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5
中药化学试卷(自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试卷(自考本科)姓名年级学号得分一、是非题(每题0.5分,共10分)1、能够溶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成分,必定也能溶解于水中。
2、采用溶剂法提取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
3、酯苷是指一类具有α-羟睛结构的苷,属于O-苷。
4、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拼α-吡喃酮。
5、蒽醌苷类多具升华性。
6、蛋白质和酶都是水溶性成分,可以利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
7、小檗碱为季铵类生物碱,易溶于水。
8、皂苷易溶于水,可用丙酮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9、苷类性质叙述的错误项为A.一般能溶于水B.多具还原性C.多可被酶、酸水解D.均为固体10、强心苷类化合物都具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11、下列黄酮苷元有旋光性的是A.黄酮B.黄酮醇C.二氢黄酮D.查耳酮12、易溶于水的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13、氰苷是指一类具有α-羟睛结构的苷,属于O-苷。
14、香豆素苷类多具有芳香气味。
15、游离蒽醌的致泻作用强于蒽醌苷。
16、区别黄酮与黄酮醇可用四氢硼钠反应,黄酮醇显紫红色。
17、鞣质类化合物指的是能与蛋白质形成沉淀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18、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属于单萜类化合物。
19、强心苷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20、皂苷都具有羧基,常采用碱水法提取。
二、单选题(每题0.5分,共20分)1、下列成分均溶于醇,除了A 生物碱B 生物碱盐C 苷 E 多糖2、下述哪组溶剂,全部为亲水性溶剂A MeOH、Me2CO、EtOHB BuOH、Et2O、EtOHC EtOH、BuOH、Me2COD EtOAc、Pet、CHCl33、最难水解的苷类是A O-苷B S-苷C C-苷D N-苷4、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A 苯拼γ-吡喃酮B苯拼α-吡喃酮C苯拼β-吡喃酮D苯拼α-呋喃酮5、大黄素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呈黄色,羟基分布在A 一侧苯环上B 二侧苯环上C 1,4位上D 1,2位上6、四氢硼钠反应是用于鉴别A 二氢黄酮B 异黄酮C 黄酮醇D 查耳酮7、凝胶层析适于分离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亲水性成分D 分子量不同的成分 8、可用于区别糖和苷的检识反应有A α-萘酚试剂反应B 斐林试剂反应C 醋酸镁试剂反应D 双缩脲试剂反应 9、下列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荧光最显著的是A 7-羟基香豆素B 5-羟基香豆素C 6-羟基香豆素D 3-羟基香豆素 10、下列具有致泻作用的成分是A 番泻苷B 大黄素C 茜草素D 大黄酚11、黄酮类化合物加2%ZrOCl 2甲醇液显黄色,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黄色消退,该黄酮类化合物是A 3-OH 黄酮B 异黄酮C 5-OH 黄酮D 二氢黄酮 12、缩合鞣质的前体化合物是A 逆没食子酸B 黄烷醇C 花色素D 间苯二酚 13、下列化合物应属于A 双环单萜B 单环单萜C 环烯醚萜D 倍半萜14A 倍半萜、单萜B 芳香族化合物C 脂肪族化合物D A+B+C 15、强心苷的脱水反应,往往发生在A 酶解过程B 脱乙酰基过程C 强酸水解过程D 温和酸水解过程 16、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C 原子数目是A 25个B 27个C 30个D 35个 17、下列哪种中药中含有达玛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 A 甘草 B 柴胡 C 薯蓣 D 人参 18、具有何种结构生物碱碱性最强A 脂氮杂环B 芳氮杂环C 季铵类D 酰胺类 19、喹啉的结构是20、茚三酮反应为阳性的化合物是A 氨基酸B 树脂C 植物色素D 多糖 21、以乙醇作提取溶剂时,不能用A、回流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煎煮法 E、连续回流法22、聚酰胺在()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A、水B、丙酮C、乙醇D、氢氧化钠水溶液E、甲醇23、甲基麻黄碱的碱性弱于麻黄碱是因为A、吸电子诱导效应B、吸电子共轭效应C、供电子诱导效应D、氢键效应E、空间效应24、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A、苷键的构型B、苷中糖与糖的连接位置C、苷元与糖的连接位置D、苷元的结构E、苷的整体结构25、在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的核磁共振谱中,能确定苷键构型为β构型的端基H数据是A、δ:3.2B、δ:5.1 C J:8 HzD、J:3.5HzE、δ:3.2(1H,d.J=3.5Hz)26、香豆素的1H-NMR中,母核质子通常处于最低场的是:A H-3B H-4C H-5D H-6E H-727、能使二氢黄酮显红紫色的反应是A、锆盐—枸橼酸反应 B、盐酸—镁粉反应C、四氢硼钠反应D、乙酸镁反应E、硼酸反应28、在UV光谱中,峰带Ⅰ比峰带Ⅱ收强度弱得多的化合物是A、黄酮B、异黄酮 C、橙酮D、黄酮醇E、查耳酮29、萜类化合物是由下列何种物质衍生而来的A、氨基酸B、甲戊二羟酸C、苯丙素D、色原酮E、异戊二烯30、用分馏法分离单萜烯烃中的①三烯②二烯和③一烯时,馏出的先后为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D.