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

合集下载

矿区各类岩性描述

矿区各类岩性描述

矿区各类岩性描述矿区各类岩性特征简述(仅供参考)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1、白云质灰岩:白云石是组成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多见灰色、灰白色,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

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

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方解石含量达到75-50%,白云石含量达到25%-50%)。

2、泥灰岩:通常指由粉砂及泥级碳酸盐与粘土矿物混合组成的一种松、软、易碎的较新的沉积岩。

常呈灰、黄、绿等色,也有深色的,,泥状结构,纹层状构造。

按重量碳酸盐成分占30~70%,粘土矿物达到25%-50%,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文石少见,菱铁矿更少。

粘土矿物有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不常见。

副组分有石英、海绿石、长石、磷灰石族、铁矿物、有机质等。

有时全无陆源碎屑。

显微镜下可见方解石,为碎屑状。

海相的常有有孔虫壳及颗石碎片。

细密,宏观上一般不显层理,成岩后可呈次贝壳状断口。

分布广泛的海相泥灰岩常含原地生成的化石和微体化石的残体,说明其沉积于安静海盆,有些还远离大河入海口。

与三角洲有关的从其中生物来看,水深不大。

湖相的属安静浅水环境产物。

可作水泥辅料及土壤肥料。

3、灰岩:一种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灰色,灰、灰白色、灰黑色、硬度不大与稀盐酸有反应,石灰岩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构造分类一般有鲕状构造、竹叶状、团块状构造等,矿物成分多以方解石为主含量达到95%以上。

按石灰岩的类型可分为:颗粒石灰岩常成浅灰色至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或者块状,岩石中颗粒含量大于50%,颗粒可以是生物碎屑、内碎屑、鲕粒、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粒径最大可到漂砾级,最小可到粉屑级。

他们的填隙物可以使灰泥杂基或是亮晶胶结物,或两者均有。

(冶金行业)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

(冶金行业)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

(冶金行业)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和描述壹矿石分类的方法矿石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1.按矿石中有有用矿物的工业性能可分为金属矿石(如铁矿石、铜矿石、钼矿石等)和非金属矿石(如萤石矿石、石棉矿石等)。

2.按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或金属元素的多少可分为简单矿石(如钨矿石、汞矿石等)和综合矿石(如铅锌矿石、钨锡矿石等)。

3.按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的多少可分为贫矿石(如条带状贫磁铁矿矿石,含铁30%左右)和富矿石(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含铁60%左右)。

4.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可分为致密块状矿石、浸染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角砾状矿石等等。

5.按矿石受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原生矿石、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

二常见的矿石结构构造壹)矿石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块状构造;有用矿物含量占80%之上,矿物集合体为不定形状、分布无方向性且结合紧密,无空洞。

块状构造massivestructure由磁铁矿和钛铁矿(含量>80%)及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矿物集合体致密无空洞,分布无方向性。

2、浸染状构造:在脉石矿物基质中有30%以下矿石矿物集合体,粒径壹般小于0.5cm,它们呈星点状较均匀地散布于矿石中。

当矿石矿物含量大于30%时称稠密浸染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disseminatedstructure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壹般<0.3cm,含量少,壹般<30%,呈星散状较均匀的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3、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集合体呈近等轴状斑点,斑点大小较均匀,粒径多数可达0.5cm,分布较均匀且无方向性称斑点状构造。

当斑点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壹,且分布不均匀时,称斑杂状构造。

斑点状构造辉钼矿集合体(<0.3cm)呈近等粒状斑点,沿矽卡岩的孔隙、微裂隙呈稀疏星散状分布4、条带状构造:由不同成分或成分相同而颜色不同、或结构不同的矿物集合体在壹个方向,彼此相间分布构成条带。

铁矿石的分类

铁矿石的分类

铁矿石的分类按照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和采、选、冶及工艺流程等特点,可将铁矿石分为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两大类。

