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4/8 总学分:8/44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0二.适用专业: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级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在实验现场逐一检查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五. 实验项目:实验1 SHELL命令的使用1、实验目的通过对LINUX的系统启动、注销、关闭和关机,帐号管理,文件系统的日常管理,文件系统的权限控制等常用基本命令的使用及与Windows下DOS SHELL的比较,了解现代操作系统SHELL的特点和功能。

了解编辑器vi的使用方法。

2、实验工具及环境LINUX系统网络环境或单机,Windows系统网络环境或单机。

3、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上机实际操作。

4、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⑴系统启动和关闭①使用自己的账户登录UNIX系统,查看系统提示符确定自己使用的shell程序类型别。

◎开机后,系统自检启动后提示login:(输入:root↙)password:(输入:用户口令↙,root用户为redhat)◎查看/etc/passwd文件可以获得用户使用的shell#grep $LOGNAME /etc/passwd↙可能的显示为:user001:*:200:50::/usr/user001:/bin/sh请思考上述命令怎样得到了当前使用的shell类型的?使用下面的命令也可以查看当前shell:#echo $SHELL②注销和关机命令。

◎用户注销使用:$exit↙或$<ctrl>+<D>↙或$logout↙◎超级用户关机使用:#shutdown↙该命令将结束所有的进程,当执行此命令后系统提示“Safe to Power off or Press Any Keyto Reboot”时可以关闭电源或按任一键重启系统。

◎haltsys(halt),reboot只能由超级用户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final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final

中央民族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前言 (3)实验总体要求 (4)实验格式 (5)实验一:Linux的初步认识 (6)实验二: 系统调用实验 (9)实验三:进程同步实验 (16)实验四:进程通信实验 (21)实验五:页面调度算法模拟 (28)实验六:虚拟文件系统 (31)实验七:Linux Socket编程 (79)附加实验:linux的深入认识 (86)前言《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系统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通过《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可以是使学生深入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够运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方法与技巧对实际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即能更好地实现与课程同步练习,又进一步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及上机调试的能力。

这将为其后继课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操作系统》课程含有18学时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完成linux的初步认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页面调度算法模拟等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操作系统》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勤于思考及团队合作的意识,最终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计划安排7个实验项目。

由于每个项目都是一个综合训练,仅仅依靠上机三个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实验6和实验7,具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实验内容。

这里要求每个同学上实验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问题的分析、数据类型和系统的设计以及程序的编写、初步的调试等等,上机实验课主要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系统设计和调试中的问题。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概述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

通过完成实验,学生将了解操作系统内核,进程调度,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等关键组成部分。

实验环境实验要求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 Linux 发行版。

可以在物理机上安装 Linux,也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来运行 Linux 虚拟机。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如 Ubuntu、Fedora 等)或虚拟机软件(如VirtualBox)。

2.熟悉 Linux 基本命令和操作,包括文件操作、进程管理等。

实验内容本次操作系统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一:进程管理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进程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2. 实验二:进程调度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等算法。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模拟进程调度算法的执行过程。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不同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顺序的影响。

3. 实验三:文件系统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掌握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和操作过程。

4. 实验四:输入输出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输入输出机制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文件读写、设备驱动和错误处理等操作。

黄河科技学院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黄河科技学院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制定人:杨志武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信息工程学院2009 年9 月前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和灵魂。

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对整个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此门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具有分析现行操作系统和设计、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

作为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操作系统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设。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实验的作用是: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掌握典型算法。

基本要求是:理解进程的概念,理解死锁,掌握银行家算法;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实现原理及页面置换算法。

学生应具有高级语言编程能力、具有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实验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学生应做到:(1)实验前,认真学习教材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

(2)实验结束一周后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设计思路和流程框图,源程序(含注释)清单、测试结果以及实验总结。

(3)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4)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随机抽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第二部分是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

