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各国核电发展情况介绍
核能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景

核能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景随着全球对能源安全、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核能科技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让核能科技在解决全球能源紧缺、减低碳排放、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将介绍核能科技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核能科技发展现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核能科技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2019年数据显示,全球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42 GWe,发电量为2650亿KW·h。
其中,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在核能发展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目前,核反应堆技术以及核安全技术已经成熟,核电站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新一代核能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包括高温气冷反应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锂铀草堆等。
这些技术在核废料处理、安全性、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大幅提升的潜力。
二、核能科技发展前景在未来,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清洁能源,核能科技将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领域。
在核能科技的未来发展中,以下三个方面将成为推动核能科技发展的核心因素。
1. 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在核能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借助计算机仿真,可以模拟核反应堆的运行情况,预测和分析出各种复杂状况,为核电站的设计、运营、改进以及应急处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2. 核废料处理核废料处理一直是核能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难点。
目前,包括铀回收与再利用、热处理、低温氧化等在内的核废料处理技术正在不断改进,这将有助于提高核废料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 核融合核聚变是人类探索核能科技的新领域。
与核裂变不同,核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性、废料处理等重要问题。
目前,国际核聚变实验堆(ITER)正在欧洲建设,这将为核聚变开发提供支持。
总结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各种新一代核能技术的发展,核能科技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核能科技发展中,计算机仿真、核废料处理和核聚变等方面的技术将成为未来核能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
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核能发展一直是全球能源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国开始更加重视和加快核能发展的步伐。
本文将针对各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全球核电发展的现状。
目前,核能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国家都将核能作为其能源结构的一部分。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全球有30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核能发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约为10%。
然而,各国在核能发展上的态度和速度存在差异。
在一些国家,如美国、法国和中国等,核能发展较为迅速且规模较大。
例如,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核能市场,拥有近50个核反应堆,发电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而在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日本等,由于核能事故的阴影仍然存在,核能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甚至出现了减少核能发电的趋势。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未来核能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核能发展将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各国将更加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核能作为一种低碳能源,其发展前景将受到重视。
其次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在核能领域,各国在核反应堆设计、核废料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
