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砂标定方法

合集下载

雷氏夹标定

雷氏夹标定

雷氏夹标定
雷氏夹标定是为了确保雷氏夹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雷氏夹标定的步骤:
1.准备标准砂、标准砝码和雷氏夹。

2.将标准砂装入砂袋中,封口后放在平整的台面上,用雷氏夹夹住砂袋的一端。

3.将标准砝码放在另一个砂袋上,然后将另一个雷氏夹放在砝码上方,确保两个
雷氏夹与台面平行。

4.调整砝码的位置,使其重心与雷氏夹的中心位置对齐,然后缓慢放松砝码,观
察雷氏夹的变形情况。

5.重复步骤4,逐渐增加砝码的重量,直到雷氏夹达到极限变形为止。

记录下每个
砝码的重量和对应的雷氏夹变形量。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雷氏夹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确定标定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雷氏夹标定可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

标准砂密度的测定1、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

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

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2、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r=(mr2+mr1)/ρwr式中Vr——容砂瓶容积(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8。

水的密度表3、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ρs= mrs/ Vr式中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简单来说,灌砂设备中有一个标定罐,把标定罐放在足够水平的台上,然后朝里面注入清水,待快满时用一块干净的玻璃盖上,用滴管慢慢的注入水,直到玻璃下方无气泡,此时水就满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所加水的质量,根据加入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标定罐的体积。

然后把水倒掉,擦干标定罐,加入标准砂,当标准砂超过标定罐时用尺子将超过的砂扫出去,然后称量砂的质量,用此质量除以之前标定罐的体积就得到标准砂的密度。

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

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

密度测定器及标准砂校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密度测定器的校验及所选用标准砂的密度标定。

2.7.1技术要求2.7.1.1灌砂漏斗的上口水平面与坡面成60°角,上口直径15cm,高8.5cm。

2.7.1.2漏斗与容砂瓶两者用螺纹衔接。

漏斗下口有孔径1cm的柱形阀门,阀门设有止块,以控制全开或全闭位置,容砂瓶高27cm。

2.7.1..3底盘直径30cm,中央开孔,孔径17.3cm。

2.7.1.4标准砂:保持风干状态,粒径0.25 ~ 0.5mm。

2.7.2校验条件2.7.2.1校验温度:分别为5、10、20、25、30、35℃。

2.7.2.2电子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2.7.2.3温度计:刻度准确至1℃。

2.7.2.4砂子筛:孔径0.25、0.50mm。

2.7.2.5游标卡尺、直尺、盛砂桶等。

2.7.3校验项目及校验方法2.7.3.1校验项目(1)密度测定器校验。

(2)标准砂的密度标定及灌满漏斗所需砂的质量测定。

2.7.3.2密度测定器校验方法(1)外观检查:目测法检查各组成部件守好无损,漏斗与容砂瓶螺纹接头紧固良好阀门止块转动灵活,测量各部件尺寸。

(2)容砂瓶容积校验a.容砂瓶与漏斗经螺纹连接固定,并作以标记,以后每拆卸再衔接时都要固定在这一位置。

b.称连接成整体的测定器的质量m1。

c.将测定器漏斗口向上放置在工作平台上,打开阀门,向测定器内注纯水,当水平高出阀门时迅速关阀门,将漏斗中的水倒出,称测定器和纯水总质量m2,同时测定水温。

d.接下式计算容砂瓶的容积:V′= m3·Vw式中V′——容砂瓶容积,cm3;m3——容砂瓶中纯水的质量,g;m3 = m2– m1V w——不同温度下每克纯水的体积,cm3/g。

(查下表)不同温度上每克水的体积e.按本条a ~ d步骤再重复测定两次,最后采用三次测定平均值,三次测定差值不得大于3cm3。

f.每种温度条件下均按本条a ~ e步骤测定容砂瓶的容积。

GB 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 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标定:准确称取约2克苯二甲酸氢钾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入约250毫升蒸馏水(新煮沸过且冷却到室温的、中和好的──每100毫升蒸馏水加两滴1%酚酞,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到微红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到徽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T,毫克/毫升按下式计算:
a×0.01502×1000
G-G1
C=─────×100
G
式中:C──含泥量,%;
G──洗净前试样重量,克;
G1──洗净后试样重量,克。
2.粒度测定
将缩分过的试样称取100克倒人方孔孔径为0.65、0.40和0.25毫米的检验筛内进行筛测,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0.5克时为止。计算各筛的累计筛余量,即为各级粒度含量。
二氧化硅的含量X,%按下式计算:
TV
X=───×100
G
式中:T──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毫升;
G──试样重量,毫克。
附录二
含泥量及粒度的检验方法
1.含泥量的测定
将缩分过的试样,经105-110℃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取100克,称准至0.1克。倒人玻璃器皿中,注入净水。用装有橡皮头的玻璃棒搅拌约1分钟,将混浊的水小心倒出,换人净水。如此重复进行,直至倒出的水清洁透明时为止。再用蒸馏水洗涤一遍。将试样烘干至恒重,冷却称量,含泥量C,%按下式计算:
G──灼烧前试样的重量,克;
G1──灼烧后试样的重量,克。
9.二氧化硅的测定
(1)试剂
a.氢氧化钾:分析纯;
b.氢氧化钠:分析纯;
c.氯化钾:分析纯;
d.氟化钾:分析纯;
e.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
f.硝酸:比重1.42,分析纯;

