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接触器-继电器控制输送小车系统的课程设计

接触器-继电器控制输送小车系统的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主要是介绍工业生产领域常用的运料往返小车的控制系统,课题主要采用基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来完成本方案的设计,控制电路图的绘制。

系统中主要介绍了控制电路的方案选定,电气无件的选型,以及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后面介绍其工作过程和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正反转控制目录1 概述 (1)1.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概况 (1)1.2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定义与概念 (1)1.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2)1.4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发展形势 (2)2 方案设计 (3)2.1 控制系统描述 (3)2.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3)3 元器件的选型 (4)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4)3.2 开关的选择 (5)3.3 熔断器的选择 (5)3.4 热继电器的选择 (6)3.6 接触器的选择 (8)4电路图设计 (10)4.1 电路图的绘制 (10)4.2工作原理 (13)5 设计小结 (14)参考文献 (15)附录电气原理图 (16)1 概述1.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概况电气控制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由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它包含控制线路、主电路、照明电路指示灯电路以及辅助线路等组成。

该系统是由接触器、继电器、保护电器等元件组成,按照一定的控制逻辑接线组成的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就是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延时继电器的滞后动作等组成控制逻辑,从而实现对电动机或其他机械设备的起动、停止、正反向、以及课题中所涉及的信号次数决定停哪个站点的功能。

1.2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定义与概念接触器:由于接触器具有可控叫大容量,自身活动性质稳定,功能可靠,工作效率高及给够经久耐用等特性不仅被广泛应用在远距离操控高频度接断电路,一级容量较大甚至兼具负荷的各种系统物质中,比如各种电热机械装置、电焊机、电动机等,而且由于接触器可以进行自动控制一级齐纳电压情况下的释放作业保护型调节,所以,在各种进行远距离自动操控中也被作为一种电磁式自动调控开关进行使用。

绘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原理图的原则

绘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原理图的原则

绘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原理图的原则
(1)控制系统内的全部电动机、电器和其他器械的带电部件,都应在原理图中表示出来。

(2)原理图的绘制应布局合理、排列均匀、看图方便,可以水平布置,也可以垂直布置。

(3)所用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应符合IEC标准的规定。

(4)为了突出或区分某些电路、功能等,可采用不同粗细的图线来表示,如主电路可用粗线,控制电路可用细线。

(5)电路或元件应按功能布置,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对因果次序清楚的原理图,其布局顺序应该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6)元件、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通常应表示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

(7)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分,如线圈和触点采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明。

(8)功能相关项目应靠近绘制。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

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

智能家居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扩大,继 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将在智能 照明、智能安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 用。
新能源领域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 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路将在风能、 太阳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控制算法研究
01
为了满足复杂系统的控制需求,需要研究新型的控制算法,提
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机械部分如传动机构、轴承等损坏,导致 控制电路的动作不准确或无法动作。
故障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继电器、接触器的外观和动作 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电阻法
通过测量控制电路中各部分的电阻, 判断是否存在电阻异常,进而确定故
障部位。
电压法
通过测量控制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判 断是否存在电压异常,进而确定故障 部位。
温度控制电路
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加热元件, 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
04
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故障类型
电源故障
线圈故障
电源电压过低、过高或波动不稳,导致控 制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线圈烧毁、短路或断路,导致继电器或接 触器无法正常吸合或释放。
触点故障
机械故障
触点接触不良、烧毁或粘连,导致控制电 路的输出不正常。
按触点性质
常开触点、常闭触点、转 换触点等。
按操作方式
手动、自动、时间控制等。
工作参数
额定电压
指继电器接触器正常工作时所适应的电压值。
吸合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吸合时所需的电流值。
额定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电 流值。
释放电流
指继电器接触器释放时所需的电流值。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2012-3-16
2012-3-16
3、按钮
按钮主要用于远距离操作继电器、 按钮主要用于远距离操作继电器、接触器接通或断 开控制电路, 开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运 行。 按钮的触点分常闭触点(动断触点)和常开触点( 按钮的触点分常闭触点(动断触点)和常开触点( 动合触点)两种。常闭触点是按钮未按下时闭合、 动合触点) 两种。 常闭触点是按钮未按下时闭合、 按下后断开的触点。 按下后断开的触点。常开触点是按钮未按下时断开 按下后闭合的触点。按钮按下时, 、按下后闭合的触点。按钮按下时,常闭触点先断 然后常开触点闭合;松开后, 开,然后常开触点闭合;松开后,依靠复位弹簧使 触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触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按钮内的触点对数及类型 可根据需要组合,最少具有一对常闭触点或常开触 可根据需要组合, 2012-3-16 点。
2012-3-16
8.1.2
自动电器
1、熔断器
熔断器主要作短路或过载保护用,串联在被保护的线路中。 熔断器主要作短路或过载保护用,串联在被保护的线路中。 线路正常工作时如同一根导线,起通路作用; 线路正常工作时如同一根导线,起通路作用;当线路短路或 过载时熔断器熔断,起到保护线路上其他电器设备的作用。 过载时熔断器熔断,起到保护线路上其他电器设备的作用。 选择熔体额定电流的方法如下: 选择熔体额定电流的方法如下: 电灯支线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 (1)电灯支线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支线上所有电灯的工 作电流之和。 作电流之和。 一台电动机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 (2)一台电动机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2.5 如果电动机起动频繁,则为:熔体额定电流≥ 如果电动机起动频繁,则为:熔体额定电流≥电动机的起动 电流÷ 电流÷(1.6~2) 几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体:熔体额定电流=(1.5~2.5) =(1.5~2.5)× (3)几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体:熔体额定电流=(1.5~2.5)× 容量最大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容量最大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其余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

