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12三门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介[1]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模板(3篇)

第1篇一、工程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本项目拟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以解决当地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技术先进、运行稳定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形象。
1.3 项目规模本项目设计处理生活垃圾量为XXX吨/日,年处理量为XXX万吨。
二、工程可行性分析2.1 技术可行性垃圾焚烧技术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
本项目拟采用成熟可靠的焚烧技术,确保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2.2 经济可行性本项目投资估算为XXX亿元,预计年运行成本为XXX亿元,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和余热利用,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3 环保可行性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工程方案设计3.1 垃圾接收与贮存3.1.1 接收系统本项目采用封闭式垃圾接收系统,确保垃圾接收过程中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接收系统包括垃圾称重系统、垃圾输送系统等。
3.1.2 贮存系统垃圾贮存系统采用密封式垃圾池,有效防止垃圾臭气外泄,同时具备垃圾调节功能,确保垃圾焚烧过程的稳定运行。
3.2 垃圾焚烧系统3.2.1 焚烧炉本项目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能力强、运行稳定等优点。
焚烧炉尺寸为XXXm×XXXm,处理能力为XXX吨/日。
3.2.2 燃烧辅助设备包括空气预热器、烟气净化系统、余热锅炉等,确保焚烧过程的稳定性和环保性。
3.3 烟气净化系统本项目采用高效烟气净化技术,包括烟气脱硝、脱硫、除尘等,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4 余热利用系统本项目采用余热锅炉回收焚烧过程中的余热,用于发电或供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初步)

通过对大连市生活垃圾的分析,结合国际领先技术,此次设计采用 500t/d 处理量的 炉排炉 3 条生产线来满足处理要求。垃圾经垃圾池停留 5~7 天后进入垃圾焚烧炉,此期 间垃圾含水率减少约 7%,热值增加约 24%,其中沥滤液通过 UASB+MBR+NF 工艺进 行处理,达到杂用水回用标准。垃圾焚烧后的灰渣经降温后拉至填埋厂用做覆盖土,而 烟气经过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后进入烟气净化装置,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半干喷雾+活性 炭吸附+袋式除尘工艺,使出口烟气达到国家烟气排放标准。余热锅炉总蒸发量为 102t/h, 带动两台 C6-3.34/0.981 汽轮机发电,年产电约为 0.96 亿度。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沥滤液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完成了大连 1500t/d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初步设计。该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服 务于大连市生活垃圾。由于大连沿海城市的特性,导致垃圾 60%左右的含水率,较国家 平均水平要高,而 4620kJ/kg 的低位热值也仅占国家的平均水平。
1.1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 1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征及危害 ................................................................................... 2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范本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产生难以处理的污染物。
因此,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成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式,既能有效减少垃圾的占用,又能将垃圾转化为能源。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 项目地点:(填写具体地点)3. 项目规模:(填写预计处理垃圾的数量,如每天处理100吨垃圾)4. 项目目标:实现可持续城市垃圾处理,降低环境污染,提供清洁能源三、项目内容和工艺流程1. 概述:本项目以焚烧城市垃圾为主要工艺,通过发电装置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城市的能源需求。
2. 工艺流程:(1) 垃圾运输:将城市垃圾通过专业的垃圾收集车辆运输至焚烧发电厂。
(2) 垃圾存储与预处理:垃圾经过初步分类和处理后,存储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止异味和二次污染。
(3) 垃圾焚烧:将垃圾投入到焚烧炉中进行焚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和灰渣。
(4) 热能转化:通过余热锅炉和蒸汽涡轮机,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5) 废气处理:对焚烧炉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除尘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6) 灰渣处理:对焚烧后的灰渣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安全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四、环境影响评价1. 噪音控制: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如增设隔音设备、降低机械噪音等。
2. 废气排放:应建立废气处理系统,通过脱硫、除尘等措施,确保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3. 水质保护: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或回用技术。
五、项目效益1. 能源利用:通过焚烧垃圾转化热能为电能,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垃圾处理: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占地面积,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
3. 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 经济效益: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范本

垃圾焚烧工程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1.1 项目名称:垃圾焚烧工程1.2 项目地点:中国XX省XX市1.3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为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而进行的垃圾焚烧工程,旨在通过高效清洁的方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将垃圾资源化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 项目规模:本项目设计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XX吨/日,年焚烧处理能力XX万吨。
1.5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XX亿元,其中设备投资XX亿元,建设工程投资XX亿元。
1.6 项目建设周期:XX年二、工程技术方案2.1 技术路线:本项目选用先进的焚烧处理技术,采用XX工艺为主,结合XX技术,实现高效、清洁、资源化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2.2 设备选型:项目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焚烧设备和配套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处理效率。
2.3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垃圾接收、储存、输送、焚烧炉、余热利用系统、气体净化、废渣处理等。