③②① E.③①②31、水解后易发生氧化聚合而产生黑色沉淀的是A.强心苷B.环烯醚萜苷 C.黄酮苷D.皂昔 E.香豆素苷32、甾体皂苷的红外光谱中,在980(A),920(B),900(C),860(D)cm 附近有4个特征吸收峰,异螺旋甾烷型的特征是A、 A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B、 B吸收峰比c吸收峰强C、 C吸收峰比D吸收峰强D、 D吸收峰比A吸收峰强E 、C吸收峰比B吸收峰强33、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作用的化合物是A、20(S)—原人参二醇B、20(S)—原人参三醇C、18—αH型甘草次酸D、18—βH型甘草次酸E、柴胡皂苷a34、水解强心苷时,不使苷元发生变化,用酸的浓度为A、3%一5%B、0.02~-0,05ml/LC、10%~15%D.7%~11% E.30%以上35、洋地黄毒苷的UV最大吸收在O HOHO OO OOHHOA、275nmB、217~220nmC、 295~300nmD、320nmE、400nm以上36、从挥发油乙醚液中分离得到醛酮类成分,应加入A.Na2S04 B.1%HCl或H2SO4 C .GirardT或PD.丙二酸酐 E.2%NaOH37、黄酮的C7-OH与糖成苷后,将发生:A C-8向高场位移B C-7向高场移C C-10向高场位移D C-6向高场位移E C-7向低场位移38、属于人参中原生苷元的化合物是A、 20(S)—原人参二醇B、20(R)—原人参二醇C、 20(R)—原人参三醇D、人参二醇E、人参三醇39、强心苷第17位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显色反应不包括A、 Legal反应 B 、Salkowski反应 C、 Raymond反应D 、Baljet反应E 、Kedde反应40、从药材中依次提取极性不同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A.H2O→ EtOH→ EtOAc→ CHCl3→ PetB.EtOH→ EtOAc→ CHCl3→ Pet→ H2OC.EtOH→ Pet→ CHCl3→ EtOAc→ H2OD.Pet→ CHCl3→ EtOAc → EtOH→ H2OE.Pet→ EtOAc → CHCl3→ EtOH→ H2O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并对每组化合物用化学方法鉴别(每题1.5分,共15分)1、2、3、4、OH O OHCH3OH O OHCH35、O HOOHOH OHHOHOOHOH HOCH 3O3ORH O OOROHOHH OOO H OH7、8、9、10、四、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碱性大小,并说明理由(每题1.5分,共12分) 1、2、3、4、OHOHCH 3OOHOOOHOHO OOHHOOOH OOCH 36、7、8、五、比较Rf 值大小或洗脱顺序(每题2分,共6分)1、下列糖用纸色谱鉴定(展开剂为2,4,6—三甲基吡啶),Rf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L-鼠李糖,D —葡萄糖,D —葡萄糖醛酸 B 、L-鼠李糖,D 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C 、D-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L-鼠李糖D 、D-葡萄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E 、D-葡萄糖醛酸,D-葡萄糖,L-鼠李糖2、下列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硅胶吸附薄层上的Rf 值大小顺序为:O OHO O OHO HOO OHO glcOO OO(1)(2)(3)(4)3、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下列化合物,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水进行梯度洗脱,流出柱外的顺序是六、简答题(每题3分,共18分)1、 简述聚酰胺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原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考分析化学练习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分析化学(高起本)练习题1. (单选题)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那种导致系统误差? ( )(本题3.0分)A、滴定管的读数读错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砝码未经校正D、试样未经充分混匀2. (单选题)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改变时( )。
(本题3.0分)A、最大吸收波长改变,吸光度不变B、吸光度改变,透光率不变C、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吸光度改变D、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均改变3. (单选题) 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是( )(本题3.0分)A、Mn2+、MnO2、MnO42-B、MnO42-、MnO2、Mn2+C、MnO2、Mn2+、MnO4-D、MnO42-、Mn2+、MnO4-4. (单选题) 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本题3.0分)A、12.0045B、12.0;C、12.00;D、12.0045. (单选题) 下列污水水质指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本题3.0分)A、TOD>BOD u>COD cr>TOC>BOD5B、TOD>COD cr>BOD u>BOD5>TOCC、COD cr>TOD>BOD u>BOD5>TOCD、TOD>COD cr>BOD u>TOC>BOD56. (单选题) 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 )(本题3.0分)A、0.1g;B、0.2g;C、0.3g;D、0.4g;7.