此外杜绝抄袭现象,一经发现雷同,双方成绩均以0分计算。

目录前言 (I)实验要求 (II)目录...................................................................................................................... I II 实验一 LINUX及其使用环境(一) (1)实验一 LINUX及其使用环境(二) (5)实验一 LINUX及其使用环境(三) (8)实验一 LINUX及其使用环境(四) (13)实验二LINUX环境的文本编辑 (17)实验三 Linux系统的shell编程 (22)实验四LINUX环境下C语言的编译及调试 (24)实验五 LINUX环境下进程管理 (27)实验六Linux存储管理 (32)实验七 LINUX中的设备加载与卸载 (35)实验八(LINUX环境下)OS经典算法模拟(一) (36)实验九使用Windows 2000/xp注册表屏蔽桌面上的“回收站” (41)实验十 Linux 文件管理 (42)实验十一(LINUX环境下)OS经典算法模拟(二) (45)实验一 LINUX及其使用环境(一)LINUX常用命令简介——目录操作、系统询问与权限口令实验目的1.了解Linux的命令及使用格式。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课案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课案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系网络工程教研室编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第一章安装Ubutnu8.04 (1)第二章Linux常用命令手册 (13)第二部分基本实验篇实验一UNIX/Linux操作系统的实际使用 (17)实验二命令解释程序 (24)实验三进程管理 (34)实验四处理器调度 (42)实验五存储管理 (46)第三部分综合实验篇实验六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53)实验七输入/输出管理 (78)实验八Linux文件系统设计 (83)附录: (93)第一章安装Ubutnu8.041、备份资料如果以前没有安装过Ubuntu的可以跳过这一步。

如果你没有把/home目录单独挂载出来,建议你把他备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至于其他系统分区、软件分区、都可以不管,保留软件设置比软件重要。

2、准备分区这是问题最多的地方,如果你以前使用Windows,那么你需要单独给Ubuntu 划分一个空白分区,可以使用Windows 自带的分区工具,也可以使用PQ分区管理工具。

建立Linux 分区的操作建议在Ubuntu安装过程中进行。

如果还是对硬盘分区有疑问的可以参考这里关于最简单可行的分区方法1、先在windows 下,我的电脑上点右键-----管理------磁盘管理-----删除最后一个分区(先备份再做,也可以进行先删除分区后再调整下分区大小,保留一个分区未分就行)2、安装desktop 版ubuntu,安装的时候让它自动分区并钩选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

3、详细安装步骤做好了上面的准备,就可以插入光盘开始安装了,在这里强烈建议在安装前把先把网线拔了,这样后面安装出错的机会大幅降低。

做好了上面的3 个准备,现在就可以插入光盘开始安装了。

见到这个画面时候记得按F2 选择语言为中文:选择第一项“试用 Ubuntu 而不改变计算机中的任何内容”,进入 live 桌面后点击“安装”图标。

1)选择语言,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选择,当然是选择中文(简体)了。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说明1、实验目的实验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系统原理》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门实验课程是对《操作系统原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与理论学习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实施《操作系统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课的实践学习,可以增强本专业的学生对系统实现的认识。

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相关原理有重要帮助。

2、实验要求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原理,提高系统设计的能力。

对每一实验题目,应独立完成,并要求:·上机前,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掌握与实验相关的背景知识,用任一种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上机时,认真调试,并观察、记录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上机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要求每个实验(包括选做的)均应编写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后要写出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文字通顺的、字迹公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程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及符号说明●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并附上注释(4)实验结果及分析●运行结果(必须是上面程序清单所对应输出的结果)●对运行情况所作的分析以及本次调试程序所取得的经验。

如果程序未能通过,应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熟悉使用计算机系统一、实验名称:熟悉使用计算机系统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如单用户、多任务、进程和文件等,熟悉Windows中命令行方式下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悉TC语言与开发环境,为以后的实验打好基础。

三、实验内容1.开机后,熟悉Windows的界面(桌面、任务栏、开始按钮<点击后出现“开始”菜单>、我的电脑图标、回收站、我的文档)。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及代码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及代码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及代码《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环境 ................................................. 1 实验报告要求 ............................................. 1 实验一进程控制与处理机调度综合实验 ..................... 2 实验二存储管理与页面置换算法 (7)实验环境本课程实验硬件环境为PⅢ以上的处理器,带有显示器。

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基本编程环境为Turbo C。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环境(4)算法描述(5)程序源代码(6)出现的问题(7)对问题的解决方案(8)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9)实验思考(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收获的总结)实验一进程控制与处理机调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进程控制方法及单处理机系统的进程调度,了解进程的结构,进程的创建与撤消,进程的组织及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掌握进程调度策略。

