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一、顿号

(1)句子内部简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是并列的谓语和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①工农业②调查研究③青红皂白

(3)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他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工作,晚上十点结束工作。

(4)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可用逗号。

近来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如《国门英雄》《悬崖》《猎鹰1949》等。

二、逗号

(1)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停顿较大,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充分反映了出来。

②水果摊上有橘子啦,苹果啦,香蕉啦……(并列词语间带有语气助词)

(2)反复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水,水,我要喝水。

(3)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各项长短不一,结构不一;或并列的短语比较长,一般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②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策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第,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4)并列的动词(及短语)作谓语,形容词(及短语)作谓语或补语,需要突出强调几个方面的动作或事物的性质,停顿时间较长,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排场大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造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②我们的党,伟大,光荣,正确。③这个故事将得真实,动人。

(5)多项并列词语有层次大小之分,大的层次之间用逗号,小的层次之间用顿号;如果中间用“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要放在大的并列层次之间。

例如:①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②米、麦、棉花和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③农村中的土豪、劣绅,都市中的军阀、官僚,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三、分号

1、并列的分句

(1)各分句结构比较一致,只要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几个分句之间就必须用分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②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喜欢。

(2)如果各分句内部未出现逗号,分句之间不能用分号,只能用逗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②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2、关于复句(1)在总分或分总关系复句中(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冒号常和分号结合使用,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冒号,分说的几项之间用分号。

例如:①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

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②她一手提着一个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如果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句号,分说的几项之间也必须用句号。

例如:③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其次,……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脱落。

四、问号、感叹号

1、使用问号应注意:

(1)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句意并没有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整个句子不含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

例如:①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②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

(2)表示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前面的选择分句后面用逗号。

例如:①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3)倒装问句,句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怎么了,你?②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2、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

有感叹语气的倒装句,感叹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出来吧,你们!②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

五、引号

(一)使用引号应注意:

(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话引用,叫转述。转述不用引号(有时在说话人后面也不用冒号,而用逗号);有时,冒号后的内容是模拟某人说话,也不用引号。

例如:①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别人怎么说。②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

(2)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①(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二)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

1、引文独立而又完整时:

(1)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前,引文前面要用冒号,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

例如:①它一下子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2)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后,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引文出处(说话者)后面用句号。

例如:①“狗是汉奸!”有人这样说。

(3)引文出处(说话者)在中间,前后都有引文。前半部引文如果不完整,要在后半部引文中接着说,那么在前半部引文后引号前要用逗号(标号不变);前半部引文如果是完整的,后引号前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标号不变);引文出处(说话者)与后半部引文之间要用逗号;后半部引文内标点不变。

例如:①“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绝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②“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要他滚!”

有时在一个人的说话中间有别人的插话,那么前一部分引文后引号前也要用逗号。例如:③“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2、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

(1)前面不用冒号(如需停顿要用顿号);后引号前不能加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引文结束后如需停顿,点号要加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②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③现代作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④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⑤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⑥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雨出发了。⑦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有时候,引文前虽有引文出处(说话者),并且用了冒号表示提顿,但在正式引文前却加上了非引文内的话,这类引文仍应视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引文结束时点号要放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毛泽东同志说: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②《汉书·匈奴传》有如此的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徐光禄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六、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文字。

1、句内括号:只为句中的一部分词语(或短语)作注释。

句内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前括号与上文之间不能加点号;

(2)括号之后如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外;

(3)括号内部,后括号前绝不能加点号,其他各处标点正常;

(4)括号与引号几书名号套用时,括号内容如属于正文所引用的部分或书名的一部分,括号要放在引号或书名号之内;引文部分或书名部分如属于括号内的注释内容,引号或书名号要放在括号之内;互相独立,则互相分开,各不包含。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②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至交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

③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成“桌”。④如果相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2、句外括号:为全句内容作注释。

句外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文句末的点号要放在正文与前括号之间;括号内部的标点符号一切正常。如括号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括号前要加点号;

