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视唱 (2)

合集下载

简谱入门教程(全套完整版)

简谱入门教程(全套完整版)

简谱入门教程(全套完整版)在研究音乐的过程中,简谱是一种常见的记谱法。

它使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表示音高,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方便记谱和读谱。

简谱的出现,使得许多人可以更容易地研究和演奏音乐作品。

2、音的概念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波”,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经过大脑反馈,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和音色等属性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乐音。

在音乐领域,音的性质至关重要,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和发声体,产生出各种美妙的旋律。

3、乐谱的知识乐谱是一种记谱方法,为了使音乐作品得以保留和传承,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

乐谱能够记录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方便演奏和演唱。

简谱作为一种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记谱方法,具有很大的方便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乐谱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为许多优秀作品的流传和发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谱是一种记谱法,使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

这种记谱法最初由法国修道士XXX在1665年提出,后来被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XXX改进和推广。

虽然简谱在欧洲几乎没有普及,但在1882年前后,美国人XXX将其传入日本,曾一度在XXX通用过。

清朝末年,简谱通过留日学生传入中国。

1904年,XXX先生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使简谱在中国开始普及。

简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记录方法,在中国普及和推广音乐方面曾经而且仍在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它记谱有不少局限,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使用它,我们应该推广五线谱,以提高音乐水平和与世界各国进行音乐文化交流。

简谱的优点在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和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中国广泛流传。

但它也有缺点,例如在记合奏合唱时,它不如五线谱在视觉上清晰,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是错误的。

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歌唱祖国》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歌唱祖国》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歌唱祖国》教案第一单元祖国颂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壮大行进地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能够体会和认识进行曲题材风格特点,掌握《歌唱祖国》的曲式结构,掌握反复记号D.S.记法和唱(奏)法。

(3)能够认识和使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且以这种演唱形式尝试分组演唱歌曲以及思考其他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表现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分析、合作等引导参与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2)通过个人演唱、合作演唱、集体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歌曲、作者情感表达的表现力。

(3)通过歌曲自由编创歌词、改编乐曲、创编舞蹈,乐曲演奏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使学生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体会到国人的爱国情怀、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通过歌曲歌词所描绘多个历史时刻、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任务(教学评一致性)1.以个人演唱或分组合唱的表演形式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与同学、朋友或家长讲一讲进行曲音乐体裁的特点有哪些。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反复记号D.S.的记法如何表示,唱(奏)法的顺序。

3.小组合作演一演自己根据《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合唱要求表演合唱或编创的其他舞蹈、课堂乐器演奏等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准确的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把握歌曲的情感。

(二)、难点:准确使用合唱表演形式合作演唱歌曲(合唱时注意突出主旋律声部)、正确演唱休止符时值,歌曲演唱顺序。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唱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段合唱视频(《歌唱祖国》的合唱版本),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合唱这种表演形式给与你的感受!生:……,师:同学们都很棒,回答得非常准确和精彩!(合唱的特点主要包括: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气息持久、协调性高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首经典的合唱曲目《歌唱祖国》的歌曲来进一步的深入体会合唱表演艺术的魅力。

简谱学习唱歌方法

简谱学习唱歌方法

还有一种延长时值的方法,即用加点的办法,这点叫附点,加在音符的后面,加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加一个点,就表示延长前面那个音的一半。一拍后面加个点,就唱一拍半。半拍后面加个点,就唱四分之三拍。两拍后面加个点,就唱三拍。
掌握音的长短,也是练一种反应能力。边打拍子,边唱。把眼睛看到的音符的长短准确地反映给脑子,脑子又指挥嘴巴准确地唱出来。这个过程也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6)连音记号。把几个音符用一条弧线连起来,也叫连线、连音线、圆滑线等。在连音记号范围的各个音要唱得连贯、圆滑。
(7)自由延长记号。有这记号的音可以自由延长。
(8)三连音记号。似连音记号,但上面有一个3字。有这记号的音各唱三分之一拍长。
(9)换气记号。有记号处可以换气。
(10)渐强、渐弱记号。像拉长的<,叫渐强记号,表示声音由弱到强;像拉长的>,叫渐弱记号,表示声音由强到弱。
一般情况都是四分音符一拍。也有极少数情况,用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为一拍。这时,拍号后面的数字分别为2或8,如:2/2、3/2、4/2或2/8、3/8、4/8。遇到2/2、3/2、4/2拍号时,把1-、2-、3-这样原来唱两拍的唱成一拍,把1、2、3这样原来是唱一拍的,唱成半拍,全部音符都缩短一倍。遇到2/8、3/8、4/8拍号时,把1-、2-、3-这样原来唱两拍的唱成四拍,把1、2、3这样原来是唱一拍的,唱成两拍,全部音符都延长一倍。
唱歌的人,如果没有乐器的伴奏,自己唱的什么调,一般是不知道的。因此,调号的问题是不太注意的。弹奏乐器的人,在弹奏一个乐曲之前,一般都要看一下调号。以免弹奏错了调。
乐音按照音乐的十二平均律排列起来,一共有12个高低不同的调。除了用A至G这七个英文字母直接标成的七个调之外,还有另外五个要用升降记号配合七个英文字母来标成的调。这另外五个调的名称及写法如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我怎样长大|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我怎样长大|人音版(简谱)(2023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节奏把握等,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相关的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团队协作和声部协调的基本原理。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我怎样长大|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我怎样长大|人音版(简谱)(2023秋)》涉及以下内容:
1.教材章节:第二章《成长的脚步》
2.教学内容:
a.学唱歌曲《我怎样长大》,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
b.学习使用简谱进行视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识谱能力;
最后,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我认为本节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尝试了举例、示范等教学方法,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意识到,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情境模拟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小组讨论和合唱实验操作,我发现学生们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声部协调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对合唱技巧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运用所学知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合唱练习的时间,并加强对学生声部协调的指导。
此外,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出对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挑战有较深刻的理解。这说明歌曲《我怎样长大》在传达成长主题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分享自己的观点时较为内向,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还不够宽松,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营造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竹竿舞》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竹竿舞》教案
4.强化团队协作训练,让学生在集体舞蹈中学会配合、信任和尊重他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竹竿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或参加活动时,有没有见过竹竿舞表演?”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竹竿舞的乐趣和韵律美。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基本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编创自己的舞蹈动作,Fra bibliotek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5.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竹竿舞音乐节奏的识别与演奏:学生需掌握竹竿舞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如强弱关系、附点音符等,并能运用乐器或拍手敲击进行准确演奏。
举例: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手臂动作,如“左脚进、右脚退”和“手臂交叉摆动”。
2.教学难点
(1)节奏的准确把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准确把握复杂的节奏型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有效指导来突破。
举例:在练习竹竿舞音乐节奏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对附点音符和连音线的掌握不准确。
(2)简谱视唱能力:部分学生对简谱视唱能力较弱,尤其是对音高的识别和演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和指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竹竿舞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竹竿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小船》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小船》教案
-在创作活动方面,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将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如何构建旋律的开头、发展和结尾,以及如何使用适当的节奏和音符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场景。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示范、分组练习、反馈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小船》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把握上还存在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节奏训练的重视,设计更多有趣的节奏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感。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充分。有些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感到困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歌曲表达:通过动作、表情、声音表现小船在海洋中航行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简谱视唱练习:提高学生视唱能力,巩固所学简谱知识。
6.创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简谱知识创作简短旋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小船》歌曲,使学生能够辨识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元素,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坐在小船里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船》歌曲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小船》这首歌使用的是简谱,简谱是一种简单的记谱方式,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音符和节奏。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帮助我们理解旋律和节奏。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2课《快乐的一天》|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2课《快乐的一天》|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简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简谱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让我感到惊喜。在讲授简谱基本概念时,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提升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学唱《快乐的一天》,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速度等元素,增强音乐审美能力;2.培养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歌曲的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3.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合作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4.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歌曲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上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音乐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掌握《快乐的一天》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旋律:学生需学会歌曲的主旋律,注意音准、音高。
-节奏:学生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歌词:学生需熟记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义。
(2)音乐基本元素: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元素,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力度变化:学生需学会根据音乐表达需要,调整演唱的力度。
(3)团队合作: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团队协作能力较弱,需要培养和提高。
-分工合作:学生需学会在集体演唱、合作表演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简谱读法--节奏、视唱

