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的简介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

诊断标准
3、重症病例: 符合下列任一条标准,即诊断为重症病例: X线胸片显示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 展>50% ;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 24次/分; 严重低氧血症,吸氧流量在3~5升/分条件下, 患者SpO2≤92%; 出现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 碍综合征)。
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预防措施
6、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 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 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 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
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
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预防措施
7、不要轻视重感冒,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
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 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 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 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

3.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 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 含漱液、呼吸道分泌物、气管吸出物),气 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高于上 呼吸道标本。
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阴影。重症患
者病变进展迅速,常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
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

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
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
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
积液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 可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 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 高。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1、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鸡、鸭、鸽子和候鸟等)中流行和传播。

禽流感一般不感染人,但是其中的部分亚型如H7N9、H5N6和H5N1等可感染人,从而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2、3条途径可感染H7N9禽流感1、H7N9禽流感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2、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能被感染;3、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

3、4类人容易感染H7N9禽流感1、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2、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是甲型H7N9禽流感的易感染人群。

3、60岁以上老年人群;4、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4、人感染H7N9禽流感会怎样?人类如果不幸患上了禽流感,健康威胁极大。

有研究表明,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死率高达60%,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又占多数。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

禽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前期症状相近,但是禽流感病情进展很快,一旦发病,病情恶化就会非常迅速。

年龄较大,未及时治疗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5、7招可防人感染禽流感1、尽量避免去活禽市场或摊位,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冷鲜、冷冻禽及其产品。

2、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

3、注意饮食卫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厨房卫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睛、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注意生活、工作环境整洁、通风。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概述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该病毒对人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文将介绍H7N9禽流感的根本知识和防控措施。

什么是H7N9禽流感?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该病毒最早于2024年在中国被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于鸟类中。

禽流感主要通过禽类分泌物和污染的环境传播给人类,尤其是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群容易感染。

H7N9禽流感的病症H7N9禽流感的病症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和肺炎等严重病症。

对于疑似感染H7N9禽流感的个体,及早就医并进行相关病毒检测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1. 防止接触禽类尽量防止接触活禽、禽类粪便和污染的环境。

在接触禽类或其分泌物后,及时洗手,并防止将手接触到口腔、鼻腔和眼睛等黏膜部位。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清洁手部,尤其在接触禽类或污染的环境后。

同时,防止与患有流感或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过于密切接触。

3. 做好食品平安确保食品平安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防止食用生禽肉和未煮熟的禽类制品。

在加工和烹饪禽肉时,确保彻底煮熟,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同时,定期清洗厨房、餐具和食品加工设备,保持整洁卫生。

4.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禽舍、禽类的饮水器和饲料器,并进行消毒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理禽类分泌物,防止禽类分泌物与人类接触。

对于禽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加强监测和报告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H7N9禽流感的疫情信息,加强对禽类流感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同时,加强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追踪调查,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总结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公众需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遵循相应的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禽流感,又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禽流感具有以下特点:1.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禽类动物,对禽类的致病性非常高,病情严重。

感染后禽类动物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喘鸣等,并很容易导致死亡。

2. 极易传播:禽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尸体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禽类动物。

在疫情高发期,禽流感很容易通过禽类的运输、湿地鸟类迁徙等方式迅速传播,并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3. 可变异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不同的宿主间发生变异,并且可以穿越物种障碍感染其他动物,甚至感染人类。

这种可变异性使得禽流感的传播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

针对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在养殖场、农贸市场等禽类密集场所,要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禽舍、禽类粪便等,保持场所清洁。

要做好饮水、饲料的安全管理,防止在采购、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感染禽流感病毒。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在禽类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养殖管理,保持禽舍卫生、通风良好,避免过度密集饲养和混养,减少感染风险。

要加强饲养员的培训,提高养殖员对禽流感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3. 强化监测和报告制度: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建立健全禽流感监测和报告制度,密切监测禽流感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4. 采取紧急扑杀措施:一旦发生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采取紧急扑杀措施,进行有效的灭活处理,尽快控制疫情的扩散。

5. 加强国际合作:禽流感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各国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分享相关信息和技术,共同应对禽流感的挑战。

