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届全运会会徽及含义
历届全运会会徽设计的符号学解读

历届全运会会徽设计的符号学解读申贻璇【摘要】全运会是国内最受瞩目的运动盛会,其会徽设计处于全运会视觉艺术形式的中心地位,关系着全运会的整体艺术形象的传达,乃至中华民族朝气蓬勃的运动精神.本文针对全运会会徽设计予以符号学理论解读,梳理全运会会微设计的历史发展情况,找出隐藏其中的艺术创作规律,并探究全运会会微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2【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全运会;会徽设计;符号学;符号【作者】申贻璇【作者单位】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青海西宁 8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1全运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盛会。
全运会从第一届开始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不断壮大力量、弘扬传统文化的竞技平台。
它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以其东方民族的地域特征、繁荣发展的时代特色、魅力无穷的文化精髓汇聚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们,彰显出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深度文化属性。
全运会是一场集视听、感知、动静于一体的艺术表现活动。
艺术活动的发展受文化系统的制约,具有解读历史、感悟真谛、体现个性的丰富文化属性。
黑格尔关于美的名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是说理念为了观照和认识自身,将自身显示为感性的形象,艺术就是通过这一感性的形式来显现理念的真实。
所以,一个民族的艺术品从诞生到风格的演变都是以感性的物质形式来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面貌。
全运会中的视觉艺术形式由于其直观感性、易于捕捉的特点,成为众多艺术形式中的独秀,能够第一时间在广大观众的眼球中占一席之地,并折射出其背后依托的相应的文化体系。
一、全运会会徽设计的历史分期全运会会徽是全运会视觉艺术形式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是全运会对外视觉传达的形象表现,集中反映全运会的主题宗旨和艺术内涵。
全运会会徽设计已经成为全运会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不仅要体现出举办城市的特色,更要融合新时代发展的创新潮流,令会徽设计在符合运动会主旨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全运会·知多少

全运会知多少全国运动会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首届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
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前三届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长的间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届间隔了六年之久)。
目前,全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
但却各省市视全运会的成绩为其体育、及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各省市的竞争十分激烈,至违背了举办全运会的原意。
为了调动各省市区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奥运会前出台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即将某省市区运动员代表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作为该省市区成绩计入次年举行的全运会中。
全运会的举办城市前九届全运会,是由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流举办。
江苏省最终获得十运会的举办权。
全运会的举办时间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定于2009年10月16日在山东省举行。
全运会比赛项目设置除武术外,目前全运会的比赛项目设置基本与奥运会的相同。
根据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总体赛区安排,全省17个市均安排竞赛项目。
其中主赛场济南承办项目最多,一共23项比赛。
除主会场济南外,青岛市将承办射箭、击剑等9个项目的比赛;日照市将承办赛艇、皮划艇等5项比赛;泰安4项;淄博和烟台各3项;潍坊、威海、临沂、滨州、枣庄各2项,东营、济宁、莱芜、德州、聊城、菏泽各1项。
会徽解读十一运会会徽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
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凝练的视觉符号

3、设计图形的确立 篆刻、“龙”、“京”、武术、
舞蹈 4、设计信息的正确传达
整合
活动一:
讨论与分析: 根据提供的标志,讨论分析其创意
第九届全运会会徽设计中 间丰满,两端渐细的曲线 给人无限的延伸感,配合 倾斜的线条,更显奔腾飞 跃之意。对比鲜明的红、 黄、蓝三色,对视觉有强 烈的冲击力。造型洒脱地 色勒出一个“9”,既直接 传达了九运会的信息,又 宛如一位矫健、充满活力、 奋发向上的运动员,豪迈 跨入新世纪。
校训:仁爱尽责,追求完美 时间:2011--2016
第11届全运会(山东)
第25届奥运会(巴塞罗那)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会徽充满活力。上半部由蓝、 黄、红色一点和两个弯曲的 线条组成,红、黄、蓝三大 色块象征着地中海文化的三 个永恒主题:太阳、生命、 大海,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 天空,又构成了一个人的运 动状态,似跑似跳。
图案代表了巴塞罗那悠 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 命活力。同时,还可理解为 巴塞罗纳人正张开双臂迎接 来自五大洲的客人。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 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 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 “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 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 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 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 权法律纠纷。
其三是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中的中国印、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 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部分独立 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 “京”的演变
各类标志及含义

