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核电知识科普

核电知识科普

核电科普知识1. 什么是核电站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

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

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

2. 核电站工作原理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3. 压水堆核电站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

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

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

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组及二回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4. 沸水堆核电站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

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

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

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5. 重水堆核电站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

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6. 快堆核电站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核电站基础知识

核电站基础知识

[核电站概括]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站。

核电站一般分为两部分:利用原子核裂变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和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属:铀、钚。

现在使用最普遍的民用核电站大都是压水反应堆核电站,它的工作原理是: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进行裂变并释放出大量热能;高压下的循环冷却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生成蒸汽,推动发电机旋转。

中国现有的核电站包括:秦山核电站(运营中)大亚湾核电站(运营中)岭澳核电站(运营中)田湾核电站(建设中)三门核电站(建设中)[核能及其机理]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任何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一个铀-235 原子有92 个电子,其原子核由92 个质子和143 个中子组成。

50 万个原子排列起来相当一根头发的直径。

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巨大的宫殿,其原子核的大小只是一颗黄豆, 而电子相当于一根大头针的针尖。

一座100 万千瓦的火电厂,每年要烧掉约330万吨煤,要用许多列火车来运输。

而同样容量的核电站一年只用30 吨燃料。

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最简单的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即原子序数)决定了这个原子属于何种元素,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该原子的质量数。

3. 同位素质子数P相同而中子数N不同的一些原子,或者说原子序数Z相同而原子质量数不同的一些原子,它们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占据同一个位置,称为同位素。

所以,“同位素”一词用来确指某个元素的各种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同位素按其质量不同通常分为重同位素(如铀-238、铀-235、铀-234 和铀-233)和轻同位素(如氢的同位素有氘、氚)4. 核能在50 多年前,科学家发现铀-235 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能分裂,同时放出2—3个中子和大量的能量,放出的能量比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大得多,这就是核裂变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能。

核电知识介绍

核电知识介绍
国内:从大亚湾核电站到宁德一期,建造总工期由75个月 压缩到 目前的 56个月,最终目标为54个月。除大亚湾核电站在建造工期方面有所延误 外,其它均按期或提前投入商业运行。(表一) 土建主体施工:由第一罐混凝土到穹顶吊装,从大亚湾的25.5个月压缩到 目前的21.5个月,最终目标为20.5个月。(表二)
电气厂房和连接厂房主 要包括主控室,与核岛 相联接的电气设备和更 衣室等。
3. M310( 2代加)建造简介(一)


国内外建造工期:
国外:由于M310是由法国引进的技术,那么在法国,根据EDF提供的数 据,其34个900MWe系列机组建造工期无一按期完工,平均延误12.8个 月,最短延误2.2个月。平均工期71.8个月,最短工期59个月。
0. 核电原理(四)

压水式核反应堆与原子弹的区别
原子弹由浓度为90%以上的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 引爆装臵构成。引爆装臵使烈性炸药爆炸,将高浓度的铀- 235或钚-239迅猛压紧,使它瞬间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 链式裂变反应,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核爆炸。 压水式核反应堆内铀-235的浓度只有3%左右,且分散布臵,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紧聚在一起发生核爆炸,而且反应堆 还有多重安全保护系统,确保它不会失控。
0. 核电原理(六)

压水堆核电厂原理
现代商用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一般有二至四条并联在反应堆压力容 器上的封闭环路图2.2。 每一条环路由 一台蒸汽发生器、一台或两台反应堆冷 却剂泵及相应的管通组成。一回路内的 高温高压含硼水,由反应堆冷却剂泵输 送,流经反应堆堆芯,吸收了堆芯核裂 变放出的热能,再流进蒸汽发生器,通 过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壁,将热能传给二 回路蒸汽发生器给水,然后再被反应堆 冷却剂泵送入反应堆。如此循环往复, 构成封闭回路。整个一回路系统设有一 台稳压器,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靠稳压器 调节,保持稳定。

