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易考的几个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记忆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

记忆记忆(memory):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
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
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
通过再现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
各人记忆的快慢和准确、牢固、灵活的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识记(memorization):反复认识某一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
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以及其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是记忆的开端环节。
从有无预定目的和任务来看,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从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来看,又可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在一般情况下,识记的主要规律是:(1)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效果越好。
(2)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
(3)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4)识记所需时间,往往随材料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增加的时间量要比材料数量大得多。
识记效果依赖于材料的性质。
一般说来,意义材料优于无意义的材料;形象材料要优于抽象材料;课文优于难句。
随意识记(voluntary memorizing):亦称“有意识记”。
与“不随意识记”相对。
个体在识记目的明确,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借助一定意志努力的情况下发生的识记。
进行随意识记时,个体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把注意力专注在识记对象上,是一种艰苦的智力劳动。
其效果远优于不随意识记,在个体掌握系统知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不随意识记(involuntary memorizing):亦称“无意识记”。
与“随意识记”相对。
个体在没有识记目的,不使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情况下发生的识记。
文物保护考研常用名词解释汇总

1露点温度:在空气含水蒸气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度会上升,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候,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量达到饱和状态,即相对湿度达到100%,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湿度时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2结露现象:如果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因过饱和而凝成水珠,称为结露现象。
3触杀剂:通过昆虫的表皮特别是附节进入虫体,影响昆虫的正常神经传导,使其中毒而死。
4昆虫气门:气门开在昆虫体表,位于胸部腹部两侧,其上有调节开关的闭锁装置,环境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溶度对气门的开关起调节作用,是我们用熏蒸剂杀毒的关键。
5导热系数:截面积为1㎡,长度为1m的材料在其两端的温差相差一摄氏度,一小时内,从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传递的热量。
单位是K cal/m*h*℃6通风间层:墙面或者屋顶,通风间层即隔热屋顶,是将双层屋顶开设若干通风洞,使间层内外空气流通,从而及时排除间层部分热量,减少向库内传递热量或利用两层墙体间的空气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间层厚度一般在50mm 左右,但这种结构造价高。
7洛杉矶烟雾: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混合物,它由汽车的排放的尾气,在强烈的阳光辐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浅蓝色烟雾,这种光化学氧化剂主要部分是臭氧、有机醛类、过氧化乙酰硝酸酯的复合物。
因最先在洛杉矶发现,故以此命名。
8护腊层:它存在于昆虫体壁表皮层的上表皮层外侧,护腊层的主要成分是脂类、鞣化蛋白和蜡质,厚度不超过1-3微米,具有疏水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它是我们采用触杀剂杀虫的主要通道。
9荚膜和芽孢: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主要是由葡萄糖与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聚合物,也有含多肽与脂质的。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构造,称为芽胞。
10气溶胶:是以液态或者固态形式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常见的有硫酸和硫酸盐烟雾,硝酸和硝酸盐烟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常考名词解释: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
包括以下内容: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4、各种资源可以自由的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在部门间、地区间流动。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
生产一单位的某中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存在需要的三个前提条件:1、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蛛网模型:指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的动态模型。
其基本前提是本期消费量受本期价格影响,本期供给量既受上期价格影响,又影响下期价格的形成。
该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得出的规律。
指在一个家庭获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获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在假定其他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一簇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历年历史考研的名词解释

历年研究生考试的名词解释1.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是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和四弟,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绍兴和议:是中国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
宋朝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取得可一定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hui唯恐有碍对金和议,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拍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反对。
1141年双方达成和约。
3.亚罗号事件: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了“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一个借口,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4.《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1898年6月9日由清朝政府和英国在北京签订。
该条约中,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咀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
接接地陆地面积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借地水域较前扩大了四五十倍。
5.黄兴:1874——1916,汉族,原名是轸,改名兴,字克强,号庆午、竟武。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
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
1916年10月31日于上海去世。
著有《黄克强先生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刊行。
6.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8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考研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信用货币:指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规定一定的含金量并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与其他形态货币区别):1.部分黄金保证,以部分黄金、外汇等作为发行保证。
2.信用保证,通过信用渠道发行货币,以国家信用为支撑。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支付机制。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简称“币制”,主要包括规定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发行和流通程序、支付能力。
目的在于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地发挥各种职能。
无限法偿:指货币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无论支付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等,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收。
一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本位币(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主币特点:(1)自由铸造(2)无限法偿,即国家规定本位币拥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3)规定磨损公差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
(1)多采用较贱的金属制造(2)为不足值货币(3)辅币与本位币可以自由兑换(4)限制铸造,不足值货币铸造时产生铸币税(5)有限法偿,规定一次支付行为中支付的最高限额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下,白银为币材,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
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平行本位制:在这种本位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间的比价由金银的市场价值决定。
这种制度使得金银比价经常发生变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品价格体系的混乱。
双本位制:指金币和银币之间的比价由国家法律规定。
考研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
2、用阈下刺激刺激单个肌纤维,不能引起收缩;若用阈刺激就可引起收缩。
如果再加大刺激强度(即用阈上刺激)肌纤维的收缩幅度并不会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全或无”现象。
3、在理论上把刺激作用时间无限长时(一般只需超过1毫秒),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叫做基强度。
4、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作用时间,叫做利用时。
5、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就是刚刚引起反应的阈强度。
基强度是长时间刺激的阈强度。
厂用阈强度的倒数来表示兴奋性。
6、以两倍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作为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这一特定时间成为时值。
7、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
8、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的膜电位,称为静息电位。
9、在神经的一端进行刺激,膜电位就出现迅速而短暂的变化,这是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或峰电位。
10、动作电位包括一个上升相(除极相)和一个下降相(复极相),在峰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水平以前,膜的两侧的跨膜电位还经历一些微小而缓慢的变动,这称为后电位。
11、肌肉接受一个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12、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
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
13、肌肉在没有负重而又能自由所短的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缩短而张力没有改变,这种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当肌肉在两段被固定或负有不能拉起的重量的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可能缩短,只能产生张力。
这种长度没有改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14、前加负荷是指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已处于被拉长状态,也就是说前加负荷是肌肉在一定的初长度情况下进入收缩,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愈大,收缩力量也愈大,但当肌肉初长度增加到某种程度后肌力反而会下降;后加负荷是肌肉开始收缩后才遇到阻力或给予负荷,它不能增加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但能阻碍肌肉收缩时的缩短。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考研名词解释(9)

