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内燃机冷却用水量计算公式

内燃机冷却用水量计算公式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通过冷却系统来将发动机散热。
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循环流动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从而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在设计和维护内燃机冷却系统时,需要计算冷却用水的量,以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将介绍内燃机冷却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内容。
内燃机冷却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 c ΔT。
其中,Q为冷却用水量,单位为升(L);m为发动机的散热量,单位为焦耳(J);c为水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克·摄氏度(J/g·℃);ΔT为水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内燃机冷却用水量时,需要先确定发动机的散热量。
发动机的散热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参数进行估算。
一般来说,发动机的散热量与其功率和工作条件有关,可以通过发动机的技术参数表或者相关文献来获取。
水的比热容c是一个物质的热性质参数,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单位温度变化下所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
对于水来说,它的比热容约为4.18 J/g·℃。
在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内燃机冷却用水量时,可以直接将水的比热容取为4.18 J/g·℃。
ΔT是冷却水的温度变化,即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温度到从出水口排出的温度的变化。
一般来说,ΔT可以通过测量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度来获得。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内燃机冷却用水量。
这个计算结果对于内燃机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都非常重要。
合理地计算冷却用水量可以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发动机过热造成损坏,同时也可以节约水资源和降低成本。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内燃机冷却用水量的因素。
例如,发动机的工作条件、环境温度、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等都会对冷却用水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调整。
在内燃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中,冷却用水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冷却水冷冻水计算方法及设计

某建筑建筑面积为4000m,选用冷水机组一台,制冷量为455KW.冷凝器侧水阻力为4.9×104Pa,进、出冷凝器的水温分别为32℃和37℃,水处理器的阻力为2.0×104Pa,冷却水管总长48m,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的高差为2.5m,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泵的选择参数.冷却水循环管路,由于管径没有沿程变化,认为是一个计算管段,则计算管段的冷却水流量为q=Q/(c*(t2-t1))=1.3*455/(4.1868*1000*(37-32))=28.25Kg/s=102.3m3/h1.3是安全系数根据冷却水流量102.3m3/h,查表[流量与管径关系]可以按水流速推荐值或根据流量来选择管径公称直径DN150mm(开式系统),管道水流速为v=q/(π(d/2)*(d/2))=102.3/3600/(3.14*(0.15/2)*(0.15/2))=1.61m/s查表[冷却水]可得到管道比摩阻为187Pa/m左右则沿程阻力损失为:187*48=9×103Pa弯头、止回阀、闸阀等管件等的局部阻力系数总和为12.46则总局部阻力为:12.46*(ρv2/2)=12.46*(994.1*1.612/2)=1.61*104Pa设备总阻力损失包括冷凝器阻力损失和水处理器阻力损失,为P=4.9*104+2.0*104=6.9*104Pa(题目中有数据)冷却塔喷雾所需压力△p0=4.9×104Pa(可参考样本)冷却水提升高度为2.5m,所需的提升压力为△ph=2.5m×9807N/m3=2.45×104Pa故冷却水泵的扬程为P=16.76×104Pa=17.1m水柱选用水泵,流量和扬程皆考虑10%的余量;则选用水泵的参数为流量1.1×102.3m3/h=112.5m3/h,扬程1.1×17.1m=18.81mH2O.或根据流量来选择管径(其实是同样的数据:不过是把推荐流速算成流量而已),选用管道。
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1. 冷却水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h = 0.023 * (Re^0.8) * (Pr^0.3) * (μ/μw)^0.14 * (λ/λw)^0.38 * λw/D
其中,h为换热系数(W/m^2·K),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μ为流体动力粘度(Pa·s),μw为水的动力粘度,λ为流体导热系数(W/m·K),λw为水的导热系数,D为特征尺寸。
2. 空气对流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h = 10.45 - 7.45 * (V^0.33)
其中,h为换热系数(W/m^2·K),V为速度(m/s)。
3. 冷凝换热系数经验公式:
h = (m·l) / (A·ΔT)
其中,h为换热系数(W/m^2·K),m为冷凝质量流量
(kg/s),l为冷凝潜热(J/kg),A为换热面积(m^2),ΔT 为温度差(K)。
这些公式都是经验公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和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和调整。
实际工程中,可能还有其他特定领域的经验
公式。
对于特定应用,最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或模拟研究,以获得更准确的换热系数。
循环冷却水相关参数计算

