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解》-17、电子科技大学OK(李平)团队课题组介绍

合集下载

电子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师(全)

电子科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导师(全)

导师代码:10383导师姓名:金建勋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08月特称:职称:教授学位:博士属性:专职电子邮件:jxjin@学术经历:198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

1992-97年,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业及大学奖学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完成了与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工作,后成为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政府研究理事会大型研究项目负责人。

IEEE应用超导和电磁装置国际会议主席,应用超导与电磁学学报主编,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等。

个人简介: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项目的研究员,从事高温超导及其强电应用研究。

2000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大型项目主要调研人,并在澳大利亚超导公司负责高温超导工业化及其电力应用技术的研究。

自1991年起,开始从事高温超导应用研究,是在澳大利亚最早从事高温超导强电应用及工业化发展的研究人员,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国际公让的贡献。

是高温超导领域“Wollongong”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发明和原创研制人;也是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的发明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工业制备,高温超导强电导线及磁体技术,高温超导测试技术及其物性分析,高温超导电力系统限流器、储能、直流输电、变压器等电力装置,高温超导直线电机和电机控制,及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和高梯度磁分离等特种强电装量,曾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研究项目,世界超导大会奖等;并在超导及电力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如PhilosophicalMagazine B,Physica C,IEEE Transactions,Superconductivity Science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Physics B, JEEE,Europhysics New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s等上发表了数百篇专业论文。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4.1Excel 基础知识 4.2Excel 的基本操作 4.3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4.4 图表操作 4.5 数据分析 4.6 其他功能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子表格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2.重点掌握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3.掌握公式的使用。 4.熟练掌握表格数据的统计、绘制统计图。 5.了解数据清单的操作。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七章:指针
( 8 学时)
教学内容:
7.1 指针基础
7.2 指针与数组
7.3 指针与函数
7.4 指向指针的指针
教学要求:
1.掌握指针的概念,指针定义、初始化和使用规则。
2.掌握指向数组的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3.掌握指针作函数参数及返回指针值函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了解指向函数的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5.了解指针数组和多级指针的定义和使用的基本方法。
6.了解 main 函数中的参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授课方式:
讲授+演示
第八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 4 学时)
教学内容:
8.1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8.2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初始化
8.3 结构体数组
8.4 指向结构体的指针
实验项目数:6
必做项目数:6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2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
识和技能提供基础保障。
2.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
作。
3.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 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中各种文档表格的使用,掌握
3.掌握 Windows XP 下窗口、文件夹及文件操作。 4.掌握 Windows XP 平台上的应用程序的操作。 5.掌握 Windows XP 下的网络操作。 授课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以及方向介绍——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负责人杨建宇团队成员正高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团队成员正高何子述、韩春林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负责人汪学刚团队成员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研究领域/方向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负责人沈晓峰团队成员正高杨万麟、万群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团队成员正高鲍景富、唐宗熙副高宋亚梅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团队成员正高杨涛副高杨自强中级及以下刘宇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团队成员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图像处理、量子物理负责人钟洪声团队成员正高钟洪声副高唐广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研究领域/方向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负责人何松柏团队成员正高何松柏副高张徐亮、陈客松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研究领域/方向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负责人聂在平团队成员正高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胡俊赵延文、夏明耀、赵志钦副高阙肖峰、屈世伟、宗显政、孙向阳、杨德强、欧阳骏中级及以下雷霖、刘贤峰、孟敏、管国云、杨鹏、何十全、颜溯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研究领域/方向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负责人李乐伟团队成员正高李乐伟、康凯副高唐红艳、陈涌频、班永灵中级及以下李金艳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负责人徐锐敏团队成员正高徐锐敏、张勇、延波、冯林副高谢小强、王志刚、国云川、谢俊中级及以下孔斌、胡江、詹铭周、夏雷、王磊、徐跃杭、杨涛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樊勇团队成员正高樊勇、张永鸿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程钰间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研究领域/方向微波设备、天线系统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负责人韩周安团队成员正高唐璞、王建副高韩周安、陈波、冯梅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何子远、骆无穷、杨红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团队成员正高唐小宏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团队成员正高胡皓全副高杨显清、王志敏、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团队名称微波测试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李恩团队成员正高李恩副高郭高凤、陶冰洁中级及以下高源慈、郑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子对抗研究领域/方向电子侦察与干扰、信号分析识别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无源定位负责人魏平、李立萍团队成员正高魏平、李立萍副高任春辉、彭晓燕、甘露、唐续中级及以下张花国、李万春、廖红舒团队名称电子对抗与雷达抗干扰研究领域/方向电子对抗技术与系统雷达抗干扰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与系统负责人唐斌团队成员正高唐斌副高王军、熊英中级及以下皇晓辉团队名称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研究领域/方向图像处理、信息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负责人解梅团队成员正高解梅副高漆进、罗俊海中级及以下祝崇今、王忠荣团队名称智能识别与视觉感知研究领域/方向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视频监控、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智能挖掘机器学习、数字高清技术、视频编解码、图像传输负责人程建团队成员副高程建中级及以下肖忠、王章静、蒲恬、张萍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智能视觉信息处理与通信研究领域/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视频编码、模式识别、多媒体通信负责人李宏亮团队成员正高李宏亮副高刘光辉中级及以下王正宁、曾辽原、许林峰团队名称数据通信与视频处理研究领域/方向数字视频、宽带传输、嵌入式系统负责人陈伟团队成员副高樊丰、伍瑞卿中级及以下陈伟、顾庆水团队名称数字音像研究实验室研究领域/方向数字音视频及数字广播负责人黄晓革团队成员副高黄晓革、甘涛、周南中级及以下范满平、黄俊、陈新宇、兰刚团队名称抗干扰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研究领域/方向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负责人张扬团队成员正高张扬副高吕明、胡永忠、徐政五中级及以下王晓阳——其他研究生导师姓名职称研究方向薛红喜教授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及集成技术朱策教授图像、视频信号压缩编码与传输、三维视频,信源信道联合编码、多媒体信号处理及流媒体习友宝教授集成系统芯片李荣宽副教授神经网络、集成电路系统王锡良副教授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崔荣副高无线电技术刘欣刚副教授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图像传输处理、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段惠萍副教授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朱红副教授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李雷副教授图像传输处理、数字视频与音频技术康祝圣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PF-MEMS 及系统集成、高线性高效率射频微波发射机技术崔红玲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李颖副高集成系统芯片熊万安副高自适应及阵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陈学英副高集成系统芯片付炜副教授射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芯片、集成系统芯片注: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导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概述52页PPT