事件取样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of event-sampling):与“时间取样观察法”相对。
在自然情境下对预先确定的某种行为进行的观察与记录。
1914年由霍恩首先应用于儿童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
进行事件取样首先要明确界定所研究的行为与事件,其次要确定观察时间和地点,并确定需要记录的信息与记录方式。
事件取样观察法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研究多种行为,不受行为出现频率的限制,能够对研究结果进行因果分析,但可能造成行为样本的异质性,而且所获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时间取样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of time-sampling):与“事件取样观察法”相对。
为避免时间因素的影响,并使所得结果具有较大代表性,有选择地在某些不同的时间段内抽取几个等长时段,按同一方式对情境中被试的各种现象反应进行重复观察记录,而后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常用于社会行为发展研究。
由奥尔森在1929年研究学龄儿童神经质习惯时首次使用。
该法要求观察者对自然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事先确定观察的维度。
较之一般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观察目的明确,能有效控制观察内容和过程,保证观察的精确客观;省时省力,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数据和代表性行为样本;能提供量化数据。
其局限性在于只适用于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和外显行为,不能提供关于被试的详尽资料。
作品分析法(product analysis method):亦称“活动产品研究法”。
通过对个体的各种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自传、科学或艺术创作等)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与行为类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揭示人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事物的态度等。
作品分析法不仅研究作品本身,而且研究作品的产生过程,因为在作品产生过程中,人的心理行为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常用于个案研究或群体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调查法(investigative method):研究者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提问的方式,有计划地搜集被调查人的有关心理活动资料,借以分析和推测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考研金融学名词解释