例如,有关第四代核反应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核能更加安全、高效,推动核能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核能发展还将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这是制约核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核能发电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核能的成本竞争力正在提高,特别是与煤炭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
最后,应对核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核能发展所带来的核废料处理、核安全和核扩散等问题,都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同时,公众对核能发展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决定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核电发展概述 中国核电建设简史

世界核电开展概述中国核电建设历程〔一〕世界核电开展概述1954年6月27日投进使用的世界最早核电站—莫斯科西南110公里的奥布宁斯克核电站,5MW容量。
〔于2002年4月30日关闭,现改建一所博物馆。
〕1960年美国核能发电占总电能的0.1%。
〔当时只美国有规模核电〕1970年有核电的国家核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美国1.4%;苏联0.5%;日本1.5%;西德3.7%。
1980年有核电的国家核电量占总电量的百分比:美国11.0%;苏联5.4%;日本16.0%;西德14.2%。
1980年要紧国家核电装机容量:美国5649万千瓦;苏联1230万千瓦;日本1569万千瓦。
1980年全球核电占发电量的16%。
1981年要紧国家核电装机容量:美国6074万千瓦;苏联1450万千瓦;日本1626万千瓦。
1982年11月法国核电装机容量220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3.8%。
法有22台90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进生产。
1982年11月英国核电装机容量占总电量的8.1%。
1983年5月5日签订中法核电合作备忘录,计五条。
要紧内容:法国供四座核岛,常规岛英国两套,法选两套,均由法总设计。
1983年10月11日。
国际原子能机构27届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该机构成员国。
1985年12月12日中法广东核电站谈判达成协议。
由法国法马通公司向中国提供两座90万千瓦反响堆。
1986年4月26日,苏联基辅北18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放射性物质泄漏,传播到北欧一带,苏要求瑞典关怀,大火七天扑灭。
其缘故是人为连续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平安壳不能全包容而向外泄漏。
1990年初,宜宾核燃料元件厂开始生产,供秦山核电站核燃料组件。
95年1月起,向大亚湾核电站提供更换的燃料组件。
1991年12月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投产,填补我国核电的空白。
1991年12月31日,中国—巴基斯坦核电站合作合同签字。
中国30万千瓦核电站和平利用于巴,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
世界核电发展形势分析(一)

世界核电发展形势分析(一)从60年代开始到现在,世界核电装机容量一直在增长,70年代发展速度飞快,达到 700%;80年代发展速度在140%左右;进入90年代以后,核电装机容量发展速度开始放慢,发展速度约为5%。
到1998年年底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27套,总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47246 MWe(3 4亿千瓦),核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7 3%。
正在建造的核电机组有30套,总装机容量超过2193万千瓦。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核电的发展处于政策调整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电力需求等多方面的原因,西方核电发展处于低潮。
自1975年以来,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年电力需求增长速度仅在1~2%之间,而且预测这种速度将延长到2015年。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按照电力需求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本国的电力建设规划。
1974~1992年美国取消了111套核电机组和98套化石燃料发电机组的订货计划,自1979年以来没有新的核电机组的订货。
此外,由于西方国家电力工业正在改组,引入竞争机制,使一些老的没有经济竞争能力的核电机组关闭,美国自1996年以来,就已关闭6套机组,加拿大21套运行的机组也因管理问题,暂时关闭了7套。
截止1997年底,世界退役或关闭的核电机组已达80套。
但另一方面,亚洲的核电发展迅速。
当前亚洲的核电装机容量只占世界核电装机容量的18 %,但是这个比例在今后的20年内会大幅度地增加。
目前,亚洲地区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8 2套,总装机容量为62 GW,其中2/3集中在日本。
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的核电容量达49 GW,其中韩国占29%,中国占20%,日本占18%。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目前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电力消耗将增加2倍。
亚洲国家中的很多国家目前人均电力消费水平很低,如中国为839 千瓦小时/人,印度为353千瓦小时/人,印度尼西亚为246千瓦小时/人,巴基斯坦为254千瓦小时/人,大多不到日本的1/10(7700千瓦小时/人),比美国的12797千瓦小时/人的人均电力消费差得更远,因此电力需求有很大的余地。
综述核电厂现状及发展以及个人对核电厂的认识和理解