导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概述52页PPT
其归属: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电子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范畴, 它是“工学”大类各学科中涵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学科。 它和强电结合,产生了“电力电子”,它同机械结合,产生了“机械电子”。
三.关于电子信息技术
什么是电子信息技术
从技术角度
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 信息服务
存储 软件工程 智能 传感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基础(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通识基础课
四.关于大学教育
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技术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几乎是完全相同 的,一部分专业基础课也相同,不同的主要是方向(轨道)课程。
方向课 侧重工程、应用
专业基础课 侧重技术和系统原理
对能力影响 相对较弱
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是基本理论和技术,
控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光学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新专业)
微电子产业 通信产业(含专业软件) 计算机硬件产业 软件产业 数字家电产业 互联网产品
光电子产业 信息服务业
二. 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 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导论介绍的相关内容
图像信息处理 与应用
电磁波与无 线电
微波技术与微 波集成电路
信息获取
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
数 获取
遥感技术
雷达
GPS定位

编码、调 制、检测 固定通信 移动通信 光纤传输 电波天线 微波中继

语音处理 图像处理 文字处理 信号处理 信息处理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信息存储
磁存储 光存储 半导体存
储 网络存储 纳米存储

微电子器件

微电子器件

所谓连续性是指载流子浓度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即:造成 某体积内载流子增加的原因,一定是载流子对该体积有净流入 和载流子在该体积内有净产生。
4. 方程的积分形式
以上各方程均为微分形式。其中方程 (1-1) 、(1-4) 、(1-5) 可根据场论中的积分变换公式
∫A f ⋅ dA= ∫V ∇ ⋅ f dv
∇ ≡ ∂ i + ∂ j + ∂ k ∂x ∂y ∂z
对于数量场 g(x, y, z) ∇g = ∂g i + ∂g j + ∂g k ∂x ∂y ∂z
对于矢量场 f(x, y, z) = fx i + f y j + fz k ∇ ⋅=f ∂fx + ∂f y + ∂fz ∂x ∂y ∂z
∇ ⋅ (∇g) = ∇2 g = ∂2 g + ∂2 g + ∂2 g ∂x2 ∂y2 ∂z2
分析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方程包含三组方程。
1. 泊松方程
∇2ψ
=− ρ εs
=− q
εs
(
p−n+
ND
− NA )
(1-1a)
式中 ψ 为静电势,它与电场强度 E之间有如下关系,
∇ψ =−E
所以泊松方程又可写成
∇= ⋅ E
q
εs
(
p

n
+
ND

NA
)
(1-1b)
2. 输运方程
输运方程又称为电流密度方程。 电子电流密度 Jn 和空穴电流密度 Jp 都是由漂移电流密度 和扩散电流密度两部分所构成,即
于是可得
E ( x=)
C
=
−q
εs
ND xn