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本题3.0分)A、固体NaOH(G.R.)B、浓HCl(G.R.)C、固体K2Cr2O7(G.R.)D、固体Na2S2O3·5H2O(A .R.)8. (单选题) 某弱酸HA的Ka=1.0×10-5,则其0.1mol/L水溶液的pH 值为:( )(本题3.0分)A、 1.0;B、 2.0;C、 3.0;D、 3.5;9. (单选题) H2PO4 - 的共轭碱是( )(本题3.0分)A、H3PO4;B、HPO42-C、PO43-;D、OH-;10. (单选题) 在1mol/L HAc溶液中,欲使H+浓度增大,可采取下列何种方法?( )(本题3.0分)A、加水;B、加NaAc;C、加NaOH;D、加0.1mol/L HCl11. (单选题) 一般认为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的污水,其BOD5/COD值应大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T HCl/NaOH=0.01234g/mL是指()A. 1mLNaOH标准溶液可与0.01234克HCl完全作用B. 0.01234mLNaOH标准溶液可与1克HCl完全作用C. 1mLHCl标准溶液可与0.01234gNaOH完全作用D. 0.01234mLHCl标准溶液可与1gNaOH完全作用E. 以上均非标准溶液是()A. 不能直接配制的溶液B. 浓度已准确知道的溶液C. 浓度永远不变的溶液D. 当天配制、当天标定、当天使用的溶液E. 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下述关于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关系的正确论述是()A. 基准物质可以采用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B. 基准物质只能采用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C. 标准溶液可以用来标定基准物质准确配成的溶液D. 基准物质配成的标准溶液稳定性差在下列何种溶液中,高氯酸,盐酸,硫酸的强度有差异( )A.纯水 B.液氨 C.乙二胺 D.乙胺 E.醋酸下述各项,在水溶液中为两性物质的是( )A.HCl B.H2SO4 C. NH3·H2O D.NH4Ac E.NaOH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的那点称为()A. 等当点B.滴定终点C. 理论终点D. 化学计量点E. 突跃点对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的正确描述是()A.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9.7B.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8.7C.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5.7~8.7D.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7.7~9.7E.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10.7~12.7配制HCl 标准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 采用直接法配制B. 采用间接法配制C. 贮存于塑料瓶中D. 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E. 以上均非在不同pH 值溶液中,EDTA 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
在何种pH 值下,EDTA 主要以Y 4-形式存在? ( )A .pH =2B .pH =4C .pH =6D .pH =8E .pH =11影响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

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学以及中药药理学等多个领域。
考研题库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中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南中医中药化学考研题库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1. 中药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中药的药效成分B. 中药的炮制方法C. 中药的临床应用D. 中药的种植技术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A. 溶剂提取法B. 蒸馏法C. 热压法D.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3.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通常使用哪些技术?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1.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通常关注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药理作用。
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一般流程。