简谱读法--节奏、视唱

简谱视唱第一讲二、节奏练习:1、4/4 X ———| X ———|X —X X |X ———||2、2/4 X X | X —| X X | X —| X X | X X | X X | X —||3、4/4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5、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6、2/4 X X | X —| X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7、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8、4/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C 2/41 2 | 3 4 | 5 6 | 7 1 | 1 7 | 6 5 | 4 3 | 2 1 ||2、1=C 2/41 2 | 2 3 | 3 4 | 4 5 | 5 6 | 6 7 | 7 1 | 1 —| 1 7 | 7 6 | 6 5 | 5 4 | 4 3 | 3 2 | 2 1 |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2 | 1 1 1 —| 2 3 4 3 | 5 ———| 6 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3 2 1 2 | 3 3 3 —| 4 3 4 5 | 6 ———| 6 7 1 7 | 6 5 4 —| 3 1 2 3 | 1 ———||4、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23 1 | 3456 | 5 —| 67 1 7 | 6 5 4 | 3 4 5 3 | 2 —| 1 1 | 1 2 3 1 | 3 4 5 6 | 7 —| 1 7 6 5 | 4 3 2 | 5 4 3 2 | 1 —|| 5、1=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3 4 | 5 —| 6 7 1 6 | 5 —| 6 6 7 1 | 5 4 | 32 | 1 —|| 6、1=D 4/4 贝利《多年以前》1 123 34 |56 5 3 —| 5 4 3 2 —| 4 3 2 1 —| 1 1 2 3 3 4 | 5 6 5 3 —| 5 4 3 2 3 2 | 1 ———||7、1=C 4/45 4 3 4 567 | 1 2 1 7 | 5 4 3 4 5 6 7 | 1 6 5 —| 5 6 5 4 3 4 3 2 | 1 2 3 4 | 5 6 5 4 3 4 3 2 | 1 2 1 —||第二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 X X X | X XX X X | X —| X X X XX | X X X |X XX X X | X —||2、2/4 X X | X XX X X | X XX X X | XXXX X | X XX X X | X X X X | X XX X X | X —||3、2/4 XX X X X | XXX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4、2/4 XX X X | XX X X | XXXX XX X | X X X | XX X X X | XX X X X | XXXX XX X | X X X ||5、2/4 X X X | XXXX X X | XXXX XX X | X —| XX X X XX | XXXX X | XXXX XXXX | X —||6、2/4 XX X X XX | X X X | XX X X XX | X X X | X XX XXXX | XX X XX X | X XX XX X | X X X ||7、2/4 X X X | XXXX X | XX X X X | X XX X | XX 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8、2/4 XXXX X | XXXX X | XXXX X X | X X X | XXXX X | XXXX X | X XX XXXX | X XX X ||三、视唱练习:1、1=C 4/41 2 3 1 | 2 3 4 2 | 3 4 5 3 | 4 5 6 4 | 5 6 7 5 | 6 7 1 6 | 7 1 2 7 | 1 ———| 1 7 6 1 | 7 6 5 7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3 | 2 1 7.2 | 1 ———||2、1=C 2/41 3 |2 4 |3 5 |4 6 |5 7 |6 1 |7 2 | 1 —| 1 6 | 7 5 |6 4 | 5 3 | 4 2 | 3 1 | 2 7.| 1 —||3、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123 1 3456 | 5 ———| 6 65 67 1 6 5 3 | 2 ———|3 1 345 —| 4 3 46 6 —| 5 67 1 7 6 5 4 | 3 1 2 3 1 —||4、1=F 2/4 四川民歌《黄杨扁担》35 3 5 35 | 3 5 5 35 | 6 6535 | 3 —| 6 7 76 5 | 6 7 76 5 | 3 3 216. | 2 35 3 21 | 216.1 6.| 3 3 21 6.| 2 35 3 21 | 216.1 6.||5、1=F 2/4 西班牙民歌《划船歌》5 3 3 | 4 2 2 | 1 2 3 4 | 5 5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3 —| 2 2 2 2 | 2 3 4 | 3 3 3 3 | 3 4 5 | 5 3 3 | 4 2 2 | 1 3 5 5 | 1 —|| 6、1=C 2/45 5434 | 5 3 3 3 | 5 3 3 3 | 4 4323 | 4 2 2 2 | 4 2 2 2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 432 1 1 | 1 3 3 5 | 1 3 3 2 | 1 3 3 5 | 5432 1 || 7、1=D 2/4 陈家全《练习曲》3 32 3 5 | 1 21 6.| 1 12 3 5 | 6 —| 6 56 1 6 | 5 65 3 | 16.12 3 5 | 3 —| 36.12 3 | 6356 5 | 3123 2 5.| 6.—||8、1=C 2/4 俄罗斯舞曲《波尔卡·扬卡》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2 3 1 | 34 5 5 5 | 45 6 66 | 5 7 2 7 | 1 3 1 ||9、1=A 2/4 陈家全《练习曲》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2 | 3243 217.1 | 32 3 17. 1 | 65.. 6.43.. 4. |2345....67..13 | 217.1 6.