三创一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会徽:由5支盘龙的牛角图腾纹样组成,寓意平等和谐的56个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贵”字的手写字母“G”和数字“9”,寓意着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举办,5种色彩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2、吉祥物:吉祥物“圆圆”,以独有的"龙"为造型基础,以少数民族服饰常用的"旋涡纹"图饰结合时尚化、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设计而成,寓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大联欢、大发展,绿色意在强调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
3、宣传画:以牛角和民族刺绣为基本元素,色彩炫丽夺目,民族气息浓烈奔放;表现了民族运动会的各种比赛项目,运动员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和各民族和谐团结的美好画面;浅浅的底纹展示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三创一办:“创模”标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城市)绿色部分似手、鸟、叶;蓝色弧线似水,又似英文字母“G”,是“”的开头字母和“创建”的英文字头,象征共同创建、共同保护;鸟、叶、水象征城市绿色环境。
“森林之城魅力”形象标志以巨大树冠和标志性建筑甲秀楼为主体,辅以由中国传统古拙稚嫩剪纸手法变形的日、月、花、鸟、人、祥云、水流组合,喻示森林之城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勃勃生机与无限魅力的城市。
中国避暑之都——爽爽的标识青山环绕、碧水连城的城市,总是和风送爽,满目苍翠,自然环境与城市和谐共融,“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适”。
是“中国避暑之都森林之城”城市形象品牌标识,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成为今日的显著特色,形成了中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旅游标识以一个变形的“林”字为主题,紧扣“森林之城魅力”的文化元素,以绿色为基调,体现了“避暑之都”的旅游定位。
2010年世博会会徽1、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1-9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会徽,吉祥物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关键词:中国大学健儿的首次体育盛会地点:北京时间:1982 年8月10日至8月19日首届大运会由教育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在首都体育馆举行。
比赛共分三组:体育学院为甲组,参加男女田径、男女竞技体操、女子艺术体操比赛;高等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体育系(科)为乙组,参加男女田径、男女竞技体操、女子艺术体操角逐;普通高等学校为丙组,参加男女田径、男女乒乓球的角逐。
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的 2552 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盛会。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地点:大连时间:1986 年8月3日至8月9日第二届大运会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辽宁省大连市承办。
大运会历时7 天。
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的 2228 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篮球两项比赛。
田径比赛分四个组别进行,共有 2020 人参加,普通高校为甲组,师范院校体育系(科)为乙组,体育学院为丙组,中专为丁组。
共有 417 人次 71 对打破 85 项上届大运会纪录。
有 3 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
篮球决赛是在四个赛区的预赛基础上进行的,男女各9 支球队的 208 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
关键词:两个项目唱主角地点:大连时间:1986 年8月3日至8月9日第二届大运会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辽宁省大连市承办。
大运会历时7 天。
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的 2228 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篮球两项比赛。
田径比赛分四个组别进行,共有 2020 人参加,普通高校为甲组,师范院校体育系(科)为乙组,体育学院为丙组,中专为丁组。
共有 417 人次 71 对打破 85 项上届大运会纪录。
有 3 名运动员的成绩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
篮球决赛是在四个赛区的预赛基础上进行的,男女各9 支球队的 208 名运动员参加了决赛。
会徽吉祥物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地点:南京时间:1988年8月25日至8月31日第三届大运会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
中国全运会会徽发展历程解析

元素直接组合, 创作思维苍白, 表现方法单一,
艺术性较低, 制作缺乏规范性, 不能给人视觉上 全国运动会 ( 简称 “ 全运会会”) 微的发展史是我国体育文化 的缩影, 是体育运动会标志发展的见证, 是新中国标志发展史的重 的享受, 而更多的是那个1 3号满街、 全国皆运动 的特殊年代的历史缩影。
此, 论文 将全 运会 置 入 本
个 时 间上 从 建 国初期 至 当代 , 间上各种 社 会 因素相 互影 响的 背 空
景 中, 着重 对全 运会 会 徽的发 展 历程和 演变 成 因、 规律 以及 未来 的发 展趋 势进 行论 述 。 关键词 : 运 会 ; 全 会徽 ; 发展 历 程
前三届全运会标 志, 设计手法单一 , 构成
办了1 8 年的第五届全运会和1 8 年的第六届全运会。 3 9 97 其中第五 届会徽中,“” V 既代表了届数, 也寓意了胜利。 设计者将跑道和冉冉 升起的五星红旗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汉字 “ , 中” 代表着全 中国的运 动会。“ ” “ 的再次结合组成了 “ V 和 中” 申”, 表明了运动会 的举办 地点。 会徽用简洁的图形表明了丰富的内涵, 诠释了标志简洁形式
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我国设计意识的提高。 0 8 年代, 举 础薄弱, 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发展迟缓 , 设计水平滞后。 这届会徽 经有所进步,
由圆形的跑道和阿拉伯数字 “ ” 1 组成, 元素组合具有直观性, 采用
了 具象手法, 色彩采用传统的红绿对比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数字 后面的麦穗, 反映了在当时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重要地位。 这些带有时代特征的组成元素, 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设计思 想提供了线索。 在激情与动乱同在的6 年代, O 举行了我国第二届全运会。 当时 政治氛围浓厚, 全国陷入了 一片红色的海洋, 当然, 标志设计也不例 外。 飘舞的红旗出现在了这届全运会的会徽中。 会徽的主体图形, 与第一届有相似之处, 同样的圆形跑道, 同样的主体阿拉伯数字和 举办年份, 在构图和形式感上以及在色彩搭配的运用上也没有太大
运动会徽标设计赏析

