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钻井液技术管理措施及现场处理维护方法
浅谈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

浅谈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钻井液技术作为石油钻探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油田钻井液技术主要用于油、气田的探井开发,在钻井过程中兼具冷却钻头、悬浮岩屑、控制井底压力、防止井壁塌陷等多种功能,为整个钻井作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而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对钻井液技术及废弃液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就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浅谈油田钻井液技术1. 液相包裹体技术液相包裹体技术是一种通过分析地层中包裹体中的相态和成分,来获取地层中原油的成因、及其成岩、成藏史的一种技术。
利用液相包裹体技术可以对油田中的油气资源进行准确评价,指导钻井的精确定位,提高勘探钻井的成功概率。
2. 钻井液的种类与用途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它的主要功能是清洁钻井井壁,协助冷却钻头,控制井底压力,悬浮岩屑,防止井壁塌陷等。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钻井目的,钻井液可以分为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和气体钻井液三大类。
水基钻井液具有水溶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陆上和浅海水域的钻井作业;油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高硫化氢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润滑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特殊工况下的钻井作业;气体钻井液是一种低密度液体,特点是不含润滑剂、分散剂和悬浮剂,适用于高度敏感的地质层和油气层。
3. 钻井液的性能要求钻井液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出性能优良的钻井液,在满足钻井作业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优质的钻井液要具有以下特点:稳定性好,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性能;分散性好,能够有效悬浮岩屑和井壁碎屑,保护井壁;膨润土含量适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井壁铜膜,保护井壁稳定;低毒低污染,不对环境和井下设备造成危害。
二、油田钻井液废弃液的处理油田钻井液废弃液是指钻井作业中产生的废弃液体,主要包括泥浆、污水、废油、废渣等。
这些废弃液体含有大量的油脂、钻井液添加剂、重金属离子等有机和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浅谈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

浅谈油田钻井液技术及其废弃液的处理钻井液是指在油田钻井过程中用来冷却、保护钻头、悬浮钻屑、平衡地层压力等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工业液体。
随着油田钻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钻井液技术出现,这些新技术对油田的开采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常见的钻井液技术1.泥浆钻井液泥浆钻井液又称作淤泥钻井液,是一种含有粘土、饱和盐水、油饼等添加物的水基液体体系。
其主要功能是悬浮和输送钻屑、冷却钻头、润滑钢管及井壁,防止井壁塌陷,稳定地层。
泥浆钻井液不仅可以用于油井的钻探,也可以用于天然气井和水井的钻探。
2.油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指的是以石油为基础的一种环保型钻井液。
它采用石油混合材料作为基质,再通过添加助剂和添加剂等,形成一种稳定的液体体系。
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井眼沉积物和钻探液的污染,对钻头有很好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因此它成为越来越多油井的首选钻井液。
水基钻井液是以水为基础的一种钻井液,它的选择取决于井深,井径和地层特性等方面因素。
水基钻井液通常使用清水、海水和矿化水等原材料,其中加入多种助剂和添加剂来调整液体性质和性能。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液,除局部散失外,剩余大部分含固、液、气三相。
其中,固相主要由钻井固废、钻屑等组成;液相是钻井液和地下水等;气相包括钻井液挥发物和井壁气等。
这些废弃液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1.压滤处理法钻井液废弃液中的悬浮物可以通过压滤处理法去除。
该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该过程需要用到压滤机,在压滤机内夹入钻井液,然后将其通过压滤机的压缩作用下,使其内部水分迅速被压缩和排出,实现水分和固态物质的分离。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钻井废液处理的一种权威技术,有着很高的处理效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吸附和交换小分子物质之间的离子交换过程而提取有害物质。
3.过滤膜分离法过滤膜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液中钻屑、沉淀物等杂质,同时保留钻井液中的有用成分。
姬塬油田罗平10井钻井(完井)液技术

⑥
2 1 SiT c. nr. 0 2 c eh E gg .
