高,伴有呕吐,大小便失禁,昏迷前有剧烈头痛,头昏眼花,四肢麻木无力。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处于睡眠状态,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如不继续对答,又进入睡眠。

(2)昏睡状态: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很快入睡。

我们搜集整理。

(3)谵妄状态:意识水平有明显波动,症状昼轻夜重。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注意力涣散,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伴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多数为恐怖性,以致患者情绪惊恐,易于激惹,在幻觉与妄想的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自伤及伤人。

(4)意识模糊:或称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较明显的是错觉,幻觉少见,情感反应与错觉有关。

(5)去皮质综合征:(缺氧或其他原因引起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皮层功能丧失而皮层下机能存在)表现为:①意识丧失,醒觉存在(无自主运动和语言,但能睁、闭双眼或凝视,貌似清醒;
②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

③皮层下功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掌颌反射均存在,偶尔出现无意识咀嚼、吞咽和自发性强哭强笑及痛、温觉刺激的原始反应。

④去皮层强直状态(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病理征阳性)。

(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丧失而倒地。

一般突然发生,持
续时间短暂,很快恢复。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三、颈动脉窦晕厥:
颈动脉窦晕厥诱发因素: 1牵引颈动脉窦的作用,如颈部突然转动或仰 视; 2起立和其他迅速的体位变动; 3衣领过高或纽扣过紧; 4情绪激动 5腰穿做梗阻试验压迫颈部,偶尔发生。
又称颈动脉窦综合征,由于某些原因使颈动脉窦反射亢进所致。
颈动脉窦晕厥常见病因
*颈动脉窦局部动脉硬化或动脉炎,使其敏感性 增强 *颈动脉窦周围病变,如颈部淋巴炎或淋巴结肿 大、肿瘤、外伤和手术疤痕压迫; *老年人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时,颈动 脉窦敏感性增高,发生率亦增高; *心肌损害,尤其是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处的损害, 心脏对颈动脉窦反映增大; *少见的胆道疾患,食管憩室以及食管裂孔疝患 者,可通过反射机制而发生; *药物引起颈动脉窦反射异常,如洋地黄、β受 体阻滞剂、α-甲基多巴等。
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常发生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或持久站立时。 收缩压在1分钟内低于60mmHg,晕厥时间短, 心率变化不明显,可无前驱症状 包括:
1.生理性障碍所致:长时间固定站立者,孕妇、 长期卧床病人突然站立时。可能由于压力感受器 反射弧中断机制,导致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
2.药物(氯丙嗪、胍乙啶、左旋多巴)及交感神 经截除术后:由于反射弧的传出通路功能障碍使 站立时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发生障碍。 3.全身性疾病:脊髓痨、多发性神经炎、糖尿病 性神经病变、脑动脉硬化、慢性营养不良等。均 可累及自主神经通路及反射弧,使体位改变时失 去调节正常血压的功能。 4.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又称Shy-Drager综合 症。不常见。起病年龄36-74岁之间,男性多见。
多见于20-30岁男性患者,通常发生在体位改变 时,如夜间起床时,或由做为改为直立位时。
排尿性晕厥 发作前:无前驱症状,或仅有短暂的头晕、 心慌、眼花、面色苍白、双下肢发软等感觉 发作时: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晕倒,持续约 1-2分钟,自行苏醒。 发作后:检查可有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血 压无明显变化。 发作时跌倒可造成头面部严重外伤。

