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灌砂法密 度试验

合集下载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标准砂密度
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方法,而砂密度则是指在一定
容积内所含砂的质量。

砂密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砂法测定砂密度的标准操作步骤,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首先,进行灌砂法测定砂密度之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砂漏、砂筒、砂样、天平、水桶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这些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和完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将砂样放入砂筒中,并用砂漏逐渐向砂筒中加入
砂子,直至砂筒中的砂子达到一定高度。

然后,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来。

接着,用水桶将砂筒中的砂子浸泡,直至完全饱和。

再次用天平称量砂筒和砂子的总质量,记录下来。

最后,根据称量结果计算出砂密度的数值。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在加入砂子的过程中,
要确保砂子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空隙和堆积现象。

其次,在浸泡砂子的过程中,要确保砂子完全饱和,排除空气的存在。

最后,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时,要仔细核对每一步的操作和记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灌砂法测定砂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标准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为工程建设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与我们交流讨论。

祝实验顺利!。

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路基,基层或底基层及砂石路面的各种细粒土,中粒土,粗料土,包括天然砂砾土、级配砂砾料、级配碎石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的密度和压实度。

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2.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洞测试。

1.2.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或等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器设备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器设备2.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

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

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2金属标准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2.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用于小灌砂筒的基板为边长350mm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直径为150mm的圆孔。

2.4玻璃板:边长约500mm(用于小灌砂筒)或600mm(用于大灌砂筒)的方形板。

2.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 ×400mm的搪瓷盘存放。

2.6天平或台称: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灌砂法_实验报告

灌砂法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灌砂法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土的性质的认识和测定技能。

二、实验原理灌砂法是一种现场快速测定土的干密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一定体积的土样中,通过灌砂法向土样中灌入一定量的砂,使砂填满土样孔隙,并使土样表面平整。

通过称量灌入砂的质量和土样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干密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灌砂筒:容积为1000ml。

2. 砂:粒径为0.15-0.25mm的河砂。

3. 天平:精度为0.01g。

4. 量筒:容积为1000ml。

5. 容器:用于盛放土样。

6. 砂筛:筛孔尺寸为0.15-0.25mm。

7. 木质尺:用于测量土样高度。

8. 砂泵:用于灌砂。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砂过筛,确保砂的粒径符合要求。

(2)将灌砂筒清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干净。

(3)将容器准备好,放入土样。

2. 测定初始干密度(1)将灌砂筒放置在土样上方,使砂面与土样表面平行。

(2)打开砂泵,向灌砂筒中灌砂,直到砂面与土样表面齐平。

(3)关闭砂泵,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放入容器中。

(4)用木质尺测量土样高度,记录数据。

(5)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称量,记录质量。

(6)计算初始干密度:ρ1 = m1 / V1,其中m1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1为土样体积。

3. 测定最终干密度(1)将灌砂筒连同砂一起取出,并将砂倒出。

(2)将土样搅拌均匀,再次放入容器中。

(3)重复步骤2中的操作,测定最终干密度:ρ2 = m2 / V2,其中m2为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V2为土样体积。

4. 计算干密度(1)计算土样的干密度:ρ = (ρ1 + ρ2) / 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土样高度:h1 = 10cm,h2 = 10cm灌砂筒连同砂的质量:m1 = 200g,m2 = 150g土样体积:V1 = 1000ml,V2 = 1000ml2. 计算结果初始干密度:ρ1 = 0.2g/cm³最终干密度:ρ2 = 0.15g/cm³干密度:ρ = (0.2 + 0.15) / 2 = 0.175g/cm³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土样干密度为0.175g/cm³,与理论值相近。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测定土的密度有几种方法?灌砂法-环刀法的实验步骤

(1).测定土的密度方法有:环刀法,灌砂法,电动取土器法,封蜡法,灌水法。

(2).灌砂法实验步骤:1.应先标定灌砂筒内的质量m1,量砂密度þs。

2.在实验地点,选一块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便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也在下流时关闭开关,成筒内砂的质量m6。

3.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并随着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适度应等于碾压层的厚度,称塑料袋内全部试验的质量m1。

4.从挖出的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含水率。

5.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法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待砂不再流动时,关闭开关,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6.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将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直接放在以挖好的试洞内,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余砂记m27.整理结果:有基板mb=m1-m4-(m5-m6) 无基板mb=m1-m4-m2湿密度:þ=mt/mb*þs 干密度:þd=þ/(1+含水率)环刀法实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达到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膜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用修土刀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侧含水率。

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的重质量m1。

环刀质量m2,容积为V。

2.密度计算式:þ=(m1-m2)/V3.。

04-灌砂法测定密度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

04-灌砂法测定密度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

04-灌砂法测定密度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WGJC-?-00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检测中心修改号第0次修改作业指导书标题:灌砂法测定密度检测细则页码第 1页共 3 页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测试铁路路基工程最大粒径为20mm的填料的密度,用以求得压实系数和孔隙率。

