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用几项化验指标

合集下载

精神病评估筛查标准

精神病评估筛查标准

精神病评估筛查标准
精神病评估筛查标准是一种用于识别可能存在精神疾病的人的方法。

这些标准通常由专业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执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神病评估筛查标准:
1. 精神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曾经被诊断为精神病或是否曾经接受过精神病治疗。

2. 症状评估: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情感不稳定等。

3. 心理评估: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试,如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4. 身体检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体温、心跳等,以排除身体疾病导致的症状。

5. 药物滥用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滥用药物或酒精,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精神症状。

6. 社会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交技能、情感表达能力和职业技能等。

这些评估标准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执行。

评估的结果应该被记入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用于指导精神病的治疗方案。

临床常用监测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的化验指标

临床常用监测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的化验指标

临床常用监测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的化验指标在临床用药咨询过程中,常常有患者担心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那么如何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除了自身的主观感受外,定期做实验室检验也是一种十分必要方法。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化验指标。

一、血常规粒细胞成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应在(4.0-10.0)×109/L之间。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报道较多,其中以氯氮平风险最高,尤其是服药前三个月。

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米氮平和丙戊酸钠也有相关报道。

血小板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三环类抗抑郁药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二、血生化肝功能肝功能检查常包含ALT、AST、ALB、GLB、γ-GT等项目。

根据临床报道,抗精神病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情感稳定剂均可能引起肝损伤。

血糖正常成年人血糖的参考值是:3.9--6.1mmoL/L(空腹血糖)。

目前引起血糖升高风险最大的抗精神病药品是氯氮平和奥氮平,但其机理尚不明确。

血脂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患高脂血症的风险较高。

其中服用氯氮平和奥氮平风险较高,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较低。

肾功能有报道锂盐和氯氮平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肌酐和尿氮素升高。

三、激素甲状腺锂盐对甲状腺影响最为明显。

氯氮平、奥氮平和喹硫平也有类似报道。

催乳素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均能使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药物的使用剂量与血清催乳素水平正相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引起催乳素升高的报道较多。

四、心电图根据临床报道,无论是服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还是服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均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

其中以齐拉西酮风险最高,奥氮平相对较低。

报告的解读需要根据数值变化以及临床经验,所以化验值的异常未必就代表一定和药品不良反应有关,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精神科常用量表

精神科常用量表

精神科常用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评定量表,由Overall和Gorham于1962年编制。

该量表最初有16项,后来增加到18项,其中包括关心躯体健康、焦虑、情感交流障碍、概念紊乱、罪恶观念、紧张、装相和作态、夸大、心境抑郁、敌对性、猜疑、幻觉、动作迟缓、不合作、不寻常思维内容、情感平淡、兴奋和定向障碍。

每一项都采用1-7分的7级评分法,其中1表示无症状,7表示极重。

如果未测,则记分,统计时应剔除。

原版本没有工作用评分标准,但XXX和量表协作组以及美国的Woerner(BPRS-A)各自编制了一份,供评定时参考。

量表协作组增加了两个项目,包括自知力障碍和工作不能。

自知力障碍指对自身精神疾病、精神症状或不正常言行缺乏认识,而工作不能指对日常工作或活动的影响。

每一项评定标准都有详细的定义,例如关心躯体健康指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心,不考虑其主诉有无客观基础。

而焦虑则指精神性焦虑,即对当前及未来情况的担心、恐惧或过分关注。

其他项目的定义和评定标准也都非常明确。

使用该量表时,需要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未测项目应被剔除。

评定BPRS量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该量表有18项,但有些版本只有16项;2.评定员应为经过训练的精神科专业人员;3.评定时间范围为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之后每2-6周评定一次;4.一次评定需要20分钟的会谈和观察,主要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5.该量表无具体评分指导,主要根据症状定义及临床经验评分。

BPRS的统计指标包括总分、单项分、因子分和廓图。

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疾病的症状分布,症状群的评分反映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