(2)括号与后文之间不能加点号。

例如:①但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和结构。

(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不过,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和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他方面。)

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

七、破折号

使用破折号应注意:

1、破折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破折号前;破折号后面不能加点号。

2、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当解释说明的语言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读出时,用破折号;反之,用括号。

例如:①“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转移话题)②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

,——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插说)

八、省略号: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1)省略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省略号前面;省略号后面不能加点号。①《通略志》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

中国始有。”②呜——腾腾吐吐,腾腾吐吐……火车进站了。③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④但忽然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一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九、冒号

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如:

①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2.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例如:

①周工程师召集各车间主任开会,讨论:如何完成本月生产任务的问题。

②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以上两例的冒号所在处没有停顿,应将冒号去掉。

3.转述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了变化)例如: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间接转述,所以用了逗号。

4.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例如: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例如:

①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②“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冒号使用错误,改为逗号。

③“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例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冒号前后没有提示被提示的关系,应将冒号去掉。

7.一个句子中一般不使用两个冒号。例如:

昨晚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应该有一个改为逗号。

序号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正确使用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一)“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二)“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应该用顿号,即“一、”、“二、”、“三、”。 (三)“1、”、“2、”、“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2.”、“3.”或“A.”、“B.”、“C.”。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1)(2)(3)①②③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五)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六)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 (七)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九年十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10年10月”。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括号应该用中括号“〔〕”,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方括号“[ ] ”。 如:潍教办字(2011)5号(不规范) 潍教办字[2011] 5号(不规范) 潍教办字〔2011〕5号(规范)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项。 1.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使用句号时,应注意: (1)凡能独立成句、意思完整的句子,应用句号点断。 (2)书名或篇名与标题和章节题目的末了不用句号。 2.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使用问号时,应注意: (1)有些句子中虽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整句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如:我不知道他最近在学什么。 (2)在选择问句中,问号只能放在句末;连续发问时,每句话末尾用问号。 (3)主谓倒装的疑问句,问号放在句末。如“怎么了,你?” 3.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使用叹号时,应注意: (1)叹号用来表示强烈的感情,如惊喜、赞叹、愤怒、请求、命令、祈使、悲伤、惧怕等,只要是抒发强烈感情的语言,句末均用叹号。 (2)反问句如感叹语气强烈,可用叹号。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使用顿号时,应注意下列情况不用顿号: (1)表示概数的地方; (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及”等连词时; (3)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并列词语间,如“工农兵”; (4)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其间的停顿用逗号不用顿号。 5.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时,应注意: (1)主语部分较长,或为了突出强调主语,用逗号; (2)较长的主谓短语作宾语时,宾语前用逗号; (3)句首状语、插入语之后,复指成分之间,用逗号;(4)倒装句子成分之间用逗号,如主谓倒装,状语、定语后置句; (5)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6.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使用分号时,应注意区别分号和逗号的不同之处。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其他分句只要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就得用分号。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层次清楚。 7.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使用冒号时,应注意: (1)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冒号,其提示作用发挥到句子的末尾;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冒号,以总结上文。 (2)不是一见到“说”、“道”之类的词语后面就用冒号,间接引语时应用逗号。当说话人在引语的最前面时,“说”后面加冒号;当说话者夹在引语的中间时,“说”后面加逗号;当说话者出现在引语的最后时,“说”后面加句号。如: 1、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2、“你看,”母亲无可奈何地说,“就剩这点钱了。你全拿去吧。” 3、“你们几个先回家吧。”班主任说。 在句中点号中,若按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排列,应是顿号最短,逗号次短,分号较长,冒号更长。 8.