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单元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件

2.外因。 主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 率__加__快__。若反应物为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 此改变固体或纯液体反应物的量__不__会__改__变__化学反应速率。
(2) 温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__加__快____。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 10 ℃,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 的 2~4 倍。升高温度对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均____加__快__, 但吸热反应增加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低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___减__小___,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 减小的倍数。
5 min mol·L-1·min-1,D错误。
答案:A
3.已知分解 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 液中,H2O2 分解的机理为:
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 I-的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活化能:活化分子的__平__均__能__量__与所有分子的_平__均__能__量_ 之差(用Ea表示,其单位为kJ·mol-1)。活化能越大,反应越___难__ (填“易”或“难”)进行。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__本__身__性__质__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 因素。不同的反应,由于反应物质的结构__不__同__和反应机理 __不__同___,因此反应速率__不__同___。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 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中的重要作用。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七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深度思考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能否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在化学反应中视为定值。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2)由v =Δc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3)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答案 (1)× (2)× (3)√题组一 “v =ΔcΔt”的应用1.某温度时,在2 L 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2 min 时,Z 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3Y +Z2X 0.025 mol·L -1·min -1解析 找出2 min 内X 、Y 、Z 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Δc (X)=0.2 mol 2 L =0.1 mol·L -1,Δc (Y)=1.0 mol -0.7 mol 2 L =0.15 mol·L -1,Δc (Z)=1.0 mol -0.9 mol 2 L =0.05 mol·L -1。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整本答案 word2003版

201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安徽专用(整本答案)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2)2/3(5)灯帽2.试管1/3略向下倾斜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3.(1)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 mL(2)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3)酸式滴定管①查漏②在上方③酸性强氧化性碱性④0.01(4)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强氧化性(5)托盘天平②烧杯③被称物砝码左右④0.1(6)温度计①混合物中②支管口处考点二1.(1)药匙纸槽底镊子(2)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2.(1)酸碱性酸碱性漂白氧化性(2)①玻璃片或表面皿玻璃棒中部标准比色卡②润湿镊子玻璃棒3.(2)滴成股(3)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4.(1)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①Cl2②NH3SO2HCl倒吸(3)较小较大考点三3.(3)①b②a、c③需要a、c考点四1.广口细口棕色碱性强酸强氧化性2.(1)密封(3)棕色(4)磨口的细口瓶深度思考1.(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KNO3溶液的温度(2)A(3)C(4)D(5)B(6)E碎瓷片或沸石2.坩埚、泥三角3. 不同,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4.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27.45.(1)28.021.10C(2)①蒸发皿②5.9或5.8100 mL容量瓶6.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7.(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3)滴管伸入试管内8.不能,污染溶液。
9.不能。
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10.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
11.①—4(自燃物品);②、⑪—3;③、④—1;⑤、⑩—5;⑥—2;⑦、⑧、⑨—8 12.(1)②防倒吸原理: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第七章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答案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减少增加2.Δc Δt3.不同化学计量数考点二1.性质2.加快减慢加快减慢加快减慢相同接触面积3.(1)②有效碰撞③活化能ΔH深度思考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
2.5 s 3.D 4.D5.这句话是正确的。
但压强仅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起作用。
增大压强,所有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均增大,如2SO2(g)+O2(g) 2SO3(g)增大压强,SO2、O2、SO3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而增大浓度可只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若只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瞬间增大,v逆不变。
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无影响,但浓度仍可改变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6.A7.D8.C规律方法·解题指导【例1】(1)B(2)B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30%,能迅速得出答案,因为通入和消耗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则A、B转化率相等。
