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装甲步兵(机械化步兵)分队作战运用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美伊战争中装甲兵的运用及思考

浅谈美伊战争中装甲兵的运用及思考

浅谈美伊战争中装甲兵的运用及思考伊拉克的爆炸声不仅惊醒了人们的“和平梦”,而且激活了正在处于“稳态”的装甲机械化部队,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特点和模式,引起我们对传统的作战理论和作战观念的深刻反思,如何能运用好装甲机械化部队,是我们装甲兵所关注和研究的首要课题.。

我们把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装甲兵运用上又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作战指挥将趋向“数字化”指挥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战争中实现了陆、海、空、电等多种力量联合的立体打击方式,实现了联合作战的“数字化”指挥体系。

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指挥体系中的运用,使各兵种、武器系统、指挥系统之间,有着广泛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也就是说作战指挥体制呈现出了网络化和一体化趋势,实现真正的信息数据共享。

而传统的作战指挥体系采用的是“树”式结构,它有层次多、协同差、主动性不强、易受致命打击等弱点,已不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要求,所以说建立高技术条件下的数字化指挥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数字化的指挥体系首先减少了指挥层次,最高指挥官不仅能了解整个战场的情况,而且可以直接指挥控制任何一种作战力量。

这样不仅增强了数字化部队的灵敏性,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部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装甲兵作为地面作战的主要力量,要突破在合同战役中集中使用的模式,实现数字化指挥的飞跃。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数字化的主战坦克,坦克内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图像系统,使坦克内的士兵能看到外面的整个地形,并能精确地控制火力系统。

美军最先进的第四机兵师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化”师。

专家们说美国带到伊拉克战争中的最尖端的武器就是“数字化”连接,把飞机的坐舱、指挥所和坦克乘员连接在一起,使地面装甲部队可以为空中力量指示目标,空中力量也能为地面指示方向,这样既提高了打击目标的准确性,又增强作战的密切协同性,充分体现了“多维一体联合作战”效果。

这种联合作战数字化指挥方式是未来战场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机械化战争

机械化战争

战例
一位德军俘虏曾说:“在多数情况下,官兵们都认为战车的 迫近,即可算是中止战斗的良好借口,他们的责任感可以使他们 面对着敌人的步兵,挺身而斗,但是一旦战车出现之后,他们就 会感觉到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可以投降了”。这种情况正如布 拉肯布里所言:任何会战的目标在本质上是追求精神效果,因为 死伤并不能使敌人退却。
理论背景
1915年7月,斯温顿被授权协调战车试验工作。
1916年2月2日,在英国的哈特费尔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以后,显示出很强的突击 力。英国坦克军参谋长J.F.C.富勒首先总结了在这次战争中 使用坦克的经验,创立了机械化战争理论。
一战时期的坦克
战争方式
机械化战争的主导因素是物质力量, 战场上坦克数量多的一方胜利的机会亦多。
战争方式 编 制
机所 械具 化备 军的 队三 形个 成主 战要 斗条 力件
是否形成战斗力
装备保障
战例
在1916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松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 与德军的交战一度处于胶着状态。为了突破德军防线,英军司令 海格用心怖而击之谋,突然使用技术装备差、时速仅为6公里的所 谓“怪物”——坦克向敌进攻。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使德军 大为惊恐怯惧,慌忙后撤。英军乘机突破德军防线,打败在松姆 河设防的德军。 在后来的康布莱战役和亚眠战役里,协约国开始大量使用坦 克。
机械化战争
目录
1 2 概述 理论背景 战争方式 战例
3
4 5 6
影响
启示
概述
机械化战争是主张陆军实行机 机械化战争是主张陆军实行机械化 和依靠取胜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 械化和依靠机械化军队取胜的军事 制胜论。的军事理论。亦称坦克制 胜论。 理论。亦称坦克制胜论。
理论背景

军兵种论文

军兵种论文

我谈解放军的建制问题及部分兵种知识摘要:为了更好地学习了解军兵种知识,以及对我军的目前军兵种概况做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故在此对我军的建制问题及部分军种如装甲兵和炮兵的基本知识做以阐述。

