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1分析研究1.1基地区位及用地范围铜陵市位于西湖湿地公园南侧,规划为西湖排水分区,汇水面积为8.4KM2。
景观规划范围纵向上沿秀水河(七坝沟)方向,自翠湖一路起,至翠湖六路,全长2.8公里;横向上至各建设用地边界的围合地块,总建设面积约25万平米。
基地所处的秀水河(七坝沟)发源于铜陵市乌木山,流经车站新区、西湖新区,最后汇入西湖,全长5.4公里,是狮子山区西湖新区主要水系之一,也是狮子山区重要的景观廊道,其两侧主要有居住、商业、教育、体育等用地。
1.2铜陵市概况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处于长三角的西部,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皖江城镇带和安徽省南北中心发展轴线上,为皖江城镇带城市群的三个重点发展中心城市之一。
目前铜陵市辖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铜陵县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普济圩农场。
区域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280平方公里;总人口73.9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5万人。
《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确定铜陵市城市性质为“全国铜产业基地、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工贸港口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
城市规划为“2010年铜陵市城区居住人口为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63平方公里;2020年城区居住人口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在80平方公里;城市远景规划人口规模为100-120万人”。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为“一城二区,一主两副”组团式结构。
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老城,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增长极,重点发展主城区;以沿江快速通道为发展轴,依托顺安、钟鸣两镇和金桥工业区,积极构建东部城区;以横港、大通为基础,以横港物流园建设为动力,构建南部城区,形成“一城三区,一主两副”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三个城区之间以交通干道相联系,以山体、水体、农田等风景林地和生态湿地相隔离,形成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人居环境优良的三个城市组团。
1.3.自然条件及人文资源铜陵临江、含湖、依山,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十分优美,境内拥有天井湖公园4A级风景区、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人文景观,具有生态山水铜都的独特魅力。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
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
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
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
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1、人性化设计原则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
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质地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
湿地公园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程建设项⽬⼯程施⼯设计⽅案湿地公园⼯程建设项⽬施⼯组织设计⽬录第⼀章综合说明 (1)1.1编制说明 (5)1.2编制原则 (6)1.3编制依据 (7)1.4公司部相关制度和管理⽔平 (8)1.5认证体系相关管理程序 (8)1.6⼯程各项⽬标的保证与承诺 (8)第2章⼯程概况 (10)2.1⼯程基本概况 (10)2.2现场⾃然条件 (11)2.3施⼯环境 (11)2.4本⼯程的主要特点 (11)第3章⼯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2)3.1本⼯程的难点⼯作—— (12)3.3⼯程重点之⼆----防⽌扬尘污染 (14)3.4⼯程重点之三----做好防⽕⼯作和治安防 (15)3.5⼯程重点之四----与相关⽅协调 (16)3.8本⼯程重点之五----抢⼯期措施 (17)第4章施⼯前准备 (17)4.1项⽬组织管理机构 (17)4.2⼯程主要⼈员职责及⼈员划分 (19)4.3⼯程准备 (20)第5章⼟⽅⼯程施⼯⼯艺、技术⽅案 (26)5.1⼟⽅开挖 (26)5.2⼟⽅回填 (30)第6章园林建筑及景观⼩品⼯程主要施⼯⼯艺、技术⽅案 (32)6.1浆砌挡⼟墙施⼯⽅案 (32)6.2景⽯施⼯⼯艺、技术⽅案 (37)6.3景观道路施⼯⼯艺、技术⽅案 (40)6.4⼴场、平台、停车位等施⼯⼯艺、技术⽅案 (45)6.5园林⽔景⼯程 (48)6.6景观桥梁⼯程 (51)6.7园林景观建筑施⼯ (55)第7章给排⽔⼯程 (61)7.1⾼密度聚⼄烯HDPE双壁波纹管施⼯⼯艺、施⼯⽅案 (61) 7.2钢筋混凝⼟管施⼯ (67)第8章景观照明⼯程 (72)第9章绿化种植⼯程施⼯技术⽅案 (74)9.1种植⼯序流程 (74)9.2种植时机的选择和对策 (75)9.3乔灌⽊种植施⼯⽅法及施⼯⼯艺 (75)9.4绿篱(⾊带)植物施⼯⽅案及⼯艺 (83)9.5草坪铺栽的施⼯⽅案及⼯艺 (84)9.6花卉种植的施⼯⽅案及⼯艺 (85)9.7⽵类栽植的施⼯⽅案及⼯艺 (86)9.8植物的养护管理 (87)9.9绿化⼯程中应⽤的新材料、新技术 (95)9.10园林⽉历 (95)第10章冬、⾬季施⼯技术措施⽅案 (99)10.1冬季施⼯措施 (99)10.2绿化⼯程冬季栽植 (99)10.3⾬季施⼯技术措施 (99)10.4绿化⼯程⾬季施⼯措施 (100)第11章⼯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01)11.1本⼯程质量⽬标 (101)11.2⼯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01)11.3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104)11.4⼯程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 (107)11.5经济措施 (110)11.6合同措施 (110)11.7信息措施 (110)11.8主要分部、专项⼯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11)第12章安全⽂明施⼯措施 (116)12.1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 (116)12.2重点环节安全防保障措施 (119)12.3⽂明施⼯措施 (124)12.4施⼯扬尘污染管理措施 (125)第13章劳动⼒计划及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量计划 (127)13.1⼈员准备劳动⼒投⼊计划 (127)13.2机械设备准备及投⼊计划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28)13.3⼟建⼯程材料准备及主要材料计划 (129)第14章⼯程进度总体计划的技术措施 (131)14.1进度保证⽬标 (131)14.2各种影响施⼯进度的不利因素及⼯作安排 (131)14.3编制施⼯总进度计划 (132)14.4施⼯进度安排 (132)14.5⼯期保证措施 (132)14.6抢⼯期措施 (136)14.7进度风险管理措施 (136)第15章施⼯总平⾯图布置设计 (137)15.1施⼯现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137)15.2施⼯总平⾯布置原则及依据 (137)15.3施⼯总平⾯布置 (138)15.4主要⽣产、⽣活设施布置 (138)15.5施⼯现场维护和管理 (139)15.6施⼯场地的布置与相邻标段施⼯场地的协调 (139)第16章施⼯单位与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的协调配合与管理 (140) 16.1与招标单位(建设单位)的配合与协调 (140)16.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143)16.3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措施 (143)16.4与政府及其它部门有关部门协调 (145)第17章成品保护、保修及养护措施 (146)17.1成品保护⼯作的主要容 (146)17.2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146)17.3绿化养护措施 (148)17.4⼯程保修 (148)17.5维修服务承诺 (149)17.6竣⼯后期养护期的服务⽅案 (149)第18章制定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150)18.1紧急情况应急处理领导⼩组 (150)18.2紧急情况的监测与预警 (151)18.3紧急情况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151)18.4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技术及应急处理⽅案 (152)18.5紧急情况预防、现场控制 (152)18.6应急物资及装备 (163)18.7紧急情况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163)第1章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本施⼯组织设计⽅案涵盖了施⼯图中的全部⼯程容——绿化、⼟建及景观⼩品、叠⽔⼯程,并且着重从⼯程承包商的⾓度,阐述了我公司对市东部新区某某湿地公园BT项⽬(以下简称某某湿地公园⼯程)的⼯程质量、⼯期、安全、⽂明施⼯、服务协调,特别是关于质量、⼯期等⼯作进⾏统⼀管理的计划,以期⾼质量、⾼效率的全⾯履⾏我公司作为承包商的职责。
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台州市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说明书(中间稿)第一章规划背景1 湿地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掀起了全球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其它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
然而,在大规模城市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湿地面积的减少以及湿地功能的衰退几乎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但另一方面,随着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加,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湿地保护的必要性,从而掀起了世界范围内湿地保护的热潮。
湿地保护的标志性开端是1971年缔结的拉姆萨尔公约,公约的最初目标是保护国际重要的水禽及其栖息地;而后由于逐渐认识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陆地淡水的净化和汛期洪水的滞蓄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作用,而逐步提出了对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保护,其中包括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性的保护)、特殊的湿地类型(特色的保护),以及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湿地(历史文化的保护)的保护等等。