2. 阐述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中药化学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对中药临床应用的影响。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提取和分离某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2. 描述如何使用色谱技术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的练习,考生可以加深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考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编制。
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5

酸碱滴定法(一)判断题()1.pH值小于7的溶液(róngyè)一定是酸。
()2.在酸碱滴定法中,为保证化学计量(jìliàng)点附近相差0.1%,有0.2pH单位的变化(biànhuà)是指示剂法进行准确滴定的最低要求,因此,通常以C·K a≥10-8作为判断(pànduàn)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界限。
()3.在酸碱滴定法中,用强碱滴定强酸时,滴定突跃范围(fànwéi)越小,则滴定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4.对于多元酸,应首先看相邻两级K a的比值是否大于104,如果大于104,则能够准确地分步滴定。
()5.酸碱指示剂为有机弱酸或弱碱,且其酸式和碱式结构具有不同的颜色。
()6.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种弱酸时,若弱酸的K a愈大,则滴定突跃范围愈大。
()7.在酸碱滴定法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指示剂分子量的大小。
()8.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改变点而停止滴定,这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9.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中和反应(fǎnyìng)所生成的盐实质上是酸碱或两性物质。
()10.酸的浓度(nóngdù)并非酸的分析浓度。
()1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suān xìnɡ)溶液中必显酸式色。
()12.在相同浓度(nóngdù)的两种一元酸溶液中,它们的[H+]是相同(xiānɡ tónɡ)的。
()13.当Ka1/Ka2<104时,第一、二计量点形成的pH突跃才能分开。
()14.酸碱指示剂HIn,当pH≤pK HIn-1,只能见到HIn的酸式色。
()15.酸碱指示剂HIn,当pH≥pK HIn-1,只能见到In-的碱式色。
()16.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一般只要其变色范围部分处于滴定的pH 突跃范围内即可选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408一判断题1、液体试剂取样体积在0.1ml左右的分析属于微量分析法(√)2、若想取得大颗粒的晶型沉淀,应设法降低生成沉淀物的浓度,适当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3、陈化有利于减少后沉淀现象。
(×)4、滴定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5、Na2CO3可用于直接法配置成标准溶液(√)6、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主要是由分子中的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7、UV光谱又称振转光谱(×)8、甲基异丁酮是HCL和HCLO4的拉平性溶剂(×)9、不论是AgNO3固体,还是配置成的AgNo3溶液都应该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避光保存(√)10、AgNO3溶液滴定Nacl,可选用烙黑T指示剂。
(×)11、以EDTA为滴定剂的配位滴定应用最广的原因是其配位比简单(×)12、水硬化的测定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1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会影响反应的方向。
(√)14、紫外光谱的谱带较宽,原因是其为电子光谱,包括分子的转动与振动能及的跃迁。
(√)15、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硼酸。
(×)16、酸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本身受质子的能力大小有关,而且与溶剂受质子能力大小有关。
(√)17、石膏中CaSO4的测定常选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18、从本质上而言,质谱应属于波谱范畴(×)19、光谱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吸收最大,干扰最小。
”(√)20、红外光谱能给出各种不饱和集团的吸收带(√)二、单选题1、常见矿酸的区分性溶剂是dA水B甲醇C乙醇D冰醋酸E已氨2、银量法中散中指示剂法都不能在()溶液中进行aA 强碱B强酸性C弱酸D弱碱性E中性3下列方法中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是cA 酸碱滴定法B 配位滴定法C 永停滴定法D 氧化还原滴定法E 配位滴定发4、称取约0.5g德尔样品,采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取样量,该分析属于下列何种分析aA 常量B 半微量C 微量D 超微量E 痕量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恒重是指二次称量之差超过cA +-0.1mgB +-0.2mgC +-0.3mgD +-0.4mgE +-0.5mg6、沉淀重量法中,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的是dA 