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成长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硅谷的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

硅谷的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

硅谷的发展模式与创新机制硅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硅谷的创新业绩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硅谷发展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的成功来自于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硅谷一直秉持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

在硅谷,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硅谷的企业及其员工一直以来持续的关注和投资研发领域,他们通过进行技术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创造创新产品及服务等方式来实现创新。

硅谷的企业在创新方面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也成为硅谷在保持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的创业环境硅谷的有利创业环境对培育创新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硅谷的创新及高科技企业汇聚,这里聚集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创业者,他们互相激发创新点子,激发了硅谷的创业热潮。

硅谷拥有电脑及科技创业的媒体、创投公司、技术会议等生态圈,这个生态圈为硅谷的创新企业提供了沟通、交流、融资等方面的便利条件。

高度的人才聚集硅谷的发展离不开雇佣具备科技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的员工。

因此,硅谷通过不断引进人才,与人才的培养来实现科技的创新和经济的升级。

硅谷吸引了全球最聪明的人才,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等各行业高端人才前来创业。

这些有经验、有技能、拥有创新理念的人才使得硅谷创新不断,发展更加迅速。

科技巨头支持硅谷的创新还有一项重要的推动力量:科技巨头。

硅谷有众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巨头,如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企业。

这些科技巨头通过自己丰富的资源、技术、创新思考来支持硅谷的创新。

例如,Google在硅谷拥有种类繁多的研究项目,代表着最新、最激进的科技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项目的成果被广泛使用于硅谷及全球其他地方的创新企业之中。

结语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离不开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和机制。

这些创新模式和机制将硅谷打造为一个能够吸引、支持、培养和发现优秀创新人才,聚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聚集地。

硅谷以其成功的创新经验为全球的未来经济增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

101财史20 Mar. 2016硅谷是全球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全球风险投资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无数怀揣梦想,想要创新、创业的人们心中的圣地。

它自然也是这次盘古智库“欧美创新、创业调研行”的重点调研地区。

从地图上看,你是找不到“硅谷”这个地方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地名。

“硅谷”主要是指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圣克拉拉(Santa Clara) 山谷及其周边的部分区域。

20世纪70年代,当地的产业主要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及电脑相关的,所以它就有了一个亲切的昵称“硅谷”。

现在当地发展成为全球高新科技企业和风险投资产业的重点聚集地区,硅谷这个名字在全球也就变得家喻户晓,而它的本名圣克拉拉山谷,反而没多少人在意了。

这次在硅谷调研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硅谷形成的原因,它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这里面有历史的偶然,但也有历史的必然。

1.硅谷的诞生离不开美国的整体环境。

综合来看,美国的教为什么硅谷会在美国诞生?易 鹏育非常发达,能够为创新提供足够的新技术和源源不断的研发型人才;国家法制健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的小公司不用担心自己的专利和模式被大公司剽窃;美国文化中有很重的英雄情结,人们敢于释放梦想,相信这个制度能够让平凡人成功,不会有太多的后顾之忧;美国是移民国家,使得它的文化多元化程度高,包容性非常强,人们不怕失败,社会包容失败。

这些都是创新、创业必须要求的环境条件和人文品质。

2.美国有非常发达的航空交通网和成本很低的公路运输网,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能够在全美国自由而充分地流动。

这样一个环境,使得美国能够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而在局部地区形成足够的产业集聚效应。

比如,在全美范围内有纽约无可争议的金融中心,波士顿地区生物产业的集聚,得州地区有电器、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硅谷地区的IT、TMT产业的集聚,洛杉矶星光熠熠的文化娱乐产业的集聚。

硅谷单独看是一个有充分集聚效应的产业区,放在整个美国看又是美国整体经济环境中有机的一环。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由来

