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
马工程《民事诉讼法》第08章民事诉讼的证明

•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4条:
•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 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 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院应当直接支持对方的诉讼请求。第二节 Biblioteka 明责任一、证明责任的概念与作用
证明责任,又称客观的证明责任、 确定责任、实质上的证明责任,是指案件 审理终结时若事实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 由提出事实主张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的 责任。
注意:
1.证明责任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发挥作用。 • 2.证明责任只能由一方当事人负担而不能由双方当事人共同
二、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分
证明责任是举证的后果责任。与这种后果责任相关的 是举证的行为责任,即当事人为了说服法官而提供证据证 明自己主张的事实的责任。这种责任通常简称为“举证责 任”。
首先,证明责任是一种后果责任,起诉之前已经在当 事人之间进行了分配,只有到审理终结时才发挥作用;举 证责任是一种行为责任,它不能事先分配,而是随着当事 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主张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不断转换, 是在诉讼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 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 担举证责任;
•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 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 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 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其次,证明责任是一种风险负担,而举证责任是一种说 服法官的责任。
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八章民事诉讼证据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孩题后的括号内)1.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A.只有对方当事人认可的 B.只有对方当事人举不出相应证据反驳的C.对方当事人认可或者不予反驳的 D.只有对方当事人不予反驳的2.目睹原被告打架经过的证人杨立所述证言,分清了本案当事人的责任,该证言属于()。
A.原始证据 B.派生证据C.二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能作为证人的人是()。
A.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C.不能正确表达意志和不能辨别是非的人 D.未成年人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是()。
A.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B.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出具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C.没有其它证据印证并有疑点的视听资料D.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2.某些产品外观上印刷的性能说明,在对该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可作为()。
A.书证 B.物证C.视听资料 D.鉴定结论3.下列关于证据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高于其它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B.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其它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它证人证言C.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D.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大于书证三、任意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该题后的括号内境人正确的选项,不答、少答、多答或答错均不得分)原告陈策出差常住被告邵芬工作的旅馆,便与被告邵芬相识并同邵芬的丈夫田勇也很熟。
1995年某日,陈策又出差住宿,邵芬请原告到家吃饭时向其借钱5000元买车,陈同意了,被告邵、田为原告陈策留下措据。
民事诉讼法全文中对证据有哪些规定?

Sometimes, inexplicably bad mood, I don't want to talk to anyone, I just want to be alone in a daze.(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法全文中对证据有哪些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1.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3.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我们知道,证据在法院审理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审理的法律依据,在民事诉讼法中对于审理过程中证据的提交、类型等都有详细的规定,那民事诉讼法全文中对证据有哪些规定?将为您提供以下内容供您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章证据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一.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如下:
1.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二.那么民事纠纷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呢?
产生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综上所述,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您了解了吗?《民事诉讼法》
三.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案件,适用本法。
第三条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第四条法院调解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第五条合法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二章管辖第六条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特殊地域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章诉讼参加人第九条当事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第十条共同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第十一条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第四章证据第十二条证据种类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第十三条证据的收集和提供当事人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并说明证据的来源。
第十四条证据的保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第五章诉讼时效第十五条一般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第十六条短期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十七条特殊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证据分类有哪些

