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经典题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经典力学题(各种方式上吊的题目)

中考物理经典力学题(各种方式上吊的题目)

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

(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1)拉力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动滑轮的重为12N,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小文的体重为600 N,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Pa。

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 A︰G B=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

求:(1)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P。

3、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

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

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加挂重物前后他对杠杆A端施加的举力分别为F1、F2,已知F2=1500N。

(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F1与F2之比;(2)人的质量m人;(3)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4)已知重物G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为9:1,将重物完全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的速度为0.1m/s,若此时已知动滑轮重为100N,那么绳端B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多大?5、体重为51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物体A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2,压强变化了2750pa。

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 木头B. 玻璃C. 金属D. 塑料2. 电阻的单位是:A. 欧姆(Ω)B. 瓦特(W)C. 度(°C)D. 安培(A)3.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A. 不相等B. 相等C. 都是零D. 无法确定4.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称为:A. 电阻B. 电势差C. 电流D. 电量5. 买回来的电视机为什么要接地?A. 便于遥控器操作B. 可以节约电能C. 可以保护电视机不受雷击D. 防止被他人监听二、填空题1. 在一段导线中,电流强度为5A,通过该导线的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2. 电源的电动势是3V,如果在电路中有2个电阻相连,电阻1为2Ω,电阻2为4Ω,则总电阻为____________。

3. 经过电阻为10Ω的导线的电流强度为2A,通过该导线的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4. 当电流为1A,电阻为2Ω时,通过电阻花费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请解释电流的概念,并简述其守恒定律。

2. 什么是电阻?列举导体和绝缘体的例子并解释原因。

3. 画出并解释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示意图,分析两种电路的特点。

4. 什么是电功率?解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止被电流伤害?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C5. C二、填空题1. 电荷数为电流强度乘以时间,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2. 总电阻为电阻1与电阻2的串联电阻之和,即6Ω。

3. 电荷数为电流强度乘以时间,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4. 电功率可以根据公式P = I^2R计算,具体数值需要题目给出。

三、解答题1.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物理量。

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电路中,电流的总和等于电荷的总和除以通过的时间,即I = Q / t。

2. 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4 km/sD. 3×10^6 m/s2.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质的密度的()A. 质量B. 体积C.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D. 温度3. 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是()A. 非平衡力B. 平衡力C. 重力D. 摩擦力4.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A. 化学能→ 热能B. 热能→ 电能C. 电能→ 化学能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v = atB. v = v0 + atC. v = v0 - atD. v = 2at6.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陶瓷7.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瓦特8. 以下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色散D. 光的衍射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盐水10.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关系是()A. 动能与速度成正比B. 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C. 动能与速度成反比D. 动能与速度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数值是______ m。

2. 物体的惯性与其______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4. 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是______。

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该定律称为______定律。

6.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其线圈的______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7. 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8.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9.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______。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

初三物理力学计算练习题题目一:力的计算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的作用力是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10N = 5kg * a解得:a = 2m/s²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作用力是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20N = 2kg * a解得:a = 10m/s²3.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kg,受到的作用力是5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 m * a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50N = 10kg * a解得:a = 5m/s²题目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有两个力分别为10N和20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合力即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绘制得到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通过三角形法则计算:设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₁和F₂,合力大小为F₃,合力与力F₁的夹角为θ。

根据三角形法则可得:F₃²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已知F₁ = 10N,F₂ = 20N,角度θ为180°(因为两个力同向),代入计算得:F₃² = 10² + 20² + 2 * 10 * 20 * cos(180°)F₃² = 100 + 400 + 400F₃² = 900F₃ = 30N2.有两个力分别为15N和25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5² + 25² + 2 * 15 * 25 * cos(180°)F₃² = 225 + 625 + 750F₃² = 1600F₃ = 40N3.有两个力分别为12N和18N,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解析:同样地,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F₃² = 12² + 18² + 2 * 12 * 18 * cos(180°)F₃² = 144 + 324 + 432F₃² = 900F₃ = 30N题目三:斜面上的物体1.质量为20kg的物体放在一个倾斜角度为30°的斜面上,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九年级物理经典大题例题

九年级物理经典大题例题

(每日一练)九年级物理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往往用水作为发动机冷却剂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早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答案:A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常用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为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要往稻田里多灌些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A。

