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统计年鉴
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6期2009年第8期Serial No.46No.8,2009摘要:所谓生产性服务业,其服务的产品不是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生产者,其中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科技教育产业等行业。
评价一个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需要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6项指标,对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武汉;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实力评价;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08-0074-03收稿日期:2008-11-30作者简介:胡艳(1985-),女(回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夏厚俊(1955-),男,湖北红安人,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产品流通研究。
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胡艳,夏厚俊(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起源于对服务业的分类,服务业根据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就是为其他行业发展提供服务。
快速发展的服务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重中之重,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效率,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对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首先要评价该地区或者国家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根据具体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及统计标准生产性服务业,又可称作“中间投入服务业”,也就是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在生产性服务业中虽然并不涉及直接的物质生产,但同样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
由于学者研究方向的不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概括也有区别。
西方学者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以信息加工和处理为主要任务的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会计等。
武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多项国家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量跨越、质效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
一、综合年末常住人口106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6.97万人。
户籍人口829.27万人,增加1.9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7.68万人,减少0.37万人;非农业人口561.59万人,增加2.33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7.04‰,其中,人口出生率12.87‰,人口死亡率5.83‰。
人口净迁移率-1.78‰。
“十二五”时期,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 1.6%,比“十一五”时期低1.1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905.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981.5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5564.25亿元,增长9.6%。
人均生产总值104132 元,增长6.8%。
表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十二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44792.37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10.4%,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6%、11.6%和9.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47.5:49.0调整为3.3:45.7:51.0。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年末市场主体86.49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2.95万户。
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31.02万户,其中新登记5.69万户;个体工商户55.11万户,其中新登记7.22万户。
企业中,私营企业28.30万户,其中新登记5.56万户。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从 12一 17 年间 的劳 动力转移情 况 , 发现 , 9O 90 结论 这些劳动 力
— —— — — — ● — _ _ ■ — — — _ _ — — _ _ _ — _
蝌》 _ ● ● ■ ■ ■ ■ — ■ — — — I
CO N TEM PO RARYECO N O 忖℃ S ● ■■ ■■ _
【 摘要 】工业化初 、 中期阶段 , 市的发展 主要 依 靠工业 , 城
提高的同时, 城市资源、 环境、 交通、 贫困、 犯罪等问题也接踵而 至, 并对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 城市问
题与城 市发展一样受到广泛关注 。改 革开放 以来 , 中国进入持
续稳定 的陕速城市化阶段 。 17 年底到 2 0 从 98 0 7年底 3 0年时间 里, 中国城镇 人 口增长了 4 . 2亿人 , 城镇化率年均增 长 09 百 .个
展 已经 接近后期 阶段 ,而服 务业 发展还 处于 中期 阶段 的前半 段 , 市化 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服 务业 发展的速度 。值得注意 的 城 是 , 汉市 的服 务业发展是否能在城 市化高速 发展 阶段得到 了 武
很好地促进呢?针对这一 问题 , 仅通 过定性的分析 和统计数据 的判断是不够的 , 因此应通过计量 方法研究服 务业 和城市化之
二 、 关 文 献 回顾 相
本文通 过研 究服 务业与城市化 相互关 系的 计量方法 , 对武 汉 市一 中部崛起 战略重 点城市 和“ 两型社 会 ” 试验 区 的数 据 进行实证研究 。