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还可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使用引号时,应注意: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前言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停顿,b 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近几年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考名称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 一、点号 1、句号表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 (1)一般用在陈述句(意思完整、结构独立的句子)末尾;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的用感叹号; (3)如句中出现“什么、怎么”之类的疑问代词,句末有“呢”之类助词,但句意没有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不能视为问句,句末仍用问号; (4)用于独词句、非主谓句(无主句)后。运用句号常见错误:该用逗号而用句号;该用句号而用逗号或问号。 2、问号表一句问话末了后的停顿,用于表询问、责问、设问、反问、商量、猜测的句子。 (1)用于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 (2)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如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可在每选项后加问号; (3)表委婉语气的祈使句末也可用问号(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表示); (4)有些句子虽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但句子不表疑问语气,句末不应用问号; (5)主谓倒置的问句,一般应把问号放句末,句中用逗号;但也有句末用句号,句中用问号的。 3、感叹句用在感情强烈的句子末尾表停顿。 (1)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要用感叹号; (2)感叹句如果成分倒置,感叹号应放在句末,句中用逗号; (3)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可用叹号; (4)带有强烈感情的称谓语、应答词、象声词以及标语口号末尾也用叹号。运用叹号常见错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用叹号;在并非句末的地方用叹号;在貌似感叹,其目的在于记述行为而不在于表现情感的陈述句末用叹号。 4、顿号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词语之间。 (1)并列词语如有连词“和、与、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一、顿号 (1)句子内部简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是并列的谓语和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①工农业②调查研究③青红皂白 (3)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他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工作,晚上十点结束工作。 (4)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可用逗号。 近来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如《国门英雄》《悬崖》《猎鹰1949》等。 二、逗号 (1)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停顿较大,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充分反映了出来。 ②水果摊上有橘子啦,苹果啦,香蕉啦……(并列词语间带有语气助词) (2)反复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水,水,我要喝水。 (3)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各项长短不一,结构不一;或并列的短语比较长,一般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②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策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第,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4)并列的动词(及短语)作谓语,形容词(及短语)作谓语或补语,需要突出强调几个方面的动作或事物的性质,停顿时间较长,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排场大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造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②我们的党,伟大,光荣,正确。③这个故事将得真实,动人。 (5)多项并列词语有层次大小之分,大的层次之间用逗号,小的层次之间用顿号;如果中间用“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要放在大的并列层次之间。 例如:①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②米、麦、棉花和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③农村中的土豪、劣绅,都市中的军阀、官僚,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三、分号 1、并列的分句 (1)各分句结构比较一致,只要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几个分句之间就必须用分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②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喜欢。 (2)如果各分句内部未出现逗号,分句之间不能用分号,只能用逗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②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2、关于复句(1)在总分或分总关系复句中(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冒号常和分号结合使用,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冒号,分说的几项之间用分号。 例如:①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2)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如何正确使用问号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以下几点是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 (一)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二)叹词“啊”“咦”等单用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号。 如:咦?我的钢笔怎么不见了?啊?怎么会是他? (三)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四)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的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含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问句,有的全句并不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 如:1他是谁?2我不知道他是谁。3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1句是疑问句,该用问号,而2、3两句虽然有疑问词,但单独可以作疑问句的“他是谁?”在这两句话中只是作为宾语出现,或者说在这两句话中已不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一个句子成分而已,所以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句,所以不能用问号。再如: 1是你去,还是他去? 2是你去,还是他去,我还没拿定主意。 1句是疑问句,当用问号无疑,但2句中“是你去,还是他去”作了整个句子的主语,句子的独立性已经取消,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语气,故不能再用问号,而要用逗号。 (五)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用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问号则可保留。 如: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时间了吗?”的标语。 (六)有些表示婉商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如:请你进来一下好吗? 如何正确使用感叹号 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 如: 啊,啊!又回到故乡了。 (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也可用感叹号。 如:祥林嫂,你放着吧!但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感叹号的位臵,如:骑自行车的,站