硅谷的由来硅谷的起源:来自1967年的一个电话我相信过去40年硅谷的所有传奇都起源于1967年的一个电话。

那天,一个12岁的小男孩拿起小镇居民的黄页本翻到一个人的电话,毫不犹豫的打了过去。

小男孩问:「是惠普公司的休利特先生吗?」对方回答:「是的。

」「我叫斯蒂夫,我需要一些电子零件做学校布置的一个项目,你能给我吗?」「可以。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20分钟,第二天,小男孩的父亲载着他去对方的公司拿到了零件,而且还意外获得了一份暑期实习的工作。

那个小男孩是乔布斯,当时12岁;那个给小男孩零件的的人是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Hewlett),当时54岁。

40年后,当乔布斯到了休利特的岁数,他对给自己写传记的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说:「我过去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样同时具有创造力并基业长青的公司。

」从乔布斯的少年到青年时代,惠普都是硅谷最伟大的公司。

此后几年,乔布斯又断断续续在惠普实习了很长时间,相信少年乔布斯从这段经历里收益良多,而他对惠普的推崇正是起源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兹尼亚克曾经是惠普的正式员工,他在那里从21 岁工作到26 岁,正是在惠普小小的工作间里,沃兹利用业余时间,依靠他在惠普收集的元器件,一个人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在惠普,乔布斯和沃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那里孕育除了另外一家伟大的公司。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惠普似乎被埋没了。

这家公司刚刚低调度过了自己75 岁的生日,但在硅谷似乎没有激起一点回响,他已经褪去往日的光环,和老对手IBM 一样,变成了一家低调的基础设施公司。

几天前,我在一次活动上遇到了硅谷骨灰级的老记者Michael Miller, 他曾经担任PCMag 主编十几年,我最后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觉得硅谷最伟大的公司是谁」,我满以为他会跟其他人一样会说出谷歌或者苹果的名字,但他想了半天,说出了另一个名字:Hewlett-Packard。

硅谷发展历程

硅谷发展历程

硅谷发展历程硅谷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地区,以科技创新和创业精神而闻名,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以下是硅谷的发展历程。

1. 科研机构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在硅谷附近建立了斯坦福研究所,该机构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前来研究和实验。

2. 科技公司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科技公司在硅谷成立,包括惠普(Hewlett-Packard)和英特尔(Intel)。

这些公司开始研发和生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品。

3. 创业文化的形成:随着科技公司的不断涌现,硅谷开始形成了一种创业文化。

年轻的工程师和企业家开始自己创办公司,寻求创新和商业机会。

4. 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硅谷的发展。

许多互联网公司,如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在这个时期创立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5. 风险投资的崛起:硅谷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

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在硅谷设立办事处,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

6. 多元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硅谷的产业逐渐多元化。

除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公司,硅谷也涌现出生物技术、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企业。

7. 产业集群的形成:硅谷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这个集群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创新的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8. 技术创新持续推动:硅谷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

从智能手机到无人驾驶汽车,硅谷一直是科技前沿的领先者。

总的来说,硅谷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研机构的建立、科技公司的兴起、创业文化的形成、互联网的普及、风险投资的崛起、多元化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持续的技术创新。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硅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中心。

硅谷崛起的因素是

硅谷崛起的因素是

硅谷崛起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技术人才:硅谷地区拥有众多的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使得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够快速实现。

2. 创业环境:硅谷地区的创业环境非常活跃,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者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新业务和技术的实践和创新。

3. 政策支持:美国政府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支持是硅谷蓬勃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政府通常准备为初创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诸如创业孵化器之类的服务,以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4. 文化氛围:硅谷地区具有创业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在那里,人们通常很勇敢面对失败和冒险,这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5. 社区生态系统:硅谷地区的民间组织和其他社区成员以及商业组织为科技创新所提供的的支持和创造的生态系统是硅谷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硅谷具有一系列协调作用,包括影响政治,商业和社区环境的因素,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的领航者。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谷地,是世界闻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它汇集了无数创业公司、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实验室,成为了科技突破和创新的摇篮。

