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计算法则2018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1-6 年级所有知识点、计算公式、简便运算知识汇总小学奥数2018-08-25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 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

0 和 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 1,最小的自然数是 0。

三、零上 4 摄氏度记作+4℃;零下 4 摄氏度记作-4 ℃。

“ +4”读作正四。

“ -4”读作负四。

+4 也可以写成 4。

四、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 万”或“ 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 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 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 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2018-2019年度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

2018-2019年度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

加减法的验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学会验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并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过程与方法:通过判断具体情境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有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意识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课件2)师: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去买过东西呢?生:有。

师:在买东西的时候要给钱,找钱,那你是怎么知道售货员阿姨算的是对的呢?大家看到ppt,上面的小女孩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学学怎么知道算的对吗?(二)探索新知(课件3)师:如图,买一套科普丛书和一套中外童话,小女孩应付多少钱?售货员阿姨算的对吗?大家先帮她列一下算式。

生:118+138。

师:没错,那现在我们找个同学帮她算一下吧。

指名学生上台演示计算,其他同学台下算。

(课件3)教师与全班讲评该学生的计算过程。

师:再算一遍可以检验一下之前算的对不对,但是万一出现同样的错误呢,大家有没有其他的验算方法?生: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所以可以用减法验算。

(课件4)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利用这个等式,可以用减法来验算加法算式的对错。

比如用256减去118,同样地请一位同学上来计算。

(课件4) 教师与全班讲评该学生的计算过程。

师:那用减法还可以怎么验算118+138=256呢?生:还可以用256减去138。

师:对的,用减法验算的时候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任何一个加数。

(课件5)师:好了,我们知道小女孩要给售货员阿姨256元,她给了阿姨300元,阿姨找回了44元了,找回的钱数对吗?同样地先看看怎么列式。

生:300-256。

师:对的,我们先来算一下这个算式得数吧。

指名一名学生上台做,其余台下做。

小学数学算术法

小学数学算术法

小学数学算术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而算术法则是数学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各种算术法则,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逐渐深入学习各种数学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学习的一些常见算术法。

加法加法是小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算术法之一。

通过学习加法,学生可以掌握数的增加规律,培养他们对数的理解和计算的能力。

例如,当我们计算“3 + 5”时,可以从数轴上的3开始,向右移动5个单位,最终落在8这个数上,这就是加法的基本思想。

在学习加法时,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掌握进位的概念,以及通过加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减法减法是小学生在学习算术法时需要掌握的另一项基本运算。

通过减法,学生可以理解数的减少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当我们计算“7 - 4”时,可以从数轴上的7开始,向左移动4个单位,最终得到3这个数,这就是减法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减法时,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理解借位的概念,以及通过减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乘法乘法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另一种重要算术法。

通过学习乘法,学生可以理解数的倍增规律,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的结构感。

例如,当我们计算“4 × 3”时,实际上是将4这个数重复相加3次,最终得到12这个数,这就是乘法的基本思想。

在学习乘法时,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表,理解倍数和被乘数的关系,以及通过乘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除法除法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掌握的另一项基本算术法。

通过学习除法,学生可以理解数的分配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当我们计算“8 ÷ 2”时,实际上是将8这个数平均分成2份,最终得到4这个数,这就是除法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除法时,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掌握余数和商的概念,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以及通过除法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技巧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技巧

第3站日期计算(二)
知识糖果屋
确定天数-确定周期-计算-确定结果
例题精品铺、习题游乐园
例1、2019年的10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70周岁生日,这天是星期二,这个月的25日是星期几?
练习、2018年7月6日是星期五,7月28日是星期几?
例2、2019年10月1日是星期二,11月1日是星期几?练习、2017年2月14日是星期二,3月14日是星期几?
例3、2017年1月27日是除夕夜,这天是星期五,5月27日是星期几?练习、今天是4月1日,星期三,6月1日是星期几?
例4、2018年2月1日是星期五,那么,2019年2月1日是星期几?
练习、2019年11月22日是星期五,你能预测2020年的11月22日是星期几吗?
脑力研究所
小青的生日在第三季度里的小月,而且是这个月的倒数第八天,小青
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小平的生日比小青的生日早10天,小平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真题演练
2019年10月1日是星期二,这个月共有几个星期三?
秘籍图书馆
1、一星期的天数是7天
2、总天数÷周期=周期个数…剩下的天数
3、涉及2月份,注意区分平年闰年
作业加油站
1、1999年4月1日是星期六,这个月的28号是星期几?
2、某年5月13日是星期六,算一算6月13日是星期几?
3、某年的5月13日是星期六,算一算8月13日是星期几?
4、1992年2月15日是星期六,那么1993年的2月15日是星期几?。

