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管理思想史》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 •雷恩博士(DanielA .Wren )所著的()书于1979年出版。
( ) 2、研究历史问题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地总结、辩证地否定、批判地吸收,在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在学习的基础上()。
( ) 3、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是()。
( ) 4、希伯来人很善于利用()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
(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5、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都体现在法律上,他们在法律上做出了民事控制、事故责任、生产控制与激励以及()等规定。
()6、()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
()7、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8、()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9、“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提出的治国思想。
()10、孟子全部管理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
()11、“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是()所强调的管理者应有的创新精神。
()12、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的社会分工。
()13、工业革命之前,()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14、亚当•斯密的()的观点对早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
()15、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16、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17、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
管理思想史阶段测试1-5答案

第1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体现出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并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A。
政治学B。
国富论C.理想国D。
法典第2题: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是()A。
罗马人B。
埃及人C。
希腊人D.中国人第3题:古希腊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 A.奴隶时代B.议会时代C.荷马时代D。
理想国时代第4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人是()A。
治国贤哲B。
卫国的武士C。
民间艺工D。
贫民和奴隶第5题:“精神接生术”即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而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是由()提出的。
A。
苏格拉底B.色诺芬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第6题:奴隶主思想家()对管理人员达到选择标准进行了论述,他在其著作《论农业》中,提出了挑选管家的九条原则。
A。
贾图B。
瓦罗C.莱恩D.阿奎那第7题:“神学之父”()的著作《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A。
色诺芬B。
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
阿奎那第8题: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作为国家行为的标准.A。
政治学B。
家庭管理C.理想国D。
法典第9题:以下不是古希腊的改革家、思想家的是()A。
色诺芬B。
亚里士多德C。
阿奎那D。
柏拉图第10题: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的实践者。
A.管理跨度B。
管理层次C。
管理组织D。
管理职能第11题:《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该著作是由()写成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色诺芬D。
亚里士多德第12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之一是: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的关系问题。
A.所有者和经营者B.领导者和被领导者C。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D.奴隶主和奴隶第13题:色诺芬的《家庭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不包括()A。
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B。
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C。
首次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D.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第14题:在()的建立过程中,积累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A。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所著的一书于1979年出版。
2.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 3.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4.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到,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6.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7.“老三论”是指、和。
8.西蒙用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9.赫茨伯格发现,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包括和两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 A.巴比奇 B.安德鲁·尤尔 C.杰文斯 D.李嘉图 2.泰勒的主要著作有() A.《劳动、工资和利润》B.《科学管理原理》 C.《动作研究》 D.《科学管理入门》 3.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
这是()试验得出的结论。
1A.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 B.访谈计划试验 C.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D.车间照明试验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
A.安全上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 D.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5.“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这一观点是()理论中提及的。
A.X 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6.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
A.5种 B.6种 C.7种D.8种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行为科学2.X理论 3.魅力型权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马斯洛的动机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管理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管理思想史试题及答案管理思想史是研究管理理念、原则和实践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学科。
