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师:足少阳胆经常用腧穴2014-08-23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人体经络之足少阳胆经穴位胆经有44个穴位两侧共88个

人体经络之足少阳胆经穴位胆经有44个穴位两侧共88个

人体经络之足少阳胆经穴位胆经有44个穴位两侧共88个人体经络之足少阳胆经穴位胆经有44个穴位两侧共88个肝胆相照是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也透露出肝、胆同一体的深厚关系,而胆其实更居于辅助肝机能的重要地位。

胆经是由头部绕往身体侧面,并达到脚尖的一条非常长的经脉。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出现眼睛带青、缺少活力、手腕、脚踝莫名的疼痛等症状。

食物方面比较偏好油腻的食品。

感情虽容易兴奋,却比较有耐心,做任何事能长期持续。

容易头痛,并有沿着经脉出现侧头部至脖子、腋下至侧腹、足外侧等部位疼痛有症状。

脸部皮肤没有光泽,缺乏元气。

怀疑胆经有异常时,可以压迫胸部第九肋骨前端的日月穴、或背部第十胸椎的胆俞穴,若出现僵硬、疼痛感,就可以断定胆经确实有异常。

胆经的穴道分布于头部、脸、身体侧部、下腹侧部等,因此,头部和侧部是呈现症状的主要地带。

胆经发生异常时,会对肝经有不良的影响,故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时,请早期治疗胆经的穴位,以便谋求症状的改善。

属于胆经的穴位有四十三个。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

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它的主干(直行脉):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经络腧穴各论-11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经络腧穴各论-11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操作: 直刺2~3寸。
局部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
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风市(GB 31)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简便取穴法:垂直 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 1.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 等下肢疾患 2.遍身瘙痒
操作:直刺1-1.5寸。 局部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 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操作:为平刺0.5~0.8寸。。 局部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枕小神经以及枕大神 经的会合支。
完骨(GB 12)
定位:位于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1 喉痛,等头面五官疾病; (2)颈项强痛; (3)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局部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 的分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 脉及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 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和胸外神 经分支。
辄筋(GB 23)
定位:渊腋穴前1寸,第4肋间隙。
主治: 1.胸满,气喘;2.呕吐,吞酸; 3.胁痛,腋肿,肩背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
以免伤及脏器。
局部解剖: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 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居髎(GB 29)
定位:在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的中点 处。 主治:1.腰腿痹痛,瘫痪 2.疝气,少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 局部解剖:浅层为阔筋膜张肌,深部为股外侧肌;有旋 髂浅动、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布有股外 侧皮神经 。
环跳(GB 30)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 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1.腰胯疼痛,下肢痿 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2.风疹。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特性:足临泣:(1)长于治疗目疾;(2) 通乳消肿;(3)调经;(4)八脉交 会穴;
侠溪: 有较强的泻热作用。
足窍阴:(1)泻热;(2) 醒脑 开窍;(3)止痛平喘
足临泣
侠溪
足窍阴
特定穴 共性 4特性
输穴,八脉交会 荥穴 穴、通于带脉
井穴
1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痛、耳鸣、耳聋。
2痛证:胸胁胀痛、膝股痛、足跗疼痛等。
11. 环跳(GB30)
【作用】
祛风湿,强腰腿
【主治】
1 腰胯疼痛、腰腿痛、下肢痿 痹、半身不遂 2 风疹 【刺灸】
直刺2~3寸,有麻感向下肢 放射。可灸,
12. 风市(GB31) 【作用】 祛风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 1 瘾疹、全身瘙痒 2 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刺灸】
直刺1-2寸。可灸,
一、足少阳胆经经脉
✓ 起于目外毗,上抵额角,下耳后,经颈、肩部,向后会大 椎,向前入缺盆。
✓ 其支者:从耳后进入耳中,经过耳前,达目外眦后方。
一、足少阳胆经经脉
✓ 其支者:从目外眦下行到大迎,再向上 到颧骨部,下行经颊车、经颈部至缺盆 ,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肝,属胆, 经胁肋内,至气街,绕阴部,至髋关节 部。
1妇科病:月经不 1惊悸;
调、乳痈。
2乳痈;
2瘰疬。
3热病。
1咳逆; 2热证。
刺灸
直刺0.3~0.5寸 直刺或斜刺
寸。可灸。
0.3~0.5寸。
浅刺0.1寸,或 点刺出血,可灸。
足少阳胆经脉循行小结
1、经脉走向 体表:起于目外眦,经耳前、后及颞
部,下行于胸胁、腹部及下肢外侧,止于 第4趾外侧端。支脉从足背至足大趾外侧 端,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一、经脉循行体表循行:起于目外眦旁瞳子髎穴→耳→、颈、腋、胸、胁→下肢外侧正中→外踝→止于第四趾外侧足窍阴穴。

