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问题一、顿号误用1、注意不用顿号的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口语中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例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例②: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例③: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示概数的地方。

例如:?十五六岁?不能写成?十五、六岁?;?四五月间?不能写成?四、五月间?。

约数之间不用顿号。

小心不是约数而是序数或标号。

下面的例子少用了顿号。

例①:一二三班的同学向后退,四五六班的同学向前走。

(当然,加顿号的前提是我们假定共有六个班,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班。

如果只有两个班,班号分别为一二三和四五六,那就另当别说)类似的句子还有:例②: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顿号不可去。

例③: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三四之间加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连词前再加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和”前面没有顿号)。

有时该用“和”,不宜用顿号。

例如:我们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轻视、滥用标点符号的不良习惯。

其实,在书面语中没有问题,如果要读出来,那就可能使人误解为“轻视滥用标点符号”,改顿号为连词“和”似乎更好。

当然,下面的例子顿号使用也不符合习惯。

例如:王丹阳同学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唱歌。

习惯上,并列词语前面用顿号,后面用连词。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其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坚强。

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②: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后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③: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逗号,最好不用顿号。

有时也用。

如2004年浙江卷C项(5)较长(长的标准是什么?鬼才知道)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标点符号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述

标点符号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述

标点符号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一次被明确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其实,是否熟悉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并能正确应用,不仅仅关系到某个试题的答题质量,还会影响到作文的得分指数。

标点符号的用法很多,下面仅就几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问号1、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句末用问号。

2、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用问号,第一个分句后用逗号;假如选择问句的几个局部较长,或者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后用问号。

3、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句内有疑问性词语,但假如不是提出问题,或者只是作为一个大句中的某个成分,句末不能用问号。

如:如今开场讨论我们企业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二、叹号1、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2、感慨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3、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慨句,只在末尾用叹号,前面的叹词后用逗号。

4、对既有疑问语气又有感慨语气的句子,可以问号叹号连用。

孰前孰后,根据感情表达的侧重点来定。

三、顿号1、“一〞、“二〞、“三〞或“甲〞、“乙〞、“丙〞等词作次序语时,后面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而用逗号。

4、并列的书名之间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与〞、“同〞、“及〞等连词,就不要在连词前用顿号。

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连词只用在最后两个并列成分之间,前面都用顿号。

6、两个不同层次的并列词语在一起时,低一层次的并列用顿号,高一层次的并列用逗号。

如:江苏常州、镇江,浙江的杭州、绍兴,湖北的武汉、十堰都曾留下他游览的足迹。

四、冒号1、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其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如: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那么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技巧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技巧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技巧和方法总结标点符号是书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別句子的语气,分淸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

一、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苣,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

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宜,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

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

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标点符号有一泄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二、用法:1、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2、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标点符号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李加瑞整理
1、歌曲、诗文、著作、文件等文艺作品名称要用书名号。

2、选择问只需最后一个问句用问号。

3、非疑问句语气的句子不需用问号。

4、说话人在中间位置,用逗号而不用冒号,说话人在开头要用冒号。

5、不是直接引某人说话(的话)不需要用冒号。

6、活动,讲座,特殊含义的名称词用引号不用书名号。

7、非完全引用的句子引号外用逗号或不用。

8、完全引用在后引号内用句号。

9、表概数的汉子数词之间不用顿号,表确数的汉子数词之间要用顿号。

10、有省略号不与等连用反之则反之,
11、顿号不与和连用。

12、后引号内不用逗号、顿号、分号。

13、破折号后不用是、不是、指等表示解释或判断的词。

14、如果句子有补充说明的,句号(或其他结尾用的号)要用在材料的最末。

15、分类明显突出鲜明,节奏鲜明的句子(两句或以上)之间要用分号。

16、含有疑问、反问意思的几个句子,问号在句末就行。

17、一般引用不需冒号。

18、后面跟破折号进行解释说明的关键词上不需要用引号。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一、中文字符编号必须用中文标点“一、”如一、二、三等标题编号,“一”下只能用顿号,写作“二、”,不能作“一.”“二.”,将中文与西文标点混用。

二、西文字符编号必须用西文标点、,将中文标点与西文混用。

1、,2.,不能作如1.,2 三、编号不能有两个标点如“(一)、”,“(二)、”等,括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不能再加顿号。

