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产业发展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省发改委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有关要求,我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于2018年3-4月,会同湖南新星会计师事务所,对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
根据评价结果,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政策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深入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确保产业发展在湘西地区开发中的龙头和核心地位,提升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产业富民、产业兴县,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湘发〔2004〕12号)、《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湘发〔2010〕17号)、《关于继续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16〕5号)等政策文件,省政府于2004年设立了“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新增专项资金、各部门专项切块资金和扶贫资金三块构成。
到2017年,专项资金规模按4.7亿元安排(含省财政预算资金4.3亿元、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专项切块资金0.4亿元)。
其中,“135工程”创新创业园区专项划转0.5亿元,省发改委实际安排专项资金4.2亿元。
支持方向和重点:主要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培育大市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导、资源整合、精准发力,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专项扶持方式,重点扶持农林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特色优势工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提升湘西地区发展水平,增强区域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2017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及有关工作方案,支持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茶叶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扩展到武陵山片区的石门县、桃源县、安化县。
青岛市商务局关于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

青岛市商务局关于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商务局•【公布日期】2018.06.05•【字号】青商财字[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青商财字[2018]6号市财政局:根据《市财政局关于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编写和提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严格按照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报告编制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预算批复及执行情况根据市财政局批复我局2017年度专项资金预算15240万元,全年实际执行14991万元,执行率98.4%。
二、绩效评价开展情况在绩效评价工作中,我局严格按照市财政局的工作要求,并根据《青岛市预算绩效管理条例》和《青岛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展工作,按资金类别对每一项资金编写一项绩效评价报告,对2017年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和各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一)认真把握绩效评价的内容要求。
对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安排项目绩效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经验和做法等进行评价分析。
(二)严格执行绩效评价报告的编报要求。
先由项目承担处室、单位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并提出绩效报告;再由财审处对我局及所属单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按照《青岛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绩效评价,编写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三、总体绩效情况从绩效评价情况看,我局认真落实专项资金使用要求,规范使用方向,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支持内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国际贸易指标运行体系和内外贸融合现代流通市场体系,主要商务指标稳中向好,呈现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积极变化。
(一)商贸流通指标好于全国全省水平,增幅在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位居前列。
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关于印发《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晋财行[2007]339号各市财政局、旅游局:为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旅游局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规范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集的用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资金。
第二章资金投向第三条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公共信息化建设项目;(二)景区开发、线路整合升级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旅游道路、给排水设施、通讯设施、供电设施等项目;(三)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旅游交通标示牌、自驾车营地建设等;(四)旅游精品线路(古建宗教线路、晋商文化线路、寻根觅祖线路、黄河风情线路、太行山水线路、红色经典线路等)服务设施的配套、改造、升级、完善,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引导标识、环境整治等;(五)重点旅游项目的贷款贴息。
包括重点景区建设、重点旅游饭店的建设改造、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改造等项目的贷款贴息;(六)重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制等项目;(七)其他省级重点公益性旅游项目。
第三章部门职责第四条省财政厅是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负责预算和资金管理。
具体职责如下:(一)确定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年度预算投入总额;(二)按照年度专项资金的投向和原则,审核并按预算管理程序下达项目资金;(三)监督检查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四)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实施绩效评价。
2017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7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况2017年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免费开放和规划项目资金总支出64万元,其中用于编制《七个星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55万元,用于县博物馆陈列布展9万元,共计64万元。