体内分布:属胆,络肝。

连接下经:足大趾交肝经二、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侧头、目、耳、咽喉病等。

2.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等。

3.神志病、热病癫狂,发热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胁肋痛,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9穴)1.阳白(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③目痛、视物模糊等目疾。

【操作】平刺0.3~0.5寸2.风池(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癫痫、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恶寒发热)、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鼽衄、(鼻渊、耳鸣、)咽痛等五官病证;④颈项强痛。

【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3.肩井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项部病证;②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③瘰疬;④乳晕、乳少、难产、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直刺0.3~0.5寸,切忌深刺、捣刺。

孕妇禁用。

4.环跳(足少阳经与足太阴经的交会穴)【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①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操作】直刺2~3寸5.风市【定位】在股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

【主治】①下肢痿痹;②遍身瘙痒。

【操作】直刺1~2寸6.阳陵泉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①黄疸、口苦、呕吐、胁痛等胆腑病证;②下肢痿痹、膝髌肿痛、肩痛等筋病;③小儿惊风。

7.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一文弄懂足少阳胆经44个穴位位置图

一文弄懂足少阳胆经44个穴位位置图

一文弄懂足少阳胆经44个穴位位置图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精确取穴:在头部,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白翳、耳聋。

2 小儿惊风、癫痫。

16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眩晕、面肿、上齿龋肿。

2 视物模糊、鼻塞。

17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牙痛。

18精确取穴: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眩晕。

2 目痛、鼻塞、鼻衄。

19精确取穴:在头部,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

主治疾病:1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颈项强痛。

2 癫狂痫、惊悸、热病。

20精确取穴:在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1 目赤肿痛、鼻塞、鼻衄、耳鸣、咽喉肿痛。

2 头痛、眩晕。

3 癫痫、中风。

21精确取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疾病:1 上肢不遂、瘰疬、中风。

2 头痛、眩晕。

3 乳腺炎、乳汁不下、乳痈、难产。

22精确取穴:在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主治疾病:1 胸满、胁痛。

2 腋下肿、上肢痹痛、臂痛不举。

23精确取穴:在侧胸部,渊腋穴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主治疾病:1 腋肿、胸满、胁痛、肩臂痛。

2 气喘。

3 呕吐、吞酸。

24精确取穴: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疾病:1 胃脘痛、胁肋胀痛。

2 黄疸、呕吐、吞酸、呃逆。

25精确取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疾病:1 胁痛、腰痛、脊强脊痛。

2 腹胀、呕吐、肠鸣、泄泻。

3 水肿、小便不利。

26精确取穴:在侧腰部,章门下1.8寸,第11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主治疾病:1 胁痛、腹痛、腰痛。

足少阳胆经腧穴

足少阳胆经腧穴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经脉循行
• 《灵枢·经脉》:胆足少 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 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 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 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
• 【操作】
• 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 1.2寸,或向对侧风池方向透风府(督脉 穴)。深部为延髓,不可向上斜刺,严 格掌握深度与角度;可灸。
肩井 GB21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
• 神志病:癫狂痫,多梦,惊悸。 • 热 病:黄疸,口苦。 • 外经病:肩痛,胁痛,腰腿痛,下肢痿痹。
常用腧穴
• 本经共44穴 • 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 • 重点掌握瞳子髎、听会、率谷、阳白、风池、
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 明、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16穴。
瞳子髎 GB1
风池 GB20
•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解表,聪耳明目。 • 【主治】1. 头痛,颈项强痛,感冒,热病。
2. 眩晕,中风,高血压,口眼歪斜。 3. 目赤肿痛,鼻塞,鼻渊,耳鸣。
• 【应用】 • 头痛配外关; • 目赤肿痛配太阳、攒竹; • 鼻渊、鼻鼽配印堂、合谷; • 感冒配风门、曲池; • 眩晕配太冲; • 疟疾配间使、大椎; • 颈项强痛配后溪。
从缺盆—入里至胸中—贯胸 膈—络肝属胆—胁肋下行— 出气街—过外阴部毛际—入 髋关节部髀枢(环跳)。

老年健康服务《足少阳胆经腧穴》

老年健康服务《足少阳胆经腧穴》
页。
足少阳胆经腧穴
环跳 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 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取法:侧卧,伸下腿,上腿屈髋屈膝 取穴。
【主治】腰痛, 胯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操作】直刺2~ 3寸。
第五页,共九页。
足少阳胆经腧穴
谢谢观看!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总结
足少阳胆经腧穴。本经单穴44个,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重点穴14个。瞳子髎、听会、上关、颔 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 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 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主治】①目赤肿痛, 青盲,目翳,白内障。谢谢观看
第九页,共九页。
【操作】平刺 03~05寸。
第三页,共九页。
足少阳胆经腧穴
风池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 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说明:项部枕骨下两侧,横平风府,胸锁乳突肌 与斜方肌两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鼻衄,鼻 塞。②头痛,眩晕,中风,癫狂痫。③发热。 ④颈项强痛。
阳陵泉 合穴,筋会
【定位】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口苦,呕吐,吞酸,胁 痛。②膝肿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 15寸。
第六页,共九页。
足少阳胆经腧穴
悬钟 髓会
【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①腹满,食欲不振。②半身 不遂,下肢痿痹,足胫挛痛。
【操作】直刺05~08寸。
第七页,共九页。
足少阳胆经腧穴
本经单穴44个,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重点穴14个。