(完整版)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详版) 顿号是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句子内部最小停顿的符号。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如果对顿号特点理解不清,就会造成“顿”冠“逗”戴。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两个相临的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顿号、逗号的停顿分不清)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点拨]举办的活动内容共三大类,第一大类“文艺评论活动”,第二大类“文物、美术、摄影展览”,第三大类“经贸活动”,三大类之间用逗号断开,第二大类中又有三小类,小类之间用顿号断开。解这类题一定要分清大类、小类的层次。这样不分顿号和逗号的使用造成内容层次的混乱。又如: ⑴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2005年绵阳卷) ⑶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点拨]⑴“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⑵中“农业、工业”是一个层次,和“人民的生活、健康”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两级并列成

(完整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4、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5、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6、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7、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2、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掌握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方法。 2、形成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能力。 教学设想: 1、适当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了解方法。 2、注重学生练习,注重讲析、强化。 3、引导学生整理、积累、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5、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安徽高考的知识点,但是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标点正确”的要求,同时,正确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顿号、逗号的停顿分不清)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点拨]第二个顿号应该为逗号。这些连词有: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 8.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 需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请携带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大学毕业证书;100元报名费;四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9.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

的。(95年)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10年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 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身下厨露一 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 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 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2.(10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 ...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 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3.(10年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 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 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4.(09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5.(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6.(08天津)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一、考纲要求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 二、高考盘点 根据2010年、2011年部分省市高考试卷命题情况看,本考点需要掌握常用的12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重点掌握问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写;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三、难点解析 (一)难点一 ---- 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

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 --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山东微山县第一中学语文组黄尊芳韩晶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好了…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可见标点符号在语义表达中的重要性。 高中常考的10种标点符号(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破折号以及省略号。下面将其出现的典型问题及判断方法介绍如下:一、问号 1问号使用 (1)注意选择问、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倒装问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选择问)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倒装问) ⑵反问追问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三种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3)最后注意无疑问,句子末尾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2问号复习口诀总结: ⑴选择倒装问,句末问。 ⑵连续问,每句问。 ⑶无疑问,不用问。 二、顿号 1顿号使用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名 称 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 之后的停顿。 网上城市是由全国3000余座城市构 建的城市主题论坛社区。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 的停顿。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 相支持的。 顿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 词或词组之间的停 顿。 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 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 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不批判唯心论,就不能发展唯物论; 不批判形而上学,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认 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问 号 ?用在问句之后。是谁创造了人类?是我们劳动群众。 感情号①! 1.表示强烈的感 情。2.表示感叹句末 尾的停顿。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万岁! 引号② “”‘’╗╚ ┐└ 1.表示引用的部 分。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 说:“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 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而奋斗。” 2.表示特定的称 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 部分。 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学习好、 工作好的“三好”学生。 3.表示讽刺或否 定的意思。 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 论家”。 括号③() 表示文中注释的 部分。 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它的描 写(无论是野外,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 的发展扣得很紧。 省略号④…… 表示文中省略的 部分。 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 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破折号⑤—— 1.表示底下是解 释、说明的部分,有 括号的作用。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 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 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2.表示意思的递 进。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3.表示意思的转 折。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 ——现在不见了! 连接号⑥— 1.表示时间、地 点、数目等的起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北 京—上海”直达快车 2.表示相关的人亚洲—太平洋地区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汇总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含口诀) 今天闺女问我分号该怎么用,大概说明了一下之后,上网搜了搜其用法,发现应该总结汇总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对标点符号的魅力有了新的认知,对于和宝贝一起读小学、中学甚至重新高考更是深有体会。 标点符号用法与大家分享。看下面这个例子感受一下标点符号的魅力吧! 举例如下: 你喜欢我不喜欢 1、你喜欢我不喜欢? 2、你喜欢,我不喜欢。 3、你喜欢。我不喜欢? 4、你喜欢?我不喜欢? 5、你喜欢!我不喜欢? 6、你,喜欢我?不喜欢? 7、“你喜欢我不?”“喜欢!” 8、“你喜欢我?”“不喜欢!” 9、“你喜欢我?”“不喜欢?” 10、《你喜欢我不喜欢》 11、《你喜欢》,我不喜欢。 12、你喜欢《我不喜欢》。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 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2.这是你的面包?(疑问) 3.李黑,把枪放下!(语气强烈) 附句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二、问号 问号和句号一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但用问号的句子必须有疑问的语气。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有疑而问的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设问句,都是疑问的语气。所以都用问号。 问句往往带有疑问词,像“什么”“甚”“啥”“怎样”“谁”等。 也有不含疑问词的问句。如: 1.他已经走了? 2.李明? 这两个例子,如果没有问号便是肯定的句子。这类句子在口语中经常出现,但在书面语中,只能靠问号来体现疑问语气。 不过,有疑问词,却不一定是疑问句。口语中,可以靠语气来判断,书面上就必须用标点符号把它表达准确。例如: 1.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一)点号 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 句号(。) 要点: ①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②对话中,“某某说”之类的词语在引语后时,用句号。如:“下课了。”张三说。 (2) 问号(?) 要点: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选择问句是一个句子,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一般超过两项)。 例如: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