电子科技大学田书林教授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电子科技大学田书林教授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频谱 分辨 力 的。通过 演示 容 易得 出结 论 :( 1 ) 补 零
短讯 1 :电子科 技大 学 田书林 教授 团 队喜 获 国家技 术 发 明二 等 奖
电子科技大学“ 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 荣获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 目针对信号实时 捕获 与合 成技 术 中的高采 样率 、高捕 获率 、高 精度 同步 等技术 难题 ,发 明 了非均 匀校 正 的大规 模并 行采 样
足 了我 国深 空探 测等 领域 的科研 急需 。 《 实验科 学与技 术》 编 辑部
第1 2卷 第 1 期
袁怡 圃 :借助 M a t l a b提升信号处理教学质量

・ 4 5・
能 提高频 谱分 辨力 是错 误 的 ;( 2 ) 提 高时 域抽 样 点 数 能提 高频谱 分辨 力也 是错误 的 。
3 结束语
通过 上 述 实 例 可 以看 出 ,将 Ma t l a b软 件 引 入
[ 4 ]王巧花 ,叶平 ,黄 民 .基 于 Ma t l a b的图 形用 户 界 面
采样时的频率混叠情况 ;( 2 ) 过采样时,信号长度 离散傅 里 叶变换 点数 Ⅳ与频 谱分 辨 力 的关

( G U I ) 设计 [ J ] .煤矿机械 ,2 0 0 5 ( 3 ) :6 0— 6 2 . [ 5 ]高曼 ,曾一 ,涂净光 ,等 . Ma t l a b的 We b技术 应用 与 方法探讨 [ J ] .计算机应用 ,2 0 0 4 ,2 4 ( 6 ) :1 8 8—1 9 0 .
通过该 程 序 ,可 以演 示 以下 几 种情 况 :( 1 ) 欠
[ 2 ]王艳芬 ,张晓光 . M a t l a b实践在《 数字信 号处 理》 教学 中

