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不随父母或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而是留在家乡或户籍所在地的儿童。

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生活条件等原因,无法与孩子一同生活在同一地方。

据统计,中国留守儿童的总数已经达到了6000万以上,占儿童总数的15%左右,是一个庞大的儿童群体。

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家庭背景、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一、家庭背景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比较单一,多数家庭都属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父母或监护人在外打工,家中通常只有老人或其他亲属照顾孩子。

由于监护人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家中的地位和角色经常比较模糊,他们往往面临着品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生活状况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饮食和睡眠方面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儿童的饮食方面无法得到很好的照顾,容易出现偏食、挑食等现象。

其次,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无法得到父母亲的陪伴和指导。

这种缺失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

此外,由于在同村或者同校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容易形成“留守儿童圈子”,产生孤立和自闭现象。

三、教育状况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

由于监护人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学业状况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落后。

同时,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往往被忽视,被老师和同学少加关注。

由于家庭背景差,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较差,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留守儿童,他们在家庭的压力下更加努力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未来的生存能力。

四、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大问题。

由于长期的孤独和缺乏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虚荣、自闭等问题。

同时,缺乏家庭的步步督促,孩子往往会产生恶习、不良习惯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早期教育和及时干预才能有效解决。

同时,由于缺乏亲情,留守儿童还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并且不成熟的心理容易产生出轨问题。

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小学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背景信息: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监护人由于工作、务农、经商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陪伴孩子,由其他亲属、邻居或留守儿童自己独自居住或寄宿在他人家中。

小学留守儿童则是指就读于小学的留守儿童群体。

以下是对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1. 小学留守儿童的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留守儿童在我国的数量相当庞大,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小学生被定义为留守儿童。

这个数量在农村地区相对较多,城市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2. 家庭情况:绝大多数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主要由父母经济支持家庭,但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常年陪伴孩子。

留守儿童的家庭多为农村家庭,也有一部分城市家庭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法照顾孩子。

3. 留守情况:大部分小学留守儿童仍然在家乡生活,由于父母工作远离家,他们需要独自在家或者和其他亲戚、邻居一起居住。

也有一部分小学留守儿童会被送往镇上或城市的中心学校就读,并在寄宿制学校寄宿。

4. 心理困扰:由于与父母分离和长期的独处,小学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得到父母关爱的机会,容易感到内心不安。

此外,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关注,也可能使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出现问题。

5. 学业问题:小学留守儿童由于无法获得家人的指导和教育支持,他们在学业上面临一些困难。

有些留守儿童无法专心学习,对学习缺乏兴趣;有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学业成绩不佳。

6. 社会关系:小学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和亲人的交流,并且由于长期在外面生活,他们在社会关系方面也存在困扰。

他们可能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较难建立。

结论:小学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心理困扰、学业问题以及社会关系的困境。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融入社会。

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孩子长期留在老家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父母很少回家看望孩子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条件与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关爱帮扶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我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中,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同时,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差,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教育资源匮乏,学习环境较差,这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大量农村家庭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其次,是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再次,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程度不够,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关爱。

三、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措施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

其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

再次,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和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

四、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未来展望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平衡,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留守儿童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将不断提高,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帮扶措施也将不断加强,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或出国工作,孩子因此长期生活在家乡或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料,父母很少在家中。

留守儿童通常在父母的不在家的情况下,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料,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与有父母陪伴的儿童存在较大差别。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将从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入手,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数量激增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民工日益增多走出家乡遥距工作,从事城市建设、服务业等的劳动,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出逐年激增的趋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在6000万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城市打工谋生,留守儿童成为农民工子女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1. 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缺乏家庭关爱。

父母把孩子留在农村其他亲戚那里,很难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尤其是那些已经到了需要家长关爱的年龄。

2. 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水平较低。

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一直是明显欠缺。

农村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水平与城市相比大有不足。

留守儿童通常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

3. 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影响。

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陪伴,容易产生偏差的严重问题,甚至有可能在心理上受到伤害。

4. 孩子的独立性强。

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要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更加独立,能照顾自己照顾兄弟姐妹。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差和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受到不良影响,容易产生身心健康问题,长期处于忧伤和孤独状态,有的孩子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等,甚至有可能产生极端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

1. 教育受限制。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或者说他们在学习成绩上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存在明显差距。

