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9-10章) 外国工艺美术史.(1)[16页]
外国工艺美术史第9章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紫檀漆绘文件柜 法国 1765年
11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扶手椅 意大利
12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花鸟纹青花陶盘 荷兰 德尔夫特窑 1675年
13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9章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出版社 艺术分社
1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布尔镶嵌式写字台
2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壁挂《路易十四加冕式》 1665年~1680年 法国巴黎 戈贝兰美术馆
3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高 脚 玻 璃 杯
4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彩釉浮雕天使纹陶盘 意大利 米兰 17世纪
5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阿拉伯风格织物局部 法国 17世纪中期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散花纹丝织物局部 意大利 17世纪中期
7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拼木镶嵌柜
8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多门橱柜
9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中国式小柜子
10
外国工艺美术史
出版社 艺术分社
外国工艺美术史

1、原始社会威兰多夫的石制维纳斯,骨制指挥棒,古梅尔尼查彩绘陶器,温卡奥特曼式小型陶器,日本绳纹陶,朝鲜篦纹陶,西亚彩纹陶(耶莫、哈森纳、哈拉夫<彩绘陶盘>)2、古大洋洲木工艺:雕饰彩绘木制盾牌、独木舟船桨装饰、鸟形木碗、木制腰鼓、面具、总体特征:实用宗教兼之、讲究色彩运用塔帕布与树皮画,复活节岛石工艺,文身装饰,飞来去器,毛利人文身与画身,海蒂基玉石小人像,世界三大玉石中心:中国、墨西哥南、新西兰毛利,大洋洲装饰工艺整体特点3、古代美洲玛雅文化与其工艺作品:彩绘陶,查文镫形陶壶,战士头像形壶,美洲豹庇护下的祭司黄金饰品与联珠纹,染织品作用、奔跑的神灵、鸟兽羽毛缀贴装饰玛雅人头形石斧.死亡仪式,优美把手的方形石钵,虎面人像玉斧.祭祀,历法石4、古代非洲诺克赤陶塑像,伊费写实塑像、贝宁母后青铜头像,“阿玛”长方形青铜饰板.蔷薇,青铜雄鸡圆雕,象牙豹,非洲母神肚脐突出,木制跪像凳、木制颈枕,头顶双头斧,木制羚羊头饰,“奇瓦拉”羚羊面具,非洲木雕总结,宗教性5、古代埃及黒顶陶器,鳄鱼纹彩陶钵,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化妆石板,正身侧面律,王后化妆石板,雪花石灯,玻璃鱼形容器,沙芯法,图塔卡蒙王座,荷鲁斯神鹰头,羊形把手银罐、木椅兽腿,莲花代表上埃及、眼镜蛇代表下埃及,永恒、不变、静穆、庄重、宗教性,工艺美术特点6、古两河流域最早出现陶工艺原因,刻纹彩绘,母神像,连眉大眼,“尼尼微式”陶工艺嵌有珍珠贝壳的石钵.螺钿,奉献用石板.太极,纳拉姆·辛石碑,汉谟拉比法典碑,肩扛御座的人.手臂结构,翼狮与牡鹿方形铜板,萨尔贡一世铜像,7、古波斯工艺美术特点、地理环境,阿克美尼德:金属釉面砖,帕提亚:绿釉陶,萨珊:银、染织,陶器受两河流域影响,山羊几何纹,山羊纹彩绘陶杯,各种注水器,绿釉六棱把手杯,人物纹银杯,青铜马嚼子,狮纹金杯,翼狮形黄金角杯,萨珊银.人物纹八曲长杯,染织工艺.联珠纹,波斯地毯,石雕女立像,天青石国王像,石工艺特点,包容力和创造力,世俗气息8、古印度古代四大帝国:东汉罗马波斯贵霜,工艺美术与宗教结合,陶塑母神像,写意手法,彩纹陶器,石·舞蹈的男人体,男子胸像·永恒超然,舍利容器·佛教,狮形石柱头,青铜作品·舞蹈的湿婆,犍陀罗佛像与迦毕式区别,印度工艺美术特征:宗教性、神秘性、象征性、官能性、丰富性、韵律性9、伊斯兰铅釉系白底多彩釉陶·唐三彩,锡白釉陶·白瓷,白釉蓝/绿彩·壶似长沙窑越窑器型,华丽彩,12世纪后出现故事情节纹样,米奈型碗·斗彩,蓝色为尊贵色,文字装饰地区,也出现翼狮青铜像,猫形香炉,大马士革波纹,丝织品装饰纹样及特点,织毯与穆斯林,玻璃油灯,玻璃与金属结合,精致繁丽,世俗性10、古日本工艺美术①延续性②追赶性③自然主义(悠玄佗寂涩)④制作性,日本美学观,千人一面,耻感文化,绳纹陶,弥生陶,埴轮,奈良时代·类似唐三彩陶,灰釉陶·秋草纹,茶道·稚拙朴素陶器,赤绘,莳绘与螺钿结合,铜铎,唐镜和镜区别,绣佛,友禅染11、古代地中海区域西方工艺美术发展脉络,腓基尼(埃及西亚结合)象牙板·狮,小提琴形石偶,克里特陶工艺:前期鸟嘴形壶、后期陶棺俑等,明地暗纹法,卡马莱斯