【例2】 C【例3】(1)CuSO4+Zn===ZnSO4+Cu,Zn+H2SO4===ZnSO4+H2↑(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可形成Cu-Zn微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的比表面积等(答两种即可)(5)①301017.5②灰黑暗红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H2SO4溶液的接触面积而使反应速率下降【例4】(1)假设Ⅰ:Cl-对铝和酸的反应有促进作用假设Ⅱ:SO2-4对铝和酸的反应有抑制作用验证假设Ⅰ:在铝和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固体氯化钠,看是否加快放出氢气的速率验证假设Ⅱ:在铝和稀盐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固体硫酸钠,看是否减慢放出氢气的速率(2)3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本实验所用稀硫酸均过量,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金属反应放出的热量应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3)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②反应物固体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③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例5】(1)3X+Y 2Z(2)0.05 mol·L-1·min-1(3)①0.9②放热(4)B【例6】(1)0.007 5(2)加入了催化剂(3)逆吸热(4)大于真题重组·规范集训1.B2.B3.C4.D5.D6.(1)I2O2(2)①OH-②1.00×10-4③b、a、c7.(1)c(2)0.1 mol·L-1·min-164b(3)向右b(4)80%课时规范训练教材习题回扣1.(1)A(2)C(3)B 2.D 3.A4.(1)(5)能力提升训练1.A 2.B 3.A 4.B 5.D6.C7.A8.反应放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慢9.(1)D>C>B>A(2)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小(3)0.107 mol·L-1(4)0.083%10.(1)CaCO3+2H+===Ca2++CO2↑+H2O(2)v(EF)>v(OE)>v(FG)EF段时盐酸浓度虽比OE段时盐酸浓度小,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所以v(EF)>v(OE) 11.(1)ACDF(2)C E B(3)A(4)(5)5∶6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答案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考点一 正 逆 考点二1.相等 质量或浓度2.(1)反应物 生成物 逆 (2)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相等 保持不变 (4)v 正=v 逆≠03.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质量(或浓度) 考点三1.化学平衡 浓度幂之积 浓度幂之积 K 2.c p (C)·c q (D)c m (A)·c n (B) 3.(1)越大 越大 (2)温度 深度思考1.不是可逆反应,因为两个方向的反应条件不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串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问串讲【学问纲要1】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定义: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 =c t ∆∆(2)单位:mol/(L·s)、mol/(L·min)(3)说明:①同一化学反应可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
所得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对于反应4NH3 + 5O2 4NO + 6H2O(g),有关系v(NH3):v(O2):v(NO):v(H2O)==4:5:4:6。
②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大小时,应用同一标准物质的速率数据去说明。
③反应物质的浓度为0时,化学反应速率为0。
但是,给定反应物质的投入,在温度为0℃时,化学反应速率不为0。
④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大。
但是,这里的反应物浓度不能当作成混合前的浓度去比较,而是反应物混合反应时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1 有可逆反应A(s)+3B(g)2C(g)+D(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0min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A)=0.015mol/(L·min) B .v(B)=0.045mol/(L·min)C.v(C)=0.06mol/(L·min) D.v(D)=0.03mol/(L·min)【答案】B警悟:定量的计算动身点就是依据定义表达式去列式进行,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可以考虑技巧。
【学问纲要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浓度:增大浓度,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机会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就大。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亲密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步步高】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讲座七课件 新人教

1.图像类型
(1)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 如A+B AB反应情况如图1所示,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 曲线出现折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 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解析 A 项,若使用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 不正确; 由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可知,A、B 的浓度变化相同,故 A、B 的计量 数相同,都为 1,由反应速率—时间图像可知,30 min 时改变的条件为降压, 40 min 时改变的条件为升温,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 为放热反应。8 min 前 A 的反应速率为(2.0 mol·L- 1-1.36 mol·L-1)/8 min= 0.08 mol·L-1·min-1。
【递进题组】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题组三 3 题组四 4 5 题组五 6 7
题组一 1 题组二 2 题组三 3 题组四 4 5 题组五 6 7 题组一 浓度—时间图像
1. 已知 NO2 和 N2O4 可以相互转化:
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
一定量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
2.解题步骤
3.解题技巧
(1)先拐先平
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 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定一议二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 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3)三步分析法 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 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C%指生成物的质量分 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mA +nB