1.自然类型1)根据含铁矿物种类可分为:磁铁矿石、赤铁矿石、假象或半假象赤铁矿石、钒钛磁铁矿石、褐铁矿石、菱铁矿石以及由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含铁矿物组成的混合矿石。

2)按有害杂质(S、P、Cu、Pb、Zn、V、Ti、Co、Ni、Sn、F、As)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硫铁矿石、低硫铁矿石、高磷铁矿石、低磷铁矿石等。

3)按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矿石、网脉浸染状矿石、条纹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以及鲕状、豆状、肾状、蜂窝状、粉状、土状矿石等。

4)按脉石矿物可分为石英型、闪石型、辉石型、斜长石型、绢云母绿泥石型、夕卡岩型、阳起石型、蛇纹石型、铁白云石型和碧玉型铁矿石等。

2.工业类型1)工业上能利用的铁矿石,即表内铁矿石,包括炼钢用铁矿石、炼铁用铁矿石、需选铁矿石。

2)工业上暂不能利用的铁矿石,即表外铁矿石,矿石含铁量介于最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

物铁矿物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铁矿物和含铁矿物约300余种,其中常见的有170余种。

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钛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

1.磁铁矿FeO 31.03%,Fe2O3 68.97%或含Fe 72.2%,O 27.6%,等轴晶系。

单晶体常呈八面体,较少呈菱形十二面体。

在菱形十二面体面上,长对角线方向常现条纹。

集合体多呈致密块状和粒状。

颜色为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5.5~6.5。

比重4.9~5.2。

具强磁性。

磁铁矿中常有相当数量的Ti4+以类质同象代替Fe3+,还伴随有Mg2+和V3+等相应地代替Fe2+和Fe3+,因而形成一些矿物亚种,即:(1)钛磁铁矿 Fe2+(2+x)Fe3+(2-2x)TixO4(0<x<1),含TiO212%~16%。

常温下,钛从其中分离成板状和柱状的钛铁矿及布纹状的钛铁晶石。

矿产地质学基本知识

矿产地质学基本知识

矿产地质学基本知识一、矿产分类矿产根据其性质和主要工业用途可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可燃有机矿主和地下水资源四类。

(一)、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按工业用途分为:1、黑色金属:包括铁、锰、铬、钒、钛等。

2、有色金属: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锑、汞等。

3、轻金属:铝、镁等(可归入有色金属)。

4、贵金属:金、银、铂、钌、铑、钯、锇、铱等。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等。

6、稀有金属:钽、铌、锂、铍、锆、铯、铷、锶等。

7、分散金属:锗、镓、铟、铊、铪、铼、镉、钪、硒、碲等。

8、稀土金属:包括原子序数39和57〜71的16个元素。

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和共生关系,可分为二类:1 )、轻稀土金属(铈族元素):包括镧、铈、镨、钕、钷(人造元素)、钐、铕等。

2)、重稀土金属(钇族元素):包括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

(二)、非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按工业用途可分为:1 、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等。

2、化工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等。

3、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萤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6、建筑及水泥原料:如砂岩、砾岩、浮石、白垩、石灰岩、石膏、花岗岩、珍珠岩和松脂岩等。

7、宝石及工艺美术原料:如硬玉、软玉、玛瑙、水晶、蔷薇辉石、绿松石、琥珀、叶腊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和绿柱石等。

(三)、可燃有机矿产是指能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按其产状可分为三类:1、固体的:如煤、油页岩、石煤、地蜡、地沥青等。

2、液体的:如石油。

3、气体的:如天然气。

(四)、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饮用水、技术用水、矿泉医疗水、地下热水、有用元素达到提取标准的各种盐卤水等。

二、矿床的基本知识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矿石性质

矿石性质

矿石性质1、矿石类型按含矿岩性及蚀变程度,矿石可划分为下列类型:红铁硅化岩型金矿石、红铁硅化碳酸盐岩型金矿石、硅化花岗闪长岩型金矿石、角闪岩型金矿石。

矿石工业类型为赤铁矿富硅低硫型金矿石。

矿石氧化率在79%以上,为氧化矿石。

较致密的硅化灰岩矿石氧化率为37-59%。

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主要为隐晶——显微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变余斑状结构,次为交代碎裂——角砾结构、角砾胶状结构及交代凝灰结构。