它不仅涵盖了管理理论的发展,还包括了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实践中。
本文档将提供一份管理思想史的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和复习之用。
一、选择题1. 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以下哪位管理学家?A. 亨利·福特B. 弗雷德里克·泰勒C. 马克斯·韦伯D. 彼得·德鲁克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亨利·福特的创新管理实践?A. 流水线生产B. 高工资政策C. 工作丰富化D. 大规模生产答案:C3. 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理想的官僚组织结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明确的等级制度B. 规则和规章制度C. 个人魅力领导D. 职位专业化答案:C4. 彼得·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A. 强调了管理的科学性B. 提出了管理的目标性C. 强调了知识工作者的重要性D. 提倡了分权管理答案:C二、填空题1. 管理的四大职能包括:________、组织、领导和控制。
答案:规划2. 20世纪50年代,________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人际关系运动的兴起。
答案:人际关系3.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多个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________系统。
答案:开放4. 质量管理中,________循环是指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的持续改进过程。
答案:PDCA(或德明环)三、简答题1. 描述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他提出了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的概念,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选择和培训工人,并根据工作性能来支付报酬。
泰勒认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确保工人获得较高的工资。
2.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对现代组织管理有何影响?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强调了组织结构的理性化和法制化。
《管理思想史》阶段测试1-5附答案

第1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体现出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并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问题。
A. 政治学B. 国富论C. 理想国D. 法典第2题: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是()A. 罗马人B. 埃及人C. 希腊人D. 中国人第3题:古希腊历史上从公元前11世纪到前9—8世纪因荷马史诗而习称()A. 奴隶时代B. 议会时代C. 荷马时代D. 理想国时代第4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人是()A. 治国贤哲B. 卫国的武士C. 民间艺工D. 贫民和奴隶第5题:“精神接生术”即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而从个别求得一般的方法是由()提出的。
A. 苏格拉底B. 色诺芬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第6题:奴隶主思想家()对管理人员达到选择标准进行了论述,他在其著作《论农业》中,提出了挑选管家的九条原则。
A. 贾图B. 瓦罗C. 莱恩D. 阿奎那第7题:“神学之父”()的著作《神学大全》被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A. 色诺芬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阿奎那第8题:汉穆拉比为了巩固其统治,编制了()作为国家行为的标准。
A. 政治学B. 家庭管理C. 理想国D. 法典第9题:以下不是古希腊的改革家、思想家的是( )A. 色诺芬B. 亚里士多德C. 阿奎那D. 柏拉图第10题: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的实践者。
A. 管理跨度B. 管理层次C. 管理组织D. 管理职能第11题:《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该著作是由()写成的。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色诺芬D. 亚里士多德第12题: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体现的管理思想之一是: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的关系问题。
A. 所有者和经营者B.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C.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D. 奴隶主和奴隶第13题:色诺芬的《家庭管理》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不包括()A. 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B. 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C. 首次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D. 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第14题:在()的建立过程中,积累了集权、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西方管理思想史模拟试卷一

西方管理思想史模拟试卷一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西方管理思想史模拟试卷(一) 身份证: 姓名: 考号: 考点: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指出,人除了有经济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3、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4、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5、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
6、经理的信息传播者角色面向的是组织内部,而其角色则面向外部,把本组织的信息向组织周围的环境传播。
7、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取决于它。
8、“老三论”是指、和。
9、“新三论”是指、和。
10、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11、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做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
12、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
13、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须遵守的八条原则。
14、社会和发展使已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
15、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首要。
16、敏锐的观察力是预测和预见未来的首要。
17、抓住时机、果断决策,使企业始终和市场的变化同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
18、典型的美国式以为主的管理,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
19、典型的日本式管理是以为主的管理,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上下协商的决策制度,员工对组织忠诚与企业对社会负责等。
