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报告》(doc)
阿里巴巴SWOT分析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阿里巴巴SWOT分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阿里巴巴SWOT分析一、S----优势1、优秀的管理团队(1)、马云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
(2)、团队之间聚合力逐渐沉淀成的固有机制和企业文化,为进一步的扩大和凝聚这个团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里巴巴的团队的平均资历在互联网公司中并非最高,但团队执行力是最强的,团队的认真、执着,具有责任心。
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被誉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价值体系考核与个人的薪金挂钩,真正执行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也许就是阿里巴巴能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根本原因。
(3)、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阿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人才,无论从宣传还是到技术,阿里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
2、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具有领先地位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并称中国三大综合电子商务网站,但慧聪仍处于亏损状态。
环球资源网在收入上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比,但是环球资源的三分之二业务收入来自它已经经营了三十年的商情出版物和展览,只有三分之一是在线业务收入,与阿里巴巴的收入性质大致一样。
据《2012年第1季度中国B2B HYPERLINK"/subject/7209801.html" 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慧聪网分别以52.4%、8.1%、3.7%占据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份额前三甲,阿里巴巴仍占首位。
3、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很难找到另外一家能有阿里巴巴那样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以信息集散地为基本功能的B2B 商务网站来说,品牌就是价值。
阿里并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阿里并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一直以来以其强大的电商平台和创新的商业模式闻名全球。
近年来,阿里巴巴频繁进行并购活动,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拓展其业务领域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本报告将对阿里并购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并购策略、行业动态和前景展望。
一、阿里巴巴的并购策略阿里巴巴一直以来采取“买、投、合”的并购策略,即通过收购、投资和合作的方式来增强其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力。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快速获取相应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还有助于拓展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
二、阿里并购行业动态1. 电商行业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进行了多次收购和投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收购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淘宝网和天猫。
这两项收购使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进一步提升了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影响力。
2. 金融科技行业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了支付宝,并将其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众多金融科技公司,如云计算公司云锋金融和智能投顾公司银联智付等。
这些并购活动有助于加强阿里巴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3. 文娱媒体行业阿里巴巴在文娱媒体行业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并购。
例如,阿里影业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票务平台猫眼娱乐,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电影产业的影响力。
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音乐流媒体平台网易云音乐和影视制作公司灵伴传媒。
这些并购活动有助于增加阿里巴巴在文娱媒体领域的市场份额。
三、阿里并购行业前景展望阿里巴巴的并购活动不仅扩大了其在各个行业的市场份额,还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阿里巴巴将继续深耕现有领域,并开展更多的并购活动。
在电商行业,阿里巴巴将进一步巩固其领导地位,并提升平台的用户体验。
