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
提纯粗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 理解并运用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 体会过滤原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 通过实验,了解粗盐中杂质的去除过程,并制取较纯净的精盐。
二、实验原理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其中常含有泥沙、硫酸钙、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
本实验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最终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 粗盐- 蒸馏水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药匙- 漏斗- 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 酒精灯- 坩埚钳- 胶头滴管- 滤纸- 火柴四、实验步骤1. 称量与溶解:- 使用托盘天平称取2.5克粗盐(精确到0.1克)。
- 用量筒量取10毫升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 将粗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
2. 过滤:-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
- 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和滤液的颜色。
-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次过滤。
3. 蒸发:- 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 称量与比较:- 将蒸发皿中的固体用玻璃棒转移到纸上,称量。
- 将提纯后的精盐与原粗盐进行对比,分析杂质去除情况。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在溶解过程中,粗盐逐渐溶解,溶液呈无色。
2. 在过滤过程中,滤液呈无色,滤纸上的剩余物为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3. 在蒸发过程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为精盐。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成功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2.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3. 理解并运用了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烫伤和火灾。
2. 称量粗盐时,要精确到0.1克。
粗食盐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粗食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3. 学习如何鉴定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并学会去除这些杂质。
二、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石子等)和可溶性杂质(如钙、镁、硫酸根离子等)。
本实验利用粗食盐溶解于水后,通过过滤、沉淀、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这些杂质,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 托盘天平- 烧杯(100mL、200mL)- 玻璃棒- 漏斗- 铁架台- 铁圈- 铝箔- 蒸发皿- 酒精灯- pH试纸试剂:- 粗食盐- 蒸馏水- 1mol/L BaCl2溶液- 2mol/L NaOH溶液- 1mol/L Na2CO3溶液- 6mol/L HCl溶液四、实验步骤1. 称量:称取5.0g粗食盐,置于100mL烧杯中。
2. 溶解:向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粗食盐充分溶解。
3.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4.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5.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6.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7.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8.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生成CaCO3和BaCO3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9.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10.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11. 结晶:待蒸发皿中的溶液冷却后,氯化钠结晶析出。
12. 干燥:将结晶后的氯化钠用铝箔包裹,放入干燥器中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提纯,得到白色晶体氯化钠,外观纯净。
2. 分析:本实验成功地将粗食盐中的杂质去除,得到了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实验过程中,过滤、沉淀等步骤是关键,需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BaCl2溶液和NaOH溶液时,需要过量,以确保杂质离子充分沉淀。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2)计算产率公式:
产率:。
问题与讨论
1、与其他同学相比,你制得精盐的质量和产率如何?试分析原因。
*2、你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为什么?
【粗盐提纯】实验报告姓名:班级:
活动步骤和方法
记录和结论
1、溶解
(1)量取15mL水,加入烧杯中。
(2)用托盘天平称取10g粗盐。
注意:先加砝码调游码,后加。
(3)溶解:用药匙取粗盐,慢慢加入烧杯中的水中,边加边,直至为止。
玻璃棒的作用。得到氯化钠溶液是(饱和/不饱和)
(4)称量剩余的粗盐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2、过滤
(1)准备过滤装置
玻璃棒的作用:。
(2)进行过滤操作
注意:所得滤液应是澄清的溶液。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包括:
3、蒸发
(1)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
倒入蒸发皿溶液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玻璃棒的作用:
(2)当时,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
4、计算
产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量得到的精盐
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盐来调味食物。
然而,市售的盐通常含有杂质,影响了其纯度和品质。