||10、1=C 2/4 陈家全《练习曲》3234 5 3 | 4 6 5 4 | 3234 5 3 | 217.1 2 | 3234 5 3 | 4 5 6 1 |7654 3 2 | 1 1 1 ||11、1=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3 2161 5 —| 3 35 6561 5 —| 5 5 3 5 6356 1 | 3 23 5632 1 —|3 32 1 3 2321 2 | 3 35 6535 6 —| 5 61 6 5 3565 3 | 2 35 3212 1 —||12、1=C 2/4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1 2 3 4 | 5 5 54 3 | 4 4 43 2 | 1 3 5 | 1 2 3 4 | 5 5 54 3 | 4 4 4 32 |1 3 1 | 6 6 65 4 | 5 5 54 3 | 4 4 432 | 13 5 | 6 6 654 |5 5 54 3 |4 4 43 2 | 1 3 1 ||第三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 X —— | X —— |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 X —— ||2、3/4 X — X | X —— | X — X | X —— | X — X | X X X | X —X |X —— ||3、3/4 X —— | X —— | X X X | X —— | X X X | X — X | X X X X | X —— ||4、3/4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XX X X X X |X XX X X XX X | X —— ||5、3/4 X X X X X |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XXX | X X XXXX X X | X XX X X X XX | X —— ||6、3/4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X |X XX X X XXXX | X —— | X X X | X —— | X XX X X X X | X —— |X XX X X X X | X XX X X X X | X X XXXX XXXX | X —— ||7、3/4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 | X X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X X | X —— ||三、视唱练习:1、1=C 3/4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4 5 — | 6 5 4 6 | 5 4 3 5 |4 3 2 4 | 3 2 1 — | 4 3 2 4 | 3 45 — | 4 3 2 4 | 3 4 5 — |6 5 4 6 | 5 4 3 5 | 4 3 2 4 | 3 2 1 — ||2、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1 3 3 5 5 3 |2 4 4 6 6 | 53 3 1 1 3 | 2 —— | 24 4 6 6 1 |1 6 7 5 6 4 | 3 12 43 2 | 1 —— ||3、 1=D 3/4 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5 1 7 1 | 7 1 2 7 1 | 76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7 6 7 2 | 1 —— | 5 1 7 1 | 7 1 2 7 1 | 7 7 6 7 1 | 7 6 5 5 5 |5 6 6 5 | 5 — 3 | 4 — 5 4 | 3 2 3 2 | 3 4 5 6 | 5 6 5 3 4 5 |4 3 2 3 4 |56 5 3 4 5 |4 3 2 3 4 | 5 6 5 3 | 2 — 3 2 | 1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6.1 3 1 2 3 | 2 —— | 3 31 2 4 3 2 | 6.—— | 6 .6.1 3 1 2 4 |3 32 34 65 | 4 43 4 56 4 | 3 —— | 6 .6.1 3 1 2 3 | 2 —— |3 31 24 3 2 | 1 —— | 7 .7.1 2 3 4 3 | 2 23 456 | 5 4 3 1 2 7. |6.—— ||5、 1=F 3/4 乌克兰民歌《得涅泊尔河》6. 1 3 | 6 — 3 | 2 — 1 | 1 —— | 7.—— | 2 3 4 | 3 — 2 |1 — 7. | 6.—— | 3 6 7 | 1 — 7 | 6 — 3 | 5 — 4 3 |2 —— |2 4 6 |3 — 2 | 1 — 7. | 6.—— ||6、 1=D 3/4 捷克民歌《小天使摇篮曲》5 1 5 4 3 2 | 1 7. 1 2 3 4 | 5 56 | 5 —— | 5 1 5 4 3 2 |1 7. 1234 |5 5 3 4 2 | 1 —— | 3 2 1 2 | 3 2 1 2 | 3 2 1 2 |3 2 1 — | 5 1 54 3 2 | 1 7. 1 2 3 4 |5 5 3 4 2 | 1 —— ||7、 1=F 3/4 英国童谣《新年好》1 1 1 5. | 3 3 3 1 | 1 3 5 5 | 4 32 — | 234 4 | 3 2 3 1|1 32 5. | 7. 2 1 — ||第四讲二、节奏练习:1、2/4 X O | X O | X X | X O | X X | X X X | X O | X O ||2、3/4 X — X | X — O | X — X | X — O | X X X | X O X | X O X | X —— ||3、4/4 X — X O | X O X O | X X O X | X O X O ||4、2/4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X X X X | O X X X | O X O X |X — ||5、4/4 X X X X X X | O X X X X — | X X O X O X X X | X XX XXXX X O||6、3/4 X XX X X X | O XX X X X | O XX X X O X | X —— | X XX X X X X | OXXX X X X X | O X O X O 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C 2/45. 1 | 6. 2 | 7. 3 | 1 4 | 2 5 | 3 6 | 4 7 | 1 — | 2 6 | 1 5 | 7 4 | 6 3 | 5 2 | 4 1 | 3 7. | 1 — ||2、 1=F 3/43 1 0 | 3 1 0 3 | 5 5 3 1 3 | 2 — 0 |4 7. 0 | 2 5. 0 2 |4 4 2 7. 2 | 1 —— ||3、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3 5 0 3 | 1 3 0 1 | 2 1 7. 6 7.. | 1 5. 0 | 3 5 0 3 | 1 3 0 1 |2 1 7. 6 7.. | 1 —— | 4 6 0 4 | 3 5 0 3 | 2 3 4 5 6 2 | 1 7 1 0 5 0 |4 6 0 4 | 35 0 3 | 2 3 46 5 7. | 1 —— ||4、 1=F 3/4 陈家全《练习曲》6. 1 06.16. 1 2 3 | 3 1 23 2 6.— | 3 5 0353 5 6 7 | 6 5 45 4 3 —|3 6 05654 — | 25 0454 3 — | 6.3 0123 4 3 2 | 3 2 7.1 7. 6.— ||5、 1=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5 0 | 3 5 3 0 | 2 3 4 6 | 4 3 5 0 | 1 2 1 0 | 7 1 6 0 |5 6 1 3 2 7 | 1 —— ||6、 1= G 3/4 《北风吹》6 5 5 2 | 3 2 3 — | 5 4 3 2 | 2 6. 1 — | 3 3 5 2 1 | 1 5. 6.— |6. 2 0 2 | 7 6.. 5.