主要为斑点状结构、致密块状结构、浸染状结构,次为角砾状、多空状、似层状及流动状构造。

3、矿石组成该矿物组成比较简单,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较少,不足矿物总量的5%。

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其次为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砷黄铁矿、黄铜矿、白铅矿、菱铁矿、铜蓝等。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次为角闪石、云母类、粘土类、炭质等。

各矿物含量见下表。

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关系褐铁矿:褐铁矿为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约占矿物总量的4.3%,主要呈脉状、网脉状嵌布于脉石裂隙间、粒间,部分呈斑状嵌布于脉石中,褐铁矿为本矿石中的主要载金矿物。

黄铁矿、白铁矿、砷黄铁矿:本矿石中残留的金属硫化物,主要嵌布于石英粒间或被石英包裹,粒度细小,以半自型、他型粒状为主,脉石裂隙及碳酸盐中未见。

方铅矿、闪锌矿:亦为矿石中残存的金属硫化物,主要嵌布于石英粒间或为石英包裹,以他型粒状为主,粒度细小,脉石裂隙及碳酸盐中未见。

5、金的赋存状态自然金的嵌布特征:自然金以不规则粒状为主,粒度细小,主要嵌布于褐铁矿裂隙粒间及脉石中。

嵌布于褐铁矿、褐铁矿裂隙粒间和褐铁矿与脉石之间的自然金。

约占总金的51.9%,其中以嵌布于褐铁矿粒间裂隙及孔洞中为主。

分别占总金的24.3%和24.5%,部分嵌布于褐铁矿与长石、石英及碳酸盐之间。

与褐铁矿有关的自然金粒度明显较粗,边界线相对平滑,较易解离暴露。

脉石中以石英、长石为主要载金矿物,其次为碳酸盐矿物。

嵌布于石英、长石裂隙间的自然金占总金的16.3%;嵌布于石英与碳酸盐矿物之间的自然金约占总金的3.5%和7.7%;嵌布于石英、长石粒间或被包裹的金20.7%。

金属矿物的常见结构构造总结(图)

金属矿物的常见结构构造总结(图)

交代作用:条带状构造
铅锌硫化物沿硅化大理岩微层理交代,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 岩性有差异的条带状灰岩和矽卡岩、蚀变强度不同的岩石
交代作用:网脉状构造
铅锌硫化物 沿硅质岩网 状裂隙交代
交代作用:脉状构造
辉锑矿集 合体沿石 英-白钨 矿的网状 裂隙穿插 交代
交代作用:块状构造
交代作用强烈形 成的由铅锌硫化 物(80%以上) 和少量黄铁矿及 脉石矿物组成的 块状矿石
构 石 物颗粒内部的结构特点,包括双晶、解理、环
结 带、包裹物等(粒内结构)

微观概念,显微镜下研究,粗大颗粒可在肉眼
下观察,如伟晶结构
二.矿石构造的主要成因类型
按照成矿作用类型,将金属矿石构造划分5个主要成 因类型:
1.岩浆矿石构造; 2.气水热液矿石构造; 3.变质矿石构造; 4.风化矿石构造; 5.沉积矿石构造
⑤浅成-超浅成,充填矿石及交 ⑤热液矿石,矽卡岩矿石,
代矿床中以充填方式形成的 某些伟晶岩矿石,热液叠
矿石
加改造的矿石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围岩角砾被辰 砂-方解石脉 胶结
(贵州低温热液 矿床)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早期的铅锌 矿石破碎成 角砾并被石 英、萤石胶 结
(湖南桃林)
充填作用:角砾状构造
岩浆分异矿石:块状构造
由磁铁矿和 钛铁矿(80 %以上)及 少量的硅酸 盐矿物组成
(四川攀枝花 晚期岩浆矿床)
岩浆分异矿石:块状构造
磁铁矿和钛铁矿(80 %以上)及硅酸盐矿 物(黑色)组成
(河北大庙晚期岩浆矿床)
晚期岩浆结晶分异和 熔离矿石中常见块状 构造
岩浆分异矿石:豆状构造
铬铁矿集合体外形 呈豆粒,表面光滑、 无同心环带,大小 变化较大,分布无 固定规律。分布于 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青海铬铁矿矿床)