姬 塬 油 田罗平 1 钻 井 ( 井 ) 技术 0井 完 液
赵 巍 巨满成 吴学升 林 勇 李 波
( 低渗透 油气 田勘探开发 国家工程实验室 , 长庆油 田油气工艺研究院 , 西安 7 0 2 ) 10 1
摘岩 、 灰 色 泥 岩 、 灰 色 细 砂 直 深 浅 岩 、 白色 中砂 岩 ; 安 组 为 深 灰 色 泥 岩 , 色 泥 质 灰 延 灰 粉 砂岩 及 浅 灰 、 白色 细 砂 岩 夹 煤 层 ; 长 组 上 部 灰 延 地 层 为深 灰 色 泥 岩 、 灰 色 细砂 岩 、 色 泥 质 粉 砂 浅 灰 岩 互层 ; 中部 为 以灰 黑 色 泥 岩 、 砂 质 泥 岩 互 层 为 粉
缩径 , 完钻 起钻 易 出现 阻卡现 象 。 22 摩 阻控制 . 由于 有 300m 裸 眼钻 进 , 大 井 斜 角斜 井 段 3 在 和水平 段 , 具 与 井 壁 的 接触 面 积 大 , 动 钻进 的 钻 滑
阻力大 , 着 钻 井 液 密 度 的 上 升 , 易 发 生 粘 吸 随 容
罗平 1 0井是 姬塬 油田延长组长 8油层的一 口水平井 , 在施 工过 程 中易发 生井壁坍塌、 缩径等复杂情况。介绍分段钻
井液体 系, 上部井段采用 强抑制 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 系, 以稳定井壁获得较快机械 钻速。斜 井段和水平段 采用低 固相 生物 聚合 物钻 井液体 系 , 以携 带岩屑保持 井眼干净 , 降低 摩 阻保 证井 下安全 , 同时有利 于 油层 的保 护 , 经水 力喷射压 裂获 得高产
有第 四系 黄土层 , 白垩 系志 丹 统 , 罗 系 安 定 组 , 侏 直 罗组 , 安组 ; 叠 系 延 长 组 。第 四系 黄 土层 , 延 三 白垩 系为 棕红 色 、 棕 色 细 砂 岩 夹 薄 层 暗棕 色 泥 岩 ; 浅 安
钻井液现场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钻井液现场服务技术管理规定拟制人: xxxxxx审核人: xxxxxx批准人: xxxxxx钻井液技术服务公司2019.10.15钻井液现场服务技术管理规定1.钻井液主要技术指标总体要求1.1钻井液密度除满足平衡油、气层压力要求外,还要考虑平衡地层坍塌压力等异常地层压力的需要(在保持井眼稳定、安全钻进的前提下,钻井液密度宜采用低限;对高压水层、盐膏层等特殊复杂地层及塑性地层,钻井液密度宜采用高限)。
1.2低固相钻井液的劣质固相含量宜控制在2%(体积百分数)以内;钻井液含砂量宜控制在0.5%(体积百分数)以内;在储层井段钻进时,含砂量宜控制在0.2%(体积百分数)以内。
正常情况下,钻井液固相含量(非加重体系)应控制在8%(体积百分数)以内,般土含量控制在25—50g/l(特殊井、特殊体系除外)。
1.3在确保井眼清洁的前提下,宜选用较低的粘切值,钻速快导致环空当量密度增加时,宜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动切力,在造斜段和水平段钻进时,宜保持钻井液较高的动切力和较高的低转速(3rpm和6rpm)读值;钻井液动切力与塑性粘度之比YP/PV:淡水体系一般控制在0.2-0.4Pa/mPa.s,盐水体系一般不得低于0.15Pa/mPa.s。
1.4泥饼摩擦系数不大于0.2,定向井、深井等根据单井钻井设计要求确定。
1.5在高渗透性砂泥岩地层、易水化坍塌泥岩地层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钻井液API滤失量宜控制在5mL以内;在水化膨胀率小、渗透性低、井壁稳定性好的非油气储层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可根据井下情况适当放宽API滤失量。
1.6高温高压深井段施工中,在较稳定的非油气储层段钻进时,高温高压滤失量宜小于25mL;在井壁不稳定井段和油气储层段钻进时,高温高压滤失量宜控制在15mL以内。
1.7盐水体系含盐量(矿化度)应保证体系具有稳定性和高于油气层盐敏下临界值,一般滤液Cl- 浓度要大于6×104mg/l。