考研金融学名词解释金融学是研究价值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
以下是金融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和储藏的手段。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主要包括现金、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
3、利率:利率是指借款或投资所支付的价格与本金之间的比率。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变量,影响着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4、股票:股票是公司发行的一种所有权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可以买卖交易,价格通常受供求关系和公司业绩等因素影响。
5、债券:债券是政府或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代表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
债券通常有固定的面值和利率,可以到期还本付息。
6、期货:期货是未来买卖某种商品或金融资产的合约。
期货合约的交割日期通常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价格通常受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等因素影响。
7、外汇:外汇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交换。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汇率通常受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等因素影响。
8、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和最小的损失。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方面。
9、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行业和地区,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投资组合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风险、收益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10、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指基于未来某个时间点的某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合约或凭证,如期权、期货合约等。
金融衍生品通常用于对冲风险或投机获利。
以上是金融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参与金融活动有重要意义。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易考的几个名词解释
榴辉岩
榴辉岩相的代表岩石,特征矿物组合为Omp + Gt,此外有含量不等的Q、Phn、Ky、Am、帘石和Rt等,不出现Pl。
原岩相当于玄武质岩石,块状构造。
Omp是Di-Ca-Ts-Jd-Ac的成分复杂的Cpx。
Gt是Alm-Pyr-Gro的成分复杂固溶体。
高、中、低温榴辉岩类 (Carswell, 1990)
1)低温榴辉岩:与蓝片岩伴生,成因与洋壳俯冲作用有关, 大洋俯冲带。
2)中温榴辉岩:与石榴石云母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伴生,大陆深俯冲的产物,大陆俯冲碰撞带。
3)高温榴辉岩:在深部来源的金伯利岩包体,形成深度大于150 km
麻粒岩
目前麻粒岩的定义和特征:
1)麻粒岩是麻粒岩相的特征岩石,在基性成分的岩石中出现含有Hy的矿物组合或者出现Gt+Di+Pl+Q的组合,在泥质和长英质成分的岩石中也常出现紫苏辉石,暗色矿物的含量应在85%以下。
2)可含有相当数量的Pl、Kf(常为条纹长石)、Gt或其他高温变质矿物(Sil、Crd)以及不等数量的Q,副矿物为金红石和钛铁矿,不出现榍石.
3)经常出现不等量的含水矿物如Am、Bi等,Am由于富铁和钛表现为橄榄绿色或棕色,Bi也因富镁和钛而显深棕色。
有时,麻粒岩中含水矿物的出现与退化变质有关。
4)结构方面不宜作具体规定,细、中、粗粒均可出现,但以中细粒为主,构造为块状、片麻状或条带状等。
变质相
一个变质相指一定的温度、压力区间内的一整套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它们在时、空上反复出现并密切伴生在一起,一个变质相内部, 其矿物组合和岩石总体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测的对应关系。
变质相系
每一个变质相相当于一定的温压范围,但在某一个变质地区和变质带中,其温压范围一般很宽,不能用一个变质相来代表,可能表示为一系列的变质相,这就是变质相系。
换句话说,在同一变质地带的不同空间上,由变质相系所表达
的峰期变质条件,在P-T图解上构成一条曲线,它们代表当时某种野外地热梯度,与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联系起来了。
糜棱岩
塑性变形形成的具有糜棱叶理(面理)构造的岩石,糜棱岩发育各种塑性变形和重结晶结构,如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带、晶内扭折、变形双晶、亚颗粒及核幔结构等,糜棱岩是韧性变形带的特征岩石。
进一步地,据基质含量可把糜棱岩分为初糜棱岩(基质10-50%)、糜棱岩(基质50-90%)和超糜棱岩(基质90-100%)。
变质作用的PTt轨迹
是指岩石从它的变质起点到被剥蚀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温度-压力变化历史。
变质带
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在区内呈带状有规律地分布,可划分出若干个变质强度带,通常称为变质带
斑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粒度明显不同,表现为某种较大的矿物颗粒分布在其他细小的矿物颗粒之中,大的为变斑晶,小的为基质。
斑状结构与斑状变晶结构的区别
斑状结构(岩浆岩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变质岩结构)
①斑晶比基质形成得早。
斑晶与基质同时形成。
②斑晶受到残余岩浆的改造,斑晶有溶蚀、暗化边等现象。
斑晶内常有基质矿物的包体,有时撑开基质矿物。
③由岩浆中先结晶的造岩矿物组成,如长石、角闪石、辉石、石英等。
由结晶力较大的特征变质矿物组成,如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红柱石、硬绿泥石等。
ACF图解
A=Al2O3+Fe2O3-(K2O+Na2O)
C=CaO-3.3P2O5
F=MgO+FeO+MnO
A’KF图解
A’ = Al2O3+Fe2O3-(Na2O+CaO)
K = K2O
F = FeO+MgO+MnO
接触变质作用
是伴随岩浆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局部变质现象,当岩浆侵入时,周围的岩石受侵入体所散发的热和挥发份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
这类变质作用以低压为特征,压力一般不超过0.2-0.3GPa。
根据变质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可进一步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
用两类,代表性岩石分别为角岩和矽卡岩。
热接触变质作用以高的地热梯度为特征,温度范围大致为300-800℃,有时达
到1000℃。
而压力很低,为0.02-0.3GPa。
角岩
角岩是热接触变质作用特有而且常见的岩石,肉眼下一般为致密均匀的块状构造,典型的角岩甚至连云母也不显定向。
斑状变晶结构、角岩结构或者花岗变晶结构等。
角岩类型主要包括:泥质角岩、长英质角岩和基性角岩等。
绿片岩
主要矿物为Ch+Ep+Act+Ab,以及含量不等的Q、Cc和Ms等,鳞片(纤状)粒
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原岩成分为基性火山岩和富铁质白云质泥灰岩等,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
蓝片岩
主要由钠质闪石组成的,具片状构造的蓝绿色片岩,是蓝片岩相的典型岩石。
蓝片岩相也称为蓝闪石片岩相,是Eskola提出的,认为是一个高压中温变质相。
Miyashiro把蓝片岩作为高压变质带和高压相系的标志,认为蓝片岩的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蓝片岩、蛇绿岩和混杂岩一起是确定板块缝合线的重要标志。
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岩石(母岩)在大气、水、生物、冰川等地质营力的作用下,使得岩石松散、破碎、分解的地质作用。
其产物为各种岩石碎屑、矿物碎屑、生物碎屑和溶解物质
风化作用方式: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作用
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
作用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变化、晶体生长、重力作用、生物的生活活动(人类活动)、水、冰及风的破坏作用
物理风化总趋势:使母岩崩解,产生不同尺度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
化学风化作用
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使其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主要影响因素:水、二氧化碳、有机酸等。
化学风化总趋势:不仅使母岩破碎,而且使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本质的改变,同时在表生条件下形成粘土物质、各种氧化物和化学沉淀物质如:各种粘土矿物,赤铁矿、褐铁矿、铝土矿、煫石(SiO2)等氧化物及碳酸盐矿物等。
风化作用的产物:
a 碎屑物质: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主要指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b 不溶残积物:母岩分解过程新生成的不溶物质,如粘土和氧化物等
c 溶解物质:以溶解状态被带走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