合工大《矿床学》矽卡岩矿床手标本鉴定-17标本

合工大《矿床学》矽卡岩矿床手标本鉴定-17标本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床学》矽卡岩矿床-岩矿石手标本鉴定安徽铜官山矽卡岩矿床手标本描述(17标本)1、标本编号:31012、岩石定名:含黄铜矿闪长岩3、岩石颜色:灰色。

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矿物组成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少量石英。

斜长石呈白色,,半自形粒状,粒径大小在1-5mm之间,含量为60%(标本中未见有其它矿物)。

角闪石呈黑色,自形-半自形,放射状,稠密浸染状分布,含量约为30%。

石英为白色,油脂光泽,呈他形分布在斜长石颗粒之间,粒径小于1mm,含量为5%,岩石较新鲜,发生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

1、标本编号:31022、矿石定名:黄铜矿磁黄铁矿矿石3、矿石颜色:褐红色4、矿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的矿石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铜矿和少量磁铁矿。

磁黄铁矿,棕色,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粒径1-5mm之间,含量约为75%。

黄铜矿,呈铜黄色,呈他形粒状分布在磁黄铁矿之间,浸染状分布,含量约为20%。

磁铁矿,呈钢灰色,条痕黑色,半自形结构,粒径0.5-2mm,含量为5%。

1、标本编号:31032、岩石定名:黄铜矿磁铁矿矿石3、岩石颜色:灰黑色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组成矿物为磁铁矿,黄铜矿。

磁铁矿,呈钢灰色,条痕黑色,自形-半自形中粒结构,强磁性,粒径1-5mm,含量约为80%。

黄铜矿,呈铜黄色,分为两种,一种为浸染状分布在磁铁矿之间,他形粒状结构,1-2mm;另一种呈脉状,分布在磁铁矿之中,脉宽大约10mm,含量为20%。

1、标本编号:31042、岩石定名:含黄铜矿石榴子石矽卡岩3、岩石颜色:棕褐色4、岩石的结构构造:自形-半自形中粗结构、块状构造。

5、主要矿物组成:主要组成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铜黄色,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结构,粒径0.5-3mm,呈黄铜矿细脉产出,脉宽为0.5mm,含量约为20%。

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

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

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描述矿石是指自然界中含有经济价值的固体地质物。

矿石的分类可以从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矿脉特征等角度进行。

不同的分类方法在矿床的勘探、开发和利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成分分类矿石的化学成分是对矿石的最基本分类方式。

这种分类方式根据矿石中主要元素的类型不同,将矿石分为金属矿、非金属矿、半金属矿等几类。

其中,金属矿是指矿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占据主导地位的矿物,如铜矿、铅锌矿、铁矿等等。

非金属矿则是指矿石中所含的非金属元素占据主导地位的矿物,如钾矿、磷矿、盐矿等等。

半金属矿则是指矿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都有一定含量的矿物,如硫化铜、铜砂等等。

二、矿物组成分类矿物组成分类法是指根据矿石中主要矿物组成的不同进行的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一般分为单一矿物型、混合矿物型、杂矿型等几类。

单一矿物型则是指一种主要的矿物占据了矿石中的大部分。

混合矿物型则是指矿石中含有多种主要矿物且存在相互混杂的情况。

杂矿型则是指矿石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矿物,不同矿物之间没有相互混杂的情况。

三、矿床形态分类矿床是指地球表面或地下的一种自然具有形态特征的地质体,其内部存在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