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会徽设计以红、金黄两色组成的数字14和运动会的“运”字的拼音字母“Y”组成的一把火炬为主要图案,其中下方以象征希望和未来的蓝色描绘出动感的SHAANXI2010,表达了陕西体育向着西部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加快步伐,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望。红色代表热情、金黄色代表活力,喻意呼应本届省运会的主题“激情体育,活力陕西”。
2011年世界大运会 会徽“欢乐的U”,以红、绿、黄、蓝、黑为基色,五种色彩的圆点组合成一个U形,五彩圆点自由地排列在U的图形中;黑色的英文字“Universiade”代表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英文名称;“SHENZHEN2011”代表着举办城市深圳和举办时间2011年;五颗星是国际大体联的标志。
U的释义:大学(University);你(You);联合(Union);世界宇宙(Universe);也可以理解为深圳的海湾,比如大鹏湾,五大洲不同肤色的大学生聚集大鹏湾;U的半环形,象征容纳和开放。
吉祥物是身着传统七彩服的吉林“长白虎——啸啸”,人性化的动作和孩童般天真浪漫的笑容带着人性化的动作和孩童般天真浪漫的笑容,紧握右手象征着为运动员加油,伸出左手表示欢迎来自全省四面八方的朋友,体现பைடு நூலகம்东道主延边人民的热情、开朗、团结和友善。表示省运会承办地延边各族人民以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与改革创新的姿态,迎接本届体育赛事的到来。
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会标“跃”由数字16融合了“吉林”二字的字母为设计主体。字母塑造成身穿朝鲜族七彩服的运动员形象,充分展现了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举办地——延边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图中运动员形象充满活力与朝气,显示出“跃”的深刻寓意,象征着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全省运动员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更寓意了吉林省体育事业跨越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标志含义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