(2)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七个星佛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史历史见证的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它们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编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对佛寺、石窟遗址进行合理利用展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提供高品位、多种类的精神食粮。
《七个星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制对于焉耆县提升科学发展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提升焉耆县知名度、保持焉耆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编制《七个星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进行县新建博物馆陈列布展。
规划把遗址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分别是入口综合功能区、遗址展示北区、南区、地貌环境保持区、湿地景观展示区、考古预留区。
2、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按照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组织相关人员根据我局的综合情况选用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认真进行核实和考评。
重点围绕我县文物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需求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给予编制《七个星佛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对县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进行资金补助。
3、绩效评价工作情况(1)绩效评价目的: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2)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绩效评价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
2017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7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一、部门概况1、机构人员情况:区商务和旅游局是雨花区政府正科级行政机关单位。
全局内设5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招商联络科、外经外贸科、旅游管理科、商业贸易科。
全局年末在职14人,退休2人,雇员8人。
2、主要职能:负责全区的招商引资业务工作、外经外贸业务工作、商贸流通业务工作、旅游业务工作及现代服务业服务工作。
承办区委、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3、部门整体支出规模情况:2017年决算数23,394,340.43 元,均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其他收入。
行政运行支出为4,022,805.51 元,项目支出为19,371,534.92 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一)基本支出4,022,805.51元主要是保障单位机构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社会保障缴费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二)项目支出:2017年年末预决算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1,615,435.81元,主要用于商贸业务,外经外贸业务,招商引资业务,重点项目服务业务,旅游业务,现代服务业业务等。
招商引资业务等各专项经费3,541,971元,高桥市场采购试点工作225,180元,乐购雨花消费节1,200,000元,肉菜溯源工作经费733,075 元,商务创新创业及小微企业扶持资金5,270,00 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及电商企业扶持等1,669,513 元,旅游业务发展资金621,440 元,外贸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220,845 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务接待费87177.69 元,公车运行经费0 元,因公出国(境)费40160 元,控制在预算内且比上年略微减少。
三、部门专项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为专项经费的,全部用于专项工作。
通过召开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建立健全了雨花区重点在谈项目县级领导跟踪联系制度、雨花区重大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工作制度、雨花区招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雨花区招商引资信息报送制度等系列招商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招商工作机制。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立项背景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青发[2013]7号),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旅办发〔2015〕7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203号)、《青岛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方案》(青政办字[2016]15号)增加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6,100万元,包括两项:一是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二是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
1、青财预指〔2017〕2号《关于批复2017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
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43〕2016、青财企指〔2.2017年度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用于按标准兑现政策。
3、根据青财企指[2017]0029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拨付2017年第一批旅游厕所扶持奖励及旅游景区奖励资金的通知》、青财企指[2017]0037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及调整拨付2017年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的通知》,实际拨付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专项资金2,108万元。
2017年度实际支出6,023.44万元,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八类项目。
项目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10个市区,2017年已全部完成计划。