陶,纹饰特点,得益于陶轮的发展,造型纹饰流动性,金制蜂形垂饰,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地中海工艺美术东西融合,人文主义世俗性12、古代希腊文化分期:荷马、古风、古典、希腊化,工艺美术发展背景,陶工艺5个时期:①几何纹样式期,兴盛于雅典,四马盖罐,双耳陶瓮,纪念碑式艺术②东方,科林斯、阿提卡,双耳陶壶③黑纹,特点,留下作者名字,造型注重功能,乳形陶杯④红纹,希腊陶瓶发展顶峰⑤白地彩纹,易剥落,小巧精致香油小瓶希腊金属工艺早期受希腊影响,东西方奴隶制不同影响工艺美术风格形成,狮形腿凳,单耳玻璃罐13、古代罗马偏爱银器原因,典雅高贵,骸骨银杯,吹制玻璃与砂芯玻璃比较,穆拉诺、万花玻璃,罗马赤陶,奥古斯都的玉佩,双把水晶杯,罗马世俗特征14、欧洲中世纪黑暗的一千年,宗教性质,基督教,拜占庭白地多彩格子纹陶,中世纪金属特点金属、珐琅、宝石镶嵌工艺结合运用,圣遗物箱,十字架,牙雕小祭坛,哥特式家具地方性特点,彩绘玻璃窗:罗马式、哥特式,染织工艺宗教性装饰纹样:耶稣,十字架等,早期无人物形象,后期出现带光环15、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的年代及评价,意大利“马略卡式陶”、法国“田园风味陶”德国“哈夫拉式陶”南“穆拉诺式”、北“森林玻璃”,法兰索奥一世黄金盐缸,绘画式织物*石榴纹,意大利与法英德的木工艺特点16、巴洛克时期起于意、盛于法,整体风格: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庄严高贵、豪华壮观,教堂与宫殿建筑装饰,其与文艺复兴的区别,戈贝兰式花壁毯,染织工艺特点:以名画为蓝本,构图繁密色彩丰富,家具设计受中国影响,威尼斯刻花玻璃、德国珐琅彩绘玻璃,德尔夫特中国样式陶器,仿青花瓷。
外国工艺美术史

外国工艺美术史1、绳纹式弥生时代之前,日本的陶器纹样分别是: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等几种纹样,被称为昇纹时代;2、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土着居民至今仍流行的手工工艺;3、印度着名莫亨佐·达罗遗址出土过一些冻石工艺作品;4、欧洲洛可可时期的瓷器,以德国的麦森窑、法国的赛弗尔窑为代表,其中德国瓷器以硬制瓷为主,法国瓷器以软制瓷为主;5、新西兰土着毛利人中木雕最为出名;6、澳大利亚制作的飞去来器器物用来捕捉猎物;7、非洲贝宁有一种叫“阿玛”的青铜装饰浮雕,这种花纹浮雕背景,往往是利用蔷薇花图案绘制而成的;8、日本后期漆工艺莳绘与螺钿并用的代表作:片轮车莳绘螺钿手箱;9、伊斯兰陶器白底多彩釉类似中国古代的唐三彩;10、大洋洲流行一种用树皮制作成的“塔帕布”,菱形纹塔帕布即为美拉尼亚染织工艺的优秀例作;11、班巴拉族有一种叫“奇瓦剌”的羚羊面具,是非洲黑人艺术中最为着名的作品之一;12、古代波斯王国大流氏一世首先统一了铸币制度;13、“大马士革波纹”的装饰技法是15世纪以前伊斯兰金属工艺制品上采用的尤为典型的技法;14、圣遗物箱是用来安放基督圣者遗物的容器;15、日本现代工艺美术家西悦子玻璃工艺代表作是花边笼;16、古埃及化妆石板的代表作是美尼斯王征服三角洲;17、古埃及美术中常见的造型法则是“正身侧面律”定型特征;18、阿育王是信奉佛教的古代印度君主,他建立的王朝被称之为孔雀王朝,最出名的工艺品是狮形石柱头;19、翼狮形角杯是古代波斯独有的杯具,而波斯另一种有着优美曲线的杯具是八曲长杯;20、罗马赤陶又叫做“特拉·西吉拉达”,现在已成为罗马时代朱红色瓷器的总称;21、诺克赤陶产生于尼日利亚,最具有特色,塑像头部和身体的比例为3:4,这种独特的比例关系后来被学者们称为“非洲比例”;22、艺术与手工艺的领导者莫里斯代表作品为雏菊和果实;23、卡马来斯陶器的出现将克里特陶器推到一个顶点;24、指出下列工艺作品属于哪个国家A、卡马来斯克里特B、赫尔斯神像埃及C、独木舟与船桨美拉尼西亚D、拉斯卡织物古代美洲E、黄金拖鞋埃及F、瓦希里基陶器克里特G、玉虫橱子日本H、万花玻璃杯罗马I、历法石墨西哥阿兹特克J、圣家族教堂西班牙K、母鸡椅法国L、奥古斯都的玉佩罗马1、联珠天马纹锦:古波斯印染风格,因流行于萨珊王朝时期,又被称为萨珊式纹饰的典型形式,以联珠纹组成的环形赤带,赤带内的动物有翅膀,动物被用人的方式打扮,表现其威武的身姿和凌厉的气势;2、化妆土:一种陶冶技法,用水将较细的陶土或瓷土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形成色浆层,从而其美化和装饰作用,还可以避免胚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填补坯胎气孔;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也叫“化妆土”、“”、“”;3、奇瓦拉:非洲马里班巴拉族的一种舞蹈面具,面具上有几何图案,象征着神话中战争的羚羊,而羚羊是班巴拉族的象征;4、莳绘:日本漆器工艺技法之一,以蒙上一层纱网的竹管将金粉抖落在漆器纹样上,形成自然而美妙的装饰效果;5、穆拉诺式玻璃杯:文艺复兴时期最着名的一种玻璃工艺,因产生于威尼斯庇护下的穆拉诺岛而得名, 