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例1。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说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工序卡片。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周末到了,小明妈妈做好早饭喊小明吃饭,小明要尽快完成三件事情:①起床1分钟②洗漱5分钟③听早间广播5分钟怎样安排时间比较合理?追问:先洗漱再起床可以吗?看来,安排事情时要有先后顺序。

(板书:先后顺序)为什么一边洗漱一边听广播?看来,有些事情同时进行可以节约时间。

(板书:同时进行)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我们通过合理安排来节约时间。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吃过早饭,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出示例2画面)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谁能说给大家听?如果你是小明,要想让李阿姨尽快喝到茶,你准备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沏茶问题。

(板书课题:沏茶问题)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先安静思考,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用工序卡片摆一摆,最后列式计算出你们组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安排的?(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一共用了多少分钟?)预设:①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4分钟)②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洗茶杯③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11分钟)洗茶杯找茶叶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数学课程。

本节课通过沏茶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沏茶问题的情境图,以及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找出解决问题最优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统筹思想和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解决沏茶问题,掌握统筹思想,学会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统筹思想,学会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统筹思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沏茶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画图、列表等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3.交流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里的一节课,本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上作出选择,包括如何沏茶,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从而使学生体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统筹思想。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学会利用优化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统筹思想。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比较能力。

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学会利用优化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统筹思想。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并掌握优化思想的内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优化思想。

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张沏茶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沏茶,并且已经学会了人类的许多沏茶技巧。

由此引入本课的主题——《沏茶问题》。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你如何沏茶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客人尽快喝上茶。

2. 自主探究,学习新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使客人尽快喝上茶。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分享。

最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从而更容易解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3例1【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课标》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诱导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操作练习法、联系生活法【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激趣导入1.墨墨是我的女儿,她每天早上7:00起床,每天都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吃早餐10分钟、起床1分钟、洗漱3分钟、听英语单词朗读8分钟、步行上学10分钟。

2.请你为墨墨安排合理的做事顺序,如果墨墨要在7:25到校,她会迟到吗?3.下面的事情哪些可以同时做?①三岁小孩上楼梯、数数、猜谜语。

②看电视、泡脚、洗脸。

③坐车、吃苹果、听音乐、踢足球、关灯睡觉。

(设计意图:渗透有序做事、同时可以做的事,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4、了解华罗庚的优化法,渗透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第【1】篇〗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说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合理安排沏茶的工序问题中,学会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解决沏茶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说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五、说教学准备:课件、工序卡纸片、六、说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31、师:王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一直给大家上的是数学课,但是今天王老师在上数学课之前想先考一考我们班同学的语文知识怎么样。

大家有没有信心?2师: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说一句话吗?板书:一边()一边()生1:……生2:……(老师即时评价)师:刚才同学们在造句中说的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都是同时做几件事,不仅在语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今天的数学课里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好不好?2、引题: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把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了,就会节省时间。

今天就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1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31、(让学生翻到课本113页)星期天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

(教师模拟门铃声)谁来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一名同学说)谁还想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妈妈让小明干什么?小明想什么?尽快是什么意思?2、导入:为了使李阿姨能尽快喝到水,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三、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201、讨论:2师:根据你平时沏茶的做法和小明家当时的情况,你想一想,小明需要做哪些事?(洗水壶、烧水、找茶叶、找茶杯、沏茶。

沏茶问题说课稿

沏茶问题说课稿

沏茶问题说课稿教案: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沏茶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条件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喜欢喝茶吗?你们知道如何沏茶吗?请你们谈谈如何沏一杯好喝的茶。

2.呈现问题(5分钟)教师将“沏茶问题”呈现给学生:小明家有一壶已经准备好的热水,而在茶叶上方有一个装满冷水的小杯子。

请问小明如何在不倒掉任何水的情况下,将茶杯中的冷水倒入茶叶中?3.讨论与分析(10分钟)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自己的思路告诉老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茶杯和茶壶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茶杯中的冷水和茶壶中的热水是否会发生水平平衡?4.解决问题(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解决。

学生可以选择用实物模拟实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如果茶杯中的冷水比茶壶中的热水多,我们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冷水倒入茶壶?6.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例如:如果茶杯中的冷水比茶壶中的热水多两倍,我们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冷水倒入茶壶?四、板书设计沏茶问题小明家有一壶热水茶叶上方有一个装满冷水的小杯子如何将茶杯中的冷水倒入茶叶中五、教学反思通过“沏茶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

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方式较为单一,需要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合理安排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模拟沏茶过程。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图示法和列表法优化时间安排。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表示在实际应用时仍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加强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多个优化方案中,判断并选择最优方案。
举例解释:对于难点内容,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a.利用具体的沏茶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将抽象的时间关系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b.对于统筹方法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形象地展示如何合理安排各个步骤,以提高效率。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5.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沏茶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学会运用图示法、列表法等分析沏茶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找出最优解。
-掌握运用统筹方法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优化的基本思路。
c.在比较多个优化方案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节省时间的关键点,如并行处理任务、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等,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学广角——优化》中的《沏茶问题》。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比如,早上起床后要快速准备并出门上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优化的奥秘。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七册“数学广角”第1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

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猜谜语吗?2.请大家看大屏幕。

3.导入新课(过渡语略)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星期天,小明家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

(出示主题图)2.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3.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5.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6.现在,请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小组合作:(1)学生动手设计方案(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A.把做每件事的时间相加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C: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对于这三种方案,那个更好呢?请同学们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第二课时沏茶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设计意图五个方面谈谈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时。

这个单元一共有4个例题,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例如生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无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方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生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求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良好意识,难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
1、引导学生主动尝试用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沏茶,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创造性使用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利用与整合,将例题与练习串成一个连贯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历发现过程,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充满探索、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说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1、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家中招待客人要沏茶是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本身也有过亲身经历。

2、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新知。

3、用再创造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活动空间中,从体验到归纳,从类比到猜想,从发现到证明。

五、说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话,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初步体会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
1、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我设计了“沏茶问题”、“做饭问题”、“起床问题”等一系列生活问题的活动,在一项项的活动中把合理安排时间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从多种方案中形成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2、以为小明提供帮助为主线,在说一说、想一想、摆一摆、贴一贴、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激发竞争意识,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为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我设计了“做饭问题”及相关的拓展题。

做饭问题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有序地思考,只要理清了烧饭的顺序,问题(1)与“沏茶问题”相似,基本上能顺利地用流程图表示出来,但添加信息“烧肉8分钟”后的问题(2)增加了难度,于是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而引起学生的争议,这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说出不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明白饭熟了自己会跳,我们不用去管它,煮饭的同时依次把四样菜烧好就可以吃饭了,这样层层递进的练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举例生活,提升“合理”
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案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的乐趣,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有的事情能同时做,但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明确在合理的同时还要科学。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最后点明,在生活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希望学生能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升华本堂课的主题。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中我注意使用了两种不同粗细的箭头符号,以体现出在沏茶问题、做饭问题中的两条线索,粗箭头为“明线”,细箭头为“暗线”,对于学生计算总用时多少,一般情况下即明线中的时间和,暗线是与明线中的某一段并存的,使学生明白在烧水的同时可以洗茶杯、找茶叶,但洗茶杯、找茶叶却不是同时完成的,这两件事情必须依次完成,引导学生去关注暗线中的包含的“暗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