个人对核电厂的认识和理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核电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发展的道路当然是不平坦的,经过三里岛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以及近期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我们都可以看得到,核电拥有的不仅仅是经济、环保等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世界核电发展史,探讨核电现状,以及本人对于核电的陋见。
(一)、世界核电发展史:第一、高速发展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全世界共有242个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属于“第二代”核电站(上世纪60年代,陆续建设30万千瓦及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核电站)。
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核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核电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高速发展阶段,鼎盛时期平均每17天就会有一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
第二、减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使得全球核电发展迅速降温。
从这时候开始,人们开始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世界各国加强了安全设施,制定了更严格的审批制度,我们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其实和当时的核岛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那时候是缺少安全壳这一结构的。
第三、复苏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对环境的重视,核能凭借其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而重新受到青睐。
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以及安全措施的保证实施,核电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世界核电的发展开始进入复苏期,世界各国制定了积极的核电发展规划,法国核电发电比例甚至达到了80%,欧美各国加快发展核电。
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主开发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即“第三代”核电站(以美欧开发“先进轻水堆”,美国以AP-1000型为代表),取得重大进展。
(二)中国核电建设历程1983年5月5日签订中法核电合作备忘录,计五条。
主要内容:法国供四座核岛,常规岛英国两套,法选两套,均由法总设计。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

世界核电发展历程核电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
以下是核电的主要发展里程碑:1. 原子能的发现:1945年,美国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并确认了核裂变的可行性。
2. 第一个核反应堆: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台自持核反应堆——芝加哥式堆,成功实现了可持续的核链式反应。
3. 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核电站:1954年,苏联启用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核电站——奥布涅斯克核电站,该站采用了堆芯和石墨层间的气冷式堆,标志着商业化核电的起步。
4. 美国的核电发展:1957年,美国启用了第一座商业化核电站——厄巴纳核电站,使用了堆芯和可水冷的加速器驱动反应堆。
此后,美国快速推进了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核电大国。
5. 瓦克希拉核电站事故: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瓦克希拉核电站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造成了一些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这次事故严重打击了核电行业的发展,导致一些国家暂停了核电项目。
6. 三个里程碑:1986年,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之一。
同年,法国开始运营世界上首个商业化的高温气冷堆——法里萨核电站;加拿大也启用了第一台压水堆核反应堆。
7. 福岛核电站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由于地震和海啸的影响,导致多个核反应堆发生熔毁。
这次事故再次引发了对核能安全问题的关注。
8. 当前的发展:尽管核电行业面临着安全和环境等诸多挑战,但仍有一些国家在继续推进核电项目。
例如,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核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如印度和俄罗斯也在积极推动核电的发展。
总体而言,核电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事故影响和重整等阶段。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对核能安全的担忧加剧,未来核电行业将继续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世界核电现状和发展趋势简介

数
。 、
裁 年 月
3 发 展 趋 势
总的来 看 ,世 界 核 电 的 发 展 趋 势 有 如 下
特点 : ( )新世 纪核 电方 兴未 艾 1
IE A A于 2 0 0 5年 3月 在 巴黎 召开 了 关 于未
来 核 电发 展 趋 势 的 部 长 级 会 议 ,并 得 出 结 论 ,
将 会对 解 决 全球 的能源 安 全 、减 少有 害气 体 排 放 、应 对 气候 变 化 的挑 战 做 出积 极 贡献 。