核电站基础知识

核电站基础知识
核电站基础知识介绍
2020/6/8
1
1.核燃料
天然的或人造的某些重原子核(如 U—235、Pu—239) 在受到中子撞击时裂变并放出大量能量
天然的铀矿中 U—235 的含量不足 1%,应先把它浓 缩成 U—235 含量达 3%以上的核燃料
一般压水堆核电站采用 U—235 富集度达 3%的陶瓷 型 UO2 作燃料
2020/6/8
7
2020/6/8
8
5.核电站的特点
核 燃 料 的 利 用 为 人 类 开 辟 了 一 种 新 能 源 。 目 前 世 界 上这种新能源的开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显示出 强大的生命力。
与 煤 、 石 油 、 天 然 气 等 有 机 燃 料 相 比 , 核 燃 料 有 许 多优点。
机,驱动汽轮机做功。
与 汽 轮 机 转 子 同 轴 相 联 的 发 电 机 转 子 产 生 旋 转 磁
场,在发电机定子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向
外电网输送。
2020/6/8
11
2020/6/8
12
7.压水堆核电厂与化石燃料电厂
反应堆临界是核电厂运行特点之一 核电厂反应堆内产生和积累有大量放射性物质 相当可观的堆芯剩余释热 核电厂系统、设备复杂 使用饱和蒸汽
2020/6/8
19
事 故 运 行 对 于 引 起 停 堆 和 专 设 安 全 设 施 动 作 的 事 故 ,核 电 站 通
过 驱 动 反 应 堆 停 堆 ,以 终 止 核 裂 变 能 量 继 续 产 生 ,并 通 过 向 堆 芯 提 供 应 急 冷 却 水 ,以 导 出 堆 芯 余 热 ,保 证 三 道 安 全 屏 障 的 完 整 性 ,必 要 时 也 可 以 提 供 应 急 电 源 ,供 安 全 设 备 使 用 ,以 保证核电站安全。

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

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

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一、反应堆简介核反应堆是一种能以可控的方式实现自续链式核反应的装置。

根据原子核产生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裂变反应堆和聚变反应堆两种。

当今世界上已建成和广泛使用的反应堆都是裂变反应堆。

聚变反应堆目前还处于研究设计阶段。

裂变反应堆是通过把一个重核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核而释放能量的。

它是由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结构材料和吸收剂等材料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按用途不同,裂变反应堆可分为生产堆/实验堆和动力堆。

按冷却剂或慢化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轻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堆。

按引起裂变反应的中子能量不同,又可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

二、核电站的组成1.压水堆核电站由核岛、常规岛、BOP(配套设施)组成。

2.核电站厂房布置:反应堆安全壳厂房核辅助厂房过渡厂房核燃料贮存厂房应急柴油机厂房电气厂房汽轮机厂房配套设施核电站厂房图1 核电站原理流程图核电厂中的能量转换与转递三、核岛主要系统组成1.核岛主要系统组成核岛主要系统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辅助系统、三废处理系统、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及核燃料装卸贮存和工艺运输系统等六大类系统组成。

a)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指三条环路及其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主泵、蒸发器、稳压器和主管道等组成。

b) 专设安全设施由四个系统组成:它们是安全注入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壳隔离系统。

c) 核辅助系统——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硼和水的补给系统——一回路辅助系统——余热排出系统——核取样系统核辅助系统——堆和乏燃料水池冷却与处理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辅助冷却水系统——核岛应急生水系统——蒸发器排污系统——核岛冷冻水系统——电气厂房冷却水系统d) 三废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废液处理系统——废物处理系统三废处理系统——硼回收系统——核岛疏水排气系统——放射性废液排放系统——常规岛废液排放系统e) 核岛通风空调系统组成—控制棒驱动机构风冷系统—安全壳内连续通风系统—安全壳内空气净化系统—反应堆堆坑通风系统—安全壳换气通风系统—主控制室空调系统—安全壳外贯穿件房间通风系统—上充泵房应急通风系统—辅助给水泵房通风—冷水系统设备间通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核燃料厂房通风系统—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电气厂房通风系统—电气厂房排烟系统—电缆层通风系统—安注和喷淋泵电机房通风系统—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废物辅助厂房通风系统—主要厂用水泵站通风系统f) 核燃料装卸贮存和工艺运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只有在核燃料换料和接收新燃料时系统才运作。

核电基本常识

核电基本常识

核电基本常识一、什么是核能?核能,又称原子能,是指原子核所具有的能量。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种能量既可以用于和平目的,也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

二、什么是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设施。

核电站的核心部分是核反应堆,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与火力发电厂相似,但燃料不同。

火力发电厂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而核电站使用铀等放射性物质作为燃料。

三、核电站的类型根据核反应堆的类型和冷却方式,核电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压水堆核电站:压水堆(PWR)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核电站类型。