同时,阿里巴巴还将加强对新兴领域的布局,如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以应对趋势的发展。
在金融科技行业,随着移动支付和云计算的普及,阿里巴巴将利用其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分析资料报告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分析摘要阿里巴巴(Alibaba.)是全球企业界(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务交流社区。
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600余万商人的电子商务,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阿里巴巴数十年的发展是代表着电子商务发展在中国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中的盈利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研究电子商务企业盈利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AbstractAlibaba (Alibaba.) is a global business community (B2B), a well-known brand of e-commerce,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largest online trading market and business exchange community. Good location, solid structure, excellent service make Alibaba has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electronic commerce website of more than 600 million merchants, become the preferred site of global business network promotion, Alibaba dozen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is repres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s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course in the profit model for us to study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nterprise's profit patter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Alibaba; electronic business model目录1.引言 (3)2.阿里巴巴概况 (4)2.1阿里巴巴企业规模和人员培训 (4)2.2阿里巴巴特点 (5)2.2.1突出诚信原则,打造阿里巴巴的信用体系平台 (5)2.2.2客户第一,服务取胜 (5)2.2.3创立阿里学院,建立第一个企业商学院 (5)3、阿里巴巴盈利模式分析 (6)3.1会员制收费模式 (6)3.1.2.企业诚信认证成为会员制收费模式发展的前提 (6)3.1.3.目标客户主要针对企业会员 (7)3.2搜索竞价模式 (7)3.3淘宝免费策略 (7)3.4支付、物流环节收费模式 (8)4.阿里巴巴的竞争优势及发展战略 (8)4.1.阿里巴巴的竞争优势 (8)4.1.1阿里巴巴实行免费政策,抢先圈地、布局中小企业信息市场 (8)4.1.2阿里巴巴成功开展企业信用认证,敲开了创收大门 (9)4.1.3阿里巴巴推出关键字竞争搜索 (9)4.1.4阿里巴巴有自己的价值、文化体系 (10)4.2阿里巴巴的发展战略 (10)4.2.1增加客服渠道与代理销售渠道 (10)4.2.2构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全新B2C业务模式 (11)5.结论 (11)参考文献 (13)1.引言2015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92.75 美元的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36.3%,以市值达2314.39 亿美元时收盘,成为仅次于谷歌超越Facebook 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

阿里巴巴怎么赚钱“2002年,阿里巴巴要赢利1元,2003年,要赢利1亿人民币,而2004年,每天利润100万。
”2002年4月,正值互联网寒冬,瘦瘦的马云向记者表示,“我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阿里巴巴找到了自己的赢利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一定得简单,阿里巴巴现在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就是收取会员费。
”马云用3年时间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据阿里巴巴内部透露出的数据显示,2004年,阿里巴巴净利润6亿人民币。
不过马云仍不愿细讲自己的商业模式,怕透露了营收的真实情况。
记者采访获悉:阿里巴巴上的会员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供应商;一种是诚信通会员。
“中国供应商”服务主要面对出口型的企业,依托网上贸易社区,向国际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的客商,推荐中国的出口供应商,从而帮助出口供应商获得国际订单。
其服务包括独立的“中国供应商”账号和密码,建立英文网址,让全球220个国家逾42万家专业买家在线浏览企业。
目前,中国供应商的会员费是6万-8万元/年。
“诚信通”更多针对的是国内贸易,通过向注册会员出示第三方对其的评估,以及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诚信记录,帮助“诚信通”会员获得采购方的信任。
诚信通的会员费是2300元/年。
据阿里巴巴自己披露,截至2005年5月,通过阿里巴巴注册的中国供应商有1万家,诚信通会员注册用户接近10万家(2004年底,阿里巴巴上中国供应商的数目为8000多家,而诚信通会员为6万家)。