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疗效。

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尤以后两项的分析最为常用。

精神科常用量表

精神科常用量表

使用量表辅助诊断的价值
定性与定量 全面评估,避免遗漏,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便于动态跟踪临床疗效 为自己的诊断增加说服力,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预后更准确,人格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精神科常用量表的评估技巧
症状学是基础 标准化培训可以有效降低误差 临床观察和患者表述相结合
情绪相关量表-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贝克焦虑(BAI),贝克抑郁(BAD) 流调抑郁自评量表(CER-D)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老年抑郁量表
➢ 因PANSS的项目数较多,评分标准规定详细,在提 高量表品质的同时,影响了临床应用的便利性,不 如BPRS来得方便,但用于研究中的优越性是毋庸置 疑的。
心理健康相关量表
防御方式问卷(DSQ)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生活事件量表 生活满意度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 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 儿童期创伤问卷 婚姻质量调查问卷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临床心理测试的使用建议: 生态校度与依存性
考虑到患者的典型症状和诊断的需要以及不确定之处 考虑到受试者的年龄:低龄儿童,小学高年级,初中生,高中
生,大学生,青年,中年,老年。
考虑到受试者的文化程度:低学历不易开人格测试和自评量表 考虑到受试者经济水平:让患者负担过重会破坏治疗关系 考虑到受试者的心理学头脑:张飞和黛玉 考虑到测评所需的时间,太长和太短都不合宜 谦逊的探询,真诚的解释,温柔而坚定态度。
精神科常用量表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脑功能科 杨林霖
心理测验知识概述
心理测验的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工具:信度,效度,常模 误差的来源与标准化心理测验 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 量表的编制流程,基于典型的疾病症状 量表的分类

精神科常用量表

精神科常用量表

更为具体的量表搭配建议: 老年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 躯体症状自评量表 MMSE, MOcA, ADL
感谢你的关注!
防御方式问卷简介
防御方式问卷(DSQ)是由M、Bond(加拿大)于1983年编制的 一种自评问卷。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两次修订。
DSQ共包括88个项目,包括比较广泛的防御行为:即从成熟的 直到不成熟的。
成熟防御机制:幽默,升华,压抑 不成熟防御机制:投射,被动攻击,分裂 中间型防御机制:反向形成,否认
施测时间建议:约20~25分钟。
儿童青少年相关量表
儿童焦虑自评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 儿童社交焦虑 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 儿童行为量表 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 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 考试焦虑 儿童孤独行为评定量表
人格相关量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16PF)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艾森克个性问卷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防御方式问卷
更为具体的量表搭配建议: 中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自评量表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分数划界:总分 < 8分: 正常; 总分 在8~20分: 可能有抑郁, 20~35分: 肯定有抑郁; 总分 >35分: 严重抑郁。
信度:评定者经严格训练后,可取得相当高的一致性。 Hamilton本人报告,对70例抑郁病人的评定结果,评定员间的 信度为0.90。我国14个协作单位,各协作组联合检查,两评定 员间的一致性相当好,其总分评定的信度系数r为0.88~0.99。

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

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

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
精神科学是探讨心理健康的执行,致力于帮助人们通过识别、评估和改善影响精神健康的因素和状况,以促进恢复和维持健康。

精神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精神健康咨询产生了一套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其内容涵盖了诊断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问题的整个过程。

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病史检查:包括过去两周内出现的精神健康问题,以及早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家庭史等病史检查项目。

焦虑抑郁检查:包括焦虑和抑郁的程度,以及精神病变量的评估,以检查患者是否有焦虑抑郁症状。

生活方式检查:包括每日活动、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和毒品使用情况等,以及临床护理人员有关其他检查项目的描述。

其他项目:包括人格测验、神经症状测验、情绪情绪测验等。

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对于诊断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问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为其制定准确的治疗计划。

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医生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病人的病情,从而做出准确的治疗建议。

除了这些常规检查项目外,患者仍然需要进行定期精神健康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病情发展。

在复诊期间,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变化,检查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出现,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精神健康问题,以便及时制定治疗计划。

总而言之,精神科常规检查项目是精神科执行的一个重要诊断
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为其提供准确的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精神健康和质量生活。

患者们也应定期进行精神健康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他们的病情发展。

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

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

一、简介精神病量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评定患者精神状况的工具,它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精神病量表的评分方法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

二、常用的精神病量表及其评分方法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常用的量表,它包含17个项目,评定患者的心境、认知和躯体等多个方面的症状。