《电子科技大学》PPT课件

《电子科技大学》PPT课件

(5)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工作?
(6)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7) 可否换一种数学工具来解决此问题?
针对问题和初始方案可以先设计出类似的
问题清单,然后反复展开。
2021/3/8
12
例1 穿越公路问题
一条公路交通不太拥挤,以致人们养成“冲” 过马路的习惯,不愿行走到邻近较远处的“斑 马线”.当地交通管理部门不允许任意横穿公 路,为方便行人,准备在一些特殊地点增设 “斑马线”,让行人可穿越公路,并且还要保证 行人的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15秒.
增设“斑马线”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2021/3/8
13
1. 考虑问题的立场, 司机或行人的哪方面的 利益更为重要?
2. 公路情况: 是否有弯道?车道间是否设 3. 有安全隔离带?……
3. 车流情况:车流的密度大小?
4. 行人情况: 穿越公路的速度大小?穿越公 路的人群密度?穿越公路者的性质?
2021/3/8
实际情况与Logistic销售曲线十分吻合
思考 请考虑现实中哪些变量的变化可用 Logistic模型进行描述?
2021/3/8
22
例3 “9.11”事件的反思
现代化都市里大楼林立,这些拔地而起的 摩天大楼安全性不容忽视,我们经常耳闻目 睹大楼内发生意外情况,造成令人震惊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大楼内居住人员的安全保障在于无论发生 什么情况,都能使人员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疏散撤离.
怀疑一般常识,
努力发现别人尚未察觉的事物等
以下介绍几种(个体和集体的)创造
性思维方法
2021/3/8
9
一、打开思路的方法
发散性思维和猜测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方 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电子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832
微电子器件
《晶体管原理与设计》(第二版)陈星弼电子工业出版社
833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34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五版) 傅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835
线性代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
《SIGNALSANDSYSTEMS》A.V.Oppenheim电子工业出版社/《脉冲与数字电路》万栋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脉冲与数字电路》王毓银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何子述
849
通信网络
850
半导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学》(第六版) 刘恩科 电子工业出版社
851
应用光学
《工程光学》 郁道银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852
近代物理基础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第二版) David J. Griffiths 机械工业出版社/《The classical theory of fields》 L. D. Landau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7年
837
遥感原理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炳武汉大学出版社
838
遗传学
《遗传学》王亚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
839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国防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国防工业出版社
840
物理光学
《光学教程》叶玉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844
数值计算
《数值分析》钟尔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实用数值计算方法》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9
VME总线接口控制器
• VME总线接口控制器可带颗CPU和它们的外设, 己投片成功,满足了国家急需, 填补了国内空白。
15/29
120万门ASIC
• 用户委托,采用完整的正向设计流程设计
16/29
120万门ASIC
• 工艺
– TSMC 0.18um CMOS (1P6M)
• 电源 – I/O:3.3V – Core:1.8V
6/29
阮爱武副教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后
• 国内外核心期刊和IEEE等 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 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 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
• 研究领域:
– IP验证与评测技术 – FPGA测试技术
7/29
罗玉香副教授
• 曾任CEC第47研究所高工 • 先后承担总装多项研究任务 • 研究领域:
24/29
所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竞争力
• 熟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原理 • 熟悉集成电路工艺与流程 • 熟悉版图设计
25/29
所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竞争力
• 具有数字VLSI前端、后端设计经验 • 具有模拟VLSI全定制设计经验 •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 • 掌握主流VLSI设计工具(Tools Chain)
联系人 李平 教授 电话:028-83201794 email: pli@
简介
• 电子科大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始建于 1996年,拥有以李平教授(博导)领衔的 包括多名教授、副教授及具有海内外高学 历的青年教师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与国 内外相关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和保 持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和联系。目前,本 中心有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余名以 及几十名为企业培养的工程硕士。
– 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 – FPGA设计技术
3/29
李威教授
• 曾任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总裁
• 总装合同办集成电路专业 组的特邀专家;可编程逻 辑器件专业组的组长;国 家863专家组专家成员
• 研究领域:
– 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 – 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技术
4/2
张国俊教授
• 曾任CEC第47研究所副总 工程师
• 工作频率
– 90 MHz • 功耗
– < 3W • 封装
– BGA560 • 片内SRAM
– 共 73个 – 合计约 140 KB
17/29
SoC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
• 性能指标
– 用户可使用的FPGA个数=2片 – 可验证的逻辑门的个数 ≥ 20,353,536门 – 本地时钟频率 = 50 MHz – 软硬件联合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30 KHz – 向量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600kHz – 事务级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6 MHz – 系统SDRAM存储容量 = 1024Mbytes – 系统FLASH存储容量 = 256 Mbytes – FPGA互连I/O数目 = 654 个
18/29
指纹识别SOC芯片
特点:
• 内含ARM9处理器及丰富外围 接口,适合各种应用。
• 内含指纹处理算法及指纹加速 电路,适合指纹识别的应用。
• 含嵌入式可编程逻辑阵列 (BSFPGA),方便用户进行 二次开发。
• 正向设计,采用TSMC 0.18 CMOS工艺加工。
19/29
SERDES高速通讯接口电路
20/29
MCU版图
21/29
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版图
22/29
AC-DC版图
23/29
研究室的特色
• 数模混合电路设计兼顾 • 正逆向方法结合 • 芯用并举、贴近市场 • 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具
有良好的外语氛围 • 电子科大EDA大赛评委,负责命题,组队
参加全国比赛多次取得佳绩
27/29
对学生要求
• 刻苦、上进、创新
a) SoC设计技术 b) Σ-Δ、pipeline类型ADC/DAC c) AC-DC、 DC-DC、PFC电源芯片 d) SERDES高速通讯接口电路 e)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
12/29
成果展示
• 研制成功的百万门级FPGA芯片
13/29
CPLD
• 研制成功国内第一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填补国内空白。
– Synopsys – Cadence – Magma
26/29
就业方向
• IC设计公司
– 2010年分配去向(100%落实)
• AMD 1名 • 上海芯源微电子 1名 • 华为公司 5名 • 成都MPS 1名 • 成都29所 1名 • 成都30所 1名 • 西安中兴通讯 1名 • Etc.
• 微电子生产或测试厂 • 攻读博士
– 半导体功率器件 –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8/29
张斌副教授(评审已通过)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 分校博士
• 国内外核心期刊和IEEE等 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 研究领域:
– 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技术 – 嵌入式设计技术
9/29
研究方向
一.抗辐照加固技术(RHBD)
a) 新型反熔丝PROM、FPGA b) 铁电存储器 c) SRAM……
1/22
师资力量
• 教授: 4名 • 副教授:4名 • 讲师:8 名 • 助教:2名
2/29
李平教授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 • 现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申请多项中外发明专利,在
IEEE Trans . ED , IEEE BCTM , IEEE EDL,ISPSD等重要国际 学术刊物或会议发表几十篇论文 • 目前为国家重大专项“高密度 FPGA”项目首席科学家。 • 研究领域:
10/29
研究方向
二.微系统技术(MST)
a) 基于ARM9、PowerPC、OpenRISC等多种处理 器的SOC系统
b) SoC软硬件协同验证系统 c) 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 d) 自适应网络技术 e) 音视频编解码电路(AC3/AAC/H.264/AVS) f) 单片机
11/29
研究方向
三.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技术
• 中电集团 “神州”六号载 人航天工程先进个人
• 微细加工平台负责人 • 研究领域:
– 半导体功率器件 – 模拟集成电路 – 微细加工技术
5/29
王忆文教授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 曾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特
任副教授 • 多次赴硅谷与IC设计公司
合作 • 研究领域:
– 微系统技术 – SOC芯片设计 – 嵌入式系统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