— ||7、 1= G 2/4 陕北民歌《天心顺》5 2 | 5 5 2 | 5 2 5 | 1 6. 5. | 5 5 1 1 | 5 1 2 3 | 2 6. 1 6. | 5.— ||8、 1= C 2/41 21 5 5 | 1 21 5 5 | 3 5 6 1 | 5 53 5 | 5 632 2 | 5 63 2 2 |2 53 2 | 5 32 1 ||第五讲二、节奏练习:1、2/4 X·X | X X | X X X | X — | X·X | X X | X X | X —||2、4/4 X X X·X | X X X — | X X·X X X X | X·X X·X X — |X X X X X — | X·X X·X X — | X·X X X X X | X X X X — ||3、3/4 X X X X | X —— | X X·X X· X | X —— | X X·X X·X |X X X | X· X X·X | X — 0 ||4、2/4 X· X | XXXX X X | X·X X X | XXXX X | XX X XXXX | X·X X·X |X XX X X | X — ||5、3/4 X· XX X X | X· XX X | X X X X | X —— | X X·X X X |X·X X XX X | X X·X X X | X —— ||6、3/4 X·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 — X | X·X X·X X X |X·X X·X X | X·X X·X XX X | X — 0 ||7、2/4 XXXX XX X | XXXX X XX | X·XXX X XX | X — | X·XXX X XX | X·XXX XX X | X·XXX X·XX·X | X — ||三、视唱练习:1、 1= C 4/4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3·2 1 | 2·3 2·1 1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6·1 1 7 5 6 | 6 1 7 5 6 — | 3·5 5 3·2 1 | 2·3 5·3 2 — | 3·5 5 1·2 3 | 2·1 2·6 1 — ||2、 1= b E 4/4 德国民歌1· 3 5 1 | 6 1 6 5 — | 4· 5 3 1 | 2 — 1 0 | 5 5 4 4 |3 5 3 2 — | 5 54 4 | 35 3 2 — | 1· 3 5 1 |6 1 6 5 — |4· 5 3 1 | 2 — 1 0 ||3、 1= G 2/4 乌孜别克民歌《举杯祝福》6.·3 3 3 | 2 23 1 1 | 2 23 4 54 | 3 — | 6.·3 3 3 | 2 23 1 1 |2 234 54 | 3 — | 4·4 4 4 | 5·4 3 | 2 2 12 1 | 2 — | 3 — |3 — ||: 2·2 2 21 | 3·4 3 32 | 1·2 1217. | 6.—:||4、 1= C 4/4 莫扎特《你不要再去做情郎》5·5 3 5·5 3 | 5·5 4 2 0 | 4·4 2 4·4 2 | 4·4 3 1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3 0 0 | 1·3 5 3·5 1 | 5·1 3 1 0 | 5·1 5 3·5 4 | 2·5 1 0 0 ||5、 1= D 4/4 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3·3 3·2 1 3·5 | 1·1 1·7 6 — | 5 5·6 5 3·1 | 2 2·3 2 — |3·3 3·2 1 3·5 | 1 1·7 6 — | 2·1 7·6 5·4 3·2 | 1·1 1·1 1 — |2 2·1 7 2 | 1 03 0 1 0 | 6 6·7 1 7·6 | 5·5 1·1 2 — | 3·3 3·2 1·1 3·5 | 1·1 1·7 6 — | 2·1 7·6 5·4 3·2 |1·1 1·1 1 0 ||6、 1= C 3/4 陈家全《练习曲》5 —6 | 1·6 5 3 | 4·5 4 2 | 5 3 0 | 5 — 6 | 1·2 6 5 |3·1 2 5 | 3 1 0 ||7、 1= C 2/4 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1·6 5 | 6 56 1 | 6·5 6 1 | 5 — | 5·6 1 2 | 6 5 3 | 5 2 3 5 |1 — | 5·6 5 3 |2 1 2 | 5·6 53 | 2 1 2 | 5·6 1 2 | 6 5 3 |5 2 3 5 | 1 — ||8、 1= G 3/4 朝鲜民歌《桔梗谣》3 3 3 | 3 3 2·3 | 5 5 6·5 | 3·5 3·2 1 | 2· 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 3 3 — | 3 3 2·3 | 5 5 6·5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 6. 1· 6. | 5.—— | 6.·5. 6.·1 6.·5. | 6.·5. 6.·1 6.·5. | 1 1· 2 | 1 — 2 | 3 3 — | 3· 2 1 | 5 5 6·5 | 3·5 3·2 1 | 2·3 3 3 | 2·3 2·1 6.·5. |6. 1· 6. | 5.—— ||第六讲二、节奏练习:1、2/4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X —||2、3/4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 X | X ——||3、2/4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X X X | XXXX X XX | X —||4、4/4 X X —X | X XX X X X —| X X X X X |XXXX X X X X —||5、2/4 X X X | X X | 0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0 X | X —||6、4/4 X X X X X | 0 X X X X —| X X X 0 X 0 X | X·X XX X X —||7、2/4 X X X | X X X | 0 XX X X X | X —| O XX X X | OXXX X X | 0 X X XX X | X —||8、2/4 X X X X X | OXXX X | OXXX X X | X —| O X X XX X | OXXX X XX | O X O X X | X —||三、视唱练习1、1= A 2/41 3 5 | 1 5 |2 4 6 | 2 6 |3 5 7 | 3 7 |4 6 1 | 4 1 |5 7 2 | 5 2 |6 1 3 | 6 3 | 1 —| 1 —| 3 1 6 | 3 6 | 27 5 | 2 5 | 1 6 4 | 1 4 | 7 5 3 | 7 3 | 6 4 2 | 6 2 | 5 3 1 | 5 3 | 1 —| 1 —||2、1= G 2/4 陈家全《练习曲》5 1 1 5 | 5· 3 | 5 1 1 35 | 5 —|6 4 2 6 | 5 3 3 1 | 1 5.5. 2 | 2 —| 5 1 1 5 | 5· 3 | 6 4 2 6 | 6 —| 5 1 3 6 | 5 2 2 | 3 6.5. 2 | 1 —||3、1= C 2/4 捷克民歌《牧童》1 12 |3 54 | 3 2 | 1 —|5 56 |7 2 1 | 7 6 | 5 —| 1 3 2 | 1 7 | 6 6 5 | 4 3 |2 23 | 5 54 | 3 2 | 1 —| 1 3 2 | 1 7 | 6 65 | 4 3 | 2 2 3 | 5 56 | 3 2 | 1 —||4、1= F 4/4 姜春阳《幸福在哪里》5 6 5 6 3 | 5 ———| 5 6 5 3 1 | 2 ———| 2 3 1 2 3 |2· 1 6.