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试题

合集下载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Y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Y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Y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Y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Y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Y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Y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Y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Y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Y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导航B. 记录C. 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A. 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地面长度的比例关系B. 地图的精度C. 地图的复杂度D. 地图的制作时间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组成部分?A. 比例尺B. 指北针C. 图例D. 页码答案:D4.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什么?A. 将三维地球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B. 提高地图的精度C. 增加地图的美观性D. 减少地图的制作成本答案:A5. 地图的分类有哪些?A. 地形图、交通图B. 政治图、自然图C. 物理图、社会经济图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例尺、图例、指北针2. 地图的精度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数据源、制图技术3. 地图投影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方位投影4. 地图的符号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5. 地图的阅读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解。

答案:图例、比例尺、指北针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导航、规划旅行路线、了解地理环境、教育目的以及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

2. 解释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几种失真类型。

答案: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失真类型包括角度失真、面积失真和长度失真。

这些失真通常发生在地图投影过程中,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而地图是平面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变形。

四、论述题1. 论述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作用。

答案: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GIS依赖于地图学原理来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2021地图学-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精选试题)

2021地图学-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精选试题)

地图学-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1、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的化简。

2、制图物体选取和形状概括都不能引起数量标志的变化。

3、制图综合中的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4、计算机制图时,夸大也是通过对制图数据进行修改来实现的。

5、地图比例尺影响地图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综合程度。

6、制图综合程度的大小只受图解尺寸的影响。

7、地图载负量分为长度载负量和数值载负量。

8、在彩色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不算载负量。

9、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合并、()和夸大来实现。

A.选取B.删除C.修改10、编图时,对地图上的符号发生占位性矛盾,通常采用()、移位和压盖的手段来处理。

A.舍弃B.概括C.合并11、在计算机制图时,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概括是通过()的操作手段来实现的。

A.分级B.合并C.分类12、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是()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和数据质量。

A.地图用途B.制图区域C.地图类型13、制图物体的密度()其选取标准越低,但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

A.愈大,愈小B.愈大,愈大C.愈小,愈大14、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包括:由形状概括引起的误差、描绘误差和()。

A.资料图上的误差B.纸张变形的误差C.移位误差15、概括分为()、数量特征概括和()三大类。

16、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分为()和概括。

17、选取分为()和级别选取。

18、()是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19、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表现为:()和分级。

20、对于性质上有重要差别的地物,用分类的概念;对于同一类地物当其数量或质量有重大差别时使用()。

21、“省市地县乡村”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定名量表;“()”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顺序量表;“”是分级表示方法中的间隔量表。

22、地图符号占位处理,编图时大致采用三种方式处理:()、位移、()。

23、地图载负量分为两种形式:()和数值载负量。

24、概括25、级别选取26、资格法与定额法27、定位优先级28、极限载负量与适宜载负量29、曲折系数30、简述制图综合的实质31、简述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32、简述选取应遵循的基本规律33、简述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34、根据地物的大小和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可以分成()、非比例符号、()、()四种类型。

大学_大学计算机绘图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_大学计算机绘图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绘图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计算机绘图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CAD系统的总体结构配置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单机式系统、系统和CAD工作站系统。