本文将介绍硅谷的背景、特点以及其对美国和全球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硅谷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优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硅谷就开始经历科技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始创办起一些小型创业公司,为硅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硅谷还受益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等世界级学府的优秀教育资源,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特点硅谷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人才集聚:硅谷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无论是来自美国本土还是外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都希望能够在硅谷找到更多机会。

高校的优秀教育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以及众多创业成功案例的鼓舞,使得硅谷成为才华汇聚的地方。

2.创新氛围:硅谷秉持着开放合作的创新理念,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

这种合作模式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推动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同时,硅谷还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等方式,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场所和资源。

3.风险投资:硅谷拥有世界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

众多的风险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投入到硅谷的创业企业中,帮助他们实现创意和理想。

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资源,成为了硅谷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影响硅谷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波及全球。

1.经济贡献:硅谷是美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数以千计的高薪职位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人才。

硅谷科技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硅谷的创新成果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的借鉴和参考。

2.科技进步:硅谷是大量科技创新和突破的孵化地。

美国硅谷创业文化分析

美国硅谷创业文化分析

美国硅谷创业文化分析硅谷,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中心之一,也是创业者们的圣地。

在这里,一代代创业者们通过发明创新和多年的奋斗,创造了无数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成为了当今全球的商业领袖和企业家精神的代表。

硅谷的创业文化无疑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硅谷创业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四个方面,对其作出一番分析和探讨。

一、内涵硅谷的创业文化包含了多个层面,其中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创新和冒险。

创新:硅谷的企业家们始终坚持创新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动力。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硅谷企业家们不断地寻求创新的灵感,不惜付出高昂的研发费用和时间成本,也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

冒险:在创新的道路上,一路上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硅谷企业家们十分珍视冒险精神。

他们承认创业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挫折,但仍然乐于迎难而上,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在冒险中,才能实现最大的潜力和最高的价值。

二、发展历程硅谷的创业文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形成。

1960年代初,大学教授积极与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军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和科研项目,这也为硅谷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60年代中期,硅谷的第一批科技公司开始涌现,如现在众所周知的惠普公司。

70年代,硅谷的创业文化进一步发展。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为代表的个人创业和PC机的问世,奠定了硅谷个人创业模式的基础,也为今后的硅谷企业家们指明了创新方向。

80年代和90年代,硅谷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大企业相继成立,成功实现了多款革命性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

硅谷的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在90年代中期掀起,Yahoo、eBay、Amazon等知名企业相继成立,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

21世纪以来,硅谷的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Facebook、Google、Airbnb、Uber、Tesla等企业相继涌现,成为了当今全球最具颠覆性和活力的公司。

硅谷发展史

硅谷发展史

硅谷发展史1. 硅谷诞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硅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谷地(Santa Clara Valley),也被称为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

硅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那时美国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了国防工业基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硅谷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2. 科技公司的崛起:1950年代-19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硅谷开始涌现大量的电子科技企业,如Fairchild半导体公司和Intel公司等,这些公司为硅谷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此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也成为创新中心。

这些大学帮助培养了无数的计算机专家,支持了硅谷的发展。

3. 互联网开启新时代:1980年代-200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的科技公司,它们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

苹果公司、谷歌公司和Facebook等企业成为硅谷最耀眼的明星。

这些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一直处于市场领先的地位,他们的员工也很有创新性,这让硅谷成为创新中心。

在这样的氛围下,硅谷的科技公司掀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4. 人工智能的革命:2010年代-至今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自动驾驶汽车到语音助手,似乎每一个生活领域都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硅谷成为了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对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些新兴技术,硅谷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导者。

5. 总结硅谷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是信息技术的发源地。

它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时期,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创造奇迹。

无论是计算机硬件、电子设备、软件技术还是人工智能,硅谷的引领地位不可替代。

硅谷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革新性的技术产业中心之一,领导着全球科技的势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硅谷成长因素分析[1290](2007-05-29)众所周知,美国硅谷是举世瞩目的高科中心,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潮流。