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标志含义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
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
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
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
会徽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同时,会徽由11个运动人形组成,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延展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的寓意。
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分别代表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五环色彩,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予延伸;同时,会徽表现手法轻松、活泼、现代,既体现了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又表现出现代山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欢迎各方友人齐来汇聚的活力山东新形象!会徽设计方案在相对单纯元素基础上进行视觉的整合延伸,虽是多个单元的组合却将含义体现得更加集中,语言更加生动精练,形象更加现代,是大型运动会标志设计的一个新突破;图案突出的特点是将山东文化与全运会宗旨融合一体,并不刻意强调地域和数字概念,而是宏观展示全国运动会的更高指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八、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 姆斯特丹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 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 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安 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 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 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 高举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 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 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 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 素融为一体。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广外中山外校第三届体育节 会微和吉祥物征稿启示
• • • • 具体要求:全体同学均可参加投稿 设计时所有材料均为8开素描纸对半开. 必须是独立完成作品才可投稿 不利用美术课完成,有意投稿的同学请利用课余时间完 成 • 截止透稿日期为:2011年10月28日下午3点.
奥运会会徽的 符号学解读
伴随着政治性抵制事件的发 生,在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 运五环出现在会徽的显要位置, 表达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五大洲 团结的强烈呼唤。 奥林匹克 领奖台和五环的组合构成了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 会徽的主体,而领奖台与五环 的一部分又构成了三个田径跑 道的图案,巧妙的是领奖台同 时是变形的美术字M,代表了 主办城市的名字。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五、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 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 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 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力。 191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 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 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 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 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 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七、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会徽
慕尼黑会徽设计只有黑白两 种色彩,具有抽象性,主体部分 是一顶光芒四射的桂冠,喻意着 慕尼黑奥运会的主体精神——光 明、清新、崇高,象征着一个 “光芒四射的慕尼黑”。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八、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十三、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绿色和环保是澳大利亚留给每 个人最深刻的印象,分别于1956年 和2000年在这个国家举办过的两届 奥会的会徽上似乎都能够使人发现 这一点。 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 会徽采用单一绿色,会徽主体是一 个矗立在澳大利亚版图上燃烧着的 熊熊火炬,火燃的上前方是奥林匹 克的标志——五环,会徽的底部是 “默尔本1956”字样,并向两侧延 伸成为象征着胜利的月桂枝。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四、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 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 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 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 第一个开幕式。1948年,世界还处 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 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论 不休,但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终却 大受欢迎,它给深受战争创伤的人 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 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 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 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 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 时的烙印。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二十四、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1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九、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新 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 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 1932 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 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 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 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 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 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 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在德国历史上举办过的1936年柏 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都在 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灰色的阴影。这 两届奥运会徽的设计都体现了色彩简 单、寓意深刻的风格。 1936年的奥 运会址选择柏林是一个历史的错误, 纳粹德国借奥运粉饰和平,蒙蔽世界。 其会徽充满了霸权,一座奥林匹克钟 里,奥运五环上矗立着一只象征阶级 的鹰,勃兰登堡之门是柏林的象征。 鹰爪下的五环和圣火以及誓言都是柏 林奥运强权的符号。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七、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 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 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巴黎 人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 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 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 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力。 1924 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 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 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 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 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 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 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 画正式分开。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六、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墨西哥城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被称作壁画之都,市内建筑 物墙壁上处处可见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壁画,本届奥运会会徽的 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丰富的壁画素材。 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的 会徽由来自奥运组委会、墨西哥和美国的三位艺术家协作完成,会 徽创造性的使用了黑白两色,将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和墨西哥的英 文字样与传统壁画图形巧妙地融为一体,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印第安 图案。同时墨西哥的每个字母或者环形、或者直线,又像运动场的 跑道。简洁却丰富,单一却深刻,会徽强烈的墨西哥民族风格给人 留下了深刻印象。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二、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会徽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会 徽图案的设计简洁而清晰,主要表 现了奥运主会场的标志性建筑“奥 运塔楼”和“奥运五环”,意味着 光辉的奥林匹克来到了“千湖之国” 芬兰;同时,世人也能感悟到芬兰 人对奥运的那份深深的敬仰和渴望 之情。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 1940年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停办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一、1948年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 由议会大楼的钟楼为主要构成。 这个著名的“大本钟”的指针 指向四点,这是计划中的开幕 式时间。前景部分为奥林匹克 五环标志。组委会需要的是一 个最能代表英国的象征。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二十二、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会
徽
萨马兰奇终于为他的故乡带 来了神往已久的奥运会,而巴塞 罗那奥运会则通过会徽将以人为 本的理念推向了极至。 1992年巴 塞罗那奥运会会徽充满活力。上 半部由蓝、黄、红色一点和两个 弯曲的线条组成,红、黄、蓝三 大色块象征着地中海文化的三个 永恒主题:太阳、生命、大海, 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 构成了一个人的运动状态,似跑 似跳。图案代表了巴塞罗那悠久 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 同时,还可理解为巴塞罗纳人正 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五大洲的客人。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一、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 即将到来的2004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 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 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 重。 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 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 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 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 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 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 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 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 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 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 脉相承的关系。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二十三、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1 • 1996年是现代奥运百年诞辰, 这一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 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 团圆。 • 会徽主体部分是一个火炬。火炬 的底部由五环和阿拉伯数字100构 成,纪念奥运会已经走过百年历 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变成 的星星象征每一位运动员的卓越 追求。会徽中的金色象征着金牌, 绿色象征着亚特兰大的城市之 树——月桂枝。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十九、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会徽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会徽在 五环上面五条平行线呈金字塔 型垂直排列,象征奥林匹克更 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同时 也体现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筑风 格,顶部的五角星取材于前苏 联的国旗。整个标志以耀眼的 红色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原定于1916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六 届奥运会推迟到了1920年。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六、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 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 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 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 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 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 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 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 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 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 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 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历届奥运会会徽一览 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 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 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 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 象。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 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采用 “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 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 是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 出现的。
二十、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会徽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 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 会。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会徽是“运行之星”。图案主 体为五角星,象征着人类的最 高愿望。画面13条横虚线,使 星显出运行状态,既寓意生命 不停地运动,不停地进取,又 象征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红 白蓝三色,是美国国旗的三种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