经络腧穴各论胆经腧穴

经络腧穴各论胆经腧穴
• [主治] • (1)下肢痿痹。 • (2)遍身瘙痒,脚气。 • [刺灸法]直刺1-2寸。
l 3 4
• 34、阳陵泉* (GB34)合穴 筋 会
• [定位]仰卧或侧卧。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 头前下方凹陷处。
• [主治]
• 脚气,肩痛。
• [主治]呕吐,吞酸,胁肋疼痛,呃逆,黄疸。
•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l 2 8
• 29、居髎 (GB29)
• [定位]侧卧。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 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 [主治](1)腰痛,下肢痿痹,瘫痪。

(2)疝气。
•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2 9
痛,咽喉肿痛。 • (2)胸胁胀痛。 • (3)痔疾便秘。 • (4)脚气,下肢痿痹。 • [刺灸法]直刺0.5-0.8 • 寸。
l
•4
1
40、丘墟*
(GB40)原穴
• [定位]仰卧。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股腱的外侧凹陷处。
• [主治](1)胸胁胀痛。

(2)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气。

(3)疟疾。
小结与反思
1.本次课主要讲述了足少阳经的主治症候与 临床常用腧穴。
2.采用课件图示与示教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
复习思考题
• 1.足少阳胆经的循行? • 2.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光
明、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的定位 ?
• 30、环跳* (GB30)
• [定位]俯卧或侧卧。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 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 [主治](1)腰胯疼痛。

(2)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师:足少阳胆经常用腧
穴2014-08-23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长夏的五行属性是
A.木B.火C.土D.金E.水
2、下列关于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经皮肤侵入的中毒者,用热水清洗B.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C.经口中毒者,抽出胃液和毒物,并立即洗胃D.发现中毒时,立即将患者移出有毒场所E.经口中毒时,可用硫酸镁导泻
3、感染性休克的扩充有效循环血量治疗步骤错误的是
A.快速输液扩容,每日总量不超过1 000ml B.继续输液阶段继用1/2或2/3张含钠液静脉滴注C.快速输液扩容阶段用2:1张含钠液静脉滴注D.维持输液阶段继用1/5张含钾维持液E.患儿有尿后宜输入0.15%氯化钾
4、胃癌的伴癌综合征有
A.血栓性静脉炎
B.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C.黄疸
D.腹水
E.发热
5、本病例辨证为
A.热淋
B.癃闭(肺热壅盛型)
C.劳淋
D.癃闭(膀胱湿热型)
E.气淋
6、下列各项,不属于卫生法制定基本原则的是
A.公平原则B.遵循宪法原则C.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的原则D.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E.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7、下列证候,可见矢气酸臭的是
A.肝胃不和B.肝脾不调C.脾胃虚弱D.宿食停滞E.寒客于胃
8、疝囊壁部分由腹内脏器构成的腹外疝属
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滑动性疝D.嵌顿性疝E.绞窄性疝
9、患者,男,42岁。

哮喘反复发作5年,本次发作喘促不能平卧,咳痰清稀,无汗,头痛,脉浮紧。

治疗应首选
A.膻中、太渊、太溪、肾俞B.膻中、列缺、肺俞、尺泽C.肺俞、风门、丰隆、太渊D.天突、定喘、尺泽、膻中E.膏盲、肾俞、太溪、丰隆
10、下列各项,可见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症状的是
A.湿热B.阴虚C.痰饮D.瘀血E.温病营分证
11、地榆具有的功效是
A.解毒敛疮B.消肿生肌C.祛痰止咳D.清热利尿E.祛瘀止血
12、下列各项,不属避孕药禁忌证的是
A.肝肾疾病B.血栓及血液病C.恶性肿瘤D.高血压E.胃炎
13、患儿,女,5岁。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首选方是
A.金沸草散加减B.桑菊饮加减C.清金化痰汤加减D.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E.六君子汤加减
14、患儿,8岁。

发热伴皮疹3天。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多,四肢远端、手掌、足底较少。

斑、匠、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疱疹形似露珠水滴,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发热为38.0℃左右。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手足口病B.风疹C.水痘D.丘疹样荨麻疹E.脓疱疮15、女,26岁。