集中式系统2、常用的工程图纸输出设备有和两种。

显示器、打印机3、CAD软件系统的类型可分为交互型系统和型两大类。

自动型4、AutoCAD中新建图形包括从草图开始、使用、使用向导等3种方式。

使用向导5、按空格或键可重复调用命令上一条运行的命令。

回车键6、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一个图层可设置种线型和种颜色。

一、一7、输入点的相对坐标,需要在坐标值前加上符号。

@8、绘制正多边形有三种方式:给边长方式、、外切于圆方式。

内接于圆方式9、多段线是由多个和圆弧相连而成的单一对象,各段线条可以有不同的线宽。

线段10、AutoCAD中,画圆有种方式。

六11、常用于画对称图形的命令是命令。

mirror12、进行图形缩放时,比例因子小于1表示将图形。

缩小13、圆角命令按指定的 (选:直径、半径)建立一条圆弧,用该圆弧光滑连接两直线、两段圆弧或圆等。

半径14、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制图标准,应首先创建尺寸标注。

样式15、标注一般水平或铅垂的尺寸时,应使用尺寸标注样式。

线性16、AutoCAD可方便地定义绘制剖面线的边界,选择或所需的剖面线。

自定义17、一个图块可含有 (选:一,多)个图层。

多18、创建工程图样图的方法有种。

三19、有两种类型的打印样式:打印样式和命名打印样式。

颜色相关打印样式20、环境工程专业图通常包括通风除尘工程图和工程图。

水处理工程图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属于图形输入设备的是 1 。

(1)扫描仪 (2)显示器(3)打印机 (4)绘图仪2、不属于AutoCAD默认工具栏的.是 3 工具栏。

(1)标准 (2)绘图(3)标注 (4)修改3、要取消AutoCAD命令,应按下 3 。

(1)Ctrl+A (2)Ctrl+X(3)Esc (4)Alt+A4、要从键盘上输入命令,只需在“命令:”提示下输入 3 形式的命令名。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思考题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思考题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数字地图制图?数字地图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GIS)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数字地图制图(Digital Cartography):又称为计算机地图制图、自动化地图制图或机助地图制图(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简称CAC)。

它是研究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存贮、处理、识别、分析和输出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②⑴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地图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即解决地图信息如何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获取、存储、处理和输出,其实质是从图形(连续)转换为数字(离散),经过一定的处理,然后再由数字转换为图形的过程。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地图制图,是因为地图本身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经过科学概括,应用特有的符号系统将地球表面上的景物显示在平面上的一种“图形—数学模型”。

面对地图,无论其内容多么千变万化,表示方法多么千差万变,图形结构多么复杂多样,总是可以按照几何特征将地图图形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图形元素,即“点状图形”,“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

(2)计算机地图制图与CAD :相同之处:CAD与计算机地图制图都以计算机图形学为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的基础,均有空间坐标系统,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不同之处:CAD一般采用几何坐标系,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数据处理功能相对较弱。

计算机地图制图一般采用大地坐标系,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的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更为复杂,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更大,且制图数据来源广、输入方式多样化。

特别是专题地图的自动绘制,需要丰富的地图符号库和属性数据库支持。

因此一个功能强大的CAD系统,并不完全适合于完成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任务。

第1章 地图与地图制图学习题和参考答案

第1章  地图与地图制图学习题和参考答案

第1章 地图与地图制图学习题和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x)2.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3.地图的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构成。

(√)4.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和定向等内容。

(√)5.地理要素包括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环境要素。

(√)6.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势、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

(√)7.社会经济要素包括行政、人口、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等。

(√)8.环境要素指人类生活的环境状况。

包括污染与保护、自然灾害、自然保护、疾病与医疗等。

(√) 9.图外要素包括图名、图号、接图表、图廓、分度带、图例、比例尺、坡度尺、附图、资料、成图说明等。

(√)10.大比例尺地图是指1:10万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图。

(√)11.小比例尺地图是指1:100万以及比例尺更小的地图。

(√)12.地图按照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三、问答题1.什么是地图?它具有哪些基本功能?答: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且按每一具体地图的用途不同有选择和有说明的显示出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具有适应于人的图形感受功能。

地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大脑可以保存周围地理环境的清晰和深刻的印象,可以将这种印象描述给别人,使其在头脑中也建立一个多少有些相似的环境图象,也可以用某种方式再现这种印象。

(2)地图具有空间信息载体和积累器的功能。

地图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

信息的概念一经形成,就引起了地图学家的重视,开始用之于地图学表示法的研究。

计算机地图制图题目(一)

计算机地图制图题目(一)

名词解释1、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为自动化地图制图或机助地图制图(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简称CAC)。

它是研究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存贮、处理、识别、分析和输出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或称数字地图制图(Digital Cartography )。

2、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的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等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4、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地图。

5、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的方法称地图投影。

6、地图符号:地图工作者为了传递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信息,常采用一些图形符号来作为载体,这些图形符号就是地图符号具体可将地图符号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7、比例尺:表示地图图形相对于地面实体的整体缩小程度。

8、控制点:在地面上运用精密测量的方法,获得对平而与高程位置的精度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9、高斯-克吕格投影:以椭圆柱面作为投影面,并与椭球体面相切于一条经线上,该经线即为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投影到椭圆柱表面上,再展成平面,便构成了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10、坐标系:确定地面点或空间目标位置所采用的参考系称为坐标系。

11、地图比例尺 : 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即L/D=1/M。

18、圆柱投影:以圆柱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表面上,然后将圆柱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19、圆锥投影:以圆锥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体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表面上,然后将圆锥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2计算机制图原理与方法复习题库

2计算机制图原理与方法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机地图制图可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三个阶段.2、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由(硬件)、(软件)、(制图数据)、(地图模型与方法)以及(操作管理人员与应用人员)五个部分组成。

3、地图由(地图图形)和(文字标记)两部分组成。

4、地图从表现方式来看,包括(模拟地图)和(数字地图)两种形式。

5、地图按内容分,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6、地图表示手段由(地图图形)、(地图色彩)、(地图文字)三部分组成。