四、章、节后不加标点,只须空一格如:革命与改良(而不能“第一章、革命与改良”)第一章清末新政(而不能“第一节、清末新政”)第一节五、任何一级的标题文字最后一般不能加标点标题文字的中间可以加逗号、破折号等标点,但最后除括号、惊如果标题文字是引用文字,冒号等标点符号。

叹号外,不容许加句号、最常见的错误是加冒号。

可以加引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要求。

(正确)“安全网”“护学岗”、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年)-2015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例(错误)(正。

20152013—年)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年内建成。

(错误)-5: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例43年内建成。

(正确)~35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完整版)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完整版)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详版)顿号是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句子内部最小停顿的符号。

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

如果对顿号特点理解不清,就会造成“顿"冠“逗”戴.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两个相临的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顿号、逗号的停顿分不清)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点拨]举办的活动内容共三大类,第一大类“文艺评论活动",第二大类“文物、美术、摄影展览",第三大类“经贸活动”,三大类之间用逗号断开,第二大类中又有三小类,小类之间用顿号断开。

解这类题一定要分清大类、小类的层次。

这样不分顿号和逗号的使用造成内容层次的混乱。

又如:⑴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

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2005年绵阳卷)⑶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点拨]⑴“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⑵中“农业、工业”是一个层次,和“人民的生活、健康"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两级并列成分中不要都用顿号,应将“工业”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⑶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表停顿,这是不错的,但却有两处不妥。

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2)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格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格的位置。

(3)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行末,后一半不出现在行首。

错误例句1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总结:疑问部分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全句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

错误例句1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再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2我还没有弄清楚,你是想让我去你那儿呢?还是你来呢?总结:选择疑问句只能在全句结束后使用问号。

错误例句:1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2怎么了?你?3给你说话呢,你听见没有?哥们?总结:句号、感叹号和问号只能用于句尾。

倒装句句中不能出现句号、感叹号和问号。

1来为外宾献花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2漫山遍野全是松树,估计能有二、三十万棵。

总结:概数中间绝对不能加顿号错误例句:1参加会议的三个人:刘小枫、张磊、王禹坤已经离开了。

2去年,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总结:冒号所提示的下文到它后面的第一个句号或感叹号、问号为止例句:1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2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总结:冒号用在并列部分之后,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错误例句1要去参加会议的三个人:刘小枫、张磊、王禹坤已经离开了。

2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伟大贡献。

总结:破折号可用于对句中局部内容的解释。

去掉破折号之后的解释,全句依然通顺。

1年末贺岁影片《如果·爱》、《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已经在各大城市放映。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一般为词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注意: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这个小孩有四五岁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顿号。

“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但是“德育”等得缩略,应用顿号。

)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有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使用的几大注意点一、顿号(1)句子内部简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一般用顿号。

但是并列的谓语和补语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读起来并不停顿,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①工农业②调查研究③青红皂白(3)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

(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他早晨五六点钟开始工作,晚上十点结束工作。

(4)表并列关系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可用逗号。

近来我看了很多电视剧,如《国门英雄》《悬崖》《猎鹰1949》等。

二、逗号(1)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停顿较大,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中都充分反映了出来。

②水果摊上有橘子啦,苹果啦,香蕉啦……(并列词语间带有语气助词)(2)反复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水,水,我要喝水。

(3)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各项长短不一,结构不一;或并列的短语比较长,一般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刀子,叉子,玻璃酒杯,大大小小的花瓷盘子,都放出晃眼的光。

②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策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第,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4)并列的动词(及短语)作谓语,形容词(及短语)作谓语或补语,需要突出强调几个方面的动作或事物的性质,停顿时间较长,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①排场大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造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

②我们的党,伟大,光荣,正确。

③这个故事将得真实,动人。

(5)多项并列词语有层次大小之分,大的层次之间用逗号,小的层次之间用顿号;如果中间用“和”、“与”、“及”、“或”、“或者”等连词,要放在大的并列层次之间。

例如:①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②米、麦、棉花和化肥、煤炭,这些都要加紧生产。

③农村中的土豪、劣绅,都市中的军阀、官僚,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三、分号1、并列的分句(1)各分句结构比较一致,只要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几个分句之间就必须用分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没有多少人喜欢。