—| 5. 6 .5.6. 2 1 | 1 ———| 1 6 1 6 5 | 5 6 6 —| 1 6 1 6 5 | 3 5 5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 1 2 1 3 —| 5 3 1 2 —| 3 2 1 3 2 1 | 6. 2 1 1 —||5、1= C 2/4 四川民歌《采花》2 1 12 | 3·53 6. | 2 1 12 | 3 12 3 | 35 6 1 | 6 5 3 | 6 3 23 | 1 1235 | 3 2 1 | 6. 1 6.1 | 6.—||6、1= F 2/4 四川民歌《尖尖山》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2 |2 5 2 |3 —| 1 6 5 | 6 —| 5 6 5 | 3 —| 6. 3 | 1 23 2 | 3 2 5.| 6.—||7、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2 |3 5 6 5 | 1 17 6 3 | 5 —| 6 65 6 1 |5 6 5 32 1 | 6 7.. 1 3 1 | 2 —| 3 3 5 3 1 | 6.—| 1 1 2 3 5 | 6 —| 5 6 1 6 5 | 3565 3 | 2 35 3 2 6.| 1 —||8、1= G 2/4 捷克民歌3 3 | 5 5 | 54 4 |5 4 4 | 2 2 | 4 4 |4 3 3 | 4 3 3 | 1 1 | 3 3 | 3 2 2 | 3 2 2 |5 5.|6 7..| 2 1 1 | 2 1 1 ||9、1= b B 罗马尼亚民歌《照镜子》3 6 6 7 | 1 7 | 6 6·| 6 —| 1 1 1 1 | 3 2 | 1 1·| 3 3 3 3 |4 3 2 1 | 2 2 2 2 | 3 2 17 6 | 3 6 6 6 | 7 1 2 1 | 7 1 7 | 6 0 ||10、1= E 4/4 新疆民歌《婚礼之歌》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57..1 2 2 | 0 3 5 43 2 | 0 1 2 7. 1 | 2 —| 0 5 5 54 3 | 0 2 3 21 7.|0 6.. 5.| 0 5 5 54 3 | 0 2 3 21 7.| .7.13 7.| 0 6. 1 750 6 .7.13 7.| 0 6. 1 75.. 5.| 5 —| 5 —| 5 5 5 5 5 | 6 6 1 7 6 | 5 —| 5 —| 5 5 5 6 5 | 3 3 5 4 3 |2 —| 2 —| 0 5 5 543 |0 2 3 21 7.| 0 6.7.13 7.|0 6. 1 75.. 5.| 0 5 5 5 5 | 5 1 7 6575 | 5 —| 5 —||第七讲二、节奏练习:1、3/4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2、2/4 X X | X —| X X X X | X —| X X X X | X X | X X X X X X | X —||3、2/4 X X X X | X X | X XX XXXX | X —| X XX X X |X X X X | XX X X X X | X —||4、2/4 X X X | X X·X | X X X X | X —| X·X X X | X X X X X | X X X X·X | X —||5、2/4 X XX XX X | X X X X | X XX X X X | X —| X XX X X X | XX X X X X | X X X XXXX | X —||三、视唱练习1—1、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2 | 356 1 |7 —| 6 5 4 3 | 2 3 4 5 | 3 2 | 1 —||1—2、1= C 2/4 陈家全《练习曲》1 1 1 1 | 1 12 |3 5 6 3 | 5 —| 6 6 6 6 | 5 14 3 | 2· 1 | 2 —| 1 1 | 1 1 1 1 2 | 356 1 |7 —| 6 6 5 4 4 3 | 2 3 4 5 | 3 2 2 2 | 1 —|| 2、1= F 2/4 陈家全《练习曲》5 5 36 | 5 3·1 | 5.·6.| 5.—| 1 1 2 3 | 4 5·3 | 2 —| 2 —| 5 5 3 6 | 5 3·1 | 6.·7.| 6.—|5. 1 3 5·4 | 3 5 6 7...| 1 —| 1 —||3、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1 2 3 4 5 6 7 1 | 6 5 4 3 5 —| 6 5 6 7 1 7 6 5 4 3 |2 23 1 2 —| 1 2 34567 1 2 3 | 2 1 7 1 6 —| 5 5 1 6 5 4 3 2 | 3 2 1 7. 1 —||4、1= C 2/4 《练习曲》1765 456 | 5432 123 | 4567 176 | 2 2 5 | 2176 765 | 176 5432 | 345 6543 | 2 5 1 ||5、1= C 3/4 《练习曲》134 5 5 | 567 1 —| 212 3 2·1 | 716 5 —| 345 6 6 | 543 4·3 2 | 123 4 6 | 542 1 —||6、1= D 3/4 朝鲜民歌1 2 323 | 5 — 1 | 6 565 3·2 | 1 ——| 3 5 656 | 1·3 2·1 656 | 5 ——| 5 ——| 656 1·2 1 | 1 ——| 2 121 6·5 | 3 ——| 565 6·1 6·5 | 6·6 565 3·2 |1 ——| 1 ——| 5 1 212 |3 ——| 2 1·3 211 |2 ——| 1·2 3·3 232 | 121 6·5 323 | 5 ——| 5 0 1 6·5 | 1 2 323 | 5 ——| 3 5 656 | 1 ——| 1·2 3·1 6·5 | 1·2 3·5 232 | 1 ——| 1—0||第八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5. 3 | 6. 4 | 7. 5 | 1 6 | 2 7 | 3 1 | 4 2 | 1 —| 2 4 | 1 3 | 7 2 | 6 1 | 5 7.| 4 6.| 3 5.| 1 —|| 2、1= C 2/41 4 6 4 | 1 6 |2 5 7 5 | 2 7 |3 5 1 5 | 3 1 |4 6 2 6 | 4 2 |5 7 3 7 | 5 3 |6 1 4 1 | 6 4 |7 2 5 2 | 7 5 | 5 2 7 2 | 5 7 | 4 1 6 1 | 4 6| 3 1 5 1 | 3 5 | 2 6 4 6 | 2 4 | 1 5 3 5 | 1 3 | 7 5 2 5 | 7 2 | 6 4 1 4 | 6 1 | 1 —| 1 —|| 3、1= C 2/4 付晶、李伟才《小松树》5 1 | 5· 3 | 5 3 | 1 —| 2 2 3 | 2· 1 | 7 2 | 5 —| 3 1 1 | 6· 5 | 46 | 2 —| 5 6 5 4 |3 5 2 | 1 —||4、1= F 3/4 施光南《摇篮曲》5.1 3 6 6 5 | 5 — 2 | 3 1 1·6.| 6 5..5.—| 5.1 3 6 6 5 | 5 — 2 | 3 6.6.·5.| 5.1 1 —| 6 6 6 2 | 6 6 6 3 | 6 6 6· 1 | 2 5 5 —| 3 3 3 6.| 3 3 3 5.| 3 3 3· 1 | 3 2 2 —| 5.1 3 6 6 5 | 5 ——| 5.1 3 6 6 5 | 5 ——|5. 1 3 6 6 5 | 5 1 1 3 3 6.| 6 5..5. 