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全文(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任务第三章实施措施第四章支持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第三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鲜明主题。

第四条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五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主题鲜明、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第六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五)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六)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七)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等方面的意识和观念;(Λ)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九)其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

弘扬爱国主义 巩固民族团结

弘扬爱国主义 巩固民族团结

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六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巩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得到各民族的衷心拥护,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毫不动摇地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不断丰植和培育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始终着眼于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着眼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牢牢扎根于各族人民心中,使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眼珠一样地爱护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声亮剑范文(通用6篇)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声亮剑范文(通用6篇)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声亮剑范文(通用6篇)范文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我坚决支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立场,并愿意发声亮剑,为此付出努力。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这些侵略者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也割裂了祖国的领土。

如今,我国已经完成了大规模的领土统一,但仍然面临着台湾等问题。

我们不能容忍祖国领土被侵犯,更不能容忍祖国的统一受到威胁。

维护祖国统一,是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是为了保障祖国的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而这个大家庭的和谐团结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我们应该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民族团结不仅涉及到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

我们要倡导和谐、包容、和睦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将以实际行动发声亮剑。

我会增强爱国意识,从小事做起,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会积极传播正能量,倡导爱国主义思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列中来。

我会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只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范文2: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立场,积极发声亮剑,为维护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维护祖国统一,就是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维护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利益,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中国历史上,我们曾经历过多次的分裂与割据。

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无数的英勇先烈前赴后继,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如今,我们面临的仍然是一些分裂势力的威胁,如台独问题。

我们不能容忍祖国领土被侵犯,也不能容忍国家的统一受到动摇。

我们要坚定维护国家的统一,战胜分裂势力,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

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

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

维护祖国统一的意义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祖国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党和国家自觉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

7.2维护祖国统一 说课稿docx

7.2维护祖国统一 说课稿docx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7.2《维护祖国统一》说课稿说课教师:巴音一、说教材:首先,说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属于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二框“维护国家统一”。

其次,说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说。

最后说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教学难点是“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说学情:九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国情国策,第四单元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共有两框内容,在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之后,本框介绍的是《维护祖国统一》。

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分裂的危害和后果,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

因此,弄清楚学生在“一国两制”问题上的疑惑点,就成为本课教学的突破点。

学生向成人转变,最终会走向社会,需要树立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意识。

学生的爱国意识是朴素、肤浅的。

教材中关于维护祖国统一的做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针,以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等,都是在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学模式: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学校常用的常规教学模式,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当堂背诵练题法等。

四、说教学设计:纵观本节课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复习旧知和新课导入,对上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提问,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视频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是自学自研,利用多媒体出示自主学习的问题,学生利用4分钟左右时间快速通读本课内容,大概了解本节课知识。

第三环节是合作共研,幻灯片展示材料和探究教材中的材料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第四环节效果检测,先知识速背,后做题训练。

从而得到巩固提升的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第二节维护祖国统一1.怎样反对分裂(要求)一、反对分裂2.为什么反对分裂1.“一国两制”的含义二、一国两制 2.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3.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4.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六、说课堂评价。

2022年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例

2022年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例

2022年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例
1、唤融合盼携手实现中国梦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2022年6月14日上午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石井镇郑成功庙隆重举行
2、2022年6月19日晚,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处理国际关系最简单明了、最直接清晰的原则,中国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外部势力破坏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

因此,不犯我,不使用。

若犯我,必将用,这就是原则,也是必须做出的回答。

3、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

25年前的今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

从此,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开启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者:李冠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6年第2期李冠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具体表现为对养育自己的锦绣家园的衷心赞美和深深依恋之情;对祖国富饶辽阔的国土、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灿烂的文明,以及各种闻名于世的辉煌成就的自豪感;对祖国各族人民和骨肉同胞的热爱和亲切感;维护祖国的荣誉、国格和民族尊严的高度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无比关心,愿意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和繁荣昌盛而献身的高度义务感和牺牲精神。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爱国主义的初始形态,主要表现为古代社会的忠君意识和民族意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与传统爱国主义相比,今天的爱国主义更加强调开放、包容和理性。

开放、包容、理性的爱国主义在继承以往我国爱国主义合理内核和精华的同时又吸纳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它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摘要: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而努力奋斗,这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弘扬爱国主义国情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246-0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爱国主义传统。

近代以来,在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断努力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还需要我们长时期的奋斗。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要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想了解祖国的今天,必须先了解祖国的昨天。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伟大民族,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充分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增强历史使命感;了解我们的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鉴古更应知今,热爱现实的祖国更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因此,要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致敬孙中山先生
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11日上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中共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 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 分裂国家和民族的一贯主张,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 立场和坚定决心。 报道称,习近平强调必须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并强调一切分裂国家的活 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 爱自己的国家。
•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国 家核心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其 作为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党中央立 足历史与现实、政略与战略的深邃考量。
祖国啊,祖国 你是长江,你是黄河, 你是伏羲手心里的细流, 你是松花江上的那首歌。 祖国啊,祖国 你是一颗博大的心, 我是你日夜跳动的脉搏。
祖国啊,祖国 你是盘古开天, 你是汉唐盛世, 你是东方红里的那缕曙光, 你是海峡两岸的月色, 祖国啊祖国, 你是我最美的画图, 我是你宣纸上的狼毫泼墨。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关 系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 政治和社会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 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 聚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 兴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 族的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毫 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就一 定能够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 胜利前进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致敬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 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说自己“爱国若命”,“生平以爱国为前提”,充分体现了 一位真正爱国主义者的伟大情怀。 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毕生的 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 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 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 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 孙中山先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汉语言文学二班 201513102011 张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 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所 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 础; 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 •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国主义的基本传统 •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