另外 ,2 0 0 6年 美 国核 管 理 委 员 会 ( R ) N C 已批 准 7个许 可 证 各 延 长 2 O年 ,从 而使 获 准
的许 可 证 延 长 总 数 达 到 4 6个 。荷 兰政 府 也 批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4期 07
No 4 2 o . . 07
世 界核 电现状 和发 展趋 势 简 介
随着 能 源 供应 的 日益 紧张 ,世 界 各 国对 自
前 景 仍集 中在 亚 洲 。 如 表 1所 示 ,在 2 0 0 6年
的3 1座 在建 反应 堆 中 ,有 1 在 亚 洲 。在 最 7座
其装 机 容量 为 37G 见 表 1 0 6年有 2座 6 W 。2 0
新 反 应 堆 并 人 电 网 ,8座 反 应 堆 退 役 ,导 致
20 0 6年 全 球核 发 电 容 量 净 减 少 8 6 0 MW。开 工 建设 项 目有 5个 ,加 上俄 罗斯 联 邦 的 一座 核 电
厂 复 工 建 造 , 目 前 在 建 核 发 电 总 容 量 为
准 了 B r ee核 电厂 许 可 证 延 长 2 年 ,使 其 os l s O 许可寿期总计达到 了 6 O年 ,同 时 还 规 定 了 新 建 核 电厂 的条 件 ,这 表 明该 国 已经 开 始 偏 离 其 早 期 的逐 步 取 消核 电厂政 策 。法 国核 安 全 管 理
2024年全球核能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核能发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核能发电量将保持年均2%左右的增长速度。
新型核反应堆技术进展
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
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 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包括高温气 冷堆、快中子堆、熔盐堆等,目前全 球多个国家正在积极研发和推广。
政策环境
各国政府对核能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直接影响着核能产业的发展,包括制 定核能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加强安全监管等方面。
02
核能安全挑战与风险分析
自然灾害对核设施影响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核设施损坏,引 发核泄漏事故。
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龙卷风等,也可能对核 设施造成破坏。
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核设施的安全面临持 续挑战。
网络安全威胁也可能影响核设施的正 常运行,如黑客攻击可能导致控制系 统失灵。
应对挑战策略及措施
01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 警,提高核设施的抗震 、防洪等能力。
0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 ,确保核设施稳定运行 。
03
加强安保工作,提高防 范恐怖袭击和网络安全 威胁的能力。
04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核能安全挑战。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体积小、建造 周期短、安全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分 布式能源系统和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 ,是未来核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核燃料循环
核燃料循环包括铀矿开采、铀浓缩、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 、乏燃料后处理等环节,全球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核燃料 循环体系。
俄罗斯核工业发展战略
强化国家核能公司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各国核电发展情况介绍
导语:全球首座商用核动力电站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全球有445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在31个国家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87GW,另有64座在建。
作为持续、可靠的低碳能源,核电已向全球提供超过11%的电能。
此外,还有大约240座研究堆运行在56个国家,180座动力堆为大约140支舰船、潜艇提供着动力。
总体情况核裂变能技术(特定原子核分裂释放大量能量)首先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从二战期间直到1945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特定核素(铀或钚)的原子核分裂所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以制造炸弹,即原子弹。
到20世纪50年代,核裂变能技术开始转向和平利用,主要是用于核动力发电。
如今,在世界电力能源中,核电已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民用核电已拥有超过1.65万堆年的运行经验,并且占世界电力能源供给的11.5%(来自31个国家的核动力发电)。
另外许多国家建造了不少研究堆,一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中子源束流;另一方面用于制造医用、工业用同位素。
众所周知,目前仅有8个国家具有核武器制造能力。
于此相比,却有56个国家运行着大约240座民用研究堆。
超过1/3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31个国家拥有445台商业核动力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387GW,这一发电量超过法国或德国所有电力来源的3
倍不止。
另外还有64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在建,相当于目前核电装机容量的18%。
同时,已有150多座商用核动力反应堆具有明确的建设计划,相当于目前核电装机容量的一半。