2 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为台州市湿地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从《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调查来看,台州市湿地资源较少,但其类型非常丰富。
全市湿地类型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库塘湿地,分布于沿海椒江、永宁江两侧、河网汇集处、水库等地。
其中,鉴洋湖是台州市范围内唯一的一块面较大的内陆河流型湿地。
传统的湿地生态保护往往采用“就点论点、就线论线、就面论面”的保护方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从宏观层面解决湿地保护和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
台州市在2004年启动和编制了《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并在2007年通过立法,成为国内首个生态规划立法的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水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大尺度山水格局、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湿地与水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等。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64页篇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规划计划书《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计划书》研发计划书目录一、背景二、基本建设任务三、基本建设内容四、保障体系五、委托方工作六、项目报价一、背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没5公里,就是少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多样、自然景观质朴、文化底蕴浓厚,曾与西湖、西泠并说杭州“三西”,就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就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诚勿扰》在西溪湿地取景之后,广告效应明显,2021年全年游客量约300万,旅游收入达到1.1亿元。
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非诚勿扰》功不可没,但这种效应就是较长时间的,如何稳步保持和不断扩大公园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平衡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经济效益、推动游客在景区消费等,就是亟须化解的问题。
为介绍详情请,我院金锋院长与委托方商谈之后,2021年11月30日,根据委托方建议,经商议,我们特向委托方提交《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基本建设计划书,对其基本建设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作业进度等做出具体安排。
二、编制任务本方案通过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展开量测,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以及其他综合条件分析,顺利完成以下来任务:(一)对客源市场进行客观详细地分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定位目标市场,使公园旅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二)针对目标市场,制订有效率的营销和降价战略,研发多渠道的信息流通手段,积极主动高效率导入广告,并使信息有效地抵达受众群体;(三)根据景区发展现状,对新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提出旅游线路设计思路和方案;(四)将景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三、基本建设内容根据委托方要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内容为:1、景区旅游发展背景阐释;2、景区旅游客源地市场背景分析与旅游客源地市场开拓分析;3、2021年景区目标市场定位及重点客源市场开发方案;4、2021年景区广告投放计划及宣传方案;5、景区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策划;6、景区游线设计思路和方案;7、景区旅游新产品设计方案;8、景区旅游发展建议。
湿地公园设计任务书例子

湿地公园设计任务书东方-红星湖湿地公园选址于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水库东侧。
本案面积约37万平方米,从选址的区位和现状来看,在此地建设湿地公园,有利于协调整个红星湖旅游区的生态系统,有利充分利用湿地现有环境;有利于红星胡旅游区的后续利用,能更好为打造北方水城,建设科技新城而努力。
东方-红星湖旅游区基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位于北疆腹地,都市近郊,集旅游、居住、度假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碧湖翠林、山峦岛岸。
依据东方红星湖的区位特征与现状条件,设计任务书必须明确湿地公园功能,根据功能,确定相关限定性技术指标和明确的设计引导。
1.设计范围本案由自然水岸、生态岛、人工内湖和湿地景观4大景观要素组成,内含水上高尔夫、酒吧、咖啡吧、水上餐厅及中式茶馆等多种小型水休闲配套设施,集水上运动、滨水休闲、生态观光、湿地花园为主的复合型水岸景观湿地公园。
2.周边环境及城市文化特点本案位于红星湖水库的东侧,北临高尔夫别墅,南接山地度假住宅,东侧为旅游区主干道,西侧为红星水库,西北为山地公园。
本案集合哈尔滨文化、北方黑土文化、冰城冰雪文化及金源文化于一体,打造北国水城,建设科技新城为目标。