其特点是采用高压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通过控制棒调节反应堆的功率。

压水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但建设成本较高。

2. 沸水堆核电站:沸水堆(BWR)是一种较早的核电站类型,其特点是采用低浓度的铀燃料,以轻水为冷却剂和减速剂。

沸水堆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较低,但安全性略低于压水堆。

3. 重水堆核电站:重水堆(PHWR)是一种使用重水作为冷却剂和减速剂的核电站类型。

重水堆核电站的功率密度较高,但建设成本较高,且对铀燃料的利用率较低。

4.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高温气冷堆(HTGR)是一种采用石墨作为减速剂,氦气作为冷却剂的新型核电站类型。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但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

四、核电站的运行原理核电站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核裂变:在核反应堆中,铀燃料棒被放入装有慢化剂的水容器中。

当铀原子核吸收中子后,会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中子。

这些中子会继续撞击其他铀原子核,引发更多的裂变反应。

2. 热交换:裂变产生的热量将水加热成蒸汽,蒸汽带动汽轮机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同时,冷却系统将蒸汽冷凝成水,循环使用。

3. 控制反应:为了保持核反应堆的稳定运行,需要通过控制棒调节反应堆的功率。

九年级物理核电站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核电站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核电站知识点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设施,通过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产生大量热能,再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广大人民群众。

它是一种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关于核电站的重要知识点。

一、核反应堆原理(200字)核反应堆是核电站中最核心的设备,主要用于储存和控制核反应。

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反应堆内的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能。

当核反应堆内的核燃料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通过冷却剂与工质进行热交换,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二、核燃料(200字)核燃料是核反应堆中用于产生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核燃料有铀(U)和钚(Pu)。

核燃料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和制备工艺才能使用。

在核反应堆中,核燃料起到产生裂变或聚变反应的作用,产生的能量被吸收和利用。

三、核链式反应(200字)核链式反应是核反应堆内核燃料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的过程。

在核链式反应中,一个裂变或聚变的核反应会引发更多的核反应,从而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加核反应的数量。

核链式反应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控制,以确保反应持续平稳且可控。

四、核反应堆的构造(200字)核反应堆由核燃料组件、冷却剂、反应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组成。

核燃料组件一般采用燃料棒的形式,将核燃料嵌入到金属或陶瓷材料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

冷却剂用于控制核反应堆中产生的热量,常用的冷却剂有水、气体和液态金属等。

反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裂变或聚变反应的速率,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五、核电站的安全问题(200字)核电站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核电站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测系统,以确保运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或泄漏。

核电站必须具备多重保护和应急系统,如紧急冷却系统、压力释放系统等。

此外,核电站的选址也需要考虑地质和气象等因素,以减小事故的风险。

六、核电站与环境保护(200字)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厂,核电站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核电站知识

核电站知识

核电站知识
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设施。

它使用核反应堆来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核反应堆使用核燃料(如浓缩铀或钚)作为燃料,通过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

核电站的运作原理是将核燃料放入反应堆中,燃料在核反应中裂变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燃料棒将热能转移给循环的水,使水转化为蒸汽。

蒸汽推动涡轮机旋转,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使发电机转动并产生电能。

发电后的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后再次转化为液态水,形成循环。

核电站具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确保运营的安全性。

例如,核电站有多层次的防护来防止辐射泄漏,有严格的安全规程来监测和控制反应堆的运作,同时还有备份电源和紧急停堆系统以应对意外情况。

此外,核燃料的处理和储存也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核电站相对于传统的煤炭或天然气发电厂具有一些优势。

它能够以较低的燃料成本产生大量的电能,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影响。

此外,核电站的运营周期较长,可稳定供应电能。

然而,核电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核能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核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辐射污染和灾难。

核废料的处理和长期储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此外,核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长期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核电站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高效且相对清洁的能源生产设施,但它也需要高度的安全性和合理的废料处理措施。

对于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核电站可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
核电站一般知识简介
一、反应堆简介
核反应堆是一种能以可控的方式实现自续链式核反应的装置。

根据原子核产生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裂变反应堆和聚变反应堆两种。

当今世界上已建成和广泛使用的反应堆都是裂变反应堆。

聚变反应堆目前还处于研究设计阶段。

裂变反应堆是通过把一个重核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核而释放能量的。

它是由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结构材料和吸收剂等材料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按用途不同,裂变反应堆可分为生产堆/实验堆和动力堆。

