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新技术、新材料
绿色建筑的新技术与新材料

绿色建筑的新技术与新材料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能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目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中。
目前,太阳能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空调等。
其中,太阳能热水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太阳能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太阳能发电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可以进行储能,解决发电间歇性的问题。
太阳能空调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冷气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可再生建材可再生建材是指通过可以自然更新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制成的建材。
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再生建材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更高的循环利用率等优势。
目前,可再生建材主要包括竹木、生物质材料、稻草、草木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设计上具有很高的可塑性,与现代建筑的需求相符合。
三、被动设计被动设计是指通过优化建筑的空间布局、利用通风、采光等措施来实现节能的建筑设计方法。
被动设计旨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被动设计主要包括通风设计、采光设计、隔热设计等。
采用被动设计可以使建筑物在没有任何机械装置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四、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系统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对建筑各系统的优化控制,从而达到节能、节水、提高建筑物舒适性等效果。
智能建筑系统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暖通系统等。
智能建筑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节,达到节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雨水管理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还可以减少城市排水压力,避免城市积水等问题。
雨水管理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过滤、雨水利用等。
通过采用雨水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雨水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减少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
绿化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绿化工程新技术的应用绿化工程是指通过种植植物、栽种花草树木等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工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绿化工程也在不断创新,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以提高绿化效果和节约资源。
本文将介绍绿化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一、智能灌溉系统1.1 传感器技术: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实时监测植物所需的水分温和候条件,从而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
1.2 自动化控制:智能灌溉系统可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灌溉系统的运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灌溉管理。
1.3 节水节能: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灌溉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
二、绿色建造材料2.1 绿色植被墙:通过在建造外墙种植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室内温度、吸收噪音,提高建造的环境质量。
2.2 可降解材料:采用可降解的绿色建造材料,如竹木、可降解塑料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3 节能材料: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绿色建造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减少建造能耗,降低碳排放。
三、绿色景观设计3.1 生态廊道设计:通过设计生态廊道连接城市绿地,促进植物物种的迁移和交流,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
3.2 雨水利用设计:利用雨水采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并用于绿化工程的灌溉,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
3.3 绿色屋顶设计:在建造屋顶种植植物,提供城市绿地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四、智能绿化养护系统4.1 无人机监测:利用无人机进行绿化植物的监测和养护,及时发现植物病虫害等问题,提高绿化养护效率。
4.2 智能修剪机器人:通过智能修剪机器人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形,提高修剪效率,保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
4.3 数据分析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提前预警植物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养护。
五、绿色科技创新5.1 垂直绿化技术:利用垂直绿化技术在建造墙面、室内空间等实现绿化,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园林工程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其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园林工程技术和材料的局限性、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它们的优势和潜在挑战,探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效率和品质,还为人们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如智能灌溉系统和绿色建筑技术。
新材料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可降解材料和高强度轻质材料。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和成本控制等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将继续推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创新,为园林工程注入更多活力和可能性。