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2、常住人口中:汉阳区含武汉技术开发区14.7万人;洪山含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3.9万人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4.8万人。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工业总产值 (亿元) 1769.93 1994.9 2402.34 2674.41 3162.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纱 (吨) 90250 96694 96385 92893 89697布(万米) 27694 31472.65 33466 33625 50563原油加工量(万吨) 274.48 285.41 370.85 396.2 403.66化学原料药 (吨) 6145 6378 4846 5395 5183中成药 (吨) 8756 8208 7710 11852 10022通讯光缆(万芯千米) ————384.54显示器 (万台) ——184.82 416.29 812.13房间空调器 (万台) 74.22 97.32 177.91 239.94 342.08钢 (万吨) 761.14 850.3 925.71 1062.89 1125.33生铁 (万吨) 725.77 802.13 886.11 1015.49 1100.25成品钢材 (万吨) 613.94 699.84 850.7 963.91 1010.8汽车 (辆) 90303 112322 103258 167853 268056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亿元) 712.91 722.11 786.5 1156.16 1168.75 利润总额 (亿元) 64.79 77.13 115.91 128.1 149.11农业年末耕地面积 (千公顷) 214.95 205.78 206.06 207.74 210.4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万人) 77.78 73.2 71.73 70.08 69.8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141.25 151.79 165.65 180.6 191.21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粮食121.7 113.88 131.46 137.52 135.67 棉花 1.45 2.09 2.57 2.77 3.07 油料17.52 17.1 19.29 19.04 18.41 茶叶0.18 0.19 0.16 0.15 0.16 水果11.74 9.01 8.34 7.36 7.18 蔬菜537.15 559.22 566.99 576.28 594.55 牲猪出栏(万头) 198.33 207.66 217.19 230.62 232.59 家禽出笼(万只) 4277.86 4643.84 4712.07 4600.02 4227.95 禽蛋14.89 16.63 17.31 17.63 18.5 牛奶7.41 8.14 8.82 9.28 10.52 水产品36.32 37.64 38.82 39.43 39.66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570.43 645.06 822.2 1055.18 1325.29 国有单位273.81 296.36 319.36 420.75 546.15 集体单位19.78 20.78 25.18 20.29 27.19 私营个体经济52.34 52.27 77.63 99.32 114.54 其他经济224.5 275.65 400.03 494.86 637.39建筑业建筑业企业人数(万人) 28.97 35.36 42.29 45.62 46.44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251.52 382.29 580.77 728.98 909.15 施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3026.01 3924.3 6203.07 6069.4 7651.57 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1406.94 1732.43 3191.79 3250.31 3312.28交通运输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万吨) 15942.57 16609.79 17044.8 19611.72 20485.76 22554.93 铁路5472.2 5823.6 5860.8 8491.5 8990 公路7369 7786.3 7811.6 8485 8972 水运3096.85 2994.55 3366.3 2629.05 2516.9 空运 4.52 5.34 6.1 6.17 6.78 全社会旅客运输量(万人) 11933.31 11882.02 12885.7 15413.44 16194.12 17338.36 铁路2774.3 2611.6 2956.9 4626.4 4849 公路8851 8936 9480 10293.3 10771 空运308.01 334.42 448.8 493.74 573.7邮电通信业(亿元)62 70.57 74.97 114.96 145.13 函件(万件) 6758 6087 7134 包件(万件) 109 121 127 113 127城市电话用户(万户) 209.6 268.6 343.7 381.44 403.45 436.51 380.00 移动通信用户(万户) 270.63 354.92 454 556.15 691.99 624.08 815.00 本地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万户) 235 241.7 232.7 231.55 234.7 293.2 316.00 国内商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98.64 885.69 996.22 1128.64 1293.33 1518.3 1850.05 对外经济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2.02 31.36 42.98 61.88 80.12 99.62 139.77 进口总额(亿美元) 11.12 16.55 23.67 36.48 42.35 52.09 70.73 出口总额(亿美元) 10.91 14.81 19.31 25.4 37.78 47.53 69.04 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5.76 17.62 15.2 17.4 20.01 22.5 25.73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8.63 11.11 11.61 13.4 15.11 16.98 19.38 国际旅游海外旅游者人数合计(万人) 38.37 22.44 31.45 41.23 45.89 52.98 53.40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16000 9400 12618 17248.06 19477.33 22827.98 25429.03 财政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 196.54 230.89 288.6 389.36 502.36 634.06 791.31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85.83 99.71 129.21 170.43 231.85 296.38 376.91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 119.63 136.64 166.39 210.1 309.71 387.72 479.52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亿元) 2539.03 3032.07 3513.79 4084.95 4684.32 5471.38 6497.93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亿元) 2004.75 2525.13 2854.95 3170.88 3681.38 4414.84 5176.23 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亿元) 6087.1 6787.89 5840.49 5928.11 9358.17 