全球16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电,其核电占比超过本国电力供给的1/4。
法国电力来源中,核电贡献3/4左右;比利时、捷克、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瑞典、瑞士,斯洛文尼亚,乌克兰等国的核电占比达1/3或更多;南韩、保加利亚核电提供30%以上的电能;美国、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核电占各国电能的20%;日本过去很大成分上依赖核电,占比超过1/4,目前期望返回当时水平。
在那些不持有核电厂的国家中,意大利和丹麦,能源供给中,有10%来自于核电。
世界各国情况中国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在运58GW,在建30GW。
从2002年到2015年内,中国已完成了28台新核电机组的建造及开始运营。
目前已有33台机组在运,22台机组在建,其中包括4台AP1000核电机组(全球首堆)和高温气冷堆示范电厂,更多机组还在计划建造中,可能将会在三年内开始。
另外,中国已经开始了出口国产反应堆设计,中国核反应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样是首屈一指。
印度根据国家能源政策,印度核电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装机14.5 GW,包括轻水堆、重水堆及快堆。
目前,印度除了21台机组已在运外,另外还有6台机组在建,包括国产和进口的设
计,另外还包括一座500 MWe的原型快中子增殖堆,这将会把印度的“钍项目”推向第二阶段,为最终将印度丰富的钍资源利用到反应堆燃料上铺平道路。
俄罗斯俄罗斯计划到2020年装机容量增长到30.5GW,主要依靠俄罗斯本国先进轻水堆。
另外大型快中子增殖堆已经开始,主要目标是进行出口。
一个初始浮动核电站已经开始建造,并且将于2017年交付。
另外,俄罗斯在其它一些国家建造和资助核电厂也是非常活跃的。
欧洲芬兰和法国均正在扩展他们来自阿海珐的1650MWe的压水堆技术EPR,其中两台已经在中国开始建造。
东欧也有几个国家已经开始建造或已有明确的计划建造新的核电机组,主要包括: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土耳其。
英国根据政府2006年年中能源书批注:将通过新建核电以代替本国已老化的核电机组,4台1600MWe的法国机组计划将于2023年计划运行。
英国的核电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新建核电机组将达到在运16GWe。
瑞典正在关闭一些老化核电机组,并且在延寿与改进性能方面,瑞典同样也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
匈牙利、斯洛伐克和西班牙都正在对现运核电机组实施或计划延寿工作。
德国完全颠覆了早期的核电关闭计划,并同意对其现运核电机组进行延寿;然而在福岛事故之后再一次颠覆了其核电政策,计划到2023年逐步淘汰核电,退出核电舞台。
波兰正在发展核电项目,计划容
量达6000MWe。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已与核电制造者立陶宛投入了一个联合的核电项目。
白俄罗斯已经首次开始建设其来自俄罗斯的两座核反应堆。
美国目前,美国有4台核电机组在建,采用美国先进压水堆技术AP1000,迄今为止美国出现新建核电项目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在核电运行维护策略上取得了非常成功的进展。
在过去15年内,革新增加了美国核电厂的利用率,最终在电能输出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相当于19台1000MWe核电机组的新建。
南美阿根廷和巴西均运行有商业发电的核反应堆,另外部分核电机组在建。
智利拥有一个研究反应堆在运,并且具有基础设施和意愿建造商业反应堆。
韩国目前,韩国在建3台核电机组,另外有超过8台已下订单。
在未来反应堆设计方面,韩国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
东南亚在俄罗斯的帮助下,越南计划到2030年,实现其首座商业反应堆运营。
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也正在计划其核电项目。
南亚孟加拉国为建造其国内首座核电厂,已与俄罗斯签订了契约。
巴基斯坦在中国帮助下正在建造其三座小型堆,并且准备在卡拉奇附近建造两座大型反应堆。
中亚具有丰富铀资源的哈萨克斯坦,正在与俄罗斯开展密切合作,并计划发展小型反应堆,以便本国使用及出口。
中东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正在建造其4台1450MWe的南韩反应堆,成本高达200 亿美元,并且与IAEA正在开展紧密合作。
伊朗第一座核电机组已经运行,另外更多的核电机组已在计划中。
沙特阿拉伯、约旦和埃及出于发电与海水淡化目的,也正向核能利用靠近。
非洲南非已表示决心执行其进一步的核电发展规划(9600MWe)。
尼日利亚已向IAEA寻求支持以发展其两台1000MWe机组的计划。
新兴国家2012年IAEA预期将有7个新兴国家在短期内发展核电。
立陶宛、阿联酋、土耳其、白俄罗斯、越南、波兰及孟加拉国看起来很可能成为候选者,其它可能退却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建立基础设施,或者是没有可信的财政支持。
其它核反应堆除了商业核电厂外,在56个国家,另外还有240座研究反应堆在运,以及更多在建。
这些反应堆的用处很多:包括医用和工业用的同位素研究与制造等。
反应堆用于船舶动力仅限于主要的海军,在为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提供动力方面,过去50年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
至少140支船体,大部分是潜艇,被大约180个核反应堆驱动,并且对于潜艇反应堆已有超过13000堆年的运行经验。
俄罗斯浮动核电站将开启北极之旅在冷战时代,俄罗斯与美国退役了大量的核潜艇。
俄罗斯运行着6台大型核动力破冰船群体,以及62000公吨的核动力货船。
这些核动力设备更多的是民用而非军用。
另外,俄罗斯正在完成一座浮动核动力电厂的40 MWe反应堆,期望在偏远地区使用。
(本文数据更新于2016年6月14号)关键词:核电相关新闻:
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规模或将达1.5亿千瓦中国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核电国家我国核电企业向国际市场推出多项创新成果中国企业组团亮相第二届世界核工业展览会国家电投国内首套核电编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