明细见下表:单位:人民币万元实际支出金额调整后预专项资金类别预算金额算金额小计其中:旅发委其中:拨付区市3,942.443,600.00 3,992.002,175.10 1,767.34一、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56.00 1,256.00 1,240.07 1,240.07 、旅游宣传促销1130.00、旅游惠民130.00129.09129.0939.48、旅游规40.0039.4840.0089.7090.0089.7090.00、旅游人才队伍建155.24162.16155.24162.16、旅游质量提501.87500501.87500、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17871421.841813.8419.661767.34、旅游政策扶持奖2,081.002,500.002,108.002,081.00二、旅游厕所升级改造资6,100.00 6,100.006,023.443,848.342,175.10合计.(三)预期绩效目标1、社会效益(1)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2)推进智慧旅游业态建设,通过升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推动智慧旅游建设;(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通过厕所升级改造,方便游客,提升青岛城市形象。
文旅部门绩效评价报告范文

文旅部门绩效评价报告范文1.引言本文旨在对文化旅游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发现其优缺点,促进其发展。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经济绩效、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
2.经济绩效2.1总体情况经过查阅文化旅游部门的财务报表,我们发现该部门在财务收支方面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如表1,表2所示,该部门在过去三年中,营业收入和利润均逐年增长。
表1:文旅部门营业收入年份营业收入(万元)2018年3002019年3502020年400表2:文旅部门净利润年份净利润(万元)2018年1002019年1202020年1402.2财务分析2.2.1营业收入结构通过对营业收入的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来源于门票销售和附加服务,如表3所示。
表3:营业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占比门票销售60%附加服务40%2.2.2费用分析在费用方面,该部门主要费用为人工费和管理费用,如表4所示。
表4:各项费用费用费用金额(万元)占比人工费150 50%管理费100 33.33%其他费用50 16.67%2.2.3利润率分析通过净利率的分析,我们发现该部门的净利率逐年提高,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表5:净利率分析表年份净利润(万元)净利率2018年100 33%2019年120 34.3%2020年140 35%综上所述,该部门在经济绩效方面表现不错,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率逐年上升。
3.社会责任3.1环境保护文旅部门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产业之一,对于环境保护尤为关注,该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举措:•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种植植物,改善周围环境。
3.2文化宣传和教育该部门在文化宣传和教育方面也表现出了出色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有以下几点:•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制作相关的宣传材料,推广文化旅游知识。
•培训管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4.创新能力文旅部门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该部门在创新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能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提高
分,否则记0分
2
是否按设定目标编制旅游发展 规划
已经按照工作目标编制旅游规划的记2分,否则0分。
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已经按照盯要求完成本年度的旅游基础实施建设记2分, 否则记0分
2
是否按设定目标进行旅游宣传 已经按照目标要求进行促销宣传及旅游专题调研的记2 促销及旅游专项为时课题调研 分,否则记0分。
5
本年境外游客来旅游创汇与上 全年境外游客入境旅游创汇总额达到去年水平的记3分,
年度情况比较
每增加5%加1分,最高5分;每减少5%扣1分,最低2分。
5
通过外宣是否提升了城市形象
明显提升了城市形象的记5分,基本提升了城市形象的记 3分,没有提升城市形象的记0分。
5
项目实施后景区居民收入是否 项目实施能明显增加就业人数,提高景区居民收入的记5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公众满意度 社会公众满意度
5
本年度各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达到去年水平的记3分,每增加50
总数与上年度情况比较
万加1分,最高5分;每减少50万扣1分,最底0分。
5
本年度实现旅游收入总额与上 全年旅游收入总额达到去年水平的记3分,每增加10%加1
年度情况比较
分,最高5分;每减少10%扣1分,最低1分。
5
是否根据要求对等级旅游景区 已经按照文件要求对创建等级旅游景区进行奖励发放的
进行以奖代补
记5分,否则记0分。
2
是否按照设定目标培训旅游人 按目标要求认真进行组织专业培训的(2分),未进行培
才
训的(0分)。
4
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非常满意记4分;一般满意记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立项背景
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率先科学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青发[2013]7号),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旅办发〔2015〕7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5〕203号)、《青岛市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方案》(青政办字[2016]15号)增加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
(二)项目预算和工作内容
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6,100万元,包括两项:一是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二是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
1、青财预指〔2017〕2号《关于批复2017年市级部门预算的通知》,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
2、青财企指〔2016〕43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
2017年度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2,500万元,用于按标准兑现政策。
3、根据青财企指[2017]0029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拨付2017年第一批旅游厕所扶持奖励及旅游景区奖励资金的通知》、青财企指[2017]0037号《青岛市财政局关于清算及调整拨付2017年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的通知》,实际拨付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专项资金2,108万元。
2017年度实际支出6,023.44万元,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八类项目。
项目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10个市区,2017年已全部完成计划。
明细见下表:
(三)预期绩效目标
1、社会效益
(1)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2)推进智慧旅游业态建设,通过升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维护,推动智慧旅游建设;
(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实施,通过厕所升级改造,方便游客,提升青岛城市形象。
2、生态效益
(1)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2)减少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经济效益
(1)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数8,646.8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625.7亿元,同比增长13%;