13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13眩晕晕厥意识障碍
眩晕
眩晕-概念
• 眩晕(vertigo) 患者主观感觉自身或 外界物体呈旋转感或摇动的主观感觉。 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性幻觉,一 般无意识障碍。
• 头晕(dizziness) 常缺乏自身或外界 物体的旋转感,可仅表现为头重脚轻、 行走不稳等。
发病机制
与前庭神经、迷路、脑干、小脑有关。 1、梅尼尔病:内耳淋巴代谢障碍—迷路积水。
1. 发热:重症感染. 2. 呼吸慢:药物中毒(吗啡、巴比妥类). 3. 瞳孔散大:颠茄类、酒精、氰化物、低血糖. 4. 瞳孔缩小:吗啡、巴比妥、有机磷药. 5. 心动过缓: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
• 6、伴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肾炎等。 • 7、伴低血压:各种原因的休克。 • 8、伴皮肤粘膜改变:出血点、淤斑、紫
非系统性眩晕
1.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心律失常 2.血液病:贫血 3.中毒性:尿毒症、糖尿病 4.眼源性:屈光不正 5.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6.神经症
伴随症状
• 1、伴耳鸣、听力下降—前庭病变 • 2、伴恶心、呕吐—梅尼尔病、晕动病。 • 3、伴共济失调—小脑病变。 • 4、伴眼球震颤—脑干、梅尼尔病。
也肯能与变态反应、VB缺乏有关。 2、迷路炎:胆脂瘤--直接破坏迷路 3、药物中毒:药物敏感、前庭受损。 4、晕动病(晕车):机械刺激迷路—前庭功能
紊乱。 5、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临床分类及表现
• 1. 系统性眩晕
• 病因: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是眩晕的主要原 因。
• 可伴有平衡障碍、眼球震颤及听力障碍。
较深的睡眠状态 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
简单模糊作答,所答非所问, 旋即熟睡
意识障碍--临床分类
(4) 昏迷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是一种病理性睡眠状态 对刺激无意识反应, 不能被唤醒 患者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病因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医学专题短暂意识障碍和晕厥

医学专题短暂意识障碍和晕厥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由于心血管自主神经障碍导致直立不耐受 的重要原因,多累及青年女性。站立10分钟内心率加快>30/分(12-19岁>40/分) 或心率>120/分无血压下降。主诉:头晕、心悸、手抖、运动不能、过度换气、 腿无力、偶有晕厥。症状可因活动、进食、饮酒、受热加重(jiāzhòng)。有些病例 之前有病毒感染、GBS、外伤或手术。其它因素:自身免疫机制(循环抗体)、 胃肠功能性疾病(摄水不足)、心理因素(焦虑)和遗传易感性。
延迟性直立性低血压为典型的OH,长时站立时出现直立不耐受症状或直立性 晕厥(但也能导致血管迷走性晕厥),有报告13-30分钟站立导致症状性血压 下降。延迟性OH通常为良性,但自主神经检查常会发现交感肾上腺功能轻度 异常,可能是一种轻型或早期交感肾上腺能障碍。严重自主神经障碍时(心 输出量和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代偿不足的影响往往发生于刚刚改变体位时, 那么OH的延迟发生就难以解释?原因:1.持续直立10分钟后,液体经毛细血 管渗入组织间导致约20%血容量持续减少;2.静脉容量血管逐渐松弛(sōnɡ chí) 导致周围容量池扩大。
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59岁女性,步态不稳9月,清晨进 食或锻炼后发作晕厥多次,无 用药史、神经疾病家族史。NE: 构音障碍、右侧明显的运动迟 缓和强直,行走和肢体共济失 调,双侧巴氏征阳性。直立倾 斜试验:站立时立即出现血压 下降而心率无变化,完全符合 直立性低血压标准(biāozhǔn)(收 缩压下降20舒张压10mmHg)。 试验2.5min后因晕厥先兆终止。 诊断:MSA
• TIA
• 锁骨下盗停搏
• 咳嗽性晕厥
第四页,共五十五页。
短暂(duǎnzàn)意识丧失的病因(心血管/晕厥性、非心血管/非晕厥性、原因不

