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指中国于1978年以来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繁荣发展。

2.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3. 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最初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升级转变,使中国经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社会领域的重大意义1.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交流。

这种开放在社会上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2. 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实现。

3. 拓宽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引进,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政治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增强社会凝聚力: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使中国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团结。

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领域,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在社会领域,它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机会的拓宽;在政治领域,它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面貌,而且对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比较低。

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系得到建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和服务,过上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

同时,改革开放还带来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

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生活比较单一,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限制。

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同时,改革开放也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涌现出来,为百姓提供了更加精彩的文化享受。

教育方面,改革开放对百姓的教育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百姓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体制得到了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百姓有机会接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人们的知识和能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医疗方面,改革开放也对百姓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疗体制得到了改革和完善,医疗服务得到了大幅提升。

医疗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百姓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使中国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逐渐走向开放、繁荣和富强,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开创性的重要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来说:
1.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家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

2. 政治方面:改革开放旨在打破旧体制和传统思想,推动政治体制及社会制度的改革。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增加了人们个人和社会的自由与平等。

3. 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使得文化多样化,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中外交流。

这种文化多样性使得人们能够接触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样式,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视野和思想。

4. 社会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得到了改变,在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领域,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总之,改革开放的实施使得中国快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也变得更加开放、自由和多元化。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

改革开放的影响和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型,影响深远,产生了许多重大成就。

一、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就:
1.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市场机制。

2. 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经济特区等重大改革措施,实现了农民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的转型。

3. 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了工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4. 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文化和科技方面的成就:
1. 针对外部文化以及世界经验,大力推行博览群书、开放文化市场等政策,丰富了国人文化的内涵。

2. 投资和发展了科研机构和人才,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应用,先后研制出了很多科技成果,如“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

三、国际地位和国家领导方面的成就:
1. 改善了国家长期以来的封闭外交政策,并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人民的自豪感。

2. 实行了中央集权和市场化体制的改革,增强了国家的行政效能和稳定性,提高了国家领导人的权威和社会信任度。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产生的影响和成就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和发展。

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让人瞩目。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农村市场的发展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城市化程度急速提高,新兴产业层出不穷。

这些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购买力也随之增强,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二、文化影响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的开放。

大量国外的文化和思想涌入中国,使中国人民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人们可以用更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同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开放也使得中国的文化产业更加繁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品,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学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社会制度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国家的治理模式、人民的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的地位和作用等都得到了深刻的变化。

人民的话语权变得更有份量,民主的思想在人民之间更加普及。

全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些变化让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得到一定的纠正和改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公正公平。

四、生态环境的改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保意识也逐渐深入人心。

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和制度的建立让污染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改善。

同时,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绿色发展,让中国的环境在变得更好的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总之,改革开放对人民的生活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变化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国家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相信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影响1. 开放的大门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出台,开始向世界敞开大门,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改变着亿万人民的生活。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

2. 巨大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规模较小,不过随着一系列开放举措的推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后的40年中,中国经济的GDP年增长率达到了9.5%,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

3. 劳动就业市场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拓宽了劳动就业市场,为亿万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到高端岗位,不断涌现出新的职业类型和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源”保障。

4. 科技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和重视,特别是在近年来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取得了扎实的成果,成为了很多领域的领先者。

5. 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地进步与发展,无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还是在公共服务领域,都出现了极为显著的改观。

社会文化与民生建设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优良的保障。

6. 口岸与开放门户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不断地拓展着与世界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交流。

中国口岸与开放门户的建立,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商机与合作,这对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巨大的意义。

7. 文化多样性与传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更加显著,民间艺术、电影、电视、音乐、时尚等不断地向外传播,反过来也为中国注入了更多的创意与活力。

国际交流的多元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8. 国际舞台中国的改革开放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中国的崛起能够改变全球的政治格局,新增的全球应用场景需要中国的开展工作。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的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对我们的启示。

一、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这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

市场化改革使得企业能够自主决策生产和销售,并且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效率和质量;开放政策则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机遇。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天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这也意味着国家对于市场力量的认可和尊重。

同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中国也逐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体系。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政治制度的改革和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更多元化、开放的文化氛围。

它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

同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中国也逐渐摆脱了封闭保守的思想束缚,开始倡导创新、自由、包容的价值观念。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天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交流中去,并且保持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

四、教育方面在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使得中国逐步实现了教育大众化,并且加强了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

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坚持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终身学习则强调个人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天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对于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市场化改革、开放政策、政治制度改革、法治建设、文化交流、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等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信息传递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人们的联系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2、家电的改变
过去家家户户没有一件电器,如今太阳能路灯在村里彻夜通明,液晶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家家户户接上了宽带网络,看上了APTV。

3、衣着服饰的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

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高档化。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摘要:弹指一挥间,30年换了人间。