14963.67 23400.47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亿元) 39 43.88 45.63 54.29 55.44 66.04 102.6 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亿元) 9.82 10.76 13 14.26 16.21 25.45 33.17 教育、文化教育专任教师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 2.73 3.25 3.86 4.05 4.46 4.64 4.87 中等专业学校0.36 0.2 0.21 0.21 0.24 0.24 0.36 普通中学 3.2 3.28 3.33 3.37 3.4 3.34 3.29 职业中学0.27 0.21 0.2 0.21 0.21 0.2 0.19 小学 3.4 3.26 3.16 3.06 2.98 2.89 2.81 在校学生数(万人)普通高等学校39.07 49.05 60.05 69.34 74.72 77.84 80.97 中等专业学校7.74 4.17 5.09 8.15 10.03 10.7 11.24 普通中学53.22 55.2 54.33 52.76 51.34 48.82 45.34 职业中学 4.22 3.11 3.4 5.33 5.74 6 6.98 小学66.92 62.33 57.77 52.25 47.53 43.89 41.89 文化出版数量(万册)图书31511.14 28900.55 23772 34551.83 20933 21237 23169.7 家庭、生活、环境家庭家庭总户数(万户) 224.59 229.91 245.18 249.95 255.48 260.46 265.00 城镇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 3.04 3.03 2.99 2.87 2.85 2.88 2.92 农村居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 3.94 3.89 3.87 3.83 3.85 3.83 3.83 婚姻结婚数(对) 45249 44504 62703 59325 80706 74798 86377 离婚数(对) 5041 6591 11707 13283 13330 15189 16223 居住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 22.16 23.93 24.25 25.5 26.86 28.25 29.28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33.9 35.81 37.56 39.8 43.28 44.72 45.8 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820.24 8524.52 9564.05 10849.72 12360 14357.64 16712.4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295 3497 3954.5 4341 4748 5371 6349 职工平均工资(元) 10039 11719 13818 16255 19759 22999 27212 卫生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结构指标单位:%注:2005年以前上划中央财政收入含有上划省的财政收入。
江岸区统计年鉴2011年.doc

居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197) 二○一一 年江岸区 住户调 查主要 指标„ „„„„„ (198) 基层妇联 组织建设 情况统 计表„ „„„ „„„„„ (199) 江岸区文 明家庭创 建活动 情况统 计表„ „„„„„ (200) 劳动就业 情况„„ „„„ „„„ „„„ „„„„„ (200) 民政事业 „„„„ „„„ „„„ „„„ „„„„„ (201) 婚姻登记 情况„„ „„„ „„„ „„„ „„„„„ (203) 物价工作 情况„„ „„„ „„„ „„„ „„„„„ (204)
— 4—
江岸分局 2011 年发放个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明细表„ „„„„ „„„ „„„ „„„ „„„„„ (106) 2011 年地籍地政科工作完成情况汇总表„„„„„ (108) 2011 年度规划科办理方案施工图审批明细表„„„ (110) 江岸分局 2011 年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明细表„ „„„„ „„„ „„„ „„„ „„„„„ (112) 2011 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明细表„„„„„„„ (116) 江岸分局 2011 年度公房验收明细表„„„„„„„ (118) 2011 年征收土地批后管理跟踪表„„„„„„„„ (122) 2011 年征收土地上报审批„„„„„„„„„„„ (136)
二、生产总值
江岸地区生产总值(GDP)„„„„„„„„„„„ (35) 总产出„ „„„„ „„„ „„„ „„„ „„„„„ (36) 按可比价 格计算的 生产总 值„„ „„„ „„„„„ (38) 区生产总 值构成项 目表„ „„„ „„„ „„„„„ (40)
三、农 业
乡村基本 情况„„ „„„ „„„ „„„ „„„„„ (45)
武汉市“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及改造对策分析

武汉市“城中村”的形成过程及改造对策分析[摘要]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相互割裂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城市化进程则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
试图从城市化进程这一背景下来探讨武汉市城中村形成的过程,并针对武汉市目前“城中村”的现实状况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改造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武汉市的人口、经济、规模等要素加速发展,从而导致该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2001年已达到59.2%,到2007年据规划将会达到68%。
但在这一过程中,武汉市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采取了绕农民居住点而走的城市扩张道路:首先征用最易处理的农田、鱼塘和果园,从而使得越来越多原本在城市外围的村庄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展而被纳入到城市之中,但并未被消化吸收。
现在,随着城市各项事业进一步迅猛发展,在周围片区迅速崛起、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时,隐藏在背后的往往是令人头痛的环境脏乱差、黄赌毒现象大量存在的“城中村”,与几步之隔的城市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影响极差。
二、武汉市“城中村”形成的轨迹分析武汉市“城中村”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相互割裂的管理体制,而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成区的迅猛发展和扩张直接促成了“城中村”的形成。
(一)近年来,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以及人类产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大致有三个:(1)城市人口增加;(2)耕地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3)户籍非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城市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其中第三个标志最为重要。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武汉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其中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其耕地也在逐年减少。