2 2 1 | 1 ——|| 5、1= D 4/4 陈家全《练习曲》3 1 7 1 5 —| 6 1 2354 3 —| 3 5.5.3 2 7 75 | 5 7.7.1 2 —| 3 1 7 1 5 —| 4 2 1 26 —|5 1 36 5 2 2 | 6. 4 7. 5 1 —||6、1= C 2/46 0 3 0 | 6 0 3 0 | 3 6. 1 5 | 3 —| 6 0 3 0 |6 0 3 0 | 3 5 1 3 | 6.—| 2 1 2 3 | 6 .6.1 |2 1 23 | 6 —| 6 6 3 0 | 6 6 3 0 | 3 6. 1 5 |3 —| 6 6 3 0 | 6 6 3 0 | 3 5 1 3 | 6.—||7、1= G 2/4 江苏民歌《一粒下土万担收》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6 1 1 5 | 6 1 | 5 6 5 3 | 3 —| 3 3 3 5 | 3 3 2 | 1 1 6 5 | 65 3·| 1 3 | 1 2 1 | 5 6 5 3 | 3 —|| 8、1= C 4/4 《水边的阿蒂丽娜》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2 2 2 7 7 —| 7 2 2 7 7 23 2 | 1 1 1 6 6 —| 6 1 1 6 6 1 2 1 |7 7..7.#5 5 —| 5 6 7 4 | 3 ———| 1 3 3 1 1 —| 1 3 3 1 1 3 4 3 | 2 2 2 7 7 —| 7 2 2 7 7 2 3 2 |1 1 1 6 6 —| 6 1 1 6 6 12 1 | 7 7..7.#5 5 —| 5 6 7 5 | 1 ———||9、1= C 2/4 张肖虎《丝路花雨》3·5 6156 | 3 0 3 0 | 5·3 5617 | 6 0 6 0 | 6 66 5 6 | 1·2 17 6 | 5·6 1254 | 3 —| 3 6. 1 35 | 2 2 0 3 | 5·6 3432 | 1·6.| 2 0 3 0 | 2 0 1 0 | 6. 23 12 5.| 6.—||10、1= b A 4/4 捷克民歌《在草原上》5 3 4 5 3 | 16 5 —| 3·3 3 4 3 2 | 2·2 2·3 2 1 3 | 5 3 4 5 3 | 1 6 5 —| 3·3 3 4 3 2 | 67 1 —||第九讲二、节奏练习:1、3/8 X X X | X X X | X X XX | X·| X XX X | XX XX X | XX XX XX | X·||2、3/8 X X X | X·| X XX XX | X·| X X X | XX XX XX | X·X XX XX | X·||3、6/8 X·X·| X·X XX X·| X·X XX XX XX X | XX XX XX X·||4、6/8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 X 0 X X 0 0 | X X X·X X X XX X·| X 0X 0X X XX XX | X X X X·||三、视唱练习1、1= C 3/8 山西民歌《劳动小唱》3 2 2 | 3 2 2 | 2 1 6 | 5·| 5 6 1 | 2 1 6 56 5 2 | 2·| 2 5 6 | 6 1 2 | 3 2 1 | 6·| 3 2 2 | 2 1 6 56 5 2 | 5·|| 2、1= D 6/8 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5 36 5 | 5·4·| 5 7..2 6 5 | 3·3·| 1 3 5 1 7 | 7·6·| 7 6 5 2| 1·1·| 1 3 5 3 2 | 2·1·| 7 6 5 7.| 1·1·||3、1= C 6/8 雷蒙恩《练习曲》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5 1 3 1 |6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 2 1 7 7 6 5 | 1 7 6 6 2 6 | 5 2 5 6 2 6 | 7 1 7 6 0 | 2 1 7 7 6 5 | 3 2 1 1 7 6 | 5 2 7 6 2 2 | 5 0 0 0 0 |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3 1 7·| 5 1 3 1 | 6 7 1 2·| 7 1 2 5 6 7 | 1 5 3 1·||4、1= C 3/8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5 | 4 6 7..| 1·|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1 3 | 1·|4 3 | 2 65 | 5 1 | 3 0 | 4 3 | 26 5 | 5·| 3 0 |5 6 5 | 3 2 1 | 3 6 | 5·| 5 2 3 | 4 6 7.. | 1 3 | 1·||5、1= D 3/86. 16. 12 | 3 23 | 1 16 56 | 3·| 6. 16. 12 | 3 23 | 5 32 12 | 6.·| 6 51 65 | 3 53 | 1 12 31 | 6·| 5 56 32 | 1 6. | 1 12 35 | 6.·|| 6、1= C 3/86 1 1 | 1 6 5 | 3· 2 35 | 6·| 6 3 5 | 65 65 3 | 2 3· 1 | 2·| 3 6 6 | 6 3 5 | 3· 2 12 | 3·| 6. 1 2 | 3· 5 3 | 2 3· 1 | 6.·| 6 3 3 | 2· 3 1 | 1· 3 71 | 1·| 6 2 1 | 6· 1 6 | 5· 6 36 | 5·| 6. 1 | 2· 3 5 | 3· 2 12 | 3·| 6 1 3 | 2· 3 1 | 6· 1 23 | 6·||第十讲二、视唱练习1、1= b A 4/413 57 1 7 | 24 61 2 1 | 35 72 3 2 | 46 13 4 3 | 57 24 5 4 | 61 35 6 5 | 72 46 7 6 | 5 ———| 64 27 6 7 | 53 16 5 6 | 42 75 4 5 | 31 64 3 4 | 27 53 2 3 | 16 42 1 5 | 75 31 7 1 |1 ———||2、1= b A 2/41 7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 5 —| 6 7 | 5 6 | 4 5 | 3 4 | 2 3 | 1 2 | 7 1 | 1 —||3、1=C 2/45 56 5 3 12 1 5 | 6 3 1 61 5 | 35 1·| 3 3 2 1 | 3 27 6 5 | 3532 1 6. | 5 —| 6 65 3 5 | 6 1 6 | 5 35 7 2 | 65 6·| 5 5 6 1 1 | 6 1 6 5 | 1 6. 5 35 2 | 1 —||4、1= C 2/4 陕北民歌3 2 5 | 6 1·| 6 1 2 3 | 2 —| 3 2 1 | 6 5 6 | 1 2 1 | 6 5·||5、1= C 3/43 1 7 6 | 6 — 5 | 34 3 1 7 6 | 7 —0 | 3 17 6 | 6 —5 | 3 4 3 2 1 7 |6 —0 | 3 2 17 | 7 — 6 | 5 6 7 1 2 7 | 3 —0 | 3 2 1 7 | 7 — 6 | 5 6 7 5 1 7 | 6 —0||6、1= C 4/4 陈家全《练习曲》2 1 7 6 5 43 | 2 6 7 6 5 —| 7. 6 5 54 45 |3 ———| 3 2 1 1 7 6 5 |4 3 4 3 2 —| 1 2 1 7 6 75 | 1 ———||7、1= F 2/45 5 3 1 | 5.·6.5.—| 1 36 5 | 2 ———| 5 5 3 1 |6.·7.6.—| 5 6 7... 