3. 项目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以保护湿地生态体系,打造天然负氧离子基地为主旨,根据水岸湿地景观休闲区的设计要求,湿地公园要求建设的景观项目有花港观鱼、生态绿岛、观鸟休闲亭台,中式茶馆,渔人码头,西式餐厅,水上高尔夫,湿地花园及临水休闲木屋等项目,规划方案要有适当的管理、服务等配套设施;为了紧密连接各个景观区域,建议设计桥园的形式连接各个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桥.云.天”完整体系。
3.1交通组织湿地公园道路系统应与园区内的交通有机结合,以桥园为特色,形成“水.桥.云.天”,与整体规划相协调。
原则上禁止社会车辆的进入,建议考虑尺度合理的景观道路,注意游览路线与其他功能性线路的衔接。
考虑游人的行为方式、感受,和立体交通、水上交通的需要,可设置多用途、多级别园路,形成功能齐备、分布合理的道路系统。
绿化湿地公园施工组织方案

绿化湿地公园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概述湿地公园是一种集休闲、观赏、教育、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公园。
本项目将对指定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并建设湿地公园,目的是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和教育资源,促进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行动。
二、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总负责人2.施工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
3.施工队伍:包括技术人员、工人等,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
三、施工前准备工作1.拟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的时间、地点、工序、工时等信息。
2.调动人力资源:确定所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并进行培训。
3.调配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植物苗木、土壤改良材料、绿化工具等。
4.确定施工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绿化机械等。
5.安排施工现场: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和秩序。
四、施工流程1.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条件,进行必要的改良措施,如添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pH值等,以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2.植物布局:根据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案,确定植物的种植位置和密度,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3.植物种植:根据植物特性和种植要求,将植物苗木按照设计要求种植到相应的位置。
注意合理配备施肥、浇水等工具和设备,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绿化养护:对新种植的植物进行定期养护,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浇水等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5.设施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公园内的设施建设工作,包括游步道、休闲座椅、观景平台等。
6.环境整治:对湿地公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包括园内垃圾收集、绿地疏通、病死树木处理等。
五、施工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安全防护用品:凡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携带上升设备、安全绳等。
3.周边安全警示:设置明显的告示牌,提醒周边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4.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六、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进行分类收集,并送到指定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湖宾公园的设计说明范文写当导游是写湖滨公园

湖宾公园的设计说明范文写当导游是写湖滨公园盘锦湖滨公园坐落于盘锦市双台子区西端,又被称为双台子区湖滨公园,占地面积167公顷,建筑面积1.69公顷,水域面积67公顷。
该湖滨公园采用传统造园手法,堆山砌石,建有各式亭阁,辅有宽敞的草坪,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使其四周绿树成荫,小溪流水,鸟语花香。
整个园内设计典雅新巧,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是闲暇休息,观赏湖滨景致的好去处。
该园现已建成4个功能区,即游乐园区、老年活动区、动物园区、管理区。
园内有“激流勇进”;占地5000平方米的狮虎山以及占地1120平方米憩园。
1、公园也会将城市点缀得花枝招展,春夏秋冬在城市的地面没有展示,只有公园才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早晨和夜晚它会把城市人理解得大相径庭,在把一切都完了以后,去公园便可以释放所有疲惫。
或许夜幕可以掩盖很多东西,而夜幕下的公园更能掩藏一切,它在家的外面把爱情进行到底!2、我们在船上则细细地欣赏着湖边那一块块草地,一片片树林,还有湖底那来回穿梭的小鱼,秋风袭来,吹得树叶“哗哗”响,吹得湖水泛起一道道波纹,吹到我们脸上,则倍感凉爽。
3、公园最有特色的是那藏青色的大理石广场,方方正正的,光亮照人。
广场筑有两排约一米高的弧行石墙,上用行草雕刻着欧阳修的夷陵山水诗《九咏》。