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③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例如:怎么啦,你? ④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 感叹号(!) 要点: ①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②有的感叹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感叹号放在句未。见上例。 2.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1) 逗号(,) 要点: ①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专题复习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分类:点号: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专名号。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运用 1.句号 (1)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如:请您稍等一下。 (2)句号的误用 (1)看来,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如《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单看前一个句子是完整的,可以用句号,但?如……等?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紧连着前边的) (2)尽管森林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这在一切?文明?国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后果?后边的停顿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 (3)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04湖北卷)(该句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已作为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2.问号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 (1)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自答或不要回答而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A 特指问句用问号。特指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由答话人回答的问句,有几个问句就用几个问号。如: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你叫什么名字?现在做什么事? B 反问句用问号。反问句是把明确的见解用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来,借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疑问句,是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它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形式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形式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如:既然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个体户先富,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科技人员先富? 注意: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的语气缓和,可看作陈述句,末尾可用句号;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 C 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D 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E 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曹邺(816--?),桂林人。 (2)以下几点是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 A 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B 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如: 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你干得了吗? 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关系,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C 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的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是陈述句,因而应用句号而不用问号。 例:①他是谁? ②我不知道他是谁。③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1. 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2.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3.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三年级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三年级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一、二年级主要是打好基础。可以从拼音、简单的生字、词语入手,渐渐加入较难的字词,让学生练习说话、造句。然而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标点符号使用的重要性,造成现在有许多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错漏百出。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便会闹成很大的笑话。在书面表达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极其显著。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通过标点,可以把语言的语调、结构、停顿,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各种特殊情况清楚地表达出来。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的等常用的标点符号。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小学三年级后,标点符号中的引号和冒号的用法,使学生常常觉得难以理解、接受和正确而熟练地运用。三年级这个转折点,是非常关键而重要的。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能正确使用它们,对准确表达文意,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意义。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教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1)使读者容易看懂,不至于发生误解 写文章时,一句话过长,就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就形成了一定的停顿。有了停顿,读者才能明白所写的意思。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这句话不用标点就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是北京队得了冠军,还是天津队得了冠军呢?读者看不明白。只是因为停顿的地方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了。如“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和“北京队打败了,天津队得了冠军。”由于逗号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2)便于表情达意 在书面语言里,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语气。如“我的书找到了。”“我的书找到了?”“我的书找到了!”第一句是陈述句,告诉别人书找到了这件事。第二句是疑问句,向别人问这件事。第三句是感叹句,表示找到这本书自己十分高兴的心情。 (3)便于朗读 一篇新闻、一首诗、一个剧本、一部小说,如果没有标点符号, 播音员就难以顺利地进行广播,演员难以在舞台上表演角色。 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标点符号的重要,而不认为它是书面表达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呢?我们不妨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来入手。 1、从故事入手;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处在低、高年级的过渡期,对故事的需求和接受力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更大。为此,我给学生找了一些标点符号误用或不用而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增强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一:《李久着急》 李久放学回家,家里每人,桌上有张纸条,上写: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