标准砂密度的标定之欧阳文创编

标准砂密度的标定之欧阳文创编

1 前言\n\n 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压实度是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并保证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主要检测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法、水袋法等检测方法。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在十漫高速公路上主要运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的一些问题,作简要地分析和探讨。

\n\n2 灌砂法基本原理\n\n 灌砂法(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 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n\n3 灌砂筒的选用及室内标定\n\n3.1 根据集料的最大粒径选用灌砂筒\n\n(1)当试样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n(2)当试样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n(3)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达到40mm~60mm或超过60mm 时,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以200mm为宜。

\n 工地上普遍应用φ150mm的灌砂筒,它的测深为150mm,其所测压实度仅为这150mm的压实度。

但是现场压实层厚度往往在200mm左右,而且一般压实度在压实表层都比较高,往下就难以保证,因此在山区现场含碎石较多的集料应采用φ200mm的大灌砂筒检测为宜。

\n\n3.2 室内量砂标定的准确与否对压实度的影响\n\n(1)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n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

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砂面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进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了量砂的密度。

标准砂规范

标准砂规范

标准砂规范标准砂规范是指在工程中使用的砂料所需满足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标准砂规范主要包括砂的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性质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标准砂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砂的类型根据用途和来源,标准砂可分为河砂、山石砂和海砂等几种类型。

河砂一般来源于河流或湖泊,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结构。

山石砂源自山区,颗粒较大,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程。

海砂则主要来源于海滩或海底,质量较轻,适用于一些需要轻质砂的工程。

二、砂的物理性质1. 颗粒分析:标准砂的颗粒应具有合适的粒径分布,其中细颗粒的比例应适中,一般不超过50%。

2. 含泥量:标准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避免过多的泥土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3. 含水量:标准砂的含水量应在指定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8%,以确保砂料的工程性能。

三、砂的化学性质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工程,标准砂的化学性质也需要满足相应的要求。

例如,在水泥混凝土中使用的砂料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砂的工程性质1. 砂的强度:标准砂的强度应符合相应的强度要求,一般要求抗压强度在15MPa以上。

2. 砂的稳定性:标准砂的稳定性应满足工程的要求,避免由于砂体的不稳定性而引发的工程事故。

3. 砂的渗透性:标准砂的渗透性应适中,既不应太大以导致水分丧失,也不应太小以导致渗水困难。

五、砂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标准砂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应采取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

包括砂的取样方法、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六、砂的包装和储存标准砂应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储存,以防止受潮、变质和污染。

常用的包装方式包括编织袋、塑料袋等,储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总结起来,标准砂规范主要包括砂的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程性质、质量控制、包装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砂的规范制定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同时,严格遵守标准砂规范也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

50123-2019标准砂密度

50123-2019标准砂密度

50123-2019标准砂密度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砂的质量,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表示。

砂密度在建筑工程和地质勘探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用来评估砂的质量、稠度和工程性能。

为了规范砂密度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许多相关标准。

其中,50123-2019是一项有关砂密度测试的标准,本文将对其内容进行介绍。

一、引言50123-2019标准是对砂密度测试方法的规范化,旨在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砂的密度测试,可用于控制土壤工程建设质量、评估砂质量以及其他相关需求。

二、测试设备砂密度测试需要使用以下设备:1. 砂密度筒:用于测量砂的体积,一般采用容积为2升的圆柱形密闭筒;2. 归一化漏斗:用于精确控制砂的流动速度;3. 塑料棒:用于振实砂,并消除孔隙;4. 刻度尺:用于测量砂密度筒的高度。

三、测试方法1. 前期准备将砂密度筒清洗干净,并确保表面干燥。

然后将筒倒置于不含砂的容器中,加入一块过滤纸,使其紧贴筒底。

然后用砂充填筒,并用塑料棒振实,消除孔隙。

2. 操作流程(1)将筒竖直放置在光滑平坦的水平台上,且筒底不接触任何物体。

利用刻度尺,测量砂密度筒外侧标定线的高度(H1)。

(2)在筒上方的漏斗中加入砂,并用归一化漏斗控制砂的流动速度。

砂的高度应超过筒的标定线,使砂不会溢出。

(3)在砂全部落入筒内后,拆卸漏斗并清除筒口上的多余砂。

然后测量筒外侧标定线的高度(H2)。

(4)移除筒内的砂,并将筒放置在有足够宽度的水平平台上。

测量筒外侧标定线的高度(H3)。

四、计算砂密度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计算砂密度(ρ)的数值。

计算公式如下:ρ = (m2 - m1) / (V * (H3 - H1))其中,m1为筒的质量(千克),m2为筒和砂的总质量(千克),V为筒的容积(立方米),H3为初始高度(米),H1为最终高度(米)。

五、实验注意事项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实验环境应保持平稳,避免干扰如风等。

砂密度标定计算公式

砂密度标定计算公式

砂密度标定计算公式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即为量砂的松方密度,所以方法如下: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

ma=m1-m2-m3其中: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m1——装入灌砂筒内砂的总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按下式计算量砂的松方密度。

ps=ma/v其中:ps——量砂的松方密度(g/cm3);v——标定罐的体积cm3。

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即为量砂的松方密度,所以方法如下: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

ma=m1-m2-m3其中: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m1——装入灌砂筒内砂的总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按下式计算量砂的松方密度。

ps=ma/v其中:ps——量砂的松方密度(g/cm3);v——标定罐的体积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