当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人们的吃穿住行消费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一日三餐到“绿色食品”,从粗衣土布到名牌服装,从石屋土院到入住高楼,从泥泞山路到私家小车,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社会的进步。

放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

怀旧是为了纪念,纪念是为了创新。

在讴歌改革开放的时刻,这些陈旧的回忆使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倍加感恩改革开放的惊人巨变。

一、改革开放对人们各个方面的影响1.衣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芜湖由于近代开埠较早,地域上又与沪宁毗邻,向来有“小上海”之称,故人们的穿着打扮比较时尚。

建国后,城乡衣着差别较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前,芜湖人的衣着曾流行过列宁装、中山装、青年装、绿军装等样式,面料有华达呢、的卡、灯芯绒、的确良等。

色彩多为黑、蓝、灰、草绿等。

一般而言,那时芜湖人的穿着较为刻板、保守、统一,没有所谓的“奇装异服”,人们的衣着多是在裁缝店定制,在商场购买成衣的不多。

改革开放初期,受西方、港台影视的影响,人们的衣着观念开始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喇叭裤”流行芜湖,年轻人竞相穿起“喇叭裤”,此裤裤管细,裤脚大,状似喇叭,故名。

西装也成为适合20-60岁职业男性女性的热门服装。

做套装,穿套装,成为许多人的追求。

八十年代芜湖大街小巷的裁缝店剧增。

九十年代以来,芜湖人的衣着更加多样。

人们多是在大商场、服装专卖店选购自己喜欢的服饰,已无法从样式、面料、色彩等方面概括芜湖人衣着的倾向、模式,只能说是百花齐放,各取所好。

总的来说,人们穿得自由、活泼,以各种休闲服为主,童装、女装更丰富多彩,男装、老人装则稍逊一筹,。

裁缝店越来越少,有的也多是定做羽绒衫、睡衣之类,而干洗店越来越多。

新时期,芜湖人衣着讲究,样式繁多。

但在穿着上有不注意场合的现象,如有些人穿睡衣上街,成为街上不和谐的一景。

2.食提起票证,今年65岁的张克友老人仍记忆深刻——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等。

“很多东西都得凭票购买,肉、禽、蛋等副食品不能充足供应,大家也顾不上什么口感、营养了,只要能吃饱就行。

”他说,那时逢年过节买东西,大都是排着“长蛇阵”,一等老半天,有时就算拿着票去买,也不见得有东西卖。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想得就是能填饱肚子。

”张克友回忆说,一到冬天,基本上是靠吃白菜和腌制的萝卜干之类的咸菜度过。

一到深秋,人们就想出各种办法把白菜储藏起来,用缸腌制咸菜。

那时候,餐桌上常年的菜肴以咸菜、蔬菜为主,一般只有一两个菜,家里来客人或逢年过节才会买一点荤菜。

而水果、糖果简直就是奢侈品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城市的副食店里,一到冬天,只有萝卜、白菜、土豆卖,连洋葱都极少,一直吃到春天。

你看现在,超市里一年四季蔬菜、水果应有尽有。

”鲜明的新旧对比让张克友老人很是感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市场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物资供应慢慢丰富起来,曾经实行的票证制度被取消,百姓可以敞开购买粮油等食品。

到了90年代,市场上食物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应有尽有。

大型农贸市场和便利店遍布城区各主要街道、社区,各种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摆上了货架,排队购买粮油、冬储菜的“一字长蛇阵”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谢家集区青年教师李晨回忆起小时候吃年夜饭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一大早家人就忙活起来,妈妈先到菜市场挑一条鲤鱼,做个整条的糖醋鱼,取“年年有余”之意。

“年夜饭一般有八大碗吧,看上去满满一大桌,每次饭后都是杯盘狼藉,一家人吃得挺高兴”。

李晨回忆说,他工作的次年,家里在酒店吃的年夜饭,一家热热闹闹尝了个新鲜,年夜饭也品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90年代后期,人们下馆子吃饭已不是为“解馋”、“聚会”才去,而是为了吃风味、吃特色、吃文化,大大丰富活跃了淮南的餐饮市场。

淮南的传统的豆腐美食也逐渐被发扬光大,色香味俱全的豆腐宴随着豆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而名传天下;各地的特色餐馆也开遍了大街小巷。

淮南的饮食业不仅在品种上多样化,各种风味菜肴也形成了多风味、多品种、多层次的饮食结构,大大丰富了广大消费者选择的余地。

与此同时,食品也越来越丰富。

大型超市里各种粮食及熟食、肉、蛋、鱼、蔬菜、水果、牛奶、饮料等应有尽有。

人们不再追求吃饱吃好,而是开始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吃的健康了。

以前洋芋、窝窝头、玉米面、野菜等都是穷人家的食物,现在却备受城里人追捧。

人们不仅要换换口味,更重要的是追求饮良健康。

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崇尚绿色餐饮、营养健康消费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更受青睐。