意识障碍的判断及护理分析解析

意识障碍的判断及护理分析解析

课堂练习二
患者女性,26岁,因吵架而服药,15分钟后家人 发现其呕吐,呼之不应,送医院急诊科抢救,查体发 现患者处于倦睡状态,呼唤睁眼,能正确回答简单问 题,心律规整,肝脾不大,刺激肢体可定位。
GCS--- E3V5M5 13分
课堂练习三
女性,61岁,因突然头痛、呕吐、右半身不能运动且昏 迷3小时。病人于晚饭后突然头痛、呕吐,随即被扶躺下, 此时发现右上下肢无力,言语含糊不清,躺下后约半小时呼 之不应。既往有高血压史已20余年,未正规治疗。护理查 体: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用力压眶上时病人有痛苦表情, 血压185/112mmHg,呼吸平稳,心肺未见异常,双侧瞳孔 等大,光反应存在,右上下肢瘫痪,左侧肢体刺激呈现屈曲 样表现。头CT提示脑出血。收入ICU病房。
意识障碍的护理
•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意识障碍 病人的各种并发症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 理、及时掌握病情动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昏迷病人的急诊抢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辅助通气给氧: 3.保持正常的循环: 4.保持合适的体温 5.积极进行脑复苏 ▲保持正常脑灌注:平均动 脉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 在50-150mmHg之间,自动 调节脑血流稳定) ▲亚低温治疗:降低脑代谢、 减少脑耗氧,保护脑细胞。 2-5天左右(深部体温3334℃)
言语反应
定向正常 应答错误 言语错乱 言语难辨 不语 5 4 3 2 1
运动反应
能按指令动作 对刺痛能定位 对刺痛能躲避 6 5 4
刺痛肢体有屈曲反应 3 刺痛肢体有过伸反应 2 无动作 1
15
GCS评分流程一
评估前准备: 诊断 意识状态 肌力
GCS评分流程二
一看、二叫、三刺激
采取捏耳唇及颈部肌肉 避免使用压眶刺激造成 病人闭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于:急性感染的发热期间,某些药物 意识 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意识障碍。患者保持简 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有障碍, 中毒(颠茄类、急性酒精中毒),代谢障碍 模糊 (肝性脑病),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疾患。 思维和语言不连贯。
谵妄
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昏 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 醒。在强烈刺激下可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回答问题 睡 含糊或答非所问。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中毒
•重度休克
急性感染
Hale Waihona Puke •重 症 急 性 感 染 (败血症、肺炎、 中毒型痢疾、伤 寒、)
心血管系统疾病 物理及缺氧性损伤
•高 温 中 毒 、 日射病、 触电、高 山病
7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病因和 发病机制
• 由于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应不足、 酶代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细胞代谢紊 乱,从而导致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 动功能减退,均可产生意识障碍。
晕厥原因
• 1、血管舒缩障碍 • 2、心源性晕厥:Adams-Stokes综合征 (是因心脏因素引起大脑供血暂时停止所 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抽搐、呼吸暂停等) • 3、脑源性晕厥 • 4、血液成分异常
总 结 及 测 评
1.何谓意识障碍? 2.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3.意识障碍分为——、 ——、 ——和 ——。 4.区分眩晕与晕厥?
•当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则出现各 种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即为意识障碍。 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严重者表现为昏迷。
病因和 发病机制