矿床形态分类法是指根据矿床的形态特征对矿床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通常分为岩浆岩矿床、沉积岩矿床、变质岩矿床等几种类型。

岩浆岩矿床是指矿物在岩浆中形成的矿产,如铜镍矿、铬矿等等。

沉积岩矿床是指在沉积作用中形成的矿产,如煤矿、铁矿等等。

变质岩矿床则是指在岩石变质作用中形成的矿床,如金矿、银矿等等。

四、矿脉分类矿脉是指地质断层或岩石缝隙处堆积的成矿物,是矿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矿脉分类法通常根据矿脉的生成方式、矿物成分、矿岩关系等进行分类。

根据矿脉生成方式的不同,矿脉可以分为接触矿脉、脉状矿脉、层状矿脉等几种类型。

根据矿物成分的不同,矿脉可以分为单矿脉、褶状矿脉、分散矿脉等几种类型。

根据矿岩关系的不同,矿脉可以分为渗透矿脉、伴生矿脉、代用矿脉等几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石的分类、结构构造和描述
一矿石分类的方法
矿石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
1.按矿石中有有用矿物的工业性能可分为金属矿石(如铁矿石、铜矿石、钼矿石等)和非金属矿石(如萤石矿石、石棉矿石等)。

2.按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或金属元素的多少可分为简单矿石(如钨矿石、汞矿石等)和综合矿石(如铅锌矿石、钨锡矿石等)。

3.按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的多少可分为贫矿石(如条带状贫磁铁矿矿石,含铁30%左右)和富矿石(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含铁60%左右)。

4.按矿石的结构构造可分为致密块状矿石、浸染状矿石、条带状矿石、角砾状矿石等等。

5.按矿石受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原生矿石、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

二常见的矿石结构构造
一)矿石构造:
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块状构造;有用矿物含量占80%以上,矿物集合体为不定形状、分布无方向性且结合紧密,无空洞。

块状构造massive structure
由磁铁矿和钛铁矿(含量>80%)及少量硅酸盐矿物组成,矿物集合体致密无空洞,分布无方向性。

2、浸染状构造:在脉石矿物基质中有30%以下矿石矿物集合体,粒径一般小于0.5cm,
它们呈星点状较均匀地散布于矿石中。

当矿石矿物含量大于30%时称稠密浸染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disseminated structure
铬铁矿集合体(黑色)形态不规则,一般<0.3cm,含量少,一般<30%,呈星散状较均匀的分布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

3、斑点状构造:矿石矿物集合体呈近等轴状斑点,斑点大小较均匀,粒径多数可达0.5cm,分布较均匀且无方向性称斑点状构造。

当斑点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且分布不均匀时,称斑杂状构造。

斑点状构造
辉钼矿集合体(<0.3cm)呈近等粒状斑点,沿矽卡岩的孔隙、微裂隙呈稀疏星散状分布
4、条带状构造:由不同成分或成分相同而颜色不同、或结构不同的矿物集合体在一个方向,彼此相间分布构成条带。

条带状构造
构造特点:铅锌硫化物(黑色)和石英(白色)相间呈半环状沿脉壁分布。

5、角砾状构造: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构成角砾,被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胶结。

角砾状构造brecciated structure
围岩的破碎角砾被含有辰砂的石英、方解石胶结。

6、晶洞状构造:在矿石或围岩的空洞内,生长具有一定晶形的矿物集合体(矿物一般垂直裂隙或空洞壁生长),保留有部分空洞称晶洞状构造。

洞内的矿物晶体群称为晶簇。

二)矿石结构
是指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也包括矿物颗粒与矿物集合体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自形结构:矿物颗粒在结晶充分的条件下,按其生长习性形成相对完整的晶体形态。

自形粒状结构idiomorphic granular texture
铬铁矿(白色)自熔体中结晶,早于硅酸盐矿物(已蛇纹石化)呈自形粒状,部分颗粒棱角被硅酸盐溶蚀明显发生圆化。