按冷却剂或慢化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轻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堆。

按引起裂变反应的中子能量不同,又可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

二、核电站的组成
1.压水堆核电站由核岛、常规岛、BOP(配套设施)组成。

2.核电站厂房布置:
反应堆安全壳厂房
核辅助厂房
过渡厂房
核燃料贮存厂房应急柴油机厂房电气厂房
汽轮机厂房
配套设施
核电站厂房
图1 核电站原理流程图
核电厂中的能量转换与转递三、核岛主要系统组成1.核岛主要系统组成
核岛主要系统由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核辅助系统、三废处理系统、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及核燃料装卸贮存和工艺运输系统等六大类系统组成。

a)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指三条环路及其核岛主设备压力容器、主泵、蒸发器、稳压器和主管道等组成。

b) 专设安全设施由四个系统组成:它们是安全注入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安全壳隔离系统。

c) 核辅助系统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
——硼和水的补给系统
——一回路辅助系统——余热排出系统
——核取样系统
核辅助系统
——堆和乏燃料水池冷却与处理系统
——设备冷却水系统——辅助冷却水系统——核岛应急生水系统
——蒸发器排污系统
——核岛冷冻水系统
——电气厂房冷却水系统d) 三废处理系统
——废气处理系统
——废液处理系统
——废物处理系统
三废处理系统
——硼回收系统
——核岛疏水排气系统
——放射性废液排放系统
——常规岛废液排放系统e) 核岛通风空调系统组成
—控制棒驱动机构风冷系统
—安全壳内连续通风系统—安全壳内空气净化系统—反应堆堆坑通风系统—安全壳换气通风系统—主控制室空调系统
—安全壳外贯穿件房间通风系统
—上充泵房应急通风系统—辅助给水泵房通风
—冷水系统设备间通风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
—核燃料厂房通风系统—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电气厂房通风系统—电气厂房排烟系统—电缆层通风系统—安注和喷淋泵电机房通风系统
—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废物辅助厂房通风系统—主要厂用水泵站通风系统
f) 核燃料装卸贮存和工艺运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只有在核燃料换料和接收新燃料时系统才运作。

四、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主管道
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功能
主要功能——使冷却剂循环流动,将堆芯中核裂变产生的热量通过蒸汽发生器传输给二回路、同时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或毁坏。

辅助功能——中子慢化剂、反应性控制、压力控制、放射性屏障。

2.主管道功能与要求
一回路压力边界——处于高温、高压、高流速,强放射性介质条件下工作,承受瞬态工况,事故工况变载荷叠加条件。

要求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强抗腐蚀性能,良好工艺性能,良好塑性和断裂韧性,以实现减少,腐蚀产物和感生放射性。

不允许有裂纹、疤痕、折痕、压陷、划伤等缺陷,每根都要取样做室温、高温机械性能、晶粒度、晶间腐蚀及水压试验。

五、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设备。

1.蒸汽发生器
1.1.主要功能——作为热交换设备将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热量传给二回路给水,使其产生饱和蒸汽供给二回路动力装置。

1.2.作用——在一、二回路之间构成防止放射性外泄的第二道防护屏障。

倒置U形管是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组成部分。

1.3.组成——由蒸发段与汽水分离段两部分组成。

2.反应堆冷却剂泵
2.1 主泵的功能
用于驱动冷却剂在RCP系统内循环流动,连续不断地把堆芯中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蒸发器二次侧给水。

主泵确保有适当流量流经堆芯,冷却堆芯。

2.2主泵总体结构组成
由水力机械部分、轴封系统(提供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到环境条件的压降)、电机部分组成。

六、核设备与系统的安全分级
1.核安全分级的目的
运行的核电站其主要特点是带核运行,具有潜在的放射性危害,要确保核电站正常运行或事故状况下,不致于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必须对核电站的设备和系统的质量状况和运行可靠性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

然而,一座压水堆核电站各类系统的总和有348个之多,若均采用同一个等级,同一个标准要求制造将会给核电站的总体造价带来不可接受的昂贵,并将断送其在电力行业的生命力。