常见晨光暮霭中,有鹤发老者,手握两尺来长的毛笔,沾水为墨,挥毫自如,苏醒着心底那段古老的知觉。
行人若是路过,宁愿绕道而行,也不肯践字而行,惟恐有辱斯文,亵渎圣观。
4、大山用绿树青草做衣裙,用朵朵白云做头巾,用清清的溪水洗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5、有民族特色是河宾公园的一大亮点,亭台楼阁无不体现土家苗族的民族特色,亭台有花灯图案,楼阁有花灯图案,镶嵌在地面上的鹅卵石小径也有花灯图案。
那掩映在绿树成荫下的路灯也是一盏盏花灯,夜色初上,朦朦胧胧的淡淡灯光,如羞涩的少女般,是那么的多情,最易使人浮想连翩,与月色交相辉映,仿佛是到了大观园。
6、当你走进这美丽的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往里走,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
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
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
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
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1、人性化设计原则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
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质地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
植物配植运用乔、灌、草相结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在城市道路---“灰色景观带”和城市河流---“蓝色景观带”的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带”作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5、亲水的设计原则湿地公园沿某某河展开,现状决定了亲水性设计的原则。
水,对人类有着开然的亲和力,园林的亲水性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因此,沿河边布置铺装硬地,布置园路,点缀景观建筑小品,所有铺装小广场,园路,景观小品均依水展开,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心里上的惬意,同时,又可在立面上丰富河道景观。
6、休闲的设计原则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
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娱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达到线型流畅,步移景异的效果。
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最终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为指导遵循某某新城区总体规划,以现代园林艺术构成理论指导园林规划设计。
通过园林建筑及小品、石景、绿化造景等造园要素,突出湿地主题,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提高某某新城区的城市品味。
2、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注重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使整体环境具有较好的景观观赏性,同时使某某湿地公园景观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以及景观特色。
3、选择性的保留部分现有树木该地块经过褪耕还林建设,现有植被覆盖率较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景。
在新的环境景观建设时,尤其是园林建筑和小品建设,应有选择的保护好现存乔灌木,并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采用乔灌草多层次配置造景的手法,增加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以提高植物群落的景观品味。
4、园林建筑和小品体现时代特征并融入自然环境园林建筑和小品既要具有现代所必须的设施和便利,体现时代特征,又要在外形上力求与湿地生态风格相符。
5、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的思想,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形成湿地公园完整的环境体系,使建筑及小品能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成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五、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和总体构思某某河原为农业生产灌溉用的农灌河,周边均为农田,菜地。
随着某某县城建设的发展,该项目周边规划为城市功能用地,滨江大道南侧为某某一中,河道的性质亦将转变成县城景观河道。
因此设计的目标是将规划范围内的滨水绿带建造成某某县城带状开放性滨江湿地生态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憩,交往的良好场所。
同时,通过滨河绿地的建设,能够很好地调节周边自然环境的氛围和城市色彩。
湿地公园的初步分为五大功能区:1、湿地生态景观区2、水上运动休闲区3、疏林草地区4、百鸟园自然生态区5、农耕民俗文化区。
六、空间意境构想1、意境构想沿湖滨景观道徐行,喧闹声渐渐远去,主游路两边绿树林立;某某河长河似练,春水东流。
水溶于景,景包含水,粼光闪耀,轻舞妞扬,明月之夜,把酒临风或泛舟其上,“舟遥遥以清风飘飘以征衣”,桃源胜景乍现眼前,心情随之雀跃奔腾,波澜不惊的紊流荡起细致涟漪,远处花木葱郁,青翠欲滴,亭台廊架隐于山林中;时而空间感受狭长,时而豁然开朗,空气中慢慢弥漫晨露,令人浮想。
2、景观设计意境:湿地觅趣、栈桥卧波、荷塘诗意、蛙鸣鱼跃绿波引胜、鱼舟唱晚、四季花溪、杉杉相印、碧野芳踪、竹翠桃碧、阳光溪地、秋色生辉林深鸟鸣、桑青水碧、层林尽染、芦荡掩映七、景观元素和景观主题设计构思1、景观主题一水景水,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水是极为重要的构图元素。