1.8不分散型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7.5~8.5;分散型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8~10;钙处理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9.5~11;硅酸盐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11以上;在含二氧化碳气体地层钻进时,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9.5以上,含硫化氢气体地层钻进时,钻井液的pH值宜控制在10~11。
姬塬油田水平井钻井液技术应用分析

难 点分析 : 罗组前1 0 直 m地 层 水 井 液 液 柱 压 力 与 地 层 坍 塌 压 力 平 衡 仍 然 下, 期垮 塌的 井段不会再 失稳 。 5 先
敏性强. 易水化 膨 胀 、 落垮 塌 , 清 水 是 防 塌 技 术 中最 简 单 最 有 效 的 手段 之 剥 而 聚 合 物 体 系本 身 滤 失 量不 好 控 制 不 能
2 油 m j
.0 / m。 最 高  ̄ 6 a 一次 钻 井液 , 入 量 能在 度提 高 至12 g c 顺利 完井。 _ MP 挤 挤
4 泥 饼 顺 蹩 好 . 润 滑 降 摩 阻 效 果 难 点 分析 : 防止 油 页岩 垮 塌 的 途 径 1m。 左右 、 0 稳压在 3 a 上最 好。 MP 以 当漏失 有两 方面 其一 是 力学 稳定 . 二是化 学 速 度 大于2 m。h 其 0 / 或井 口失返 时 , 可一次性 明 摩 阻 系 数控 制在 0 0 6 -O 0 3 之 .2 2 4 7 稳 定 。由于 漏 失 层 洛河 组和 油 页岩 处 于 配制 6 ~8 m。 胶桥堵 浆 , O O 凝 配方 为: 基浆
确 用醇 类 (L - ) 沥青 类产 品 (T 1 作 钻 进 中摩 阻 增 加 。加 重 钻 井液 体 系 固相 免了岩屑 床形成 , 保 了井下 安全 。 BC I 和 F一) 润 同时 , 为了地 为可 软化 变 形粒 子 来提 高 体 系 的封 堵 能 含 量高 、 滑性 差 摩 阻 大 。 力。 用S - 作为 降失 水剂 . MP 2 用高分 子 聚 质 录 井 的需 要 . 钻 井液 不 能 进 行 混 油 三 结 论 对 1最 大 限 度 地 解 放 了机 械 钻 速 . 现 实 合 物 (A 提 高滤 液 黏 度 . 少 滤 液 进 处 理 . P C) 减 致使 增大了润 滑降摩 阻 的难度 。 入 微裂 缝 , 抑制 裂 缝 泥 质 充 填 物 吸 水 膨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措施

引言概述:
一、井眼稳定措施
1.选取合适的套管规格和材质
2.优化井斜角度和井眼径向承载能力
3.合理设计钻井液性能参数
4.使用钢丝绳和鞘套加固井眼
二、钻井液循环措施
1.建立合理的钻井液循环系统
2.控制钻井液性能和循环速度
3.进行钻井液处理和维护
4.监测钻井液性能参数
三、井口装置措施
1.选择合适的井口装置
2.保证井口装置的稳定和安全
3.进行井口装置的维护和检修
4.监控井口装置的工作状态
四、井下操作措施
1.控制井下压力和温度
2.合理选择钻头和钻井工具
3.施行合理的钻井工序
4.适时进行井下作业调整
五、安全防护措施
1.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2.进行钻井作业的风险评估
3.配备安全装备和设施
4.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总结: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措施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井眼稳定、钻井液循环、井口装置、井下操作和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选取合适的井眼稳定措施、优化钻井液循环系统、保证井口装置的稳定和安全、施行合理的井下操作和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提高石油钻井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石油勘探和开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非常重要,需要在实际工程中严格遵循,并不断总结和完善。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及修井技术措施1.合理分析在修井作业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分析,确定石油井的实际情况。