2、它形结构:矿物颗粒在结晶条件较差条件下或受到外部条件干扰,不能按其结晶习性生长,呈不规则状或异常晶体形态出现。

他形粒状结构allotriomorphic granular texture
黄铁矿(白色)颗粒呈他形粒状分布于透明矿物中。

3、包含结构:一种矿物整体地被包含在另一种矿物之中。

包含结构poikilitic texture
浑圆形粒状自然金(金黄色)被包裹于石英(黑灰色)中,灰白色为辉锑矿。

4、交代残余结构: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所取代,致使早期被交代矿物呈不规则状残余矿物存在。

交代残余结构metasomatic relict texture
斑铜矿(玫瑰色)与黄铜矿(铜黄色)被铜蓝(蓝色)和褐铁矿(灰色)交代呈残余状,交代残余显示黄铜矿在斑铜矿中呈格状分布。

深灰色为脉石矿物。

5、固溶体分解结构:早期温度较高条件下呈一相结晶的矿物,随着温度的下降分离为互不混熔的两相,晚期分离出的矿物常呈乳滴状分布在早期形成的矿物之中,故也称乳滴状结构(emulsion texture)。

固溶体分解结构
黄铜矿(黄色)呈乳滴状分布于闪锌矿(灰色)中,二者接触界线平滑。

6、填隙结构(intersertal texture):晚期形成的矿物沿早期形成矿物的粒间或晶体内部的裂隙充填,呈不规则状分布(有别于它形结构)。

填隙结构
黄铜矿(铜黄色)沿早期形成的石英颗粒(深灰色)间隙充填交代,可见平直的石英晶面。

7、脉状穿插结构(vein interpenetration texture):晚期形成的矿物沿切穿矿物的裂隙充填,形成穿插矿物的细脉(与填隙结构有别)。

脉状穿插结构
赤铁矿(灰色)柱状晶体,集合体定向排列,沿裂隙穿插黄铁矿(浅黄色)、黄铜矿(铜黄色)、石英(深灰色)等。

8、网脉状结构(stock veinlet structure):晚期形成的矿物沿切穿早期矿物的网脉分布。

网状结构
铜蓝及透明矿物沿黄铁矿(浅黄色)网状裂隙充填交代。

深灰色为透明矿物。

3 矿石观察描述(实例)
1.观察矿石应首先认识矿物,然后区分出那些是矿石矿物,那些是脉石矿物。

要注意观察矿物的形态、空间分布及矿物的共生关系。

2.确定矿石目估品位时,首先目估矿石矿物的百分含量,再查出矿石矿物的化学组成中有用元素的百分含量,然后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目估品位=有用矿物目估百分含量×矿石矿物中有用组分的百分含量。

3.绘制矿石(平面)素描图一定要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对矿石的描述可参考以下矿石描述实例(图1-1):
图1-1 铜矿石素描图
1.黄铜矿;2.石英;3.栉状石英;4.黄铁矿;5.蚀变闪长岩矿石名称:辽宁夹山铜矿石。

矿石矿物:黄铜矿——无明显晶形,矿物集合体成不规则块状,分布在块状石英与栉状石英之间,约占25%。

脉石矿物:石英——有两种,一种具有柱状晶状,晶体平行排列,集中在脉的边部,长轴与脉壁垂直,形成栉状。

另一种分布在矿石中部,灰白色,致密块状,无晶形,与黄铜矿界线很不规则。

黄铁矿——矿脉及围岩中皆有,含量不多。

在脉内多分布在栉状石英的顶尖部,与黄铜矿共生。

在围岩中的呈小立方体晶形,呈浸染状分布。

除上述矿物外,矿石中还可见蚀变了的闪长岩碎块,呈长条状,轮廓清楚。

岩石为灰棕色,细粒,结构致密。

矿石构造:
黄铜矿与石英构成矿脉,与围岩界线清楚,可见脉壁,为脉状构造。

脉中矿物成分呈简单的对称带状。

矿石中铜的目估品位=(0.25×34.57)%=8.6%,为富矿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