颅 内 病 变
急 性 脑 血 管 病 颅 内 占 位 性 病 变 脑 细 胞 异 常 放 电
1
颅 脑 外 伤
颅 内 感 染
第一篇 第十六、七、八节
意识障碍
眩晕与晕厥
案例引导
马某,男性,在劳动时突然倒 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既往 有高血压病史。 问题:该患者的症状?
教学目标
• 1、了解意识障碍、眩晕与晕厥的病因、发 病机制。 • 2、熟悉意识障碍、眩晕与晕厥的问诊要点 及伴随症状。 • 3、掌握意识障碍的概念、临床表现及眩晕 与晕厥、昏迷的区别。 • 4、培养学生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
(投射系功能)
人的思维、情感、记忆、知觉、行为等
(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
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
2. 广泛的大脑皮质神经元完整性
1.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意识维持
冲内 动感 觉 冲外 动感 觉
脑 干 网 状 结 构
丘 脑
大 脑 皮 层
意识障碍
•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正常人意识清醒,有良好的定向力(对时间、空间、人物的判 断力),精神活动正常(知觉、记忆、思维、推理、判断、情感)
眩晕与晕厥
•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 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 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所致的 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又称为昏厥。 • 昏迷:意识丧失时间比较长。
眩晕的分类及原因
• 非前庭性眩晕(假性眩晕):无明确的自身或周围环境物 体旋转感,仅有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头痛头晕,眼花感 觉等,如蹲位突然直立,血压下降,血糖低(饿的头晕), 贫血,心脏输出量下降等。 • 前庭性眩晕(真性眩晕):主要由前庭中枢(小脑、脑 干)、前庭神经(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前庭器官(内 耳迷路)的病变引起。表现: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恶心、 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加快),眼球震颤、耳鸣、 听力减退。 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前庭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其他原因的眩晕: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眼源性疾病
昏迷程度的鉴别
浅昏迷 疼痛刺激反应 无意识自发动作 腱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 生命体征 有反应 可有 存在 存在 无变化 中昏迷 重刺激可有 很少 减弱或消失 迟钝 轻度变化 深昏迷 无反应 无 消失 消失 明显变化
伴随症状

伴 随 症 状
先发热, 后昏迷
先昏迷, 后发热
常 见 病
多见于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脑血管意外
作 业
1.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如何判断深浅昏迷? 3.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有哪些? 4.布置预习:问诊的重要性及技巧?
问诊要点
• 伴瞳孔散大——颠茄类、酒精、氰化物中毒,癫痫、 低血糖 • 伴瞳孔缩小——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农药中毒 • 伴心动过缓——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吗啡、毒 蕈中毒 • 伴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肾炎 • 伴低血压——各种原因的休克 • 伴皮肤粘膜改变 ——出血点、瘀斑、紫癜——严重感 染和出血性疾病 口唇樱桃红色——一氧化碳中毒 • 伴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 伴偏瘫——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 内 感 染 ( 脑 炎、脑型疟疾)
•癫痫
•内 分 泌 与 代 谢 障 碍 (尿毒症、肝性脑病、 肺性脑病、甲状腺危 象、糖尿病性昏迷、 低血糖)
•外 源 性 中 毒 ( 安 眠 药、有机磷农药、氰 化物、一氧化碳、酒 精中毒)
病因和 发病机制
2
3 4 5 6
•稀 释 性 低 钠 血症、低氯性 碱中毒,高氯 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
浅昏迷
意 识 模 糊
嗜 睡
意 识 障 碍 的 表 现
昏 睡
昏 迷
中度昏迷
深昏迷
意识障碍的表现
嗜 睡
☆还有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 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持续性倦睡,不分白昼, 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称为谵妄。 可被喊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 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表现: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
提示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
伴随症状

血压降低
见于休克 常
伴 随 症 状
瞳孔缩小


有机磷中毒
脑膜刺激 征
脑膜炎、蛛网膜出血
问诊要点
1、发病情况 • 突然出现 —— 急性中毒、颅脑外伤、急性感染、脑 血管意外 • 缓慢出现——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尿毒症 2、有无诱因及病因 3、既往史 4、伴随症状 • 伴发热——先发热后意识障碍——重症感染性疾病 先意识障碍后发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巴 比妥药物中毒 • 伴呼吸缓慢 —— 呼吸中枢受抑制 —— 吗啡、巴比妥、 有机磷农药、银环蛇咬伤中毒
意识 障 碍
内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问诊要 点
意识的定义
意识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人 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 思维活动、随意运动和意志行为是意识活动的具体 表现
意识的构成
意识

觉醒状态

(“开关” 系统)
意识内容
指睡眠呈周期性交替的清醒状态
昏 迷
为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任何刺 激不能使意识障碍程度减轻或转为清醒。分为3个阶段。
昏迷三阶段
Ⅰ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 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 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 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Ⅱ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但对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 瞳孔反射迟顿,眼球无转动 Ⅲ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对各种刺激全无 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