通过分析已有的记录、数据及对油层及井下设备的检查,来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应的修井计划。
2.建立完整的修井管理制度修井作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
管理制度应包括可行性分析、技术研究、设备检查、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等内容,以确保整个修井作业顺利完成。
3.实施专业技术培训在进行修井作业前,修井工人应进行充分的专业培训,以保证能够顺利地进行具体的操作工作,也为提高修井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二、修井技术措施1.抽油杆整理抽油杆是用于将油从井里抽出的关键设备,如果抽油杆损坏或失灵,将会导致石油井产出降低、产量下降等问题。
在修井作业中,首先应对抽油杆进行整理,清除井下沉积物、废杂物等堆积物,保证抽油杆能够正常运行。
2.井眼放水清洁井眼是石油井的关键部位,需要保持清洁,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修井作业中,应通过水泵或气体排放,定期对井眼进行冲洗,清洁井眼内的污物,以提高井壁的稳定性和井眼的通畅度。
3.泡沫泥浆加压固井固井是扩大油井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一项关键工作。
泡沫泥浆加压固井可以有效地提高井眼的粘结力、密实度与硬度,增加井眼稳定性,保持井眼的通畅度。
4.注水增压注水增压是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向井眼注入水或其他液体,增加石油井的压力,从而促进油的顺畅流出。
此方法适用于老旧的井眼,或产生低压、瓶颈等问题的井眼。
5.人工冲洗井眼对于某些井眼,可能不能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洗,需要使用人工进行冲洗。
在进行人工清洗时,应注意快速和彻底地清洗井眼,同时确保安全性。
综上所述,石油井下的修井作业是一项繁琐、危险的工作,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及科学的修井技术措施。
只有通过完善的管理及技术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修井作业,保证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姬塬油田长8油藏高效钻井技术

姬 塬 油 田 地 处 陕 西 和 宁 夏 交 接 处 ,近 来 来 产 能 从 2 0 0 7年 的 10 高效 钻井 , 且 丛 式 定 向 井 井 眼 轨 迹 控 制 能 力 大 幅 度 提 高 , 0 而 防碰 绕 障 万吨到 20 0 9年 的 2 0万 吨 , 到 即将 实 现 的 3 0万 吨 , 此高 效 的 开 技 术措 施 明显 改 善 , 项指 标 全 面 达 标 且逐 年 提高 ( 1 。 0 再 0 如 各 图 ) 发 速 度 , 以 坚实 的技 术 手 段 和 先 进 的 管 理 模式 作 为基 石 支撑 的 。钻 是 井 工 程 作 为 产 建 开 发 的 技 术 桥 头 兵 . 过 几 年 的 不 断 探 索 , 用 高效 通 运
21 0 0年
第1 5期
S IN E&T C N OG F R TON CE C E H OL YI O MA I N
o矿业论坛O
科技信息
姬塬油田长 8 油藏高效钻井技术
刘 涛 ’ 高定利 (. 1长庆 油 田第五采 油厂产 能建设 项 目组 陕西 定边 7 8 0 ; 1 6 0 2长庆油 田第五采 油厂第 三项 目部 陕西 定 边 7 8 0 ) . 1 6 0
图 1 姬 塬 油 田历 年 钻 井速 度 统 计