共沉淀B 沉淀有小的比表面积C 同离子效应D 配位效应7、下列化合物中能同时产生K1 R1 B三个吸收带的是aA 苯乙酮B苯乙醇C 苯酚D苯胺E 对苯二酚8、下列化合物在220—280nm范围内没有吸收的是dA乙酸乙酯B 乙酰胺C 乙酰氯D 乙醇E 苯甲醇9、光学分析法中,IgIo/It 称为bA 透光率 B吸收度 C 百分透过率 D 百分吸收度 E 消光度10、可见-分光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配对的两只吸收池透光度的差值应小于aA 0.5%B 1.0%C 1.5%D 2.0%E 2.5%11、 CCL4的振动自由度是cA 6B 7C 9D 10E 1512、 EDTA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dA H2YB H3YC H4YD YE HY13、水的硬度测定中常用的指示剂是cA酚酞B 铁铵矾C烙黑T D 淀粉E 甲基红14、用相关电位的电极电位课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但用它不能判断的是cA 氧化还原的方向B氧化还原的次序 C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D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序E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突跃的大小15、碘量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是cA K2Cr2O2B KMnO4C Na2S2O3D NaClE NaOH16、属于非光谱分析法的是cA UVB IRC X-rayD A ASE NMR17、复合光变成单色光的过程称为dA 散射B 折射C 衍射D色散E 激发18、每种元素气相状态原子的吸收光谱dA 只有一条谱线B 只有两条谱线C 只有来那个条共振吸收线D 有依稀诶诶特定波长的吸收谱线E以上均非19、下列哪个因素对于理论踏板高度没有影响bA调料的粒度B流速C 填料粒度的均匀程度D 色谱柱的柱长E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扩散情况20、要达到良好的分离度,适宜的K2一般为bA 1—1.5B 2—7C 8—9D 10—12E 13—15三多选题1、下列集团中属于助色团的有bdeA C=CB –NHR CC=OD-OHEC-N2、系统误差包括abcdA 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 仪器误差 D操作误差 E 过失误差3、下列特点哪些是沉淀重量法所具备的cdA操作繁琐费时 B分析周期长 C 可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D 适用于痕量组分的测定 E准确度高4、基准物质要具备abcdeA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B 性质要稳定 C纯度要高 D 分子量要大 E 易溶于适合的溶剂5、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包括abcdA分子结果的稳定性B 分子的取代效应C温度D 溶剂E 分子量的大小四填空题1、激发波长与荧光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2、色谱分离过程的原理可将色谱法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凝胶)3、重量分析法按其分离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挥发法 ) (萃取法)(沉淀法)(电解法)4、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优点是(方便)(配好即用)5、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酸碱反应是(两个酸碱对)相互作用,反应的结果是(个反应物转化为各自的共轭酸或者共轭碱)6、按照产生光谱的方式不同,光谱法可以分为(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拉曼光谱法)7、7可见分光孤独发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为两组分,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和(准确)(简便)(快速),其测定为两组分的相对误差一班为(2-5﹪)8 环己烷的不饱和度是( 1)9 荧光分光光度计由(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读出装置)组成10、固定相的选择,一般认为可以基于(相似相容)的原则五名词解释(参考课本)1、吸收光度法2、吸收度3、液固色谱法4、边缘效应5、助色团六问答题(参考课本简单的说个大概意思即可得分)1、什么是色谱法?简述色谱法的原理和分类及其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
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班级 学号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1、在以EDTA 为滴定剂的络合滴定中,都能降低主反应能力的一组副反应系数为( )。
A 、αY(H), αY(N),αM(L);B 、αY(H), αY(N),αMY ;C 、αY(N), αM(L),αMY ;D 、αY(H),αM(L),αMY 。
2、在EDTA 络合滴定中,使滴定突跃增大的一组因素是( )。
A 、C M 大,αY(H)小,αM(L)大,K MY 小; B 、C M 大,αM(L)小,K MY 大,αY(H) 小; C 、C M 大,αY(H)大, K MY 小,αM(L)小; D 、αY(H)小,αM(L)大,K MY 大,C M 小;3、以EDTA 为滴定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HY 络合物。
B 、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MOHY 络合物。