为了提高盐的纯度,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提纯粗盐的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从而获得更纯净的盐。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粗盐2. 滤纸3. 烧杯4. 醋酸5. 蒸馏水方法:1. 将粗盐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使盐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盐水倒入滤纸中,用滤纸过滤掉杂质,收集滤液。
3. 将滤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醋酸,搅拌均匀。
4. 将烧杯放置在加热板上,用中小火加热,使溶液慢慢蒸发。
5. 待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后,留下的是纯净的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粗盐。
在提纯过程中,首先将粗盐溶解在蒸馏水中,这样可以将一部分杂质溶解掉。
然后,通过滤纸过滤掉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如泥沙等。
接下来,加入醋酸,可以去除溶液中的一些有机杂质。
最后,通过加热蒸发溶液中的水分,得到纯净的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溶解粗盐时,应该注意控制溶解度,避免过度溶解,以免影响后续的提纯步骤。
其次,在加热过程中,应该控制火力,避免溶液溢出或烧焦。
此外,滤纸的选择也很重要,应该选择较细的滤纸,以确保过滤效果。
提纯后的盐与粗盐相比,明显具有更高的纯度和透明度。
经过实验得知,粗盐中的杂质主要包括泥沙、有机杂质等,而经过提纯后的盐几乎没有杂质,呈现出白色晶体的外观。
此外,提纯后的盐也更加适合用于烹饪和制作食品,因为它不会影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纯了粗盐,并获得了更纯净的盐。
实验结果表明,提纯过程中的溶解、过滤、加酸和蒸发等步骤,能有效去除粗盐中的杂质,提高盐的纯度和品质。
这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盐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提纯,我们可以获得更纯净的盐,提高食物的口感和品质。
同时,本次实验也提醒我们,在使用盐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纯净的盐,避免摄入过多的杂质对健康造成影响。
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 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 体会过滤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4. 通过实验,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本实验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 药品: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溶解:称取约6g粗盐,用量筒量取约12mL水倒入烧杯中。
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余的粗盐,记录粗盐固体质量。
2. 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过滤成功的标志是滤液清澈透明。
3. 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析出。
4. 结晶:待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粗盐的质量,计算提纯率。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溶解过程中,粗盐逐渐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
2. 过滤过程中,滤液清澈透明,滤纸上的残留物为不溶性杂质。
3. 蒸发过程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逐渐减少,蒸发皿底部有析出。
4. 结晶过程中,得到的精盐质量为5.2g,提纯率为86.7%。
六、实验讨论与结论1. 实验过程中,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在过滤过程中被去除,可溶性杂质部分通过蒸发结晶去除。
2.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粗盐的提纯率较高,可以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实验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②加过量NaOH溶液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再加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
3、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作过滤器,过滤,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
4、滤液中用胶头滴管滴加适量盐酸
现象:加盐酸至不再有为止;
此时溶液成分:。
5、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到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最后得到固体。
问题与交流
1、如何检验BaCl2溶液已经加过量具体操作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烧杯中
②取约10mL蒸馏水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粗盐固体呈色,因为含杂质,粗盐水呈状态(澄清或浑浊)
2、除去可溶性杂质
①先加过量氯化钡溶液
②再加过量NaOH溶液
③再加过量Na2CO3溶液
①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后现象:
实验粗盐提纯实验报告
实验1粗盐提纯
实验目的
1、了解如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硫酸盐、镁离子、钙离子)
2、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剪刀、火柴
粗盐的提纯实验现象[7篇]
![粗盐的提纯实验现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bd663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49.png)
粗盐的提纯实验现象[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粗盐的提纯实验现象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粗盐提纯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内容:水的净化学习地点:化学实验室**人:***执教人:王小希学习目标:1、学习蒸发的操作;2、练习溶解、过滤等操作。
实验重点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作用实验难点过滤的操作和蒸发操作的技巧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实验过程一、温故知新发等操作中玻璃棒的1、过滤器的制作方法是将一张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其尖端朝下放入漏斗。