以此估算,阿里巴巴年营收应接近10亿元(其中诚信通每年应收会员费为2.3亿元,中国供应商每年应收会员费最高为8亿元)。
中国供应商以及诚信通会员除了容易获得买家信赖外,还拥有企业信息的优先发布权,以让客户更快找到企业。
“关键在于阿里巴巴必须保证企业的网上身份与真实身份相符,并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让大家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里赚钱。
”马云说。
“保证诚信的方式有5方面,即第三方认证(企业资信调查机构提供信用认证,认证的内容包括工商部门的合法注册记录,业务授权等);网下的证书和荣誉;阿里巴巴活动记录;会员评价;资信参考人。
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苑宁浩学号:0131401032018年4月15日Patricia(2007)提出:企业的盈利模式就是公司发展战略在概念和框架结构上的具体实施,而且还是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基础。
Patricia提出:盈利模式是链接企业战略运作过程的中间环节,企业的战略规划属于设计规划层次,企业的运作过程属于具体的实施层次,盈利模式是属于框架层次。
Byronj.Finch(2007)是最早提出了资源盈利模式的学者,他认为盈利模式是一个框架,是说明运营管理商业环境最为重要的组成因素。
盈利模式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盈利资源管理、价值组成、成功的基础。
这三个元素相互依存,只有当的这三个元素互相之间配合恰当才能最终盈利。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
这里的商业模式就是广义的盈利模式的概念。
盈利是企业生存延续并进而实现规模扩张的有效保障,而有效的盈利模式可以为企业未来提供持续的盈利能力。
我国互联网公司亏损的原因虽千差万别,但总体而言都与自身的盈利模式有密切关系。
可见盈利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吕代平(2012)在现有的 B2C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当前电子商务模式在物流、支付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陈润源(2013)为了给中国的 B2C 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宏观策略的选择,将美国亚马逊中盈利模式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将美国亚马逊的盈利模式和京东盈利模式进行对比,从中总结出了中国 B2C 电子商务企业的独特的盈利模式。
王建华(2013)在研究中提出公司会在两种情况下自主转变商业模式,开始盈利模式创新,一种情况是市场消费尚处于发展初期,消费还没有成熟,此时消费者习惯还必须慢慢的培养;另一种情况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无法获取进一步的发展,整个行业已经变得无利润可图,不得不整合与洗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司仅有实现自我改革,转变以往盈利模式进而实现长久的生存与进一步的发展。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什么是盈利模式简单的说盈利模式就是”赚钱方式”,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
是企业根据思维理念、经验模型,利用内外部资源,创造或选择的获得利润的过程。
一般来说盈利模式包括一个核心和四个基本要素。
一个核心就是价值创造,即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盈利增长点、盈利的对象、盈利的措施、盈利的屏障。
盈利增长点是指企业可以获取的利润或服务,它解决的是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的问题。
盈利的对象是指企业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它解决的是向哪些用户提供价值的问题。
盈利的措施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一些列经营活动,它回答了企业如果提供价值,能够提供价值的关键活动有哪些的问题。
盈利的屏障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它解决的是如果保持长久盈利的方法的问题。
从盈利模型分析阿里巴巴盈利模式1.价值的创造。
阿里巴巴价值的设定和实现是一个循序渐渐、逐步拓展的过程。
可以概括为信息交流---交易平台---诚信保障---支付中介---搜索工具2.盈利增长点及盈利措施。
阿里巴巴利润主要来源于注册会员缴纳的会员费。
其付费会员有两种类型:国际交易平台会员和国内交易平台会员。
3.盈利对象。
阿里巴巴将盈利的对象定位于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欲打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
4.盈利的屏障。
阿里巴巴具有务实的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国内狂热追捧电子商务时期,绕开技术驱动的陷阱,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循序渐进逐步拓展的商业模式。
它能审时度势,认清国内电子商务初期急需疏通信息流、暂不具备网上交易的充分需求和条件的形式。
将自己的道路规划为从信息流入手积累客户资源,绕开物流(自己的弱项),前瞻性的观望资金流。
在适当时机介入支付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敏锐捕捉新的收入机会,不断扩展业务范围。
正是基于这样准确的市场定位、务实的运作。
阿里巴巴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客户群,为日后的盈利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阿里巴巴SWOT分析

阿里巴巴SWOT分析一、S-——-优势1、优秀的管理团队(1)、马云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