2.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容易有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选择让父母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在家乡或是市区的家里,较少跨区域迁徙。

因此,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等家庭成员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区打工,而被迫长期或短期留在家中或亲戚家中生活的儿童。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具有以下的基本状况。

一、家庭情况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多数来自中等收入及以下家庭,由于父母的外出打工,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但往往也因此出现家庭关系冷淡、缺乏关注的问题。

由于父母的不在家,常常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增加家庭决策的难度,家庭氛围受到一定的影响。

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疏离度大于其他儿童,由于父母的缺席,很难获得依靠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往往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育情况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往往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

同时,孩子的课余生活时间往往被消磨在电视、电脑等游戏器材上,影响了学习成绩,进而影响许多孩子的未来发展前途。

三、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缺乏家庭温暖和安全感,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往往导致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症状。

同时,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也长期面临着挑战,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孩子缺乏和其他儿童互动,则导致孩子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加重了他们的不幸福感。

四、生活习惯父母的不在家,常常让留守儿童自主生活,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饮食无规律、生活不整洁、缺乏安全意识等问题逐渐增多,并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此外,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对附近环境和社会的认识较少,很难了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规范。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群体严重面临各项问题,需要关注和帮助。

父母、亲戚及社会应该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及时的照顾和关爱,以发展留守儿童的潜能,使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更美好、更自信、更独立的人。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亲属长期离家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在中国,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下面将介绍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千万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这些儿童大多数是由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他们的父母通常在城市从事低技能劳动工作,辛苦工作只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留守儿童面临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是情感上的困扰。

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关爱和陪伴,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次是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上存在不平等,他们往往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健康问题也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挑战之一。

缺乏监督和关心,一些留守儿童容易患上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安全问题。

由于缺乏监护,他们成为欺凌、虐待和性侵害的潜在受害者。

他们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早婚、早育以及参与违法犯罪等。

由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状况。

政府加大了农村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给留守儿童。

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开展了关心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等服务。

留守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怀和保护,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更好的成长环境,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压力下,常年在外务工而无法陪伴在
身边的儿童,在中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如下:
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

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范围内有大约6000万留守儿童,占据儿童总人口的15%左右。

这一数字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有些地区几乎超过了一半的
儿童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照顾。

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
往是年迈的祖父母,他们基本上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但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监护人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教育和关爱。

留守儿童面临成长环境的不良影响。

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留守儿童往往缺乏
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他们往往在监护人的照顾和社区的环境下成长,与父母形成情感
上的断裂,导致他们在性格、情感和心理方面出现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有限。

由于留守儿童常常生活在偏远地区,学校的数量和质量有限。

他们通常接受的是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资源不足,甚至缺乏文
化课程的选择。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缺乏家庭的关爱和安全感,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
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等。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在性格
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留守儿童群体的基本状况是数量庞大,常常由祖父母照顾,面临成长环境的不良影响,教育资源有限,以及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这一群体,社会应该加大关注和投入,
提供更多的关爱、教育和保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

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

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

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学业、品质、特长、家庭等)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现在在班级担任班长一职,管理的能力非常的强,在写作方面比较优秀。

家访时间2010年9月家访目的由于最近家长离家外出打工,孩子的心情不是特别的好,导致学习方面成绩有所下降。

家访内容1、与孩子谈心,让孩子明白家长外出打工的不得已,明白父母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2与孩子的代理家长交谈,让他明白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沟通;
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在单亲家庭成长,平时经常不完成作业,中午和放学时爱在街上打游戏。

家访时间2010年9月家访目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差,由于才从外省转学回来,还不适宜当地的学习,经常不完成作业。

家访内容1、与孩子谈心,让孩子明白打游戏的危害。

2与孩子的代理家长交谈,让他明白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方面的沟通;并告知家长要让孩子经常与母亲通电话。

3、家长应监督子女完成家庭作业。

张玉洁在家的表现,总体来讲,孩子比较的爱学习,就是有时缺乏自觉性,需要有人监督和
指导。

假期的生活安排得也比较充实。

除了做作业、看课外书籍以外,还进行了适当的体育
锻炼。

然后,我向其姑父介绍了张玉洁在学校的几点表现:从学习态度上讲,学习比较认真,
上课基本上能比较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但是自己不能主动表现自己。

从学习
习惯上来讲,养成了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

但有时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而是被动地在
老师地的强迫下去学习、看书、做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