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8500多家,全球100家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三分之一总部设在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硅谷就占去了 62家。

就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到2000年初,已经超过为1万亿美元,而华尔街的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值是5140亿美元、底特律的汽车工业为1360亿美元、好莱坞娱乐业为 760亿美元。

仅思科公司的总市值就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ord)和克莱斯勒(Chrysler )的总和还多。

再从销售来看,截止上个世纪末,硅谷的年销售收入就超过3,000亿美元,超过我国当年全国GDP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人口仅100多万的硅谷创造了相当于3亿多中国人创造的财富。

尽管受到9·11的严重冲击,近两年来,作为硅谷经济风向标的前150名高科技公司仍然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总经营收益以两位数字增长。

其中,位居前列的仍然是惠普、英特尔、思科、升阳等电脑网络设备生产服务商。

今天的硅谷仍然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硅谷"硬实力"的成功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骄傲。

难怪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主导21世纪进程的两个因素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为中国的城市化)。

硅谷高科技的发展也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构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形成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聚集群。

以硅谷腹地圣塔克拉拉县为例,在其人口中,就有高达61%的居民是来自177个国家中的 194个民族。

如今在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群落中,硅谷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占2/3,尤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其中华人开办的或由华人担任CEO的公司就达2000多家。

为此,有人戏称, 50年代如果没有IC(集成电路)就没有硅谷的起步,今天如果没有IC(Indian & Chinese),也就没有硅谷的繁荣了。

硅谷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如今已是诸多人类文化学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有不少人认为,硅谷成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50年代政府支持的国防工业和后来以半导体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电子产业集群[3]。

其实,这仅仅是硅谷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表面现象,真正促使硅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原因,应该是其独特创新文化和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

如果说,创新是硅谷的生命线,创新文化价值观则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思想火花和基础。

这种创新、创新文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为构建硅谷灵活的创新机制,汇聚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拥有创新科技团队,促进科技创新迅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硅谷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文化对创新的作用和如何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而硅谷的价值观则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

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被视为"看不见的手",决定着人生的成败。

在硅谷,无论是社会、商业和经济活动,还是个人活动,都始终离不开这种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

因此,宏观上讲,硅谷创新文化是建立在以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是指导创新的一种理念文化,因为"硅谷人"深深懂得,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任何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更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创新;微观上,硅谷创新文化则表现出的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对创新活动失败和成功的独特价值观。

这种创新文化价值形态的循环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4]:第一,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

技术社会的创新主体是人。

在硅谷,创新的主体从来就不看他是什么背景,来自哪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年龄和经验没有多大作用,肤色也无所谓。

创新或创业完全取决于科技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例如在1990到1996年间硅谷所办的4000家公司中,就有27%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办的,几乎占去了公司业主的三分之一。

而在硅谷科技人员中,约有六成是亚裔人。

第二,宽容失败的理念。

科学的道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攀行的道路上总少不了失败。

可通常,失败往往对创业者来说不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还会带来不便。

可在硅谷,这里却崇尚的是"It is OK to fail"(败又何妨)一种宽容的创新文化理念,他们视失败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硅谷创新文化中还有的另外一句至理名言也很有代表性, 即"失败后还有明天";"努力工作,努力享受,不要为工作和享受之间的差异而担心,那实在算不了什么 "(Work hard, Play hard, and don't worry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and play. There isn't any )。

可以说,硅谷不是建立在成功之上,而是建设在失败的基础上。

在"硅谷人"看来,拥有一个非常健康心态的创业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承受失败,重新拔锚起航。

第三,容忍"背叛"的态度。

"忠诚"在许多国家的企业中都被视为招聘或考核人的重要标准。

可在硅谷,员工的流动和"背叛"不受任何限制和谴责,"跳槽"不仅没有什么关卡,而且还被视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职业行为。