多以淡紫色、深蓝色、宝石绿、黄赭色作为基本色,参入乳白色、黄色、淡红色的各式玻璃器,将各色玻璃器切成马赛克碎片拼在一起再窑内加热后熔接的技法,其典范作品万花玻璃杯;简答“大马士革波纹”特点:是指15世纪以前伊斯兰金属工艺上采用的一种典型技法,这种技术是在铁或钢的底子上刻出密集的交叉影线,奖金丝或银丝置于影线上锤击,使其附着于底子上以形成图案;这种技术在盔甲和武器的装饰上尤其受到偏爱;“圣遗物箱”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三大造型类别:是流行于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圣者的遗物或骸骨的一种容器,在中世纪工艺美术中最为典型的代表遗物箱的造型主要包括三大类:建筑形、人物形、动物形;伊斯兰工艺美术的5种艺术形式法则和两种题材禁忌: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弧线与直线的统一;简洁与繁缛的统一;造型与装饰的统一;文字与形象的统一;禁忌:任务和动物形象;欧洲中世纪的玻璃工艺成就具有哪些特点玻璃工艺与宗教联系紧密;具有实用性功能的器具性的玻璃制品较为有限,而用于教堂装饰的玻璃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论是立体的玻璃器具的装饰还是平面的教堂窗,皆以彩绘纹样加以装饰;其代表作品如德国制圣水容器;谈谈“乞妇”在其社会文化中的文化涵义乞妇是指流传于非洲巴卢巴族中的一种抱着器皿的女性象,在某些部落,巫师为了治病而使用它,器皿中的白色是巫师和病人受幽灵支配的象征;在落马密河岸一带,孕妇在临产前几天把这种器皿放在房前,路过的人就把礼物放在器皿里,因此产妇在产期不至于因为不劳动而遭受生活上的困难,这种风格习惯反映出他们互相帮助的团结精神;。
外国工艺美术史(3篇)

第1篇一、引言工艺美术,是指以手工技艺为主,结合审美和实用功能,制作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物品。
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要介绍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
二、古代工艺美术1. 古埃及工艺美术古埃及工艺美术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性作品有木雕、石雕、金银器、玻璃器等。
古埃及工艺美术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现了宗教信仰和等级制度。
2. 古希腊工艺美术古希腊工艺美术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其特点是形式优美、比例和谐。
代表性作品有雕塑、陶器、金属器等。
古希腊工艺美术注重对人体美的表现,以及对自然界和神话传说的描绘。
3. 古罗马工艺美术古罗马工艺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其代表性作品有建筑、雕塑、陶器、玻璃器等。
古罗马工艺美术注重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结合,体现了罗马帝国的辉煌与奢华。
三、中世纪工艺美术1.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欧洲工艺美术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为代表。
其特点是神秘、庄重、装饰性强。
代表性作品有哥特式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
2. 汉斯·梅姆林汉斯·梅姆林是中世纪欧洲著名的金银器工匠,他的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装饰而著称。
四、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1.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注重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其代表性作品有家具、陶瓷、玻璃器等。
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的工艺品尤为出色。
2.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以豪华、夸张、动感为特点。
其代表性作品有家具、陶瓷、玻璃器、金属器等。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在装饰上追求繁复、华丽。
五、近现代工艺美术1. 工业革命时期工艺美术工业革命时期,工艺美术逐渐从手工艺向机器生产转变。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陶瓷、玻璃器、金属器等。
英国、德国等国的工艺品在质量和设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外国工艺美术史全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一.《纳美尔王石板》是埃及早期石工艺的最高典范,是一种理想的奉献用品或纪念物。