过滤操作时应做到“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即滤纸应紧贴;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滤液液面应低于;③三靠:滤液应靠引流,玻璃棒应靠在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2、有“粗食盐和食盐”、“粗盐溶液和食盐溶液” 各一瓶(展示)请你分析:(1)各组的外观有何差异?(2)你了解的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如何将粗盐转化为精盐?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入本节的探究任务: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二、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本第69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怎样设计?2、粗盐提纯的每个步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何增大过滤速率?(二)交流讨论结果:1、组内交流,形成方案。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2、组间交流,互为补充。
(发现典型,及时评价。
)3、优秀小组示范:(1)制作过滤器。
(2)简要说明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4、教师强调蒸发时的操作注意问题。
三、分组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各组分工合作,分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适时强调;发现典型,及时评价。
)2、交流试验结果(1)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
(2)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告诉粗盐产率的理论值)3、学生评议,提出质疑(1)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2)我们小组所得食盐产率小于理论值,为什么?4、分组讨论(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根据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在操作中,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应怎样改进?5、交流讨论结果尽可能多地找出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初步提纯方法,提取出粗盐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实验原理粗盐是指含有大量杂质的氯化钠,因此需要经过初步提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钠。
本实验采用溶解-结晶法进行初步提纯。
具体步骤如下:1.将粗盐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2.用滤纸过滤去除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3.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慢慢加入过量的冷水,使氯化钠晶体逐渐析出;4.将晶体过滤出来,用纸巾轻轻吸干表面水分;5.将晶体放在通风处晾干。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1.蒸馏水2.水稳电热釜3.滤纸4.250毫升量筒5.水晶杯6.净杯7.锥形瓶8.铁夹子9.陶瓷漏斗10.电子天平11.纸巾实验操作步骤1.程序员取出少量粗盐,称重0.2克,倒入杯中;2.在实验桌上准备一只250毫升量筒,用蒸馏水洗净;3.使用实验室专用的水稳电热釜,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放入电炉加热,直到水热开;4.程序员把钳子拿起,把钳子夹在实验架上,钳子的一端面对蒸馏水的边,然后把杯子挂在钳子端,把杯子放入蒸馏水中,注意不要烫伤;5.晃动杯子,使盐溶解均匀;6.用小勺子把不溶性杂质捞出来,放在滤纸上去除;7.取一只干净的水晶杯,放在净杯板上;8.用陶瓷漏斗将滤液倒入干净的水晶杯中,铺上纸巾,避免水珠残留;9.拿出准备好的锥形瓶,放在秤盘上,将天平调整好,记录电荷值;10.将水晶杯中的液体缓慢倒入锥形瓶中,让氯化钠晶体逐渐析出;11.把晶体过滤,在滤纸上轻轻吸去表面水分;12.将晶体放在通风处晾干,直到完全干燥;13.用天平称量得到氯化钠的质量;14.把实验器材清洗干净,放回原处;15.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经过初步提纯,我们成功地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在本次实验中,取用0.2克粗盐,得到了0.184克的氯化钠(NaCl)晶体,净化率为92%。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粗盐可能包含不同种类的杂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初步提纯方法;2.溶解过程中不溶性杂质可能较多,需要进行多次过滤;3.晶体析出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晶体质量下降,需要适当调整加水速度;4.在晾干过程中,温度和通风条件对晶体质量有一定影响,需要注意环境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盐的初步提纯 》实验报告
1)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物质分离及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验用品
药品 : 粗盐,水 仪器 : 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现象
问题、探讨与结论
粗盐固体为 中所得液体呈
色。加入水 粗盐中含 状。
等杂质。
滤纸上有 滤液为
出现 色液体。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
过滤成功的标志
是
。
蒸发得到的固体为
色。 若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或固
体的飞溅,原因
是
。
1
注意事项: 蒸发实验中什么时候停止撤去酒精灯?
2
பைடு நூலகம்
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
,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实验步骤
1、溶解:把 2 克粗 盐倒入烧杯,逐渐 向里加水(约 10ml ),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直至粗 盐全部溶解。 2、过滤:用滤 纸和漏斗制一 个过滤器。将 烧杯中的液体 沿玻璃棒倒入 过滤器,进行 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3、蒸发: 将蒸发 皿放到铁架台的 铁圈上,把滤液 倒入蒸发皿中, 用酒精灯加热, 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液体, 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