禽流感具有高致病性、易传播和可变异性等特点,对禽类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严格的卫生措施、养殖管理、监测和报告制度、紧急扑杀措施以及国际合作等手段,可以有效防控禽流感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家禽传播给人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措施全面的防控工作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禽流感监测网络,实施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发现病例和疫情爆发,提高预警能力。

二、加强禽类活禽市场管理。

严格规范禽类活禽市场的卫生管理,加强禽类活禽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操作规范,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三、加强农场和养殖场管理。

对禽畜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测和消毒,建立健全养殖场管理制度,严格防止病毒传播。

四、加强防护措施。

提倡公众养成勤洗手、咳嗽礼仪、多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五、加强医疗救治与技术支持。

完善疫情防控体系,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积极研发并推广H7N9禽流感疫苗。

六、加强跨部门合作。

卫生、农业、动植物检疫等相关部门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H7N9禽流感的挑战。

七、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传递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以上是关于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基本内容,希望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能积极配合执行,共同为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做出努力,共同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引言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自2013年首次发现以来,H7N9禽流感已经在我国多个省份出现,并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员感染和死亡。

为了加强对禽流感的防控,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特举办本次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

本文将为您介绍禽流感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以期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应对H7N9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也称禽类流感或鸟类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染给人类的病毒性疾病。

禽流感病原体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主要有H5N1、H7N7和H7N9亚型等。

其中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一种禽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的症状与传播途径H7N9禽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气促、乏力等。

部分患者可能还有胸痛、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与感染禽类直接接触或接触感染禽类的环境,例如家禽市场、农场等;二是通过与已经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H7N9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个人预防措施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或禽类环境后。

2.避免接触禽类: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不要亲自宰杀禽类。

3.食品安全:吃禽肉等食品时要确保熟透,避免生食。

4.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5.加强锻炼养生:增加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体质。

公共场所防控措施1.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加强宣传教育。

2.建立禽类监测系统:加强禽类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

3.加强家禽市场管理:整治违法经营、环境脏乱的家禽市场,减少传染风险。

4.做好禽类检疫工作:对进出口禽类进行检疫,防止病从口入。

5.增加卫生设施: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提供洗手设施、消毒液等。

H7N9禽流感的治疗与就医建议对于被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禽流感,又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中传播。

禽流感可分为H5N1亚型、H7N9亚型、H9N2亚型等,其中H5N1亚型是最为致命和病毒传播最广泛的一种。

禽流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传染性:禽流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禽类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和粪便传播。

病毒能在禽类群体中快速传播,造成大规模的死亡。

2.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具有很高的致病性,感染后病禽出现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等,并很快死亡。

部分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还可以感染人类,引起严重的疾病和死亡。

3. 相对稳定的病毒基因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型相对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变异性。

病毒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病毒的毒力、传染性和宿主适应性发生变化,对禽类和人类造成更大的威胁。

1. 加强养殖场环境管理:保持禽舍的清洁和通风,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禽类与野生鸟类、野生动物接触。

减少疫情发生的风险。

2. 提高动物健康管理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

加强对禽类的免疫措施,提高禽类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3. 禁止活禽交易:加强对活家禽交易市场的监管,禁止活禽交易,避免病毒在交易过程中的扩散和传播。

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确保禽肉和禽蛋的安全性。

禽类产品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避免交叉污染。

5. 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加强对禽流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敦促人们避免接触禽类和屠宰场,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H7N9 - 简介与防控

H7N9 - 简介与防控

H7N9 - 简介H7N9(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7N9,记作A(H7N9)或H7N9)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H7N9 - 诊疗防控方案2013年4月3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2013年4月1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在之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4]。

临床表现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5]诊疗方案根据诊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7N9禽流感的简介及预防措施H7N9禽流感的简介及预防措施2017
禽流感简介
禽流感(BirdFlu或AvianInfluenza)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也能感染人类引起发病,成为禽流感病毒感染或禽流感病,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他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

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
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
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
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
咳嗽时掩住口鼻。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
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
规治疗和用药。

7、旦发生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
汇报接触禽类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