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及技巧分享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及技巧分享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及技巧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主题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创设之一,它不仅可以给孩子们带来视觉的愉悦,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及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共享一下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及技巧。

一、选择主题在设计主题墙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符合幼儿园教育特点的主题。

可以根据季节、节日、教学内容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也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知发展特点,选取他们喜爱的故事、动物或植物作为主题,以此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好奇心。

技巧: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主题墙的设计小组,让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参与主题的选择,这样可以增强孩子们对主题墙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二、设计布局在确定主题后,接下来就是主题墙的设计布局。

设计布局不仅要考虑整体的美观性,还要考虑孩子们在主题墙上的互动和学习体验。

技巧:可以将主题墙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故事区、艺术区、互动区等,每个区域都可以设置不同的装饰和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参与。

三、选择材料选择适合的材料是主题墙设计的关键。

材料不仅要符合教育的目的,还要考虑到安全、环保和耐用性。

技巧:可以选择一些易清洁、防水、防火的材料,同时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可回收的材料,如纸板、木片等,让孩子们在主题墙上的装饰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环保的知识。

四、孩子们的参与在主题墙的落实过程中,孩子们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参与到主题墙的设计、制作和装饰过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主题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动力。

技巧: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主题墙装饰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到主题墙的设计和制作中,这样可以增强家园合作,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定期更新主题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定期更新,使其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定期更新主题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小班主题墙环创教研(3篇)

小班主题墙环创教研(3篇)

第1篇一、背景主题墙环创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主题墙环创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特此开展小班主题墙环创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主题墙环创的认识,明确主题墙环创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学习主题墙环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设计能力。

3. 培养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主题墙环创的质量。

4.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教研内容1. 主题墙环创的意义主题墙环创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通过主题墙环创,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2. 主题墙环创的设计理念主题墙环创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幼儿为本,关注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2)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

(3)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提高主题墙环创的实用性。

(4)注重创新与传承,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 主题墙环创的设计方法(1)明确主题,确定设计方向。

(2)收集素材,丰富主题墙内容。

(3)设计布局,合理划分区域。

(4)制作材料,注重环保与安全。

(5)制作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主题墙环创的实施与评价(1)实施过程:教师根据主题墙环创的设计方案,带领幼儿共同完成制作。

(2)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主题墙环创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同时,结合幼儿的作品,评价主题墙环创的质量。

四、教研过程1. 集体讨论,明确主题墙环创的意义和设计理念。

2. 分组讨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主题墙环创的主题。

3. 搜集素材,丰富主题墙内容。

4. 设计布局,合理划分区域。

5. 制作材料,注重环保与安全。

6. 制作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7. 完成主题墙环创,进行评价与总结。

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与实践

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与实践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与实践1. 引言幼儿园主题墙作为学校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扮演着激发孩子想象力、开拓视野和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以及实践方法,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2. 教育意义2.1 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主题墙以生动的色彩、多样的图文和合适的素材,营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通过观察主题墙上的图画、文字和展示品,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去了解和思考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2.2 开拓孩子的视野主题墙可以涵盖各种各样的主题,如自然、科学、艺术等,为幼儿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观念。

这使得孩子们能够在游戏和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的主题,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跨学科的思维和综合能力。

2.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主题墙的图文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活动和互动的元素,例如贴纸、拼图、小游戏等。

这些元素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参与和互动。

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操作,在主题墙上创造自己的故事和情节,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方法3.1 基于孩子的兴趣和水平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芳龄水平进行,以保证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其中。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直观的主题,如动物、交通工具等;而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更加复杂和抽象的主题,如地球、人体等。

3.2 创造多元化的展示形式主题墙的设计应该多样化,结合贴纸、图画、手工制作品等形式,使得孩子们在观察和参与主题墙的能够通过不同的展示形式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体验。

3.3 融入互动元素在主题墙中,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的元素,如问答游戏、拼图等。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灵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主题墙的写手,我深信主题墙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主题墙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育儿知识: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