小学1-6年级数学常用计算公式

小学1-6年级数学常用计算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a+b+c=a+c+b√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a×b×c=a×c×b√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除法分配律:(a+b)÷c=a÷c+b÷c√减法性质:a-b-c=a-(b+c)√除法性质:a÷b÷c=a÷(b×c)√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²√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直径=半径×2 公式:d=2r√半径=直径÷2 公式:r=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公式: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公式:S=πr²√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³公式:V=a³√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上下两底面圆的面积公式:S圆柱=Ch+2S圆=2πrh+2πr=2π(r+h)√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人教新课标(2018秋) (共11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时间的计算
复习旧知
指出钟面上的秒针。
1分=〔60〕秒
情境导入
1分钟有多长。
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写些什 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可以阅读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看 5-10个精彩的广告短片,跑200米, 一分钟算出18道口算,一分钟140步, 一分钟写词语10个。
自主探究
2时=〔 120 〕分
学以致用
公用电话的营业时间: 早9:00开门 晚8:00关门。
现在才8:40,我还要 等多久才开门呢?
9时-8时40分=20分
答:还要等20分开门。
总结提升
1时=60分。 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作业设计
课本6页 练习一 第3、4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谢谢观看
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
60秒=〔 1 〕分
1分40=〔 100〕秒
自主探究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主探究
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写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问题 60秒=〔 〕分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1分40=〔 〕秒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做写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7答:3:0过小1明5分从钟家就走是到7学:4校5,用解了答15正分确钟。。
可小以明直 从接家数走一到数学从校用7:3了0到多7长:4时5分间针。走了多少分。
6答0:秒小=〔明从家〕走分到学校用了15分钟。
现2时在=才〔8:40,〕我分还要 现在才8:40,我还要
1小时明=从60家分走,到2时学是校2用个了60多分长。时间?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超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

六大类+30种具体简便运算一、连加的简便运算。

(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凑整)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和为整数。

(在计算时,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两个数的和为整数的特征:个位相加为10,十位相加为9,百位相加为9,以此类推。

例题:二、连减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例题:②28+56+144=28+(56+144)=28+200=228①317+256+683=317+683+256=(317+683)+256=1000+256=1256568-345-155=568-(345+155)=568-500=68378-88-278=378-278-88=100-88=12791-(391+255)=791-391-255=400-255=145三、加减混合简便运算(依据: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减括号):例题:四、连乘的简便运算(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要点:看交换(或结合)后,是否有两个数的乘积为整数。

记住常考的乘积为整数的算式:25×4=100125×8=100025×8=200625×16=10000 142+50-22=142-22+50=120+50=17458+239-139=458+(239-139)=458+100=558458-239+139=458-(239-139)=458-100=358247+(153-99)=247+153-99=400-99=301476-(276-196)=476-276+196=200+196=396459+199=459+(200-1)=459+200-1=659-1=658668-99=668-(100-1)=668-100+1=568+1=569例题:例题:例题:五、连除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25×27×4=25×4×27=100×27=270019×8×125=19×(8×125)=19×1000=190001500÷25÷40=1500÷(25×4)=1500÷100=15125×88=125(8×11)=125×8×11=1000×11=110001000÷(125×2)=1000÷125÷2=8÷2=4125×88=(125×8)×(88÷8)=1000×11=11000例题:例题:五、乘除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例题:例题(加括号):例题(去括号):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简便运算6×100÷25=6×(100÷25)=6×4=24250÷100×4=250÷(100÷4)=250÷25=102500÷4÷25=2500÷25÷4=100÷4=25625÷125=(625÷25)÷(125÷25)=25÷5=51000×9÷125=1000÷125×9=8×9=72125×(8÷50)=125×8÷50=1000÷50=2036÷(9÷7)=36÷9×7=4×7=28例题:例题:例题:例题:注意: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和或差不能简便运算。

2018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全解读)

2018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全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的计算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法则:
(1)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整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混合运算法则: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种括号的从小到大计算。

6、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7、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8、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1)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0、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1) 同分母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3)短除法:用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除数的积是最大公因数;用公有的质因数去除除,除到两两互质,除数和商的
积是最小公倍数。

11、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2、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1)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1)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1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1)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6、解方程的依据和方法:
(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式),等式不变。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等式不变。

加法:两边同时减已知加数
减法:两边同时加减数
乘法:两边同时除以已知因数除法:两边同时乘除数
(2)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2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3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4、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7、解比例的依据和方法: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就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8、运算定律及性质: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③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④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xb=bxa
⑤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xb)xc=axbxc)
⑥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x(b+c)=axb+axc
⑦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