C 、不论形成MHY 或MOHY ,滴定反应进行的程度都将增大。
D 、不论溶液pH 值的大小,只形成MY 一种形式络合物。
4、在络合滴定中,有时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其原因为( )。
(M :待测离子;N :干扰离子;In :指示剂)A 、''NY MY K K >;B 、''NY MY K K <; C 、''MY MIn K K >; D 、''MY NIn K K >。
5、在用EDTA 测定Ca 2+、Mg 2+的含量时,消除少量Fe 3+、Al 3+干扰的下述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于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D、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6、在1 mol·L-1HCl介质中,滴定Fe2+ 最好的氧化-还原方法是()。
中医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用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电D. 金、木、水、土、风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四气”?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3. 中药中“四性”指的是?A. 酸、苦、甘、辛B. 寒、热、温、凉C. 酸、甜、苦、辣D. 咸、酸、苦、甘答案:B4. 中医认为“五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B. 肝C. 脾D. 胆5. 中医中“六腑”包括以下哪一项?A. 心包B. 三焦C. 膀胱D. 肾答案:B6. 中药的“五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酸B. 苦C. 咸D. 辣答案:D7. 中医认为“气血”中的“气”主要指的是?A. 氧气B. 呼吸C.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D. 食物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A. 任脉B. 督脉C. 心经D. 肝经答案:C9. 中医理论中“阴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阳C. 五行D. 六气答案:D10. 中医治疗疾病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手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________。
答案:精2. 中医中“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木生火、火生________、金生水。
答案:土3. 中药的“四气”中,具有温热性质的是________和热。
答案:温4. “五脏”中的“心”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君主之官”,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主血脉5. 中医理论中认为“六腑”中的“胆”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贮存和排泄胆汁6. 中药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酸7. 中医理论中“气血”中的“血”主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营养全身的红色液体8. “经络”中的“任脉”位于人体的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滴定法(一)判断题()1.pH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2.在酸碱滴定法中,为保证化学计量点附近相差0.1%,有0.2pH单位的变化是指示剂法进行准确滴定的最低要求,因此,通常以C·K a≥10-8作为判断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界限。
()3.在酸碱滴定法中,用强碱滴定强酸时,滴定突跃范围越小,则滴定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4.对于多元酸,应首先看相邻两级K a的比值是否大于104,如果大于104,则能够准确地分步滴定。
()5.酸碱指示剂为有机弱酸或弱碱,且其酸式和碱式结构具有不同的颜色。
()6.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种弱酸时,若弱酸的K a愈大,则滴定突跃范围愈大。
()7.在酸碱滴定法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指示剂分子量的大小。
()8.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改变点而停止滴定,这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9.按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中和反应所生成的盐实质上是酸碱或两性物质。
()10.酸的浓度并非酸的分析浓度。
()1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必显酸式色。
()12.在相同浓度的两种一元酸溶液中,它们的[H+]是相同的。
()13.当Ka1/Ka2<104时,第一、二计量点形成的pH突跃才能分开。
()14.酸碱指示剂HIn,当pH≤pK HIn-1,只能见到HIn的酸式色。
()15.酸碱指示剂HIn,当pH≥pK HIn-1,只能见到In-的碱式色。
()16.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一般只要其变色范围部分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即可选用。