不少餐饮企业也开始研究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创新烹饪方法,使用绿色安全无污染的原辅材料,烹调出消费者放心食用的菜肴,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张克友老人颇多感触:“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能吃饱就好,到追求科学、合理饮食,这餐桌上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

”3.住再说说八十年代的“住”。

那时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啊,肚皮没填饱,啥事儿都不敢瞎张罗。

砖瓦房也是斜斜地搭着,朝不保夕,随时准备溃散的样子。

而屋子里最时兴的就是水泥地白灰墙,简单实在,粗糙的沙砾,用手轻轻一刮,粉尘便簌簌地往下掉。

白墙上的灰膏脱落后,被遮住的灰斑就细细密密地涌出来,像老人额角的皱纹,叫人看了免不了有些伤情。

但家家户户的门庭都是如此,自然不会生出什么怨艾之心,刚涌起的愁苦之意便全在这粗砺的建筑里偃息了。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人们的住房追求从舒适美观到追求时尚特色。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美丽且与众不同。

从颜色到家具搭配以及装饰物的选择都既有鲜明的个性,以往单调的室内形象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就拿我家来说。

过去家里的老照片,房屋破旧,地面就是黄土地。

听父母说下雨天屋里一片泥泞。

而到了我小的时候,我的家是砖瓦房、水泥地,夏天把地拖干净,铺上席子就在地上睡了。

而如今一家人搬进了小区,楼房、地板砖,和过去相比好了太多,不说别的,就装潢就装了好几个月。

不过装潢后的房子非常漂亮。

4.行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

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

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

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

而安庆,三十年间,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支干、农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体系。

截至2007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4561公里,是1978年的325%。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40公里、国道430公里、省道674公里、县道2421公里、乡道1475公里、村道9321公里。

全市等级以上公路密度为9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加76个百分点。

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且高速公路里程拥有量位于全省前列。

新兴的航空走廊。

1993年建成安庆民航机场,为安庆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安庆民航机场为4C级机场,建立有独立的航管楼,候机楼,并配备有盲降系统,能正常保障各类航班的起降,可起降波音737以下类型的飞机民航最高峰年旅客周转量达到276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35万吨公里。

安庆港岸线资源在安徽省长江港口中最为丰富,港辖区全长247公里,约占皖江北岸岸线的61%,改革开放以后,加强了长江干线、内河支线的航道建设,改善了通航条件,港口建设大幅提速,码头泊位增加了近3倍,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增加了近8.5倍,调整优化了港口结构,大大提高了安庆港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能力,改善了长江和内河港口装卸条件。

5.学习提起学习,就不得不提高考的恢复。

1974年,赵强高中毕业后,心里依然渴望着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但当时推荐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的政策,让他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

身为和县县城里的“知识青年”,他打算“下乡”去农村,然而,由于是家里的独苗,当时的“五·七”办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无奈他只好暂时当了一名民办小学教师,一年后,他又当上了民办中学老师。

1977年10月的一个傍晚,城关大喇叭广播的一条消息,打破了赵强内心3年的平静:从当年开始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年轻的赵强仿佛一下子看到了梦想的曙光。

大红的招生简章,贴满了街道上最繁华的墙面,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激情。

由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到1977年赵强他们家还住在防震棚里,而高考的时间就在当年的12月中旬。

白天还要授课的赵强,把所有的晚上和能够利用的时间都花在复习迎考上了,毕竟只有短短2个月的准备啊。

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激荡在赵强的心里,他一门心思扑在了书本上,甚至于连“如果考不取,该怎么办?”这样的日常问题都来不及想。

1977年12月11日,赵强跟当时全国570万青年一起走进了考场。

考试结束后,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也是漫长的。

恰逢这时县广播站有一个招工名额,这也是一个难得的“转正”机会。

赵强主动前往应考,广播站的人一看,说:“你不是参加高考了吗?到我们这来,是‘永久’的,还是‘飞鸽’的啊?”一心想从“民办”转为“公办”的赵强,机警地回答:“我想我是‘永久’的吧。

”于是,他进了广播站当起播音员。

两个月过后的一天,安徽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飞到了赵强手中的瞬间,激动、兴奋的泪水,一下子涌满眼眶。

模糊的视线里,他仿佛看见自己的梦想正在实现。

跨进大学的门槛,赵强才了解到,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人当时已经是31岁的“高龄”了,下乡后,为了心中梦想,他们甚至坚守了10年的等待。

“恢复高考,确实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它给了所有的有志青年一个公平的求学上进的机会。

30年,一晃就过去了,但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

不仅是一个人一生命运的转折,同样也是我们国家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大拐点。

”抚今追昔中,赵强的脸上又显露出一丝的凝重。

重视教育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比起过去无论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比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国家政策对教育的照顾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成为当今人们对教育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