3 | 1 ———||8、1= F 2/4 陕北民歌《蓝花花》6 7 6 65 | 6 7 6 | 5·6 3 32 | 1 6·| 2·3 5 5 | 3 6 5 3 |2321 6 5.. | 6.—||第十一讲二、视唱练习1、1= b E 4/4 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0 1 — 1 2 | 3 3 3 3 3 3 3 3 | 3 0 5 — 4 3 | 2 0 3 0 4 0 5 0 | 3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3 4 5 | 4 3 3 4 5 0 4·3 | 2 6 —5·4 | 3 5 — 4 3 | 2 5 6 7 | 1 ——||2、1= F 2/4 法国民歌《葡萄之乡》5. 1 | 3· 4 | 3 2 5 7.. | 2· 3 | 1 5.1 | 3· 4 | 3 2 5 7.. | 2· 3 | 1 3 4 | 5 5 4 3 | 2 2 3 | 4· 5 | 3 1 2 | 3· 4 |3 2 5 7.. | 2· 3 | 1 —||3、1= b E 4/4 爱尔兰民歌《伦敦小调》7. 1 2 | 3· 2 3 6 5 3 | 2 1 6.· 1 3 4 | 5· 6 5 3 1 3 |2 — 2 7. 1 2 | 3· 23 6 5 3 | 2 1 6 5.. 6 7.. 1 2 | 3· 4 3 2 1 2 | 1 — 1 5 6 7 | 1·7 7 6 5 3 |5 3 1· 567 | 1·7 6 5 5 3 | 2 — 2 5 5 5 |3· 2 2 1 6 1 | 5 3 1 1 7. 1 2 | 3 6 5 3 2 1 6 7..| 1 — 1 ||4、1= b B 2/4 芬兰民歌3 | 5 54 4 | 35 1 | 3 32 16 | 5· 2 | 5 5 4 4 | 3 5 1 | 3 32 1 6 | 5· 5 5·7 2 2 | 1 3 5 5·4 2 2 | 3· 5 | 5·7 2 2 | 1 3 5 | 5·4 2 2 | 1·||5、1= E 6/8 挪威民歌5.| 3 3 3 2 3 | 4 2 7 .5.| 1 1 1 7.1 | 2· 2 2 |2 2 234 | 5·6. 2 | 1 1 2 1 2 | 3· 3 3 |3 2 2 2 34 |5 16 4 2 | 1 1 3 2 | 1· 1 ||6、1= D 2/4 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2 3 2 1 | 2 3 0 | 1 2 3 2 | 2 1 6 0 | 5 6 1 6 | 2 2 6 | 5 6 0 | 1 6 2 1 | 1 6 2 ||7、1= C 2/4 湖北民歌《龙船调》3 11 1 3 | 1 2 12 | 353·2 1216 | 6 —| 3366 1 21 | 6 1 6 | 65 —| 1131 6 3331 6 12 3 2 1 1621 6 56 | 1621 6 | 3 33 32 1 | 3 2 16 | 6211 1612 | 6·56 | 2 1 6 56 | 2 1 6 | 1 6 6 1 21 | 6 1 6 | 65 —||8、1= C 4/43 | 3 1·7.6.3·3 | 5 4·3 2 2·1 | 7.6·6 6 5·4 | 3 — 3 0 0·3 | 3 1 7 6 3·3 | 65 4 3 2 1·1 |7.7.1 2 1 2 | 3 — 3 0 0·3 | 3 3 2 1 7 6 5 | 6 5 4 6 3 1·2 | 3 3·3 3 7.·1 | 6.—6.·||第十二讲二、视唱练习1、1= G 4/4 车尔尼《练习曲》5·#4 5·6 5 3 3·#2 3·4 3 1 | 1 2·3 4·5 6·7 | 1 — 5 —| 5·#4 5·6 5 3 | 3·#2 3·4 3 1 | 7.123 4321 7.123 4567 | 1 ———||2、1= G 3/4 贝多芬《小步舞曲》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 2 1 | 1 7.7.2 1 6.| 5.—3·4 | 5·#4 5·4 5·4 | 5 —6·3 | 4 —5·2 | 3 —1·2 | 3·#2 3·2 3·2 | 3 —4·#1 | 2 —3·7. | 1 —0 ||3、1=b A 4/4 比才《斗牛士之歌》3 #2 3 0 2 3 2 | 1 7.1·7. 1 7.| 6 .#.5.6.·5.4 3..|4 3..2.·0 0 | 4 4 4 32 1 0 | 2 2 2 17.6.0 |1 5. 3 5.. 1 2 3 4 | 5 432 3·0 :|| b7 4..7.1 2 3 |.. 2 44 3#23 6·0 ||4、1= bB 3/4 陈家全《练习曲》5 #4 5 | 3 — 4 | 3 #2 3 | 1 — 1 |6 #5 6 | 1 —7 | 6 3 #4 |5 ——| 5 #4 5 | 3 — 1 | 2 #1 2 | 4 ——| 3 #56 |7 — 5 | 1 ——||5、1= C 6/8 陈家全《练习曲》3 4 3 2 1 7. | 6.·6.·| 6 b7 6 5 4 3 | 2·2·| 3 #2 3 6·| 2#1 2 5·| 4 3 4 3 7· 1 | 6·6·||6、1= F 4/4 朝鲜《卖花姑娘》选曲3 3 345 —| 4 3 #2 3 —| 2·#1 2 4 3 2 | 2 ———| 3 3 3 4 5 —|6 6 5 4 3 —| 2·#1 2 4 3 2 | 1 ———| 5 5 #4 5 6 —| 6 #5 67 1 —| 7· 6 5 6 5 4 | 3 ———|5 5..7. 1 2 —| 2 #1 2 3 4 —| 3 3 2 2 7. | 1 ———|| 7、1= b B 4/4 美国、加拿大民歌《红河村》5.1 | 3 3 3 3 2 3 | 2 1· 1 0 5.1 | 3 1 3 5 4 3 | 2 —— 5 4 | 3 3 2 1 2 3 | 5 4· 4 0 6.b6.| 5.7. 1 2 3 2 | 1 ——||8、1= b A 3/4 前苏联歌曲《库茨玛小夜曲》0 5. | 3·3 3 3 #2 3 | 5 4 2 0 5. | 5 7..7. 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5 7..7.2 4·3 | 5 — 5 3 |6 b7 6 5 4 3 | 5 4 6.0 5. | .5 7..7. 2 4·3 | 1 —||9、1= F 4/4 陈家全《练习曲》5 #4 4 3 | 2 1 7.1 5.—|6 7.. 1 #1 2 #2 3 4 | 5 4 3 2 —| 5 #4 4 3 | 2 1 7. 1 6.—|7.5 #4 4 3 2 | 1 ———||.#6.7第十三讲二、视唱练习:1、1= C 2/4 芬兰民歌5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4·6 6 6 3·5 5 5 | 2 4 3 2 | 1 0 5 :|| 1 0 | 1 1 |7 2 5 | 2 2 | 1 3 5 | 4·6 6 6 | 3·5 5 5 | 2 4 3 2 | 1·||2、1= E 3/4 美国儿歌1 3 | 5· 6 5 4 | 3 1 1 |2 5 5.. | 3 1 1 3 | 5· 6 5 4 |3 1 1 | 2 5 5..|..| 3 1 1 | 2 5 5..| 1 — 1 ||:2 5 53 1 1 3 | 5· 6 54 | 3 1 1 | 25 5.. | 1 — 1 :|| 1 —|| 3、1= D 6/8 莫扎特《渴望春天》1 | 1 3 5 1 | 5· 5 3 1 | 4 4 4 5 4 | 3·0 1 | 1 3 5 1 | 5· 5 3 1 |2 2 23 2 | 1·0 3 |4 #1 2 3 4 |5 3 1 0 1 | 1 76 6 5 #4 | 5·0 1 | 1 3 5 1 | 1 6 4 2 6 | 5 3 5 54 3 2 | 1· 1 ||4、1= F 3/4 捷克民歌1 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5.