()17.酸碱溶液愈浓,滴定曲线的pH突跃范围愈窄,所以对指示剂的选择不利。
()18.pH=pK HIn±1是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通式。
()19.弱酸的离解常数愈小,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愈大。
()20.某溶液加甲基橙指示剂显黄色,则此溶液必为碱性。
()21.H2C2O4·2H2O可作为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
()22.NaOH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
()23.pH=5.5时,含甲基橙指示剂的溶液呈红色。
()24.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硼酸。
(二)单选题1. 下列有关质子理论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B.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C.物质的酸碱性是固定不变的D.酸碱在溶剂中离解时,溶剂也参加反应E.酸碱反应总是由较强酸碱向生成较弱酸碱的方向进行2. 质子平衡又称()A. 质量平衡B. 物料平衡C. 电荷平衡D. 质子条件E. 中性平衡3.酚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的pH值是()A. 3.45B. 8.0C. 9.1D. 10.0E. 10.14.可以选用碱管盛装的溶液是()A. HClB. HAcC. NaOHD. KMnO4E. Na2S2O35.下列溶液中,[H+]最大的是()A. 0.03mol/LH2SO4B. 1mol/LHAcC. 0.04mol/LHClD. 1mol/LNH4NO3E. 0.02mol/LHCOOH6. 溶液中溶解酸的总浓度,是指()A.酸的分析浓度B.酸度C. pH值D.离解酸的浓度E.未离解酸的浓度7. 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H3PO4溶液出现的计量点个数为( )A. 1B. 2C. 3D. 4E. 58.甲基橙指示剂的pK HIn是()A. 2.52B. 3.1C. 3.45D. 3.52E. 9.19.0.1mol/L的NaOH滴定0.1mol/L的HCl溶液,其突跃范围是( )A. 3.3~9.7B. 4.3~9.7C. 2.3~10.7D. 5.3~8.7E. 6.3~7.7 10.中性规则即()A. 质子条件B. 电荷平衡C. 质子平衡D. 质量平衡E. 物料平衡11.滴定误差即()A. 正误差B. 负误差C. 终点误差D. 偶然误差E. 随机误差12.在一定范围内,酸碱溶液的浓度越浓,则指示剂的选择()A. 越不方便B. 越方便C. 无影响D. 不确定E. 以上均非13.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的那点称为()A. 等当点B.滴定终点C. 理论终点D. 化学计量点E. 突跃点14. 对酸碱指示剂的正确描述是()A. 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处于pH突跃范围之内的可以选用B. 被滴定酸碱的摩尔质量越大,指示剂选择越方便C. 被滴定酸碱的浓度越稀,指示剂选择越方便D. 被滴定酸碱的强度越小,指示剂选择越方便E. 以上均非15. 对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的正确描述是()A.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9.7B.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8.7C.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5.7~8.7D.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7.7~9.7E.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10.7~12.716. 配制HCl标准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 采用直接法配制B. 采用间接法配制C. 贮存于塑料瓶中D. 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E. 以上均非(三)多选题1. 可以选用碱式滴定管盛装的溶液是()A HClB HAcC NaOHD KMnO4E Na2S2O32. 下述溶液中,均可使用酸式滴定管盛装()A. 酸性溶液B. 中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有色溶液E. 氧化性溶液3.下述各项,均为使用容量瓶的正确操作()A.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B. 固体物质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再转移至容量瓶中C. 先加溶剂至容积的2/3,混匀,再继续滴加至刻度线D. 可以在容量瓶上放一干净漏斗,将已称好的样品倒入漏斗中E. 配制好的碱性溶液可以长久储存在容量瓶中4. 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组分的总浓度应等于各有关组分平衡浓度之和,即()A. 质子平衡B. 电荷平衡C. 质量平衡D. 物料平衡E. 离子平衡5.按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中和反应所生成的盐实质是()A. 酸B. 碱C. 两性物质D. 中性物质E. 水解物质6.标定碱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A. 草酸B. 苯甲酸C. 氨基磺酸D. 邻苯二甲酸氢钾E. 碳酸钠7.甲基橙指示剂显酸色时的pH值有()A. 2.1B. 3.1C. 4.4D. 5.1E. 6.18.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A. pH=pK HIn+1B. pH =pK HIn-1C. pH=pK HIn±1D. pH=pK HInE. pK HIn=pH±19.