加州大学Rebitzer教授在对硅谷这种现象研究后得出结论,在1994-2001年的大学毕业后在硅谷工作的人中,平均每月有2.41%的人变换雇主,高出美国其他地方的40%。

因为对创业者而言,为了不断探索和丰富阅历,他们一般也不会长期忠实于一家企业,一个老板,总是会主动砸掉自己的"饭碗",去寻找更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机会,实现"人往高处走",去圆自己追求成功的梦想。

第四,精诚合作的团队(team work)精神。

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的重要保证。

硅谷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以诚信为核心,"以人为本"追求共同目标的创业理念上硅谷高科技企业团队构成的目的也很明确,一个高素质和高效运作的团队大多由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组成,即:拥有技术专长的人;具有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并权衡这种建议,然后作出有效选择的人;若干善干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其他人际关系技能的人。

有了这三种人,这个团队就具有大脑善于思维,有胆识善于决策,有耐心不断听取意见并抓落实的人文特质和高效运作的组织构架。

硅谷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也有具体标准,那就是高科人才一般都必须具备"直觉、意志、欢乐、力量和热情"五大要素。

第五,嗜好冒险的行为。

硅谷创新文化的基础是灵活的机制、甘冒风险的诚信价值观。

许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认为,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将会永存。

即使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另外,"硅谷人"的冒险还表现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喜欢寻求蹦极、高空跳伞等刺激活动,来激活自己创新的力量和智慧。

第六,全新的投资理念和生产结构的开放性。

硅谷是一个高度发达开放型的技术社会,"硅谷人"对投资创业有很多独特的理念。

无论是工程师,还是亿万富翁,赚钱之后,都不愿意作"守财奴",而是把赚到的钱再投资到创业环境中去,投到新的领域,创造新的财富,以追求更高的起点。

而在公司构架方面,也不是搞大而全,而是注重社会化的分工与合作,这种开放性的生产方式为技术的快速革新创造了条件。

硅谷创新文化还特别强调知识的共享,营造出开放性学习型社会的氛围。

在"硅谷人"眼里,当今世界研发技术复杂性增强,知识更新加快,许多学科和领域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等,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复杂的技术创新,而需要别人的帮助。

因此,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了硅谷社会开放性的一大风气。

第七,热衷改变自己的位置。

"位置"常常被用来权衡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价,有了一个理想的"位置",谁也不会轻易放弃。

可"硅谷人"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勇气,敢于和善于自己吃掉自己,通过一次次地吃掉自己,不仅使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空前地升华,而且还创新了技术,创新了文化,创新了社会财富和人生价值。

第八,对产品而不是金钱的痴迷。

金钱固然对谁都重要。

可"硅谷人"却不愿意当金钱的奴隶,他们总是以宗教般的虔诚心态去追求高新技术,希望能够以创新技术成果推动世界进步。

第九,机会的慷慨分布。

硅谷技术社会的特点还体现在社会的扁平化,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谁都不用嫉妒谁。

"硅谷人"懂得,机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总是与自己同行,关键就看自己如何去把握。

因此,平时每个人都十分重视"充电",提高自己的创新技术水平,锻炼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第十,分享财富的强烈倾向。

硅谷的财富观也具有独特之处。

如从期权(option)到给员工健康检查,免费午餐晚餐,为科技人才和家属创办幼儿园,提供优厚的退休金等,至少在高科技公司内部,财富大多被群体分享而不是被某些少数人独食。

感悟硅谷的魅力,回顾我国高新区的历史,如果从198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算起,我国高新区建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目前拥有54个国家级高新区、14家"光谷"和数十家大学科技园区。

毋庸置疑,它们在提升我国高科技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有诸多不尽人意,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和"形象工程"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缺憾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在一个高度发达技术社会培养起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创新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健康和可持续成长。

从硅谷成功的经验中,我们是否应该借鉴的什么呢?中国西南大学:王志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