【关键词】关键词: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分析、局限性、案例分析、优势、挑战、发展趋势、展望、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园林工程是利用植物和景观设计来打造美丽环境的重要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园林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效率,还可以改善园林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
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智能灯光系统、智能喷灌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园林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场地环境,精确规划植被种植和景观布局,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新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实现园林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园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
新材料方面,例如透水混凝土、可降解塑料、复合材料等,也为园林工程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这些材料的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园林环境的需求,提高园林设施的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
新材料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园林工程的维护成本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创造更美丽的园林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园林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分析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影响。
1. 3D打印技术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精确打印出各种园林景观中需要的构件,如花盆、雕塑、水泥花砖等。
这种定制化的制作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还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园林设计效果。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勘测和设计阶段。
通过无人机的高精度航拍和数据采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园林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地形地势,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大型景观的施工监测和现场管理,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3. 智能化系统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为园林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通过智能监控和远程控制系统,园林工程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园林设施和植物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园林的维护效率和水平。
二、新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1. 工程复合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大突破。
相比传统的建材,工程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耐候性高、抗腐蚀等优点,尤其适合用于园林景观中的雕塑、假山、喷泉等建筑。
工程复合材料的可塑性也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 节能环保材料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园林工程开始采用节能环保材料。
生态木材、生态砖、生态草坪等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园林工程的能耗和环境影响,还可以为园林景观注入更多的生态氛围。
3. 新型玻璃材料新型玻璃材料的应用为园林工程中的建筑玻璃幕墙、雨棚、观景塔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耐热、隔热、保温、抗冲击等性能优良的新型玻璃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园林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更加透明清晰的观赏视野。
绿色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措施在建设单位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本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一、新技术的应用1、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材料的购进、领用、库存、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覆盖。
2、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
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
3、利用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所用材料及工地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二、新材料的应用1、所谓新材料体现在一个“新”字,是指具有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轻质、高强、抗震、环保性能的材料。
三、新工艺的节能措施1、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 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 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项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3)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 现场用电设立用电节能制度,对主要能耗设备进行能耗核算。
国家、行业、地方政府命令淘汰的施工设、机具均禁止使用。
3、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
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应分别计量,专人定期抄表。
4、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1) 运行速度可自由调整,最大可达到100m/min。
2) 并且对机组具有保护作用,启动电流是逐渐上升,避免了瞬时强大电流对电机的伤害。
3) 有效的解决了施工现场遇电压不稳无法启动,和烧坏电机的现象。
4)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由专人管理,保证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
夜间不施工的时候照明装置及时熄灭,杜绝浪费用电。