育儿知识: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

育儿知识: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

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主题墙”创设因其更能凸显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功能,而被大家广泛采用。

在实践操作中,与中、大班比较,小班的主题墙创设工作给老师带来一定的难度。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又因为小班幼儿动手能力不强,参与意识较弱,更需要把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景相结合,在一种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中产生互动。

那么,如何创设适宜的主题墙,为小班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快乐、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对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分类及创建特点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分类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生活常规墙、自理能力操作墙、区域游戏自选墙、教学主题墙和班级文化墙等。

1.生活常规墙小班新生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要让三岁的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小班初期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尤为重要。

在常规养成过程中,我们及时拍摄幼儿生活中遵守各种常规的行为照片,并配有童趣盎然的儿歌、对话,展贴在孩子可视、可触摸的墙面,不断呈现一个个生活常规主题墙。

如“我会洗手”这一主题墙就选用洗手流程中有代表性的八张照片,分别配上自编儿歌:“卷起小袖子,露出小手腕。

一个接一个,排队去洗手。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

擦擦香肥皂,赶走小细菌。

搓搓小手心,搓搓小手背。

泡泡多又多,冲冲真干净。

关上水龙头,轻轻甩三下。

打开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这样呈现的主题墙,有老师、有自己、还有同伴的照片,宝宝们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经常在这样的常规主题墙前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不时学着照片上的行为,念着自编的儿歌,很开心。

我们还根据常规开展需要,逐步呈现“我会吃饭”、“我会睡觉”、“我会玩玩具”等常规主题墙。

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和设计实践效果分析

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和设计实践效果分析

第一部分:幼儿园主题墙的教育意义1. 幼儿园主题墙的概念和意义在幼儿园中,主题墙是一种通过图片、文字、贴纸等元素来呈现某个主题内容的墙面装饰形式。

它的存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主题墙展示丰富的图文信息和多样的内容,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加丰富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幼儿园的主题墙上,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动物、植物和地理知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示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从而引导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3. 塑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题墙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者。

在主题墙上可以设计一些温馨、和谐、正能量的内容,比如友情、助人为乐、爱护环境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4. 引导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设计主题墙也可以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展示,可以教育和引导孩子爱护公共设施、保持整洁、助人为乐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第二部分:设计实践效果分析1. 主题墙设计的实践意义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主题墙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

在设计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选取不同的图文元素和设计手法,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主题墙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图片、文字、贴纸等多种元素的结合,从而使得主题墙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教育孩子认知植物的主题墙上,可以设计树木的图片和文字说明,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引起孩子对植物的注意和兴趣。

3. 融入互动元素在主题墙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互动元素,比如贴有小磁铁的动物图片,让孩子可以自由组合,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考虑孩子的芳龄特点在设计实践中,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芳龄特点,选取适合他们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内容和形式。

在主题墙设计中,对于不同芳龄段的孩子,可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设计内容,以适应他们不同的认知水平。

幼儿园主题墙布置培训心得幼儿园环境布置主题墙

幼儿园主题墙布置培训心得幼儿园环境布置主题墙

幼儿园主题墙布置培训心得幼儿园环境布置主题墙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幼儿园主题墙布置的培训活动。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如何打造富有创意、充满趣味的主题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主题墙布置的重要性幼儿园环境布置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墙作为环境布置的核心,承载着教育、美化、互动等多重功能。

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墙,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主题墙布置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主题墙布置要紧密结合教育目标,充分体现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

2.趣味性原则:主题墙要富有趣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3.美观性原则:主题墙要注重美观,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以舒适、愉悦的视觉体验。

4.互动性原则:主题墙要具备互动性,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主题墙布置的技巧1.主题选择:主题墙的主题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选择节日、季节、动植物等作为主题。