2、引用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试验仪器设备3(1 灌砂仪:由容砂筒、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并配有标定罐。

标定罐容积应按《灌砂仪校验方法》(SJJC-JG-2005)定期标定。

3(2 天平或案秤:称量10kg,分度值5g。

3(3 工具:小铁锹、小铁铲或凿子、勺子、毛刷、盛土容器等;33(4 标准砂:选用粒径为0.25,0.50mm、密度约为1.47,1.61g/cm的洁净干燥砂。

(5 进驻现场,进行现场情况调查和资料收集。

检测人员应了解工程概况、设计3要求、检测区段、填料种类、路基面标高、土工室内试验报告有关记录等;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4、确定检测点数量和检测位置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确定检测断面位置、检测点数量及检测点位置。

5、标准砂标定测定标准砂密度和灌满灌砂漏斗所需标准砂的质量,可在试验室或在工地现场进行,方法如下:5(1 将容砂筒和灌砂漏斗连接紧密,关闭阀们,漏斗口向下。

5(2 将选用的标准砂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温度平衡,然后装入灌砂仪容砂筒内至筒顶15mm左右,称其总质量(m),准确至5g。

15(3 将灌砂仪漏斗口向下竖立在干净平面(如玻璃板)上,打开阀门,直至砂停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WGJC-?-00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检测中心修改号第0次修改作业指导书标题:灌砂法测定密度检测细则页码第 2页共 3 页止流动,再迅速关闭阀门,称灌砂仪和剩余标准砂总质量(m),准确至5g。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

压实度试验记录(灌砂法)试验目的:通过灌砂法测定土壤的压实度。

试验设备与试验材料:1.压实度试验仪:包括针尖深度计、扫砂装置、变压器等;2.砂土:可选择中等粒径的黏性土;3. 试验容器:直径为10 cm,高度为15 cm的圆形试验容器;4.试验水:用于湿润土壤。

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a.清洁试验容器,确保无杂质。

b.将试验容器放置在水平台面上。

2.密集度试验:a.在试验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干砂土,填充高度约为容器高度的2/3,轻轻敲击试验容器,以排除空隙。

b.用针尖深度计测量砂土表面到容器顶部的距离,记录为H1c.打开水源,调节水流量,将水从扫砂装置灌入试验容器中,使砂土饱和湿润。

d. 继续添加砂土,直至超出试验容器的高度约3 cm。

3.试验操作:a.将试验容器与压实仪连通,加上适当的压力。

b.记录压实仪上示的压力P1c.打开扫砂装置,使水流平缓地进入试验容器,同时在压实仪上记录压力P2d.在压力P2稳定后,停止向试验容器加水,并记录此时的高度H24.数据处理:a.计算砂土的初始干体积为V1=0.785×(D1^2)×H1,其中D1为容器直径。

b.计算压实度为ρ=(V1-V2)/V1×100%,其中V2为试验后土体的体积。

5.实验注意事项:a.试验过程中,水流要平缓,不能冲刷砂土,以保证试验精度。

b.记录数据时,尽量减小观测误差。

c.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d.清洁试验容器时,要注意不要损坏试验设备。

试验结果:根据上述步骤进行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计算出压实度的数值试验容器直径D1 = 10 cm试验开始时针尖深度H1 = 7 cm试验结束时针尖深度H2 = 5 cm初始干体积V1 = 0.785 × (10^2) × 7 = 192.5 cm³试验后土体体积V2 = 0.785 × (10^2) × 5 = 125 cm³压实度ρ=(192.5-125)/192.5×100%≈34.85%结论:通过灌砂法测算,得到土壤的压实度约为34.85%。

灌砂法试验方法

灌砂法试验方法

灌砂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2仪器标定:2.1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2.1.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2.1.2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

2.1.3 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小心地取走灌砂筒。

2.1.4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

2.1.5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最后取平均值m2,准确至1g。

2.2确定量砂的密度2.2.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1)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至1g。

(2)向标定罐中灌水,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罐的外壁;将一支持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快要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近直尺;移去直尺,读记罐和水的总质量m8。

(3)重复测量时,仅需用吸管从罐中取出少量水,并用滴管重新将水加满到接触直尺。

(4)标定罐的体积按下式计算:V=(m8-m7)/ρW2.2.2 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罐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称筒内剩余的砂质量,准确至1g。

2.2.3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3,准确至1g。

2.2.4 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ma =m1-m2-m3m1——罐砂入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m2——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m3——罐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2.2.5 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ρs:ρs =ma/V3试验步骤:3.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打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罐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罐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灌砂法测密度操作步骤

