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灌砂法)试验报告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

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目录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 (1)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1)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 (1)2.2、不同类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2)三、灌砂筒的选用 (2)四、量砂松方密度的标定 (2)4.1、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2)4.2、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4.3、量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3)五、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4)5.1、试坑数量、位置、深度、形状的选择 (4)5.2、土的含水量的测定 (5)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总结报告一、路基检测方法概述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路基压实,而现场路基压实的质量通常用压实度来衡量。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试验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灌砂法虽简单易学,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较多,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较大误差或错误。
如何保证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精度,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对这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压实度就是土在压实后达到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施工压实度公式:K=d/c式中:K---测试点的施工压实度(%);d---试样的干密度(g/cm3);c---由击实实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g/cm3);试样最大干密度c的值通过击实实验方法来确定,而且土质不同它的值也不相同。
2.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明确规定,路基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现在各国使用的击实试验方法分为轻型击实试验法和重型击实试验法,两种击实试验法的差异主要是击实功能的差别,重型击实试验法的单位击实功比轻型击实试验法要提高4.5倍,这样对同样的土质来讲,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时其最大干密度提高(经试验一般可提高6%~20%)。
但有的施工单位却仍使用轻型击实试验法,这样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值比实际要小,导致计算得到的压实度值偏大。
灌砂法

试验一灌砂法测定路基压试度(灌砂法)一、试验目的该试验主要是现场测定路面基层、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可以测定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主要应用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和压实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试验要求通过试验,要求掌握灌砂法的两个标定、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掌握压实度的评定方法,同时了解其它测定压实度方法和原理(核子密度仪法、环刀法、钻芯取样法、灌水法)。
三、仪器设备1、灌砂筒:储砂筒筒层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
2、标定罐、基板。
1、量砂:粒径0.3~0.6mm及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4、天平或台称。
5、盛砂的容器、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四、试验步骤1、按试验规程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灌砂法两个标定(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打开开关,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篇1前言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坚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行车荷载提供了重要保证。
路面结构的铺筑则一方面隔离了路基。
使之避免了直接承受车辆和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确保路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另一方面,铺筑路面后,提高了平整度,改善了道路条件,从而保证车辆能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在道路上全天候通行。
而这次我们为期五天的实习,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路基路面方面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我在这几天来对路基路面知识的某些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总结。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特征及成因1.路基工程质量的通病、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
1.1特征: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
1.2成因: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原地面比较软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当路堤穿过沟谷时,沟谷中心填土最大,向两端逐渐减低,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水文气候等因素,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堤填料,若填料中混入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填石路石料规格不一,性质不匀,乱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设计方面,如断面尺寸不合理,边坡取值不当,排水、防护与加固不妥,未对高填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且施工工艺、填料未作特别要求说明;施工方面,填筑顺序不当,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水稳定性差,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未做台阶处理;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形成不均匀沉降,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又无大型整平和碾压设备,使压实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未注意排水,遇雨天时,路基积水严重,无法自行排水,有的积水浸入路基内部,形成水囊,晴天施工时也未排除积水控制含水量就继续填筑,以致造成隐患,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自检控制不到位。
灌砂法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土的性质的认识和测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灌砂法是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样中,通过灌砂法向土样中灌入一定量的砂,使砂填满土样孔隙,并使土样表面平整。
通过称量灌入砂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灌砂筒:容积为1000ml。
2. 砂:粒径为0.15-0.25mm的河砂。
3. 天平:精度为0.01g。
4. 量筒:容积为1000ml。
5. 容器:用于盛放土样。
6. 砂筛:筛孔尺寸为0.15-0.25mm。
7. 木质尺:用于测量土样高度。
8. 砂泵:用于灌砂。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砂过筛,确保砂的粒径符合要求。
(2)将灌砂筒清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3)将容器准备好,放入土样。
2. 测定初始干密度(1)将灌砂筒放置在土样上方,使砂面与土样表面平行。
(2)打开砂泵,向灌砂筒中灌砂,直到砂面与土样表面齐平。
(3)关闭砂泵,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放入容器中。
(4)用木质尺测量土样高度,记录数据。
(5)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称量,记录质量。
(6)计算初始干密度:ρ1 = m1 / V1,其中m1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1为土样体积。
3. 测定最终干密度(1)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取出,并将砂倒出。
(2)将土样搅拌均匀,再次放入容器中。
(3)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测定最终干密度:ρ2 = m2 / V2,其中m2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2为土样体积。
4. 计算干密度(1)计算土样的干密度:ρ = (ρ1 + ρ2) / 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土样高度:h1 = 10cm,h2 = 10cm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m1 = 200g,m2 = 150g土样体积:V1 = 1000ml,V2 = 1000ml2. 计算结果初始干密度:ρ1 = 0.2g/cm³最终干密度:ρ2 = 0.15g/cm³干密度:ρ = (0.2 + 0.15) / 2 = 0.175g/cm³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土样干密度为0.175g/cm³,与理论值相近。
土工实验报告