隙物 含 量 分 别 为 1%和 1% 。 隙物 主 要 为 方 解 石 、 云 母 和 绿 泥 石 。 6 4 填 水 储 层 主 要 为 中 等偏 弱 盐 敏 。 姬塬 油 田在 采 用 复 合 钻具 组 合 的 同时 , 对 黄 土 表 层 和 洛 河 层 普 针 长 8油层 平 均 埋 深 2 0 50米 , 井 井 段 位 移 大 , 段 轨 迹 精 确 控 制 遍 存 在 的渗 漏 问题 以及 直 罗组 上部 井 段 易 垮 塌 问题 ,还 对 钻 井 液 、 钻 井 完 难 度 大 , 之 黄 土表 层 胶 结 疏 松 , 压 能 力低 , 漏 严重 , 加 承 井 防斜 难度 大 。 井 液 体 系做 了技 术 改 进 : 洛 河 层 渗 漏普 遍 存 在 , 因其 疏 松 , 透 性 好 , 之 近 年工 业 生产 大 量取 4 1 浅 表 层 钻 井 液 渗 加 . 水 导 致 水 位 下 降 , 层 压 力 降低 , 漏 情 况 严 重 , 斜 难 度 大 。 直 罗 组 地 渗 防 浅 表 层 钻 井 液 以 防 漏 为 主 , 基 本 配 方 为 : 水 + .~ . 其 清 O3 05 D一 . %G 1 上 部 井 段 易 垮 塌 , 底 部 部 分 有 漏 失 , 存 在井 壁稳 定 问题 。 且 也 密 度 1 1 1 2/m , 度 5 — 0秒 。 钻 至 6 . ~ . g 粘 O 0 c 57 O米 后 , 钻 井 液 逐 步 稀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姬塬油田钻井液技术管理措施及现场处理维护方法第四项目部今年施工的堡子湾、樊学、冯地坑、王盘山、张涝湾区块,表层黄土层较厚,易发生浅表层漏失;洛河段长,易发生粘卡,且漏失量严重;直罗组页岩中蒙脱石含量高,易吸水发生剥落垮塌;完钻井深均超过2000米,属于深井施工,这就对日常钻井液维护和完井钻井液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去年和今年的施工,我们逐渐掌握了此区块的地层特点,制定出了一套成熟的处理及维护措施,为今年的生产大提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表层钻进由于第四系黄土层对流体冲蚀特别敏感,易发生大型漏失,故表层钻进以防漏为主,配制30方的白土浆(粘度35秒以上)开钻,50米后,如果无漏失,则采用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钻进,钻进时泥浆总量达到150方以上,聚合物主要以PAM为主,淡水配制PAM:15kg/10m3,苦水配制PAM:20kg /10m3。
性能控制在密度:1.00-1.02g/cm3,粘度:28-30s,PH值7-8。
钻进时采用高泵压、高转速、低排量,快速钻穿黄土层。
若在钻进过程中发生只进不出的严重漏失,视情况(漏失层位、井深、水源等)确定堵漏方案或采取清水抢钻。
浅表层井漏严禁清水抢钻。
钻完表层后配制30方高粘度清扫液,200米以内的井配聚合物胶液,粘度35秒以上配方:PAM:200Kg或KF-1:200Kg;200米以上的井配白土浆,配方:CMC:100Kg+白土:2000Kg+SM-1:150Kg, 漏斗粘度50秒以上,开大排量循环清洗井眼,循环2周以上,保证表层套管座到井底。
姬塬油田表层深度都在200-450米,且黄土层较厚,具有胶结疏松,欠压实,承压能力低,渗透性强等特点。
黄土层在钻进中一旦发生漏失,形成漏失通道,则堵漏难度大,堵漏的成功率低。
随着漏失量增加、漏失时间增长,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漏出地表会造成环境污染、井架基础下沉等,严重影响钻井时效。
所以表层钻进以防漏为主,核心是控制压差及压力激动。
四部区块表层深度300米以上的井,表层施工按以下技术措施执行:1、表层防漏及钻井施工技术措施(1)、表层开钻前(包括冲大小鼠洞)必须配制低固相白土-CMC泥浆体系,加入粗型综合堵漏剂。
该体系具有堵漏作用,能有效的预防井漏。
基本配方为:清水+3-4%白土+0.15%CMC+0.25%SM-1+2-3%HD-1+2-3%锯末。
性能要求:密度1.02-1.03g/cm3,粘度40-45秒。
(2)、采用双凡尔或开回水或在回水闸门处安装喷嘴的方法控制排量(15 l/s左右),开泵前先启动转盘,平稳开泵,上提下放要控制速度避免压力激动导致井漏。