评分方法为0分至4分,0分表示无症状,4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0-7分为正常,8-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 阿格拉夫拉尼精神病量表(PANSS)PANSS是临床上评定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的常用量表,它共包含30个项目,评定患者的阳性症状、消极症状和一般症状。

评分方法为1分至7分,1分表示没有症状,7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54分及以下为正常,55-74分为轻度精神分裂症,75-99分为中度精神分裂症,100分及以上为重度精神分裂症。

3. 久保木量表(BPRS)久保木量表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症状评定的量表,它包含18个项目,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情感症状和行为症状。

评分方法为1分至7分,1分表示没有症状,7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18分及以下为正常,19-35分为轻度症状,36-53分为中度症状,54分及以上为重度症状。

三、精神病量表评分的注意事项1. 评分者应受过专业的训练,熟悉量表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避免主观因素干扰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评分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对照量表的具体内容进行评分,避免评分偏离患者的实际情况。

3. 每一项症状的评分都需要考虑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定,避免因为个人情感或主观判断导致评分不准确。

4. 在评分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避免因为与患者的关系或其他因素影响评分结果。

scl_90的统计指标

scl_90的统计指标

scl_90的统计指标SCL-90是一种常用的自评量表,用于评估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症状的程度。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Derogatis于1973年设计。

SCL-90量表共包含90项,分为9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含有10项,用于衡量不同的心理症状。

这9个子量表分别是:“焦虑”、“抑郁”、“敌对”、“焦虑抑郁医疗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不和谐”、“恐怖症状”、“躯体化症状”和“其他症状”。

每个子量表都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和信度。

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频数、百分比、均值和标准差等。

以下将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解释:1.频数:指的是不同得分区间的人数统计。

例如,每个子量表得分为0-4分、5-9分、10-14分等等,统计每个得分区间的人数。

2.百分比:表示不同得分区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该统计指标可以进一步加工频数数据,使得比较更加直观。

3.均值:是指所有被试者得分的平均值。

它用于衡量被试者在整个量表上的心理症状程度。

均值越高,代表心理症状越严重。

4.标准差:表示被试者得分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标准差越大,代表被试者的得分分散程度越大,即心理症状的程度差异较大。

此外,在对SCL-90的统计分析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统计指标,如最小值、最大值、偏度和峰度等来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

SCL-90的统计指标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症状表现,并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深入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制定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SCL-90是一种自评量表,被试者的答题结果受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因此,在信度和效度的评估中,需要结合其他的心理测量工具和临床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总结起来,SCL-90的统计指标包括频数、百分比、均值和标准差等,用于描述量表的得分分布特征,帮助研究者评估被试者的心理症状程度,并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

但需要注意SCL-90是一种自评量表,其结果受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应谨慎解释和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精神科常用的几项化验指标
[摘要]精神科疾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其化验指标相应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笔者对常用的几项化验指标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精神科;化验指标
[abstract] the psychiatric diseases as a special kind of disease, its assay index will have some special corresponding to change, the author used a few assay index did some superficial analysi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psychiatric;assay index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大脑紊乱,导致包括感知、思维、情感、注意、记忆、行为、意识和智能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由于精神疾病发病原因的复杂性以及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大,有些化验指标会有不同程度改变。

以往我们所见的化验指标都是针对综合科的。

笔者作为在精神病医院十多年的检验科人员,在这里对精神科常用的化验指标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1、血锂。

正常人的血中是检测不到锂的。

碳酸锂(锂盐)是公认的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疗程可为数周或数月,预防性服药需
持续数年,个别病例需终身服药。

病人服用一定剂量的碳酸锂后,血中便可检出锂。

血清锂浓度的个体差异很大,给予常规剂量后,有的病人尚未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一些病人已经发生毒性反应,锂盐
的有效药物范围是0.6—1.2mmol\l,锂盐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
1.5mmol/l时,病人就会产生中毒症状,而锂盐治疗量与中毒量差距又很小,因此,服用锂盐的病人需测定锂盐浓度。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氯丙嗪、氯氮平三环类抗抑郁药均可使alt有不同程度升高,原因是药物通过肝脏转化。

而alt为肝脏受损最灵敏指标。

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故肝细胞有万分之一的损伤,血液alt就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服用利培酮8周内轻度升高,有人认为是与体内雌雄激素代谢有关。