(2)、团队之间聚合力逐渐沉淀成的固有机制和企业文化,为进一步的扩大和凝聚这个团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阿里巴巴的团队的平均资历在互联网公司中并非最高,但团队执行力是最强的,团队的认真、执着,具有责任心。
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被誉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价值体系考核与个人的薪金挂钩,真正执行的却是少之又少,这也许就是阿里巴巴能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根本原因。
(3)、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阿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人才,无论从宣传还是到技术,阿里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
2、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具有领先地位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网并称中国三大综合电子商务网站,但慧聪仍处于亏损状态。
环球资源网在收入上可以和阿里巴巴相比,但是环球资源的三分之二业务收入来自它已经经营了三十年的商情出版物和展览,只有三分之一是在线业务收入,与阿里巴巴的收入性质大致一样。
据《2012年第1季度中国B2B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慧聪网分别以52.4%、8.1%、3。
7%占据中国电子商务B2B市场份额前三甲,阿里巴巴仍占首位。
3、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国很难找到另外一家能有阿里巴巴那样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以信息集散地为基本功能的B2B 商务网站来说,品牌就是价值.(1)、阿里巴巴从2003 年起就开始针对全球买家进行系统的营销和推广,多年经营和推广在全球买家中建立的知名度和信誉,成为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2)、全球最大的华人论坛—-以商会友,为全球的商人交流创造了极大的方便,也拉近了各处商人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3)、它是全球最有实力的B2B平台:访问量很高、排名好。
阿里巴巴分析报告

v1.0 可编辑可修改阿里巴巴分析报告据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2007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其全年总营收达到亿元人民币,相比2006年同比增长%;利润达亿元人民币,比06年上涨%;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艾瑞咨询分析认为中国互联网及B2B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将有效减震,而阿里巴巴也将凭借“三新”:新用户、新市场、新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艾瑞咨询分析2007年阿里营收结构,结合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总结分析认为其全年营收增长主要缘于:(1)新市场:增设各地分公司及服务网点、进军海外,有效拓展市场范围、扩大销售半径;(2)新业务:基于现有“会员会费+增值服务”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储备新的盈利增长点;(3)新用户:细分用户关注新用户增长、丰富付费产品拉动ARPU值上升。
新市场——销售和服务半径拓展储备增长后续力国内市场:尝试建立分销渠道、积极拓展各地分公司国际市场:进军几大外贸市场、有望形成协同效应2007年阿里巴巴来自国际市场的营收达到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艾瑞咨询认为基于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外贸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加上上市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保证和资金支持,进军海外市场,将客户拓展到全球的中小企业是推动其国际市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未来随着海外市场的开辟,不同市场之间的互通和合作将进一步形成协同效应,反过来也将带动国内业绩增长。
新业务——品牌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完善提供增长源动力据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阿里巴巴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51%上升至2007年的%.阿里巴巴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余B2B电子商务平台,加上阿里上市进一步强化其品牌,提升了平台价值。
在品牌优势的基础上,2007年阿里巴巴完善了其针对用户的各项增值服务,通过提供更多新产品及增值服务,为用户及自身创造更多价值。
如推出阿里网站和社区的品牌广告、由阿里软件公司设计的外贸版解决方案等,这些创新和拓展都为未来阿里业绩增长提供了源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2007-6-250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1阿里巴巴的发展进程 (2)2 第一阶段Meet at alibaba(2001-2004) (3)2.1 行业环境 (3)2.2 电子商务产业链 (4)2.3 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 (5)2.4 赢利模式:会员费用及广告竞价为主 (6)2.5 竞争策略:通过经营采购商资源大力发展供应商会员规模 (6)2.6 发展的推动因素:投资拉动 (6)2.7 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多元化 (8)3 第二阶段Work at alibaba(2005-2007) (8)3.1 行业环境 (8)3.2 电子商务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商控制力开始对其它参与方渗透 (9)3.3 核心业务由两项扩张到四类,收益来源从卖方扩展到买卖双方 (10)3.4 赢利模式 (11)3.5 竞争策略:提供多项增值应用黏着新老客户 (11)3.6 发展的推动因素:新的技术与业务 (12)3.7 新的发展方向:多种业务的融合与用户的合并 (14)附录:阿里巴巴主要业务注释 (14)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框架包括内外两部分要素的分析。
