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个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第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3)注意事项: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V A∶V B∶V C∶V D=m∶n∶p∶q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 + Y2Z___;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0.05 mol/(L·min)__。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练习1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少的。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一、引言•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量化指标。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深入研究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等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量。
2.符号表示:通常用Δ[物质] / Δt来表示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三、影响因素1.浓度:浓度高,分子碰撞频率增加,速率增加。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频率和能量增加,速率增加。
3.催化剂: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4.表面积:表面积大,有效碰撞数目增加,反应速率提高。
四、计算方法1.平均速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变化量。
2.初始速率:通过实验数据初步确定在起始时刻的瞬时速率值。
五、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变化不同因素,观察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步骤:•选取合适的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条件。
•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六、示范实验1.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实验器材等。
2.实验步骤:•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
•计时器开始计时,同时将两个试管倒置混合。
•观察产生气泡的数量和大小,并记录时间。
七、展示与讨论•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对比不同因素造成的速率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相关讨论。
八、扩展拓展1.反应机理: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究背后更深层次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原理。
2.工业应用:了解反应速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优化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九、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变化快慢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理解的重要过程。
•进一步研究可以了解反应机理,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的简要介绍。
详细的教案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编写。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笔记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笔记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以下是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些知识点笔记:
1. 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通常用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2. 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
对于消耗反应物A和生成物B的反应,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速率 = -Δ[A]/Δt = Δ[B]/Δt,其中Δ[A]和Δ[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生成物B的浓度变化,Δt表示时间变化量。
3. 影响因素:
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促进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
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但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
4. 反应速率方程式,对于复杂的反应,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出反应速率方程式,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机制和预测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5. 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属于反应动力学的范畴,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来探讨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笔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

C%
问 答 题 案
看图技巧:
先拐先平,速率快
0
t1
t2 时间
3.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ɑ%-p/T)曲线
mA(g)+nB(g) pC(g)+qD(g) ΔH=QKJ/mol
A%
等压线
300C 200C 100C 练习:比较大小
m+n < p+q Q<0
看图技巧: 定一议二
0
P
压强
巩固练习:
练习1: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 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 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A ;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 ; 40%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3C
。
练习2、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Y(g) 2Z(g)+W(g); △H =QkJ/mol 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 是( A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练习4: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P1和P2 时,反应体系
X(s)+2Y(g)
nZ(g)中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2-27所示,由此可知(
A
)。
A、P1>P2阿 ,n>2
C、P1<P2,n<2
B、P1>P2,n<2
D、P1<P2,n>3
练习4.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 2Z(气);△H<0 。 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 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C )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

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快慢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定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速率。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消失的速率来描述,以此来衡量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速率的单位可以是摩尔/升·秒(mol/L·s)、分子/升·秒(molecules/L·s)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反应物浓度: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使反应物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且具有更高的能量。
因此,温度升高会加快反应速率。
3.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更容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4.表面积: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物颗粒之间的碰撞频率就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5.反应物的物理状态:气相反应相较于固相反应和液相反应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因为气态分子之间的自由运动能带来更频繁的碰撞。
三、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点法: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上反应物消失或产物生成的量来计算反应速率。
2.连续监测法:利用分光光度计、电导计等仪器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3.消失溶液平行测定法:将相同溶液分装到多个容器中,分别对不同容器中的反应液进行逐点法测定并计算平均速率,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讲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识整合】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单位:mol·L-1·s-1、mol·L-1·min-1。
(3)速率大小判断方法:对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比较的方法是将其换算为同一种物质再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其单位是否统一,若单位不统一,要先将单位统一,否则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