第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资料

第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资料

操作过程: SBF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返回
二、加互锁的正反转控制
SB1
KMR SBF
FR KMF
主电路同前
KMF SBR
KMF
KMR
互锁作用:
KMR
互锁
正转时,SBR不起作用;反转时,
SBF不起作用。从而避免两个接触 器同时工作造成主回路短路。返回
缺点:正转过程中要求反转,必须先按停 止按钮,然后才能按反转按钮。
SB2
KM1
FU
FU
KM1 KH1
KM2
KM1
KH2
KM1
SB3
SB4
KM2
KH2
M
M
3~
3~
主电路
KM2
控制电路
这样实现顺序 控制可不可以?
不可以 !
两电机各自要有独立
KM1
的电源;这样接,主触头
(KM1)的负荷过重。
KM2
KH
M
KH M
3~
主电路
3~
SB1 SB2
KM1
KM1
SB3
KM2
KM2
10.2.1 点动和连续控制
A BC Q FU
停车
起动
按钮 SB1
按钮 SB2
KM
KM
自锁的作用
KM
自锁
按下按钮(SB2),线圈(KM)通电, 电机起动;同时辅助触点(KM)闭合。
M 3~
即使按钮松开,线圈保持通电状态,
电机连续运转。
返回
保护措施
短路保护
方法:加熔断器
一旦发生短路事故,熔丝立即熔断,电动机立即 停车。

第2章 继电器 — 接触器控制系统

第2章 继电器 — 接触器控制系统

(2) 电磁阀
电磁阀由阀体和电磁铁组成,在气动或液动的系 统中用来控制流向、流速与通断。阀门的开闭由电 磁铁推动滑阀移动操纵的,即控制电磁铁就是控制 电磁阀。电磁阀一般无辅助触点,需借助中间继电 器传递逻辑关系。电磁阀的结构性能用其位置数和 通路数表示,“位”是指滑问位置,“通”是指流 体的通道数,常用的有两位三通、两位四通、三位 五通等。两位四通电磁阀结构图和功能符号如图2-3 所示。
(2)自动切换信号及控制电器
自动切换信号及控制电器是指主要借助电磁力或某个 物理量的变化自动进行切换的电器,如电磁继电器等。 继电器主要用于传递控制信号,其触点通常接控制电 路中。继电器种类很多,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主要 有电磁式中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继 电器的工作特点是阶跃式的输入输出特性,
2)速度继电器(KS) 速度继电器是测量转速的元件。 它能反映转动的方向以及是否停转、因此广泛用于异 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中。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笼型电 动机类似,主要有转子、定子和触点三部分。其中转 子是圆柱形永磁铁,与被控旋转机构的轴连接,同步 旋转。定于是笼形空心圆环,内装有笼形绕组、它套 在转子上,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当转子转动时,在 绕组内感应出电动势和电流,此电流和磁场作用产生 扭矩使定子柄向旋转方向转动、拨动簧片使触点闭合 或断开。当转子转速接近零(约100r/min),扭矩不足 于克服定子柄重力.触点系统恢复原态。JYl速度继 电器结构原理图如图2-2所示。
2. 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气控制线路、总是由一些基本的控 制环节、辅助环节和保护环节组成,根据生产工艺的 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因此,掌握这些 基本的控制环节是学习和设计复杂电气控制电路的基 础。
(1)点动、长动和停车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方法