2.4 系统运行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对设备和处理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控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5 污染物排放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焚烧废气和废渣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废气和废渣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6 能源利用:实现废热利用,并将余热转化为电力或其他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7 技术经济性评价:预计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X年,内部收益率达到XX%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环境影响评价3.1 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前,进行了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2 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封闭式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运行期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并排放;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3.3 环境保护投入:项目将设立环保专项基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和监测等环保投入支出,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许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许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许昌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16年8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3)1.1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3)1.2项目建设内容 (3)1.3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8)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8)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2.3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9)3 工程分析 (11)3.1废气产生及污染防治措施 (11)3.2废水产生及污染防治措施 (12)3.3噪声产生及污染防治措施 (12)3.4固废产生及污染防治措施 (12)3.5生态影响 (12)4 环境影响及预测结果分析 (14)4.1施工期 (14)4.2运营期 (15)5环境风险分析 (17)5.1环境风险预测结果 (17)5.2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7)5.3应急预案 (18)6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论证 (18)7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8)8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8)9 公众参与 (19)10厂址选择合理性结论 (19)11结论 (19)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许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于许昌市西郊香山公园(原垃圾填埋场封场而建)以南,庞庄村以西,垃圾填埋场以北及以东地块。
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250吨,垃圾来源于许昌市域及周边县城。
许昌市垃圾目前主要去处的许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天健热电有限公司)的2台焚烧炉建成于2004年5月,采用的是早期的CFB炉,从锅炉的技术先进性和环保的要求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环境和发展的要求;且根据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许昌天健热电有限公司现有厂址位于主城区规划范围内,已规划为商业用地、体育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故考虑对现有许昌天健热电有限公司进行搬迁。
许昌市人民政府2015年6月1日专门召开了许昌天健热电有限公司搬迁工作的专题会议,提出将许昌天健热电有限公司搬迁至庞庄垃圾填埋场附近,厂址附近的庞庄村由政府进行整体搬迁。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情况汇报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情况汇报
本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开工以来,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项目位于城市边缘,
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
项目的建设旨在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实现资源化利用和能源回收。
首先,项目的土地平整和厂房建设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焚烧炉、发电设备等主要设施已经安装到位,正在进行系统调试和联调工作。
同时,项目周边的环境治理和绿化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确保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其次,项目的技术装备和环保设施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焚烧炉采用先进的流化床燃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废气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项目还配置了烟气脱硫、脱硝等设备,确保烟气排放达标。
再次,项目的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过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发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为城市供应清洁能源。
最后,项目的运营管理团队已经组建完毕,具备丰富的垃圾处理和发电运营经验。
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确保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营和日常管理。
同时,项目还将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总的来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进展顺利,技术设备达标,环保效益显著,预计将为城市垃圾处理和清洁能源供应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
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书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书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等,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方式,具有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本项目计划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____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和设备,将垃圾转化为电能,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二、项目背景(一)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城市垃圾处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填埋场容量逐渐饱和,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上网电价补贴、税收优惠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市场需求随着城市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垃圾焚烧发电所产生的电能能够有效补充电力供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项目选址(一)选址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要求。
2、距离居民区、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3、交通便利,便于垃圾运输和电力输送。
(二)选址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初步选定在______(具体地址)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
该地址交通便利,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具备建设条件。