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mB.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温大约是55℃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gD.学生用的计算器功率大约是50W答案:A解析:A.一般情况下,教室的高度约为3m,故A符合题意;B.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温大约为25℃,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其质量m=Gg=0.5N10N/kg=0.05kg=50g故C不符合题意;D.学生用的计算器的功率大约为0.5m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5m/sB.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约1.6J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D.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18°C 答案:B解析:A.普通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故A不符合实际;B.物理书的质量约200g,其重力为G=mg=200×10−3kg×10N/kg=2N 课桌的高度约为ℎ=80cm=0.8m把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到课桌上需做功W=Gℎ=2N×0.8m=1.6J故B符合实际;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功率为40W,由P=UI可知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U=40W220V≈0.18A故C不符合实际;D.对于人来说最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5℃左右,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18℃,限制温度太低,故D不符合实际。

初三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全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立即停止。

这是因为()A.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C. 声音传播速度很快D.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这个值。

这是因为()A.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更快C.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3.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4.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50牛顿,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 0牛顿B. 50牛顿C. 100牛顿D. 无法确定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摩擦力?()A.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力B. 汽车刹车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力C.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受到的力D. 物体自由落体时受到的力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2:3B. 1:3:6C. 1:4:9D. 1:8:277.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惯性现象?()A. 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B. 抛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8.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能量转化?()A. 摩擦生热B.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电能转化为光能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B.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静止不动时产生感应电流C.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D. 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压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欧姆定律的应用?()A. 计算电阻两端的电压B. 计算电阻中的电流C. 计算电阻的阻值D. 计算导体的电阻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这是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递。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木头B. 塑料C. 橡胶D. 铜答案:D二、填空题1.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和____。

答案:大小、方向、作用点2.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和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三、计算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顿?答案:50N2. 一个灯泡的电阻为2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答案:10V四、实验题1. 请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右盘上放置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 请简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验证方法。

答案:将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记录下物体浸没前后液体的体积变化,然后根据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个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五、简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为什么说电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答案:电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一、选择题1. 热量的单位是:()。

A) 焦耳B) 千克C) 米D) 摄氏度2. 如果将1千克的水从20°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为:()。

A) 80千焦耳B) 334千焦耳C) 4200千焦耳D) 2100千焦耳3. 下列物质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A) 木头B) 水C) 铁D) 空气4. 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铜B) 水C) 铁D) 铝5. 蒸发是指:()。

A) 固体变为液体B) 液体变为气体C) 气体变为液体D) 液体变为固体二、填空题6. 1公斤水的比热容为______ J/(kg·°C)。

7. 水的沸点是______ °C。

8.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在常温下,气体的内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0. 当冰吸热融化成水时,吸收的热量称为______。

三、计算题11. 计算将100克水从20°C加热到80°C所需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2. 将200克冰(0°C)完全融化成水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冰的熔化热为334,000 J/kg)。

13. 若将300克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所需热量是多少。

14. 一个热水瓶内有1.5升水,水的温度为80°C,若环境温度为20°C,水冷却到环境温度所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5. 将500克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四、思考题16.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池的水比周围的空气凉快。