妊娠1个月,反复恶心、呕吐10天,与进食无关,不伴腹痛,今日呕出鲜血约200ml。

呕血最可能的原因为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
C.胃溃疡出血
D.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E.胃癌出血
16、下列哪项指标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有较高的敏感性
A.T1 B.T2 C.T3 D.T4 E.摄131Ⅰ率的测定
17、—女童,体重较同龄正常儿童低30%,腹部皮褶厚度为0.3 cm,同时伴有皮肤干燥,肌张力减低,应诊断为
A.营养不良轻度B.营养不良重度C.营养不良中度D.属正常儿童E.糖尿病
18、”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____
A.阳虚B.阴虚C.阴阳两虚D.阳盛E.阴盛
19、休克的病理特点是
A.有效循环血量代偿性增加B.组织器官有效灌流量锐减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C.有效循环血量不足D.组织器官灌流量减少E.组织器官有效灌流量增加
20、急性重型胆管炎的主要病因
A.饮食不节B.高脂血症C.胆管梗阻、细菌感染D.胆管异常E.免疫功能低下
21、患者小便混如米泔,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加有凝块,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腻,脉濡数,其治则是
A.清热利湿,分清泄浊B.清热痛淋,凉血止血C.清热利湿,通淋D.滋阴清热E.以上都错
二、多项选择题
1、首选用于治疗脾心痛之胃肠热结证的方剂是
A.柴胡疏肝散
B.调胃承气汤
C.金铃子散合小柴胡汤
D.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
E.茵陈蒿汤合龙胆泻肝汤
2、患者,女,22岁,久病后,突然出现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精神疲惫,四肢发冷,脉散大无力,辨证为
A.战汗
B.脱汗
C.自汗
D.盗汗
E.黄汗
3、患者,女,64岁。

患高血压病多年,突然抽搐,头痛剧烈,呕吐,神昏,偏瘫,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治疗应首选
A.龙胆泻肝汤B.羚角钩藤汤C.镇肝熄风汤D.三甲复脉汤E.天麻钩藤饮
4、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机制是
A.中和胃酸B.直接抑制胃蛋白酶活性C.阻断胃腺细胞的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D.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E.加速胃蛋白酶的分解5、鉴别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最好方法是
A.粪便隐血试验检查B.X线钡餐检查C.纤维胃镜检查D.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E.胃黏膜脱落细胞检查
6、男性,60岁。

上腹隐痛1年,饭后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一般情况尚可。

测定基础胃酸排出量减少,胃肠造影胃皱襞少,黏膜粗乱。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胃溃疡B.慢性萎缩性胃炎C.胃癌D.慢性浅表性胃炎E.胃黏膜脱垂症
7、患者,女,34岁。

皮肤反复出血半年。

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

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8、患者,女,26岁。

症见皮肤蚀烂,越腐越痒,黄水淋漓,多属____
A.虫淫B.风胜C.寒胜D.热胜E.湿胜
9、肺动脉高压早期的X线表现是
A.双肺纹理增多B.双肺透亮度增加C.右下肺动脉主干增宽D.右心房肥大E.右心室肥厚、扩张
10、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称为
A.热淋B.石淋C.膏淋D.癃E.闭
11、通过使组织缺氧产生中毒的是
A.镇静药B.有机磷杀虫药C.一氧化碳D.氰化物E.乙醇12、用于人工冬眠的药物是____
A.吗啡B.丙米嗪C.氯丙嗪D.安坦E.左旋多巴
13、为“血中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的药物是
A.川芎B.延胡索C.姜黄D.莪术E.郁金
14、急性大失血患者,无同型血源,分别与A型、B型血作交叉配血,其结果为主侧均无凝集,次侧均有凝集,此患者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阳性
15、产后精神不振,神志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主。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治疗首选方剂是
A.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B.逍遥散C.癫狂梦醒汤D.朱砂安神丸E.天王补心丹
16、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多为
A.脾气虚弱
B.脾阳不振
C.痰湿困脾
D.寒邪直中
E.肝阳上亢
17、关于五脏外合五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合脉B.肾合骨C.脾合肉D.肺合皮E.肝合爪
18、治上消者,宜润和清的脏腑是
A.胃、肾B.肾、肺C.肺、脾D.肺、肾E.肺、胃
19、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A.AFP测定
B.肝穿刺针吸细胞检查
C.CT
D.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E.B超
20、患者,女,24岁。

月经量增多,面色苍白半年。

检查: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2.5×109/L,血小板42×109/L,骨髓象示增生低下,粒、红两系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

应首先考虑的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急性白血病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1、患者,女,25岁。

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涩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

其病位在____
A.心、脾B.心、胃C.心、膀胱D.心、小肠E.心、大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