pC
t0时刻浓度/mol·L-1 a
b
0
转化浓度/mol·L-1
x
nx m
px m
t1时刻浓度/mol·L-1 a-x b-nmx
px m
则:v(A)=t1-x t0 mol/(L·s)、
v(B)=m(tn1-x t0) mol/(L·s)、
v(C)=m(tp1-x t0) mol/K(1L2课·s件)。
K12课件
3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ΔΔ
c,单位为 t
mol·L-1·min-1
或
mol·L-1·s-1。
K12课件
4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对于已知反应mA(g)+nB(g)===pC(g)+qD(g),其化 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 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 学 计 量 数 之 比 , 即 v(A)∶v(B)∶v(C)∶v(D) = m∶n∶p∶q。
转化(mol/L) 0.75
0.25
0.5 0.5
平衡(mol/L) a-0.75 K1a2-课件0.25 0.5 0.5
8
(a-0.75)∶(a-0.25)=3∶5,解得:a=1.5, A的转化率=01..755mmooll//LL××22LL×100%=50%。 (4)v(C)=0.1 mol/(L·s)×60=6 mol/(L·min),根据速率 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可知:该情况下v(A)=9 mol/(L·min)<12 mol/(L·min),故①较快。 答案:(1)2 (2)0.05 mol/(L·min) (3)50% (4)①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1化学反应速率

3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3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易错警示 (1)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故改变用量反应速率不变。但当固体颗粒变小时,其表面积 将增大,其反应速率将加快。
2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解析 (1)反应达到平衡时,Δn(A)∶Δn(B)∶Δn(C)=1.0
mol∶3.0 mol∶2.0 mol=1∶3∶2,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A+3B 2C。
(2)vⅠ(A)=2 L×1.020m.0olmin=0.025 mol·L-1·min-1,vⅡ(A)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节 化学反应速率
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明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 法。 2.理解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 作用。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 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2.[2017·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末]将 6 mol CO2 和 8 mol H2 充入一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ΔH<0。测得 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 应的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讲
[考纲解读]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
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 中的重要作用。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反应速 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不变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增加 不变 不变 增加 减小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大 增加 增大 增加 增大 增加 增大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深度思考 5.有人说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 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对此你如何理解?
答案 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压强仅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起 作用。增大压强,所有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均增大,如 2SO2(g)+O2(g) 2SO3(g)增大压强,SO2、O2、SO3 的 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而增大浓度可只增 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若只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 正瞬 间增大,v 逆不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无影响,但浓 度仍可改变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第1讲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思维模型 “三段式”模板突破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Δc 1.根据定义式 v= 算。 Δt 2.对某一具体反应,知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 物质的反应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求算。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④2s 时 B 的浓度为 1 mol· 1-0.15 mol· 1· 1×2 s=0.7 mol· L L s L
- - - -1
-
-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第1讲
(2)把 v(B)转化为 v(A)可得,v(A)=2v(B)=2×0.6 mol· 1· L s
- -
-
-1
=1.2 mol· 1· 1, L s 所以, 用物质 B 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更快。
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选项知混合液的体积 都为 20 mL, 但选项 D 中反应温度最高、 反应物 Na2S2O3 的浓度最大,其反应速率最大,故最先看到浑浊(有硫单 质生成)。
答案 D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8.一定温度下,反应 N2+O2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C.恒容,充入 He 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B.恒容,充入 N2 D.恒压,充入 He
D 选项,压强不变,充入 He,反应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 压强虽然没变, N2、 2、 的浓度减小, 但 O NO 反应速率减小。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反思归纳 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 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 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