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
室外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室外景观绿化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为了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房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
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一、新技术应用
1、利用电了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
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在砼在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
的和提高砼的耐久性。
二、新工艺应用
选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三、新材料采用
1、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砼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旱强剂等外加剂,使砼早期强度提高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
2、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四、新生设备运用
1、设全站仪一台、水准仪、经纬仪各二台。
2、采用十二件装型工程质量监测工具。
浅谈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景观园林工程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
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最终效果。
基于此,本文就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市政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市政景观;园林工程;新技术;新材料一、市政景观园林绿化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1)雨水回收技术的应用。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的组织及开展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内容较丰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更加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园林景观中存在的一些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回收及利用。
这种工作模式的创设和发展,能够更好地达到水资源充分使用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能够使生态保护的行为得到规范,进一步体现生态保护的效益,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同步提升。
在雨水回收技术的实际应用环节,要求有关部门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更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设置相对应的体系,应用新型的工艺和设备,使水资源回收的效果更加理想,达到市政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为后续工作的顺利组织及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工程效益。
(2)微灌溉技术的应用。
在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浇水工作需结合植物本身的特点开展,需相关设计部门更客观地认识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适宜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环境,采取适当的灌溉技术和方法,为植物提供更加充足的水源。
微灌溉技术的应用,要重视水喷头的调整,使水资源的喷洒过程更加均匀,这种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结合植物的生长情况,针对植物对水分的客观需求,达到个性化加水的目标,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真正达到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要求。
(3)新型铺地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的城市景观园林工程建设环节,铺地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新型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园林项目混凝土道路施工环节,要结合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绿化工程新技术的应用

绿化工程新技术的应用一、引言绿化工程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工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绿化工程也逐渐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化工程中几种新技术的应用。
二、垂直绿化技术垂直绿化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垂直表面上种植植物,形成垂直的绿化景观。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垂直绿化可以通过墙体绿化、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方式实现。
墙体绿化是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安装垂直花园,通过垂直绿化模块和自动灌溉系统,使植物在垂直表面上生长。
立体绿化是在建筑物的立面上安装立体花园,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屋顶绿化是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形成屋顶花园。
这些垂直绿化技术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空气质量。
三、智能灌溉技术智能灌溉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以实现高效用水。
传感器可以感知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植物的需水量,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
智能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绿化工程的维护成本。
此外,智能灌溉技术还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灌溉设备,提高绿化工程的管理效率。
四、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技术。
在绿化工程中,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选育方面。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提高植物的生长条件。
植物选育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培育出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品种,提高绿化工程的适应性和生态效益。