关键词:解放军的建制装甲兵常识炮兵常识内容:每个军兵种的部队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

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有的朋友说的也不错,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

下面我以我军陆军步兵师为例进行说明,简单的谈谈,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还请指正。

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

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

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

刚刚进行师改旅的时候,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

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

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

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

装甲步兵进攻战斗队形优选模型分析与应用

装甲步兵进攻战斗队形优选模型分析与应用

引 言
高技 术条 件下 的战场 , 对装 甲步兵 分 队的作 战 、
指 挥 、 同 、 障等 诸方 面 都产 生 了一 系列影 响 。因 协 保
此 , 甲步 兵 分 队指 挥 员 必 须依 据 高 技 术 条件 下 局 装
战斗 队形 涉及 的 因素较 多 、 因素指标 又相 互影 响 。 各 仅靠 个人 经验很 难 评价 各方 案优 劣 。本文 在装 甲步 兵 连进 攻 阵地 防御 之敌 的战 斗 背景 下 , 过研 究 各 通
m o es a d f z y p r ii n b s d o a i t f f c o s Fi a l . f z y e a u to e u n e m o e f d l n u z a tt a e n a v re y o a t r . o nl y u z v l a in s q e c d lo o f n i e f r to s a v n a e d g e s o t i e . h s p o i e h o fe s v o ma i n d a t g e r e i b an d t i r v d s t e c mm d r a s in ii b s s t a e a a ce t c a i o m k f d cso . e iin Ke r s o f n i e f r t n a v n a e d g e f z y p r ii n y wo d : fe sv o ma i s, d a t g e r e,u z a t o o t
种 队形 的特 点 , 总结 出了影 响各 种 队形 有 利 度 的 因 素体 系r 并 运用 层次 分析 法 得 出了各 因素 的权 Nhomakorabea , ,

陆军的装甲部队与机械化战争

陆军的装甲部队与机械化战争

陆军的装甲部队与机械化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已经逐渐进入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陆军的装甲部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首先介绍装甲部队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探讨装甲部队在机械化战争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装甲部队的概念和作用装甲部队是一种装备有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的陆军作战部队,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机动、掩护和打击等作战任务。

装甲部队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装甲部队的机动性强,能够快速部署到战场上,支援其他部队的作战行动。

其次,装甲部队拥有强大的火力,能够有效地摧毁敌方的目标。

再次,装甲部队的装甲车辆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能够在战场上提供有效的掩护。

因此,装甲部队在现代机械化战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装甲部队在机械化战争中的优势在机械化战争中,装甲部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使其能够迅速机动到需要支援的地点,协同其他部队进行作战。

其次,装甲部队拥有强大的火力,能够对敌方目标进行有效的打击。

这不仅包括主炮的火力,还包括机动部队携带的各类武器和弹药。

再次,装甲部队的装甲车辆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能够保证部队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此外,装甲部队的通信和侦察系统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实施指挥与控制。

然而,装甲部队在机械化战争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现代战争中,各类先进武器的研发和使用使得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逐渐受到挑战。

敌方可能使用具有巨大威力的反装甲火箭弹等武器来摧毁装甲车辆。

其次,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虽然较强,但也受到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再次,装甲部队的维护和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包括补给、维修等方面的保障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三、装甲部队发展的趋势未来,装甲部队的发展将面临一些重要趋势。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装甲车辆将更加智能化。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装甲车辆能够更好地执行作战任务,并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中国一个师与美军一个师火力较量的结果

中国一个师与美军一个师火力较量的结果

中国一个师与美军一个师火力较量的结果目前美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第4机械化步兵师,该师是美国陆军第一个装备全面数字化的师级部队,但这样的少数尖端部队在战场上遇到的机会不多,真正能在战场上经常遇到的,还是象第1步兵师、第2步兵师、第3步兵师等等这样的数量庞大常规部队,其中第3步兵师在美国陆军中最有代表性,因此将其用来与中国军队进行师级火力对比。

结合目前新闻公布的资料来看看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美国陆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隶属于美军第18空降军,驻地在佐治亚州斯图尔特堡。

