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精选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

二年级语文教案:唐诗宋词欣赏唐诗宋词欣赏引入:在我们的中华文化中,诗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地道文化,通过欣赏唐诗宋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并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一、目标1、学生能够欣赏唐诗宋词,并且理解其中的意义。

2、学生能够逐渐学会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方法1、整体呈现法2、比较法3、体验法三、教学重点1、理解唐诗宋词的主题及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1、整体欣赏唐诗宋词,老师在课堂上用PPT的形式或是教材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欣赏几首唐诗宋词,并且给学生讲解诗词内涵。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大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对唐诗宋词的情感体验。

2、选择性的比较法,老师可以选择不同作者的诗歌来进行比较,比较之间的异同,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辨别。

比较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唐诗宋词的体会和感受。

例如:杜甫和白居易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阿房宫殿锁烟尘,铁马金戈,乱相杀。

北风如刀,马蹄声碎。

大漠穷秋何处归。

逮虾蟆,上白菜,人人俱会做。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个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着同一件事物进行了描写,其中《登高》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而《长恨歌》则是在表达民族和国家的同时,更多是表达他的个人情感。

在欣赏两首不同的诗歌后,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己的时间,创作自己的唐诗宋词。

3、个体化体验法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和欣赏中,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让学生逐渐领会诗词的韵律感和美感,让他们呈现出自己的口语表现力。

五.结语在语文教育中,学习唐诗宋词欣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口语表现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和力量。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份《唐诗宋词选读的教案设计。

这份教案是为了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教授中国古典文学而设计的,需要注意的是,教案中的内容是经过几位中文教育专家反复审阅和修改后得出的。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2.理解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心情,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3.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诗词鉴赏,开阔审美视野。

二、教学内容:1.唐诗宋词的文学特点概述;2.几首代表性唐诗宋词的欣赏和鉴别;3.课堂小组阅读和诠释;4.自由创作、朗读和讨论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1.主题课堂概述:要听一段音乐欣赏来铺垫氛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古代诗人和现代人的生活区别,引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介绍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其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紧密联系;了解唐诗的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宋词的格律和韵律;学习唐诗宋词的写作方法。

3.品读代表性诗词:在教学课堂中由教师选择几首经典代表性唐诗宋词作为阅读素材,带领学生朗读,理解其内涵以及与时空背景的联系。

4.进行小组阅读和诠释: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阅读或欣赏诗歌,然后讨论自己的收获和理解,促使学生充分交流和学习。

5.自由创作,朗读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写一首自己的唐诗宋词,若有条件可组织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1.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功能;2.代表性诗词的欣赏和解读;3.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诗词创作。

五、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2.合作式学习3.讨论式教学4.创新式教学6.教学参考资料:1.《文学理论与批评》孙猛摘编2.《中国文学史》段保中撰写3.《唐宋诗词鉴赏辞典》中国文化出版社4.《唐诗宋词精选500例》沈令书等编总结: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案设计的内容,希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对唐诗宋词的教学。

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在幼儿园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情感和我国文化传统意识。

1.2 学生分析幼儿园学生处于3-6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1.3 教材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幼儿园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唐诗宋词作为其中的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的。

二、教学目的设置2.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感受其中的美和情感,掌握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宋词。

2.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并通过朗诵和表演等形式表达情感。

2.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包括其概念、特点和作用。

2)学习并掌握《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等优秀唐诗宋词。

3)通过故事、图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故事,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情感。

3.2 教学方法1)运用故事、图画等形式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唐诗宋词的意义和情感。

3)利用朗诵、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安排4.1 热身活动利用音乐、游戏等形式,调动幼儿的情感,为学习唐诗宋词做好铺垫。

4.2 主体教学按照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逐步进行唐诗宋词的讲解、学习和体验活动。

4.3 温故活动通过复习、小结等方式,巩固幼儿对唐诗宋词的学习成果,让其对唐诗宋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案标题: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选读唐诗宋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选读经典的唐诗宋词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静夜思》、《登鹳雀楼》、《水调歌头》等。

2. 学习诗词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3. 学习诗词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

4. 分析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并进行诗词鉴赏。

教学步骤:第一课:《静夜思》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夜晚的画作,引起学生对夜晚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静夜思》,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二课:《登鹳雀楼》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高楼的画作,引起学生对高楼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登鹳雀楼》,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三课:《水调歌头》的诵读和理解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江河的画作,引起学生对江河的思考。

2. 学习诗词:诵读《水调歌头》,解释生词和短语,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3. 分析诗词:讨论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和效果。

第四课:诗词创作1. 导入: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创作诗词: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自行创作一首唐诗宋词。

3. 分享和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进行诗词鉴赏和讨论。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