2.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要和谐,以温馨、舒适为主,避免过于刺眼的颜色。

可以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色彩,如绿色代表春天,红色代表热情等。

3.材料选择:主题墙的材料要环保、安全,易于操作。

可以选用纸张、布料、塑料等材料,也可以利用自然物品,如树叶、石头等。

4.布置方法:主题墙的布置要注重层次感,可以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

前景可以是幼儿的作品,中景可以是主题相关的物品,背景可以是主题图案。

四、培训心得1.开阔视野: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主题墙布置不仅是一种美化环境的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手段。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2.实践操作:培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学会了如何选择主题、搭配色彩、布置层次。

这让我在实际工作中更有信心。

3.团队合作:在培训中,我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主题墙布置。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与实施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与实施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与实施经验共享与教训总结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幼儿园的主题墙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好的主题墙不仅可以美化幼儿园环境,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主题墙时,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各个方面,包括主题选择、设计构思、材料选用等等。

下面我将共享一些我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主题墙时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

经验共享1.主题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在选择主题时,要考虑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尽量选取他们熟悉的内容作为主题。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作为主题,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

2.色彩搭配要丰富活泼幼儿园主题墙的色彩要鲜艳活泼,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可以选择一些明快的色彩,比如红、黄、蓝等,让主题墙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3.结合教育内容主题墙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应该结合教育内容,可以在主题墙上加入一些数字、字母、图形等教育元素,让孩子们在欣赏主题墙的同时也能够学到知识。

4.引导孩子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们参与主题墙的制作,比如让他们手工绘画、剪贴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5.定期更新主题墙主题墙不宜长时间不变,定期更新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新的视觉体验,激发新的学习兴趣。

教训总结1.避免主题选择过于复杂在选择主题时,要避免选择过于复杂和抽象的内容,以免孩子们难以理解和接受。

2.材料选用要考虑安全性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对幼儿安全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有毒或易损坏的材料,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3.不宜过于商业化主题墙设计不宜过于商业化,过多的商业元素会削弱教育色彩,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氛围。

4.建议避免纯文字类主题幼儿对纯文字类主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建议避免选择过多的文字性内容,或者在文字主题中添加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

5.注意环保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环保,尽量选择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保护环境,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思路解析与实践分享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思路解析与实践分享

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思路解析与实践分享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思路解析与实践分享一、引言在幼儿园环境中,主题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整体氛围,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主题墙对于幼儿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思路,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二、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思路1. 考虑孩子的芳龄和兴趣点在设计幼儿园主题墙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幼儿的芳龄和兴趣点。

不同芳龄段的孩子对于颜色、图案和主题的偏好都是不同的。

设计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来确定主题墙的设计风格,以确保其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 注重教育和趣味性结合幼儿园主题墙不仅仅是装饰,更重要的是通过主题墙的设计,给孩子们传递知识和启发他们的兴趣。

在设计主题墙时,设计师需要注重教育和趣味性的结合,让孩子们在欣赏主题墙的能够获得一些教育上的启发。

3. 多样的材料和形式应用主题墙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和形式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如纸张、布料、塑料等,以及不同的形式,如立体造型、贴画等,来丰富主题墙的表现形式,增加艺术感和趣味性。

4. 与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在设计主题墙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主题墙与整个幼儿园环境的协调性。

主题墙既要突出特色,又不能脱离幼儿园整体的风格和氛围,需要与幼儿园的其他装饰元素进行协调,使得整个环境显得和谐统一。

三、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实践分享1. 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的实践分享在我们的幼儿园中,我们设计了一个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的主题墙。

我们在墙面上使用了大面积的绿色作为背景色,代表着丰富的植被。

我们利用各种动物的形象和造型,贴在墙面上,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的动物世界中。

这样的设计既丰富了幼儿园环境,又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好奇心和爱护之心。

2. 以“探索未知世界”为主题的实践分享另外一个我们设计的主题墙是以“探索未知世界”为主题的。

我们在主题墙上使用了大面积的蓝色和白色相间的颜色作为背景,代表着广袤的未知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知识: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