(9) 电气联锁和机械联锁共用。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 路、自动切换线路中,正、反向(或两只)接触器之间 至少要有电气联锁,必要时要有机械联锁,以避免误 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特别是一些重要设备应仔细考 虑每一控制程序之间必要的联锁,即使发生误操作也 不会造成设备事故。重要场合应选用机械联锁接触 器,再附加电气联锁电路。 (10) 设计的线路应能适应所在电网情况。在确定电动 机的起动方式是直接起动还是降压起动时,应根据电 网或配电变压器容量的大小、电压波动范围以及允许 的冲击电流数值等因素全面考虑,必要时应进行详细 计算,否则将影响设计质量甚至发生难以预测的事故。 (11) 应具有完善的保护环节,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动化程度和高指 标。 (3) 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机械或设备与电力 拖动已经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传动系统为了获得较 大的调速比,可以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实现,但要从 制造成本、技术要求和使用方便等具体条件去协调平 衡。 (4) 要有完善的保护措施,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 损坏事故。要预防可能出现的故障,采用必要的保护 措施。例如短路、过载、失压和误操作等电气方面的 保护功能和使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的保护 功能。
图6.3 寄生电路
图6.4 触头的“竞争”与“冒险”
(8) 避免发生触头“竞争”与“冒险”现象。在电气控 制电路中,在某一控制信号作用下,电路从一个状态转 换到另一个状态时,常常有几个电器的状态发生变化, 由于电器元件总有一定的固有动作时间,往往会发生不 按预定时序动作的情况,触头争先吸合,发生振荡,这 种现象称为电路的“竞争”。另外,由于电器元件的固 有释放延时作用,也会出现开关电器不按要求的逻辑功 能转换状态的可能性,这种现象称为“冒险”。“竞争” 与“冒险”现象都将造成控制回路不能按要求动作,引 起控制失灵。如图6.4所示电路,当KM闭合时,K1、K2争 先吸合,只有经过多次振荡吸合竞争后,才能稳定在一 个状态上。同样,在KM断开时,K1、K2又会争先断开, 产生振荡。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ƒ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ƒ 主要内容: ƒ 6.1常用低压电器 ƒ 6.2电气原理图 ƒ 6.3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ƒ 6.4其他常用基本控制线路 ƒ 6.5自动循环工作控制线路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学习要求: ¾ 熟悉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作用、特点、应 用场所和表示符号;¾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基本控制 环节和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式;¾ 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力拖动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起动、调速、 停止、反转、制动等过程所实施的控制。

可按 作用方式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ƒ 手动控制:用闸刀、转换开关等手控电器来实 现电动机传动控制。

ƒ 自动控制:用自动电器来实现电力拖动控制, 控制系统也向无触点连续控制、微机控制发展, 但由于继电器—接触器所用的控制电器结构简 单价格便宜,对小型机床、老机床的改进中也 还是很重要,本章,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控制电 器与执行电器,在此基础上,分析继电器—接 触器的基本路线。

6.1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1.概念 ☆控制电器(用于生产机械中)多属低压电器,U <500V☆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及用来控制、 调节和保护用电设备的电气器具。

2.分类ぬ电器按动作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

✡ (1)非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没有动力 机构,依靠人力或其他外力来接通或切断电路, 如:刀开关、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等。

✡ (2)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有电磁铁等 动力机构,按照指令、信号或参数变化而自动 动作,是工作电路接通和切断,如:接触器、 继电器、自动开关等。

ぬ电器按其用途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 (1)控制电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反 转、调速、制动等动作,如:磁力起动器、接触器、 继电器等。