(3)、每钻完一个单根,应适当循环,确保钻屑带出地面,避免井筒内钻屑堆积太多产生压差压漏地层。
(4)、钻至60米后泥浆方面可考虑加水逐步稀释,同时加入聚合物絮凝剂PAM,控制性能为:密度1.01-1.04 g/cm3,粘度35-40秒。
钻具结构可换用螺杆钻具完成表层作业。
(5)、如果冲鼠洞或一开时就有漏失的趋势,则在浅表层黄土层段下导管堵漏:用346mm钻头加焊216mm钻头牙轮巴掌,扩眼至漏层以下5m 后,下入426mm的导管,导管下部0.5-1米处上下焊小螺帽,用毛毡缠绕到一定厚度,尽量为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型”,铁丝穿过小螺帽扎好,做成塞子下入井内坐死。
环空采用人工回填办法,再检查灌入泥浆液面能否高于地表面,满足返出要求后,固定导管,割焊出口,恢复钻进作业。
(6)、清水抢钻:在所余表层井段较少、漏失液面较深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清水抢钻,但必须确保井架基础及环境污染不出问题。
(7)、表层进入石板层必须大于60米。
表层钻完后,必须用白土含量大于5%的泥浆循环带出井筒内的砂子,起钻及时灌满泥浆,确保套管下入井底。
2、下表套、固表层(预防二开套管脚串漏)技术措施表层固井,典型的大井眼小环空固井,经常出现替空、套管脚封固不良等,导致套管脚串漏、为井控工作埋下隐患。
表层固井质量由钻井队负责。
下套管、固表层对策:(1)、下套管时,底部5根套管连接处必须用电焊点焊,以防二开快速钻进时造成底部套管脱扣。
(2)、对于表层底部漏失井、清水强钻完成表层作业后,下套管经常在下部有台阶遇阻现象,可在下套管时,把最下面的套管鞋用氧焊割成30度斜坡,可有效解除台阶遇阻现象。
(3)、套管下到底后,如果能建立循环,可适当稀释泥浆,按正常固表层进行施工,按照套管内预留30米水泥塞计算好替量,表层失返后,固井按照静平衡进行固井,千万注意不能替空。
下套管最后2~3根要根据遇阻情况采用方钻杆边开泵边下的办法,如果到底后不能循环,可以卸掉联顶节下螺杆钻具循环。
(4)、井队技术员必须监督固井情况,负责检查灰量和计算表层固井替水量。
如果注灰过程中出现漏失,要减少替水量,按照平衡法固井,这也是二开后没有水泥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二开钻井液性能及维护要求1、二开环河、华池组以泥岩为主,禁止用清水开钻,必须配成粘度在28-29秒的PAM+BLC-1胶液开钻。
地面泥浆量保持200方以上。
基本配方为:水+0.15%PAM+0.15% BLC-1。
其中每钻进100米要求补充: PAM:50kg,BLC-1:50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0g/c m3,漏斗粘度在28秒。
2、洛河组由于胶结疏松,钻时快、砂岩渗透性强,为了减少漏失量,确保因泥浆量不足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粘吸卡钻,故必须始终保持地面钻井液量在200方以上,加强絮凝,日常维护必须以聚合物胶液形式补充,少吃多餐。
基本配方为:水+0.15%PAM +0.15%BLC-1。
其中每钻进100米要求补充:PAM : 25kg,BLC-1: 25 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0-1.01g/c m3,漏斗粘度在28-29秒。
若漏失量大于5方/小时,则每钻进100米应在泥浆中加入200 kg的DF-A或严格过筛后的锯末进行随钻堵漏。
洛河组定向、扭方位等滑动施工过程中,若有钻具粘阻、钻头加不上压的现象时,钻井液处理方法为:(1)、滑动施工前在上水罐配制30方粘度在50秒左右的聚合物胶液,配方为:PAM:25kg,K-PAM:25kg,CMP:50kg,BLC-1:50kg。
一定保证聚合物加量不少于150公斤。
(2)、将配制好的胶液打入井内,充分循环1小时,确保井筒内砂子完全携带出来,井筒畅通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滑动施工。
(3)、滑动施工过程中,保证入井泥浆粘度不小于30秒,具体处理方法为:每钻进一个单根,在上水罐加:BLC-1:25kg,CMP:25kg。
注意将这50公斤药品不要一次性加入,分2-3次加完即可。