(2)2017年入境游客增长率、实现外汇收入增长率比2016年提高。
4、可持续影响
(1)提高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定青岛市旅游产业长期规划。
5、游客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通过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措施,拉动旅游业,提高旅游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四)项目组织管理
该项目主管部门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发委”)。
根据《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旅发委共同管理,分别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1、市财政局会同旅发委制定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旅发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具体业务管理制度。
2、旅发委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有关重点项目库,提出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编报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根据市财政批复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组织项目申报、实施,审核项目可行性、真实性,提出具体资金使用方案;建立管理体系,为项目库建设、项目申报、信息反馈、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
3、市财政局审核实旅发委提报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并按规定组织预算评审,提报市人代会审议;批复经人代会审议的年度资金和绩效预算;根据旅发委提出的具体资金使用方案拨付资金。
二、绩效评价情况
(一)评价方式
采用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抽样实地调研及现场数据复核分析和专家评判等评价方法,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评价方法
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以及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
(三)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和《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评价机构在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对所有资金设置一个评价体系。
设计一至四级指标及其权重,评价内容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
其中投入类、过程类指标按照一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共性指标进行设置;产出类、效果类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个性化设置。
三、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第三方机构对青岛市2017年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行了独立客观的评价,最终评分结果为71.30分,绩效评级为中,成效一般。
各部分权重和得分情况见表1-1。
表1-1 绩效得分整体情况表
(二)绩效分析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方面对本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进行评分:
1、投入
项目立项基本规范,且资金到位及时。
但预算评审报告专家评审不严谨,存在超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绩效目标合理性和明确性欠缺,缺乏现阶段应该达到的清晰、可衡量的具体绩效目标,扣4分。
2、过程
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存在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没有制定独立的业务制度,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专项资金业务档案无专人管理、工作质量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扣6.4分。
财务管理存在制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方面不足,且发现两处存在违规支付资金的现象,扣2.3分。
绩效工作报告的质量不高,绩效指标不够具体明确,没有针对具体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扣1.5分。
3、产出
预算资金用于旅游政策扶持奖励(含旅游厕所扶持奖励资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质量提升、旅游规划、旅游惠民月、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咨询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共八类项目,扶持政策奖励资金涉及青岛市全部10个市区,2017年已基本完成工作计划,资金支付率98.79%。
在质量达标方面有待提高:(1)2017年专项资金加大境外投资宣传费用,但年度入境人次增长率比2016年下降3.04%,外汇收入增长率下降2.71%,扣0.67分;(2)信息中心在合同执行方面存在不达标现象,扣0.5分;(3)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差,扣0.38分;(4)旅游厕所管理与维护未完全达到“四不一没有”制度要求,扣0.7分;(5)安全生产质量存在问题,扣1分;(6)合同执行存在不及时现象,扣0.1分。
4、效果
社会效益方面较好,一是厕所革命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提升青岛城市形象方面作用显著;二是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带动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运行对智慧旅游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经专家评议综合扣1.3分。
经济效益方面有待提高,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次8,816.50 万人,同比增长9.10%,增长率低于山东省和全国同期增长率;实现旅游总收入1,640.10 万元,同比增长14% ,增长率低于山东省和全国同期增长率;入境游客总人数144.40 万人,同比增长2.37%,低于2016年度增长率;实现外汇收入10.21
万元,同比增长4.10%,低于2016年度增长率,综合扣6分。
可持续影响方面,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存在欠缺,扣2分。
生态效益、游客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较好。
(三)项目主要成效
1、2017年接待游客总人次8,816.50 万人,同比增长9.10%;实现旅游总收入1,640.10 万元,同比增长14.00% ;入境游客总人数144.40 万人,同比增长2.37%;实现外汇收入10.21万元,同比增长4.10%。
2、组织开展了境内外旅游推介活动、旅游主题形象及产品宣传推广活动、邮轮旅游及展会活动、“追梦青岛”旅游年等系列活动。
通过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提高了青岛旅游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3、培训中心全年完成旅游人才培训1200余人次,满意度调查达93.69%。
通过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4、在全市范围内策划开展“第四届青岛旅游惠民月”活动,该活动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既满足了低收入群体的旅游需要,也让全体民众享受到青岛旅游发展成果,得到市民好评。
5、通过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措施,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文明旅游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