它为以后埃及艺术的象征性与叙事性结合,为人物造型的稳定感、排比式和正身侧面律等基本法则,确定了最早的范式。
它是已发现的化妆石板中最著名的,是一块高64厘米的罐形岩石板,两面都以浮雕形式表现和歌颂了纳美尔王统一上下埃及的功绩。
石板的正面有两个画面,上面的大画面是纳美尔王在神鸟的俯视下,惩处抓获的俘虏;下面的小画面是两个落荒而逃的敌人。
石板的背面有三层画面,上层是欢庆胜利的场面,高大的纳美尔王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背后有一个是从给他提着鞋,前面的将士高举着神鸟欢庆胜利,敌人的尸体就摆在面前,他们被砍下的头颅夹在两腿之间。
中层画面是两个造型奇特、回首交织的狮子长颈怪兽。
雄狮在古埃及既代表国王的威严和权力又代表埃及国家的与民族。
画中两只怪兽颈部交缠,据推测可能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
下层画面中,代表纳美尔力量的牧牛用脚践踏敌人,用坚硬的牛角攻破敌人的城堡。
二.金字塔金字塔建筑及群像雕刻是古王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雕刻,以其为代表的法老墓最能反映出古埃及人的建筑技术的成就。
金字塔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规模宏大,从四面观看都成等腰三角形,类似汉语的“金”字。
由于石料的充足和法老对来世的追求而建。
公元前1550年,其建造基本停止。
最早的金字塔是第三王朝左赛王时期在萨卡拉墓地建造的由设计师伊姆霍特普设计的阶梯形金字塔,这座金字塔的建造标志着古埃及建筑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首次采用了以石料为建造材料的建筑形式。
现在最著名的金字塔式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在开罗附近吉萨修建的三座金字塔,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壮丽。
三.方尖碑出现时间:中王国时期出现原因:随着太阳神崇拜的发展,神庙建筑逐渐兴盛起来,庙宇入口两侧的方尖碑是这一时期石工艺的代表作品。
这类方尖碑通常使用一整块石头凿成,上面刻有国王的名字和封号。
方尖碑的底座是正方形,碑体渐上渐窄,到顶部呈锥形,形状似一把朝天的宝剑。
考研:外国工艺美术史part1

外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 part1●威兰多夫维纳斯(名词解释)1.简介旧石器时代晚期成组的小型女性石雕像。
2.造型这些雕像的双手,足及面部特征经常被省略,而某些性别特征,如阴部三角形,臀部,胸及腹部等女性基本造型则强调出来。
3.意义把女性特征夸张的无以复加,这可能与当时祈愿人类繁衍有一定关系。
●温卡陶器(名词解释)1.简介出土于南斯拉夫的温卡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一批精美的陶器和陶塑,尤其是小型陶像十分精巧。
2.造型其特征是由立体的“面具”脸,配以显著的杏仁形状的双眼和高大的鼻子构成。
有时其动态设计为坐在椅子和脚凳上,十分生动活泼。
有些塑像的穿着及头发式样充满了装饰意味,同时可以看到手镯,项链,耳环等配饰品的表现。
●绳纹陶器(名词解释)1.简介新石器时代日本最早的陶工艺,出现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2.早期器壁上奇特的纹样早期无意为之,实际上是修整器物形制时留下的痕迹。
这类纹饰被称为“押型纹”“捻绳纹”“贝壳纹”等3.前期前期起之后的陶器装饰纹样便是有意识行为的结果。
许多陶器是用专门的施纹器具精心加工的,比如以竹管等做成专用工具进行装饰4.中期至中期这种刻意追求装饰意味的倾向达到高潮,刻意用粘土做成绳子隆起的纹样,器皿体积亦随之增大,器壁加厚,口缘的波形纹样变得像大型把手一样,充满力度和量感5.后期到了绳纹文化后期陶器转向了平面的表现,施纹方法以磨消手法为主,晚期达到了极致。
●哈拉夫文化陶器(名词解释)1.简介哈拉夫文化时期的土陶多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以精美的彩纹土陶居多2.装饰纹样有致密的几何纹、图案化的牛头纹及鸟、山羊、驴马等变形动物纹样3.代表代表作有《彩绘陶盘》,几何纹和植物纹充满了整个盘面,色调富于变化又十分和谐。
除去常见的深褐色和土红色,白色的介入为整个装饰增添活跃的氛围和节奏感。
中间花纹和周围的几何纹样,形成了美妙的对比变化。
不仅完全适合圆形空间,在统一中又有变化,达到完美境界。
4.意义器型丰满,装饰华美,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陶工艺的较高水平。
外国工艺美术史

外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内容介绍编辑器这是一套艺术类考生获得硕士学位和专业理论课考试的备考用书。
在写作思路上,我们符合“一切为了方便考生取得高分”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减少记忆强度:简洁实用,关键词、项目安排,让考生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花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多的分数。