设计中经常利用设置湖泊,池泽,流泉,匕瀑等水景来丰富景观,调节生态,甚或作为组织空间的脉络。
人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进庙堂而思佛追古。
水为万物之灵,生命之源。
水令人致远,石令人思古。
临近水边,使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静谧和平。
水,更赋予公园以最自然的灵性美感,穿越曲折苍劲的老松木板桥,蜿蜒的卵石水溪,各种嶙峋的露头石或散点或成组的摆放,半掩半露;各种奇花异木弥漫开的是带有森林的气味;耳闻某某河哗哗的水声,溶于景内,鸟语花香,“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过有意的设计,将人与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从而达到“天、地、人”合一。
本案萃取了中外园林设计精华,充分利用某某河下游滚水坝建成后,水道变宽、水流变缓,因地制宜,引某某河水进入园区,形成小溪在林间穿行的景观效果,并在各景观节点则设置旱地喷泉、亲水平台等,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成为人们驻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
如此点、线、面结合,使水景设计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空间富于变化。
2、景观主题二驳岸线;某某河岸线多为不规则驳岸,蜿蜒回旋,结合湖畔郁郁葱葱的林带,成萦绕迂回之势,水清木华,空间峰回路转,虚实退进,千姿百态。
沿湖而行,水流勃勃,落英纷纷,美不胜收。
将白然引在身边,成就长远以来人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梦想。
3、景观主题三园路;本园的道路基本以“曲路”和“直路”构筑。
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直路是采用带有西方景观设计的时尚。
在平面脉络的规划上,以直线与曲线交替变化,穿插交切,融合贯通,让整个路脉系统“顺”起来,同时多变的园路铺装形式和现代与传统材料的交叉运用使园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真正实现“移步换景,景随步移”。
在立面垂直空间的处理上强调了空间之间互相交错与流动,增加了公园的通透性;公园的台阶坡道、绿地高低错位,叠泉流瀑,亭廊的点缀,地形有机的波动,串连各组景观,构造出一个大气、舒展、蜿蜒的空间。
4、景观主题四园桥景观设计中有桥可造,可谓锦上添花。
我们的先辈有着非常优秀的造桥技术和艺术。
去江南看看,那里有数不尽的桥,连成一气,桥桥有景,桥桥有情。
而在此项目中我们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一曲桥连接休闲岛与湖岸。
轻巧的桥身,简约的护栏扶手,舒适的防腐木板材…,在这里应该称得上是“隐隐妞桥隔夜烟,石攀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水流,洞在清溪河处边…”5、景观主题五植物;绿色总与环境连在一起,江南的早春最是风景,绿色之营造应考虑其四维特点,即时空之变化。
在植物配置上应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
应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避免一季开花、一季萧瑟,偏枯偏荣的现象,尽量使春色早临,秋色晚去,使得绿色(花草树木)有春之绚烂、秋之金黄。
在配置手法上,春、夏之花,秋之叶、果,冬之枝、干都是很好的素材,或以春花为主,或以秋实为主,或可侧重一面,突出一季:可建成为桃花源、葡萄沟、批把林、杏花村、幽兰苑、荷花塘、修竹园、梅花弄、杨柳城等,更具诗情画意。
植物配置上体现本地鲜明的季相特点,顺应天时,景色随四季而变;使空间更具观赏。
6、景观主题六农耕民俗文化;某某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文化根基雄厚,本设计充分利用某某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氛围,将之与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引古博今,让历史长河徜徉在古朴的大地上塑造新的家园。
农耕民俗文化区主要表现某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从农耕、桑蚕、渔事、服饰等等方面,通过巧妙的造园手法,将其表现在方寸之间。
园区内放置某某的特色农耕物品,如:水车、手摇船等等八、景观环境和小品设计建筑和景观小品是构架臻善臻美生态水景公园的主要硬件,两者互动,空间上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映照,共塑公园环境的完美与和谐。
本案运用推窗即见景、低首即望水的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结合景观小品、雕塑和绿化、各种形态路面和水面的交汇,浅滩溪流配合设置,层层递进。
从而达到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环抱围合的优质生态。
公共活动场地绿化、湖岸绿化、道路绿化等均有细致入微的设计,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虚实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景观设计的匀质感和理想化。
九、地相景观设计从早春到深秋,景观的颜色由浅到深,但总的色相为绿色,在这个颜色的底色上,植物配置的色彩与季相对草坪空间景观与艺术效果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景观中的色彩需要组织,要掌握好补色对比、冷色对比、中和色、近似色补色对比的应用造成的不同景观和意境,如在受光的草坪上种植大红的花木和花卉,能取得明快的对比效果。
树木的色彩体现在叶、花、果、干四个部位,设计时应最先考虑叶色的安排。
除少数色叶树外,大多数树木的叶色都呈绿色,但随树种、四季时间的不同而有深、浅、浓、淡之分。
据了解,很多落叶树的叶子在阳光透射下会形成光影闪烁的效果,叶背呈现出嫩黄色显得轻快活泼。
落叶树的冬态也可持续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