四、技术方案(一)焚烧工艺采用先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能够实现垃圾的充分燃烧,减少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排放。
(二)余热利用通过余热锅炉将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三)烟气处理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确保烟气达标排放。
(四)飞灰处理飞灰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后,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全填埋。
五、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一)建设规模日处理垃圾____吨,配置____台焚烧炉和____台汽轮发电机组。
(二)建设内容1、主体工程:包括垃圾接收与储存系统、焚烧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发电系统等。
河南三门峡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资格预审公告

河南三门峡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资格预审公告一、资格预审条件本采购项目三门峡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已由相关部门批准实施,项目授权主体为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项目实施机构为三门峡市城市管理局(以下简称采购人)。
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前的资格预审,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社会资本方(以下简称申请人)提出资格预审申请。
二、项目概况及采购内容1、项目名称:三门峡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 项目资格预审2、采购编号:三财采购(2018)第233号总第3462号三公资采(2018)169号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4、项目概况: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门峡市市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三门峡市市区生活垃圾收集与清运、三门峡市市区公共厕所的运行和管理、三门峡市市区垃圾中转站运行和管理、湖滨区等各辖区所管乡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三门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及运营。
5、标段划分:本项目划分为两个标段一标段:城乡环卫一体化子项目二标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子项目三、采购需求一标段:城乡环卫一体化子项目1、项目全生命周期:10年零2个月,其中建设期共2个月,运营期为10年。
初步拟定建设期为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运营期为2019年1月至2028年12月。
2、投资概算:项目期初总投资共9151.2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环卫设备,其中市区设备投资5138.2万元,乡镇设备投资4013.00万元。
项目资本金为183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项目拟融资73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
3、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运营内容包括三门峡市市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公共厕所的运营管理、垃圾中转站的运营管理及湖滨区等各辖区所管乡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
4、运作模式:BOO模式。
5、回报机制:本项目回报机制为政府付费。
二标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子项目1、项目全生命周期:本项目合作周期共计30年,其中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2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介
一、项目公司基本情况
三门峡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系杭州锦江集团全资子公司,是按照市政府与锦江集团签订的《三门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由锦江集团出资在三门峡市注册成立,专门负责三门峡城乡生活垃圾(包括市政污泥、餐厨、秸秆等固体废弃物)焚烧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
二、项目建设规模
本期建设2×500t/d CFB垃圾焚烧锅炉+1×N25MW汽轮发电机组,预留扩建场地。
日处理生活垃圾1300吨,入炉垃圾1000吨,同时配套建设垃圾预处理、烟气净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废水处理、飞灰固化与炉渣综合处理利用等环保设施及公用工程。
项目主要服务区域为三门峡中心城区及周边6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乡镇。
项目占地约120亩,计划总投资5.6亿元。
三、项目建设工期
计划2016年底前,完成项目核准的各项前置审批手续,取得市发改委对项目的核准文件,2017年底项目建成投运。
四、项目建成标准及实现措施
我们承诺将项目建成环境优美的星级式花园工厂及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环保教育示范基地。
1、项目规划与设计一流。
集成各种不同垃圾焚烧工艺的技术优势,对三门峡项目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垃圾前处理技术+循环流化床工艺,排放指标均达到及优于欧盟2000标准,烟所监测系统与当地环保部门在线联网,各种排放指标向社会及时公布。
2、工程建设一流,将三门峡项目建成一流的星级式花园工厂,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区建设、互不影响,生产区全封闭,即采用钢结构将整个生产厂区笼罩起来,增加外部美观度,改善现场环境;建设观光式参观通道、垃圾除臭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处理达到回用水标准,实现污水零排放,厂区绿化率达30%。
五、目前进行的主要工作。
环评、水资源、水保、地灾、压矿等论证、评价、评估工作已展开。
项目用地勘界已完成,用地预审涉及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已按程序开展。
六、关联项目
(一)垃圾资源化分选项目依托三门峡垃圾填埋场建设日处理300吨的垃圾资源化分选厂,市城管局已同意建设,并指了建设场地,占地约5亩。
城管局要求我们在建设分选厂的同时,利用场地平整出来的多余土方帮助加固填埋场挡坝,公司已同意。
目前公司技术部门正在拿建设方案。
(二)三门峡环卫一体化项目市政府决定将环卫业务推向市场,市城管局正在调研、出方案,经与城管局主要领导多次交流、沟通,城管局同意我们参与此项目的竞争,要求我们拿方案,公司已派环卫服务公司来人考察、调研,与城管局、环卫处进行了深入交流,目前环卫公司正在出方案。
附件:焚烧发电项目主要经过
2013年3月,市政府与杭州锦江集团签订《三门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启动。
2013年8月,根据协议要求,集团出资在三门峡市注册成立项目公司——三门峡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该项目筹建工作。
2014年6月,组建项目部,派驻负责人,推进前期工作。
2016年3月,在市政府吕大伟副秘书长的主持下,市发改委召集有关部门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标志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5月9日,市委郭书记在市委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推进协调会,会议要求各部门紧密配合,加快项目推进,务必于今年内完成各项审批手续,年底前项目开工。
2016年5月23日,市委再次就项目推进召开协调会,对项目前期各项报批手续做了分工和完成时间要求。
2016年6月18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项目推进有关工作,次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杨骁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踏勘厂址,确定两个备选厂址。
2016年6月21-22日,项目部邀请两家环评机构和中国联合工程院踏勘市领导确定的两个备选厂址,从专业角度分析最优方案,并给出建议。
23日,项目公司将上述专业机构给出的分析及建议报告市政府及规划局。
2016年7月9日(周六),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选址问题。
当日下午市委领导主持会议讨论项目选址。
2016年7月12日,市规划局出具项目选址陕州区张茅乡的初步意见。
三门峡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2016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