7、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内容有:(几何纠正)、(数据压缩)、(数据光滑)、(数据规范化)与(数据匹配)。

8、数据压缩的方法主要有(间隔取点法)、(垂距法和偏角法)、(道格拉斯—普客法)和(光栏法)。

9、图形的两种表示分别为(点阵表示(图像))与(矢量表示(图形))。

10、多边形的表示方法有(顶点表示)与(点阵表示)。

11、多边形的扫描转换方法有(逐点判断法)、(扫描线算法)、(边界标志算法)、(边缘填充算法)及(种子填充算法)。

13、区域填充算法的表示方法有(内点表示)及(边界表示)。

13、地图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程序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阶段)。

14、直线的裁剪算法常用的有(直接求交算法)、(编码裁剪算法)、(中点分割裁剪算法)。

15、多边形的裁剪算法包括(Sutherland-Hodgman算法)与(Weiler-Athenton裁剪算法)。

16、正轴测投影可分为(正等轴测投影)、(正二轴测投影)、(正三轴测投影)。

17、解析变换可分为(正解变换)、(反解变换)、(综合变换)三种。

18、地图符号系统由(图解语言)、(写出语言)、(自然语言)、(数学语言)组成。

19、矢量符号的绘制作方法有(编程法)、(信息法)。

20、线符号的绘制方法有两种即一是(重复配置点符号图元),二是(组合绘制)方法。

21、在数字制图中,常用到的宏运算有(扩张)、(侵蚀)、(加粗)、(减细)及(填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试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模拟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计算机图形学一、名词解释1.图形2.像素图3.参数图4.扫描线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6.投影7.参数向量方程8.自由曲线9.曲线拟合10.曲线插值11.区域填充12.扫描转换二、判断正误(正确写T,错误写F)1.存储颜色和亮度信息的相应存储器称为帧缓冲存储器,所存储的信息被称为位图。

()2.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屏幕分为m行扫描线,每行n个点,整个屏幕分为m╳n个点,其中每个点称为一个像素。

―――――――――――――――――――――()3.点阵字符用一个位图来表示,位图中的0对应点亮的像素,用前景色绘制;位图中的1对应未点亮的像素,用背景色绘制。

――――――――――――――――-()4.矢量字符表示法用(曲)线段记录字形的边缘轮廓线。

―――――――――――()5.将矢量字符旋转或放大时,显示的结果通常会变得粗糙难看,同样的变换不会改变点阵字符的显示效果。

―――――――――――――――――――――――――()6.在光栅图形中,区域是由相连的像素组成的集合,这些像素具有相同的属性值或者它们位于某边界线的内部。

―――――――――――――――――――――――()7.多边形的扫描变换算法不需要预先定义区域内部或边界的像素值。

――――――()8.齐次坐标表示法用n维向量表示一个n+1维向量。

―――――――――――――()9.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10.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质。

―――――――――――――――――――――――――――――――()11.实体几何性质包括位置、长度和大小等。

―――――――――――――――――()12.实体的拓扑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相邻、相离、方位、相交和包含等关系。

―――()13.实体的扫描表示法也称为推移表示法,该表示法用一个物体和该物体的一条移动轨迹来描述一个新的物体。

――――――――――――――――――――――――()14.如果投影空间为平面,投影线为直线,则称该投影为平面几何投影。

――――-()15.平面几何投影分为两大类:透视投影和平行投影。

――――――――――――-()16.当投影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为有限值时,相应的投影为平行投影。

――――――()17.当投影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为无穷大时,相应的投影即为透视投影。

―――――()18.在透视投影中,不平行于投影平面的平行线,经过透视投影后交汇到一个点,该点称为灭点。

――――――――――――――――――――――――――――――()19.用DDA算法生成圆周或椭圆不需要用到三角运算,所以运算效率高。

――――()20.主灭点的个数正好等于与投影面相交的坐标轴的个数,显然最多有四个主灭点。

()21.透视投影按主灭点个数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22.平行投影分为正(射)投影和斜(射)投影。

―――――――――――――-()23.在正投影中,投影方向与投影面垂直。

――――――――――――――――――()24.在斜投影中,投影线不垂直于投影面。

―――――――――――――――――()25.当投影面与x,y和z垂直时所得到的投影分别称为正(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三视图。