20、中国式的管理则是以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的价值和积极性,强调管理的“人和效应”,制度管理显得比较松懈,理性精神表现不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管理思想史历年考题(含答案) (1)

四川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思想史试卷 (课程代码0608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 B.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C.企业经营 D.管理者和管理组织2.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是【 C 】A.美国人 B.法国人C.意大利人 D.德国人3.属于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现实原因是【A 】A.劳资关系 B.资本主义精神的确立C.经济危机频繁 D.工人革命4.根据泰勒的“差别工资制”,当工人工作超过定额时,工资支付率是【 D 】 A.定额工资的U0% B.定额工资的115%C.定额工资的120% D.定额工资的125%5.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B 】A.通过世袭地位来管理的 B.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的C.实行选举制的 D.公私不分的6.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管理的核心是【 C】A.权力 B.拴制 C.协作 D.决策7.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梅奥是【 B 】A.德国人 B.霍桑试验的主持人C.群体行为理论的创始人 D.霍桑工厂的总经理8.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C 】A.工资福利 B.工作监督C.挑战性的工作 D.人际关系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公式B- f(P×E)中,E的涵义是【 B 】A.行为 B.环境C.个人 D.函数10.管理方格图理论的坐标图的X坐标轴代表的是【 D 】A.关心领导 B.关心人C.关心利润 D.关心生产11.以下属于行为科学理论局限性的是【 A 】A.将管理对象局限为人 B.研究方法过于繁琐C.没有深入研究外部环境的影响 D.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12.维纳是以下哪一个管理科学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C 】A.信息论学派 B.耗散结构学派C.控制论学派 D.系统论学派13.社会系统学派大师巴纳德认为,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协作 B.决策C.权变 D.能率14.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管理的核心是【 D 】A.权力 B.控制C.协作 D.决策15.提出“目标管理”的管理学大师一般被归人以下哪一个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C 】A.社会系统学派 B.经理角色学派C.经验学派 D.权变学派16.权变营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D 】A.阿曼德·费根堡姆 B.戴明C.休哈特 D.菲德勒17.根据经理角色学派观点,作为领导者的经理的首要工作是【 D 】A.对下属探究和干预 B.诱导和激励C.出席礼仪活动 D.人事工作18.与戴明博士一起被归人生产质量管理学派的管理学者是【 C 】A.安索夫 B.约翰·科特C.休哈特 D.菲德勒19.不属于战略5P定义内涵的是【 D 】A.计划B.定位 C.策略D.渠道20.威廉·大内不是【 A 】A.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B.日本人C.Z理论的创始人D.博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管理思想史练习题

管理思想史试卷(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是《汉漠拉比法典》。
2.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
4.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生产和管理制度。
5.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
6.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的主要结论。
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8.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9.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10.雷定认为,领导效率的模型,取决于对工作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和效率高低三种因素。
11.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须遵守的八条原则。
12.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13.知识管理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14.彼得.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15.行会最早在10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后来相继出现于法国、英国和德国。
16. 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二、选择(每题2分,共16分)1.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
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A)。
A. 财富是否得到增加B. 管理是否规范C. 控制是否严密D. 组织活动是否有效率2.文化管理要求组织是(A ).A.学习型组织 B.直线型组织C. 职能型组织 D.直线职能型组织3.法约尔认为,(D)的科学管理理论同他的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A. 孔茨B. 奥福德C. 布朗D. 泰勒4.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B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巴比伦王国为了巩固其统治,_______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
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奥和蒙特斯伯格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泰勒科学管理思想不同的新观点:其一是职工是_______,其二是企业中存在_______,其三是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_______。
4.美国行为科学家麦克米兰在1966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类基本激励需要:即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
5.最早研究分工的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早于亚当·斯密9年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分工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一个主要支柱。
6.波特在对行业结构的5种作用力进行深入分析以后,提出了企业的3种基本的竞争战略。
这3种战略就是:_______战略、_______战略和_______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
A.资本主义
B.人文主义
C.个性解放
D.人身自由
2.霍桑实验的结果由梅奥于1933年将它正式发表,书名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这就是行为科学的前身——( )学说的正式诞生。
A.公共关系
B.群体关系
C.社会人
D.人际关系
3.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 )的实践者。
A.管理跨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组织
D.管理职能