该师拥有快速机动能力、强大的火力与突击力,并有其他轻型师所不具备的防护敌重型师攻击的能力,是美军快速反应部队应急作战中最后使用的一支拳头力量。

对比结论:中国步兵师由于在正面上兵力投入较多而使步兵火力占优。

美军步兵师虽然在重武器火力方面比中国差了点,但由于弹药质量可能高过中国,杀伤效果比中国多出近一倍,车载武器火力特别是重机枪火力则超过中国,这不奇怪,因为美国兵比较依赖车轮,所以车载武器比中国多。

之所以说美军在重武器火力方面比中国差,原因是美国陆军比较依赖空军和海军的空中火力支援,现在美国陆军基本上成了空军和海军的“附庸”和“配角”,陆军重武器遭到弱化所在难免。

美国陆军重武器火力之所以弱,还和美方强调“空中联合直接打击”这个军事发展观有关。

因此美国陆军的“十字军”火炮项目被砍掉不是偶然的。

而中国仍是以陆军为主,空军、海军为辅,奉行“大炮兵主义”,炮兵火力超过美国陆军是肯定的。

这一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也得到了验证,连越南人战后都说:“以前与美军交战时,从没见过这么猛烈的炮兵火力”。

有一个最重要的也是对双方士气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坦克交战结果,因坦克是进攻的支柱,它的得失或己方单兵反坦克兵器能否有效对付对方坦克都会影响到双方士气,从目前的性能数据看,中国装备量效大的最新型96式、98式、99式坦克(以下简称9X式坦克),其性能与俄制T-80式和T-90式坦克相近,但有些方面则超过T-80式坦克,如装甲方面就比T-80和T-90坦克好得多(9X式坦克的主装甲全都可以快速更换,将来可升级装备新式装甲),美军M1A1/A2坦克在装甲方面与中国9X式坦克基本相当,估计中国的99式装甲可能梢微超过。

中国与美国单兵装备的对比

中国与美国单兵装备的对比

xx与xx单兵装备的对比在文章开始以前,首先作一个声明,本人的陆军之痛系列没有贬低中国军队的意思,只是把解放军现役的主力装备拿来和现在的世界主流装备做比较,从中暴露出我们的军队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对此某些网友有不同意见,说不应该拿几十年前的装备和现在比,我承认这一点,但不要忘了我们现在正是用的这些装备啊!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我写痛系列的含义。

这,就是陆军之痛。

好了,言归正传,谈谈咱们的单兵装备之痛。

[转自铁血社区http:前不久看了CCTV7的军事报道,播出的是我北京军区某老红军部队加大主战新装备训练力度的相关报道,放了该部队步坦协同作战演习的镜头:几辆59式,几辆86步战车,一些士兵散落其中,匀速前移。

坦克的老旧就不说了,该装步连士兵头戴GK80钢盔(大部分一手拿武器,一手不断去扶着前后乱晃的钢盔),老式弹夹袋+左肩右挎帆布包+右肩左挎手榴弹袋+右肩左挎水壶,腰间武装带一扎,脚穿低腰胶鞋,腿口扎紧,手提81-1徒步冲向敌阵地,随后部队主官在镜头前大谈科技练兵,看看他背后那些身上挂着好几条带子好象五花大绑的解放军士兵,实在让人找不到一点科技练兵的味道,似乎他们的单兵装备和20多年前越战时期并没有多大不同。

单兵装备,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却是关系到战场上一个最小单元--步兵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解放军的单兵装备(枪械不算)连二战时期美军的单兵装备都不如(当时美军装具已经实现了初步的整合化,而解放军现在仍是分件单挂)!现在已经21世纪了,再也不是那个光靠敢打敢拼就能赢得战争胜利的时代了,那些忽视单兵切身利益的思想已经大大落伍了!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国单兵装备之痛。

一、首先说说迷彩服迷彩服是作训服的一种基本类型,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

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不仅能迷惑敌人的目力侦察,还能对付红外侦察,使敌人现代化侦视仪器难以捕捉目标。

课题_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甲步兵典型战例研究

课题_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甲步兵典型战例研究

课题_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甲步兵典型战例研究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装甲步兵典型战例研究李世民曰: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让我们通过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作战的得失情况,来探寻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

