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浮力教案.
《浮力》教案

《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浮力原理;2.能够正确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题;3.掌握密度、体积、重力三者之间的关系;4.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浮力原理进行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公式求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学习浮力原理;2.知识讲解:介绍浮力、浮力大小与被浸没物的体积和密度有关,运用公式求解浮力大小;3.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关系,注意密度和体积的作用;4.提供实例进行练习,包括求解浮力大小、密度计算;5.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6.反思总结,巩固已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探究、思辨;2.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3.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实现知识共建;4.练习、检验与总结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1.教师提供教案、名词解释、实例等资源;2.提供计算器、密度计等实验器材。
六、教学评价1.考试:能够正确应用公式求解问题;2.作业:完成有关浮力和密度的计算题;3.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学习、提供公式及计算的实例讲解、提供实例进行练习、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思考、巩固所学内容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但是教学中还需更加注重阐述难点和运用技巧,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浮力原理及其运用。
同时在平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轻松自然地融入教学中。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浮力 (第二课时)

沉浮情况
浮
沉
沉
浮沉浮
浮
浮
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质量大小有关吗?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1
【实验材料】 体积相同
1
2
质量
装满橡皮泥
大
装一半橡皮泥
3
装少许橡皮泥
小
放入水中 观察
预测
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是否会影响它的沉浮呢?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沉?浮?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检验
【实验材料】 质量相同
浮力的综合应用
沉
浮
同样重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适当增大体积,排开更多的水, 就能浮在水面上,承载更多的重量。
阅读与拓展
阅读与拓展
课后任务:
查找资料,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浮 力?
苏教 版
↑浮力
浮
↑ 浮力
沉
当物体浸入水中时,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 做浮力。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常见的力
11.浮力
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为什么物体有 的沉,有的浮?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按质量排序(大→小):
物体 装水的塑料瓶 石块 玻璃片 木块 铁夹 蜡烛 乒乓球 塑料泡沫
实验2
体积 预测
放入水中
1
2
3
观察
大
小
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不同是否会影响它的沉浮呢?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沉?浮?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浮力的综合应用
猜一猜: 能承载多少枚硬币?
要承载更多的硬币,怎么办?
浮力的综合应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浮力》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浮力》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常见的力第11课时《浮力》,主要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和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能够理解浮力的作用和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设计和观察,进一步加深对浮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浮力的概念,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b. 了解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如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b.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他们对物体的沉浮状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不清楚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浮力的作用,以及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教学难点:设计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一个水杯和一块小塑料片进行演示)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重力对物体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力,它可以让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
你们知道是什么力吗?学生A:浮力!教师:非常好!就是浮力。
让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
我用一个水杯装满水,然后放入一块小塑料片。
你们猜浸入水中的塑料片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B:塑料片会浮起来。
教师:没错!让我们看一下。
(教师将塑料片放入水杯中,观察塑料片的浮力现象)教师:你们看到了吗?塑料片浮在水中,这就是浮力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2、概念讲解(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不同材质的物体、容器、水和天平)教师: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两个因素对物体沉浮状态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课件《浮力》

问题二: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一样吗?
实验材料: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实验设计: 1. 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2. 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 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等 3. 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你的发现:
浮力
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问题一: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沉浮状态一样吗?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2. 1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 3号球内装四分之一橡皮泥 3. 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讨论: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状态?
小组竞赛游戏:用相同的A4纸,看谁装的硬币最多?
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 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 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 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 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 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 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 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 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 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谢谢欣赏
苏教 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苏教版)《浮力》说课课件