影响计量点附近pH突跃大小的因素是()A. 被滴酸的强度B. 弱酸的离解常数C. 溶液的浓度D. 被滴碱的强度E. 弱碱的离解常数10. 下列关于混合指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颜色互补的原理B. 可增大指示剂的用量C. 适用于滴定突跃范围小的滴定D. 颜色变化敏锐E. 缩小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1.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物质是()A. 甲基红B. 铬黑TC. 酚酞D. 淀粉E. 铬酸钾12.下列关于强酸滴定弱碱的叙述,正确的是()A. 滴定终点时,溶液一定呈中性B. 滴定终点时,溶液一定呈碱性C. 弱碱的K b越小,突跃范围越小D. 宜选用在酸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E. 宜选用在碱性区域变色的指示剂(五)名词解释1.酸碱滴定法:在水溶液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称为酸碱滴定法。
2.酸和碱:根据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所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是碱。
3.共轭酸碱对:酸(HA)给出质子后,所余部分即是该酸的共轭碱(A-),碱(A-)接受质子后,即形成该碱的共轭酸(HA),HA 和A-称为共轭酸碱对。
4.两性物质:在溶液中既起酸作用(可给出质子),又起碱作用(可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5.酸的分析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解酸的总浓度(包括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和为离解的酸的浓度),通常用C 表示。
6.酸碱滴定曲线:在酸碱滴定法中,以滴定剂加入量(VmL )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 值为纵坐标作图,所得到pH-V 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
7.滴定突跃范围:酸碱滴定法中,在化学计量点前后,由于pH 值的突然改变而产生滴定突跃,其突跃所在的pH 范围称为pH 突跃范围,或滴定突跃范围。
8.滴定误差:由于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点不恰好在化学计量点,从而使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合引起的误差,称为滴定终点误差,也叫滴定误差。
(五)简答题1.何谓酸碱指示剂?其变色原理、变色范围是什么?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什么?指示剂的用量对终点有何影响?2.酸碱质子理论对酸碱是如何定义的?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有人说:“酸碱滴定法,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一定等于7”,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滴定突跃范围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有何作用?4.混合指示剂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5.强碱滴定强酸及强碱滴定弱酸,其滴定曲线有何区别?(六)计算题1.用硼砂(Na 2B 4O 7·10H 2O )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
称取硼砂0.5722g ,溶于水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以HCl 溶液滴定,消耗HCl 25.30mL ,计算HCl 溶液的浓度,如欲将其浓度改变为0.1000mol/L ,问需将此酸1000mL 稀释到多少mL ? 2.有一含Na 2CO 3的NaOH 药品1.179g ,用0.3000mol/L 的HCl 滴定至酚酞终点,耗去酸48.16mL ,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耗去酸24.08mL ,试计算NaOH 和Na 2CO 3的百分含量。
3.用0.2000mol/L 的HCl 完全与下列物质反应时,各需多少毫升HCl ?(1)0.2000g 纯Na 2CO 3molg M O H O B Na /37.381274210=⋅(2)0.2000g 含70% CaO 的物质4.有一含纯Na 2CO 3及纯K 2CO 3的试样,取此试样1.000g ,溶于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时计耗去0.5000mol/L 的HCl 30.00mL ,试计算试样中Na 2CO 3及K 2CO 3的百分含量。
5.精称某草酸试样5.0000g ,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50.00mL ,取25.00mL ,以0.5000mol/L NaOH15.00mL 滴定至酚酞指示剂显微红色,计算H 2C 2O 4·2H 2O 的百分含量。
三、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18. × 19. × 20. ×21.√ 22. × 23. × 24. ×(二)单选题1. C2. D3. C 4.C 5.A 6.A 7.B 8.C 9.B 10.B11.C 12.B 13.B 14.A 15.D 16. B (三)多选题1.CE 2.ABDE 3.ABCD 4.CD 5.ABC 6.AD 7.AB 8. CE9. BCE 10. ACDE 11. ABC 12. CD(六)简答题1.答:随溶液pH 值改变而呈现出颜色变化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