只有区别对待,分别要求,既满足核安全、也照顾了初投资与造价问题。

2.安全分级的依据和原则
2.1决定于设备与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确保在运行工况下在事故工况期间或之后,能实现安全停堆,并维持安全停堆状况所做的贡献大小;
2.2决定于设备与系统对确保在所有运行工况下,在事故工况期间以及在停堆之后,为从堆芯排出余热所做的贡献大小;
2.3决定于设备与系统为减少可能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确保在运行工况期间和之后的任何释放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确保在事故工
况期间和之后的任何释放不超过可接受的限制所做的贡献大小。

总之,分级的原则应遵循确保安全停堆、排除余热、三道屏障的完整性。

尤其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控制放射性外逸、减少对公众和环境的危害为准绳。

3.设备与系统的具体分级
3.1系统与管线分级:
安全一级的系统与管线——主冷却剂循环管线及延伸至第二个隔离阀管线。

安全二级的系统与管线——接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上的仪表管线和取样管线;
——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管线;
——余热排出系统管线、蒸发器蒸汽管线(至安全壳外隔离止);
——安全壳喷淋系统管线,贯穿安全壳管道;
——化容控制系统管线。

安全三级的系统与管线——应急辅助给水管线;
——设备冷却水系统管线;
——柴油机输油管线;
——乏燃料冷却系统管线;
——乏燃料水池硼注入辅助系统管线。

2.核级阀门
安全一级阀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隔离阀,堆卸压装置的卸压阀、安全阀、稳压器的喷淋阀。

安全二级阀门——安全壳隔离系统阀门;
——余热排出系统的及蒸发器二次侧超压保护系统阀门;
——堆内仪表系统阀门;
——硼酸注入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仪表和取样系统或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的阀门;
——安全壳喷淋系统的阀门。

安全三级阀门——安全壳外应急辅助给水系统阀门;
——设备冷却水系统阀门;
——应急柴油机输油、润滑、冷却系统阀门;
——乏燃料池冷却系统阀门
——乏燃料池硼注入辅助系统阀门。

3.核级泵:
安全一级泵——反应堆冷却剂主循环泵。

安全二级泵——喷淋泵、辅助给水泵、应急加硼系统泵、余热排出系统泵、高压安注泵、低压安注泵、化容系统泵。

安全三级泵——设冷泵、重要生水系统泵、燃料水系统泵、消防水系统泵、乏燃料水池冷却净化系统泵、应急柴油机系统燃油泵、润滑油泵、冷却泵等。

4.核压力容器:
安全一级压力容器——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蒸发器一次侧、主泵壳、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等。

安全二级压力容器——安全壳钢衬里、蒸发器二次侧、余热热交换器、喷淋热交换器、蓄压水箱、硼回废液冷却器、硼酸泄放箱、安注水箱、化容热交换器、硼注入箱等。

安全三级压力容器——设冷水水箱、容控箱、设冷水热交换器、乏燃料池冷却器等。

注——核设备的支撑结构与被其支撑的设备同属一个安全级别。

七、核电站安装施工
1.核电建设关键路径
核电站建设进度控制的关键路径以核岛为核心,在建设阶段的11个里程碑中,有9个直接与核岛活动有关。

核岛建设分三个阶段:
A、土建阶段:
浇灌反应堆厂房基础的第一灌混凝土—→筏基施工—→安全壳厂房施工—→内部结构完成—→环吊就位—→穹顶吊装
B、安装阶段:
通风空调系统、辅助管道安装—→环吊安装调整—→压力容器就位、蒸发器就位—→主泵泵壳就位—→主管道就位—→主管道安装施焊—→辅助系统设备、管道安装—→系统水压试验—→水压完成95%以上—→调试(冷)
C、调试阶段:
冷调试开始—→冷调试验完成—→热调开始—→热调试验完成—→反应堆装核燃料—→反应堆物理启动—→反应堆临界—→提升功率—→并网—→试运行—→商业运行
2.与核岛施工活动直接有关的里程碑
a) 浇灌第一罐混凝土(标志土建的关键路径开始)
b) 环吊就位、穹顶吊装(标志土建关键路径结束)
c) 核岛通风空调系统和辅助管道安装开始(标志安装关键路径开始)
d) 环吊调试就绪(标志反应堆安全壳厂房主设备安装全面开始)
e) 辅助管道、设备安装和系统水压试验完成95%以上(标志安装关键路径结束)
2007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