二、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为单机模拟进程调度算法,在程序设计时不需真正地建立线程或者进程。

实验模拟创建若干进程(人为输入或随机数产生),选择一种或几种单处理机的进程调度算法,如FCFS(先来先服务),SPF(短进程优先),RR(时间片轮转法),优先级算法等,模拟进行进程调度。

每进行一次调度,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并能在进程完成后及时撤消该进程。

四、算法描述1 进程及进程的运行状态进程是现代计算机中的基本要素,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与程序不同,进程是系统中动态的实体,有它的创建、运行和撤销的过程。

PCB块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

进程的创建必须首先创建进程的PCB块,而进程的运行也伴随着PCB块的变化,进城撤销也要同时撤销它的PCB块。

所以本实验的任务就是通过模拟调度进程的PCB块来调度进程。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v1.2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v1.2

# 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红色处改为自己的学号后两位)。
eth1 的配置如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2)配置 DHCP 服务器(/etc/dhcpd.conf)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安装 samba 文件
(A)检测系统内部是否已经安装好 samba 文件 # rpm -qa | grep samba
(B)如果显示类似如下的版本信息,则证明系统内已经安装好 samba 服务 samba-common-3.0.33-3.14.el5
4、实验步骤 (1)配置两块网卡 eth0 和 eth1(均使用 bridge 方式连接)
eth0 的配置如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6.1 NETMASK=255.255.255.0 ONBOOT=yes
# getenforce 如果输出“Enforcing”,则输入下面的命令
# setenforce 0 (B)通过 Windows 访问 Linux
右击“我的电脑”,左键单击映射网络驱动器,在文件夹方框内按如下格式填写
\\192.168.0.253\share 如果下次需要映射其它用户的文件,可以先断开原来的映射,然后通过修改“其它
# smbclient -L //192.168.0.1 -U 用户 1 # 列出用户 1 的所有共享信息 # smbclient //192.168.0.1/共享名 - U 用户 1 # 访问用户 1 的“共享名”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石家庄铁道大学
目录
实验一进程调度模拟算法 (1)
实验二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 (3)
附录1:实验报告模版 (4)
附录2:实验教学大纲 (5)
实验一进程调度模拟算法
课时:4
实验环境:C/C++
一、目的和要求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本实验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模拟进程调度程序,以便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快、进程队列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优先数算法和时间片轮转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通常应包括如下信息:
进程名、进程优先数(或轮转时间片数)、进程已占用的CPU时间、进程到完成还需要的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

2.编写两种调度算法程序:
优先数调度算法程序
循环轮转调度算法程序
3.按要求输出结果。

三、提示和说明
分别用两种调度算法对伍个进程进行调度。

每个进程可有三种状态;执行状态(RUN)、就绪状态(READY,包括等待状态)和完成状态(FINISH),并假定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

(一)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NAME——进程标示符
PRIO/ROUND——进程优先数/进程每次轮转的时间片数(设为常数2)CPUTIME——进程累计占用CPU的时间片数
NEEDTIME——进程到完成还需要的时间片数
STATE——进程状态
NEXT——链指针
注:
1.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进程的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2.各进程的优先数或轮转时间片数,以及进程运行时间片数的初值,均由用户在程序运行时给定。

(二)进程的就绪态和等待态均为链表结构,共有四个指针如下:
RUN——当前运行进程指针
READY——就需队列头指针
TAIL——就需队列尾指针
FINISH——完成队列头指针
(三)程序说明
1. 在优先数算法中,进程优先数的初值设为:
50-NEEDTIME
每执行一次,优先数减1,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

在轮转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单位(两个时间片为一个单位),进程每轮转一次,CPU 时间片数加2,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2,并退出CPU,排到就绪队列尾,等待下一次调度。

2. 程序的模块结构提示如下:
整个程序可由主程序和如下7个过程组成:
(1)INSERT1——在优先数算法中,将尚未完成的PCB按优先数顺序插入到就绪队列中;
(2)INSERT2——在轮转法中,将执行了一个时间片单位(为2),但尚未完成的进程的PCB,插到就绪队列的队尾;
(3)FIRSTIN——调度就绪队列的第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4)PRINT——显示每执行一次后所有进程的状态及有关信息。