二密度试验2.1基本原理:土(体)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g/cm3或kg/m3,土的密度可分为天然密度(湿密度)和干密度两种。
2.2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⑴环刀法:一般适用于原状样中的细粒土,未受扰动的砂土,以及形状规则的土体。
⑵蜡封法:适用于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易碎裂的难以切割的土体。
⑶灌砂法,灌水法:用于对粗粒土密度的测试,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测试。
2.3 仪器设备⑴环刀法:环刀,天平,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⑵蜡封法:架盘天平(最大称量500克,感量0.01克),蜡,烧杯,细线,针,切土刀等⑶灌水法:台称(最大称量20千克,感量1克,最大称量50千克,感量5克),水平尺,铁铲,塑料薄膜,盛水桶,装土器具等2.4试验步骤 (环刀法)⑴称量所使用环刀的质量和体积。
⑵取待测试的土样,整平其两端,在环刀内壁均匀地涂上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将环刀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⑶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向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露出环刀为止,将两端余土削平修平,并取剩余代表土样测定含水率。
⑷擦干环刀外壁,称量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⑸计算ρ0 = m /v ρd = ρ0/(1+0.01w)⑹本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应不大于0.03g/cm3,否则应重新测定,取两次的平均值作为该土样的密度值。
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环刀号:315 环刀质量:42.92g 环刀+土重:160.98g环刀体积 60cm3 密度:(160.98g-42.92g)/60cm=1.97g/cm3 环刀号:280 环刀质量:42.91g 环刀+土重:164.19g环刀体积60cm3密度:(164.19g-42.91g)/60cm=2.02g/cm3 平均密度:(1.97+2.02)/2=1.995g/cm3指标应用:(1)密度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可用来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指标等。
(2) 用来计算土的自重应力。
(3) 用来计算地基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04-灌砂法测定密度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

04-灌砂法测定密度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WGJC-?-00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检测中心修改号第0次修改作业指导书标题:灌砂法测定密度检测细则页码第 1页共 3 页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测试铁路路基工程最大粒径为20mm的填料的密度,用以求得压实系数和孔隙率。
2、引用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试验仪器设备3(1 灌砂仪:由容砂筒、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并配有标定罐。
标定罐容积应按《灌砂仪校验方法》(SJJC-JG-2005)定期标定。
3(2 天平或案秤:称量10kg,分度值5g。
3(3 工具:小铁锹、小铁铲或凿子、勺子、毛刷、盛土容器等;33(4 标准砂:选用粒径为0.25,0.50mm、密度约为1.47,1.61g/cm的洁净干燥砂。
(5 进驻现场,进行现场情况调查和资料收集。
检测人员应了解工程概况、设计3要求、检测区段、填料种类、路基面标高、土工室内试验报告有关记录等;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4、确定检测点数量和检测位置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确定检测断面位置、检测点数量及检测点位置。
5、标准砂标定测定标准砂密度和灌满灌砂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可在试验室或在工地现场进行,方法如下:5(1 将容砂筒和灌砂漏斗连接紧密,关闭阀们,漏斗口向下。
5(2 将选用的标准砂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温度平衡,然后装入灌砂仪容砂筒内至筒顶15mm左右,称其总质量(m),准确至5g。
15(3 将灌砂仪漏斗口向下竖立在干净平面(如玻璃板)上,打开阀门,直至砂停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WGJC-?-00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检测中心修改号第0次修改作业指导书标题:灌砂法测定密度检测细则页码第 2页共 3 页止流动,再迅速关闭阀门,称灌砂仪和剩余标准砂总质量(m),准确至5g。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doc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但不大于,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 1 及表 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 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 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 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 10--15kg ,感量不大于 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 、0.1g 、1.0g 。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清洁干燥的砂,约 20- 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含自动计算公式与填表说明)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含⾃动计算公式与填表说明)云核刚王耀武路基填⼟压实试验记录(灌砂法)试验:技术负责⼈:施⼯⾥程及部位:D1K××+350~550原地⾯试验⽇期:2014年6⽉28⽇施⼯单位:××建设⼯程项⽬部试验编号:2014-⼟密度-0001⼯程名称:××线路××标段路基⼯程委托编号:2014-⼟密度-000112 3 4 5 6 7 8910 1112 1314 15 16 17压实⽅法:主要是区分机械振动碾压还是⼈⼯⼩型机械压实。
颗粒密度:按最新检验批次确定的颗粒密度填写。
最⼤⼲密度:填写击实试验所确定的颗粒密度。
击实试验在填⼟颗粒粒性发⽣明显变化时或达到最⼤检验批次时应重新送检确定,此后试验便以新的击实结果填写最优含⽔率:填写击实试验报告中所确定的最优含⽔率,最优含⽔率需与最⼤⼲密度对应。
试验砂密度:当使⽤不同⼚家或对试验砂密度有怀疑时应重新标定。
⾥程:填写试验点所在施⼯⾥程。
委托编号:应与试验委托单上的编号保持⼀致,此编号应按试验单位相关规定进⾏编写,同⼀单位⼯程或分项⼯程中的委托编号也有可能不连续,原因同“试验编号”。
试验⽇期:填写施⼯试验⽇期,同⼀检验批次的施⼯试验应在同⼀天进⾏。
仪器设备:应填写使⽤的主要试验设备名称与型号,此试验主要是区分灌砂桶规格。
“⽰值范围”与“分辨率”应该是针对“台秤”⽽⾔的,但灌砂过程中的台秤与含⽔率试验中所使⽤的台秤分辨率不⼀致,此处应该⾪属于表格设计缺陷,建议施⼯试验单位在做试验报告时予以更改。
采⽤标准:填写试验依据,铁路⼯程应依据《铁路⼯程⼟⼯试验规程》(TB10102-2010)公路⼯程应依据《公路⼟⼯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其他⼯程可依据《⼟⼯试验⽅法标准》(GB/T 50123-1999)试验条件:可填写试验时的天⽓情况,因为风⼒、空⽓湿度等对试验有影响,但影响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见证送检报告编号:
见证人单位
见证人
试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
工程名称
报告日期
使用部位
检验标准
JTG E40-2007 (T0110-1993)
土样状态描述
土样的分类
样品编号
取样位置
含水率(%)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平均值干密度(g/cm3)
备注
注: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3、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批准人:审核人:主要试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