在诸多的环境因素中,“主题墙”创设因其更能凸显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功能,而被大家广泛采用。

在实践操作中,与中、大班比较,小班的主题墙创设工作给老师带来一定的难度。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又因为小班幼儿动手能力不强,参与意识较弱,更需要把环境的创设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与游戏情景相结合,在一种生活化、情景化的环境中产生互动。

那么,如何创设适宜的主题墙,为小班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使其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快乐、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对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分类及创建特点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分类
小班主题墙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生活常规墙、自理能力操作墙、区域游戏自选墙、教学主题墙和班级文化墙等。

1.生活常规墙
小班新生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要让三岁的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小班初期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尤为重要。

在常规养成过程中,我们及时拍摄幼儿生活中遵守各种常规的行为照片,并配有童趣盎然的儿歌、对话,展贴在孩子可视、可触摸的墙面,不断呈现一个个生活常规主题墙。

如“我会洗手”这一主题墙就选用洗手流程中有代表性的八张照片,分别配上自编儿歌:“卷起小袖子,露出小手腕。

一个接一个,排队去洗手。

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

擦擦香肥皂,赶走小细菌。

搓搓小手心,搓搓小手背。

泡泡多又多,冲冲真干净。

关上水龙头,轻轻甩三下。

打开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这样呈现的主题墙,有老师、有自己、还有同伴的照片,宝宝们非常感兴趣,所以他们经常在这样的常规主题墙前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不时学着照片上的行为,念着自编的儿歌,很开心。

我们还根据常规开展需要,逐步呈现“我会吃饭”、“我会睡觉”、“我会玩玩具”等常规主题墙。

这样的主题墙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无时无刻、细致入微、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教育作用,宝宝们在这里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个个良好的常规。

2.自理能力操作墙
大部分小班宝宝是第一次离开家庭,脱离了家长的精心照顾,走进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要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穿衣服、扣扣子、叠裤子、脱鞋子等。

为了提高宝宝的自理能
力,我们设计制作了各种布艺的果树,悬挂在适合宝宝高度的墙面,宝宝们通过挂果子、摘果子,在游戏中学会了扭纽扣、按按扣、粘子母扣等。

他们在这里一边操作,一边交流:我摘的是苹果、你摘的是香蕉。

自理能力操作墙不仅为宝宝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了宝宝的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区域游戏自选墙
区角活动是主题教学的延伸,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

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游戏环境中,并根据各主题的要求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注重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

有一次客人老师给宝宝组织了一个综合活动“到喜羊羊家做客”,宝宝们对喜羊羊、灰太狼很感兴趣,于是老师抓住这个兴趣点,将角色游戏区改名为喜羊羊村,布置了区域游戏自选墙“羊村游览图”,里面有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四家,还有羊村点心店、羊村医院、美羊羊理发馆等,每个区域都有标记和人数规则,宝宝们根据兴趣将自己的游戏牌夹到想玩的区域标记下面,进入游戏区游戏。

区域游戏自选墙提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同时同伴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是否根据选择的游戏进入区角,是否遵守了游戏规则。

区域游戏自选墙大大地方便了幼儿游戏,也能适度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4.教学主题墙
一般而言,环境是为主题而创设的,而主题必须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

墙面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自主活动、自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小班幼儿刚入园,面对新环境、新朋友,分离的焦虑不可避免。

为了让幼儿能够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强烈愿望,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了主题墙“亲亲热热一家人”,把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照的照片带来贴在一个个漂亮的房子里,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里也有他们自己的家,有趣的情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温馨的氛围中,减轻了入园的分离焦虑。

又如主题“我是好宝宝”,展示宝宝一日生活中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午睡、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情景,直观地再现幼儿生活,孩子们非常喜欢。

幼儿每天都好奇地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告诉他们自己都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他们在与墙饰环境的互动中引发了积极的情绪,减轻了分离的焦虑,感课受到了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