2. 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使学生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并能运用其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2. 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4. 诗歌创作方法的指导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 示例法:选取经典唐诗宋词作品进行示范性解读。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和创作活动。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2. 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5. 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选取的唐诗宋词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诗歌背诵数量及准确性。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新性。

教学资源:唐诗宋词选集、诗歌创作指导书籍、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唐诗宋词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2. 掌握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3. 欣赏和分析代表性唐诗宋词作品。

难点:1. 理解唐诗宋词的深层含义及其时代背景。

2. 诗歌创作方法的运用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导入新课,讲解唐诗宋词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第2周:讲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第3-4周:选取代表性的唐诗宋词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

第5-6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背诵活动。

第7-8周:讲解诗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八、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包括学生的发言、讨论、朗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诗歌背诵、创作等。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

唐诗宋词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背景。

2. 学会分析和理解唐诗宋词的内涵与艺术表达。

3. 掌握几首经典唐诗宋词,培养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唐诗宋词的发展背景和特点介绍。

2. 唐诗的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3. 宋词的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铺垫:老师可以通过介绍唐代和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和画作,让学生感受唐宋时代的氛围。

2. 了解唐诗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可以通过课件或手册向学生介绍唐诗的特点,如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经典唱和等。

然后选择几首经典的唐诗,如杜甫的《登高》、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了解宋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同样可以通过课件或手册向学生介绍宋词的特点,如咏史抒怀、咏物咏景等。

然后选择几首经典的宋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学生演唱与表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或宋词,进行演唱或表演。

可以鼓励学生自创曲调或舞蹈动作,以展示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5. 总结与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展示,对唐诗宋词进行总结和评价。

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的演唱与表演水平和创造力。

五、教学拓展:1.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进行创作和表达。

2. 组织学生进行唐诗词朗诵比赛或演出,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导入中国古代文学的其他领域,如古文、散文等,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唐诗宋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通过课堂的欣赏、分析和表演,进一步培养了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

2024唐诗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唐诗》。

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唐诗》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经典。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古代文学并掌握了一些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中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唐诗的特点和韵律,掌握常识和重要的唐诗诗句。

②能力目标:能够欣赏和背诵唐诗,能够运用唐诗知识进行文学解读。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唐诗,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学法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学习唐诗这个内容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唐诗的魅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学法是:阅读理解法,朗读演绎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经典的唐诗歌曲,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韵律和美感。

我还准备了一些唐诗的课文和解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的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

本着这个原则,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听一首著名的唐诗歌曲《静夜思》,并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对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

然后,我会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唐诗这个主题,并介绍一些唐诗的背景和特点。

环节二、学习古诗,欣赏文化。

在这个环节,我会选择一些经典的唐诗,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分析诗的韵律和意境。

我会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核心词语和典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的内涵。

环节三、背诵唐诗,演绎情感。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并进行朗读和演绎。

通过背诵和演绎唐诗,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和情感。

环节四、文学解读,抒发情感。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

唐诗宋词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2. 学习常见的唐诗宋词作品,并能背诵其中的经典之作;3. 掌握部分唐诗宋词的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4. 能够欣赏和赏析唐诗宋词的优美之处。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2. 名句赏析与背诵;3. 课堂活动设计与互动;4. 作品创作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唐诗宋词的背景与特点1.1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文人墨客众多,其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与文化人物。

1.2 唐诗的特点唐诗以短小精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为主要特点,以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社会思潮为主要题材。

1.3 宋词的特点宋词注重音乐感与韵味,形式上多为四行五言或七言绝句,内容上涉及爱情、友情、自然等广泛领域,以婉约清丽的风格著称。

二、名句赏析与背诵2.1 唐诗经典名句2.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黄鹤楼》)——作者:杜甫2.1.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静夜思》)——作者:李白2.2 宋词经典名句2.2.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者:杨慎2.2.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三、课堂活动设计与互动3.1 经典诗词接龙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唐诗宋词接龙游戏,提高学生对唐诗宋词的熟悉度与记忆力。

3.2 诗意画卡片制作学生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唐诗宋词创作诗意画卡片,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创作与表达4.1 创作一首唐诗或宋词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受,以唐诗或宋词的形式创作一首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4.2 唐诗宋词音乐朗诵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进行朗诵,并配以适当的音乐,展示作品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ei)江月。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无题”二首
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酒纯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宋,范仲淹诗--《有感》也叫《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断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绝:桃花二首
(一)千树红颜艳众芳,武陵溪水问渔郎:如何避得烦愁去?好与东君入醉乡。

(二)漫山红雨绕溪流,曾伴阮郎仙侣游。

作嫁年年等闲过,花随水逝使侬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唐代诗人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序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述林戴玉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如风,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