强化关键词:在容易被考生混淆和忽视的地方标注,重要考点用★标注;考点关键词用粗体字标注;重点用重点标注,让考生一眼就能找到考点和重点。
对于这些分数,考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复习上。
根据记忆线索归纳考点:归纳出多个相关考点,使考生能根据时间线索或逻辑线索,在联系、比较中记住考点,从而实现考前高效背诵。
多种答案拓宽解题思路:对一部分问题给出几个不同的答案,或者为同一个问题提供几个不同的问题,供考生训练和创新。
[1]图书目录编辑器古埃及工艺美术两河流域古代工艺美术波斯三大工艺品古希腊工艺美术古罗马五大工艺品6伊斯兰工艺品中世纪欧洲的工艺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工艺美术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十大洛可可时期的工艺美术11新古典主义工艺美术12现代工艺美术十三、印度工艺美术14件日本古代工艺品古代美国的工艺美术16件古代非洲工艺品17扬州工艺美术自19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家在法国杜西南部的阿里尔、芝多尔多涅和西班牙道北的坎塔布里安发现了上百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
其中,不少有关群众创作的文物得到了保存。
从文化历史分期来看,这些文物分别属于奥里娜、梭特和玛格达琳三个文化阶段;从时间上看,它们不在公元前4万至2万年的范围内,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真意美的形式和惊人的工艺技巧,而且清楚地反映了他们的时代。
第2-3页欧洲陶器技术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6000-4000年)。
当时,陶器的生产出现在各个文化界。
第6页欧洲新石器时代彩陶:早期装饰纹样以三角形、十字线、平行线等几何图案为主。
在后期,东欧的陶器工艺更为先进。
容器的形状主要是小口大肚的壶。
三脚架三脚架和高加索双耳瓶也很受欢迎。
外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外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篇:外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至今仍流行的独特工艺这种工艺制品不仅美观而且有新奇的装饰效果,是当地土著居民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其具体制作过程大致为:将大片的树皮剥下后设法压平,然后铺展在木棚内壁或棚上,用木炭条画出图形,或将树皮用碳烟熏黑,再用尖锐石刻出浅线。
正身侧面律:古代埃及人有把锑研碎,经调和作为眼镜膏的习惯,这种加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被称为“化妆石板”的器具上进行的,尤其是纹饰中人物头部呈侧面、身体呈正面的表现方法,奠定了埃及艺术风格的基础,此后古代埃及艺术中出现的人物形象都具有这种所谓“正身侧面律”。
汉谟拉比法典:它就是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汉谟拉比法典碑。
这块石碑造型遒劲大方,装饰古朴典雅,被视为巴比伦王国时期最出色的是工艺作品。
石碑上端以浮雕的形式装饰着太阳神沙玛什授权标于汉谟拉比王的庄严情节,下半部分镌刻着楔形文字的法典条文,它是古代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相当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是研究、考证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珍贵材料。
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月一百八十四公分,是希腊时期的雕塑,现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雕像中,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估罗斯、阿典诺多罗斯三人创作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
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雕像中是三个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现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舍利:梵文的音译,意为尸体或身骨。
相传释迦摩尼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