When I wake up every day, it is not the bells, but the dreams that strike m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法证据分类有哪些1、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
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笔录。
法律讲究的不仅是事实,还有就是证据,证据不足,法律也不会宣判。
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件的证据作出了明确规定,符合民事诉讼法证据分类要求的证据才会被采纳。
因此,大家在准备证据之前,很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证据分类的要求,了解哪些可以作为证据。
至于哪些属于证据,可以到下文一起了解。
一、民事诉讼法证据分类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几种。
(1)书证。
凡是用文字、符号、图画在某一物体上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可以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书证。
(2)物证。
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证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称为物证。
(3)视听资料。
凡是利用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的图像和音响,或以电脑储存的资料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称为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诉讼参加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本案的有关情况,应由人民法院传唤,到庭所作的陈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当事人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案件事实的叙述,称为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对某些专门性问题,指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从而作出科学的分析,提出结论性的意见,称为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对与争议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亲自进行勘查检验,进行拍照、测量,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成笔录,称为勘验笔录。
二、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效力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八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构成要件
证据本身是真实的, 客观的,不是想象 虚构和伪造的。
客观 性
关联 性
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 在一定的联系。
合法性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按照法定程序 收集和提供, 符合法律规定 的条件。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 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据与民事诉讼证据材料 1.证据概念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 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证据材料概念 证据材料,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供 的或者法院依职权收集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 各种材料。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二)勘验笔录的制作 1.程序启动 (1)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制作 (2)法院在认为有必要时依职权而制作 2.勘验程序 勘验时,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3.勘验笔录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四节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一、证据的收集 (一)证据收集概述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七、鉴定意见 (一)鉴定意见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专门技 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 判断后作出的意见。 2.特点 (1)它是针对诉讼中有待查明的事实问题作出 的; (2)它是对专门性问题作出结论。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有哪些内容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有哪些内容一、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有哪些内容证据的合法性,指证据的形式以及证据的来源符合法律的规定。
一般而言,证据的合法性审查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法定形式,证据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八种法定形式,即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符合形式要件,比如公司决议应当有股东的签章,证人应当具备证人资格和作证能力,鉴定报告应当有鉴定机构盖章。
3、来源合法,即证据不能通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比如通过收买证人、胁迫证人的手段获得的证据并不具有合法性。
二、民事证据的真实性有哪些内容证据的真实性,指一份证据的形成过程客观真实,不是出具证据的一方有意伪造的,也可以称为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真实性包括形式上的真实和实质上的真实。
有时,一份证据虽然不是伪造的,但其中的内容却不能客观反映待证事实,同样不能认定为具有真实性。
比如,同样的合同,都盖有签订主体的印章,均符合合法性的要求。
但是,其中一份合同可能存在通谋虚伪的意思表示,比如阴阳合同,比如以避税为目的的实买卖假赠与合同。
因此,当形式上的真实和实质上的真实出现不一致时,形式上的真实必须服从实质上的真实,质证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该证据就不具有真实性。
1、证据的来源,证据的来源经常会影响我们对证据的判断。
2、动机因素,比如提供证据的人或证人是否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往往会影响其作证的动机。
3、认知因素,比如当事人或证人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年龄、心理、表达等因素会较大影响认知因素;四是证据产生的场所、过程等细节因素;五是证据等内容及其与其他证据的协调性。
三、民事证据的关联性有哪些内容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事实应当与待证事实存在联系。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中,有些证据直接反映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事实,有些证据反映了当事人的主观目的,有些证据反映案件发生的原因。
因此庭审中,不能简单地说某个证据不具有关联性,而是应当结合待证事实,详细说明某个证据与举证一方的某个待证事实没有关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二)区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1.确立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优于传来证据的证 据规则,使人们尽可能收集和提供原始证据。 2.确立使用传来证据须极为谨慎的证据规则。
(二)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规则 1.各个间接证据本身必须真实可靠 2.间接证据须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3.间接证据本身须具有一致性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原始事实的 证据,是第一手证据材料。 2.传来证据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二、物证 (一)物证的概念和特征 物证是指以其形状、质量、规格、受损坏的程度 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 (1)可靠性较强 (2)稳定性较强 (3)需结合举证人的说明发挥证明作用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二)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1.物证是以其存在、外形、特征证明案件事实;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第八章 民事 诉讼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民事诉讼证据与民事诉讼证据材料 1.证据概念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 实,也是法院认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根据。 2.证据材料概念 证据材料,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向法院提供 的或者法院依职权收集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 各种材料。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四)书证的提出 书证为举证一方当事人持有:提交法庭即可 书证为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持有:如何得到?
德日——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制裁——推定主张真实、罚款
我国——将该书证作为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 收集的证据而予以调查收集 制裁——推定举证人主张的事实成立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一)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 的法律上的资格,故又称作证据资格。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四、民事诉讼证据的作用 1.证据是当事人维护自己民事 权益的武器 2.证据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 相的手段 3.证据是使裁判具有公信力的 基础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区分本证与反证的意义 1.这两种证据在证明标准上存在重大区别 2.有助于明确调查证据的顺序 负有证明责任一方——本证:A=B 不负证明责任的一方——反证:A=B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具有直 接联系,能够单独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2.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具 有间接联系,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事实,因 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 事实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一、本证和反证 1.本证
本证是指对待证事实负有证明责任一方当 事人提出的、用于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 2.反证
反证是指对待证事实不负证明责任的一方 当事人,为证明该事实不存在或不真实而提 供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一、书证 (一)书证的概念与特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 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1)书证以其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2)书证往往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3)书证的真实性强,即使经过伪造或变造, 也易于发现。
书证则是以文书或物品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 事实。 2.法律对物证无形式上的特定要求,只要能以其 存在、外形、特征证明案件事实,就可以作为 物证;对书证则不同,法律有时规定必须具备 特定形式才具有证据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三、视听资料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与特征 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 的资料和数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1)生动逼真 (2)不易制作,便于保管 (3)易于伪造 (二)视听资料与书证、物证的区别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二)书证的证明作用 有些国家实行书证优先主义(法国) 我国:未作规定,但书证作用十分显著
(三)书证的分类 1.公文书和私文书 2.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 3.普通书证与特别书证 4.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二、民事诉讼证据的构成要件
证据本身是真实的, 客观的,不是想象 虚构和伪造的。
客观 性
关联 性
与待证的案件事实存 在一定的联系。
合法性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
按照法定程序 收集和提供, 符合法律规定 的条件。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三)书证的证据效力 书证的证据效力,是指书证所具有的证明待
证事实的能力和效果。
形式上的证据效力
•是否具有真实性 •是否为当事人主张的文书制作者所作
• 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实质上的证据效力 • 与待证事实有无关联性
《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江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