其中,外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和及产业链构成,进而分析出推动该企业发展的外部推动条件;内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的自身各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即主要的收入来源)以及主要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寻找出目标企业的内在发展推动力,最终对该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评判与预测。
图:目标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框架1阿里巴巴的发展进程基于“中国黄页”与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的原形,马云于1999年正式成立阿里巴巴,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B2C/C2C)“淘宝网”(2003)、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2003)以及面向企业软件应用的“阿里软件”(2007),这四部分业务先后独立成为子公司,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的“中国雅虎”(2005),阿里巴巴发展成为控股五个子公司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并预计在年内将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的阿里巴巴子公司在香港上市,上市估值10亿美元。
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年至2004年期间,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Meet at alibaba,即使有交易与贸易需求的人在阿里巴巴相遇。
阿里巴巴通过打造行业领先的免费电子商务平台(B2B/B2C/C2C ),实现了大量汇聚人气的目的,注册用户规模与网上商机量得以快速扩张;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今,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Work at alibaba ,即使用户的任何交易与贸易行为都与阿里巴巴产生关联。
阿里巴巴陆续开发出多项基于电子商务的增值业务,深入渗透中小企业的管理、财务、商务、物流等各个环节,有意贯穿中小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
目前,阿里巴巴现在正向第三个战略发展目标——Live at alibaba 转型。
第一战略发展阶段第二战略发展阶段2005-2007多个电子商务平台+多种辅助工具Meet at alibaba Work at alibaba图: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及业务拓展图2 第一阶段Meet at alibaba (2001-2004)2.1 行业环境(1)互联网企业经营理念走向务实,行业涌现更多增值业务与赢利点。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众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摆脱对网络广告这一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开发出更多增值业务,如无线短信、即时通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等。
互联网领域因而出现更多有潜力的未来盈利点,影视娱乐业务等个人应用开始为新浪等门户网站带来收入;电子商务等企业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2)电子商务领域开始出现领头企业。
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业发达的美国先为兴起,美国企业AMAZON 、EBAY 先后成为B2C 电子商务和C2C 电子商务的创新范例,并初步建立起行业领头地位;但在面向企业间电子商务B2B 领域,则国内外的参与企业不多,在阿里巴巴起步与发展的初期,除了国外初具名气Ariba 、Verticalnet 、CommerceOne 、i2等,国内对应领域并没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及新创企业参与。
(3)风险投资商在互联网行业寻求新的投资领域。
虽然互联网泡沫使风险投资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更为谨慎,但在AMAZON 、EBAY 的成功示范效应下,电子商务成为风险投资商关注的新领域,作为首个涉足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其经营理念更获得了部分风险投资商的青睐。
2.2 电子商务产业链在起步阶段B2B 电子商务的流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卖方(供应方)和消费产品与服务的买方(采购商)之间,电子商务平台商/支付平台商和物流企业等各方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见下图),各类企业在平台提供、信息整合、资金交付和物流配送过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价值点,在这个阶段阿里巴巴的地位与其它企业之间是等同的,并不能对其它各方企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可见阿里巴巴在这一阶段的收益与利润是有限的。