犍陀罗艺术:犍陀罗的匠师们吸取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精华,创造出释迦摩尼的各种形象,从而形成了一种带有古希腊罗马风的佛教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专项
★1. 论述罗可可时期欧洲各家具工艺的特点。
答题要点: 罗可可时期欧洲家具工艺的整体特点为:形成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有
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但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差别。
(1)法国家具工艺的特点: 法国罗可可时期的家具工艺经历了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这两个发展阶段。摄政时期是法国家 具从巴洛克发展到罗可可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工艺特点是对巴洛克式家具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其 艺术风格是以优美的曲线来表现一种动感,但不失严谨的装饰效果。在装饰手法上,大量使用雕刻、贴 木、镶嵌以及贴金技术,装饰题材以蚌纹、螺旋花卷和彩带等为主(图10.8)。
简答辑要
★1. 简述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
答题要点: ⑴罗可可式工艺美术是纯粹的宫廷艺术,十分注重装饰性,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图10.3)。 ⑵罗可可式工艺风格特征可概括为: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出阴柔之美和矫揉造作
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手法(图10.4)。 ⑶罗可可式工艺创作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工艺细腻,造型不均衡、
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给人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力和豪华奢丽的印象(图 10.5)。
简答辑要
⑷罗可可工艺美术体现了女权高涨时的装饰风格,在审美倾向上倾心于对某些古典艺术形式盲 目地生搬硬套,并刻意追求繁复的装饰效果,但其精湛绝伦的工艺技巧是前所未有的,为以后的工艺 美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3. 巴洛克时期染织工艺的风格特征。
答题要点: ⑴巴洛克时期染织工艺以织锦壁毯为代表,17世纪欧洲的织锦壁毯工艺在追求奢侈生活的富裕
的王公贵族的提倡下,由众多优秀的画家和织匠共同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⑵在这一时期,织锦壁毯工艺的发展受到了宫廷的影响。当时戈贝兰织物所的设计样稿均由宫
廷画家制作,尤以勒布伦的样稿最受推崇。这些织锦壁毯的样稿设计和制作工艺虽然很成功,但一味 模仿大型装饰壁画的作法使织锦壁毯丧失了固有的艺术特征。这也是同时期织锦壁毯工艺共同的问题。
(5)罗可可风格促进了欧洲各种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但由于宫廷性质的局限,它最终走向了 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以致表现出奢糜和单纯追求玩味的倾向,很快被古典 主义工艺美术所代替。尽管如此,罗可可式工艺美术还是与巴洛克工艺美术一起,被认为是欧洲工艺 美术史上继古希腊、古罗马之后的又一个艺术高峰。
⑶戈贝兰织物所还制作了大量的写实花卉纹织锦壁毯(图9.4、图9.5),同样以著名画家的作 品为粉本,构图繁密,色彩丰富,壁毯边缘的装饰纹样更加华丽。
在巴洛克时期,织锦壁毯工艺取得的成就与17世纪欧洲高水平的绘画艺术是分不开的。
简答辑要
★5. 简述巴洛克家具的总体特点。
答题要点: (1)巴洛克风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沙发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相配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第三章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第四章 古代希腊工艺美术 第五章 古代罗马工艺美术 第六章 伊斯兰工艺美术 第七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第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第九章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章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一章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二章 