另外,武汉市的市域面积也由1950年3月的302.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8494.41平方公里,这无疑地表明了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9湖北省统计局年鉴-分市、州、县年底人口数(2017)

单位:万人(10 000 persons)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全 省 Province 6141.805902.00丹江口市Danjiangkou 46.3344.92武汉市Wuhan 853.651089.29宜昌市Yichang 392.26413.56 江岸区Jiang'an 74.1896.24 西陵区Xiling40.8654.28 江汉区Jianghan 49.6373.07 伍家岗区Wujiagang 17.9423.10 硚口区Qiaokou 52.8686.85 点军区Dianjun 10.4310.79 汉阳区Hanyang 63.1265.68 猇亭区Xiaoting 5.02 6.81 武昌区Wuchang 108.29127.82 夷陵区Yiling 52.1552.75 青山区Qingshan 46.0953.40 远安县Yuan'an 19.1918.81 洪山区Hongshan100.01163.43 兴山县Xingshan 16.7016.88 东西湖区Dongxihu 31.2856.14 秭归县Zigui 37.2836.26 汉南区Hannan 11.4313.41 长阳县Changyang 39.2538.82 蔡甸区Caidian 46.1872.94 五峰县Wufeng 19.8419.24 江夏区Jiangxia 61.1491.37 宜都市Yidu 39.0239.10 黄陂区Huangpi 113.3298.73 当阳市Dangyang 46.8046.96 新洲区Xinzhou 96.1290.21 枝江市Zhijiang 47.7849.76黄石市Huangshi270.91247.05襄阳市Xiangyang 591.97565.40 黄石港区Huangshigang 20.7423.84 襄城区Xiangcheng 46.1251.03 西塞山区Xisai mountainous 21.0524.71 樊城区Fancheng 80.7490.74 下陆区Xialu 15.6918.36 襄州区Xiangzhou 99.6492.13 铁山区Tieshan 4.99 5.84 南漳县 Nanzhang 57.6554.40 大冶市Daye 98.4691.07 谷城县Gucheng 59.9450.71 阳新县Yangxin 109.9783.23 保康县Baokang26.8425.66十堰市Shiyan 346.16341.80 老河口市Laohekou 51.7747.99茅箭区Maojian 29.5442.51 枣阳市Zaoyang 113.36100.20张湾区Zhangwan 25.9439.40 宜城市Yicheng 55.9152.54郧阳区Yunyang 62.9657.44鄂州市Ezhou110.77107.69郧西县Yunxi 51.7743.56 梁子湖区Liangzihu 18.8814.51竹山县Zhushan 46.1142.08 华容区Huarong 26.4024.93竹溪县Zhuxi 35.8731.66 鄂城区Ercheng65.4968.25房 县Fang47.6540.23地 区RegionTotal PopulationPopulation of Permnant Residents2-4 全省市、州、县年底人口数(2017) POPULATION OF CITIES, TOWNS, AND COUNTIES OF HUBEI AT YEAR-END(2017)地 区RegionTotal PopulationPopulation of Permnant Residents。
武汉市远城区供地绩效评价研究

武汉市远城区供地绩效评价研究摘要土地供应管理是政府进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城市功能、宏观调控市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以武汉市6个远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目标法,确定供应量、供应价格、供应结构、供地集约程度4个目标层,从中科学选取10个最能反映供地特征的指标,建立综合指数模型,构建武汉市远城区供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6个远城区的供地绩效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
结果表明:就个体而言,江夏区供地绩效最优;就整体而言,武汉市6个远城区土地供应基本合理有序。
关键词供地绩效;目标法;综合指数模型;湖北武汉;远城区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45-02供地是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是贯彻《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是科学调控经济结构与发展布局的重要措施。
绩效这个概念首先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被引入,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绩效”是制度的表现[1]。
供地绩效是指一系列供地行为实施后的总体效果,而评价研究供地绩效是分析供地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程度[2]。
1 研究区域概况武汉市作为湖北省会,行政区划面积8 494 km2,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
201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10)》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确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标志着武汉市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武汉市由13个区(开发区)组成,包括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6个远城区,面积分别为439、288、1 108、2 010、2 261、1 500 km2。
2 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一般有部门法、问题法、因果法、范围法等[3]。
此次研究采用目标法,确定供应量、供应价格、供应结构、供地集约程度4个目标层,从中选取10个指标建立综合指数模型,构建武汉远城区供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
从业人员数 406.12 407.3 412 417.5 421.8 429.6
#职工人数 180.39 171.67 169.04 173.06 169.78 165.78
宏观经济 国民核算
生产总值(亿元) 1335.4 1467.8 1622.18
1882.2
4 2238.23 2590.75
第一产业 85 90.4 95.13 102.23 109.57 115.91 第二产业 582.4 635.5 701.87 825.78 1019.26 1195.74 工 业 472.6
514 567.89 680.13 852.53 1000.74
建筑业 109.8 121.5 133.98 145.65 166.73 195
第三产业 668 741.9 825.18 954.23 1109.4 1279.1
物价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96 97.7 100.4