5.班级文化墙
小班宝宝刚入园,对班级名称没什么感觉,而他们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

因此,我们向宝宝革们征集某一种小动物作为班牌,并和宝宝一起讨论、搜集这种小动物的相关知识、趣事,在班级的入口处布置成班级文化墙,很受宝宝欢迎。

如小一班为“兔兔班”,有兔兔的种类和数量的对应,宝宝们生活中的“兔子变变变”——兔子背包、兔子鞋、兔子闹钟和宝宝最喜欢的故事“小兔乖乖”,还有宝宝“设计”的
兔子名片等等。

每天他们都会在此聊聊有关兔子的话题,还常常自豪地向别人炫耀“我是兔兔班的小朋友”。

二、小班主题墙的创建特点
1.生活化
教育家陈鹤琴主张“生活即教育”,即“用生活来教育,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众所周知,幼儿年龄越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也越密切。

因此,我们创设的小班主题墙内容均来源于幼儿生活,并与幼儿一日生活有机结合,如“生活常规墙”就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再现,将入园的礼貌交往、中午的进餐午睡、集体活动中的要求都生动地融入主题墙,通过幼儿与主题墙的多次互动,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常规,促进了幼儿自身主动的发展。

2.立体化
如果仅仅是在墙面上张贴图文材料,对于小班宝宝相当于是平面的、静止的环境,就会逐渐失去吸引力,而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形象的、动态的、立体的环境。

因此我们更注重墙面、地面、台面、柜面多方位立体化创设。

如“自理能力操作强”——“我会叠衣服”,不仅在墙面上设有宝宝叠衣服的步骤图,配有形象的儿歌:“关关门,抱抱臂,点点头,弯弯腰,叠叠好,放整齐。

”还提供实物娃娃的衣服供幼儿实际操作,宝宝会看着叠衣服的步骤图,一边看、一边说、还一边叠,非常投入。

“生活常规墙”的上下楼梯要求靠右边,我们就在楼梯台阶上贴上小脚丫,供宝宝按照小脚
丫的方向,踩着小脚丫靠右边上下楼梯。

为了防止拥挤、冲撞,进出卫生间也要靠右边,我们就在宝宝进出卫生间墙面右边贴上小动物图片,宝宝在进出卫生间时会亲切的摸摸小动物,一段时间过后,就自然养成靠右边进出的习惯了。

3.三主体
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要实行教师、幼儿、家长“三主体”的方针,这里的“三主体”中心是幼儿。

每次进行主题墙创设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此来把握主题内容、进程,同时因为小班宝宝年龄太小,多以自我为中心,参与意识较弱,又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收集准备材料时,我们也会虚心地听取家长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并欢迎他们带着孩子一起积极地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

只要宝宝能想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能做到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宝宝想到做不到的就请家长协助做到,宝宝想不到的也可能请家长启发引导,通过多渠道让宝宝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参与,所以关注。

教学主题墙——“六个好宝贝”中有个问卷的内容是:我有哪些好宝贝,采用宝宝说、画,家长文字记录的亲子制作形式,每个孩子一张问卷展贴在教学主题墙区,每天入园、离园时,宝宝们都要拉着家长在问卷前指一指、说一说:“这是我的亮眼睛”、“这是我的小脚丫”、“我的嘴巴会唱歌”……由此可见,小班主题墙只有实行“三主体”,才能真正体现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价值,
才能让每一个宝宝都能在主题墙上寄托自己的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主题墙成了教师、幼儿、家长沟通的窗口,成了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天地。

主题墙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发挥它全方位的教育价值。

在创设小班主题墙饰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并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到墙饰的主题和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又融入幼儿的生活,并充分发挥老师、幼儿、家长的“三主体”作用,共同创设宝宝所喜爱的与之产生积极互动的立体化的主题墙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墙对幼儿生活、学习过程进行再现、强化、概括和提升,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