活动三:实验探究,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球内装满橡皮泥
球内装一半橡皮泥
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①
②
③
下沉
悬浮
上浮
实验证明:质量相同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 体积 有关。
活动四: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预计用时10分钟)
活动五:你能说说曹冲称象的道理吗?(预计用时5分钟)
1.船里装上大象后,船身会下沉,在下 沉处刻上记号。 2.再装入石头,直到刚才的记号处。 3.此时大象与石头一样重。 4.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
浮力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浮力知道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苏教版(2020)·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1. 浮 力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过 程 与 方 法
认识浮力,知道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 浮力作用,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把泡沫板往水中按压, 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板向上 托举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实验结果: 1.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 这种力叫作浮力。 2.物体能够飘浮在水面,是因为水有浮力。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实验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水中的物体什么情况下上浮,什么情况下下沉? 1.浮力 > 重力时,物体会上浮。 2.浮力 < 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与同学一起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 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细致观察的能力及 分析问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浮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浮力(第二课时)【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力的作用。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发生的原因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5.1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
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教材分析】《浮力》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常见的力》的第四课时。
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特点产生基本的认识,并能够感知常见的力,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等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体积形状的改变,为学生学习浮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一种新的常见的力——浮力。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比较熟悉,对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有模糊的了解,但对“浮力”的概念,影响沉浮的因素缺乏更深入理解。
本课要帮助学生认识浮力,了解浮力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对物体沉浮状态的改变。
本课教学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活动导入,将一些物品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思考物体能够漂浮在水面的原因,从而意识到物体之所以能漂浮,是因为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引发学生猜想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2020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浮力教案
jiàole
xiǎohóuzizhǐhǎokōnɡzheshǒuhuíjiāqù
没有追到兔子。 最后什么也没得到。源自根 据 课 文 内 容 填 一 填 。 地点
做了什么 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结 果 怎 样 空 着 手 回 家 去
小 猴 子 捧 着 几 个 桃 子 , 走 到 一 片 瓜 地 里 。 他 看 见 满 地 的 西 瓜 又 大 又 圆 , 非 常 高 兴 , 就 扔 了 桃 子 , 去 摘 西 瓜 。
小 猴 子 抱 着 一 个 大 西 瓜 往 回 走 。 走 着 走 着 , 他 看 见 一 只 小 兔 子 蹦 跳 的 , 真 可 爱 , 就 扔 了 西 瓜 , 去 追 小 兔 子 。
shùěnkuàilèxǐqy
杂 乱 细 碎 的 声 音
没 有 一 点 儿 声 音 有 邻 居 , 不 孤 单
词语积累(ABAB式词语) 叽喳安静热闹开心冷清日夜快乐明白风火
xiǎotùzipǎojìnshùlínlǐbújiànle 小 兔 子 跑 进 树 林 里 , 不 见 了 。 小 猴 子 只 好 空 着 手 回 家 去 。
3.11《浮力》(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浮力大小的操作方法。
-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如测量不同体积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浮力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2. 科学概念理解: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并能用浮力的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科学态度培养: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
4. 科学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和分享。
2. 教学方法方面: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可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反思改进措施(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对学生的预习和作业管理,确保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优化课堂时间分配,适当增加讨论和实验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引入更多与浮力相关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图书资源:介绍与浮力相关的图书,如《浮力的奥秘》、《物理实验与探索》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了解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 网络资源:介绍与浮力相关的科普文章、动画视频等,如《浮力原理动画解析》、《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
- 实验资源:介绍与浮力相关的实验设备、器材和实验方法,如浮力计、液体密度计等,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实验技能。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4.11《浮力》课件
想一想:为什么物体能浮起来?
木块
乒乓球
泡沫块
螺帽 玻璃球 橡皮泥
活动一:研究沉在水里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测一测: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 泥球的拉力。 2.将橡皮泥球放入水中, 测出其在水中的拉力。
活动一:研究沉在水里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比一比: 比较两次拉力的大小。
说一说: 两次测出的拉力发生了
什么变化?为什么?
活动二:探究沉浮原因
80ml 80ml 80ml 100ml
6g 配重沙
4g 10g 6g 配重水
6g 12g 10g 300ml
1.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 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3.整理数据,汇报交流。
想一想:
巨轮承受万吨的载重 依旧可以浮在海面上,这 是为什么呢?
活动三:做一个橡皮泥小船
1. 每人两次机会,尝试让橡皮泥小船承载更多垫圈。 2. 组内进行比较,交流橡皮泥小船承载更多的原因。 3. 总结经验,汇报交流。
要求的是( A )。
A.泡沫块
B.贝壳
C.石块
4.小明虽然套着救生圈,却依旧感觉要往下沉,下面不能让小明
浮起来的是(C )。
A.往救生圈里充入更多的空气 B.扔掉身上携带的物品 C.将救生
圈里的空气放掉
苏教 版
泳嬉戏,小明迫不及待地加入到了嬉戏的行列。
1.小明把救生圈按入水中,救生圈会直直的浮上来,这是因为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浮力》课件
力
一、新课导入
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作浮力
二、探究新知
正因为有浮力,物体才能漂浮在水面。
探究新知
测量浮力
浮 力
重 力
拉力
二、探究新知
重力+拉力 = 浮力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 塑料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二、探究新知
四、课堂小结
实心的金属贴在水里会下沉,但是把它制成空心的 船就能浮在水面上了。同样重量的物体,改变它的形状, 将它的体积适当变大,就能排开更多的水,就会负载水 面,就能承载更多的物体。
三、拓展提升
试一试:解释曹冲称象的科学道理
三、拓展提升
= = =
载大象的船和载石头的船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也就是重力是相等的。
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铁块等
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受到的拉力,再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拉力。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木块 苹果块 铁夹 塑料尺 羽毛 石块 蜡烛 橡皮
预测 ↑
↓
↓
↓
↑
↓
↓
↓
结果 ↑
↑
↓
↑
↑
↓
↑
↓
在水中的物体,不论沉浮,都受到水的浮力。
结果 浮 浮 沉
二、探究新知 二、研究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
实验结论:同样质量的三个球,大球是浮的,小球 是沉的,说明在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沉,体 积大的物体浮。
二、探究新知 三、A4纸的承载能力
想办法让一张A4纸在水中承载更多的硬币
二、探究新知 万吨巨轮浮在水面,给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