(5)CREATE——创建新进程,并将它的PCB插入就绪队列;
(6)PRISCH——按优先数算法调度进程;
(7)ROUNDSCH——按时间片轮转法调度进程。

主程序定义PCB结构和其他有关变量。

(四)运行和显示
程序开始运行后,首先提示:请用户选择算法,输入进程名和相应的NEEDTIME值。

每次显示结果均为如下5个字段:
name cputime needtime priority state
注:
1.在state字段中,"R"代表执行态,"W"代表就绪(等待)态,"F"代表完成态。

2.应先显示"R"态的,再显示"W"态的,再显示"F"态的。

3.在"W"态中,以优先数高低或轮转顺序排队;在"F"态中,以完成先后顺序排队。

实验二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
课时:4
实验环境:C/C++
一、目的和要求
分区管理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存储管理技术。

本实验要求用一种结构化高级语言构造分区描述器,编制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和回收算法模拟程序,并讨论不同分配算法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编写:First Fit Algorithm
2、编写:Best Fit Algorithm
3、编写:空闲区回收算法
三、提示和说明
(一)主程序
1、定义分区描述器node,包括3个元素:
(1)adr——分区首地址
(2)size——分区大小
(3)next——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
2、定义3个指向node结构的指针变量:
(1)head1——空闲区队列首指针
(2)back1——指向释放区node结构的指针
(3)assign——指向申请的内存分区node结构的指针
3、定义1个整形变量:
free——用户申请存储区的大小(由用户键入)
(二)过程
1、定义check过程,用于检查指定的释放块(由用户键入)的合法性
2、定义assignment1过程,实现First Fit Algorithm
3、定义assignment2过程,实现Best Fit Algorithm
4、定义acceptment1过程,实现First Fit Algorithm的回收算法
5、定义acceptment2过程,实现Best Fit Algorithm的回收算法
6、定义print过程,打印空闲区队列
(三)执行
程序首先申请一整块空闲区,其首址为0,大小为32767;然后,提示用户使用哪种分配算法,再提示是分配还是回收;分配时要求输入申请区的大小,回收时要求输入释放区的首址和大小。

(四)输出
要求每执行一次,输出一次空闲区队列情况,内容包括:
编号首址终址大小
注:输出空闲区队列的排序,应符合所用分配算法的要求。

课程名称分院班组桌号
实验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评分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了解……,体会……,掌握……,提高……。

二、实验要求
……。

三、实验过程
1.准备
A.查阅相关资料;
B.初步编写程序;
C.准备测试数据;
D.……。

2.上机调试
……。

3.主要流程和源代码
……。

4.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A.……;
B.……。

四、实验结果
……。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了解了……,掌握了……,提高了……。

《操作系统(A)》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1020
计划学时:12
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制订: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执笔人:崔来堂
审定人:邸书灵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学位课。

《操作系统》课程理论性强,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环节。

通过上机编程,模拟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和算法,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二、主要参考书
1、《计算机操作系统》张尧学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8
2、《计算机操作系统》刘乃琦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5
3、《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3
4、《计算机操作系统》庞丽萍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12
三、考试考核办法
根据考勤、实验检查及实验报告等综合考虑给定。

四、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
名称
实验内容
提要
实验
性质
实验者
类别



开设
组数
每组
人数
实验
消耗
(元/
人时)
主要仪器
设备
名称及配
套数
1 处理机调
度编程
模拟处理机调度算

验证
演示
设计
综合
研究生 微机、
windows/
unix/lin
ux、
TC/VB/
Dephi
本科生670 1 1
专科生
2 存储管理
编程1
模拟内存的分区管

验证
演示
设计
综合
研究生
微机、
windows/
unix/lin
ux、
本科生670 1 1
专科生 TC/VB/ Dephi
3 存储管理
编程2
(选作)
模拟内存的页式管

验证
演示
设计
综合
研究生
微机、
windows/
unix/lin
ux、
TC/VB/
Dephi
本科生470 1 1
专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