㈠集中力量打敌重心,成功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

此次作战,美军始终将攻击矛头直指伊军重心——萨达姆领导集团、忠诚于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萨达姆掌控部队的指挥链、伊拉克民众的抵抗意志等,其中尤以消灭萨达姆本人为重中之重。

为此,美军战争伊始即以“斩首”突击拉开序幕,企图一举达成战略目标。

“斩首”未果,又迅速发起地面进攻,置巴士拉等沿途要塞重镇于不顾,直插巴格达。

同时,实施大规模的“震慑”空袭,企图迅速瓦解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摧毁伊军的作战潜力。

这种直击重心的非线式作战,利用了伊军分区固守、兵力分散的弱点,充分发挥了美军在远程火力、地面机动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使伊军在战争初期即不断面临“决定性打击”,“逐次抵抗、以拖待变”的企图完全落空,战略要地不断失守,进而全线动摇崩溃。

㈡大胆实施“主导机动”,成功检验信息时代作战理论。

在1996年颁发的《2010联合作战构想》中,美军参联会即针对信息时代作战特点,率先提出了“主导机动、精确作战、聚焦后勤和全维防护”等四个联合作战“新思想”,其中的“主导机动”是美陆军在此次战争中实施高速机动和穿插迂回的理论基础。

其实质是,充分利用战场单向透明的信息优势,发挥美军强大的机动能力和远程火力,在广阔的战场空间实施远距离的兵力机动和火力机动,使高度疏散配置的美军联合作战部队能以“决定性的速度和压倒性的作战节奏”迅速形成有利的“总体态势”,一举达成战略战役目标。

在此次战争中,美军充分利用战场情报信息和空中打击效果,在伊防御间隙大胆实施穿插迂回、纵深突贯、越点攻击直取伊军重心。

其第3机步师避开沿途要塞,不与伊军纠缠,3天内即攻击前进约500公里;第101 空中突击师不断超越伊军防线,实施“蛙跳”攻击,在敌侧后机降并夺控要地,切断伊军退路,配合主力实施分割包围;第173空降旅则实施纵深空降开辟北方战线,进一步加速战役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对于装甲步兵分队的运用,与以往的战争相比,将有很大的变化。

美军在近几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对其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因此,分析美军对其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并对比我军,而后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就是研究本课题的意义所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概述
1.1装甲步兵分队的基本任务
1.2装甲步兵分队的运用原则
2.美军机械化步兵分队作战运用
2.1美军近几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
2.1.1海湾战争中美军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
2.1.2伊拉克战争红美军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
2.2美军机械化步兵分队作战简介
2.2.1六种战斗队形
2.2.2两种冲击方式
2.2.3注重分配和控制火力
2.3美军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原则
2.3.1力争主动
2.3.2灵敏机动
2.3.3兵力集中
2.3.4注重进攻
3我军装甲步兵分队作战运用
3.1我军装甲步兵分队作战简介
3.1.1五种战斗队形
3.1.2两种冲击方式
3.1.3协同火力运用
3.2我军装甲步兵分队的运用原则
3.2.1信息主导
3.2.2主动灵活
3.2.3以快制慢
3.2.4出奇制胜
4美军与我军装甲步兵分队运用对比分析
4.1相同点
4.2美军优点
4.2.1队形灵活,注重机动能力
4.2.2冲击猛烈,强调发扬火力
4.2.3协同迅速,装备优势明显
4.2.4经验丰富
5启示
5.1熟悉装备性能,合理分配火力
5.2注重组织协同,加快协同速度
5.3实战模式训练,弥补经验不足
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美军对其机械化步兵分队运用的原则(二)对比分析了美军和我军对装甲步兵分队运用的异同点(三)对我军装甲步兵分队的运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四、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阅读法
通过网络资源及院图书馆馆藏图书等途径,获得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学习,吸取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理论框架。

(二)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美军近几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对机械化步兵分队的运用原则及方法,进而与我军情况作对比。

(三)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
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军实际情况,与美军作对比,提出对我军装甲步兵分队运用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