4.马基雅维利在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认识到:( )在国家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A.国王
B.人民
C.圣徒
D.教皇
5.苏格拉底用问答法传播他的思想,他把这种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而从个别求得一般
的方法,叫做( )。
A.综合技术
B.分析归纳技术
C.精神传播术
D.精神接生术
6.( )是组成组织的最小单元,也是组织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活动的基础。
A.个体
B.小组
C.单位
D.人
7.所谓( )就是指企业经营管理无论是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机构的设置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企业的经营环境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A.现代组织
B.柔性技术
C.柔性组织
D.弹性组织
8.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提出了一种比较流行的管理理论——(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9.东方管理思想的主要来源是( )。
A.中国文化
B.日本文化
C.儒家文化
D.印度文化
10.在法家学派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其管理的核心是以( )的强制手段来求得公平的社会
理想。
A.奖励
B.惩罚
C.纪律
D.奖惩赏罚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
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历史学家阿芒德·托因比说:对于摧毁旧英国,建立一个新英国,并促使全世界走向工业化起过最大作用的是两个人,一个是( ),另一个是( )。
A.约翰·贝隆
B.约翰·凯伊
C.亚当·斯密
D.纽可门
E.詹姆斯·瓦特
2.泰勒管理哲学带来深远影响的结果是:在科学管理下,双方心理态度上发生的伟大革命,把注意力从被视为最重要的( )剩余上移开,而共同把注意力转向( )剩余上,一直到剩余大大增加。
A.创造
B.分配
C.增加
D.利用
E.积累
3.科学管理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同时也是第一次管理思想的大综合,它是使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 )的飞跃,它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是人类社会自我发展过程中
的一个( )。
A.质
B.量
C.里程碑
D.奠基石
E.桥梁
4.行为科学的产生是(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 )发展的必然结果。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上层建筑
D.管理思想
E.管理理论
5.管理方格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来的,他们用纵轴表示对( )的关心度;用横轴表示对( )的关心度,并将它们划分为9格,作为关心的标尺。
A.人
B.组织
C.事
D.责任 B.权力
6.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认为,管理人员应该( )什么职能以及应当( )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A.有些
B.驾御
C.如何
D.运用
E.知道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艺复兴运动
2.非正式组织
3.老子的“无为管理”
4.马斯洛的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日本文化的渊源是什么?
2.古典管理理论的缺点
3.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包括了哪三个方面?
六、论述题(13分)
试论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汉漠拉比
2.效率至上标准化劳资协作
3.社会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满足程度
4.权力社交成就
5.生产工厂制度
6.成本领先标歧立异目标集聚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D
3.A
4.B
5.D
6.D
7.C
8.D
9.A 10.D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CE
2.BC
3.AC
4.AD
5.AC
6.A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的现实主义作为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武器,于是在欧洲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
由于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以恢复古代文化的面目出现的,所以历史上称此为文艺复兴运动。
2.霍桑实验的结果证明,工人在企业内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工作以外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加深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能形成某种共识,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感情,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就是非正式组织。
3.老子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是为了有为的无为,是动态的,根据辩证法可以把这一原理分为3个阶段:有为——无为——无不为,根据逻辑推理,有为是正题,无为是反题,无不为是合题,而正题和合题之间的关键是反题,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才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否则是不行的。
中间阶段的无为是对前一阶段的深刻反思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准备的过程。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无为就是自己让开一步,让别人有发展的机会,达到一个整体的均衡和谐。
4.包括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
和帮助,自己有所归属,即成为某个集体公认的成员等。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日本文化是一个近乎宗教的变化,它的宗教的来源是十分复杂的。
其中主要的有这样几个:儒教、道教、佛教和神教,但是日本对个人的宗教信仰是没有什么规定的,一个人可以同时信仰几个宗教。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日本由于这种信仰的自由,它完全可以吸收各种宗教中有用的东西,或者说将各种宗教中对人类发展有用的精华吸收为已有,同时又可以摈弃各种不利发展的糟粕,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传统。
2.(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内;
(2)古典管理理论仅仅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没有一定抽象性的客观存在,没有把管理对象上升到系统来认识;
(3)古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和生产部门的内部,而对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和消费者的人文环境没有进行研究。
3.(1)纺织机等机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
(2)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
(3)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六、论述题(13分)
答案要点:
(1)把管理的理性方面同非理性方面结合起来;
(2)把管理中的正式组织作用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
(3)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方面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方面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