灌砂法测密度操作步骤

腊封法测密度
仪器设备: 1.腊封设备:应附溶腊加热器; 2.天平:同环刀法。
腊封法测密度
操作步骤: 1.从原状土样中切取体积不小于30cm3的试样,削去松浮表土 及尖角后,系于细线上,称土的质量m,精确至0.01g; 2.用切下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ω; 3.持线将试样徐徐浸入刚过熔点的蜡中,待全部沉没后, 立即将试样提出蜡面,检查涂在试样四周的蜡中有无气泡。 如有气泡,用热针刺破,涂平孔口。冷却后称土加蜡质量 m1,准确至0.01g; 4.用线将试样吊在天平一端,并使试样浸没于纯水中,称 量此时土加蜡质量m2,准确至0.01g,测计纯水温度;
m1 m0 V
d 1
5.按1至4的步骤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不得大于 0.03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环刀法测密度
注意事项: 1.密度试验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刀法,其它试验方法在环刀 法不能应用时才采用; 2.密度试验要求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平行误差小于 0.03g/cm3,这时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否则重做,这一要 求是对均质土,试验过程中随机误差的控制标准。对不均 匀土层,当两点土样有变化时,不受此限制,这时要给出 该土层密度变化范围、均值、标准差等量。
5.取出试样,擦干蜡表面的水后,再称量一次,检查试样 中是否有水浸入,如有水浸入,试验重作。
腊封法测密度
操作步骤: 6.按下式计算试样密度和干密度:

m m1 m2 m1 m
wt

n
m、m1、m2分别为试样腊封前、腊封后、腊封试样在水中的质量
wt为t℃时水的密度,n为石蜡的密度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1.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以后每次标 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 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 关上开关,称量灌砂筒和灌砂筒内剩余砂总质量 m1; (3)不晃动灌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 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称量灌砂筒和灌砂筒内剩余 砂总质量 m2; (4)计算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m0=m1-m2; (5)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
执行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1)仪器设备
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见附图。

包括有:1.漏斗;2.漏斗架;3.防风筒;4.套环;附有三个固定器。

2)台称:称量10kg,感量5g,或称量50kg,感量10g;
3)量砂:粒径0.25~0.5mm干燥,清洁均匀砂10~40kg;
4)其他:量砂容器(有盖),直尺、铲土工具等。

灌砂法密度试验仪(2)操作步骤(用套环)
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400c㎡×40c㎡的一块地面铲平。

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

附图4.2 灌砂法质量密度试验仪
2)称盛量砂的容器加量砂的质量,按附图 4.2:将仪器放在整平的地面上,用
固定器将套环位置固定。

开漏斗阀,将量砂经漏斗灌入套环内,待套环灌满后,
拿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无风可不用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砂面,使
与套环边缘齐平。

将刮下的量砂细心倒回量砂容器,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

3)将套环内的量砂取出,称其质量,倒回量砂容器内,环内量砂允许有少
部分仍留在环内。

4)在套环内挖试坑。

其尺寸大致如附表 4.5。

试坑尺寸与相应的zui大粒径
,附表4.5
挖坑时要特别小心,将已松动的试样全部取出。

放入盛试样的容器内,将盖盖好,称容器加试样质量,并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5)在套环上重新装上防风筒、漏斗架及漏斗。

将量砂经
漏斗灌入试坑内。

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

6)取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的砂面,使与套环边缘
齐平。

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内,不得丢失。

称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

7)本试验称质量精度:称量小于10kg为5g;大于10kg时为10g。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8)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
式中po——质量密度(g/cm);
pd——干质量密度(g/cm);
m1——量砂容器加原有量砂总质量(g);
m2——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g);
m3——从套环中取出的量砂质量(g);
m4——试样容器加试样质量(包括少量遗留量砂质量(g);
m5——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g);
m6——试样容器质量(g);
w1——含水量(%);
pn——往试坑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
ps——挖试坑前,往套环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
计算至0.01(g/cm)。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①若量砂被浸湿或混有杂质时,应充分风干过筛后再行使用。

②土中有很大孔隙,量砂可能进入其孔隙时,可按天然地面或试坑外形,松弛地放一层柔软纱布,再向套环或试坑中灌入量砂。

③因量砂质量密度随灌砂时量砂的落距及试坑尺寸而不同,故式中的量砂质量密度ps及pn必须采用与灌砂条件相适应的质量密度。

④若经量砂质量密度校验证明ps与pn相差很小时,式中ps可用pn代替。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3)操作步骤(不用套环)
1)按用套环操作步骤——准备试验地点,在刮平的地面上按其操作步骤4)的规定挖坑。

2)称盛量砂容器加量砂总质量,在试坑上放置防风筒和漏斗,将量砂经漏
斗灌入试坑内,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

3)试坑灌漏量砂后,去掉漏斗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量砂表面,使与原地
面齐平,将多余的量砂倒回量砂容器,不足时可以补充。

称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

,灌砂法容重试验仪4)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
式中m7——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g),计算至0.01(g/cm)。

5)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