近代工艺美术 第十三章 印度工艺美术 第十四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第十五章 古代美洲的工艺美术 第十六章 古代非洲的工艺美术 第十七章 大洋洲的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第三章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第四章 古代希腊工艺美术 第五章 古代罗马工艺美术 第六章 伊斯兰工艺美术 第七章 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 第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第九章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章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一章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第十二章 近代工艺美术 第十三章 印度工艺美术 第十四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第十五章 古代美洲的工艺美术 第十六章 古代非洲的工艺美术 第十七章 大洋洲的工艺美术
论述专项
路易十五时期是罗可可家具的繁荣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家具工艺吸收和发展了摄政时期的一切 成就,并不断出现新的装饰形式,家具是娇柔和雅致的结合,符合人体尺度,重点放在曲线上,特别 是家具的腿,无横档;家具比较轻巧,因此容易移动,华丽装饰包括雕刻、镶嵌、镀金物、油漆、彩 饰、镀金等。法国家具涂漆工艺显然是受到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漆家具当时很受重 视,不少法国家具都以模仿中国的漆器描金工艺作为重要的装饰手段。从罗可可家具流行的S型腿上 或某些装饰纹样上都可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罗可可时期法国的家具工艺有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作为 欧洲的中心,也强烈影响了整个克时期工艺美术的特点。
答题要点: (1)巴洛克时期的工艺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人文主义思想影
响下,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风貌。工艺美术在各个方 面都取得了成就。
(2)表现出与优雅和谐的古典艺术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的表现。把创作思想和工艺美术的 形式与内容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图9.3)。
合,把高贵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它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 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图9.7)。家具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 金等装饰,打破均衡,强调层次和深度,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图9.8)。
简答辑要
(2)巴洛克风格的住宅和家具设计具有真实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适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 神需求(图9.9)。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细部相对集中,简化不必要的部分 而强调整体结构,在家具的总体造型与装饰风格上与巴洛克建筑、室内的陈设、墙壁、门窗严格统 一,创造了一种建筑与家具和谐一致的总体效果。
(3)风格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大气磅礴,充满阳刚之气,注重雄伟恢弘的表现。 (4)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强调形式上的多变和气氛的渲染,特别到了晚期,有些作品铺张浮华、 俗艳绮靡(图9.4)。其工艺美术成就,主要体现于作品充满着韵律、量感和空间,以及立体的丰富 变化效果,作品充满强烈的动势和生命力。
简答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