―――――――――――――――――――――――――――()26.在斜投影中,当投影面与三个坐标轴都不垂直时,所形成的投影称为正轴测。

-()27.投影面也称为观察平面。

―――――――――――――――――――――――()28.观察空间位于前后裁剪面之间的部分称为裁剪空间或视见体。

―――――――()29.找出并消除物体中的不可见部分,称为消隐。

――――――――――――――()30.经过消隐得到的图形称为消隐图。

―――――――――――――――――――()三、填空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

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和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28.扫描表示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和扫描轨迹。

2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30.向量:一个向量是由若干个标量组成的,其中每个标量称为向量的一个分量。

四、简答题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2. 为什么需要隐藏面消影法3. 局部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 说出表面明暗处理的三个部分和用于计算每个部分的辅助光线。

5.实体采用八叉树表示法有哪些优点6.实体采用八叉树表示法有哪些缺点7. 什么是中点分割裁剪法8. 二维编码裁剪法如何对线段的端点进行编码9.多边形填充扫描线算法包括哪些计算步骤10.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1.深度缓存(Z-buffer)算法包括哪些步骤12.什么叫观察空间五、计算题1.一条直线的两个端点是(0,0)和(6,18),计算x从0变到6时y所对应的值。

2.写出关于xy平面对称面的镜面反射变换。

3.写出直线方程b mx y +=''对应的xy 坐标方程,假设''y x 坐标系是由xy 坐标系旋转90°得到。

4.使用斜截式方程画斜率介于0°和45°之间的直线的步骤是什么5. 写出从),(111y x P 到),(222y x P 的段与(a )垂直线x =a ,(b )水平线y =b 的交点。

6.使用Bresenham 算法画斜率介于0°和45°之间的直线所需的步骤。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图形:能够在人们视觉系统中形成视觉印象的对象称为图形,包括自然景物和人工绘图。

2.像素图:点阵法列举图形中的所有点。

用点阵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像素图。

3.参数图:参数法描述图形的形状参数和属性参数。

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参数图。

4.扫描线:在光栅扫描显示器中,电子枪扫过的一行称为一条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用简单的实体(也称为体素)通过集合运算组合成所需的物体的方法称为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投影是从高维(物体)空间到低维(投影)空间的一种映射。

7.参数向量方程:参数向量方程是包含参数和向量的方程。

8.自由曲线:形状比较复杂、不能用二次方程来表示的曲线称为自由曲线,通常以三次参数方程来表示9.曲线拟合:给定一个点列,用该点列来构造曲线的方法称为曲线拟合。

10.曲线插值:已知曲线上的一个点列,求曲线上的其他点的方法称为曲线插值。

11.区域填充:根据像素的属性值、边或顶点的简单描述,生成区域的过程称为区域填充。

12.扫描转换:在矢量图形中,多边形用顶点序列来表示,为了在光栅显示器或打印机等设备上显示多边形,必须把它转换为点阵表示。

这种转换称为扫描转换。

二、判断正误(正确写T ,错误写F )1.存储颜色和亮度信息的相应存储器称为帧缓冲存储器,所存储的信息被称为位图。

(T )2.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屏幕分为m行扫描线,每行n个小点,整个屏幕分为m╳n个中点,其中每个小点称为一个像素。

―――――――――――――――――――――(T)3.点阵字符用一个位图来表示,位图中的0对应点亮的像素,用前景色绘制;位图中的1对应未点亮的像素,用背景色绘制。

――――――――――――――――-(F)4.矢量字符表示法用(曲)线段记录字形的边缘轮廓线。

―――――――――――(T)5.将矢量字符旋转或放大时,显示的结果通常会变得粗糙难看,同样的变换不会改变点阵字符的显示效果。

―――――――――――――――――――――――――(F)6.在光栅图形中,区域是由相连的像素组成的集合,这些像素具有相同的属性值或者它们位于某边界线的内部。

―――――――――――――――――――――――(T)7.多边形的扫描变换算法不需要预先定义区域内部或边界的像素值。

――――――(T)8.齐次坐标表示法用n维向量表示一个n+1维向量。

―――――――――――――(F)9.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T)10.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质。

―――――――――――――――――――――――――――――――(T)11.实体几何性质包括位置、长度和大小等。

―――――――――――――――――(T)12.实体的拓扑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相邻、相离、方位、相交和包含等关系。

―――(F)13.实体的扫描表示法也称为推移表示法,该表示法用一个物体和该物体的一条移动轨迹来描述一个新的物体。

――――――――――――――――――――――――(T)14.如果投影空间为平面,投影线为直线,则称该投影为平面几何投影。

――――-(T)15.平面几何投影分为两大类:透视投影和平行投影。

――――――――――――-(T)16.当投影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为有限值时,相应的投影为平行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