101 100.9 100.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5 98.6 102.3 103.3 102.7 101.4
工 业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11.76 1769.93 1994.9
2402.3
4 2674.41 3162.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纱 (吨) 80302 90250 96694 96385 92893 89697
布(万米)
18852 27694 31472.6
5 3346
6 33625 50563 原油加工量(万吨) 256 274.48 285.41 370.85 396.2 403.66
合成洗涤剂 (吨) 15224 17888 7179 317 化学原料药 (吨) 3956 6145 6378 4846
5395
5183
中成药 (吨) 7487
8756
8208 7710 11852 10022
通讯电缆(万对公里) 330.52 74.37 48.26 78.83 68.93 47.79 家用洗衣机 (台) 26.39 28.27 22.93 12.22
6.43
房间空调器 (万台) 96.99 74.22 97.32 177.91 239.94 342.08 手 机 (部) 17.22 33.97 163.83 182.6 248.49 107.63 钢 (万吨) 713.11 761.14 850.3 925.71 1062.89 1125.33 生 铁 (万吨) 675.06 725.77 802.13 886.11 1015.49 1100.25 成品钢材 (万吨) 593.97 613.94 699.84 850.7 963.91 1010.8 汽 车 (辆)
58884 90303 112322 103258 167853 268056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
固定资产原价 (亿元)
1117.5
1 1146.5 1207.58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719.74 712.91 722.11 786.5 1156.16 1168.75 利润总额 (亿元) 66.97 64.79 77.13 115.91 128.1 149.11 农 业
年末耕地面积 (千公顷) 216.1 214.95 205.78 206.06 207.74 210.4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万人)
78.06 77.78
73.2 71.73 70.08 69.87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棉花
油料
茶叶
水果
蔬菜
牲猪出栏(万头)
家禽出笼(万只)
禽蛋
牛奶
水产品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私营经济
其他经济
建筑业
建筑业企业人数(万人)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施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万吨)
铁路
公路
水运
空运
全社会旅客运输量(万人)
铁路
公路
空运
邮电通信业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函件(万件)
包 件(万件) 122.62 109 121 127 113 127
城市电话用户(万户) 167.23 209.6 268.6 343.7 381.44 403.45 移动通信用户(万户)
160.73 270.63 354.92 454 556.15 691.99
本地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万户) 225.08 235 241.7 232.7 231.55 234.7
国内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11.23 798.64 885.69 996.22 1128.64 1293.33 对外经济贸易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1.56 22.02 31.36 42.98 61.88 80.12 进口总额(亿美元) 12.1 11.12 16.55 23.67 36.48 42.35 出口总额(亿美元) 9.47 10.91 14.81 19.31 25.4 37.78
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4.32 15.76 17.62 15.2 17.4 20.01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7.22 8.63 11.11 11.61
13.4 15.11
国际旅游
海外旅游者人数合计(万人) 28.59 38.37 22.44 31.45 41.23 45.89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12000 16000 9400 12618
17248.06 19477.3
3
财 政
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 150.18 196.54 230.89 288.6 389.36 502.36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86.16 85.83 99.71 129.21 170.43 231.85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 112.62 119.63 136.64 166.39 210.1 309.71 金融保险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亿元) 2143.79 2539.03 3032.07 3513.7
9 4084.95 4684.32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亿元) 1666.32 2004.75 2525.13 2854.95 3170.88 3673.68 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亿元) 4240.95 6087.1 6787.89
5840.4
9 5928.11 9358.17 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亿元) 26.4 39 43.88 45.63 54.29 55.44 保险公司赔款及给付(亿元) 6.76 9.82 10.76
13 14.26 16.21 教育、文化 教 育
专任教师数(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 2.34 2.73 3.25 3.86 4.05 4.46 中等专业学校 0.5 0.36 0.2 0.21 0.21 0.24 普通中学 3.13 3.2 3.28 3.33 3.37 3.4 职业中学 0.27 0.27 0.21
0.2
0.21 0.21 小 学 3.44 3.4
3.26 3.16
3.06
2.98
在校学生数(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 30.83 39.07 49.05 60.05 69.34 74.72 中等专业学校 9.05
7.74
4.17
5.09
8.15 10.03
普通中学
51.29 53.22
55.2 54.33 52.76 51.34
3-12 民用车辆拥有量(2006年)
单位:辆
3-13 全社会交通运输量
3-15 能源消费量(折标煤)
单位:万吨
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2004年为经济普查数据,2005年电力折算系数由4.04改为1.229。
3-17 全社会用电量
单位:万千瓦小时
单位:万千瓦小时
6-1 城市公共设施水平
注:不含江夏、蔡甸、黄陂、新洲资料,2002年不含城建系统外资料。
6-2 道路、下水道、堤防情况
6-3 自来水情况
6-4 公共交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