mA + a x a-x
nB pC b nx m nx b- m c px m px c+ m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第1讲
【例 1】 (1)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 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①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 -1·-1 L s ②用物质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 -1·-1 L s 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 -1 L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 2C(g),若 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L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6.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 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 O2 C.移去部分 SO3
故 A 正确;
增大容器容积, 反应物的浓度减小, 正反应速率减小, B 故 错误;
移去部分 SO3,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反应物的浓度减小, 正反应速率减小,故 C 错误;
第1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有效碰撞 ②活化分子:能够发生_________的分子。
③活化能:如图
活化能 E1 表示_______;
E2 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ΔH E2-E1 表示____。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2)理论解释(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单位体积内 项目 条件改变 增大浓度 增大压强 升高温度 加催化剂 活化 能 分子 总数 活化 活化分 分子 子百分 数 数 不变 不变 增加 增加 有效 碰撞 次数 化学 反应 速率
- -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4.已知反应 4NH3+5O2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 别用 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正确 的关系是 4 A. v(NH3)=v(O2) 5 2 C. v(NH3)=v(H2O) 3 ( D ) 5 B. v(O2)=v(H2O) 6 4 D. v(O2)=v(NO) 5
化学计量数 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之比。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深度思考 1.化学反应速率指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
2SO3(g)经一段时间后,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反应 2SO2(g)+O2(g)
SO3 的浓度增加了 0.4 mol· 1,在这段时间内用 O2 表示 L 的反应速率为 0.04 mol· 1· 1,则这段时间为_______。 L s
答案 5s
- -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3.对于可逆反应 A(g)+3B(s) 的是 A.v(A)=0.5 mol· -1· -1 L min B.v(B)=1.2 mol· -1·-1 L s C.v(D)=0.4 mol· -1· -1 L min D.v(C)=0.1 mol· -1·-1 L s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例 2】 NH3 和纯净的 O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N2(g)+6H2O(g)
第1讲
4NH3(g)+3O2(g)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现向一容积不变的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 4 mol NH3 和 3 mol O2,4 min 后,测得生成的 H2O 占混合气体体积 的 40%, 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 正确的是 A.v(N2)=0.125 mol· -1· -1 L min B.v(H2O)=0.375 mol· -1· -1 L min C.v(O2)=0.225 mol· -1· -1 L min D.v(NH3)=0.250 mol· -1· -1 L min ( )
- -1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 1 -1 -1 ②v(B)=2v(C)=0.3 mol· · ×2=0.15 mol· -1·-1 L s L s
③参加反应的 A 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 1· 1×2 s×2 L=1.2 mol L s 1.2 mol A 的转化率为 4 mol ×100%=30%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 D 错误。
( A ) B.增大容器容积 D.降低体系温度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通入大量 O2,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7.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 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 验 A B C D 反应 温度 /℃ 25 25 35 35 Na2S2O3 溶液 稀 H2SO4 ( H2 O )
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解析
第1讲
(1)本题是考查用不同反应物或产物表示反应的平
均速率的方法和反应中转化率、物质浓度的计算等知识 点,所以考查内容的知识量较大。 0.6 mol· -1 L v(C)= =0.3 mol· -1·-1 L s 2s ①v(A)=v(C)=0.3 mol· 1· L s
第1讲
2NO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C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A 选项,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仅缩小体积,气体 的浓度必然增大,反应速率必然增大;
B 选项,容积不变,充入 N2,使反应物 N2 的浓度增大,浓 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C 选项,容积不变,充入 He,虽然反应容器内压强增大, 但反应物 N2、O2、NO 的浓度并没有变化,因此不影响反 应速率;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即对于一般反应 vA vB vA vB aA+bB===cC+dD,比较 a 与 b ,若 a > b ,则 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 B 大。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c/mol· -1 V/mL c/mol· -1 V/mL L L V/mL 5 5 5 5 0.1 0.2 0.1 0.2 10 5 10 5 0.1 0.2 0.1 0.2 5 10 5 10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1讲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外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2C(g)+2D(g),在不同 ( D )
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