| 13 5.3 | 1 3 5.3 | 5 4321 | 7.2 1 0 | 5 5 4321 | 7.2 5.| 5 5 4321 | 7.2 5.| 1 3 5. 3 | 1 3 5. 3 | 5 4321 | 7. 2 1 0 ||5、1= b B 2/4 舒伯特《流浪者之歌》5. | 5. 1 7. 4 | 3531 5. 3 | 2·7. 1 3 | 2·7. 1 5. | 5. 1 7. 4 | 35315. 3 | 2·7. 1 3 | 2·7. 1 12 | 3 2 1 7. | 1217. 6 .7.1 | 2 1 7 6.. | 7.176..5 5.. | 4 3 43 | 2 1 5. | 4 3 43 | 2 1 ||第十四讲二、视唱练习:1、1= F 2/4 保加利亚民歌3 6.|4 3 2 1 | 7. 4 | 3 2 1 7.| 6.—| 6. 6 |5 4 3 2 | 1 1 2 2 | 3 —| 16 |7 6 5 43 | 2 2 6 6 | 3 6.| 7. 4 | 3 6. 1 7.| 6.—| 6.—||2、1= b B 3/4 南斯拉夫民歌6.——| 3.—6.| 1 —7.| 6.0 5.| 3 — 3 | 2 3 4 |3 ——| 3 0 0 | 6 7.. 1 | 3 2 1 | 7.——| 3.——| 3 4 3 | 2 1 7. | 6.——| 6.0 0 ||3、1= G 2/4 俄罗斯民歌《夜莺》5. 3 3 2 | 1 76.. 5.67.. | 1 3 4 3 | 2 6. | 6.4 4 3 | 3 2 1 6.|5. 1 2·3 | 1 —| 1 1 7 6.. | 5 4 | 7 7.. 3 2 | 2 1 | 3 3 2 1 |1 7. | 3 6.. 1 7. | 6.—||4、1= C 3/4 选自《法国视唱》3 — 1 6 | 6 #5 6 | 7 3· 2 | 2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4 2 4 2 7 6 | 6 #5 0 | 3 — 16 |6 #5 27 | 6 #5 6· 1 | 1 7 —| 1 7 6 #5 6 3 | 1 7 6 #5 6 3 | 4 2 1 7 | 6 ——||5、1=G 4/4 波兰民歌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6.·7. 1 2 |3 3·2 1 7. | 6 .6.·6.#5 6.. | 7 .7.·3.#4.#5. | 6 1 7.6.—|| 6、1= G 2/4 奥斯特罗夫斯基曲6. 3 4 | 4 3 1 | 1 7. 6 7.. | #5.7.3. | 3. 3 3 | 3 4 3 3. | 3.3 3 | 3 7. 1 #5. | 6. 34 | 4 3 1 | 1 7.6. 6 |5 4 7. | 1 7.4 | 4 3 1 | 1 7. 3 | 3 #5.6. 0 ||7、1= D 3/8 乌克兰民歌3 3 3 | 1 7 6 | #5 3 5 | 6 3 | 43 2 6 | 5 1 | 2 1 7.| 6.6.| 43 24 |5 1 | 2 1 7. | 6.6. ||8、1= C 4/4 俄罗斯民歌3 | 1 7 6 1 7 3 #4 #5 | 6·54 3 0 5 | 1 1 3 3 2 5 5·4 | 3 —0 0 3 | 2·2 2 2 2 7 1 2 | 3 3232 1 3 |2 1 7 6 #53 1·7 | 6 —0 6 7 1 | 2 5 5 5454 |3 3232 1 0 3 | 2 1 7 6 #5 3 1·7 | 6 —— 6 ||9、1= F 2/4 阿里亚比耶夫《夜莺》1 7 | 6 1 7 | 3 #4 #5 | 6 —| 5 6 5 | 3 6 52 343 2 | 1 —| 3 #4 #5 |67 1 | 2 1 7 6 | 5 0 | #4 56 5 4 | 3· 3 | 3 #4 #5 | 6 —||第十五讲二、视唱练习:宫调式1、1= G 2/4 陕北民歌1 12 | 53 2 | 5 2 5 2 | 1 —| 1 1 2 | 5 3 2 | 5 3 3 2 | 1 —| 5 55 3 5 | 2 2 5 55 6 5 | 3 2 1 |1 6. 5 5.. | 1 3 2 1 | 1 5. | 6 5.. | 1.—||.. 5 32、1= C 2/4 江苏民歌《无锡景》6 65 6 2 | 1216 5 | 6 11 1656 | 1 —| 1 1 2 | 3·2 3·2 | 1·3 2 1 |16·1 5 6165 3 | 1 1 2 6·1 5 6165 3 | 5 5 6·1 | 5653 2 | 3 55 56 2 | 3532 1 ||3、1= F 2/4 彝族民歌6 66 5 5 | 5 1 2 5566.. 5 6.| 2 1 1 6 66 5 5 | 5 1 2 |5 556 6.. 1 2 | 5 55 2 1 | .. | 2 22 1 | 5 55 2 1 | 2· 1 | 6 61 —||4、1= F 2/4 河北民歌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5 3 2 | 5 3 2 | 1 1 6. 3 | 2 —| 3 2 3 1 | 2 1 | 6.5.·| 1 6. 1 2 | 5.· 1 | 3 2 1 2 | 1 —||5、1= E 2/4 南江民歌6165 3 6165 3 | 6 6 6 | 5· 3 3·5 3 6 | 3 2 1 6.| 1 3 21 6. | 1—| 3·2 1 22 | 35 2 3 | 1 3 21 6.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谱视唱(第三学期)
1、1=F 2/4 中速稍快《金孔雀轻轻跳》
2、1=F 2/4 中速稍慢内蒙古民歌
3、1=C 2/4 河北民歌
4、1=C 2/4 进行曲速度傅庚辰曲
5、1=G 2/4 小快板河北民歌
6、1=G 2/4 热情地新疆乌兹别克族民歌
7、1=C 2/4 江苏民歌
8、1=F 2/4 小快板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9、1=b B 2/4 轻巧、活泼《友谊花开万里香》
10、1=D 2/4 夏康、袁至刚曲
11、1=F 2/4 新疆民歌
12、1=C 3/4 中速抒情地施光南曲
13、1=C 3/4 圆舞曲天戈曲
14、1=C 3/4 深情地山田耕筰曲
15、1=G 3/4 小快板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16、1=G 3/4 中速苏格兰民歌
17、1=G 3/4 雄伟地贺绿汀曲
18、1=G 3/4 中速稍快朝鲜族民歌
19、1=F 3/4 小块板英国民歌
20、1=F 3/4 中速诺维科夫曲
21、1=D 4/4 中速安徽民歌
22、1=D 4/4 行板浙江民歌
23、1=b B 4/4 轻巧、欢快莫扎特曲
24、1=b B 4/4 中速河北民歌
25、1=G 4/4 机智勇敢地《游击队员之歌》
26、1=G 4/4 中板广东民歌
27、1=D 4/4 稍慢优美、亲切地《我的祖国》
28、1=C 4/4 中速印度尼西亚民歌
29、1=G 4/4 中速、昂扬、亲切沈亚威曲
30、1=F 4/4 庄严地古曲《满江红》
31、1=C 3/8
32、1=G 3/8 中速《小青蛙,你唱吧》新生、书杰曲
33、1=b B 3/8 杨志忠曲
34、1=F 3/8 中速优美地达斡尔族民歌
35、1=D 3/8 西班牙民歌
36、1=C 6/8 朝鲜歌曲
37、1=b B 6/8 (朝鲜)金善一
38、1=G 6/8 中速哈萨克族民歌
39、1=F 6/8 《草原上的家园》
40、1=D 6/8 爱尔兰民歌
要求:
1、视唱时必须手均匀划拍。

2、视唱之前给视唱曲的第一个音的固定音高。

3、节奏、音高、速度、力度、分句的正确,注意音乐的表现力。

4、连贯、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