3、血糖(glu)。

氟哌啶醇、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可致患者高血糖,长期服用此类药,可导致糖尿病[1]。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应及时查验血糖。

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这类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时,应停用此类药。

一旦发现血糖恢复正常,不必长期、常规服用降糖药,否则患者会有低血糖反应,发生的机制主要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胰岛素抵抗。

开始时被b细胞所产生的胰岛素缓解(及胰岛素过多)。

最后当b细胞逐渐耗尽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二者作用在一起,减少了胰岛素作为肌肉细胞对糖的摄入和利用,阻止以胰岛素为媒介对肝糖生成的抑制作用。

另一重要机制是拮抗5-htia受体,而导致糖代谢异常。

氯氮平还通过抑制5-ht2c 受体引起体重增加,同时还有较强的抑制组胺h1受体的能力(h1受体也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继发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增多)。

利培酮致高血糖的机制是:利培酮对da受体的亲和力大于5-ht受体亲和力。

4、甘油三酯(tg):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服药一段时间后,可引起tg显著增加[2]。

原因可能是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等类药品,也可能是与病人活动少,饮食摄取过多,体重逐渐增加有关。

5、总胆固醇(tc):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tc水平较正常人群偏低。

胆固醇是存在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影响膜的流动性,渗透性,和交换过程。

而胆固醇的升高或降低将影响5-ht受体的传导[3],两者成正比关系,当胆固醇降低时,可导致5-ht受体数量减少,最终降低了5-ht的能源传导。

由于膜胆固醇与血浆胆固醇处于平衡状态,鉴于两者的关系,提示胆
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一个间接了解5-ht含量的指标。

6、粒细胞。

几乎所有抗精神病药都能导致粒细胞减少,但也有极少数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引起粒细胞的以氯丙嗪和氯氮平居多,但也有报道锂盐可引起粒细胞轻微增多的现象,近期也有报道个别患者服用氯氮平后粒细胞会增多。

机制有免疫学说(变态-免疫反应),但也有人认为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构的毒性所致。

据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有不少病例在刚入院时粒细胞总数会超过正常参考范围(4.0—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也超出正常参考范围(50—70%),而病人又无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病人处于精神病发病期,情绪激动导致粒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7、血plt。

卡马西平、奥氮平能致plt减少。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过利培酮与丙戊酸钠联用,导致病人plt降低的现象。

8、血k+: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舒必利)可引起低血钾,原因
可能是药物使血中胰岛素增高,血钾从细胞外转移致细胞内所致。

9、血na+、cl-。

服用锂盐病人,偶可见血na+升高,是因为服锂后,病人需喝nacl溶液所致。

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例病人,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后,na、cl-均降低,并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10、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 a-羟丁酸脱氢酶(ck ck-mb ldh ast a-hbdh)。

笔者曾对新入住我院的150例精神病人的心肌酶谱(ck ck-mb ldh ast a- hbdh)结果做了统计与分析,发现大部分病人的心肌酶谱(ck ck-mb ldh ast a- hbdh)结果明显高于长期住院病人,并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结果升高明显高于女性。

精神病患者兴奋性行为与ck活性呈正相关。

兴奋行为严重程度与ck活性增高相平行,有学者认为,血清中过量的儿茶酚胺的浓度与血清中高ck活性密切相关。

兴奋时交感神经功能活性增强,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上升。

血管收缩,包括脑血管收缩,局部组织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肌细胞和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k从细胞内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k升高。

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k的生物学改变是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调节作用的结果。

至于男性女性结果的差异可能跟男性女性机体差异有关。

笔者认为ck ck-mb ldh ast a-hbdh的同步异常,也可用上述机制解释,因为通过治疗或是随着精神症状的改善,ck ck-mb ldh ast a-hbdh会同步逐渐降为正常。

笔者的认识有限,准确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此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11、抗心磷脂抗体:有报道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
(aca-igg)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与药物无关。

其机制有待探讨。

当然,精神科常用的化验指标还很多,希望同行进行交流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黎燕、罗维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5:299.
[2]程万良.利培酮和氯氮平对体重、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5:301.
[3]沈渔邨主编.精神医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4,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