✡ (2)保护电器:用来保护电动机,使其安全 运行,以及保护生产机械使其不受损坏,如:熔断器、 电流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8.1 控制电器
26
8.1 控制电器
使用类别不同,对接触器主触点接通和分断能 力的要求也不一样。 (三)接触器的常用型号及电气符号
1.交流接触器
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如下一些型号:
①CJl0、CJl2系列为早期全国统一设计产品,目 前仍在使用。
27
8.1 控制电器
②CJ20系列为全国统一设计的新产品。该产品 结构紧凑,用途广泛,可与热继电器或电子保 护装臵组成电磁启动器。 (3)CJXI、3TB、3TF系列交流接触器是引进德 国西门子公司技术生产的。3TB(32A及以下)、 3TF(45A及以上)为国外产品型号,国内定型为 CJXI。
3. 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根据GB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和GB7159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接触器的图形符 号和文字符号如下图所示。
32
8.1 控制电器
(四)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接触器是一种控制功能强、用途广泛的控制电 器。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其操作条件存在很大 的差异,接触器的额定工作电流或额定控制功 率是随使用条件(如额定工作电压、使用类别、 操作频率、工作制等的不同而变化的。
29
8.1 控制电器
交流接触器的型号说明如图所示。
2. 直流接触器 常用的直流接触器主要有CZ0、CZl6、CZl8、 CZ21、CZ22系列等产品。其中CZl8是CZ0的更 新替代产品,在结构形式、触点系统、灭弧装 臵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30
8.1 控制电器
31
8.1 控制电器
直流接触器的型号说明如图所示。
19
8.1 控制电器
1. 额定电压 接触器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压是指主触点的额 定工作电压。其电压等级如下: ①交流接触器为36V、127V、220V、380V、 500V、660V(特殊场合可高达1140V);
②直流接触器为24V、48V、110V、220V、 440V。
如某负载是380 V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则应选择 额定电压为380V的交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交流接触 器类似。相对而言,交流接触器的用途更加广 泛。
12
8.1 控制电器
(一)接触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组成 接触器一般由下列部分组成:电磁机构、触点 系统、灭弧装臵、反力装臵、支架与底座。
13
8.1 控制电器
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心及衔铁组成。它的 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带动触点使之 闭合或断开。
若使用条件发生变化,选择时要相应修正接触 器的电流值,具体如下: 接触器安装在控制柜(箱)内,因散热条件差,电 流值需降低10%~20%选用。
接触器处于长期工作制、敞开式安装时,电流 值需降低20%~25%,柜内安装电流值降低25 %~35%。
22
8.1 控制电器
3. 线圈的额定电压 一般交流负载采用交流接触器,直流负载采用直 流接触器,交流负载若频繁动作可采用直流线 圈的接触器。接触器线圈的常用电压等级如下: ①交流接触器为36V、127V、220V、380V: ②直流接触器为 24V、48V、110V、220V、 440V。
18
8.1 控制电器
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 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结构、触点系统、灭弧装 臵等部分组成。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线圈形 式、铁心结构、触点形状和数量、灭弧方式以 及吸力特性等方面有所区别。 (二)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接触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操作频率、接通与分断能力、电气与机械寿命 等。
低压电器通常指工作在额定电压交流1200V、直 流1500v以下电路中起保护、控制、调节、转换 和通断作用的电器。
3
第八章 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
其作用就是根据外界施加的信号和要求,自动 或手动地接通与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 电路参数,从而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 控制、检测、保护和调节。 低压电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其工作原理和 结构组成多种多样,因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8
8.1 控制电器
(4)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是引进法国TE公司LCl 系列产品的技术生产的。可加装LA系列辅助触 头、空气延时头、机械连锁机构等附件。 (5)B系列交流接触器和K型辅助接触器是引进德 国ABB公司技术生产的。该系列产品具有通用 部件多、附件多的特点,可装配的附件有辅助 触点(最多有8对)、气囊式延时器、机械连锁机 构以及自锁继电器等。
8
第八章 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
(5)低压执行电器通常用于传送动力、驱动负载, 主要有电磁阀、电磁铁、气动阀等。 低压电器还可以按操作方式分为自动电器和手 动电器,按执行功能分为有触点电器和无触点 电器,按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电器和非电量控 制电器。
9
8.1 控制电器
低压控制电器通常用于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这