五、新材料应用新材料应用是指在绿化工程中采用新型材料,以提高绿化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例如,采用抗紫外线、抗风化和防腐蚀的材料,可以延长绿化设施的使用寿命。
采用透水性和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提高植物的生长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施工中常用的新型材料
2. 2. 1 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无毒无害, 反复释水、吸水。
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成“微型水库”。
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 增加肥效、药效, 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建筑材料等方面。
( 1) 提高成活率。
幼苗移栽时由于根部失水, 导致城市绿化的成活率只有60%~ 90%, 而道路边坡绿化更低至30% ~ 60%。
尤其是名贵苗木或古树长途移栽, 死一株都损失惨重。
如用本剂将幼苗蘸根后运输、定植, 可周转几天根部不失水, 成活率高达98% ~ 100% 。
尤其可反季节种草植树、随时建植绿化。
( 2) 解决没法浇水或浇水投入大的问题。
保水剂用后仅需很少的雨水或浇灌水, 即可长期保持根部恒湿, 解决全年浇水问题。
大多数植物可连旱2~ 3 个月而不需浇水, 减少浇水次数5~ 10 倍, 节省养护成本60%以上。
相对铺设管道、或每天用洒水车养护、耗费水源、以及高昂的工资和水价而言, 既省钱省力, 绿化效果又好。
( 3) 节省运输成本。
很多苗木移栽需带土球, 造成运量少且运费高, 如去掉土球用本剂将幼苗蘸根后运输, 可极大地增加运量而减少运费, 节约运输成本40% 以上。
( 4) 节肥省药。
可将几种水溶性氮肥、生长素和根用药剂等, 水溶后吸到本剂中, 即成为肥药缓释剂, 使肥药不流失, 达到均衡供水、施肥、给药三重效果。
尤其是高档花卉用的生物菌肥, 因需要封潮湿才能促使菌体活化繁殖, 如与本剂复合施用, 即为菌肥促活剂, 能显著提高肥药效、又节省肥药用量。
( 5) 绿化见效快。
本剂始终保持根土恒湿均衡供水, 同时吸溶肥料, 使植株长期水肥充足, 从而保持长势旺盛, 绿化效果立竿见影, 提高绿化效果60% 以上。
( 6) 低本高效。
本剂用量很少, 使用一次的成本仅0. 1~ 0. 8 元/ m2 , 而且用一次长久有效。
这点投入仅从上述“提高成活率”中即可完全抵消, 一般还有盈余。
( 7) 用途广泛。
适用于城市绿化中的花草灌木、景观乔木、盆景花坛、租摆植物、社区公园绿地、球场草地、无土栽培、透明观根花卉、楼顶绿化植被和道路护坡绿化等。
2. 2. 2 抗蒸腾防护剂
抗蒸腾防护剂主要用于农业、园艺、林业等领域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施用,
有效抑制树体水分蒸发,尤其对反季节性树木移栽是提高成活率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措施。
抗蒸腾防护剂是由环保型生态材料——高分子网状结构及其分子间隙具有透气性,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呼吸与通气。
在植物枝干于叶面表层形成超薄透光的保护膜, 有效抑制植物体内水分过度蒸腾, 最大程度降低因移植、干旱及风蚀造成的枝叶损伤, 提高植物成活率, 降低人工养护成本。
将本产品直接倒入喷雾器具中, 兑水40~ 60 倍稀释后, 直接喷施于植物表面, 也可直接在窗口内蘸条使用。
喷施以叶面为主, 以干、茎、枝及叶背喷到位为好。
施用量以见枝叶滴水珠为宜。
施用时可与杀菌剂、杀虫剂、调控剂等同时混合使用。
喷后8h内如遇到降雨, 需在3d 后重新喷施。
喷施后如遇持续干旱, 则隔5~ 9d 再喷施1 次, 连喷2~ 3 次, 效果更佳。
适用植物移植, 苗木长途
运输前后, 以及在持续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植物。
2. 2. 3 塑料盲沟
塑料盲沟是土工合成材料, 是塑料芯体外包裹无纺布组成, 塑料芯体是以
热可塑性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材料, 经过改性在热熔的状态下, 通过喷咀挤压出
现的塑料丝条, 在通过成型装置将挤出的塑料丝在结合点上熔接, 形成三维立
体网粘结构。
该材料有外形像丝瓜络的塑料芯体和土工布结构组成, 克服了传统盲沟的特点, 具有表面开孔率高, 集水性好, 空隙率大, 排水性好, 抗压性强, 柔性好。
适应土地变形, 耐久性好, 重量轻, 施工方便, 工人劳动强度大大下降, 施工效率高, 因而受到普遍欢迎, 并得到广泛应用。
塑料盲沟规格有长方形塑料盲沟、圆形塑料盲沟, 塑料盲沟抗压强度高而且回复性好, 一般在250MPa 压力下断面空隙率仍保持在65% 以上, 且压力卸除
后可恢复原状。
适用广泛: 上坡地, 边坡开发的水土保持, 各种挡土墙边垂直及水平排水, 运动场、高尔夫球场、棒球场、足球场、公园等休息绿地的排水, 屋顶花园、花台的排水, 低洼潮湿土壤的排水系统, 整地工程的排水。
2. 2. 4 透水软管
软式透水管是一种具有侧滤透( 排) 水作用的新型管材, 具有满足工程设
计要求的耐压能力, 对地质地无特殊要求。
透水软管: 外层为麻丝纤维, 中衬为螺旋钢丝, 内层为无纺布。
3 园林养护过程中用的新技术及新材料
3. 1 “护树宝”无纺布
“护树宝”无纺布应用在移栽树木及树木养护上, 无纺布代替原来的草绳和麻布片缠绕树干上的传统技术, “护树宝”无纺布具有柔韧、保暖性能好,吸
湿效果佳, 透气性强, 色彩艳丽, 抗老化, 利于树茎生长等优点, 不但比草绳、麻布片缠树的效率提高六倍以上, 而且使用寿命长, 可循环使用3 次以上, 对
于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都有重大意义。
通过在无纺布生产过程中添加杀虫剂和杀菌剂, 还可以杀死侵害树木的害虫和杂菌; 添加保湿剂, 可以促进
树木生长提高成活率。
此产品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已推广使用。
此产品按照常规树木直径和高度裁切成宽度为13~ 14cm, 长度不等的带状布, 也可以根据
用户标准要求选择色彩和量树定制而成。
3. 2 植物防冻液
植物防冻液是采用优良防冻、抗冻元素形成一种植物专用防冻、抗冻液, 添加特殊因子及激活生物酶, 杀灭冰核细菌和阻止细菌繁殖。
施用后形成的保护膜, 增强植株保水和抗冻能力, 抑制和破坏冰冻蛋白成冰活性, 增加热量, 降低结
冰能力, 显著提高植株对低温抵抗力。
施用方法为稀释500~ 800 倍均匀喷施植株, 喷2~ 3 次, 每次间隔10~ 15d。
植物发芽前后, 开花前后, 突遇低温受冻害后; 连雨雪后或寒冷天气转好时。
3. 3 草坪增绿剂
草坪的生长过程中, 因环境、气候、土质及养护不当的原因, 引起草坪缺肥、缺元素、受病、虫害的侵袭, 以及新移植的草坪, 受旱发黄的草坪, 为提高观赏效果, 以及草坪复壮, 可用草坪增绿剂。
本产品不论是暖季草、还是冷季草, 各种混播草坪都可以使用。
可促进青草生长, 含有一种特殊的铁质成分——螯合铁, 可有效促进草的光合作用, 在秋
季时推迟草的枯萎, 在春天时加快草的生根发芽。
冬季还可以加快霜雪融化, 因含有特殊的着色成分,具有很高的吸热能力, 可使草在冬天生长的更快, 也更易使霜雪融化。
3. 4 移栽大树降温微喷系统
当前全国各地在城市中兴起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以其成林周期短绿化结构
性效果显著, 深受业内人士的青睐。
但移植大树离开了长期生长的环境,又经过了根枝的处理, 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而且大树的购买成本往往
很高, 这都成为大树移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大树降温系统利用微喷头, 对移植大树进行多次少量的间歇微灌, 不仅可
以保证充分的水分供给,又不会造成地面径流和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结构, 而且笼罩整体大树的水雾, 在部分蒸发时可有效降低树木周围的温度, 防止日灼伤树, 最大限度地提高移植大树的成活率。
一般而言一棵8m左右高的
广玉兰采用2~ 3 个微喷头即可满足需求。
相对传统的浇水方式, 大树降温系统可以大量节省劳动力, 降低劳动的强度, 而且水的利用率极高, 比粗放的地面灌溉和皮管浇水省水50% ~ 80%。
更重要的是系统中绝大部分设备均可在本地区树木扎根成活后, 移装至其他场所重复利用。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单棵成本非常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