产/消电子商务支付物流品与服务供应方产品与服务采购费方平台/信息提供支付配送平台商平台商企业基础网络运营商图:一般意义电子商务产业链2.3 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阿里巴巴在2001年及2002年先后推出的面向供应商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业务,这两项业务一直是其核心业务,也是至今为止阿里巴巴主要的收入支柱之一。
“中国供应商”是高等级的付费会员服务(年费4-12万不等),会员可以获得域名、网店、CRM 软件、会展、培训等各类线上线下的贸易相关服务(见下图)。
阿里巴巴为“中国供应商”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与宣传力量,以一千多人的直销队伍来发展该业务的会员数量;阿里巴巴的国际网站以及参与的各种线下外贸展会也会对“中国供应商”进行重点宣传。
“诚信通”是一般等级的付费会员服务(年费2800元),会员可以获得信用认证、网铺等基本服务。
“诚信通”的销售人员相对较少,会员发展更多依赖呼叫中心外呼以及网上自行发展。
“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的价值在于:通过设立不同等级的会员制度,对应不同等级的信用体系以及先后排序,会员(供应商)在获取了买方(采购商)采信后并达成交易后为阿里巴巴付出应有的报酬。
阿里巴巴通过这两项业务为买卖双方充当贸易信息中介,并获取报酬,类似传统贸易中的经纪人但有所创新。
诚信通商铺诚信通认证专用域名与商铺中国供应商认证Suplier CRM 软件网商活动与培训线下展会及刊物贸易通(IM)贸易通(IM)竞价排名库存拍卖商机搜索与浏览商机搜索与浏览图:阿里巴巴第一阶段两大核心业务一览2.4 赢利模式:会员费用及广告竞价为主会员收入始终是阿里巴巴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以2004年阿里巴巴网站会员数量估计,阿里巴巴的会员收入约为4500万美元,根据该公司披露的数据分析,这部分收入占据了公司收入的90%以上比例;而在这部分会员收入中,来自高等级的“中国供应商”收入约占2/3,来自一般等级的“诚信通会员”收入则约占1/3。
在此同时,阿里巴巴也推出关键词的竞价服务,会员可以为每个关键词的排名前三位竞价(起价500元,上限价16000元),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这部分收入在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暂时不明显。
2.5 竞争策略:通过经营采购商资源大力发展供应商会员规模在发展初期,阿里巴巴致力快速扩大会员规模,为此,阿里巴巴采用挖掘采购商资源的手段来实现拓展供应商会员的目的。
全球范围内挖掘采购商资源。
阿里巴巴在美国、欧洲、香港等地设立办公室,就近发展与当地有采购需求的客户,这些采购商是阿里巴巴用以黏着大规模供应商会员的最有力资源。
大力发展线下渠道拓展会员规模。
阿里巴巴极为重视对会员的线下拓展营销活动,其绝大部分的会员特别是高等级的“中国供应商”是依靠客户经理面对面的直销发展而来,2004年之前,阿里巴巴已经在国内15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挖掘当地客户潜力;另外,其呼叫中心的坐席数也达到500个,每天每个坐席可以外呼1~200个客户,成为“诚信通”会员主要的销售拓展渠道之一。
2.6 发展的推动因素:投资拉动除了外部环境影响以外,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不外乎四个方面,分别是:人(人力)、财(资金)、物(产品与相应的品牌)和知识(技术),在四方面因素的合力下推动企业纵向或横向发展。
在阿里巴巴成长的第一阶段,人(人力)和财(资金)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促进因素之一,阿里巴巴的第一阶段应该仍处投资拉动阶段。
(1)人力因素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尤其是销售人员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员工总量也从99年的几十人扩张到05年的3500多人,其中销售人员数量一直占据半数以上份额。
阿里巴巴绝大多数的付费会员是依赖众多销售人员在线下与用户的沟通达成的。
(2)资金因素作为刚起步的新型网站,风险投资商的注资投入使阿里巴巴获得了充裕的现金支持,使其在成本投入方面没有遇到很大障碍。
自1999年起,阿里巴巴获得多次风投机会,获投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
实际上阿里巴巴的成长也为风险投资商赢得了丰厚回报。
以高盛为例,首期投资在5年内已经获得了10倍以上收益。
表:阿里巴巴1999-2004年获取投资规模2.7 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多元化如2.2所述,处于第一发展阶段的阿里巴巴,在产业链上的影响与作用有限,因此可以从中找寻到的收益与利润空间也相对有限。
因此,阿里巴巴开始寻求从Meet at alibaba到Work at alibaba的转变,所涉足的业务范围也从促进信息流范畴扩大到资金流与物流范畴,业务开始转向多元化,目标用户群进一步细化与扩大,从2004年推出支付宝,2005年并购雅虎,到2007年的阿里软件,皆可成为例证。
3 第二阶段Work at alibaba(2005-2007)3.1 行业环境(1)电子商务尤其B2B领域成为互联网业焦点,涌现更多新进入者与新模式。
互联网增值应用的侧重点从个人应用向企业应用倾斜,进入新一轮发展高峰的电子商务领域,尤其汇聚了8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的B2B电子商务领域开始受到各类企业的关注,业内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慧聪/环球资源等B2B电子商务企业开始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并占据相当市场份额;其次是不少新建企业开始投身B2B电子商务,并带来新的经营方向与新方式,如网盛专注化工行业做精做深并成功上市,沱沱网/商搜网提供商务搜索,商格里拉对客户信息进行自动匹配等;第三更有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如中国网/多赢网等也涉足此间,凭借优势资源意图分羹市场,阿里巴巴的行业地位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