23
8.1 控制电器
4. 额定操作频率 接触器额定操作频率是指接触器每小时允许的 接通次数。一般为300次/小时、600次/小时 和1200次/小时。
5. 机械与电气寿命 接触器是频繁动作的电器,机械与电气寿命是其 重要的技术指标。接触器的机械寿命一般为数 百万次乃至一千万次,电气寿命一般为机械寿 命的5%~20%。
35
8.1 控制电器
④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一般直接选用 380V或220V。如果控制线路比较复杂,为安全 起见,线圈的额定电压可选低一些(如127 V、36 V等)。直流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一般与其所 控制的直流电路的电压一致。
⑤根据操作次数校验接触器所允许的操作频率, 即接触器的接通次数应在额定范围之内。
10
8.1 控制电器
接触器的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用于 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如电热设备、照明线路、 电焊机、电容器组等,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 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控制电器。 接触器按其主触点控制电路中电流的种类,分 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大类。
11
8.1 控制电器
交流接触器常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 额定电压至1140v、额定电流至630A的交流电路。 直流接触器主要用于接通和分断额定电压至 440v、额定电流至630A的直流电路,可直接控 制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停止、反转及反接制动。
33
8.1 控制电器
为了保证接触器可靠动作、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必须正确、经济地选择接触器,使其技术参数 满足使用要求。 接触器的选择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根据负载性质确定使用类别,再按照使用类别 选择相应系列的接触器。 ②根据负载额定电压确定接触器的电压等级。 接触器主触点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负载的额定 电压。
(2)触点系统 触点是接触器的执行元件,用来接通和断开电 路。接触器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容量大,用于接通或断开主电路,根据 其容量大小,有桥式触点和指形触点两种形式。 辅助触点容量小,用于通断控制电路。
14
8.1 控制电器
(3)灭弧装臵 接触器主触点分断大电流电路时,在动、静触 点之间往往会出现强烈火花,这实际上是一种 气体放电现象,称为“电弧”。
24
8.1 控制电器
6. 接通和分断能力
接触器的接通和分断能力是指接触器的主触点 在规定条件下,能可靠地接通和分断的电流值。 在此电流值下,接通时主触点不应发生熔焊, 分断时应能可靠灭弧。 接触器用途广泛,使用场合的电压等级或工作 电流、电路的通断频繁程度、负载的工作性质 等因素,决定了接触器有不同的使用类别。
34
8.1 控制电器
③根据负载工作电流确定接触器的额定电流。 对于电动机负载,应按照使用类别进行选择: 用于AC-1、AC-3类别时,可按电动机的满载 电流选择相应额定工作电流的接触器;用于AC2或AC-4类别时,可以用降低控制容量的办法来 增加电寿命。
对于非电动机负载(如电阻炉、电容器、电焊机、 照明设备等),应考虑使用时可能出现的过电流, 宜选用AC-4类的接触器。
4
第八章 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
通常按其用途或控制对象分为以下几类:
(1)低压配电电器 通常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主要 有刀开关、组合开关、负荷开关、自动开关、 熔断器等。
(2)低压控制电器通常用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 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系统
(3)低压保护电器 通常用于电路勺电气设备的安 全保护,主要有断路器、熔断器、热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避雷器等。 (4)低压主令电器通常用于发送控制信号,主要 有按钮、主令开关、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 等。
②直流接触器为 10 A、25 A、40 A、60 A、 100 A、150 A、250 A、400 A、600 A。
21
8.1 控制电器
上述电流值是指接触器安装在敞开式控制屏上, 触点工作不超过额定温升,负载为间断一长期 工作制时的电流值(间断—长期工作制指接触器 长期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
20
8.1 控制电器
2. 额定电流 接触器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流是指主触点的额 定工作电流,它是在规定条件下(额定工作电压、 使用类别和操作频率等)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 流值。目前常用的电流等级为6.3~800 A。具体 如下: ①交流接触器为 6.3 A、10 A、16 A、25 A、40 A、60 A、100 A、160 A、250 A、400 A、630 A、800 A:
16
8.1 控制电器
缓冲弹簧的作用是缓冲衔铁在吸合时对铁心和 外壳的冲击力。触点弹簧的作用是增大动、静 触点之间的压力,使之良好接触以降低接触电 阻,避免因触点接触不良而产生的故障现象。 (5)支架与底座 用于接触器的固定和安装。
17
8.1 控制电器
2.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磁线圈通电 后,铁心被磁化产生磁通。由此在衔铁气隙处 产生电磁力将衔铁吸合,主触点在衔铁的带动 下闭合,接通主电路。 同时衔铁还带动辅助触点动作,动断辅助触点 首先断开,接着动合辅助触点闭合。在反力弹 簧的作用下衔铁释放,主触点、辅助触点又恢 复到原来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