①对反应物来说,Δc=c(始)-c(终);对生成物来说,Δc=c(终)-c(始)。
②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
例如反应:mA(g)+nB(g)pC(g),其速率比为v(A)∶v(B)∶v(C)=m∶n∶p。
③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
2.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
其他因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照、放射线辐射、超声波等。
(1)当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不同,取决于反应的热效应和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2)当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
(3)温度对吸热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压强对体积减小方向反应速率影响程度大。
3.利用有效碰撞理论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方法】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两个问题(1)灵活应用“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这一公式求算化学反应速率,确定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速度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速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调控反应速率的方法。
一、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通常以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速率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量单位常用摩尔/升·秒(mol/L·s)或摩尔/升·分钟(mol/L·min)等。
快速反应的速率常较大,而慢速反应则速率相对较小。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越高,从而促进反应的发生。
2. 温度: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间的碰撞力度和频率,因此提高了反应速率。
3. 压力(对气体反应):压力的增加会使气体分子的运动更加频繁,从而增加碰撞频率,促进反应的进行。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但在反应结束时会得到再生,因此可反复使用。
三、调控反应速率的方法1. 温度控制:根据化学反应的需要,调节反应体系的温度。
增加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则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2. 压力控制:对于气体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力来调节反应速率。
增加压力会增加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
3. 反应物浓度控制: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来控制反应速率。
增加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减少浓度则反应变缓慢。
4. 使用催化剂:若反应中存在催化剂,则使用适量的催化剂可显著加速反应速率。
总结: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控。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来改变反应速率,同时使用催化剂也能有效加速反应。
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应用该知识于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专题一 化学反应速率
1.(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 数学表达式:
(2)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 2
2NH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
加了1.7g ,则反应速率为 A.V(H 2)=0.03mol/(L〃mi n) B.V(N 2)=0.02mol/(L〃min )
C.V(NH 3)=0.17mol/(L〃min )
D.V(NH 3)=0.01mol/(L〃min )
2.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速率代表同一反应中的是
①V (N 2)=0.3mol/(L〃min ) ②V (NH 3)=0.6mol/(L〃min )
③V (H 2)=0.6mol/(L〃min ) ④V (H 2)=0.0225mol/(L〃min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已知4NH 3+5O 2=4NO+6H 2O,则正确的关系是
A.4/5V (NH 3)=V (O 2)
B.5/6V (O 2)=V (H 2O)
C.2/3V (NH 3)=V (H 2O)
D.4/5V (O 2)=V (NO)
4.反应4A(s)+3B(g)
2C(g)+D(g),经2minB 的浓度减少0.6mol/L 。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用A 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 、C 、D 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 末的反应速率,用B 表示是0.3mol/(L〃min)
D.在这2min 内用B 和C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5.把0.6molX 气体和0.4molY 气体混合于2L 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 Z(g)+2W(g),5min 末已生成0.2molW ,若测知以Z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mol/(L 〃min)。
上述反应中Z 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 值是
A.1
B.2
C.3
D.4
6.下列因素一定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容器体积④加入生成物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只有②
7.100mL 6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钠固体
B.乙酸钠固体
C.硫酸钾溶液
D.硫酸铵固体
8.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再加入30毫升3mol/L盐酸b改用30ml6mol/L盐酸
c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d适当升高温度
A.abd
B.bcd
C.acd
D.abc
9.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倍,若某反应由50℃升温到80℃,反应速率比原来增大:
A.4倍B.6倍C.8倍D.9倍
10.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设某物质在10℃时反应速率为3 mol/(L〃s),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3倍,那么50℃时的反应速率是
A.9mol/(L〃s)
B.27mol/(L〃s)
C.81mol/(L〃s)
D.243mol/(L〃s)
11.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到50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 3mol/L X的溶液
B.20mL 2mol/L X的溶液
C.10ml 4mol/L X的溶液
D.10mL 2mol/L X的溶液
12、A、B在溶液中发生反应:A+B C。
进行下列5个实验:①-④在200℃进行,
⑤在1000℃进行:①20ml0.2mol/LA+20ml0.2mol/LB
②50ml0.5mol/LA+50ml0.5mol/LB ③10ml1mol/LA+10ml1mol/LB+30mlH2O ④20ml1mol/LA+60ml0.4mol/L B ⑤30ml0.6mol/LA+30ml0.6mol/LB
若将各实验在反应刚开始时的速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答案是
A、⑤②④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②①③
D、③⑤④②①
13.对于反应N
+ O22NO 于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各项中能增大该反
应的反应速率(假定温度不变)的是
A.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减小压强,使容器体积增大
14.反应aA(g)+bB(g)cC(g)有如下性质:v 正=K1c a(A)〃c b(B),v逆=K2〃c c(C),K1、
K 2在温度一定时为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则v 正应为原来的
A.a 倍
B.b 倍
C.2a 倍
D.2a+b 倍
15.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 2和I 2气充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H 2+I 22HI ,测得2 min 时υ(HI)为0.1 mol/(L 〃min), I 2(g)的浓度为0.4 mol/L ,试确定:
(1)用H 2和I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H 2和I 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3)2min 末HI 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16.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其中 t 1―t 2时间段内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t 2―t 3时间段内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7.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 (+6价)的速率υ(纵座标)与反应时间t(横座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
c (H +) 的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
18.在25℃时,向100mL 含氯化氢14.6g 的盐酸溶液里,放入5.6g 纯铁粉(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2min 末收集到氢气 1.12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 ,铁粉完全溶解。
求:(1)在前2min 内用FeCl 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在后4min 内用HCl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3)前2min 与后4min 相比,反应速率哪个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