循环冷却水相关参数计算下面,我将介绍循环冷却水相关的参数计算和一些常用的设计指导。
1.循环冷却水需求量的计算:Q=m×Cp×ΔTQ为冷却负荷(热功率),单位为千瓦(kW)或万卡/小时(kcal/h);m为冷却水质量流量,单位为吨/小时(t/h)或立方米/小时(m^3/h);Cp为水的比热容,单位为卡/度(cal/°C)或焦耳/千克·度(J/kg·°C);ΔT为冷却水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C)。
2.冷却水管道直径的计算:冷却水管道的直径需要满足一定的流速要求,一般为0.5-1.5米/秒。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4×Q)/(π×v)d为管道直径,单位为米(m);Q为冷却负荷(热功率),单位为kW;v为冷却水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3.冷却水泵功率的计算:冷却水泵的功率应足够满足冷却水的流量和压力需求。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Q×ΔP)/(3.6×η)P为冷却水泵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Q为冷却水质量流量,单位为吨/小时(t/h);ΔP为冷却水质量流量对应的压力差,单位为千帕(kPa);η为冷却水泵的效率,一般取0.5-0.8之间。
4.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指导:(1)确定循环冷却水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5-40摄氏度;(2)增加冷却水的流速能够提高热传递效率;(3)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一般为非腐蚀性、不结垢、低气氮含量;(4)对于高温冷却水循环系统,需要考虑冷却水的蒸发和水垢问题,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充水和使用阻垢剂。
总结:循环冷却水的相关参数计算涵盖了冷却负荷、质量流量、温度变化、管道直径和泵功率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冷却设备或系统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相应的参数,以确定循环冷却水的需求量和系统设计。
同时,需要考虑循环冷却水的温度范围、流速要求和水质要求,以提高冷却效果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冷却塔补水计算

冷却塔补水计算本项目空调系统夏季采用水冷螺杆机组+冷却塔+空调末端的形式,设置制冷机组3组,根据暖通专业提供资料,制冷机组参数为(制冷量:1074.9 kW 功率:199.6 kW;蒸发器:184.9 m3/h,46 kPa;冷凝器:230.7 m3/h,52 kPa;制冷剂:HFC-134a;运行重量:5399 kg)1、冷却塔选型1.1 循环冷却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Qc1.163∆t式中:Q - 制冷机循环冷却水量(m3/h)Qc- 制冷机冷凝热量(kW)(取1.3Qe)Qe- 制冷机设计参数下的制冷量(kW)∆t- 冷却水温升(C°)(取5 C°)则Q=1.3×1074.9/1.163/5×3=240.30×3 m3/h=720.90 m3/h1.2 冷却塔出水温度取32 C°,参照郑州气象条件,夏季大气压力99.17kPa,干球温度35.6 C°,湿球温度27.4 C°。
1.3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冷却塔6台,参数如下:冷却水量:154 m3/h管程压损:6.20 m电机功率:5.5 kW 2台喷淋泵功率:1.5 kW 2台运行重量:8270 kg2、循环水泵选型2.1 扬程计算公式如下:H=H1+h1+h2+H2+H3式中:H - 水泵扬程(m)H1- 制冷设备水头损失(m)(取5.20 m)h1- 循环管沿程水头损失(m)h2- 循环管局部水头损失(m)(取0.3 h1)H2- 冷却塔配水管所需压力(m)(取6.00 m)H3- 冷却塔配水管与冷却塔集水池(盘)水面的几何高差(m)(取4.00 m)循环管流量为720.90 m3/h,管径为DN400,流速为1.711 m/s,单位水损为i=0.011026 mH2O/m,循环管长度为290m。
水泵扬程考虑1.1的安全系数,则H=1.1×(5.20+1.3×0.011026×290+6.00+4.00)=21.296 m2.2 设置循环水泵3台,数量与冷冻机组相匹配。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0.86/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0.86/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4.5~5)℃x1.163]X(1.15~1.2)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口直径 mm 48 54 54
纯氧喷枪成本计算
15 9.7 9.3 6.85 4.24 1.86
价格 1500 600 600
0.08 冷却水取值系数 端底入口和底缝处流速m/s
进水流速2.5m/s
日本新日铁设计的300T转炉氧枪 德国SAAR厂设计的220T转炉喷枪
0.04
10
进水流速2.0m/s
国内设计转炉一般取值
进水流速2.5m/s-4.0m/s 管内氧气流速<40m/s
德国SAAR厂设计的220T转炉喷枪
出水流速4m/s
端底入口和底缝处流速12.5m/s
国内设计转炉一般取值
出水流速4m/s-4.7m/s
端底入口和底缝处流速15m/s
冷却水流量:Q=6.45*0.01*D*L (D指喷枪直径mm,L指喷枪插入深度m)
喷枪寿命:500-600炉
油枪直径mm 38 47 48
冷却水入水温度<60℃ ,过高喷 头局部会产生沸腾
28℃(min)/35℃(nor)/55℃(max)
Hale Waihona Puke 氧气流量Nm3/h 200 200 200
喷口流速m/s 80 100 120
喷口面积mm2 694 556 463
日本新日铁设计的300T转炉氧枪
出水流速4m/s
端底入口和底缝处流速9.5m/s
0.08
0.076
0.065
0.07
8
回水流速(m/s) 进水流速(m/s) 水的比热容(KJ/kg·℃)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4.54
4.19
4.2
20
45
冷却水流量(t/h) 出水流速(m/s) 端底入口和底缝处间隙mm
1.28
4.54
1.011020119
重量计算 外导管(φ89*4.5*1.6) 中间导管(φ76*3*1.8) 内导管(φ65*3*2.1) 铅炉接口法兰(dn200) 冷却水法兰(dn32) 氧气入口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