17.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在户外待久了会感到冷,而在温暖的室内待久了则会感到暖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本原题P29,3题)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表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到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时洗衣机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注水后变为,天然气的热值为.请你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答案详解解:天然气释放的能量;水吸收的热量;该热水器的热效率.答: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为.解析:(1) 热水器加热过程中天然气释放的能量根据即可求出;(2)直接根据即可求出洗衣机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3)机械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总的能量之比.变式训练:1.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40L ,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40L 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为2365.89m 3,注水后变为2366.05m 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小华进行了以下计算,请你将相应结果填写好(不用写计算过程,只填写结果): (1)40L 水吸收的热量为 _____;(2)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为 _____; (3)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____; (4)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为 _____.答案(1)根据水的体积,利用Q 吸=cm △t=c ρV 水△t 即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表前后示数之差就是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 (3)利用Q=qV 求出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4)机械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答案】解:(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cρV 水△t=4.2×103J/(kg•℃)×1.0×103kg/m3×40×10-3m3×(40℃-15℃)=4.2×106J;(2)共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2366.05m3-2365.89m3=0.16m3;(3)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Q=qV=3.2×107J/m3×0.16m3=5.12×106J;(4)该热水器的热效率:η=×100\%=×100\%≈82\%.故答案为:(1)4.2×106J;(2)0.16m3;(3)5.12×106J;(4)82\%.【点评】本题为热量的综合计算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密度公式、热效率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属于中档题.变式训练:2.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该热水器的铭牌标明了它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小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他把家里自动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达到时洗衣机便会自动停止注水.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为15℃,热水器输出热水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天然气的热值为,请回答:(1)洗衣机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2)注入的水升温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若铭牌标注热水器的效率为,则注入水结束后,天然气表的示数是多少?(标注的铭牌是准确的)答案解:(1)注入水的体积:,由得水的质量:;(2)水吸收的热量:•℃)℃℃);(2)由热水器的效率得天然气释放的热量:;由可得消耗天然气的体积:;天然气表的示数为答:(1)洗衣机注入水的质量是;(2)注入的水升温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3)若铭牌标注热水器的效率为,则注入水结束后,天然气表的示数是解析(1)已知水的体积和密度,利用计算水的质量;(2)热量公式可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3)由效率公式可以求出天然气释放的热量,由可求得需消耗天然气.2. 小明学习了热学的有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将、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kg煤?(3)小明家煤炉效率只有,请问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4)家用煤炉除热效率低、浪费能源外,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什么?答案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 (2)由题知,,,;(3)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煤不能完全燃烧、有热损失;(4)用煤炉烧水的主要缺点:效率低、污染环境.答:(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2)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煤;(3)小明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煤不能完全燃烧、有热损失;(4)污染环境.解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由题知(从理论上讲),再利用计算需要煤的质量;(3)用煤燃烧加热时,煤不能完全燃烧、热量散失严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水吸收;(4)从煤炉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3. 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氢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的氢气可放出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大于/等于/小于).答案详解等于解:完全燃烧氢气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后,剩余氢气的热值不变,仍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等于.解析:知道氢气的质量和热值,根据求出完全燃烧的氢气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4. 通过查表可知汽油的热值为,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完全燃烧0.5kg的汽油产生_____J的热量。

答案详解1kg汽油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解析:考查单位的物理意义以及简单的运算.5. 在冬天,为了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暖气片每小时需放出的热量,若流入暖气片的水温是80℃,流出水温是65℃,求每小时需要有多少80℃的热水流入暖气片?答案详解已知:热量为,温差,水的比热容根据公式:质量=热量/温度/比热容,则:水质量答:每小时需要100千克80摄氏度的热水流入暖气片.6.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________时所吸收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 __表示。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答案1 ℃热量比热焦/(千克·℃)J/(kg·℃)升高1 ℃4.2×103焦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酒精热值,他在烧杯中加入水,调好装置后,加热使水温升高,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他测得此过程中消耗了酒精,利用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算得酒精热值_____,他查表得到,发现两者偏差较大,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原因即可)。

答案详解;;酒精未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未完全被水吸收)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概念与计算和热值。

8.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初温末温(1)分析比较(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别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3)实验中用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并完成各项操作,采用的实验方法是.答案详解1、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控制变量法解:(1)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3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水与煤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末温度相同而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得: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由表中实验序号为3、4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煤油的质量相同而升高的温度不同,煤油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得: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3)实验中用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1、3;(2)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3)控制变量法.解析:(1)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控制物质的质量和初末温度都相同而物质种类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3、4的两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探究影响物质吸热的因素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水吸收的热量;酒精热值;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或者酒精燃烧了释放的热量并没有被水完全吸收,测得数值就会比实际值小很多。

变式训练:有四个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1、3两烧杯的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有关.答案解:(1)1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8分钟,2杯的质量是1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2)3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4杯的质量是2 00g,升高4℃用的时间是2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3)1杯的质量是2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8分钟,3杯的质量是2 00g,升高8℃用的时间是4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系.故答案为:(1)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3)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4)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解析本题为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应当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本题是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9. 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的水从加热到,燃烧了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无烟煤的热值是.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答案详解已知:水的质量,初温,末温,,无烟煤的质量,无烟煤的热值是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的效率解:(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锅炉的效率.答:(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此锅炉的效率是.解析:(1)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求出无烟煤放出的热量;(3)根据求出锅炉的效率.10. 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