(2)如果各分句内部未出现逗号,分句之间不能用分号,只能用逗号。

例如:①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②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2、关于复句(1)在总分或分总关系复句中(分句内部有逗号出现),冒号常和分号结合使用,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冒号,分说的几项之间用分号。

例如:①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②她一手提着一个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个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如果总说和分说之间用句号,分说的几项之间也必须用句号。

例如:③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这里头有道理可说。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

……其次,……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

还有,……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脱落。

四、问号、感叹号1、使用问号应注意:(1)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但句意并没有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整个句子不含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而要用句号。

例如:①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②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克思列宁怎么说。

(2)表示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前面的选择分句后面用逗号。

例如:①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3)倒装问句,句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怎么了,你?②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2、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有感叹语气的倒装句,感叹号只能用在全句最后,不能用在句中。

例如:①出来吧,你们!②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五、引号(一)使用引号应注意:(1)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话引用,叫转述。

转述不用引号(有时在说话人后面也不用冒号,而用逗号);有时,冒号后的内容是模拟某人说话,也不用引号。

例如:①毛主席讲过,我写文章,不大引别人怎么说。

②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

(2)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①(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

肉香,油多。

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二)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1、引文独立而又完整时:(1)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前,引文前面要用冒号,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

例如:①它一下子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引文出处(说话者)在后,引文最后的标点不变,且要放在后引号内;引文出处(说话者)后面用句号。

例如:①“狗是汉奸!”有人这样说。

(3)引文出处(说话者)在中间,前后都有引文。

前半部引文如果不完整,要在后半部引文中接着说,那么在前半部引文后引号前要用逗号(标号不变);前半部引文如果是完整的,后引号前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标号不变);引文出处(说话者)与后半部引文之间要用逗号;后半部引文内标点不变。

例如:①“别多嘴,克罗旭。

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绝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②“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

”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要他滚!”有时在一个人的说话中间有别人的插话,那么前一部分引文后引号前也要用逗号。

例如:③“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2、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1)前面不用冒号(如需停顿要用顿号);后引号前不能加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引文结束后如需停顿,点号要加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②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③现代作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④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⑤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

⑥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雨出发了。

⑦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2)有时候,引文前虽有引文出处(说话者),并且用了冒号表示提顿,但在正式引文前却加上了非引文内的话,这类引文仍应视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引文结束时点号要放在后引号外。

例如:①毛泽东同志说: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不是现成的东西”。

②《汉书·匈奴传》有如此的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徐光禄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六、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文字。

1、句内括号:只为句中的一部分词语(或短语)作注释。

句内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前括号与上文之间不能加点号;(2)括号之后如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外;(3)括号内部,后括号前绝不能加点号,其他各处标点正常;(4)括号与引号几书名号套用时,括号内容如属于正文所引用的部分或书名的一部分,括号要放在引号或书名号之内;引文部分或书名部分如属于括号内的注释内容,引号或书名号要放在括号之内;互相独立,则互相分开,各不包含。

例如:①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②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至交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

③最初就叫“卓子”(“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成“桌”。

④如果相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史部的有关部分。

2、句外括号:为全句内容作注释。

句外括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综合使用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文句末的点号要放在正文与前括号之间;括号内部的标点符号一切正常。

如括号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括号前要加点号;(2)括号与后文之间不能加点号。

例如:①但从大处看,应当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的,还是它的人物和结构。

(请不要误会,以为《水浒》的其他方面就没有可供我们学习之处;不过,此篇专谈它的如何创造人物和如何结构全局,所以暂时不谈它的其他方面。

)在这上头,我的偏见,以为《水浒》比《红楼梦》强些……七、破折号使用破折号应注意:1、破折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破折号前;破折号后面不能加点号。

2、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当解释说明的语言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读出时,用破折号;反之,用括号。

例如:①“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转移话题)②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插说)八、省略号:使用省略号应注意:(1)省略号前边的句子如果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省略号前面;省略号后面不能加点号。

①《通略志》说:“葡萄藤,生传自西域。

……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还,中国始有。

”②呜——腾腾吐吐,腾腾吐吐……火车进站了。

③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④但忽然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一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九、冒号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①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