(4)、滑动施工过程中,开双车确保泵排量,只有环空泥浆返速达到一定要求时,井底砂子才能及时带出井筒,滑动施工才能顺利进行。
此方法也适用于直罗底砂岩和下部其它井段的滑动施工。
3、安定组钻进,重点是搞好净化,强絮凝。
基本配方为:水+ 0.1%PAM +0.1%BLC-1+ 0.1%K-PAM + 0.1%CMP+0.1%BLA-HV。
其中每钻进100米要求补充:PAM: 25 kg,BLC-1: 25 kg, K-PAM:25 kg, CMP:25kg,BLA-HV:25 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0-1.01g/cm3,漏斗粘度28-30s,塑性粘度1—4mPa.S,动切力0—1.5Pa,滤失量:50,PH值:7-7.5。
4、直罗组存在大段泥页岩,泥页岩钻开后,粘土矿物遇到钻井液液相后会吸水膨胀,导致泥页岩强度降低,使井壁失稳,而且部分泥页岩还会分散到钻井液中使钻井液性能变坏。
我们选用高粘乙烯单体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BLA-HV)和成膜树脂防塌剂(BLC-1)与PAM、K-PAM、CMP复配,目的是降低泥浆的失水,减少泥浆中的自由水向地层内的转移,控制直罗组泥页岩的浸泡,进而控制该段地层的坍塌。
具体措施:防塌钻井液处理应提前在洛河底部进行,以便控制安定组地层的坍塌掉块,在进入直罗组之前调整性能达到要求,钻井液数量控制在200方左右,,避免在直罗组钻进过程中大量补充钻井液,补充钻井液时应配制成胶液按循环周均匀加入(一个上水罐的除外)。
基本配方为:水+ 0.1%PAM +0.15%K-PAM + 0.15%CMP+0.15% BLC-1+0.15%BLA-HV。
其中每钻进100米要求补充:PAM :50 kg, K-PAM:50 kg,CMP:50 kg, BLC-1:50 kg , BLA-HV: 50 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0-1.01g/cm3,漏斗粘度31-32s,塑性粘度2-6mPa.S,动切力0.5-1.5Pa,滤失量:50,PH值:7-7.5。
5、由于该区块延安、延长组地层相对较为稳定,重点工作应加强体系的絮凝效果,强化抑制能力,使钻井液始终保持无固相,防止缩径阻卡。
基本配方为:水+ 0.1-0.15%PAM + 0.1%K-PAM + 0.1%CMP+0.1% BLA-HV。
其中每钻进100米要求补充:PAM:25-50 kg+ K-PAM:25 kg+ CMP:25 kg+ BLA-HV:25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0-1.02g/cm3,漏斗粘度30-31s,塑性粘度2-6mPa.S,动切力0.5-1.5Pa,滤失量:实测,PH值:7-7.5。
三、完井液的处理要求对于堡子湾、王盘山、张崾岘、冯地坑、张涝湾区块,为提高电测一次成功率,要求钻井液体系转化分两步完成:(注:樊学、冯地坑区块2200米以内的井除外)1、在进入主力油层前50米左右将聚合物钻井液预转化为低固相分散型钻井液体系。
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粘度、切力,良好的流变性和润滑性,较低的滤失量、薄而致密的泥饼,能够满足携砂要求。
必须控制地面泥浆量(包括上水罐)不少于100方,即泥浆总量在200方左右基本配方为:原浆+ 0.15-0.2% NaOH +0.1-0.15%CMC + 2-3%膨润土 + 0.3-0.5%FT-342 + 0.3-0.5%SM-1+0.25%BLC-1 + 0.1%SF(防塌剂)+(若钻井液流动性差可加入0.1%SF-150)。
即:每10方泥浆加量为NaOH:15-20kg + CMC:10-15kg + 膨润土:200-300 kg + FT-342:30-50 kg + SM-1:30-50 kg + BLC-1:25 kg + SF:10 kg+(若钻井液流动性差可加入SF-150:10 kg)。
维护性能保持在:密度1.02-1.04g/cm3,漏斗粘度35-40s,塑性粘度10-15mPa.S,动切力4-8Pa,动塑比:0.20-0.4Pa/mPa.S,滤失量≤10ml,h≤0.5mm,PH值: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